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小枝搬进来后,倒帮了杨青叶不少忙。做包子是她早就做熟的了。她做完针线就帮着杨青叶活面、打包子,长安虽然年纪小,但也会帮着干点小活,比如看个火,拿些柴禾之类的。

对于住进小姨家,长安倒是十分高兴。不但有小舅舅和小姨陪他玩,还有小狗狗。他最喜欢这只小黄狗,喜欢到想拿自己的衣裳给它穿,有好吃的给他吃。李怀远也喜欢这个善良的孩子,有时,他会耐着性子陪他玩耍。

长安仍然不会说话,不过也从不胡闹,平常从不跟别的孩子一起玩耍。他能独自拿着一块瓦片玩一整天。

长安能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能耐得住寂寞。可是李怀远却不能,他本性好动好玩,当人时从来都坐不住,一念书就头痛。如今变成了狗,他除了咬自己的尾巴还能玩什么?

李怀远觉得狗生难耐,仰天长汪。汪完,他又自己去找乐子。能找什么东子呢?他用狗爪画了个棋盘,以石子为棋子,自己下着玩。他正得玩得高兴,不知什么时候,长安也凑上来了。他兴致勃勃地看着李怀远,时不时地学他用手挪动石子。他专心致志地玩着,仿佛这是世间最重要的事情。李怀远心中一动,或许,他可以试着把孩子往这方向引导一下。这真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第七章 下棋的狗狗

下棋叫做博弈又叫手谈,在本朝风行一时,下至平民百姓,上到达官贵人都喜欢下棋。宫里还设有棋博士和棋待诏。

李怀远就一直默默地关注着长安,越观察越觉得教他下棋可行。

他记得王府里有一位先生说过,专心致志、心无旁骛的人做什么都容易成功。很明显长安就是这种人。

再反观他自己,偏偏做什么都是三心二意,耐不下性子。当初,他十分讨厌那些功课,还羡慕寻常百姓家的孩子,觉得他们更自由,如今他再也不这么想,也不知道“他”如今怎样了?可惜这个地方太闭塞,他想打听些什么消息都没有途径。唉,不想了,在变回人以前,先好好当一只狗吧。

从这以后,李怀远时常有意无意地带着长安往大人堆里钻,特别是见到街边下棋的都会凑上去。小长安果然很有兴趣,一看就是小半天。大人毕竟是大人,不会像小孩子那样毫不掩饰自己的恶意,他们对于长安这个孩子大多是同情的,有时也会有种隐秘的优越感,觉得自家孩子再淘气不听话但毕竟是正常的。

大人们带着这种复杂的心情,有时会跟逗长安说说话,每当这时长安就会睁着眼睛呆呆地看着他们。后来不知是谁发现这孩子竟然下棋有兴趣,他们便存了逗弄玩笑的心思指点他几句。像是怎么做眼、点眼、打劫、围、断,怎么吃子和占有空位等等。当然他们下棋的水准极一般的,但对于此时的长安已算不错。对于此,李怀远十分乐见其成,毕竟,做为一只狗他是无法开口说话的,自然也没法直接教长安下棋。说来也奇怪,长安听多了竟也似懂非懂,再加上他本性单纯,一旦对某件事来了兴致,便一心一意地沉浸进去。

这一人一狗很快就成了街上一景,有人再提起长安时,就用调侃揶揄的口吻说道:“哟,老杨家的那个傻外甥正学下棋呢。”

“啧啧,将来说不定能成为国手呢,哈哈。”

杨小枝也被人拿话揶揄过,她不禁有些气闷。李怀远见此情形,不禁暗暗为长安担心,生怕他的学棋热情被扼杀。可惜他口不能言不能帮他。

不料,杨青叶得知后开导杨小枝道:“长安喜欢下棋就去呗,他不跟别的孩子玩,整天一个人呆着也不好。旁人爱说什么让他们说去。”

