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顺也听静安说起过林淑妃,他对林淑妃也没什么好感,不过是碍于是长辈,礼数要周全罢了。

林淑妃也瞧见了阿顺,她原本就讨厌阿顺,自打上次阿顺揭破了孙御史收受贿赂的事,导致孙御史前程尽毁,她就更讨厌了,如今一见阿顺,心里憋着气,就过来找茬了。

第一百五十三章

阿顺和静安都给她行了常礼,林淑妃阴阳怪气道:“静安是公主,行常礼也就罢了,你不过是庶民之子,也是庶民,见了本宫为何也行常礼?莫非不知道礼节规矩?”

阿顺静静道:“我是皇上御封的正四品威武将军,只有见了皇上才行全礼。”言下之意是林淑妃还不配让他行全礼。

林淑妃被噎了一下,倒是差点忘了,阿顺已经有正四品的将军头衔了,不由越发愤恨,哼了一声道:“不过是个毛头孩子罢了,也敢自称将军,你能拿着起刀剑么?不过是仗着皇上的宠爱占了个虚名,白白的浪费国家的俸禄罢了。”

静安担忧的扯了扯阿顺的袖子,她自然看得出林淑妃的敌意,想劝阿顺低个头,阿顺也不想惹麻烦,就低下头没有说话。

按说到了这个份上,林淑妃已经逞了口舌之快,也就够了,毕竟阿顺也是个孩子呢,可偏偏她就不依不饶了,指着阿顺道:“你怎么不说话?是不是心虚了?没规没距的东西,这后宫也是你能进来的?和静安公主凑这么近说话,又打着什么坏主意呢?”

这时静安身边的嬷嬷忍不住了,开口道:“淑妃娘娘,周少爷还是个孩子呢,与公主又是姐弟,不过是说说话罢了,又有老奴瞧着呢。”

两个孩子凑一起能干什么坏事?这也是林淑妃自己想的太肮脏了。谁知林淑妃却瞪了那老嬷嬷一眼,伸手就甩过去一个巴掌,骂道:“本宫说话。哪有你这个奴才插嘴的地方,不过是个奴才罢了,给本宫提鞋也不配,不过是仗着宠爱就敢横行霸道起来,连本宫也不放在眼里!”

林淑妃指桑骂槐,在场的都听出来了,连静安也听出来了。紧紧握住了阿顺的手,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那老嬷嬷也是好涵养。当着人被打了一耳光,脸色也不变,不过也没有下跪认错,反而硬气道:“奴婢是太后派给公主的人。如今娘娘诬陷公主的名誉,奴婢自然要出来说话。”

当着这么多人,林淑妃被一个老嬷嬷下了面子,立时气的手发抖,说不出话来。

到底老嬷嬷是太后的人,林淑妃虽然有皇长子为依仗,但也真的害怕惹恼了太后,倒不好真的把事情给闹大了,柿子还是挑软的捏。她把目光看向了阿顺:“你跟本宫来,本宫有话问你。”阿顺一动也不动,只看着她。林淑妃却恼火了,直接就要让人把阿顺给抓起来。

这时静安鼓起了勇气,哭着挡在了阿顺跟前:“不准带弟弟走。”还上前推了一把林淑妃。

林淑妃气极怒极,抬脚就要踹静安,还是阿顺眼疾手快,把静安拉回来。自己受了这一脚,顿时压着静安扑在了地上。

静安身边的宫女和嬷嬷赶忙上前扶两个人。也都气的要命,觉得林淑妃欺人太甚。

亭子里乱糟糟的,林淑妃气的直骂,静安又是委屈又是害怕也忍不住哭起来,就在这时,一个声音传了过来:“这是怎么了?”大家朝亭子外一看,原来是太后身边的得意宫女清莹。

清莹是在太后身边长大的,太后压根就没把她当成丫头,她又立志终身不嫁,一辈子服侍太后,因此即便是皇上见了也客气几分,见她过来,林淑妃的脸色一下子变了。

她刚才敢打老嬷嬷是因为老嬷嬷其实不是太后的心腹,太后整日吃斋念佛,就是她去告状,太后也未必搭理,她又被指给了公主,将来公主出嫁,老嬷嬷跟着陪嫁过去,也就不是宫里的人了,更不敢得罪她这个皇长子的生母。

