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吧,就算是她能画出来,也能派人在中间传话,但是,现代的相声小品什么的,是这个朝代的人能欣赏的吗?可别最后弄巧成拙了,让汗阿玛更讨厌她了。

“先让皇后娘娘帮我看看,若是可行,再说下一步,若是不可行,那我就不插手了。”年秀月赶忙说道,皇后瞧见了,那胤禛也能瞧瞧了,到时候胤禛不赞同的话,就直接放弃。

胤禛摸着胡子想了想,可有可无的点点头:“那你回头先写个章程吧,对了,我刚才过来的时候,遇见了李妃,她说过来给你请安,在外面站了大半天?”

皇后微微皱眉:“她过来说是要见我,我不想见,就让人回了她。若是按时间来算,这会儿她应该是回了延禧宫的。再说,皇上从养心殿过来,她从景仁宫到延禧宫,这根本不是一个方向的,怎么会正好遇上?”

胤禛登基之后,对她和年秀月的态度并未有变化,所以那拉氏和胤禛说话的时候,也多是直白的很,从不绕弯子。

对此胤禛也是很赞赏的,他天天忙着朝堂上的事情都快连睡觉的时间都没有了,还得抽出时间去想这句话里有什么意思,那句话是指什么的,那岂不是连头发都要想没了?

“她并未说,只是我瞧着她冻的脸色发青,这才问了一句,回头你将这宫里的人敲打一番,一个妃嫔,大冬天的站在外面冻半天,竟然没人和你说一句。”

胤禛看了一眼那拉氏:“你这里的人,也太松散了些。”

那拉氏脸色一凛,点了点头:“皇上说的是,我知道了该怎么做了,李氏那里,我会上心些的。”

“还有件事情和皇上商量,今年内务府送来的布料很多,皇上后宫的人比较少,那些布料也是白放着,所以我想给太妃们送去一些,毕竟汗阿玛还在,宜太妃又是住在宫里的…”

胤禛不在意的点了点头:“这些事情你做主就是了,并不用问我,既然我已经将后宫交给你了,你就放心大胆的去做,就算是捅出了娄子,回头告诉我,我也能给你收拾了。”

顿了顿,又问道:“最近皇额娘还找你麻烦?”

那拉氏笑着摇摇头:“皇额娘好歹还记着我当年救她的那一次呢,并不是很过分,只是,我瞧着十四弟妹不像是个甘心的,回头还请皇上帮我在十四弟那里说一声。”

这人啊,总是会随着时间改变的。原先德妃没当上皇太后的时候,因着那拉氏的救命之恩,虽然不喜欢那拉氏没生个一儿半女,却也不会太刁难那拉氏的。

而现在,当了太后,十四福晋又经常进宫撺掇挑拨,皇太后就觉得,那拉氏实在是配不上当皇后,又因着那拉氏管着宫务,这女人,在后院,最是喜欢分出个大小了。

乌雅氏是从来没光明正大名正言顺的全面接管过宫务的,眼瞅着儿媳每天忙忙碌碌,一开始是觉得那拉氏不像是李氏和十四福晋那样经常伺候她,心里不满意,慢慢的就觉得那拉氏是因为当了皇后而怠慢了她。最后呢,就觉得那拉氏把着宫务不放,从来不过问她的意思,实在是没将她这个皇太后放在眼里了。

于是,乌雅氏看那拉氏,也有些不太顺眼了。

“明年选秀,你给十四弟挑几个。”皱了皱眉,胤禛是不愿意说德妃的坏话的,但是他实在是讨厌十四福晋,就说道:“另外,指婚的时候,要注意一些,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不能成亲。”

