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有话要说:大家有没有觉得这个明珠郡主很眼熟

哈哈哈这不就是众多穿越文里金手指大开的女主嘛

哈哈哈 好吧 作者的一点恶趣味

只是我真心觉得这样的女主在古代其实应该是不合时宜的

捷报(二更)

面对明珠郡主这样一个鲜活娇俏的美人,就连同为女子的明华郡主也很难拒绝。

“那行吧,只是我事先说明做诗什么的可别找我,我不耐烦弄那些东西,还有我们家珍姐儿她要是不愿意你们也不能逼她。”

明华郡主微皱了眉一副无奈的模样,不过到底也算是答应了。

“看姐姐说的,其实说是诗会真正说起来也不过是借个作诗的名头姐妹们在一块聚一聚罢了。。。。。。”

明珠郡主见自己目的达到了,当下也就不再说诗会的事,转而又和姐妹两聊起别的来,三个人如认识多年的好友般说笑着向湖边行去。

老远就见昆明湖畔旌旗招展,沿湖两岸都搭满了彩棚,湖的正北方向上是一座二层小楼烟雨楼,这是仿照江南形制而建的,本是宫中皇帝和后妃们避暑赏景的去处。

门殿三楹,中为通道。门殿北有围廊,方形,与主楼四面围廊相通。主楼五楹,上下两层,进深两间,稍间为楼梯,四周围廊。北、东廊外湖中起台、置汉白玉望柱。

昆明湖湖面宽阔,湖水净练澄空,湖中又有数处小岛有沙堤曲径相连,湖的西北一带遍植荷、苇、蒲、菱,此时荷花尚未开放,可蒲苇犹如青纱帐一般,其中多有野鸭水鸟出没。

烟雨楼两的彩棚里,大家以烟雨楼为中心各自按官位的高低有不同的坐处,原则便是谁的地位高,谁受皇帝重用谁家便坐的离皇帝近。

靖国公府分到的位置还算不错,与楼只隔着三五家公主亲王郡王的府邸,而定南王府的包厢位于烟雨楼的左侧,与其相连的便是宁王府。

到得楼前,周宝珍便想告别表姐和明珠郡主往自己的棚子里去,没想到却被明华郡主拉住了,只听她对了周宝珍到:“好没良心的丫头,自从回了家也不见你想我,父王和母妃此刻都在楼上坐着呢,棚里只有咱们自己,吃吃喝喝岂不自在。”

周宝珍无法,只得让丫头回去禀报祖母和母亲自己同表姐在一起,让她们不必担心自己。

告别了明珠郡主姐妹两人正想往定南王府的彩棚里去,就听得身后一声娇呼。

“珍姐儿——”

周宝珍抚额,自己什么时候在京里如此交游广阔了?无奈转头一看,这回倒是笑了起来。

只见李家五姑娘李宝珠正鼓着脸瞪着眼气呼呼的看着她。

“宝珠——”

李宝珠一跺脚,冷哼声转过头去不看她,显然是生气了:“哼,好你个珍姐儿进了宫就将人甩在一边了,亏得我还到处找你,要不是刚才碰见了你的丫头,还不知道去那里寻你呢。”

原来早在几天前李宝珠便让人带信来说端午那日进宫两人一处玩耍,只是今天周宝珍自进宫以来不是这个找便是那个拦,一直耽误到现在也没机会去着她。

“哎呀,我的好宝珠,原是我的不是,你来等会子我再和你细说。”说着拉了李宝珠的手将她带着明华郡主面前,将两人作了介绍。

原这李宝珠也就不知真的生气,如今见周宝珍在自家表姐面前也待自己亲切,便也就将刚才的不快丢开了。

在跟明华郡主见礼后便拉了周宝珍的手急切的问到:“我在太妃那里听说今天三公主在宫里拦了你,可是吃亏了。”说着便往周宝珍身上四处看了,说起来三公主的这点爱好倒和明华郡主很像,都是一言不合便能挥鞭子抽人的主。

李家上一辈有位姑奶奶进宫为妃,因膝下只得一位山阳公主,因此倒也平平安安的活到了现在。如今宫中没有太后皇帝对这位太妃还是很尊敬的,在宫里的日子过得颇为自在。如今山阳公主早已出嫁,且随夫婿在江南任上,太妃膝下寂寞便常招李宝珠这位侄孙女进宫,对她颇为喜爱。

