她哆哆嗦嗦地接过流笙递上的热茶,面容被茶雾熏得模糊,却能清晰看见眼角滑落的泪水:“我还是没能救他。”

流笙像是早已得知这个答案,并不意外,只是神色有微微怜悯:“上一次你来到忘川,询问我救他的办法,你说时间紧迫,待你救了他,再和他一起来忘川讲故事给我听。我告诉了你救人的方法,如今该是你履行承诺的时候了。”

她紧紧地捧住茶杯,露出泛白的指节:“是,我本想救了他之后和他一起到这里来,可他再也来不了了。”

安静的竹林在日光下铺开,破晓的翠色拂过窗台,在她漆黑的眸子里蔓延开来。

第贰章

黑衣女子将关在石室的孩童救出来时,月光照亮了洞口一株紫色的鸢尾。

她蹲在年纪最大的那名少年面前,扯下覆面的薄纱,薄唇扬起令人心安的笑容:“姐姐会救你们离开的,别怕。你在前面带路,好吗?”

少年捏紧衣角点头,十几名孩童穿行在婆娑的树影中。她握紧佩剑跟在后面,快要踏入官道时,夜幕传来破风之声。

她反应极快地出剑,挡下逼近眉心的攻势,沉声道:“朝前跑!都别回头!”

所幸那名少年沉稳,带着孩童迅速离开,让她能安心应付眼前的危局。来人有三,为首的玄衣男子气息凛冽,饶是隔着重重树影,她仍能感受到他那股凌厉的杀意。

两人已如蛇缠上来,她握紧佩剑,袖口拂过剑柄一颗青宝石,霎时便交上手。

而树梢之上,借着冷月能看清环胸抱臂站着的玄衣男子正冷冷地观望战局,这令她不敢全力以赴对付眼前的两人,必须防范他的偷袭。

长剑刺破对方的心口,殷红的血液溅在宝石之上,闪烁着幽幽的光泽,玄衣男子似未料到她身手如此之高,待要加入战局时已来不及,泛着寒光的剑刃只堪堪挑落她的面纱,剑刃在她唇边划过一道极浅的口子。

另外两人已倒地而亡,她飞身逃走,身影跃上树梢时,她回过头来与他遥遥相望,看清彼此眼中的冷笑。

充满杀伐之音的树林再次沉寂下来,玄衣男子若有所思地望着她逃离的方向,良久,轻轻地笑了:“问酒剑,名不虚传。”

她追上官道时,孩群在少年的带领下十分安静地等在路口,时有马车经过,料想魔教之人不敢在此处动手。

她收了剑走近,孩子们一拥而上,少年焦急地看着她唇畔的伤口:“姐姐,你受伤了。”

指尖拂过血丝,带起唇边一抹温柔的笑意:“小伤而已,走吧,我送你们去落凤峡。”

在江湖上德高望重的独孤前辈自落凤峡创建独孤一派后广纳弟子,这些因资质清奇被魔教看中的孩子多数是孤儿,落凤峡对于无处可往的他们来说是再好不过的去处了。

赶路期间,她传信平日交好的门派,请他们增派人手护送这群孩子以免魔教再生祸乱,总算有惊无险平安送到。

独孤派的掌剑人将孩童安置好后,嗓音沉重:“这样下去不是办法,魔教中人无孔不入,到处搜寻适合炼制尸人的孩子,你救不了所有的人。”

她“啪”地折断探在肩头的一枝黄槿,眉眼凛冽:“总有一天我要将它连根拔起。”

“问酒姑娘,你数次搅了魔教的行动,今后还需多加小心。”

她冷笑一声:“我等着他们来找我。”

从落凤峡到金陵不过一日的路程,进城时那个往日嚣张跋扈的少城主骑着未驯的野马在城内横冲直撞,青石街两边的小贩被撞得东倒西歪,将要拐进开满木槿的幽巷时,巷口迎面走来正低头翻书的青衣书生。