后人还曾研究过,说大清到了光绪那一辈儿就绝嗣,就是因为这个选秀指婚的制度太坑爹了,近亲近亲再近亲,然后就成了**了,再然后,就绝后了。

只是民间表亲成婚的占了七八成,胤禛也不好直接就下旨不许这样,所以只能先从选秀开始,表明皇家的态度,然后再慢慢的制定法律。

那拉氏有些惊讶:“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

胤禛点了点头,也没多做解释,旁边的年秀月则是在心里悄悄的吐了吐舌头,她家的侄子,还刚刚娶了她舅家的孙女儿呢。不过,因着是小时候订的亲,年秀月也不敢贸然反对。

这个年代,对女孩子的要求太严格了,若是无缘无故的,年家就悔婚了,那女孩子的名声是必然受损的。而且,好歹还过了一辈儿了,应该是妨碍不大的。

胤禛不多说,那拉氏也就不多问,又将后宫的事情拿出来问了两句,就让人摆膳了。年秀月站在那拉氏后面替两人夹了两筷子菜,就在那拉氏下首坐下了。

那拉氏之前特意吩咐厨房准备了年秀月最喜欢吃的糖醋鱼,年秀月一坐下来,就兴冲冲的举筷子直奔那糖醋鱼,只是鱼肉刚放到嘴边,一股恶心的感觉就涌上来了。

年秀月立马扔了筷子,捂着嘴奔到门口蹲下干呕起来。

寿竹和安竹也慌的不得了,连忙跳下凳子跑到年秀月身边:“娘,你怎么了?”

胤禛大踏步过来,一边递了水给年秀月漱口,一边抚她后背,那拉氏则是急忙让人宣了太医。

“没事儿没事儿,就是忽然觉得胃口有些不舒服,大约是昨晚上受了凉了。”年秀月不在意的摆摆手,漱口之后就扶着胤禛的胳膊站起来,笑着安慰了胤禛他们,正打算回到桌边继续吃饭,看见桌子上那盘鱼,一想到鱼肉味儿,胃里就又开始造反了。

那拉氏顿了顿,脸上立马出现一片喜色:“年妹妹,你那个小日子,是过去多久了?”

年秀月呆了呆,寿竹和安竹不明白这个事情,胤禛倒是很快就反应过来了,立马扶了年秀月在软榻上坐下,冲着后面的五福问道:“你们主子多久没有换洗了?”

五福一个姑娘家,呆愣愣的掰着手指数:“有一个月没换洗了,之前娘娘忙着学前班的事情,并没有叫太医,只说是太忙了,所以才…”

那拉氏推了胤禛一下:“你一个大男人家怎么问这个事情?一会儿太医就过来,把了脉不就知道了?”

胤禛连连点头,他这会儿也没心情吃饭了,不过也坐不住,来来回回的在年秀月跟前转悠:“可一定要是,安竹都三岁了,眼瞅着再有几天就四岁了,还是要生个阿哥才行…”

那拉氏又推了他一把:“胡说什么呢,就是生个格格也是好的!”

胤禛一看年秀月,连忙改口:“对对,就是生个格格也是好的。”

年秀月是早知道胤禛私底下的样子,也不在意他之前说的话,只摸着肚子皱眉:“先别太高兴了,万一不是就白高兴了一场,我总觉得是我胃里的事情,我这会儿觉得好饿。”

那拉氏拍了拍她的手:“你先吃两块儿点心,别着急,等会儿太医过来把了脉你再吃饭。”

一边说着,一边吩咐了蒋嬷嬷,让她去小厨房再传一次晚饭,该有的忌口都要注意些。这边蒋嬷嬷刚离开,那边太医就到了,伸手把了脉,一脸喜色的给胤禛行礼:“恭喜皇上,恭喜皇后娘娘,贤妃娘娘有喜了,已经两个月了。”

胤禛嘴巴立马就裂开了,转头只看着年秀月笑,若不是这会儿人多,还想伸手摸摸年秀月的肚子。还是那拉氏反应快,一叠声的就吩咐赏,还派人立马往慈宁宫和乾清宫送消息。

寿竹和安竹忍了大半天,送走了太医,才拽了那拉氏的袖子问道:“额娘,娘不是不舒服吗?为什么大家都这么高兴?有喜了是什么意思?是娘有喜事儿吗?娘有什么喜事儿?”

