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面的。”

杨青叶开了门,眯着眼打量着李怀远,李怀远对她笑道:“嘿嘿嘿。”

杨青叶:“…”

银哨不忍看到自家王爷这副样子,只得转过头装作没看见。

她站在安全距离外,一脸防备地问道:“你干吗?”

“送面。”

杨青叶低头一看,地上确实有一麻袋面。

杨青叶没说话,走过去打开袋子查看,李怀远用期待的目光看着她,这一次她肯定会彻底原谅他。

杨青叶用手抓了一把面分仔细一看,眉头不由得一蹙,问道:“这面在哪家买的?多少钱一斤。”李怀远如实回答。

杨青叶看了他一眼,也没有多说,只吩咐道:“抬上马,送回去。”

“啊?哦哦。”

李怀远乖乖地和银哨又把袋子抬了上去。因为有杨青叶在,两人也没有骑马,就这么牵着马走过去。

一路上,他千方百计地想找话说,但杨青叶很明显懒得理他。他怕招她烦也只好噤声不言。

走了一会儿,便折回了那家卖面的铺子。

那个精瘦老板一看到李怀远去而复返,便有些心虚,再看到杨青叶心更虚了。

精瘦老板依旧满面堆笑地走上前来,对两人拱手:“这位官官您还要什么?哟,杨老板,哪阵香风把你给吹来了?”

杨青叶不拿正眼瞧他,只是指着麻袋说道:“金老板,这是面是我亲戚帮我家买的,你自个儿看着办。”

“啊,原来是这样。怎么不早说呢。”金老板说着让伙计抬下麻袋,打开看看了面,又问了价钱,然后假装惊讶地说道:“哎哟哟,这肯定是新来的伙计卖的。把好面次面弄混了,我再重新给你们称。”

金老板当面退还李怀远二百十五文钱,另外又多加了八斤面。

李怀远不觉有些傻眼,他怎么这么笨,竟然被人坑了。被坑也没什么要紧,可是不该当着主人的面坑他。他想吼那个老板一声,但又觉得没风度,最后冷哼一声道:“下次再有这种事,本、本公子让人把你的店关了。”

李怀远人高马大,严肃的时候确实有几分气势,他这么一说还真把人给震住了。金老板再三道歉和下保证没有下回。

李怀远揣着一颗沮丧和受伤的心跟着杨青叶回去。到家后,杨青叶把钱补给他。他本不想收,杨青叶却道:“不收,就把面扛回去。”

李怀远说道:“我扛回去干什么?”

杨青叶淡淡地说道:“掺点水,搅浆糊。”

“我家没人做稀饭。”

“谁让你做饭了,给你洗脑子用的。”

李怀远知道自己又被讽刺了。

他很老实没有还嘴,只是耷拉着脑袋站在那儿虚心接受批评。

杨青叶看着他这副样子,不知怎地,突然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第四十二章 再不能隐藏实力

杨青叶上上下下打量着李怀远,用不确定的语气问道:“我们以前见过面吗?”

李怀远心中有公鹿乱撞,主人为什么这样问?她会不会发现了。如果告诉她真相会怎样?她会不会骂自己神智不清?毕竟这种事谁会相信呢?

李怀远犹豫迟疑,迟疑犹豫,他还没做好决定,就失去了这个机会。杨青叶把钱硬塞给他,扛起麻袋进院去了。

李怀远想跟着进去,可人家明摆着不太欢迎他。况且,两人的关系才刚刚破冰,他又不敢再犯错误。

李怀远怀着纠结的心情回到赵家。赵爷爷正站在门口笑吟吟地看着他。李怀远礼貌地打了个招呼。

赵爷爷说道:“你也去帮青叶买面了?”

