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子期接到惊蛰的通知,在去前往面见朱瑙的路上心中可谓十分忐忑。

他虽曾和惊蛰一起做过几次朱瑙的护卫,可他还从来没有被朱瑙单独召见过。他左想右想,想不出其他缘由,只恐怕是他常常与惊蛰相争,此事传到朱瑙耳中,朱瑙要怪罪他了。

来到朱瑙府外,他深吸了几口气,硬着头皮走了进去。

“裴子期参见朱府尹。”

朱瑙靠在椅子上,打量对面的少年。裴子期属少年班里除惊蛰之外功夫练得最好的,身量与惊蛰差不多高,身形也结实。大约是两人相处得久了,举手投足间的气质都有些相似,只是惊蛰的眼神要澄澈明亮许多,裴子期眉眼间倒有几分阴郁,似是不得志之愁苦。

朱瑙悠悠道:“我听说你跟惊蛰相处得不大好。”

裴子期心里咯噔一下,心道果然是因为这事儿。他也不知该如何辩解,说了个“我……”字就不说了。

朱瑙问道:“为什么?你不喜欢程惊蛰吗?”

“不是,不是。”裴子期连忙否认,嘴唇翕动,待往下说时却又失语。

他确实不是不喜欢程惊蛰。程惊蛰待他们每个人都很好,又经年累月相处,岂会没有感情?可他打从刚加入少年班时就忍不住处处要和程惊蛰争个高下,无非是同人不同命,他心气不平罢了。只是这份心思他自己也晓得阴暗,岂能对人言?

“既然不是不喜欢他,”朱瑙歪着头道,“那是你嫉妒他么?”

裴子期呼吸一窒,下意识地否认:“我没有!我……我……”

朱瑙静静地等他说。

屋中安静下来,裴子期除了呼吸声,就只能听见自己胸膛里的心跳声。或是朱瑙直白的目光看得他心慌,或是少年人的忍性本就不佳。他头脑一热,终于忍不住脱口而出:“是!我是嫉妒他!他很好,可我也不差!我若有他的机遇,我相信我能做的比他更好!”

心里话一口气说出来了,他一时觉得畅快,可立刻又后悔起来。他知道朱瑙十分器重程惊蛰,也知道自己这话很僭越。可说也说了,又不能收回去,他只能硬着头皮继续站在原地,目光不敢对朱瑙对碰。

却听朱瑙语气含笑道:“志气挺好,你不要发抖就更好了。”

裴子期一惊,忙羞窘地将手藏到背后。他确实在抖,一半是因为激动,一半是因为紧张,实在控住不住。

朱瑙又道:“那你想要试试么?”

裴子期一怔,猛地抬起头,不可思议地看着朱瑙。他好半晌没说话,似乎不能理解朱瑙这话的意思:“试……什么?”

朱瑙问道:“我听说你父亲曾是折冲府的校尉,你想去军中试试吗?”

裴子期再次窒住。他简直不敢相信朱瑙这是真的在问他意愿,可他也知道朱瑙绝不会闲到戏耍他。良久,他激动地抖得更厉害了:“我、我想!”

朱瑙道:“那你就去虞长明军中领个职务吧。”

裴子期完全没想到朱瑙今日找他来竟是要给他机遇,简直欣喜地连话都说不出来,只知道一个劲的点头。

朱瑙笑了笑,道:“没别的事了,你回去吧。”

裴子期说不出话,噗通一声跪下,给朱瑙行了个郑重的大礼,转身出去了。

=====

隔了一日,虞长明来找朱瑙汇报军队整编的结果。

将刘不兴的手下分散成几股小的势力整编进成都府的军队后,虽说不用再担心这些势力会不服从成都府的管束,不过问题还是很多的。原成都府军的士卒和刘不兴的士卒之间明显有相互排斥的现象,难以相互融合。双方聚众争吵的事已发生了好几次,有几回差点动起手来,幸好被军官即使发现才制止。

其实若能用好这双方的不和,使双方良性竞争,倒可以促进军队的成长。可若万一用不好,使得军队离心,问题就棘手了。

虞长明也是头一次带这么多人,种种问题多少弄得他有些头大。他与朱瑙讨论良久,商定了几套方案,准备拿回去先试试。若是问题得不到改善,只能再行调整了。总之要让双方彻底融合,只怕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

聊完这些,他忽然想起一事,问道:“对了,你前天塞了个孩子给我?你想让我给他安排什么职务?”