可是清莹不一样,连皇后对她都要讨好呢,林淑妃还真不敢拿大,一时间只讪讪的笑了,道:“原来是清莹姑娘,本宫跟他们闹着玩呢,谁知连一句话也受不住。”

打了一个老嬷嬷,又踹了阿顺一脚,闹着人仰马翻的,到她嘴里就成了闹着玩,清莹也是个宫女,也不能说什么,只是道:“太后知道周少爷来了,想请周少爷过去说呢。”说着上前朝阿顺行了礼,又惊讶的指着阿顺背后的鞋印道:“周少爷,您这背上是怎么了?”林淑妃不自在极了,匆匆说了句告辞的话就走了,清莹看着她的背影不由冷笑。

静安抽抽搭搭的哭起来:“清姑姑,弟弟被她踢了一脚。”阿顺却道:“没事,一点也不疼,咱们去给太后请安吧。”

清莹见阿顺一副波澜不兴的样子倒是十分讶异,觉得阿顺实在是宽容大度,心胸开阔。

不过这次清莹可看走了眼,阿顺可没这么宽容大度,他现在不发作是因为在宫里,事情闹大了,为了皇家颜面,林淑妃也不过是小惩大诫罢了,他要等的就是出宫,回到家里,让父亲母亲来替他出气。

谁说是庶民就没有本事?阿顺对于父亲的本事可是深信不疑的。

在太后那儿,阿顺对于刚才的事一个字也没提,也叮嘱静安别说,静安以为阿顺是怕太后生气,就答应了,等后来去见赵凌,阿顺仍旧什么都没说,一直到赵凌身边的大太监张德胜奉命送阿顺出宫的时候,在宫门口,阿顺看到了宫外不远处父亲带着管事在等着接自己回家呢,于是当着守宫门的侍卫的面,他脸色一变,吐出一口血来,紧接着晕了过去。

众人一片惊呼,宫门口顿时大乱起来。

张德胜吓得魂飞魄散,抱着阿顺的身体就嚷着要人去请太医,早就有侍卫飞奔着去请了,张德胜正要抱着阿顺回去呢,却被人几乎是恶狠狠地把阿顺给抢了过去。

他一抬头,就对上周旭几乎称得上凶狠的眼神:“这是怎么回事?”

张德胜在这样的眼神下觉得害怕,可他真的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他只有哑口无言,看着周旭抿着嘴唇,抱着阿顺坐上自家马车走了。

直到侍卫上前提醒,张德胜才反应过来,一拍脑袋,一溜烟跑回去复命了。

周旭坐在马车里,怀里紧紧搂着阿顺,看到阿顺倒下去的那一刹那,他只觉得天崩地裂,几乎想杀人的心都有了,此刻抱着阿顺小小的身体,他眼睛紧紧闭着,嘴角还有一丝血迹,面色苍白,不由心如刀绞,更是一阵阵的觉得后悔,早知道他就不该让阿顺进宫,宫里那群人能有什么好的?居然把他儿子害成这样,若是他知道了是谁害的,一定要把他千刀万剐!

周旭眼睛眨也不眨的盯着儿子,发现阿顺的眼珠子动了一下,于是赶忙叫他的名字,可阿顺先是眼睛睁了一条缝,看到是周旭,先长长舒了口气,又想爬起来。

周旭按着他不许动:“先别动,告诉爹,哪儿疼?”阿顺可是难得看到周旭如此紧张又关怀的一面,又是意外又是不好意思,道:“爹,我没事。”周旭一愣,摸了摸他嘴角的血迹,是真的。

阿顺解释道:“我是故意用傅师傅教我的气功法子逼出来一口血,其实我一点事也没有。”周旭的眉头皱了起来,刚才可把他吓个半死,道:“这是怎么回事?”

