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绍低头,亲了亲她的发顶,没有说话。周宝珍也不用他回答,只是出神的望着墙上两人相拥在一起的影子。

“表哥,我们什么时候回封地上去?”

说起来,周宝珍并不喜欢现在这样的日子,自从宫变之后,萧绍可谓是大权独揽,每日里想来拜访她的贵夫人就多不胜数,这些人都被萧绍以她身子不好为由,挡了回去。

周宝珍觉得有些不安,皇帝就算不理事,可那也是皇帝,万一哪天皇帝好了,再想起这些事,该更忌讳王府了吧。她天真的觉得或许去了封地上,远离这些是非就能好些了。

第二日一早,周宝珍便起身,往宫里去了,到得宫门处,略等了一刻,柳氏同周延明两个也就到了。

“母亲,三哥。”

周宝珍见柳氏的面色不大好,想也是好好的孩子就这样没了,母亲自然是不高兴的。三哥面上看着倒和往日没什么不同,周宝珍一时也看不出他到底心里是怎么想的。

早有秦妃身边的大太监在宫门处迎了众人,看见周宝珍一行人的态度很是殷勤小心。

一行人刚进了玉华宫的大门,就见淑妃扶了宫女的手,亲自迎了出来,一见柳氏便面带愧色的喊了声“靖国公夫人”,接着便握了柳氏的手流眼泪,一时连周宝珍这位世子妃和周延明这位驸马也顾不上了。

周宝珍在一旁看,遭逢大变,先是丧子接着又是女儿小产,这位原本艳若牡丹的宠妃,也难免显出几分颓败之色来。

“见过淑妃娘娘。”

“延明见过母妃。”

“好,好”淑妃看着周氏兄妹两个勉强笑了笑,这才对擦了擦眼泪对周延明说到:“三儿就在里头,还请驸马进去看一看,劝劝她才好,这孩子从昨日起就不吃不喝也不说话,她这是要逼死我啊。。。。。。”

“娘娘万不可这样说,公主这像也是伤心所至。。。。。。”柳氏见淑妃这样说,忙开口说到。

“定南王世子妃,靖国公夫人,咱们先在外头坐一坐,让他们小两口说会儿可好。”淑妃以商量的口气,对了周宝珍同柳氏问到。

对方的姿态摆的这样低,柳氏自然没有不同意的道理:“娘娘说的是,公主这会子怕是正伤心呢,让延明进去劝一劝也好,倒是娘娘您自己,也该多多保重些才好。”

见柳氏这样通情达理,淑妃谢过她后,又将目光望向了周延明,见他神色温和的答应了一声,就先跟着宫女往里头去了。

淑妃看女婿脸上的神色还算好,揪着的心才算放下些。这女儿嫁了人就是别人家的人了,在娘家把身子弄没了,即便是公主说起来在婆家人面前也是理亏的,更何况如今儿子死了,女儿以后连个娘家兄弟都没有。

周延明跟着宫女来到三公主所住的屋子门口,不想却是房门紧闭,就见门口的宫女一脸为难的对他说到:“禀驸马,公主说她此刻没脸见您,让您就不必进去看她这个罪人了。”

宫女说完,便将头深深的低了下去,不敢去看周延明的脸色。周延明听了倒也不生气,只是语气如常的对着周围的宫人吩咐到:“你们都下去吧,有什么事我自会同公主说的。”

这位驸马就这么温温和和的往那处一站,看着你的目光也并不如何严厉,可说出来的话却是不容人拒绝的。宫人们犹豫一会儿,想想平日里公主同驸马相处的情形,公主虽刁蛮,可驸马的话却一向是听的。这么想着,宫人便低头退了下去。

周延明见人都走了,独自在门外站了一会儿,看了看廊下的花草,因为收拾不及,已经有些衰败了。他举手在门上轻巧了两下,不等里头回答,说了句“公主,延明进来了”便伸手将眼前的门推了开去。

室内有浓重的熏香味,可饶是这样周延明也敏锐的扑捉到了这其中的一丝血腥气,他眉目不动,抬脚进屋,往屏风后的三公主处行去。

绕过屏风,就见三公主躺在宽大的紫檀雕花架子床上,头脸都拿锦被遮了,看不见此刻她脸上的神色。

周延明在床边站了,看着三公主孩子气的举动,有些好笑的说到:“公主这是准备,连延明这个做丈夫的也不要了,是不是?”