朱瑙道:“你看着办吧,或是让贾聪也看看,他适合什么就让他做什么。”

“哦。”虞长明点头。他原以为朱瑙有什么特殊安排,既然没有,他就自己看着办了。他问道,“我记得这个孩子以前是惊蛰的人?是他在惊蛰身边待不下去了么?他心气很高,我看得出来。”

又道:“其实他留在惊蛰身边倒也好,惊蛰脾气好,不跟他计较。可到了军中,他恐怕就要吃苦头了。”

朱瑙笑道:“是啊。心气高未见得是坏事,也未见得是好事。既然他有心,就让他试试吧。”

虞长明点点头,不再多说了。

=====

京兆府。

费岑正在堂上办公,忽有官吏跑进来禀报:“府尹,军中又出事了!”

费岑顿时一个头两个头,放下手中公文,硬着头皮问道:“又出什么事了?”

官吏道:“金州和凤州的兵打起来了,打死了好几个人。现在参与斗殴的已被抓了,可涉事人数太多,多达百人,军官不知该如何处置,特来请示府尹。”

费岑强压下骂娘的冲动,问道:“为什么斗殴?理由是什么?”

官吏答不上来。几千人忽然被聚集到一起,如果没有良好的制度管束,很容易划分成不同派别。若再没有良好的制度管束,不同派别闹起来就更寻常了,简直不需要什么理由。

费岑扶额道:“让他们查明打起来的原因再来禀报我!”

“是!”官吏又退出去了。

费岑心烦意乱,把桌上的公务都推到一旁,烦躁地抓自己的头发。

如今天下大乱,各方诸侯都在招兵买马,迅速扩充自己的势力。身为京兆尹的他也不例外。然而随着他的权力得到扩张,烦心的事更是成倍增长。

他原本只是一届文官,现在军政大权握于一人之手了,可他哪懂带兵的事?一开始他也想当然地打算先募他几万兵来再说,幸好边上有个成都府,有个袁基路。袁基路被自己两万大军抄了老家的事给他敲了个警钟,让他立刻放弃了不切实际的幻想,而是学着朱瑙一样先招募五千兵马试试水。

事实证明,他的做法是对的。就这五千兵马已经足够让他头疼了。军队里成天闹些可怕的幺蛾子,他又没能物色到可靠的军官,要不是军队人数不多,只怕他早步了袁基路的后尘了。

新募来的军队的烦心事还在其次,更让他头疼的事其实还不在本府内。

他抬起头,看了眼墙边挂着的地图,脑袋更是要裂开。

原本他所管辖的京兆府是块风水宝地,西有秦岭、陇山、黄河拱卫,南有潼关、北有吕梁山,东有函谷关,且有泾水、渭水、洛水冲出的八百里秦川,土地肥沃,地势可谓再好也没有。可由于连续几年的天灾**,他这秦川便是叛军最早的发起地之一。他早已丢掉了多处关隘,如今京兆府所辖地实际上只剩下金州、凤州、乾州三州。

这就够倒霉的了,最最倒霉的是,他现在的处境是前有狼,后有虎——北面是驻扎延州的三万大军,西南面翻过大巴山就是天府之国蜀地!

延州的是谁?是谢无疾!蜀地的是谁?是朱瑙!

这两人哪个不是野心勃勃?又有哪个好相与?天下初乱,各路英雄好汉还在襁褓里喝奶,这两人就已厉害到名震天下了!

而这两人对他京兆府的野心也早就昭然若揭了。只是一个忙着平定后方,一个忙着招兵买马,都还没空来找他麻烦罢了。

说实话,费岑也有野心。若是有机会做天下霸主,若有机会问鼎中原,谁不想试试?不过比起谢无疾和朱瑙,费岑自认自己的野心没有那么大。更重要的是,他知道自己没有这个能耐。尤其是眼下一乱团的形势,让他更清楚自己连区区一个京兆府都管不好,更别提其他了。

若眼下他面对的强敌只有一个,他或许会顺其自然地与之合作。他继续当他的京兆府尹,就当新认了个朝廷。可偏偏他被强敌环伺,事情就难办了——若不甚选错立场,只怕下场不堪设想。

就在此时,外面忽又跑进来一个官吏:“府尹!”

