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两个儿子领到了花厅,年秀月这才拿了安竹手上的宣旨,看了一会儿,很认真的点头:“不错,安竹写的这几个字,总算是能让人认出来是什么字了,很有进步,有奖励。”

安竹顿时喜笑颜开:“娘,我想要一只小狗!”

年秀月有些不解,转头看寿竹,寿竹倚在年秀月身边,也眼巴巴的看她:“娘,我也想要一只小狗,我昨儿和弟弟在院子里玩耍,看见李额娘的小狗了,很可爱,很漂亮。”

寿竹比划了一下,年秀月恍然大悟,前段时间,也不知道李氏是怎么回事儿,忽然就从猫狗房抱回来一只小狗养着,年秀月也见过,一只小小的京巴,纯白色的,看着就很讨喜。

“这会儿不行,再等两个月。”年秀月摇摇头,伸手将寿竹也抱上软榻:“你们的阿玛和额娘最近都很忙,你们想想,是不是很长时间没见过阿玛了?也很久没有和额娘一起出去玩耍了?”

寿竹点点头:“阿玛和额娘在忙什么?每天请安的时候额娘都很匆忙的样子,是不是下人们不听话,所以额娘就很忙?”

年秀月摇摇头:“不是下人们不听话,而是额娘要管的下人们变多了,咱们以前在太子府住着的时候,宅子只有这么大。”年秀月伸手划了个圈儿,又说道:“现在咱们住在皇宫里,皇宫有这么大!”

再比划了一下:“比太子府大十倍!这么大的地方,里面住着的人也就跟着多了,额娘要管理的人,比以前多了十倍!所以,就变的很忙了。”

果然,小孩子就是谁照顾的多,就和谁比较亲。胤禛虽然是亲爹,但寿竹和安竹基本上都是那拉氏和年秀月一起带大的,所以,小孩子也就更关心额娘一些。

“那额娘是不是以后都没空陪寿竹和安竹玩耍了?”寿竹皱巴着一张脸:“那咱们搬回太子府去住好不好?”

“不好,寿竹以后可不能说这样的话,要是被人听见了,会被打板子的。现在咱们住在皇宫里,是和玛法玛麽一起住的,就好像寿竹和安竹要孝敬阿玛额娘和娘一样,寿竹的额娘和阿玛,也是要孝敬他们的阿玛和额娘的。”

年秀月笑着说道,安竹早就被一连串的阿玛额娘给绕晕过去了,伸着手要扒拉桌子上的点心盘子。寿竹倒是聪明,还能从一串的阿玛额娘里分辨出自己要听的话:“阿玛和额娘要孝敬玛法和玛麽?”

“对啊,玛法和玛麽住在皇宫里,也没人陪他们玩耍,他们也是很寂寞的,寿竹和安竹有空就去陪玛法和玛麽好不好?”年秀月笑着亲了寿竹一口,寿竹犹豫了一会儿:“那寿竹还要做功课…”

“玛法和玛麽也懂很多,他们也可以教导寿竹功课啊。”年秀月一边说,一边吩咐了五福将早膳给端上来。安竹一听吃饭就乐的不住的扑腾,寿竹也乖乖的点头:“我听额娘的,我以后会多多陪着玛法和玛麽的。”

他们早膳刚吃完,胤禛就醒了过来。年秀月让人将寿竹和安竹送到那拉氏那里,自己服侍着胤禛起床:“事情都忙完了?今儿不用上朝?”

“今儿是休沐。”胤禛捏了捏眉心:“事情都已经定的差不多了,最近的折子都是些请安折子,并不用太理会。”

因为也快到登基大典了,没哪个官员特别没眼色,趁着这会儿上些晦气的折子。所以,这会儿的折子要么是请安的,要么是说有祥瑞的,基本上都不用太理会的。

年秀月帮他系上玉佩:“那今儿就不用去乾清宫了?”

“一会儿过去。”胤禛伸手扯了扯衣服领子,这会儿都快六月底了,天气还热的不行。胤禛一向又是最注意形象的,在外面的事情,衣服穿的那叫一个齐整。只是在年秀月这里,就稍微有些放松了。

年秀月拿了团扇给他扇了两下:“在这里用早膳还是去太子妃那里用?”

“就在这里吧,没什么胃口,让他们准备一些清凉点儿的小菜和一碗粥就行了。”胤禛一边洗漱一边说道,年秀月转身到外面吩咐了,回头瞧见胤禛的衣服袖子有些褶皱,就伸手给他拽了拽:“皇上最近心情如何?”