李怀远点点头。

赵爷爷说道:“这街上的好几个小伙子喜欢帮她干活。”

李怀远闷闷地嗯了一声。这些人都添什么乱呀。

仿佛是为了验证赵爷爷的话有多正确似的,他的话音刚落,对面的周全有就走了过来,他的肩上也扛着一袋面。

李怀远的心中起着火,眼里冒着烟,用一双包含敌意的目光瞪着周全有。

周全有性格开朗,虽然才搬来不久,但早就跟左邻右舍很熟络。

他远远地便朗声招呼道:“赵大爷,您纳凉呢。”

赵爷爷回了一声:“哎,小周你这是干什么去呀。”

周全有略有些腼腆地说道:“我去买面顺手跟青叶捎了一袋。”

“哦哦。”赵爷爷意味深长地笑着。

李怀远越看周全有越不顺眼。他一脸严肃地说道:“把你的面打开我看看。”

周全有觉得这人有些莫名其妙。但他为人和气,又有赵大爷在旁边,也懒得跟他的房客争执,虽然不情愿也只好放下袋子让他看。

他打开袋子,李怀远装得跟行家似的,抓起一把面认真看了看,断然说道:“你这白面买得太次了,都发乌了。你也别送过去了,自个看着办吧。”

周全有用怜悯同情的目光看着李怀远,他微微一笑,说道:“我买的是杂面。”

赵爷爷也凑近看了看,说道:“小周确实买的是杂面。”

李怀远先是一怔,接着便飞快地接道:“我也知道是杂面,故意逗你玩呢。哈哈。”

周全有重新扎紧袋子,扛上肩,瞥了李怀远一眼道:“你自个儿玩吧。我送面去。”

赵爷爷颇有深意地看着两人笑而不语。

李怀远盯着周全有进了杨家,再盯着他出来。还好,他没呆多久,不然,他的心情更不好。

虽然周全有让他很心塞,但好在金钟带回一个略好些的消息。他把那个小女孩带回来了。

金钟说他找了几个村子才找到他说的那个地方,他去那家时,小女孩的后母正准备要把她卖给一户人家做童养媳。

李怀远骂道:“那个妇人真狠毒。”

骂完,他和气地向小姑娘招招手:“来,你过来,你叫什么名字?今年几岁了?”

小姑娘低着头吓得不敢说话。

李怀远看着她那又黑又瘦的模样,心里不由得更心疼。

金钟忙替小女孩说话:“公子,这孩子怕生,慢慢就好了。她叫小玉,今年八岁了。”

“小玉。这名字好听。”李怀远让金钟领着她去吃饭和换衣裳。

他家新来个小姑娘,自然会引起隔壁两位老人的注意。赵爷爷和赵奶奶十分怜惜这个可怜的小姑娘,小玉也喜欢跟他们亲近,没几日,话就渐渐多了起来。她这几日也注意到,买她回来的人对她很好,不但不打骂她,还让她吃饱饭,穿新衣裳。她以为他们是买她回来干活的,主人不吩咐,她就自己找活干。金钟和银哨不让干她也闲不住。

赵奶奶小玉如此勤快懂事,越发喜欢她。有一次,她跟李怀远闲聊时说道:“你们家应该雇佣一个年纪大些的妇人来打理家务,小玉的年纪太小了些。”

李怀远道:“我不是让她当丫环。”

赵奶奶随口反问道:“不当丫环,那你买来当什么?”

李怀远一时语塞,他总不能说他是为了报恩吧。

最后只得说道:“我让金钟去找一个亲戚,正好遇到她,觉得她可怜,就把她带回来了。”

李怀远说到这里,突然心头生出一个好主意。小玉跟着他们三人十分拘谨,而且也不太方便。他看赵奶奶和赵爷爷十分喜欢她,小玉也乐得亲近他们。他倒不如给赵家一些钱,将小玉寄养在他们家算了。

思量完毕,李怀远便询问这夫妻俩的看法。

赵奶奶没有立即答应但也没反对,她郑重其事地说道:“我回去跟你大爷商量商量。”

老两口商量着小玉的事情,说着说着不由得叹息起来。他们只有一个儿子,如今又好几年没回来,也不知道是死是活。现在老俩口还能动弹,将来不能动了又能依靠谁。小玉这孩子不但跟他们投缘,而且性子好,心地善良,若是将她养在身边倒也不错。