那拉氏笑呵呵的搂了寿竹和安竹:“你们的娘肚子里有小弟弟了,再过八个月,弟弟就会出来和陪你们一起玩耍了,你们高兴不高兴?”

安竹顿时瞪大了眼睛:“娘的肚子里有小弟弟?小弟弟为什么要在娘的肚子里?”

“因为小弟弟现在只有这么小,要在娘的肚子里才能长大,等长到这么大,就能出来了。”那拉氏伸手掐了一个指节,又比划了一下:“你们都是从你们娘的肚子里生出来的。”

“哇,真的啊?我以前也是这么小吗?”安竹一脸惊叹:“我怎么那么小呢?”

寿竹一脸认真:“我知道的,肯定是和种花一样,那种子,都是这么小,然后种到花盆里,过段时间,就能长出来了!阿玛,我说的对不对?”

胤禛轻咳一声,勉强点点头,说不对吧,总不能真的解释什么种子之类的东西吧?

景仁宫里欢声笑语,延禧宫就是一片低气压了,李氏的脸色还是青的,也不知道是刚才冻的还是这会儿气的,脸上的表情也狰狞的很:“这个贱人!可真是够走运的!”

弘时在一边吃饭,闻言看了一眼李氏:“额娘,小心隔墙有耳。”

李氏收敛了一下脸上的神色:“额娘这里你就放心吧,咱们说的话,必定是不会让第三个人知道的。说起来,这个年氏,倒也怪放心皇后娘娘,连喜讯都是从景仁宫传出来的,她们两个,还真当了亲姐妹?”

“皇额娘看重四弟,必定是会拉拢年妃母的。”弘时漫不经心的说道:“若是只有四弟一个,那年妃母能不能活就不一定了,可是现在还有五弟,现在年妃母又有了身子,皇额娘那么聪明一个人,怎么可能会贸然出手?”

顿了顿,又说道:“不过,额娘您也不用着急,现在年家抬旗了,身份不同了,皇额娘这会儿愿意相信年妃母,不等于以后会一直相信年妃母,额娘只要耐心等着就是了,以后只随意挑拨一下两个人的关系就行了,再多的,就不要做了。”

李氏皱眉:“只挑拨她们的关系有什么用?”

弘时虽然有些无奈,但李氏是他亲娘,他也只好多解释了两句:“三人成虎,这会儿年妃母和皇额娘好的跟亲姐妹一样,但是咱们说的多了,她们就会各自怀疑了对方了,以后等她们闹翻了,两败俱伤,咱们渔翁得利就行了,万不用做别的事情。”

想了想,又不太放心李氏,神色就更严肃了:“额娘一定要听我的,阿玛那人从来都不是好糊弄的,你做的越多,小辫子越多,阿玛能查出来的事情也越多,到时候,别是咱们自己耽误了自己。”

李氏点了点头:“你放心,额娘知道的,我儿子那是最聪明了。”自得了一下,拿筷子给弘时夹菜:“这个你最喜欢的,多吃些,你最近这段时间瘦了不少,回头一定要多补补,身子可是最重要的。”

弘时点点头,将李氏给他夹的菜都一一吃掉。

皇太后是早早就用过晚膳了,蒋嬷嬷是亲自过来报信儿的:“皇后娘娘心里高兴,一只这会儿皇上还在,所以一会儿才能过来给太后娘娘报喜。”

“这可是大好事儿。”皇太后笑的十分和善,又吩咐人拿了东西赏赐年秀月:“回去告诉你们主子娘娘,天色这么晚了,她就不用过来了,只安心伺候着皇上就是了。”

等送走了蒋嬷嬷,皇太后才转头说道:“没想到,这年氏倒是个有福气的。正好这会儿有了身子,皇上又一向看重她,怕是选秀的时候,要少不得给她面子的。”

姜嬷嬷赶紧笑道:“那也是太上皇和太后娘娘的福气,太后娘娘眼光最是好了,当年若不是太后娘娘瞧中了这个年氏,年氏哪里有现如今的福气?皇上膝下的孩子多了,也是一件儿好事儿。”