阿顺就把在宫里林淑妃欺负他的事说了:“别人怕她,不敢说话,我就是想让义父出面惩治她一番,也免得让她总是欺负静安姐姐。”

周旭刚松了口气呢,又被林淑妃的所作所为气的半死:“她真的踹了你一脚?”阿顺点头,道:“不过一点也不疼。”周旭舒了口气,沉默下来。

阿顺看到周旭这个表情,倒是放心了,他已经把他的意图告诉了父亲,父亲肯定会比他想的更加周全。

果然,周旭沉思了一会便叮嘱阿顺继续装昏迷,又叫车夫加紧回家,又叫人去请大夫。

马车赶回周家,门房的人见周旭抱着阿顺一阵风似的往里冲,也都吓得腿软,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而王蘅看到“昏迷不醒”的阿顺,更是身形一歪,差点晕倒了,上去一把把阿顺给夺了过来,连声道:“这是怎么了?这是怎么了?”

周旭沉声道:“先把他放下,大夫马上就来了。”好在王蘅意志坚定,不过慌张了一会就镇定下来了,指挥着人把阿顺的屋子给收拾收拾,又让人把看到阿顺昏迷,吓得大哭起来阿芬阿和给抱走。

不多时,周家上下都听着信儿赶过来了,岳氏看着心爱的长孙素白着一张脸躺在床上,更是被吓的面如土色,抱着阿顺哭的哽咽难耐。

海氏,曲卿和段婷也都面面相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不多时大夫请过来了,周旭早就让人暗中叮嘱过了,因此那大夫只说是受了内伤,王蘅惊疑不定:“怎么就受了内伤呢?”周旭沉声道:“已经叫人去打听了,阿顺一出宫就吐了一口血,晕倒了,估计是在宫里发生了什么事。”

大家的脸色都是一变。

此时赵凌也听说了这件事,惊讶的半天都合不上嘴,直到反应过来才气急败坏道:“怎么会这样!太医呢,赶紧去周家,看看阿顺怎么了。”自己在书房里来回踱步,最终忍不住,换了衣裳也出宫往周家来了。

第一百五十四章

此时周家已经挤满了人,王澜是最快赶过来的,连搬出去的二老爷二夫人,三老爷三夫人并四老爷四夫人也都过来了,赵凌赶到的时候,门房的人还认得他,更是吓得不轻,连滚带爬的跑进去通报。

阿顺的伤本就是假装的,若是太医一把脉可就露陷了,因此周旭就率先佯怒道:“还怕阿顺死得不够快么?他来做什么?”

别人犹可,王蘅听了如何不心痛难过,当初都是她提议让阿顺做赵凌的义子才惹出后来这么多事,倘若阿顺不是赵凌的义子,那也就不会遭人嫉妒,也就不会有今天这一出了。

身为母亲护佑自己孩子的心是如何的坚定,也只有自己知道罢了,王蘅又在气头上,一听说赵凌过来了,不管三七二十一的冲了出去,一把把正要进门的赵凌推开了:“你还来干什么!”

赵凌愕然的看着满面悲伤满面恨意的王蘅,许多话梗在喉头,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了,他想说先让太医给阿顺瞧一瞧,他想说必定把这事查个水落石出,不会让阿顺白白受委屈,可看着王蘅的眼神,他就情不自禁想起前世的王蘅,也是用这样的眼神看着自己,冷漠至极,又带着恨意,让他不寒而栗…

王蘅怒目而视,指着大门哭道:“你给我滚出去!我信任你才让阿顺认你为义父,可你却让阿顺变成了这样!我儿子要是有个三长两短。我跟你没完!”

赵凌静静地看着王蘅,一旁的太医早就吓得跪倒在地,敢指着皇上的鼻子让皇上滚。还骂皇上,这天底下也只有这位五少奶奶敢这么做了吧。

周旭从里面出来,把哭的伤心的王蘅揽在怀里带进了屋子里,正眼也没瞧赵凌一下,而周家其他的人也都沉默着没说话,不是不想说,而是不知道说什么好。

到最后。赵凌把太医留下,自己一个人走了。这一幕更是让大家都惊掉了下巴,王蘅刚才那样无礼,皇上竟没有要追究的意思!

赵凌一脸木然,回到宫里才问张德胜:“这是怎么回事?”