费岑摁着太阳穴问道:“又有什么事?”

官吏道:“延州谢将军派了一支队伍来,说有要事想找府尹商谈!”

“什么?”费岑一惊。他本以为谢无疾平定后方还要一段时间,没想到那么快就来了?!

他正打算接见,却听那官吏又道:“从成都府也来了一支商队,也要求见府尹,说他们是来替成都尹给府尹送信和礼物的。”

费岑:“……!!!”

怕什么来什么就够糟糕的了。可最糟糕的是,怕一双,一双竟然同时来了!

107、第一百零七章

眼下两队人马都在外面等着, 费岑心里那叫一个纠结。他明知两方都不怀好意, 他恨不得一方都不要见。可惜两边他必定全都要见, 只是得分出个先后来。

费岑问道:“你是说, 谢将军派了一支军队来, 朱府尹派了一支商队来?”

官吏连忙点头:“是。”

不管从哪方面来说,费岑目前都更不想也更不能得罪谢无疾。他揉揉眉心,道:“你赶紧命人带成都府的商队去接风洗尘,务必照顾好他们。我先见延州来的人。”

官吏忙道:“是,府尹。”说完就退出安排去了。

……

谢无疾派了十几人的队伍到京兆府,带队的是他手下的副尉金闵。

金闵在府外等了不多时,便有官吏出来相迎:“金副尉, 请跟我来, 府尹在大堂等你们。”

金闵十分客气地拱手道了声谢, 便朝官府里走去。

过了甬道, 来到大堂, 费岑果然已在堂上等着了。见到金闵进来,费岑满脸堆笑,热情地起身相迎:“金副尉,旅途辛苦了。”

金闵倒是很懂礼数, 认认真真朝着费岑行了个礼:“谢将军麾下副尉金闵,拜见费府尹。”

费岑略有些诧异。他原以为谢无疾仗着手握三万大军, 必然横行霸道,他的手下也会趾高气昂,没想到那金闵的态度非常客气, 也懂得礼数,不像传统的无人那般粗鲁。当下他脸上的假笑不由真了三分。

费岑道:“金副尉,快快免礼。”

金闵这才起身。

费岑笑道:“我对谢将军仰慕已久,听闻谢将军在延州驻军,早想前去拜会。只可惜公务繁忙,一直抽不出时间来。金副尉这次既然来了,就在京兆府多留几日,尝尝这里的美食美酒,我再让人给你备些带回去,让你家将军和军中的兄弟也尝尝。”

金闵客气道:“府尹有心了,金闵在此先替将军谢过。”

两人先假模假式地寒暄了一阵,这才终于切入正题。

费岑道:“金副尉,谢将军派你来京兆府,可有什么事吗?”

金闵道:“谢将军确有几件要事想与费府尹协商。”

“哦?”费岑心里亦是白眼狂翻,面上却假装兴致勃勃,“金副尉请说。”

金闵道:“关中之地多有叛军活动,谢将军一直希望能荡清叛军势力,因此势必要进军关中。再则如今谢将军手下有三万兵马,延州境内却是一片高原,耕地稀少,难以养兵。谢将军希望能屯军秦川,以图长远之计。”

费岑面上继续笑着,心里却已开始骂娘了。其实不用金闵说他也知道,谢无疾能想什么?不就是想把军队开到他的地盘上来么?占他的地盘,用他的土地,养活谢无疾的军队。

金闵道:“费府尹不要误会,府尹乃是朝廷册封的京兆府尹,是朝中栋梁,谢将军无任何冒犯之意。只是关中原有的驻军玩忽职守,使土地频频沦陷于叛军之手。谢将军也是希望能早日平定寇乱。若我军开来关中,虽在军需和屯田事务上需费府尹加以协助,其余政务我军一概不会插手。”

费岑眉宇耸动,眼珠微转。

说实话,眼下关中的确非常乱,若有人能为他平乱,他自然再高兴也没有。为此拨些田地银钱养兵倒也没什么。然则今日这世道,谁又能相信谁?请神容易送神难。若真让谢无疾的兵进了关中,以后这关中就不再姓费,而要姓谢了。