“还行。”胤禛点点头,和年秀月到客厅坐了,小厨房很快就送过来了早膳。年秀月将粥端到胤禛跟前,顺势在一边坐下,时不时的给胤禛夹菜:“你最近瘦了不少,要多吃些补补。”

胤禛微微皱眉,将年秀月给夹的肉块儿拨到一边:“没胃口,天气热,这些油腻腻的东西就不想吃。太子妃最近还是很忙?”

“嗯,不过比之前好多了,很多事情上手了,又有德妃娘娘在一边指点着,现在已经能将各种事情都给安排妥当了。”年秀月笑着说道:“宋氏和耿氏也帮了不少忙。说起来,武氏倒是能沉得住气,这都进宫多久了,武氏还是没露过面。”

原先胤禛府里的人,钮祜禄氏因为巫蛊的事情已经病逝了,润心是真的生病过世了。剩下的这些,宋氏和耿氏一直跟着那拉氏,年秀月经常窝在养心殿不出门,李氏偶尔会到武氏那里说说话,其余就没人了,胤禛的后院,着实单薄了不少。

好歹胤禛长的也不错,这会儿也定下前程了,马上就是皇上了,这宫里宫外的,还真是有不少人打着主意的。不过,养心殿被那拉氏打理的很好,伺候的人又都是从太子府带进来的,所以还没人敢闹出什么动静来。

而宫外的,则是开始有人带着自家闺女或者亲戚什么的,经常进宫瞧瞧宫里的贵人了。就比如佟贵妃那里,一个月就接待了五批客人,还有宜妃等人那里,也没少了客人。

幸好康熙和德妃都是知道胤禛的一些内情的,只要胤禛不表现出什么,他们也绝对不会插手。不过,当爹妈的不吭声,当大老婆的就比较麻烦了,那拉氏时不时的就要被请着去看看谁家的姑娘,弄的她烦不胜烦,几次想拎着年秀月去应付,都被年秀月给躲过去了。

“只要她不闹出幺蛾子就行了,你管她露面不露面。”胤禛摇摇头,看了看年秀月夹的菜,眉头皱的死紧,不过最后还是吃了下去。

用过了早膳,胤禛摆手示意伺候的人都出去了,才拉了年秀月在软榻上坐下:“我登基之后,按照惯例,是要册封后宫的…”

年秀月点点头,看胤禛,胤禛犹豫了好大一会儿才说道:“这后宫的位分…”

年秀月见他神色有些为难和心疼,就明白过来了:“之前咱们不都说好了吗?我是没耐心去打理整个后宫的,再说,我虽然学过管家,可是管理后宫和管理后院可不一样,我也没什么经验,不像是太子妃,打小就是学管家,现在跟着德妃娘娘学管理宫务,已经是经验十足了。”

“再者,她是你的嫡妻,就算是没有儿子,她也不曾犯过错,于情于理,你都是应该将她册封为皇后的。”年秀月笑着捏了捏胤禛的掌心:“我也希望她当皇后,她疼爱寿竹和安竹的心,并不比我少。你看太子妃这段时间那么忙,半个月前,寿竹有些拉肚子,太子妃还特意的守了寿竹两天。”

“不过是一个名头,我并不在意的。”年秀月笑着亲了亲胤禛的脸颊:“愧疚的话我都不想说了,这辈子,咱们最最对不住的人,就是太子妃了,所以,我绝对不会做让太子妃难堪的事情的。你若是真心疼我,就按照咱们之前计划的来。”

胤禛摇摇头,伸手抚了抚年秀月的头发:“并非是福晋的皇后之位,这个我并未想过要改变。而是你的位分…”

年秀月微微挑眉,上辈子好歹还混了个贵妃呢,难不成这辈子要降低一下位分?