周宝珍心想这宫里真是没有秘密的地方,这三公主只不过同自己随便说了几句话,便闹的和宫上下都知道了。

“公主不过找我说几句话,能有什么事。”此处人多口杂周宝珍不愿多言,便也就一句话带了过去,又转移话题说:“你就同我一起在这里坐着吧咱们也好一处说话。”

正好,李宝珠也不耐烦回去坐着便高高兴兴的同周宝珍姐妹一块进去了。

彩棚里萧家姐妹几个都在,只是二姑娘正襟危坐,三姑娘托腮靠在窗边也不知道想些什么,只有四姑娘一个百无聊赖的在棚中坐着,见到周宝珍一行人,高兴的简直要跳起来。

“大姐,珍姐儿你们总算来了。。。。。。”四姑娘高兴的迎上来,拉了周宝珍的手待见到跟在她身侧的李宝珠时有些好奇的问到:“这位是。。。”

“四表姐,这位是襄阳侯府的五姑娘宝珠,宝珠这位是定南王府四姑娘萧瑜。”宝珍替两人作了介绍,然后又介绍了二姑娘和四姑娘给她。

“怎么不见几位表哥?”众人在棚子里坐定,有宫女上了茶水点心,周宝珍往湖上望去,但见一二十艘龙舟正泊在水面上,威风凛凛好不神气,可以想见一会儿龙舟齐发该是何等热闹的场面。

“几位哥哥那里是坐的住的人,早和那些公子哥们不知道躲到那里去了。。。。。。”萧瑜嘟了嘴抱怨到,都跑了留下她在这里无趣的紧。

大家正说话呢,就见三公主换了身杏黄色宫装风风火火的从外头杀了进来,只见她眼睛在棚子里转了一圈,待看见周宝珍后便上来一把拉了她的手说到:“跟我走。。。。。。”

周宝珍一时不备,差点被她拉了个踉跄,幸好一旁的名华郡主眼疾手快将她扶住了。

“三公主殿下这又是做什么,还真当我们家珍姐儿好欺负不成?”明华郡主怒瞪了三公主很是不悦。

三公主见自己差点闯了祸心中也有些不好意思,便松了手有些讪讪的说到:“我不就是想和珍姐儿说说话嘛。。。。。。”说着又冲明华郡主嚷道:“你就不能给我留点面子”

“有什么话在这儿不能说,你又不是不知道宫里是什么地方,你倒是不怕,一会要是碰上什么事让我们珍姐儿怎么办?”明华郡主当了三公主的面,一向是不肯让她的,当即反驳到,“再说你和我们家珍姐儿很熟吗那里有这许多话要说?”

“你。。。。。。”三公主气结偏又拿她没办法,只能跺了脚喊到:“我和她一见如故不行?”

“噗嗤”李宝珠一个没忍住笑了出来,能看一贯跋扈三公主吃瘪实在不是什么容易的事。

“谁在笑?”三公主恼羞成怒。

想这李宝珠平日里也是个天不怕地不怕的,此刻便做出一副无辜的表情看着三公主不说话了。

周宝珍见气氛僵住了,只得上前对了三公主柔柔一笑:“请公主见谅,若公主不嫌弃的话,还请再此处坐一坐,咱们也好说话,好不好?”说着还拿眼巴巴的看了三公主。

正所谓伸手不打笑脸人,更何况周宝珍本就长得漂亮,如此眼带祈求的看了对方是个人也招架不住,因此三公主咳嗽一声,硬声硬气的说到:“好吧,看在你的面子上,本公主就在这儿坐上一坐。”说着拉了周宝珍向远离众人的一侧走去。

“切” 明华郡主闻言嘀咕了一句:“谁稀罕。”不过到底也知道见好就收,如今在宫里真闹开了也不好看,因此便带了姐妹几个还有李宝珠往另一侧坐了。

“我就说公主是最宽和不过的,最是心善能体谅人。”周宝珍见状忙又说了两句甜言蜜语哄的三公主眉开眼笑。

“你可有定南王世子的消息?”待坐定了,三公主便拉了周宝珍在她耳边低声问到,表情少见的羞涩。

“几天前倒是收到过表哥的来信。”周宝珍据实以告。

“是吗?”三公主来了精神,不知为何母亲像是并不乐意自己和定南王自己的事,而父皇那里也打听不出什么消息。“世子在信中都说些什么?“

“表哥信上并没有说什么,左右不过是让我要听话不许淘气,还有别忘了功课罢了。”