等了半响,不见公主动作,周延明又接着说了一句:“公主既然不想见延明,那延明就先走了,等公主想见时,再叫人来通知为夫吧。”

“你敢。”

三公主一把拉下蒙在脸上的锦被,又是气又是急的喊到,却不想正对上了周延明那一双含笑的眼。三公主愣了一下,继而才想起来,她这是被丈夫给耍了。她心下又是难过,又是甜蜜,就这样对着周延明留下了泪来。

“周延明,我对不起你。”

对于孩子的事,三公主是真的难过的,对于丈夫她也有说不出的抱歉,毕竟如果不是她粗心,这个孩子或许是可以保住的。

周延明在床边坐下,从袖子里掏出帕子替三公主擦眼泪,口里轻声劝哄到:“好啦公主,不要难过了。若说对不起,也该是延明这个做丈夫的对公主和孩子说对不起,是我没有保护好你们。。。。。。”

“不是,这不关你的事,都是我不好,我怎么就这么糊涂呢,连自己有了孩子也不知道。。。。。。”

三公主自责的无以复加,尤其是见丈夫不但不怪她,反而还将错处都揽到了自己身上,她更是觉得自责的不得了,她是多么盼望能和驸马两人能有个孩子呢。

门外,淑妃听着三公主终于大哭出声,这才放心下来,对了柳氏和周宝珍说到:“能哭出来就好啦,能哭出来就好了。。。。。。”

屋里,周延明将三公主抱起来,搂进自己怀里,颈窝里,是她滚烫的泪水。见过她生气的样子,高兴的样子,飞扬跋扈的样子,强忍悲伤不在人前落泪的样子,可周延明觉得自己唯独不喜欢她此刻自责又脆弱的模样。

作者有话要说:前几天都不再状态 东西写的自己也不满意

大家多包涵吧

转变

大抵在这种时候,丈夫的体贴和抚慰比什么样劝解的话语都管用,等周宝珍母女两人进去的时候,三公主的情绪已经恢复了好些,虽然脸白白的眼红红的可精神看着已经好了许多了。

见到柳氏三公主的眼里闪过一丝胆怯和退缩,周延明见状,轻轻拍了拍她的手,三公主这才鼓起勇气,对着柳氏低低叫了声“母亲”那模样,就像是个做错事的孩子。

其实在知道事情之初,柳氏是有些不高兴的,不管公主你的身份如何高贵,可既然进了靖国公府的大门,就算是她们周家的人了。然而你公主现在因为娘家的事,没有保住我们周家的孩子,无论哪个婆婆心里或多多少都会有些怨言的。

只是三公主脸上,何时露出过这样的神色,再想想最近发生的事,柳氏少不得对三公主体量几分,况且她看儿子的模样,显然是不预备同公主计较的,既然他们小夫妻感情好,她又何必做恶人。

柳氏慈和的对三公主笑了笑,语气和蔼的对她说到:“公主只管把身子养好,至于其它的事,缘分到了自然就好了。”

淑妃见周家母子都没有同女儿计较没保住孩子的事,心下也感激周家为人厚道,对柳氏越发客气起来,至于周延明这个女婿,淑妃一向是满意的。

怕打扰三公主休息,众人也不在房里多留,只是在众人出门时,三公主开口将周宝珍留了下来。淑妃知道她们一向要好,便笑着请周宝珍多陪一陪女儿。

“公主可是有事?”

周宝珍在三公主的床前坐了,伸手拉了三公主的一只手,朝她问到。

“珍姐儿,你说母亲是不是真的不生我的气?”

虽然婆婆没说什么,可三公主到底不放心,在任何人家里,子嗣都是大事,况且靖国公长房还没有男孙呢。三公主心里在意周延明,自然就更在乎公婆的想法。

原来是为了这个,周宝珍心下恍然,因对三公主劝慰到:“公主放心就是,母亲历来就不是刻薄的人。再说公主知道的,我大姐为了孩子的事吃了多少苦,前几年还弄得同姐夫离心,这些母亲都是看在眼里的,自然不会为了孩子的事,为难与你。”

三公主点点头,柳氏确是难得的好婆婆,从来不插手儿子房里的事,就像大哥大嫂成婚几年只得一女,也从未见她开口说过什么。

“珍姐儿你知道吗,我心里难过极了,你说我怎么就这么糊涂,居然连自己有了身孕也不知道呢。”

这事也快成了三公主的心病了,时不时的想起来就要自责一番,有些事不知道也就算了,可一旦知道了,就很难释怀。

“大概是那个孩子同公主和三哥没有缘分吧。公主真的不必自责,我听身边的嬷嬷说过,怀胎头三个月里掉了的孩子,多半都是些先天不足的,就算勉强保住了,生下来不是体弱就是容易夭折。”