“汗阿玛觉得,你现在是我身边唯一的…”胤禛微微皱眉,顿了一会儿继续说道:“若是位分太高,怕是会生事,所以…”

“皇上未免管的太宽了。”年秀月嘀咕了一句,抱着胤禛的胳膊晃了晃:“你看着办吧,若是你为难,位分低一些也没关系,反正有福晋给我撑腰呢,再说你后宫的人又不多,我也并不在乎,只是,不管如何,李氏的地位绝对不能比我高,我可不想给她行礼。”

胤禛笑了笑,点头应道:“你放心吧,她的位分肯定不会比你高的。你等我说完,汗阿玛的意思是,虽然不能给我太高的位分,但是你生育有功,可是给年家抬旗,现在就两个选择,要么是你的位分高一些,但是年家不动,要么是恩赏年家,给年家抬旗,但是你的位分不高。”

年秀月顿时呆了,抬旗这种事情,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说的。就说德妃吧,活下来的没活下来的,一共生了六个儿女,可是,这会儿康熙都没说过要给德妃抬旗的话。

而她年秀月,这会儿才生了两个儿子,这个事情,是不是发展的有些快?

“不光是你一个人的功劳,还有年羹尧在云南那边折腾的三季水稻,只凭这个这个,年羹尧就能被提拔成封疆大吏了,只是那会儿我给压下来了。”

胤禛笑着说道:“这会儿要算功劳,年羹尧的算是一大份,你只是占了个小头。现在的情况就是,要么将年羹尧放在前面,然后用你生育阿哥的功劳添补一下,给年家抬旗。要么是将你放在前面,将年羹尧的功劳算作是娘家出息,然后给你提位分。”

“我觉得,还是抬旗吧。”年秀月想了一会儿,抬头看胤禛:“位分这种事情,基本上都是看帝王的恩宠的,再来就是生养孩子的功劳,而抬旗这事情,可遇不可求,实在是太难得了一些。”

胤禛摇了摇头:“你不能只想着眼前这点儿利益,现在抬旗虽然很好,但是你别忘了,咱们改革还有一个目的——满汉一家亲,到时候,抬旗的优势就不是那么明显了。”

八旗现在是贵族,大清朝最最顶端的人是爱新觉罗家,然后就是满八旗,蒙八旗,汉八旗了。但是,实现满汉一家亲之后,这个八旗的地位,就要下降不少了。

到时候,谁有本事用谁。这个籍贯旗籍什么的,实在是用处不大。

而年秀月若是位分高一些,不光是她在宫里生活的好,对寿竹和安竹来说,也是有绝对的好处的。因为她位分比李氏高了,那就代表着寿竹和安竹的出身比李氏的儿子出身好,以后继位的时候,也不会有太大的争端。

可年秀月和李氏的位分若是一样,那弘时就占了长子的位置,以后这事情就有点儿掰扯不清楚了。

“怎么册封个后宫也有这么多的麻烦。”年秀月简直要郁闷了,这个选择题,可真是够难为人的。犹豫了好大一会儿,年秀月还是拿不定主意:“爷觉得哪个更好些?”

胤禛顿了顿才说道:“若是我觉得,自是抬旗比较好,改革就算是有效果,也得是十年之后,甚至二十年,三十年之后了,在此期间,我是需要人手帮忙的。年家的地位越高,对我越是有利。可是,等二三十年之后,抬旗的好处就没有了…”

不等胤禛说完,年秀月直接点头:“那就抬旗,反正二三十年以后,也肯定是我们的儿子继位,年家就算是被利用完了,也是能有个好结果的。我虽然现在位分不能太高,但是,等我再生一个儿子,位分肯定就能提高了,不过两三年的时间罢了,我还是能熬的过去的。再说了,不是还有太子妃的吗?你根本不用担心我受了委屈。”

胤禛怕是心里早有选择,但是又因着年秀月,这才迟迟没有决定下来。这会儿听了年秀月的话,面上表情也松了一些:“我本意也是如此,只是,原本额娘心里对你就有偏见,你位分不高,怕是在额娘那里,也是要受些气的。”

年秀月摇摇头:“笨蛋,你是不懂女人们的心思。就因为德妃娘娘对我有偏见,所以,我的位分若是低了,德妃娘娘才会觉得你并未太将我放在心上,不过是个生孩子的女人罢了,这样一来,指不定心里对我还有些心疼呢。”

“那不能当贵妃了,我会是个什么位分?李氏又是个什么位分?还有宋氏耿氏和武氏她们,都是怎么决定的?”年秀月岔开了话题,胤禛笑着捏了捏她的手:“因着额娘之前的封号是德,汗阿玛的后宫又有惠妃和宜妃等人,所以,我的后宫并不能册封这些封号,我打算册封你为贤妃,至于李氏,只封妃,不赐封号,宋氏和耿氏为嫔,武氏为答应。”