“啊,世子还管你这些事?”三公主有些惊讶,没想到一贯风流不羁的定南王世子还有心情管这些事情。

“可不是,表哥最是无趣,就爱管着人这也不让那也不许的。。。。。。”周宝珍嘟了嘴,不遗余力的诋毁自家表哥毫无心里压力。

“唉,那你也怪可怜的,也就是你好脾气才能忍的了这些。。。。。。”三公主有些同情的看着周宝珍,见她一副柔柔弱弱的模样一看就是个好欺负的,怪不得定南王世子管着她。

“那世子可有说军中的事?也不知战事如何了,可有说什么时候回来?”三公主继续问到。

周宝珍有些歉意的看了三公主说到:“让公主失望了,表哥一向不说打战的事的,因此我也不知道表哥什么时候回来。”

三公主闻言也有些泄气,不过想着今天居然让她知道了些平日里从没听说过的事,心想自己和珍姐儿做朋友这个决定果然是英明无比的。

“捷报——捷报——”

突然,棚外传来声嘶力竭的呼喊,棚内的人都是一惊,齐齐站起来向外望去,就见一背着令箭风尘仆仆的士兵正被内侍引着往烟雨楼里去了。

作者有话要说:也不知道大家会不会觉得文文的进度太慢了

呵呵 这将会是篇长文,因此还请朋友们不要着急哦

而且现在女主年龄还很小,谈情说爱什么的还早哦

姐妹

不多时,便有消息传来,“南疆大捷”——定南王世子率军大胜吐蕃,杀敌数万,并且还俘虏了吐蕃小王子。圣上龙心大悦,令大军六月十五进京献俘。

此言一处,昆明湖畔一片欢腾,乾宁帝站在楼上,见底下一片山呼万岁之声,心里也不由激起一阵豪迈之气,觉得自己虽比不得三皇五帝但也算盛世明君了。

锣鼓一响龙舟齐发,湖岸两侧加油叫好声不绝于耳,就连那些平日里最注重仪态的贵妇们也放下了矜持,就更别提周宝珍明华郡主等人,那就更是拍红了手,叫哑了嗓子,李宝珠甚至还因为激动差点掉进了湖里。

晚上的宫宴一直持续到很晚,宫里还特意燃起了烟花,城里百姓竞相走上街头围观,现在几乎整个上京城的老百姓都知道朝廷打了大胜仗,人人欢欣鼓舞,乾宁帝更是好心情的携皇后一同登城楼,与万民同庆。

马车里,周宝珍早已卧在母亲的膝上枕着车外的烟花升空的声响沉沉睡去了。偶尔有烟花的光亮透过车帘照进来,映照得车内一片斑斓。

周云兰脊背挺直安静的坐在车子一角,今日的一切给了她巨大的冲击,这样的权势繁华又不是知府衙门的后院可比的了。望着在这一片繁华里安然沉睡的七堂妹,从小活在权势顶端的珍姐儿大抵是不会又这样的感慨的吧。

乾宁十九年的上京城一片盛世繁荣景象,却不知这繁荣背后的隐忧却已渐渐逼近了。

皇帝正当盛年而中宫无子储位虚悬,各位皇子年岁渐长,国无储君则人心不稳。

就在端午节之后的几日各方请立太子的奏折便如雪片一般飞到了乾宁帝的案头。虽然这些上折子的人大多是些官位不高,用意也不过是投石问路。然乾宁帝看过奏折后一律留中不发,态度比前两年要暧昧许多,这便让朝中一大批人心思活络起来,渐渐地也有位高者参与其中,到最后出了几家一贯跟随皇帝的勋贵和内阁几位之外几乎人人都卷进了场请立太子的大潮里。

因为没有嫡子,朝中现在大抵分为两派,要么立长要么立贤。立长倒好说,必是大皇子无疑。至于立贤,对于贤愚这种事世上那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既然无法衡量,那么诸位皇子间拼的也不过是圣宠二字而已,圣宠在谁身上那么谁便是贤了。