杨小枝一听也觉得有理,想想孩子已经这么可怜了,何苦再去约束他。

杨小枝索性不再管儿子了,由他去吧。

小长安没了拘束,越发喜欢往外跑,一见到下棋的就走不动道。大人仍是觉得稀奇,也仍有人出言奚落揶揄。

杨小枝每每都是岔开话题。要是杨青叶听到,往往会把对方噎得说不出话来。

每当这时,狗王爷李怀远就会用钦佩的眼神看着女主人。能把话说成这样也是一种本领。

他有时也想跟她说几句话,可惜他只能汪汪汪,再说不出旁的字眼。

汪呜…李怀远发出一声叹息。

过些日子,便是长安的生日。杨青叶买了一副棋。

杨小枝嗔怪道:“你怎么又乱花钱,小孩子家用石子玩玩就行了,谁还当真了。”

小长安爱不释手地摸着棋盘和棋子,双眼熠熠生辉。

一连几天,长安抱着棋盘缩在角落里认真研究下棋,李怀远趁人不注意就用狗爪子跟他手谈。

长安对于狗狗会下棋这点,丝毫不觉得奇怪,在他心里觉得狗应该会下棋。当然,这个想法,很快被大黑打破了。他去找大黑下棋,大黑差点把咬坏了他的黑子。长安歪着脑袋想了一会儿,没想明白便不想了。他又接着玩棋子。

李怀远见长安如此,心便放下了,反正他不会说话,这个秘密可以保留着。

长安经过街上那些闲人的指点,已经知道怎么下棋了。一人一狗趴在地上,你来我往的对弈起来。

长安越下越入迷,连带着李怀远也跟着入迷起来。

两人浑然忘了时间,也忘了周遭的一切。

不知不觉间,天暗了下来,黄昏来临了。

就在这时,李怀远正忽然听到有人在唤他们。

“长安,小黄。”他的主人杨青叶来了。

李怀远吓了一跳,急忙做出一副狗狗应该有的模样。

杨青叶的步子像一阵风似的迅疾,转眼间,她就来到他们身边。

杨青叶惊诧地盯着棋盘,一会儿看看狗一会儿看看长安。不知道是不是她眼花了,她刚才分明看到她家的小黄在下棋。

李怀远察觉出了杨青叶怀疑的目光,心中不觉有些焦灼,为了打消她的怀疑,他只能使出全套的狗本领,摇头摆尾、撒欢、哼唧、抱小腿、叼裤腿。他从未如此羞答答地厚颜无耻过。

李怀远的这番举动还有些效果的。杨青叶本来不确定的疑惑果然少了许多。

她没再往下深究,便对长安说道:“走吧,咱们回家吃饭了。”

长安默默地收了棋盘,紧紧地抱在胸前,跟着杨青叶回了家。

从这天开始,李怀远不得不收敛起来。他怕再被人发现。

没人跟长安下棋,他很是不解,用困惑的目光看着李怀远,李怀远只得装作没看见。

长安见没人陪他玩,便抱着棋盘去找别人下。李怀远也觉得不错,他本想跟着去,无奈却被大黑它们拦住走不掉。

大黑觉得这只小黄狗抢了自己的威风,一直对它很不满,李怀远不想跟一只狗一般见识,平常是能躲则躲,实在躲不掉也有主人帮着。这会儿,杨青叶正忙着打包子,哪有功夫理会它们。大黑便找了机会来挑衅他。

大黑抖一抖油光闪亮的毛叫道:“汪汪,小杂毛,你最近够威风的啊。”

李怀远不得不谦虚道:“哪里哪里,这一带还是大黑哥你最威风,我不过是是混口饭吃。”

“汪——我才不信你的鬼话。”

大黑龇着白森森的牙,恶狠狠地威胁道:“我要把你送给狗贩子。”

“汪汪。”大黑的伙伴们一起助威。

李怀远孤零零地站在那儿,显得格外狗单势孤。

有人的地方就有是非,他知道。可是为什么有狗的地方也有是非。

被孤立的滋味不好受,看来,他得想办法改善一下自己的处境了。

他正这么想着,突然听见了长安的哭叫声。

李怀远吃了一惊,赶紧甩开大黑去看究竟。

第八章 争吵、计划

李怀远听到长安的哭声,顾不得和大黑它们纠缠便撒开四腿跑了过去。

在街角的一处,几个孩子正围着长安。

这些人中有上次用弹弓打过李怀远的潘小安,这次潘小安没有直接参于,他只是在一旁围观。跟长安撕扯的一个孩子看着挺面熟,李怀远想了一想才记起,这孩子叫杨大宝,是杨青叶堂哥的儿子,今年七岁了。这孩子被他娘惯得不像样儿。家里有好吃好玩的都先紧着他。以前长安在他家住时,杨大宝就时常欺负他。