虽然同是妃子,但是有封号和没封号,那可是不一样的。

年秀月笑嘻嘻的点头:“好,那就这么办了,不过,贤这个封号,是不是太显眼了一些?我只不过是个生孩子的…”

胤禛伸手刮了刮她鼻子:“这两年是生孩子的,但很快就不是了,你可是启蒙师,教育好了下一代,大清才能更繁荣,你的功劳可是大大的,一个贤字根本不能显示你的功劳,若非是…”

顿了顿,又笑着说道:“这会儿怕是要委屈你了,不过,以后,历史上必定会有你一笔的。”

年秀月撇撇嘴:“我才不稀罕,不管好名声还是坏名头,当事人都死了,历史的评价也不过是冷冰冰一句话罢了。对了,你什么时候废除剃头令?也不知道你能不能赶上,你现在整天里忧思这个烦恼那个的,万一熬成了秃顶可怎么办?”

那还不如不废除剃头令了。

胤禛伸手在她脸上掐了一把:“乱说什么?这个不能急,毕竟是祖宗规矩,要慢慢来才是,你那些汉服,也先放放,等过段时间再穿。”

年秀月叹气:“这还用你说?自打进了宫,我就再没穿过了,这个花盆底,穿着可真难受。”

“再忍忍就好了,等你怀孕了就不用穿花盆底了。”胤禛没什么诚意的安慰了她两句:“时候不早了,我要去乾清宫了,今儿中午回来用膳,你和太子妃说一声,在东暖阁用。”

年秀月应了一声,起身再次帮他整理了一下衣服,送了他出门,才去东暖阁找那拉氏。正好那拉氏带着两个孩子去给德妃请安回来,见了年秀月,就赶忙让她进来了:“太子爷去乾清宫了?”

年秀月点点头,又将之前胤禛说的关于位分的事情挑挑拣拣简单的说了一遍:“中午太子爷要回来用膳,到时候肯定会和太子妃说的,我是先来卖个好,让太子妃高兴高兴,回头赏我两口好吃的就行了。”

第126章新旧交替

八月初十,康熙正式退位。胤禛身穿明黄色的龙袍跪在大殿中,上首站着同样身穿明黄色龙袍的康熙,手中拿着玉玺,声如钟鼓,“柔远能迩、休养苍生,共四海之利为利、一天下之心为心,保邦于未危、致治于未乱,夙夜孜孜,寤寐不遑,为久远之国计…”

一番训话,抑扬顿挫,还得控制声音,不能太高不能太低。太高了一会儿就坚持不下去了,念一半换低音,那更丢人。太低了没气势,所以这个度,还真不好把握。等康熙说完,已经是大半个时辰过去了。胤禛叩首,表了决心之后接过圣旨,立马有礼部的官员喊了一声,随即外面礼炮声响,胤禛起身,对着康熙三跪九叩。

等康熙将人扶起来,两人又一起往奉先殿祭告祖宗。

来回折腾了大半天,康熙是能回去休息了,但是胤禛要继续下一项——册封典礼。原本封后大典是可以往后放一放的,但是,那意思就不太一样了。

往后放,就说明这个皇后不太重要。而现在登基典礼和封后大典一起举行,也证明了皇上对皇后的看重。

年秀月等人坐在后殿,听着前面的礼乐声,时不时的猜测着进行到哪一步了。李氏颇有些酸溜溜的:“年妹妹对封后大典倒是挺熟悉的,连这会儿皇后娘娘走到哪里了都能猜到,怕是年妹妹之前没少盘算吧?”

年秀月看了她一眼,笑着点头:“李姐姐还真猜对了,之前皇后娘娘生怕在册封典礼上出现什么差池,特意和我在养心殿里算了大半天,什么时候能走到哪儿,心里都是有数的,有时候时间稍微多一点儿,还能坐下来休息一会儿,这么大半天下来,顶着厚重的朝服走,又热又累,还得吩咐人在皇后娘娘歇脚的地方放上冰盆之类的,还真是不能有半点儿耽误。”

李氏轻哼了一声,转头看武氏:“武妹妹身子一向弱,这会儿坐了这么半天,可还能撑得住?”