一时间,京城里暗流涌动,二四两位皇子虽说不在京里,可秦家同李家却早已开始上窜下跳使尽浑身解数了。

皇长子虽说因生母省份低微一直不甚得宠,可相比起几个弟弟,也不是没有优势的。他早已开衙建府拥有了自己的势力且有军功在身,更重要的是皇长子的嫡长子今年也有八岁了。

皇家尤为看重子嗣,因此作为乾宁帝目前唯一孙被辈而且还是嫡出,皇长孙的地位自然非同小可,听说皇长孙自幼聪明伶俐颇得乾宁帝的喜爱。

京城里波涛汹涌而远在京外的周景颐最近也颇受困扰。京里请立太子的风潮早已蔓延至京外,各地方官员也纷纷加入了请立太子的队伍。

尽管靖国公府一贯表现的紧跟皇帝,与各位皇子间也并无过多的交往,只是你不想参与别人却不会放过靖国公府这一大块肥肉,因此明里暗里的拉拢请托让人不胜其烦。

至于二四两位皇子更是每日跟在周景颐身边,极力表现自己的礼贤下士爱民如子。

柳氏这两日却是忧心忡忡,因为那日随着捷报一同来的还有一个消息,是外甥定南王世子特意让人捎来的,长子周延青受伤了。

原来那一夜周延青为了拖住吐蕃大军,冒险潜入敌营之中放了一把火,后来萧绍带了亲兵赶到又使计将水搅的更浑。只是因为当时天黑,两人并未发现彼此的踪迹,混乱中周延青左胸被那吐蕃小王子一箭射中,命悬一线。幸被手下兵士所救,躲在一隐蔽处,直到第二日楚先生带着大军赶到才得意医治。

虽然外甥在信中说,那一箭看着虽险但所幸未伤中要害,但因延误了医治的时机以致失血过多,不过如今已无大碍。只是到底伤了元气,因此待伤情稳定后他派人先期护送表弟回京修养,大约半月之后便能到京了。

周宝珍见柳氏忧心不乐,这几天便多多留在母亲房中,每日彩衣娱亲以期能替母亲排解一二。

这日,这日柳氏正让人开库房将那上好的适合夏日补身子的药材挑了,预备着长子回来后能用。而周宝珍便在一旁的炕上端坐了写字,她最近笔力渐长自觉有些字比前些日子又好了些,想着即便表哥回来时想必也是能满意的。

三夫人这几日的心情不错,大嫂让三侄子带了儿子去拜访了柳阁老,柳阁老虽未说什么却让儿子以后每十日便作一篇文章送去。想来这已是难得的肯定了,至少在柳阁老看来儿子还是可教的。

儿子的事暂时不用管了,其实说穿了读书科举之事也不是她一个妇道人家能管的。那么接下来最让三夫人操心的便是女儿云兰的婚事了。

三夫人娘家虽说官位不高倒也算,娘家大侄子也是个读书的苗子,早在两年前便已中举,如今正预备着参加明年的春闱,要能得中在三夫人看来倒是桩好姻缘。

这日周宝珍正从母亲房里回到自己院子里,就听丫头报说“二姑娘来了”。

“二姐姐。。。”周宝珍微笑着在门上接了周云兰。

这是周云兰第一次来周宝珍的院子,但见房舍小巧精致院中花木葳蕤,进得门来就见放中的家具摆设俱是难得一见的珍品。

姐妹两在锦榻上坐了,丫头上了茶上好的信阳毛尖,汤色翠绿,香气充盈,入口回甘乃是茶中上品。

“妹妹泡茶这水可是西山玉泉水?”周云兰端起杯子喝了一口,抬头向周宝珍问到。

“姐姐是个雅人,哈哈哈,只是这回却是猜错了。”周宝珍看了堂姐,颇为俏皮的说了一句。

“哦?愿闻其详。”周云兰见说错了也不觉尴尬,而是有些好奇的看了堂妹一副愿闻其详的模样。

“这不过是我在封地上取的江水罢了。”

周宝珍有些得意,她偶然在一本古书上得了取水藏水的方子,一时兴起便依法试了试,没想到弄成的水来烹茶却将好多人都唬了过去。

“那必是取的江心之水,不然江水浑浊那里能够烹茶。”周云兰也来了兴致,她们这些闺阁小姐平日里闲来无事便爱做些风雅之事,例如自己做些胭脂水粉,又或是抚琴作画,烹茶取乐,而要烹茶自然便该有好水。