这话还真不是周宝珍瞎说的,而是严嬷嬷根据多年见过的看过的,得出的经验和结论。

“居然还有这样的事?”三公主很是惊讶,显然是被周宝珍的论调吸引了,如果这是真的那她心里也能好受许多。

“公主不看,那庄户人家的女人,有哪一个是一怀上孩子就在家里歇着的,还不照样要下地干活,怎么不见她们一个个孩子都掉了,可见有时候这孩子能不能保住,同你养的经不经心并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像那先天不足的,便是想保也保不住的。如今公主这样也好,省得勉强保胎一段日子,等孩子大了再没了,岂不是更伤心伤身子。”

人最怕背包袱,周宝珍想着反正不管如何,最好不要让公主因为这事再有心结,这样对她对三哥甚至对整个国公府来说,都是一件好事。况且嬷嬷也说过,只有身心愉悦才能生出健康聪慧的孩子。

“珍姐儿,你真是我的大救星。”

三公主高兴起来,不怪珍姐儿讨人喜欢,说起话来总是这样贴心,替人着想。三公主知道周宝珍这话里未必没有为了宽慰她而故意夸张的成分,可在这样的时刻,作为小姑子兼好友,能这样站在她的立场上,真心替她考虑她心下还是感激的。

母女二人从淑妃宫里出来,正想着要不要去栖凤宫看一看,也不知七皇子如何了,说起来七皇子如今也算是柳氏的未来女婿呢。

刚一出玉华宫的宫门,就看见了由几个内监陪着,等在那里的萧绍,周宝珍笑了起来。

“表哥”。

见到萧绍,周宝珍自是惊喜的,提了裙摆便要往台阶下跑,萧绍看的皱眉,冷淡出声,可眼神却是温柔的:“慢些,仔细再摔了你。”这里已经伸出两只手,准备接住她了。

“表哥,你可是特特来接我的?”

萧绍扶着周宝珍在地下站好,故意虎着脸对她说了句:“谁说我是来接你的。”话还没说完,唇角却是忍不住翘起来了,有些无奈的对她低语了一句“在宫里呢,规矩都哪去了。”

周宝珍小小的冲萧绍吐了吐舌头,这才规规矩矩的冲他行礼,开心的揭穿他:“表哥怎么这时候在这里,还说不是来接我的?我同母亲正想着去看七皇子呢。”

“乖,这会儿不必过去了。”萧绍低头对她安抚一句,这才对了柳氏正色说到“岳母,咱们先出宫吧。”

柳氏见他这样,就知道这里头必然是有什么缘故了,当下也不多问,只跟着萧绍一起往出走。

“定南王世子今日怎么这样早就走?”

一行人刚行到宫门处,正遇上从马车里出来的二公主。二公主一见了萧绍,便立在了车辕上,也不急着下来,只是含笑的同他说话,对于他身边的周宝珍母女,却像是没有看见一般。

到底是在宫门口,公主可以装作没看见她们,可她们确不能失礼于公主。周宝珍同柳氏对望一眼,母女两一起上前对公主行礼。

二公主居高临下的受了两人的礼,这才不咸不淡的说了句:“世子妃同靖国公夫人母女情深,倒看的本宫好生羡慕。”

周宝珍知道二公主的母亲宫变时去了,当下不好说什么,只低头不语。二公主深深看了她一眼,心想除了一张漂亮脸蛋,你还有什么?她重又将目光转向了萧绍,微微一笑说到:“这些奴才们笨手笨脚的,不知世子可愿给本宫个面子。”

说着二公主朝萧绍伸出一只手,意思很明显,想叫萧绍扶她下车。

周宝珍闻言,抬头有些诧异的看向二公主,这位公主这又唱的哪一出?一贯的“温良恭顺”不要了,这是准备变脸了?这么想着,周宝珍重又低下头去,且看表哥怎么应付吧。

萧绍面色不动,看了二公主就是就是淡淡的说到:“奴才不合公主的意,绍愿意替公主代劳,挑选几个机灵的奴才给公主送去。”

说着,一路跟着萧绍的内监便出来一个,笑着躬身上前:“奴才龙极殿小路子,前两日刚得过陛下的夸赞,手脚也还算灵便,要不就由奴才伺候您下车,不知公主意下如何?”