今天两天打架的起因是杨大宝非要长安的棋,长安对别的东西无所谓,但对于这副棋却看得比命还重要。见他来抢,就拼命护着不给。杨大宝抢了几次不遂正要罢手,不料,潘小安那帮孩子刚好经过,潘小安就拿话怂恿杨大宝:“大宝,那副棋是你小姑姑买的,你也有份啊。——你该不会连一个傻子都打不过吧。”

几岁的孩子本就经不起怂恿,更经不得刺激。本来杨大宝对棋的兴趣也不甚大,此时经潘小安一挑拨,就觉得非要不可。

他像一头小牛似的向长安撞过去,长安怀里的棋子撒得满地都是。

长安慌忙去捡,杨大宝用脚踩着不让,长安的性子也被激了起来,两个孩子便厮打起来。

杨大宝一边打一边骂:“傻子,呆子,我打死你,你滚出我姑姑家。”

长安不说话只是一径地打。

两人互有胜负,脸上各自挂彩。潘小安那帮孩子却在一旁喝彩叫好。

李怀远急得上前试图去阻拦两人,不料却被杨大宝踹了一脚,疼得他闷哼一声。

两个孩子先是站着打,接着滚在地上打。

李怀远一看这样不行,赶紧飞奔回家去找人。

杨小枝去买绣品了。杨青叶和杨槐刚蒸好包子,正要开始叫卖。

李怀远用嘴去叼杨青叶的裤腿,杨青叶正忙着哪有心思管狗,轻轻一抬脚,把他拨拉开,低声道:“别闹,我正忙着呢。

李怀远仍咬着不放,两只狗眼里满是焦急。

杨青叶心下一沉,低头问道:“是不是长安出什么事了?”

李怀远松开嘴,飞快地跑外跑去。杨青叶嘱咐杨槐看着摊子,赶紧跟上李怀远。

他们赶到时,两个孩子已经在地上滚得跟泥猴似的。杨青叶把两人分开,分别查看了一下伤势,见并无大碍才放了心。接着又问杨大宝事情的原委。

杨大宝哭哭啼啼地说道:“小姑,我、我也想要棋,长安不给我,还打我。”

长安咬着唇不说话,死死地抱着棋盒。

杨青叶在心底默默地叹了口气,一边是外甥一边是侄子,也真够让人为难的。说真的,大宝小时候,她是很喜欢的。小孩子白白胖胖的,一脸的天真无邪,她时常抱他逗他玩。不过,他越长大越不可爱,性子霸道自私,爱吃独食,堂嫂不以为耻反以为荣,觉得这孩子这样将来才不会吃亏。婆婆和丈夫一管孩子,她就撒泼大闹,并言里言外地讽刺道:“你也不瞧瞧你这个窝囊样儿,整天就知道死干活,三脚踹不出一个屁来。你还想孩子像你一样呢。你愿意我可不愿意。”

朱氏母子性情和软,又觉得过一家人不容易,不愿跟白春争执,渐渐也就不管了。是以,现在的杨大宝在街坊邻居的名声中仅次于潘小安。

朱氏时常叹息,心里又想着这孩子本性是好,将来总不至于太坏,也许长大了就好了。

杨青叶却不这么乐观,一棵小树从小就长歪了,长大了能会自已变直吗?再说什么坏不坏的事,这世上真正的坏人能有几个,总不能只以不坏为标准吧。不过,她只是一个姑姑,还是一个堂姑,人家孩子有爹有娘,哪里轮得了她管。喜欢就喜欢,不喜欢不理便是。

杨青叶轮流劝着两个孩子,她主要在劝杨大宝:“大宝,你看你的玩意那么多,干啥非要长安争一副棋,你又不是多喜欢。行了,今天的事就算了,以后不能再这样了,你要是听话,姑姑给你买好吃的。”

杨大宝对这个小姑是又怕又喜欢,听了他的话情绪本自渐渐平复了。

他抽噎着正要点头,忽然一个尖锐刺耳的声音响了起来:“大宝,我的大宝,你这怎么了?”