武氏笑着摇摇头:“多谢李姐姐关心,奴婢还能撑得住,毕竟今儿是皇后娘娘的好日子,妹妹心里也一样高兴,这人一高兴了,身上就舒服了,李姐姐不用为奴婢担心。”

耿氏在一边笑着插话:“说起来,武妹妹可不用自称奴婢了,虽然咱们还没举行典礼,但是圣旨一会儿也该下来了,咱们现在都是有名号的人了,除了在太上皇和太后娘娘他们跟前,还有皇上皇后跟前,咱们若是再自称奴婢,没得丢了身份。”

武氏脸色僵了僵,赶紧起身给耿氏行了个礼:“多谢耿姐姐提醒,妹妹实在是高兴的昏了头,竟然连这样的规矩都忘记了,实在是该打。”

宋氏白了一眼耿氏,笑着对武氏说道:“武妹妹快坐下吧,你耿姐姐也是好心,咱们现在私底下相处,你说错了不要紧,就怕等会儿咱们出去谢恩,大庭广众之下,你若是说错了,怕是谁都护不住你了。”

武氏一脸感激,连连给宋氏和耿氏道谢,李氏被冷落在一边,脸上本来有些怒色,后来不知道想到了什么,又给遮掩了下去,换上一脸笑容:“咱们都是姐妹,哪里就用谢来谢去了,不知道的,还以为是武妹妹被你们教训着呢,武妹妹,你也快快坐下吧。可别让宋妹妹和耿妹妹落下个欺负人的名声。”

武氏有些战战兢兢的看了看宋氏和耿氏,没敢动弹,宋氏斜睨了一眼李氏:“看李姐姐这话说的,知道的倒是明白我们是在帮武妹妹,万一大庭广众之下,武妹妹说错了话,丢的可不光是武妹妹的脸面,指不定连性命都保不住呢,我们也是好心,好歹咱们姐妹一场,我和耿妹妹怎么能眼睁睁的瞧着武妹妹就这么没了命?只是,这话被李姐姐一说,不知道的,还以为我和耿妹妹就是那仗势欺人的呢。”

说到这份儿上,武氏也不好两边都不得罪了,赶紧讪讪笑道:“我知道宋姐姐和耿姐姐是为我好,李姐姐也是心疼我,咱们姐妹一场,可不好坏了和气,这时候也不早了,怕是一会儿就有圣旨过来了,咱们还是赶紧打理一下仪容吧。”

宋氏轻飘飘的给了她个眼神,转头问耿氏:“耿妹妹,你瞧瞧我这脸上的妆容花了没有?”

耿氏细细的瞧了一遍,抬手在她眉尾擦了擦:“多了一点儿,你瞧瞧我脸上的妆容怎么样了?衣服还好吧?坐了这么半天,没有起褶皱吧?哎呀,怎么办啊,忽然觉得好紧张啊。”

宋氏忍不住笑:“你就是个穷苦命,好不容易要被册封为嫔了,尽管高兴就是了,紧张什么?”

“万一等会儿去谢恩的时候,半路摔跤了可怎么办?”耿氏还是有些愁眉苦脸,宋氏挑了挑眉:“你瞎操心什么呢?这边上的宫女嬷嬷难不成就是装饰?她们自然是不会让你摔跤的,你尽管放心好了。”

耿氏深呼吸了两口,又转头看年秀月:“年妹妹,你这么半天没说话,是不是也紧张啊?”

年秀月叹口气:“哎,我是肚子饿了啊,咱们大早上起来就在这儿等着,眼瞧着再有一个多时辰就要天黑了,这茶水喝的我心里烧的慌,万一等会儿咱们上去谢恩的时候,我忽然想那个什么,那可怎么办?”

宋氏和耿氏愣了愣,随即都忍不住大笑起来,李氏哼了一声:“果然是粗鄙,这种场合,你怎么能说那种话?你若是有什么不舒服的,这会儿赶紧去解决,可别等等会儿圣旨来了,你再拖拖踏踏的,耿妹妹那个摔跤的,好歹有人在旁边扶着,你这个,到时候可是没人能帮忙的。”

年秀月闲闲的看了一眼李氏:“李姐姐尽管放心吧,我可没指望着李姐姐你帮忙。说起来,李姐姐,你还是喝点儿茶水吧,你那嘴唇都裂的起皮了。”

李氏慌忙抬手摸了摸,等摸了一手的唇膏,这才反应过来是上了年秀月的当,脸色当即就变的难看了:“年妹妹,这种玩笑可不好笑,你下次说话注意这些。”