老俩口商量完毕,便一齐去找李怀远,说他们要收养小玉,当孙女养,户籍也落到他们家,他们不要李家的钱。

李怀远想了想,便依了他们。

赵爷爷和赵奶奶选了个日子,正式认养小玉,再带着去县衙落户。这事虽有些难,但也不是不能办。何况还有李怀远在这儿呢。

赵家新得个孙女,这也是喜事一桩。几家走得近的邻居都送来贺礼庆贺。杨青叶不但送来一篮子吃食,还送来了几件自己的新衣裳,让赵奶奶改了给小玉穿。

小玉十分喜欢杨青叶,混得熟了也开始往杨家走动。令人没想到的是,小玉跟长安倒是十分合得来。长安平常除了跟狗和猫玩,从来不跟其他孩子玩,起初是因为那些孩子总欺负他,后来他下棋有了名气后,那些孩子再不敢欺负他,但他还是不喜欢跟他们一起玩。特别是他最喜爱的小黄死了以后,他更是郁郁寡欢,谁跟他说话也不理。但他却理会小玉。

小玉心思细腻,长安哪怕不说话,她也能懂得他的意思。她陪着玩陪着他蹲在院子里拔草,给狗梳毛,两个小孩一有空就在一起玩。长安的小脸上又恢复了笑容。他又开始了摸起了久违的棋盘。小玉没下过棋,但长安愿意教她。由于小玉的关系,长安有时也会去赵家串门,偶尔也会去隔壁看看。李怀远用了很多办法讨好笼络小长安。好在,他的心思没有白费,小长安终于点头答应教他下棋了。

李怀远起初假装棋艺不精,但下着下着就忘了形。况且人的棋风跟性格一样往往有迹可循。

长安对别的统统不感兴趣,但对下棋之事却十分聪明有悟性。他跟李怀远下了对弈几局之后,心头便产生了一丝疑惑。为什么他跟小黄那么像呢?他看着对面的那个人,仿佛看到小黄趴在那里,用毛茸茸的爪子抓着棋子跟对局。他揉揉眼睛,小黄又变成了人。

他失望而疑惑地看着李怀远,突然哇地一声哭了。

李怀远吃了一惊,他不知哪里得罪了长安。

长安一路哭着跑回家。他怕杨青叶误会,也担心长安,便尾随在身后。

长安哭着躲进屋里,他娘问他,他也不知道,杨青叶问他也是那样。李怀远站在一旁讪讪地解释道:“我就是跟他下了会棋而已,真没怎么着他。”

“嗯。”杨青叶倒也没有不分青红皂白地就责怪她。过了一会儿,小玉急匆匆地赶来了。杨青叶让她去安抚长安。小玉进了屋又是哄又是劝的,最后,她出来对大家说道:“长安刚才哭是因为在李哥哥家里看到了小黄,他一揉眼小黄又不见了。”众人听罢,默然叹息。

屋里气氛有些沉重。李怀远心中感慨万端,没想到直到现在他还在惦记着小黄。唉…

为什么小黄那么轻易就赢得大家的喜欢,做为人就那么难呢。

不管怎么说,李怀远和杨家的关系近了许多。鉴于他的道歉比较诚恳,杨青叶发现其后续再也没有类似的冒失举动。也就忽略掉她被舔的那件事。

再加上李怀远救了小玉,赵家二老有了新的寄托,杨青叶对李怀远多少怀了少许好感。但对于李怀远来说,这还远远不够。

是,心急吃不了热豆腐,狗急吃不了肉包子。可是他可以不急,对面那个小周以及隔壁那个小孟开始急了。

他早已敏锐地察觉到,那个孟呆子买包子买得更勤,那个周全有借东西也借得更频繁。双方当然都知道彼此的心意,再加上赵家那个让人捉摸不透的房客。气氛顿时紧张了起来。

听说,两人都已开始准备找媒人上门提亲了。

李怀远暗暗握拳:看来不能再隐藏实力了。我要放个大招。

第四十三章 我是小黄

那个孟浑浊仍旧天天去买包子,对面的卖面条的周没有没事就来搭话。

听说两人都准备请媒婆上门提亲。李怀远心里那个焦急憋屈。他的焦灼引起了赵奶奶的注意,赵奶奶慈祥地笑着,关切地问道:“小晃啊,你怎么了?”