皇太后微微点头,兀自想了一会儿,发了发呆,就让人伺候着梳洗了。不管她瞧年秀月多不顺眼,年秀月肚子里的,总归是她的孙子孙女,况且也不知道胤禛那怪毛病到底怎么样了,这年氏,还真只能捧着。

作者有话要说:

亲爱的们,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和坏消息~~~~大家要淡定些哈,听到好消息要踊跃发言,提出建议~听到坏消息不能用臭鸡蛋砸花开~~~

首先,好消息,皇贵妃快完结了,花开打算开新坑了,准确开坑时间为一月十二号~~~大家撒花~~~楠竹名字没定,花开一向取名废材,所以,求支招~

其次,坏消息,因为要准备新坑,因为卡结尾,所以,从后天,也就是一月一号开始…皇贵妃日更三千(砸臭鸡蛋的都是坏人!)~~~

第129章坠马摔跤

因着年氏怀孕了,原先的很多计划就要跟着调整了,像是年氏之前打算亲自策划年会的那个盘算,也被胤禛和皇后联手给镇压了。

而学前班这种事情,原本就因为她是后宫女人,康熙纯粹当她是出风头,皇太后纯粹是当她领着孩子们玩耍,顺便让弘历和弘昼从小结交小阿哥,反正除了胤禛,年秀月上面的巨头们谁都没将这事儿当正经事情,相比较之下,他们更看重年秀月的肚子。所以,学前班也提前宣布放假了。

什么事情都不能做,年秀月只好整天呆在景仁宫教导寿竹和安竹念书,顺便给肚子里的孩子做胎教。

到了年底,胤禛和那拉氏都忙的很,年秀月也不好给他们找麻烦。现在她唯一的任务就是平平安安的生下孩子,不管男孩子还是女孩子,只要胤禛后宫添丁了就行。

而皇太后惦记着胤禛那怪病,怕年秀月独宠了这么多年之后,心里有点儿什么,变得善妒起来,连选秀都没让年秀月参加,生怕她一个不妥当祸害了肚子里的孩子。

不过,皇太后不说,年秀月也是能得到消息的。那拉氏大约也是担心年秀月会心里不舒服,不过她和皇太后的处置方法不一样,皇太后是尽量的隐瞒各种消息,只让年秀月呆在景仁宫养胎,而那拉氏则是将所有的事情都说开,让年秀月别自己一个人憋着,然后去钻牛角尖。

“这次选秀留牌子的总共有三十六个秀女,复选的时候,太上皇和皇上都去看了,这些个人也都是他们商量着留下来的。太上皇和皇额娘的意思是,将这两个秀女给留下来,不过,皇上那边另有安排。”

那拉氏拿着册子和年秀月说话:“这个则是指给十四弟,现在十四弟也是亲王了,府里的侧福晋还少了一个,这个秀女长的挺漂亮,人也端庄,性子也很是温婉,皇上很是满意。”

至于十三阿哥那里,因为已经启程去了广东,胤禛担心他身边没人照顾,就让十三福晋跟去了,这次选秀,也没给十三阿哥留人。

“还有这个,十七弟也该成亲了。”那拉氏笑着说道,最后说了那两个秀女:“皇上的意思是指给李大人家的嫡长子,李大人是汉人,这个秀女是满八旗的,她阿玛是正红旗章佳氏。”

年秀月恍然大悟,若是胤禛这么打算的话,那很可能马上就要宣布满汉不联姻的规矩了。

“那汗阿玛会同意吗?”年秀月颇有些担心,主要是胤禛这段时间的动作太多了点儿,年秀月刚诊出身孕的时候已经是十二月了,到了腊月二十三,胤禛就忽然提出废除剃头令,朝堂上吵嚷了整整三天,然后胤禛封笔了。