白春气势汹汹地过来了。她身后还跟着几个看热闹的街坊。

杨大宝本来哄好了,结果一见了娘,不由得“哇”地一声大哭起来。

白春一手揽着儿子一边指着长安破口大骂:“你这孩子是怎么回事?是不是又下死手打我儿子?”

杨青叶耐着性子解释事情的原委,白春听罢仍是横眉竖眼,继续凶巴巴地指着长安骂:“没良心的小白眼狼,在我家白吃白住那么久,反过来还打我儿子,要你一副破棋怎么了?要你的是看得起你。”

长安被这阵势吓得瑟瑟发抖,杨青叶见了不觉心疼,伸手搂过他,对白春说道:“嫂子,小孩子打架是常有的事,这事本来就是大宝不对在先,你不能这样惯着他。”

白春尖声道:“我惯他了?我怎么惯着他了。我的宝儿在你们老杨家吃没吃好,喝没喝好,摊上一个没能耐的爹,我拿什么惯他呀。”

杨青叶时常听她这么说,都听烦了,直接怼她一句:“嫂子,你别扯别的事,咱们就事论事。再者,我哥一直都这样,他也没蒙你没骗你,这门亲事当初也是嫂子自己愿意的,如今又何必当着孩子的面来贬低他爹?”

白春正要反唇相讥,就见街坊簇拥朱氏来了。

朱氏从白春怀里扽过孙子看了看,又去看看外孙,见两人脸上都是小伤,才放了心。随后又看着白春说道:“大宝娘,小孩子吵嘴打架都是常事,只要不太过份,大人最好别瞎掺和,一个大人冲着孩子大呼小叫的成什么样子?”

白春伸手扯过杨大宝,抱着儿子大哭:“我的儿啊,你好苦命啊,挨了打受了气,没人为你撑腰,娘替你说几句还被人抢白,这个家没咱娘俩的容身之地了,走,咱们回你姥姥家去。”

白春一边哭着一边拉着儿子回家收拾东西就要回娘家。

朱氏黑着脸,也没去劝。杨青叶假装长安说话也不去劝。

白春见没人阻拦,脸上挂不住,竟真的回娘家去了。

白春一走,众人顿时耳根清净。

朱氏看着外孙,满脸地忧虑,深深地叹息着。

晚上,杨小枝卖完绣品回家,听说此事,查看了一下儿子伤势,又训诫以后不可与人冲突之类的,长安仍抱着棋盘呆呆不语。

李怀远从这以后更是寸步不离长安,一人一狗时常在街上闲逛,他有心让长安跟人过过招,但那些下棋的大人都觉得他是个孩子,又是个傻子,谁也没想着跟他下棋。

李怀远想做两件事,一是打破这个僵局,二是威慑群狗。被人孤立很痛苦,被狗孤立也痛苦。想他堂堂一个王爷,难道连只狗都驯服不了吗?

李怀远把前一件事放在心底,先着手实施第二个计划。

第九章 转机

李怀远想震慑群狗,当一个不再被欺负孤立的狗中之王。他第一个对驯服的就是大黑。

大黑膘肥体壮、威风凛凛,众狗以它为尊。因为它,很多小偷都不敢对杨家下手。

李怀远对比一下两人、不,应该是两狗的身板,决定智取大黑。

他观察一下众狗是怎么表示亲近的,它们有的互相嗅彼此的气味,摇摇尾巴,相互打闹。李怀远实在不想屈尊去跟一只狗打闹,于是他侧肩撞了一下大黑,表示自己的亲近之意。

“嘿,大黑,我的饭给你吃了,咱俩以后是朋友对不?”

大黑也侧肩撞了李怀远一下,把他撞得一个趔趄。它斜睨着一双长着眼屎的狗眼说道:“你的本来就该是我的。”

李怀远一时无语。想不到,讨好一只狗竟这么难。唉…

李怀远正在叹息,大黑却主动示好:“嘿,小黄毛,你去偷肉铺的骨头吧。”

李怀远:“你怎么不去偷?”