二公主自然知道如今的自己还没有这个面子,能迫的定南王世子向她低头,可至少现在他眼里不像之前那样完全没有她了不是。

二公主矜持的在小路子的搀扶下下了车,在路过周宝珍身边时,颇有意味的朝她看了一眼,周宝珍抬头,对着二公主笑了笑,仿佛什么也没看出来一般。

“那本公主,就等着世子的人了。”二公主一语双关,看着萧绍一句话说的极慢,过后又像发现什么有意思的事半,自己呵呵笑了起来。

“公主只管放心就是。”萧绍也不生气,还是那副不咸不淡的摸样。

二公主走后,萧绍亲自扶周宝珍母女上车,周宝珍同柳氏同乘一车,一行人先往靖国公府送柳氏回去,周延明要留在宫里多陪一陪三公主。

马车轻晃,周宝珍挨着柳氏坐了,将头靠在她肩上,自从婚后母女几乎还没有如此独处过呢,母女两个相互依偎了,气氛温馨。

“这位二公主,倒像是变了一个人。”

半响,柳氏如此感叹了一句,周宝珍笑了笑,没就这事发表什么意见,转而同柳氏说起了别的。

“母亲,家中一切可好?”

“都好,你大嫂管家那是没的说,我如今也不大操心这些了。可就是她这肚子,生完大姐儿也有好几年了,你大哥房里就她一个,居然也一点动静没有。公主这里又小月了。。。。。。”

说来说去,柳氏目前也只这一件不顺心的事了。只是这样的事急却也是急不来的,她又不愿意往儿子房里塞人,再说就算塞了,到时候生个庶子那又有什么用,没的闹的家里鸡犬不宁。

这样的事,周宝珍是不好说什么的,只让柳氏别急,正所谓好饭不怕晚,你不看大姐多年不生,一生就生一对儿。

柳氏笑了起来,敢情她两个外甥在她眼里就是一顿好饭了?只是事情既然已经这样了,柳氏也只盼着,哪怕多等一等,事情会有个好结果吧。

魏绾的性子她也看出来了,别的犹可,让延清纳妾是万万不行的。然而再过几年要是还生不出儿子,别人如何不说,怕是她自己就先要将自己逼死了,如若不然少不得她的延清就要受苦了。

“你在王府里可好,绍儿对你如何?”

柳氏暂时也不想考虑这些心烦事,只当儿孙自有儿孙福,转而问起女儿在王府里过的如何。

“一切都好,表哥对我也好,只是表哥近来忙的很,我听说书房里一天到晚都有好些人等着要见表哥,这还是好的,还有好些人,连进书房的机会都没有,只能在外头想办法呢。就是我这里,也有好些夫人投帖子想来拜访呢。”

对着柳氏,周宝珍自没什么可隐瞒的,将最近的情形说了,说起来这些日子表哥就有好几次没有回房里睡,有的时候歇在书房,有时候却是出去了的。

柳氏点点头,整个上京城的人谁不知道,自从宫变后,皇帝是离不得定南王世子了,恨不得将事情都扔给他才好。

“对了,你婆婆可说了她们什么时候回去?”

柳氏倒是不希望定南王夫妻太早回去的,毕竟在她看来女儿还小,姐姐姐夫这一走,整个王府的担子就要落到女儿身上了。

周宝珍摇了摇头,原本定南王是说过了元宵就回封地上的,宫里出事后,这件事便也暂时搁下了,具体什么时候走,还没定呢。

一时,马车到了靖国公府,柳氏让两人吃过饭再走,萧绍没有拒绝,柳氏很高兴。

内院,魏绾亲自在门上接了几人,问过几人辛苦,又打听了几句三公主的情况,柳氏待丫头上过茶水,便对魏绾说到:“世子和珍姐儿要在家里吃饭,你去厨房看着预备几个世子爱吃的菜才好。”

魏绾见婆婆这样说,还有什么不明白了,这必是几人有事要说,又不方便让她知道罢了。当下魏绾含笑应着下去了,临走之前将屋子里的丫头头叫了出去。

柳氏朝萧绍问到:“绍儿,可是皇后那里有什么事。”

萧绍端起面前的茶喝了一口,这才不紧不慢的说到:“姑姑不耐烦宫中诸事,栖凤宫又要大修,最重要的是七皇子的身子必得一个山清水秀之地好好调养一番才好,所以前日她已带着七皇子秘密出宫去了。”

竟然有这样的事?柳氏颇为诧异:“陛下答应?”就连周宝珍也颇为奇怪的朝萧绍看了一眼:“表哥怎么从未同我说过这事?”

萧绍安抚的摸了摸她的头,先对柳氏说到:“陛下自是不答应的,可是七皇子的身子确实不好,后来又的明悟法师开口,陛下这才算是答应了。只是却不让去远了,只在大相国寺不对外开放之处单独划出一块,皇后同七皇子便住在那处。”

“明悟法师回来了?”柳氏有些惊喜的朝萧绍问到,接着有些遗憾的说到“说起来,我见法师,也是十多年前的事了呢。”

周宝珍也对这只闻其名,却从未见过的明悟法师十分好奇,似乎不论什么吗事,只要抬出法师的名头,便解决了一半了。

萧绍见她闪闪发亮的双眼,含笑同她说到:“想见法师?”