“其实倒也不必,只需在深夜江上无船经过时,取了那江水装在大缸里,再用那青竹将水朝左旋转搅动一百多下,之后猛的停住,用箬篷盖子盖好静置。三日后用木勺从中心将谁轻轻舀如空缸里,缸周围的白色渣滓和缸低的泥水皆弃之不用。如此反复进行三遍,再将水倒入干净的锅中煮滚煮透,再将水舀进事先预备好放了三钱冰糖的罐子里盖好,一二个月以后就可以用来烹茶了,而且味道几于泉水相同,难分辨的很。而且这水还不怕放,放的越久味道越好。”周宝珍将制水的法子细细说了,并指了指杯子里的茶水说:“这边是我去年春天在封地上制的,连王爷姨丈也被我糊弄过去了,只可惜没有骗到表哥而已。”

说起这个来,周宝珍便有些遗憾,她用这水糊弄人一骗一个准,只有表哥一下就尝出来了。周宝珍不服气觉得他就是蒙的,想表哥平日里对吃食也并不如何讲究,何以一下就能尝出水的味道?

记得当时萧绍得意一笑,那折扇点了点周宝珍的额头问到:“那本记着方子的古书你是在哪儿得的?”

“表哥书房里找的。”

“这不就结了,”萧绍一脸你是笨蛋的表情:“那书本就是我小时侯从外头得的,所以今天你做的这些,不过是你表哥我从小玩剩下的。”

周宝珍瞪眼气结。。。。。。

“二姐姐今日来可是有事?”说了些封地上的风土人情后,周宝珍见二姐迟迟不说今天来的目的,便主动将话题转了回来。

周云兰表情微讶,抬头就见周宝珍目光真诚的看着自己,嘴角带了三分笑看起来可爱又可亲。想这七妹妹平日里看着一团孩子气,没想到却是个心明眼亮的,而且心地也不错还能主动给人搭梯子,不会让人下不来台。

“其实,说起来倒真有些不好意思,我听说七妹妹得了明珠郡主的帖子明日里要去宁王府别院参加诗会,姐姐虽不才但好歹也算识得几个字,因此厚颜想明日跟着妹妹一块儿去长长见识。”

明珠郡主的诗会那在正个上京城里也是有名的,到时候不光有各家的姑娘小姐,明珠郡主还会请各家的公子小爷还有京城有名的才子与会。谁要是能在明珠郡主的诗会上有上佳表现那过后不论男女肯定是身价倍增的,只是这诗会的门槛颇高,因此上京城里人人以能得一帖子为荣。

周宝珍原当是什么事呢,如今一听不过是些许小事,当下便笑着答应了。

这里,周云兰见目地达到又说了几句道谢的话,便带了丫头回去了。

那成想在院门口却遇上了带着丫头的四姑娘周云蕊,四姑娘见到二姑娘时有些惊讶,不过随后便是了然一笑,姐妹两互相行了一礼便也各自去了。

“二姐姐找你是为了诗会的事吧。”四姑娘一进门,便大大咧咧的朝周宝珍问到。

“嗯。”周宝珍不远多说边朝四姑娘笑问到:“那四姐姐到妹妹这里又是为了什么?”

四姑娘见她没有否认也就不再问了,转而说起正事来:“明儿诗会上我要和吏部尚书家的小姐斗琴,听说她新进得了一把古琴音色极佳,这样说来我的琴倒是不如她的了。。。。。。”说着便住口不语,只拿两只眼睛望过来。

周宝珍见状心下有些好笑,她这里是有几把好琴,其中尤以焦尾为最。只是自家这位四姐不光在家里要强,出门在外也是如此,一天到晚直如斗鸡一般,凡事必要争个输赢才好。

“那将我的焦尾借姐姐一用可好,此琴琴音悦耳四姐姐用着正合适。”四姑娘是董先生的爱徒琴艺出众。

四姑娘闻言丢给周宝珍一个算你识相的眼神,拍了拍手站起身来:“知我者七妹妹也,还等什么快让人去拿琴啊。。。。。。”是一副迫不及待的模样。

这里,锦绣并明翠两个小心的将秦抱了出来放在琴案上,四姑娘特特让丫头端水净手之后,才小心翼翼的揭开琴盖。但见盒内琴身古朴,琴尾尚留有焦痕,四姑娘喜不自禁以手拨弦但闻琴声清越。