大黑甩甩尾巴,一脸傲然:“可是大黑,怎么能干这种事?”

李怀远默默地走开了。不过,他也打听到了,大黑以前也偷过,险些被肉铺老板打瘸了腿。它现在再也不敢偷了。

李怀远讨好大黑未果,便又去找小长安。长安自从和杨大宝打完架后,好几天没出门,只在院子里自已下棋玩。院子里人来人往,李怀远怕暴露也不敢陪他玩,只在旁边晒太阳。大黑一边晒太阳一边咬自己身上的跳蚤。李怀远嫌恶地离得远远的。

不久,大花也来了。

李怀远走过来套近乎:“大花。”

大花从狗鼻子里轻哼一声,李怀远接着又夸道:“大花,你这身皮毛越□□亮了,最近一定吃得很好吧。”

大花被夸得通体舒泰,终于肯正眼看他了:“嗯,吃得还行。最近食物好找些。”

李怀远:“那真不错。”他说着话看着街边三三两两的狗们,突然疑惑道:“你的那些伙伴呢,好像少了几只呢。”

大花不以为意:“我们没有主人,都是到处走的,哪有吃的就去哪儿,可能到别地去了吧。”

李怀远也没多想。令人可喜的是,他跟大花的关系好了许多。大花比大黑的脾气好多了,也更容易讨好。他只需要狠狠夸它就行了。

大花有空就来找李怀远,李怀远每次都捏着鼻子夸大花。大花每次都是兴尽而归。大花有时还带了小伙伴来找李怀远,李怀远对症下药,拼命地夸,狠狠地夸,从狗身上,他也悟出一个道理:原来戴高帽不但人喜欢,连狗都喜欢。所以,他以前被人孤立,不光是因为父王母妃早逝,也多半是因为他出言犀利,总是喜欢一针见血,扎得人都不喜欢他。唉,往事一言难尽啊。

李怀远跟大花它们的关系近了,长安那边也有了进展。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长安每日里都抱着棋盘自己玩。就有喜欢下棋的人手痒借他的棋用一用,长安视棋盘如性命一样,谁也不借。那些人只好笑着说:“那我不借了,我跟你下行吗?”长安盯着那人看了一会儿,默默地点点头。那人觉得稀奇,就试着下几局看看,他料想这个傻子也不会下。

谁也没料到的事情发生了。第一局,那个人输了。那人本来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思,自然也不认真,这下竟输给一个傻孩子,这面子上哪里过得去?于是,接下来的几局,他开始认真起来。但是他认真也没用,下面几局,他还是输得多嬴得少。两人的举动引起周围闲人的注意,那些人也都围上来观看。不看不打紧,一看长安这孩子下得有模有样的,不禁吃了一惊,围观的兴致更大了,也有人跃跃欲试。长安有输有嬴,他输也好嬴也好,都似乎全然不放在心上,他享受的只是下棋这件事。

傻孩子长安会下棋还嬴了几个人的事,立即不胫而走,没多久,传得附近的人们都知道了。

第二天,杨家包子铺门口围的人更多了。人们专门来看傻子下棋。

有的人不但看,还要下注。当然,他们都普通百姓,下的注也不大。一般都是几文钱,最多不过十几文。一天下来,长安倒是得了几十文。这件事在街坊邻居中引起了轰动。朱氏也被人叫过来观看。

朱氏静静地笑着,笑容里带着隐秘的骄傲。

杨青叶一边卖包子一边朝长安那边瞧上几眼,由于门前聚得人多,她的包子卖得比往日更快。三屉包子不多一会儿就卖完了。

当天晚上,杨小枝回家后,激动地抱着长安亲了又亲。她笑中带泪道:“谁知我儿傻,你一点都不傻。”

朱氏也道:“怎么会傻,傻子能下棋吗?”

母子俩又是哭又是笑的,朱氏摸着长安的头又道:“你那狠心的爷奶还有你那狠心的爹,早晚会后悔的。”

杨小枝听她提到前夫和婆家,默然不语。

长安看看外婆又看看母亲,默默地把今日得来的钱递了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