张德胜早就把事情打听清楚了。可却战战兢兢,犹豫了好一会才道:“林淑妃在花园里故意为难周少爷和静安公主,后来踹了周少爷一脚…”

赵凌大怒,伸手抓起桌上的砚台砸了出去,张德胜跪在地上,大气也不敢出。

林淑妃踹了阿顺一脚,这件事有许多人都亲眼看见了,是不容抵赖的,但那一脚有多重。也只有林淑妃自己和阿顺知道了,但阿顺现在躺在了床上,大家就下意识的觉得林淑妃的那一脚肯定很重。

毕竟阿顺还是个孩子。身子骨还没长成呢,被人朝背上踹了一脚,只吐了口血可以说是万幸了,万一落下什么病根,这可是把孩子的一辈子都毁了。

因此就连林淑妃的娘知道了这事,也下意识的认为是林淑妃下手太重了。还抱怨道:“意思意思就行了,下手这么重。反倒闹出事来。”

林淑妃百口莫辩。

赵凌也没有冤枉她,当着太后,皇后的面,有静安公主和当时服侍的宫女嬷嬷为证,甚至连清莹都看到林淑妃踹了那一脚,人证俱在,是不容抵赖的,他也给了林淑妃机会辩解。

林淑妃抱着他的腿哭的哽咽难耐,说自己是冤枉的,自己只是轻轻踹了一脚,这时被林淑妃打了一耳光的老嬷嬷站出来求情了:“淑妃娘娘的确不可能下手太重,她当初本是想踢静安公主的,周少爷为了保护公主,才受了那一脚,淑妃娘娘倒也不敢让公主受伤,那一脚应该无碍。”

得,这哪是求情啊,分明是落井下石,这下连太后都不同情她了,林淑妃也确实太嚣张了,连养在她身边的公主也敢打,这不是没把她这个太后放在眼里么?还打了自己派出去的老嬷嬷,那老嬷嬷的资历比她还深呢,虽然她生了皇长子有功,可这么做也的确太跋扈了。

赵凌直接下旨,废了林淑妃的封号,降为贵人,挪到了冷宫去,这一次,没有人为她求情。

毕竟林淑妃素日太嚣张了,此时能说得上话的,大部分都受过她的气,这时候不落井下石就好了,鬼才替她说情,就是顾莲身为皇后也没吭声,她巴不得林淑妃早点死了,那样皇长子就是她自己的儿子了,自然更不会求情。

林淑妃成了林贵人,又被挪去了冷宫,这个消息一传出去,林家顿时蔫了,林夫人赶忙进宫求见太后,想求个情,林大人也上了折子求情,也有一些大臣觉得赵凌这个举动太过突然,毕竟林淑妃是皇长子的生母,好歹要顾及皇长子的颜面。

但是赵凌并没有松口,哪怕不是为了替阿顺出这一口气,他也没打算放过林淑妃,他最讨厌仗势欺人的人了,林淑妃之所以敢这么张扬,无非是仗着她生了皇长子罢了,他又把皇长子给了皇后抚养,一副要立太子的样子,这才让林淑妃觉得自己是铁板钉钉的太后了。

赵凌此时的无情也相当于狠狠打了林淑妃一个耳光,也打了以国丈自居的林大人一个耳光,捧得起你,自然也就踩得起你!

处置了林淑妃,赵凌派人去周家送了许多补品给阿顺,自己倒是没露面,王蘅冷笑着看着那些大大小小的盒子,直接让人扔出去,倒是岳氏怕传出去不好听,只让人把东西收在库房里。

周旭和阿顺看着暴怒的王蘅,都不敢把真相告诉她了,一开始瞒着她是希望这场戏能更逼真,现在仍旧瞒着她是因为不敢说,王蘅因为阿顺受伤的事都气成那样了,连皇上都骂了,若是再告诉她这都是假装的…反正周旭没有这个勇气去说,阿顺更别提了,因此只能乖乖躺在床上装病,喝那些苦得要命的补药。