年秀月撇撇嘴没说话,伸手按了按肚子,她刚才可是没说假话,这会儿她肚子当真是很饿很饿。上午是康熙的退位大殿和胤禛的继位大殿,本来这种事情,和后宫的女人是没什么联系的。

但是,年秀月她们是胤禛的后院女人,就算是不用她们去前殿跪拜,也是要在后面跟着典礼的进行行礼拜谢的。随后是中午的封后大典,这个她们更是得恭恭敬敬的等着。

一直到这会儿,年秀月都觉得,自己快要能听见肚子咕噜噜的声音了,实在是失策,竟然没有在身上藏一些点心。这大殿里,除了茶水,可是半点儿能入口的东西都没有了。

正想着,就听外面小太监通传,说是弘时阿哥带着弘历和弘昼两位阿哥过来了。

年秀月连忙抬头,就见三个阿哥,俱都穿着石青色的皇子礼服,上面绣着明黄色的四爪金龙,弘时到底是年纪大了些,穿着这衣服显得越发的挺拔俊秀了。

而寿竹和安竹年纪还小,尤其是安竹,平日里喜欢吃甜滋滋的东西,长的那叫一个圆滚滚,穿着这礼服,倒是更显得可爱了。寿竹和胤禛像了个十成十,小小年纪,一到外人跟前,那小脸绷的,连一点儿的笑意都没有。这会儿大约是累了,脸色通红,手里拉着安竹,更显得精致了。

年秀月自动 将胤禛小时候的脸换成寿竹这样的,然后脑补了一番小小的胤禛撒娇耍赖的样子,顿时笑喷了。

“弘时给额娘请安,给年额娘请安,给各位请安。”因着这会儿圣旨还没下来,虽然说众人的位分已经定下来了,但是也不好明晃晃的喊出来,所以弘时也只提了李氏和年氏。

寿竹是有学有样,安竹年纪小,穿的厚,行起礼来就东倒西歪的。不过没等李氏说话,年秀月就一把抱起了安竹:“好儿子,肚子饿不饿?”

安竹笑嘻嘻的摇头:“不饿,玛法给点心吃,安竹最喜欢吃的板栗糕,吃了两块儿!”

寿竹软乎乎的身子靠着年秀月,也笑着给年秀月汇报:“还吃了面条,我们在后面,是和玛法在一起的。这会儿玛法往前面去了,就打发我们过来。”

封后大典上虽然胤禛和那拉氏才是主角,但是,为了表明对那拉氏的看重,康熙和德妃也是要露面的。

年秀月也不敢问的太深,这儿可不是那拉氏打理的特别好的养心殿,万一传出个什么来,那窥私帝踪的罪名是跑不了了。这会儿康熙又正是看不得她独宠呢,到时候可别惹祸上身了。

有小孩子在场,就是李氏也收敛了一些,她虽然恨不得生吃了寿竹和安竹,但身为母亲,总是不愿意在自己的孩子面前暴露出难看的一面的,所以,这会儿脸上也算是能扯出来个笑容。

宋氏和耿氏也明白自己这辈子是不太可能有儿子了,弘时是一向只亲近李氏的,李氏也不愿意瞧见她们接近弘时。相比较之下,年秀月就比较大方,很愿意别人亲近她的儿子,所以宋氏和耿氏也很是喜欢寿竹和安竹。

几个人凑咋一起说了一会儿的话,外面就有小太监过来传旨,说是让她们到前面大殿接受册封。

年秀月刚起身,李氏就抢先一步站在她前面了:“年妹妹,我瞧着你这香囊有些不妥当,你还是再好好打理一下吧。”说完,也不等年秀月回话,率先出了门。

宋氏看了一眼年秀月,耿氏笑了一声:“就算是走在前面,到时候也不能跪在前面啊。”