过了年,大家想接着吵吧,事情已经过了好几天,实在是没有当初那个激情了,再加上太上皇也没发话,想着既不反对也不支持,那实际上还是暗暗的支持的。于是,就算是有那么几个折子,也像是石子落入大海,半点儿涟漪都没打出来。

随后是开恩科,朝堂上众人都是眼瞅着这个的,和恩科比起来,废除剃头令实在是太小了,所以,众人又热热闹闹的讨论恩科的事情去了。

恩科之后是选秀,选秀更热闹啊,皇上的后宫就那么几个人,这登基之后初次选秀,必定是要充裕后宫的,满人蒙人都兴奋起来,就更不会有人上赶着惹恼胤禛了,万一自家姑娘落选怎么办?

所以,这废除剃头令也算是安然度过了。

可是这选秀刚过,胤禛就要废除满汉不联姻的规矩,万一之前那群人还没想透彻,再和这事情联系起来…

那拉氏伸手拍了拍年秀月的手:“你就放心吧,咱们皇上,那是走一步算三步的,这种事情,他心里怎么可能没一点儿成算?不管是剃头令还是满汉不联姻,那都是祖宗定下来的规矩,后人想要废除的时候,就得多折腾一番。若是这会儿上面有长辈表示赞同,那事情就要不一样了。”

年秀月了然,这种古旧的规矩,想要顺顺利利的废除掉,最好是趁康熙还活着的时候。一般来说,反对这种事情的,理由也不过那么一条——祖宗之言,不可违背。

可上面若是有长辈,这事情就有了转圜的余地了。不敬祖宗里面,可还包括不敬父辈的。

果然这种古代的,和祖宗,宗族之类的事情有关系的,还是本土人更明白一些。

“那就好。”年秀月笑着说道,看了看自己的肚子,又有些发愁:“娘娘,我觉得,我这肚子,是不是有点儿太大了?这才多久,我就觉得我看不见自己的脚尖了。”

皇后也皱眉,顿了一会儿才说道:“算起来,这也已经有六个月了,若是双胎,太医也是能看出来了,不如叫了太医过来看看,若真是,咱们得尽早做准备才是。”

早先刚开始选秀的时候,年秀月就怀疑自己的肚子里不止一个,要不然,皇太后也不会那么顾忌着她,千方百计的想要隐瞒选秀的事情了。但那会儿月份浅,太医也把不出脉,只能暂且等着。

往年选秀时间耗的长,今年胤禛却是没留秀女在宫里住一个月,只住了五六天就让那拉氏过了目,随后就进行复选了。所以前前后后,不过是花费了十来天的时间。

年秀月这肚子,到了这四月份,也有六个月了。

很快太医就过来了,这胡太医也算是专门负责年秀月了,从诊出喜脉到这会儿,每次都是他过来把脉的。

“贤妃娘娘这一胎,确实是双胎。”很快胡太医就做出诊断了,因为之前早有猜测,那拉氏和年秀月只是愣了一下,落实了消息,心里的兴奋才露到脸上:“确定了?”

胡太医连连保证,那拉氏又有些担心:“贤妃娘娘的身子如何?孕育两个孩子可有什么问题?生的时候不会有什么事情吧?”

双胞胎虽然是好事情,但一个不小心就有可能是母子都保不住,可别到时候喜事变成了丧事。

“贤妃娘娘身子很好,从脉象上看,很是强健,并不用太担心。若是皇后娘娘和贤妃娘娘不放心,可吃些保胎药。”胡太医慢悠悠的说道:“双胎之人,一般都会早产,娘娘要早做准备。另外,不可多食寒凉之物,每日要多走走,生的时候可能会有些难…”

絮絮叨叨的,说了一大堆。那拉氏听的特别认真,还时不时的提问两句。等送走了胡太医,慈宁宫那边就打发了人过来问,那拉氏亲自过去解释了一番,皇太后又赏赐了年秀月一大堆的东西。

胤禛晚上回来,是直接去了景仁宫。

年秀月正捧着肚子坐在软榻上,前面有个小宫女正在弹琴。那小宫女长的挺漂亮,只是见胤禛进来,就有些惶恐,原本平静宁和的琴声都有点儿颤了。

年秀月就让人下去了,拎了茶壶要给胤禛倒茶,胤禛连忙过去夺了她手里的茶壶:“你不要乱动,太医是怎么说的?”