李怀远随口找了个理由回答道:“没什么。天热心烦。”

赵奶奶可不大信,她一言便戳穿李怀远的借口:“可是这几天很凉快啊。”

李怀远无言以对,这几天好像是很凉爽。

他摸摸鼻子讪讪地笑了笑。

赵奶奶继续关心他的心情:“小晃,你好像跟小周和小孟有点不对付啊,这两人招着你了?”

李怀远忙掩饰道:“我没有啊,我们挺好的。一见面就打招呼。”

赵奶奶了然地笑了笑,那哪叫打招呼,简直是剑拔弩张,彼此说话都打着机锋,真以为她听不出来。

都说人老成精,果然不错。李怀远也不再掩饰了,只能低头默认。

他接着想道,反正已经被识破了,倒不如厚着脸皮向赵奶奶请教一番。

李怀远踌躇了一会儿,十分艰难地开了口:“赵奶奶,我问您老一句,您觉得我跟那两人相比如何?”

赵奶奶眯着眼睛,明知故问:“哪两人?”

李怀远只好说道:“小周和小孟。”

其实李怀远觉得自己肯定远在他俩之上,但听听别人的意见也挺好。

他特意地强调道:“您老对我说实话吧。”奉承的话他听得够多了。

赵奶奶想了想,说道:“既然你让我说实话,那我就说吧。其实你是三人中最俊的。”

李怀远听得两耳一亮,心里乐滋滋乐淘淘晕乎乎。这句实话他爱听。

“不过,”赵奶话锋突然一转:“我们这种人家最讲究实际,男人嘛,只要长得平头正脸,自个看得顺眼就行了。所以你这个优点也不算大优点。”

李怀远:“…您老说得有理,还有呢?”

“还有啊,你可不如小孟勤奋谦虚,也不如小周热情周到。”

李怀远:“…”原来他是这么一无是处。以前他从来不是这么认为的,哪怕他不务正业、不思进取,但他仍然是一个好王爷。

唉,这残酷的现实。不知道主人是不是也这么认为?

李怀远耷拉着脑袋,失魂落魄地走开了。

他左思右想,前思后想,还是决定要放个大招,这种时候再也不能隐藏实力了。——他要告诉主人自己就是小黄。

今天雨过天晴,凉风习习,看黄历是个大吉日。宜坦白,宜告白,宜表白。

李怀远整整衣裳,修修容,双眼明亮精神足。他摇着扇子,迈着步,兴冲冲去杨家。金钟和银哨在后面跟着,李怀远淡淡地说道:“一会儿你们就在门口等着,今天本公子讲的话,外人不宜听。”

金钟脱口而出道:“我的公子,您可得注意了,可别像上次似的。”再被追砍三条街可怎么办。

李怀远一记眼刀飞过去,银哨出声骂金钟:“你这个乌鸦嘴,不会说话就别说。”

银哨赶紧笑着补充了几句吉祥话:“公子,小的一大早就听见喜鹊叫,公子一定可以马到成功,心想事成。”

“嗯。”李怀远矜持地点点头。人们都说喜鹊叫喜事到。

今儿可真应景。

李怀远迈着高远轻快地步伐走进了杨家。

一进来他就听见厨房里有人在啪啪地剁馅,不用猜,她就知道那是主人。

他走进厨房,不料厨房的门太矮,他砰地一下撞了头。

这个动静引起了杨青叶的注意,她握着雪亮的菜刀盯着李怀远看。李怀远也看着她。难道主人是察觉到了什么,为什么她的眼中满含深情?

杨青叶用充满同情的目光看着李怀远,轻轻叹息一声:“为什么你总是那么蠢呢?”

一句话打破了李怀远的幻想。他看看了上面那低矮的门框,幽幽说道:“我哪里会知道它会这么矮。”

杨青叶一边在案板擦刀,一边问道:“你找我什么事?”

李怀远真的是无言以对,这种时候,你拿着刀合适吗?还是拿着手绢更合适。

李怀远轻轻地摇着扇子,这话该从何说起呢?对对,从小黄说起。

他清了清嗓子,说道:“你家以前有一条狗叫小黄是吧,它会下棋还会看家还会破案,还爱干净。”

杨青叶一听到小黄,心不由得一痛,神情略略有些恍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