李氏听见了就当没听见,依然是走在前面。年秀月也不和她计较,捏了捏身上的香囊,嘱咐了跟着寿竹和安竹的小太监,这才抬步跟上了李氏,随后是宋氏和耿氏,最后是武氏。

那拉氏同样是穿着明黄色的衣服,和胤禛站在一起,再加上今儿天气好,外阳光照在身上,那真是,要闪瞎人眼了。

听着礼部官员的吆喝声,年秀月等人一一跪下,恭敬的聆听圣旨。

和之前胤禛说的一样,先是册封了年秀月,封为贤妃。然后是李氏,没有封号,直接是李妃。每宣读完一道圣旨,就得有人上前谢恩。

年秀月是第一个,这个位置,也是很有讲究的。这也算是奠定了以后的地位,虽然都是妃子,但年秀月在前面,她的地位就比李氏要高一点儿,更不要说,年秀月这儿还有个封号。

谢了恩,胤禛和那拉氏相携走下台阶,年秀月等人目送这两个人离开之后,才能跟着离开。人家是坐着轿辇走的,她们得步行一段距离,这才能坐上轿子。

胤禛今天晚上是必须歇在皇后那里的,所以年秀月一回去就连忙让人传了晚膳,可算是能吃饭了,再饿一会儿,她都觉得自己能饿晕过去了。

胤禛登基之后,这后宫的格局也要跟着改改了。德妃是很给亲儿子面子的,当即就搬到慈宁宫去了,康熙的乾清宫胤禛没打算动,还是让康熙住着。

而宜妃她们,按照规矩,虽然是新皇登基之后能跟着儿子回去住的,但康熙还活着,她们就不能出宫了。可是到了她们这个年纪,又不求着康熙的宠爱,心里倒是更盼望着含孙弄怡,就都有些失望了。

然后,惠妃就出人意料的在十多年之后,第一次露面了——她亲自去求了康熙,表示要到胤褆的府上去住着。声称当年没有教养好儿子,她自感对不起康熙,但儿子毕竟是亲生的,这些年也时时心里惦记。新皇仁慈,大赦天下,让胤礽和胤褆都出了府邸,她生怕儿子再做对不住新皇的事情,所以要去监管儿子。

康熙虽然不高兴,但看惠妃哭的眼泪鼻涕一大把的,心里也有些不忍。再加上年纪大了,越发的怀念年轻时候的事情了,对陪伴他走过少年时期的惠妃,多少还是有些感情的,于是就允了。

宜妃大喜,也准备去找康熙求情,结果却被康熙训斥了一顿,于是剩下的妃嫔也都歇下了那心思。

不过,后宫还是要腾的,德妃,现在已经是皇太后了,住在慈宁宫。佟太贵妃和宜太妃分别住在寿康宫和寿宁宫,荣太妃则是住在春熙殿。剩下的嫔位上的,住在侧殿。答应贵人什么的,就随便安排了。

康熙的后宫人数不少,又要考虑受不受宠,伺候康熙方不方便,有儿子没有,有女儿没有,儿子大婚了没有,女儿是不是要出嫁了,各方面都得想到,那拉氏几乎是花了一个月的时间,才算是安排妥当。

随即,就要安排胤禛的后院,这个倒是方便的很,因为皇宫整个东边都属于胤禛了,好多个宫殿的,完全够住。那拉氏自己是住了景仁宫,年秀月是住了挨着的承乾宫,宋氏和耿氏是住了接下来的钟粹宫,李氏选了延禧宫,武氏因为地位低,只能住在李氏的侧殿。

弘时年纪不小了,所以不能住在内宫,被送到了阿哥所。寿竹和安竹则是暂时跟着年秀月住,偶尔会到那拉氏那里蹭几天。

后宫里那拉氏忙了将近一个月才算是安排妥当,前朝胤禛也是忙了差不多一个月。先是新皇登基大赦天下,什么人能赦什么人不能赦,什么人赦几等罪什么的,都得考虑。

然后是册封兄弟,已经是亲王的,就不能再升了,要安排职位什么的,胤禛要用的,康熙要用的,人是一大堆,但是朝堂上的位置就那么多。

虽然康熙说是不插手,但是,胤禛也不能一上台就将自己老爹的人手全给清走了,多少也得卖康熙一个面子,所以这朝堂上的位置也要多方面平衡,尽量选出特别能干的。

若是都很能干,那就选出最能干的。

然后还有地方上的官运,因着新皇登基,有些官员能来送贺礼,有些不能来,胤禛得安抚地方官员,告诉他们,就算是换了皇帝,他们也不用担心,只用在自己的位置上做好自己的事情就行了。

一个月,也只是够胤禛明面上将所有的事情都安排妥当,暗地里的很多事情,都还没开始进行。

胤禛差不多是天天住在了养心殿,连一天的空闲时间都没有。年秀月就是心疼也没办法可想,养心殿现在连皇后都不去了,她一个妃子,自是不好过去的。康熙可还在宫里住着呢,到时候被抓了小辫子,她就等着被降位分吧,康熙肯定是很高兴看见她犯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