四姑娘满意的点了点头,这才将琴盒盖了回去,转身对了周宝珍恨声到:“这样的好东西,偏让你这不争气的丫头得了。。。。。。”

周宝珍无辜的眨了眨眼,看了四姑娘坏心眼的说到:“四姐,说好了这琴是借的,可不是给的啊。”

“哼——谁还贪你东西不成,等我明天赢了吏部尚书家的那个故作清高的讨厌鬼,必当原物奉还。”

朝中文臣勋贵各成一派,文臣自诩诗书传家自是看不起勋贵人家,觉得他们不过是些粗俗的武夫,因此连带着底下的姑娘小姐们也分成两个圈子,平日里互不相干到了有些场合还要互相争个长短。

作者有话要说:困死了 赶紧码完字睡觉去

和作者的身材一样肥肥的一章啊

正所谓物似主人形的说

流民

第二日便是明珠郡主诗举办诗会的日子,而靖国公府里除了周宝珍之外,四姑娘也收到了帖子。

宁王府的这座别院离京城颇远,照例是要在那里住一晚的。原本柳氏是不愿意让她去的,只是周宝珍因从未脱离长辈单独行动过,因此对这次出行隐隐有些期待。想着都是年纪差不多的小姑娘一同玩耍想必有意思的紧。因此缠了柳氏好几天,最后周延明又跟母亲保证说定会照顾好妹妹的柳氏这才答应放行。

二姑娘因为久随父亲在任上,因此没有收到帖子。三姑娘一贯不在诗词上用心,且性子低调温婉并不常参加这样的聚会。至于五姑娘和六姑娘则是因为庶出身份不够也少在此类聚会上露面。

至于男孩子这边,周延明倒是诗会的常客,至于老六周延安一则因为以前年纪小,二则他也志不在此,所以明日便由周延明带人护送了姐妹们去诗会。

这日一早,周延明同周延康兄弟两便在二门上等着家中的姐妹,同二姑娘一样,周延康也并未收到邀请,不过他倒不似妹妹那样是主动要去诗会的,而是周延明觉得自家二哥整日读书怪闷的,因此强拉了他来散心。

当周宝珍在二门上见到黑着脸的二堂哥和一脸无辜的自家三哥时,着实有些摸不着头脑,还以为他们兄弟之间有什么不快。

“哥哥是被三哥强拉了来的。”周云兰见她不解,便在拿帕子掩嘴在她耳边低声笑到。

周宝珍恍然,难怪呢看二堂哥的模样也不是爱参加聚会出风头的性子:“我看着二堂哥也不像是个爱玩的性子。”

周云兰也有些无奈的笑了笑,自家哥哥学问固然不错可惜为人太过端方,这种性子到了官场上未必合适,只是自己这一房以后如何却全靠哥哥了,每每想到这些她便有些头疼。

这里周宝珍姐妹两说话,那头四姑娘是个急性子,早就先一步上了车并从车里探出头来对两人到:“二姐姐七妹妹别磨蹭了,宁王府的别院在郊外,一会迟了日头升上来就该热了。。。。。。”

今天周家三姐妹坐的是周宝珍的双驾马车,四姑娘坐在车上,就见这车厢宽敞舒适的很,她们姐妹几个每人还带着一个伺候的丫头也不显拥挤。车上的帷幔坐垫皆用上好的云锦所制,吃食用具也是样样俱全,摆设怕是比她房中还要精致,四姑娘在心里撇了撇嘴心想有个王妃姨妈就是好啊。

在城门处汇合了明华郡主等人的车架,一行人浩浩荡荡的往城外行去。今天定南王府里除了明华郡主外,三爷和三姑娘四姑娘几个也来了,双胞胎小王爷和表弟周延安倒是一个性子,惯不爱这些的。

明华郡主本想让周宝珍和她坐在一块的,只是周宝珍想着不好撇了家里的姐姐们独自走了,因此只得哄她说等到了别院里再和她一处,明华郡主只得悻悻的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