“想。”周宝珍直言不讳,看着萧绍一副表哥你肯定有办法的表情。

萧绍笑了笑,这才说了句:“那么过两天,就带你去见见吧。”

作者有话要说:照例 多谢各位看文朋友一直以来的支持 记得要收藏作者的专栏哦

感谢各位头票票的朋友

菜菜扔了一个地雷 投掷时间:2014-09-15 13:31:08

游手好闲妞扔了一个地雷 投掷时间:2014-09-15 20:02:52

不知

中午,周景颐父子回来,见到萧绍夫妻自是高兴的,因都是自家人,便也没有分男女,大家坐在一处吃了。

席间,举凡夹菜盛汤这样的事,皆不需周宝珍自己动手,大半都由萧绍代劳了。周宝珍自己不觉得什么,反正自成婚后,只要两人同桌吃饭,多半是如此,倒是靖国公府诸人,心下纳罕不已,听说过疼老婆的,可也没见谁做到这个份上吧。

在萧绍又一次将一块剔了刺的鱼放进周宝珍面前的碟子里时,周延清不自在的咳嗽了一声,躲开了身边妻子数次看过来,满含期待的目光。

叫他在父母面前,同妻子做出这样亲密的举动,周延清还是接受不了的。魏绾在桌子底下踢了丈夫一脚,周延清不为所动,魏绾赌气,夹了一筷子菜,放到周延清的碗里,心想你不给我夹,我夹给你总可以吧。

周延清侧头,给了妻子一个警告的眼神,心里想着妻子什么都好,就是将男女情|爱看的过重,这并不是一家冢妇该有的表现。在他想来,他的妻子还需端庄稳重,处事大气些才好。

“我饱了”周宝珍将眼前的碟子推开,只抱了半碗汤在手里,侧头娇娇的对着萧绍说了一句。

“ 那便不吃了吧。”萧绍也不逼她,只叫人将她面前的碟子撤了,重又盛了碗汤给她,嘴里说到“那碗凉了,喝这碗吧。”

柳氏看女儿碗里的饭只略动了动,而碟子里的菜更是剩了大半,便疑心是不是今日厨房做菜失了准头,女儿不爱吃。

“怎么吃得这样少,可是饭菜不合胃口?”

魏绾闻言,也顾不上同丈夫较劲了,抬头关切的朝周宝珍看过来。这饭菜可是她看着预备的,要是小姑子吃的不合口,岂不是说她这个做嫂子的招待不用心。

魏绾拿余光悄悄朝丈夫看了,果然就见丈夫也一脸关切的看着小姑子,显然只要小姑子一点头,这笔帐便要算到她头上了。

周宝珍见她小小一个举动,却引得满桌人朝自己看过来,就连父亲也关切的看着她,当下很有些不好意思,忙摆了手对母亲说到:“不是的,饭菜很好,是我吃不下了。”

见柳氏还要再说什么,萧绍开口说到:“大夫说,让她少吃多餐,对身子好。”

众人闻言,这才放下心来,不再追究了,转而又说起她的身子来。魏绾见状,悄悄在心里松了一口气,还好不是因为饭菜的问题,不然婆婆和丈夫那里就难交代了。

吃过饭,周景颐带了儿子和女婿往书房去了,周宝珍留在柳氏房里歇午觉,魏绾带着丫头回自己院子里去了。

“今儿怎么不见四哥还有辉哥同络姐儿。”

母女两并排在床上躺了,周宝珍想起今日吃饭时没见四哥等人,便朝柳氏问到。

“你祖父母往郊外的温泉庄子上去了,家里几个小的,从宛姐儿开始都跟着去了,说是要给祖父母做伴去,你四哥整日同你小舅舅在一块,我也不知道他在做些什么。”

说起这个周延安这个儿子,柳氏也是满脸无奈,如今她这个做母亲的想见他一面还不容易呢,倒比他父亲和哥哥这些正经有差事的人都忙些。

“对了,也不知李家表姐同二堂哥的事怎么样了?”

一说起这事,柳氏倒是叹了口气,说到:“说起来,贵姐儿这孩子,也是被她母亲害了。”

周宝珍有些诧异的看向柳氏,听母亲话里的意思,这里头显然是有她不知道的事了。

“要说你三姑这人,你说她聪明,结果她这辈子尽干糊涂事,可你若说她真是个笨的,有时候居然也有几分精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