见费岑不语,金闵道:“府尹是不是信不过我家将军的人品?府尹大可打听一下,我家将军治军严明,只平叛乱,不伤官民。如今他已攻陷七县五城,杀的都是叛军。若非不得已,将军极少干预政务。”

费岑忙道:“我知道,我知道。”

却如金闵所说,到目前为止,谢无疾所打的仗全是和叛军打的。叛军的势力比较复杂,有各地的反民,有叛变的驻军,也有一些公然打出旗号反对朝廷的地方势力。至少目前从表面上看,谢无疾还是效忠朝廷的,对于朝廷委派的地方官员,他大多也是选择合作,极少随意撤换。也因如此,地方官员常常表面上对他顺从,背地却与他离心离德,使他后方时常失守。

但不管谢无疾是怎么样的人,有什么样的用意,还是那句话——如今这世道,谁又能相信谁?权力握在自己手里,好过交给他人。

费岑面露为难之色:“谢将军的人品,我自然信得过!不过这可是件大事,牵涉方方面面,更关系到各方势力。我虽是府尹,可京兆府的事也不是我一人能说了算的。若谢将军真要到我这里来驻军,即便我放心,京兆府的百姓也不放心。不知金副尉能否理解?”

金闵道:“我理解。费府尹,你若有什么条件,大可提出来。”

费岑呵呵干笑。他不想也不敢得罪谢无疾,因此话不能说得太满。他只能道:“金副尉,要不然这样,你先在京兆府住几日,尝尝我这里的美食美酒,也看看这里的美景。这件事情容我考虑几日,与官员们商量之后再与你谈。”

此事本就不是可以一口定夺的小事。金闵答应道:“好。那我就等费府尹的消息了。”

……

送走了金闵,费岑已十分头大。还可有一茬人等着他接见。

他本想休息休息再说,转念一想,索性一下把头疼的事儿全做完,省得今天疼一波,明日再疼一波了。于是他命人把成都府来的商队也请过来。

官吏禀告道:“府尹,成都府的商队带了礼来,要让他们送进来吗?”

费岑也不是没见过官员之间送的礼,无非是些珠宝玉器,当面验看道谢最合礼数。于是他道:“送进来吧。”

不多时,成都府的商人到了,一车车的礼物也被运进官府之中。

当一箱又一箱的东西被搬到费岑面前,费岑简直傻眼了:成都府居然给他送了这么多礼?!

代表商队前来觐见的商人也朝着费岑行了个大礼:“草民尤乾见过费府尹。”

费岑看礼物看傻了,好半天才猛然醒过神来,忙道:“免礼,免礼。”

那叫尤乾的商人站起来,瞄了瞄费岑的脸色,不由一笑。

尤乾和刘奇一样是早年就跟着朱瑙做生意的掌柜,如今也得到朱瑙的提拔,开始独当一面。他依次开箱,向尤乾介绍他带来的礼物:“府尹,这七十二匹蜀锦是成都府织造坊所制,共有十八种样式,分别是百花孔雀锦、落花流水锦、灯笼锦、曲水锦……”

大红大绿大黄大紫……华丽至极的蜀锦一匹匹展现在费岑的目前,费岑不由得呼吸都放慢了,用力咽了口唾沫。他自然见过蜀锦,打从成都府出了新的蜀锦样式,他还买了几匹给自己和家人缝制衣服。只是这样齐全的品种他也是第一次见,绚丽五彩的花纹看得他眼睛都直了。

介绍完了蜀锦,尤乾又打开一个箱子,里面装着的是一袋袋的茶叶。蜀中亦是产茶之地,大量山上辟有茶田,出产不少名茶。他取了一个小袋子,示意官吏送去给费岑。

茶叶被送到费岑面前,费岑凑到鼻下闻了闻,干茶叶就已清香扑鼻,让他忍不住立刻就想用开水冲泡,品品这茶汤究竟有多香。

尤乾笑道:“府尹,这几箱装的都是蜀中名茶,青城茶、观音仙茶、甘露茶……”

介绍完了茶叶,他继续往下,后面是香料、药品、牛羊角尾等。蜀中多山,物产丰富,有各种名贵稀少的草药香料,许多都是费岑闻所未闻的。

再往下还有许多手工艺物品和器皿,样样不是精巧华美就是牢固实用。

其实关中以往也是富饶之地,奈何时局不好,工商也衰退得厉害,再看成都府之富饶,尤乾只能眼馋羡慕了。

尤乾最后几样拿出来的东西再次出乎费岑的意料。他看了看那些东西,问道:“这些是农具?”