问酒一跃而起,剑柄似箭击中马头时,她已抱着书生躲开,稳稳地落在青苔墙垣上。

被打下马的公子一脸愤怒,问酒在墙头上慢悠悠地开口:“少城主,撞死了人是要赔命的,我救你一命,不用道谢。”

问酒侠义之名江湖皆知,她一向独来独往,一把问酒剑更是使得出神入化。这金陵洛城的少城主见了她也免不了避其锋芒,只能忍气吞声牵马离开。

她这才转头看身旁被自己救下的书生,见他仍是拿着书面不改色的模样,忍不住笑道:“阁下倒是好胆量。”

话音刚落,她搂着他从墙垣跳下来,惊落一地斑驳的秋花。

书生一眨不眨地看着她,直至她收剑离开。擦肩而过的片刻,他突然伸手拽住她的胳膊,犹如秋风清林的嗓音响起:“姑娘方才可是摸了在下?”

她愣了片刻,想起这晋朝读书人一向迂腐,她闯荡江湖自在惯了,却忘了他们所讲究的男女授受不亲,只能解释:“方才情势危急,我也是为了救你才不得已……”

他拽紧她的袖子,肯定一句:“那便是摸了。”他欺身而近,青衣贴着她的黑发,“姑娘必须对在下负责。”

她僵在原地,哭笑不得:“这位公子,哪有男子让女子负责的道理?”

他一本正经地望着她:“在我们书生界,你摸了我又不对我负责,是要被烧死的。”

问酒惊得目瞪口呆,直来直去的性子实在不擅长和这种酸腐书生打交道,趁着他不注意脚尖一点翻过墙头,偷偷溜了。

半夜时候房门被叩响,不轻不重的三声,自在而从容。她打开门,门檐一盏花灯落下朦胧的光芒,她在光影中抬头:“你找谁?”

立在门口的人身姿高挑,青衣被夜风吹得招摇,难以置信地喊出声:“这才半日,姑娘便将我忘了?”

听见他的声音,她似乎才反应过来他是谁,一瞬间恨不得立马将他关在门外,他却已踱步而入,神定气闲地打量铺满月色的庭院。

她背靠着门框,有气无力地问他:“你怎么找过来的?”

“我找你找得可辛苦了,我打听了好久。”他转过身指责她,嗓音似带着委屈,“幸好当街有人认识你,说你是什么问酒剑的传人,就住在青垣巷最里面,我才找过来的。”

她抚了抚额,企图用仅知的圣言感化他:“公子你看,这么晚了,我一个女子孤身一人,你在这儿恐怕不太……”

“那有什么。”他打断她的话,有些愤怒,“横竖你是要对我负责的。”

连日赶路令她没有多余的精力同他争论,随手指了间屋子给他便匆匆回房了。

天蒙蒙亮,院内便传来叮叮咚咚的声音,她披着单衣推开轩窗,书生青衣孑立,对着灶台忙东忙西。

她抄手靠着窗檐,褪下冷冽的黑裙,月色单衣倒衬出几分温柔,她懒洋洋地问他:“书生,你叫什么?”

他在霭霭晨烟中抬头,好看的眉眼扫过来:“慕长风。”

第叁章

慕长风是来金陵参加曲水宴的,问酒对这种附庸风雅的文人雅事完全不感兴趣,她接到飞鸽传书,听闻近日魔教中人频频出现于兰安,立即起身前往。

慕长风不知从哪儿弄来一匹瘦马,骑着马东摇西摆地等在城门口。

她深深地看了他一眼,随即疾驰离开,想着这次无论如何也要将他甩开。不承想到了兰安的第二日,他便风尘仆仆地出现在她眼前,好在金陵至兰安这段路不长,否则他这弱不禁风的身子骨定会散架。