另一方面,周旭也开始有所动作,这些年,他也算掌握了林家的不少事情,其中可不乏丑事,以前还有说顾忌,如今林家都欺负到他儿子头上了,他还顾忌什么,因此全都爆了出来。

周旭最不缺的就是人,这些流言不过是一晚上的功夫就传遍了整个京城。

比如林夫人曾经把林大人最宠爱的一名小妾给害死了,一尸两命呢,如何害死的,都有什么证人,那是说的有鼻子有眼,比如林大人也不是外面看上去那么温文儒雅,他最是好色,连儿媳妇身边的陪嫁丫头都弄上手了,不过后来为了遮住这件丑事,反倒把那丫头活活打死了,又比如林淑妃的两个哥哥,林家的两个少爷同时看中了一个青楼花魁,谁都不肯放手,于是约定上半个月归你,下半个月归我…

总而言之,凡是林家的人,就没一个干净的,都有丑事,别人当成笑话说,只有林家人充满了恐惧,因为这些事全都是真的!

到底是谁?如此手眼通天,连这样的事都知道?比皇上的锦衣卫还要厉害三分。

他们并不知道这一切都是周旭的杰作,他们也没想到周旭会有这个本事,毕竟能把这样的私密事打听的清清楚楚,也不是一般人能做得到的。

其实周旭这些年一直没闲着,一直训练手底下的人刺探消息,知道有丑闻还不成,还要打听的更加详细,说句一点也不夸张的话,今天死了人,明天周旭想知道的话就能给打听出来谁是凶手,怎么犯得案,比衙门还要迅速呢。

之所以能这么厉害,便是因为周旭的探子无所不在,他们或许是酒楼倒茶的小伙计,或许是半夜敲梆子的更夫,或许是青楼里替人洗衣裳的小丫头,因为无处不在,就很难让人防备,自然也就能得到第一手的准确消息。

林家这次算是栽了!

赵凌在宫里自然也知道了这件事,他没有犹豫,立刻就断定这是周旭所为,能把林家查的如此详细,绝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看来周旭手里一直都握有这些资料,不过到现在才爆出来罢了,周旭的势力,到底扩展到了什么地步?

赵凌捏着锦衣卫探查来的消息,虽然也有大致的轮廓,却不比周旭的资料详细,这让他阴沉着脸,半天都说不出话来。

对于这些和林家有关的丑事和人命官司,赵凌并没有说什么,他刚刚处置了林淑妃,若是再处置林家,狗急了还要跳墙呢,还是不要把林家给逼到了绝境为好,为了安抚林家,赵凌还授意段青山去安慰林大人。

段青山可是圣眷不衰的宠臣,得了他一句安慰,林大人就如同吃了定心丸,拉着段青山一个劲的诉苦。

段青山笑道:“说句你不爱听的话,这也是林贵人有些跋扈了,毕竟周少爷是皇上的义子呢,就算有什么做的不周到的地方,那也有皇上在背后撑腰呢,林贵人打了他岂不跟打了皇上一样?这也难怪皇上生气。”

第一百五十五章

林大人跌足叹道:“我也早就劝她,何必跟个孩子过不去,可她偏偏不听。”

段青山笑道:“林贵人毕竟是皇长子的生母,先安分守己过一阵子,林大人也屈尊去周家认个错,让皇上的面子上也好看,也显得林大人虚怀若谷啊,等过段日子,皇上的气消了,看在皇长子的面子上,也必定会把林贵人从冷宫接出来的。”

段青山如此说了,林大人就当成了是赵凌的意思,自然没有不应的,可一想起自己要去周家低头,只怕还要受辱,这心里就过不去,皱着眉头直叹气,段青山意味深长道:“莫欺少年穷啊,周家如今是不显山露水,但皇上的义女都被封为公主,皇上的义子,一个郡王的爵位将来是跑不了吧?林大人现在低个头,总比将来结仇要好,你可不吃亏。”

林大人这才意识到,段青山和周家还是亲家呢,周家的四少爷就是段青山的女婿呢,难不成自己还要得罪段青山?林大人连连称是,这就让人准备礼物,去周家赔礼道歉。

可没想到的是,到了周家,却进不去,门房的人死活不叫他进去,也不帮着通传,只是道:“我们家少爷说了,姓林的上门一律不许接待。”

林大人大小也是朝廷命官,又是皇长子的外祖父,这两年听惯了别人的奉承,乍一受此冷遇,虽然早有心理准备。但还是觉得不甚高兴,心里筹谋再三,到底没拉下脸来继续求着登门。想着回去倒不如求求段青山,让他做个中间人,帮着说说情。

门房的人一见林大人走了,赶忙进去传话,王蘅听了不禁冷笑:“他以为上门来说两句好话这事就完了吗?”