尤乾忙道:“是,这些都是成都府匠人改良过的农具。改良后的效用可由我向农务官员说明。”

“好,好,那辛苦你了。”费岑点头。农务上的事情他确实不大懂,就算尤乾向他解释恐怕他也不明白,还是由专人去听吧。

所有礼物都展示完了,瞧着院子里琳琅满目的礼物,费岑心里简直五味杂陈。

同样是一府之尹,瞧瞧人家成都府就弄得风生水起的,他这京兆府怎么就弄得乱七八糟呢?他身为一个地方官员他最明白,这些东西看似都是民间的东西,其实背后显示出的恰恰是蜀地官府的实力——如果没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局面,没有一个能治的官府,哪会有这么多好东西呢?

费岑一直知道谢无疾和朱瑙都厉害,只不过在此之前他更害怕的是谢无疾,也认为谢无疾要更强一些。一来是从地理位置上来看谢无疾对他的威胁更大,二来是谢无疾毕竟已有三万兵马,成都府那儿才只有几千人。可眼下这些礼物却让他内心有些动摇了。或许朱瑙的实力更在谢无疾之上……

“多谢朱府尹送我这样丰厚的大礼,改日我自为朱府尹备一份回礼,请人送过去。”费岑道:“不知朱府尹派你们来,所为何事?”

尤乾笑道:“费府尹,听说眼下关中多地受叛军侵扰,民不聊生。朱府尹听闻此事后倍感忧心,希望能为费府尹排忧解难。”

费岑神情古怪。这朱瑙和谢无疾倒是有默契,派人来的时间一致,连说辞也十分相似,都是要帮他平定乱局。所以朱瑙也要派兵到他京兆府驻扎?可若是那样,怎么派了个商人来传话?

费岑道:“朱府尹如此有心,我实在感激不尽。就不知朱府尹打算如何为我排忧?难不成……”他差点口快,稍一停顿,把还没漏出来的“也”字吃了回去,“难不成朱府尹要我往这里派兵吗?”

尤乾忙道:“费府尹千万不要误会,朱府尹绝无这样的打算。京兆府是费府尹的地方,朱府尹怎敢调动兵马进驻?”

费岑奇道:“那朱府尹的意思是?”

尤乾笑道:“据朱府尹所知,眼下关中的贼寇或是造反的原驻军,或是暴动的百姓,亦有些别有用心之人混迹其中。若要以战止战,势必弄得生灵涂炭,代价也极大。朱府尹是想,想要平乱,未必非要动兵不可。成都府可派些人手来帮忙。譬如在关中修建几座工坊,就能为大量流民提供生计。又譬如,蜀中的匠人改良了一些农具,有我带来的这些,还有些大型的水利等。成都府可派人来劝农督桑,帮助百姓回归田地。想必会对稳定关中治安能有所帮助。若京兆府缺钱,成都府亦可相借。不过朱府尹希望想扩大蜀商在关中的经商规模,也算是赚取一些酬劳。”

费岑的笑容僵在脸上。

这下他算是全弄明白了。

朱瑙和谢无疾,一个要干预他的政务,一个要往他这里驻军。说的倒是都很好听,一个说我帮你治理,绝不用兵侵犯你;另一个说我只是派兵在你这里驻扎,绝不干预你的政务。得亏这两人不是一边的,要不然政务也替他管了,兵马也替他养了,还有他什么事儿啊?

不过费岑也不敢立刻拒绝尤乾。就像他怕谢无疾,他也一样怕朱瑙,两边都开罪不起。其实朱瑙的主意倒也不是不好,若真有高明的政策和人手来帮他,或许确实能够平定关中乱相。只不过就跟谢无疾的军队一样,请神容易送神难,这可不是能轻易收的好处。

片刻后,费岑道:“朱府尹的好意我非常感动。只是此事事关重大,需待我仔细考虑,与京兆府的官员们协商之后得出结果,再与你商量。”

尤乾道:“自然,自然。草民会在京兆府留上几月,随时恭候官府的传召。”

费岑干笑两声,命人送他出去了。

待人都走后,费岑头疼得太阳穴突突直跳,什么都不想干了,赶紧命人给他准备热水沐浴去了。

=====

成都府军营。

“你们干什么呢?全都给我住手!”