他眼底青黑,日夜赶路显得面色憔悴,见她大惊失色的模样,竟有些得意道:“没想到你在江湖上的名声如此之响,我一路打听过来,抄了好些近路,总算赶上你了。”言语间,没有半分被她甩掉的怨气。

心底的不耐烦像层云被风吹散,她有些无奈地望着他:“我这次过来是对付魔教中人,此行凶险,你万事小心。”

他上前一步握住她垂落的衣袖,上有兰芷暗绣。

“我不怕,我陪着你。”

魔教围攻武馆是在一个深夜,慕长风听见动静穿衣寻过去时,这场江湖厮杀已经迅速结束。彼此没有伤亡,只是武馆外躺着几具明显异于常人的尸体。

有人持剑挑破尸体,似是泄愤,却被问酒拿剑挡开。她挡在几具尸体前面,嗓音淡淡的:“死者为尊。”

“这些魔教中人作恶多端,死一百次也不足惜!”

她对身后的谩骂置若罔闻,托人找来牛车,将尸体搬到木板上,拖到郊外埋葬。慕长风上前搭手时她低着头道谢。郊外橘林红彤彤一片,似云霞里坠着仙果,鼻尖有淡淡的橘子的果香味。

他帮着她挖坑埋人,修长的手指被泥土染得漆黑,本是拿笔的一双手,此刻却指头红肿,疼得他吸气。

直到她靠着坟头坐下来,他在她面前蹲下,问:“还要做什么吗?”

她像是惊了一下,瞪大的瞳孔里倒映出他清隽的模样:“怎么是你?”顿了一下,又问,“你怎么没穿青衣裳了?”

他轻轻地皱起眉头:“出来得急,随便披了件衣服。”他微微前倾身子,她的墨发扫过他的眼角,“问酒,你是靠衣服和声音来辨认我的?”

她瞪大的瞳孔猛地一缩,连带整个人都朝后躲进黑暗里。她孤零零地缩在坟头,身前一片凄然的月光。

他像是叹了口气,上前两步执意握住她发抖的手指。那双冰冷的手被他捧在掌心,渐渐生出温暖。

“问酒,死的这些是魔教恶人,你为什么要厚葬他们?”

她想将手抽回去,却被他死死握住,她其实并未用力,眼睫盈上一层水雾:“死的不是恶人,是被魔教抓回去的无辜孩子!他们被魔教炼成尸人,没有意识和灵魂,到死也没人知道他们有多委屈。”

他皱起眉:“问酒你……”

她抬起头,嘴唇咬得雪白:“你很奇怪我为什么认不得人?”她拽住他的袖口,哭腔从唇间溢出来,“我曾经被他们抓过。在一个拥挤肮脏的石室,明明是那么小的孩子,却为了能活下去而互相厮杀,那样狰狞可怕的表情,出现在本该天真的孩子脸上,从那之后,我就不太能看清人的脸了。”

不是不能,只是不敢。像是看清了人的脸,就会看清人的心。自私又可怕的人心。

所以当她逃出来,并机缘巧合继承问酒剑后,她苦练武功臻于化境,开始一次又一次从魔教手中救下那些被选中的孩子,哪怕被魔教视为眼中钉,也绝不会放任这些无辜的孩子去经历地狱般的折磨。

他的手指抚过她的眼睛,她的泪水落在他的掌心。原来平日里的冷静和沉稳只是她伪装的模样。她也会像小姑娘一样,抽着肩膀哭得令人手足无措。

离开橘林时,慕长风兜着衣袂摘了许多又大又红的橘子,状似不经意地问她:“问酒,你说的那个魔教那么恐怖,那你当年……是如何逃出来的?”

她像是没听见,自顾自地走在前面,只是问酒剑被她紧紧地握在手中,发出微微的铮鸣。

第肆章

自那夜过后,慕长风去置办了好几件衣衫,齐刷刷的青衣,衬得人如二月春风,饶是问酒记不住那张脸,也忽视不了整日在自己眼前晃荡的青色衣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