周旭道:“林家已经得到教训了,这事继续往下闹也不好,倒让人觉得咱们家得理不饶人。将来也没人敢跟阿顺做朋友了。”

王蘅道:“那你说怎么办?”

周旭道:“若是林家再来人,我且出去见一见。听他说两句场面话,能过去就过去了,大面上让人挑不出错儿来,背地里的事就不必让人知道了。”

王蘅想想也是。好歹要顾及阿顺的名声,她可不想让阿顺将来得个“碰不得”的绰号。

林大人回去后准备了礼物去段家拜见段青山,段青山多狡猾啊,一听说要他帮着说情,他就不答应了,道:“我女婿是周家的庶子,如今受伤的是周家的嫡长孙,这事原本就没他说话的地方,我要去说情。少不得牵扯到他,这不是让他为难么,就是看着我的面子周家一时不追究了。可心里到底不舒坦,倒像是逼着人家原谅你似的,反倒不好。”

林大人一想,段青山说的也有理,可真叫他一个人登门,他也觉得心里没底。因此再三的央求了,段青山推辞不过。就勉强应了,还道:“我只是做个中间人,你如何赔礼道歉我是不管的。”

林大人连连点头,这次去周家,就顺顺利利的进了大门。

毕竟段青山是周家的亲家,周经略和周宁都出来问好,段青山对周经略笑道:“我来也不过是做个中间人,有话还请听林大人说。”

林大人只觉得羞耻,涨红了脸对着周经略作揖,道:“原是林贵人无状,出手伤了小少爷,特来赔礼。”

周经略朝周宁一使眼色,周宁会意,去叫周旭过来,周经略则淡淡道:“林大人如此倒让我不敢当了,我们周家不过是一介平民,万万不敢得罪林贵人的,不过我那大孙子好歹是皇上亲封的四品将军,林贵人动手前也该思量思量才是,如今小小的年纪就吐了血,将来还不知怎样,若是坏了身子骨儿,这可是一辈子的事。”

林大人忙不迭道:“是是是,今日我特地带了一些补品过来,一定要把小少爷的身子养好了才成。”

这时周旭过来了,林大人又赶忙说道歉的话,周旭也就笑着应了,说了两句场面上的客气话,把林大人和段青山给送走了。

林大人还觉得周旭和气呢,一出了周家大门就长长松了口气:“阿弥陀佛,我只当出不来了呢。”

段青山笑道:“我说这是一件简单的事,你倒看得跟上刀山下火海一样,周家也不是不讲理的人家。”

林大人连连点头,一面觉得高兴,想着这事总算是了结了,一面也是自得,觉得周家不敢把事情闹大,到底是畏惧林家是皇长子的外家,也有些洋洋得意。

段青山见他知错不改,摇了摇头,他已经仁至义尽,倘若林家再出幺蛾子,那就不是他能管得了的了。

阿顺在床上躺了半个月,好不容易被允许下床,却被王蘅禁足了:“我知道你想进宫,可以后除了逢年过节进宫朝贺或者圣旨宣召,其余时候不许你擅自进去,你当那是什么好地方不成?”

阿顺怕王蘅看出什么猫腻来,只好暂且应下,可一扭头,就求周旭去打听打听静安,生怕她还在担心自己的伤势呢。

周旭就叫人去静慈庵盯着,等到静安逢初一十五去看望蒋明珠时,把她带来了家里。

静安毕竟是公主,把她接来家里,不知道费了多少工夫,静安很珍惜这次机会,阿顺也特别高兴,两个人凑在一起叽叽喳喳的说话,倒比平日活泼了许多。

王蘅向来是很疼爱静安的,这次知道她要来家里,特地准备了吃的玩的,又把原先准备给静安的东西一股脑拿上了,叮嘱她道:“若是宫里的嬷嬷问起来,你就说是你母亲给你的。”静安羞涩的应了,又吃又拿的显然不好意思。

但只有她和阿顺时,她说话就自在多了:“你现在好了么?还吐血吗?”