军官的呵斥声响起,正扭打的人群都吓了一跳。大多人立刻松手退开了,也有几个打得正酣的不肯放,还在互相喂拳脚。

“我说话听不见吗?住手!我不想再重复第三遍!”

最后两个扭打的人终于互相放开,衣衫不整地互相瞪视,眼神仍在继续搏斗,恨不得把对方千刀万剐。

军官走到个高的面前,对他怒目而视:“孔季,又是你!”

孔季不忿地撇开脸,不吭声。

军官问道:“这次又为什么打起来?”

众人你看我,我看你,都不说话。

这回打起来的两拨士兵,一边是成都府先前招募的士兵,另一边则是原刘不兴手下被收编的士卒。自从刘不兴的军队被收编之后,这两方人马就常常起冲突。不管军中怎样强调严明的军纪,吵架仍然天天有,隔三茬五还是会发生打架斗殴的事情。毕竟参军的都是年轻人,血气方刚,实在管不住。

终于有成都的士兵先开口,指着原刘不兴的士卒道:“他们在背后说我们坏话,被我们听到了!”

被新收编来的士卒也立刻回击道:“是你们先动的手!”

眼瞅着两边又要吵起来,军官呵斥道:“行了,都给我闭嘴!所有动手的人全按军法处置,关禁闭三天,扣饷半年!”

听到扣钱,众人脸色都露出了心痛的神色,气焰消下去不少。

军官道:“谁要是违反军法三次,立刻从军中除名。孔季!”他点了孔季的名字,“这已经是你的第二次了。你要是不想当兵,马上从军营里滚出去!”

孔季撇开眼,脸上的神色明显还是不服气的。但他并不想被军中除名,也只能闭嘴。

军官记下每人名字,道:“全给我关禁闭去!”

刚才参与打架的士兵们都如同斗败的公鸡,低着头灰溜溜地走了。

……

过了几日虞长明去官府找朱瑙汇报军中情况,朱瑙见他进来时脸色不佳,问道:“最近还是不好么?”

虞长明心烦地摇头:“不好。营中还是时不时有聚众斗殴之事发生。”

其实虞长明颇有服众的天分。想当初他带着乡亲们落草为寇,山寨的规模从几十人渐至几百人,人人都对他非常服气。他是个自律且正直的人,性情又宽厚,原先骨子里有的几分优柔也随着虞平的死化解了,可说是个很好的将才。不过当军队的规模从几百人扩充到几千上万人时,他个人的魅力已不再重要,天分也再帮不上多大的忙。

就像如今成都府前一批的士兵与新编士兵之间的重重矛盾,就算士兵们对他个人再景仰,矛盾也不会就此消弭化解。他需要的是掌握更多治军的手段以及逐渐完善军中的制度。

朱瑙见他双眉紧锁,笑道:“慢慢来便是。”

虞长明却道:“我怕来不及。”

朱瑙道:“来不及什么?”

虞长明道:“如今天下如此混乱,刘不兴虽说不堪一击,可外面仍有强敌环伺。就算你把成都府治理得再好,可若无强兵厉马守护,从你、我到这蜀中的成百上千万的百姓,早晚都要成为别人砧板上的鱼肉。我岂能不愁?”

朱瑙乐呵呵道:“你在这里头疼,外面的人没准比你还要头疼。都是新招来的兵马,有几个人带得比你好呢?”

他这话还真是说准了,各方诸侯虽都开始招兵买马,但谁都没有经验。虞长明遇上的问题,他们一样会遇上。就说离他们最近的京兆府尹费岑,为手下士卒不和睦他都快把头发抓秃了。

虞长明是个忧国忧民的性子,凡事必要做好最坏的打算,他不能理解朱瑙怎么就能这么没心没肺。他道:“听说那延州的谢将军谢无疾,手下已有三万人了。这么快募到三万人,也没听说他手下不和。”

“唔,”朱瑙摸着下巴道,“那是不世出的天才,你何苦跟他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