阿顺因为骗了人,倒是不自在了:“没事,早就好了,母亲不让我出门,我也不能进宫去看你。”静安道:“你一出事,义父可着急了,现在林淑妃成了林贵人,还搬去了冷宫,大家都说她是活该,她以后再也不敢胡乱欺负人了。”

阿顺道:“说起来我还有一件事想请你帮忙呢。”

他拿出了一早写好的信递给了静安:“你帮我交给义父。”静安应了,小心翼翼的把信藏在了身上,又去看阿顺养的金鱼,玩了快两个时辰才被送回静慈庵。

静安一回到宫里就去见赵凌了,赵凌对这个乖巧听话的义女还是很喜欢的,其实他当初决定收静安为义女前也曾经犹豫过,毕竟自己是他的杀父仇人,稍有不慎便是养了个死敌,但是蒋明珠求他,静安又那么小,睁着一双无辜的眼睛看着他,他就心软了,到如今,如他所料,静安不知道她的身世,把他当成亲生父亲一样敬爱,他自然也把她当成亲女儿一样疼。

让静安逢初一十五去见蒋明珠,这是太后的主意,她说静安长大了,旁人再好也代替不了亲娘,有蒋明珠言传身教,比多少嬷嬷教导都管用。

不得不说,太后在这一点上也是挺明智的,蒋明珠虽说是燕帝妃子,但如今就是为了女儿的前程,也不得不低头做小伏低,她教给静安的,只可能是让静安敬着赵凌这个义父,绝不会挑拨她去做什么复国复仇的事。

每次从静慈庵回来,静安都非常高兴,赵凌一见她笑的跟朵花儿似的就忍不住把她抱在怀里亲了亲:“静安今天高兴吗?”静安使劲点头:“高兴!”又偷偷趴在赵凌耳边道:“我今天见着弟弟了。”

赵凌很是意外:“你去周家找阿顺了?”

静安直笑:“是啊,周叔叔带我去的,他说阿顺很想我。”

赵凌顿时竖起了耳朵,却仍然假装毫不在意的道:“阿顺怎么样了?你在周家都见着谁了?”

静安道:“弟弟已经好了,他还让我带一封信给义父呢。”说着从怀里掏出一个信封,赵凌不由心生疑惑,道:“为什么要写信?阿顺有事进宫来说不就是了?”

静安小声道:“姨母不叫弟弟出门。”静安口中的姨母指的便是王蘅了,赵凌心中顿时复杂起来,先把静安给哄走了,这才开始看阿顺的信。

阿顺也说了自己被禁足不能出门的事,让赵凌多谅解,又说自己很想出门,求赵凌帮自己想办法。

赵凌放下信纸,忍不住叹息一声,王蘅的愤怒在他的意料之中,又在意料之外,如今不许阿顺出门也在情理之中,他也不想惹得王蘅对他更加反感,因此下旨让阿顺进宫的事还得缓缓。

不过很快中秋节就到了,赵凌宣召阿顺进宫赴宴,这下王蘅纵然不答应也没法子,只好再三的叮嘱阿顺,又发狠道:“这次要是再吃了亏回家来,我就再不许你进宫!”阿顺只好应了。

这次仍是周旭亲自把阿顺送到宫门口,看着他进宫了才回去,不过仍然留下人候着。

再说阿顺一进宫就被赵凌身边的大太监给带到了太后那儿,静安一身大红色的衣裙,喜气洋洋的,正围在顾莲身边看被奶娘抱着的赵青呢。

第一百五十六章

阿顺一过去,她就兴高采烈的跑去和阿顺一起玩儿,顾莲看着两个人两小无猜的样子笑道:“母后瞧瞧,真跟金童玉女似的,倘若能结下一门姻缘也是极好的。”

太后笑道:“都还小呢,说这话也没意思,况且我看他们姐姐弟弟的叫着,虽说是假的,但孩子的心实,倒跟亲的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