“还能怎么说?老一套了,说是让吃点儿安胎药。”年秀月笑着说道,绕过胤禛,坚持给他倒了茶:“不过是一个变成了两个,我身子一向好得很,不是连个茶水都倒不了的。”

胤禛微微皱眉:“这会儿医疗条件不好,万一…”

“你要相信我是个有福气的,你看,咱们俩能飘了三百年,连和尚道士都看不见咱们,拿咱们没办法,怎么也算是得天宠爱了,不过是个生孩子,有什么大不了的?”

年秀月毫不在意的摆摆手,有时候她自己也奇怪,那三百年飘着的时间里,别说是和尚道士了,就是连个修真者,本事再大,也瞧不见他们,好像天地之间,就他们两只鬼一样,实在是太不合常理了些。

想了三百年没想出个子丑寅卯,索性就不去想了。或许,就是有背地里的神佛拿他们两个做个试验,玩个游戏什么的,反正对他们两个来说,这时间都是超常多出来的,与其整日里愁眉苦思,不如做点儿有意义的事情。

“况且,就算是出事了,说不定我还是会飘在天上等着你,你只要将寿竹培养成才,完成自己的愿望了,就会去找我的,何必太在意这个?”

年秀月笑嘻嘻的说道,胤禛皱了皱眉,并不接这一茬,而是换了话题:“明儿让几个医女住在你这边,虽说比不上太医,但也知道一些急救的东西,关键时候还是能派上用场的。”

“嗯,好。”为她好的,她自然是不会推辞的:“两个就行了,总有一个跟在身边的,太多了不好交代,这后宫的事情,还是要皇后娘娘做主才行的。”

胤禛越过皇后给她送两个医女,若皇后真是个小心眼的,怕是会将这件事情当成是打脸了。

“我知道了。”胤禛点头应了,看年秀月抱着肚子动了动身子,脸上表情有些不好,就伸手扶了一把:“怎么了?可是觉得不舒服?”

“嗯,肚子太大,总觉得累。”年秀月苦笑了一下,站着觉得坠得慌,坐着又觉得腰疼,躺着更是不舒服,侧卧着一个姿势久了,胳膊都是酸疼的。

“忍一忍,等孩子生出来就好了,太医不是说,会早产的吗?这都六个月了,再忍一两个月就行了。”胤禛一边给她揉了揉侧腰,一边体贴的说道。

年秀月叹口气:“这都四月底了,说不定坐月子的时候正热着,这皇宫里连一棵树都没有,一到夏天就闷热闷热的,坐月子更是热的慌。”

可就是热的慌也不能换地方,康熙那么的儿子,也没听说哪个嫔妃嫌生孩子的时候太热就搬到行宫去的。

“这一胎生完,估计我有五六年都不能生孩子了,皇上和皇太后的身子一向好得很,你能抗得过他们吧?”年秀月说着,又斜眼看胤禛。

胤禛忍不住笑:“说的都是傻话,我当阿哥的时候,尚且可以护住你,没道理当了皇上反而束手束脚了,你只管放心的生你的孩子,五六年就五六年,现在已经有四阿哥五阿哥了,说不定你这会儿肚子里的还是两个阿哥,就算是两个格格,那也是两双儿女了,我又不是一个儿子都没有。”

顿了一下又说道:“况且侄子们那么多,不少一个继承人,你只管安心就。太医不是嘱咐你少思勿忧的吗?”

“我自是放心你的。”年秀月撇撇嘴,抬头看见西洋钟上的时间已经到了点儿,就扶着胤禛的胳膊起身,在屋子里转圈:“我是担心我自己,皇太后在你那边碰壁了,肯定会给我脸色看的,五六年呢,指不定哪天就要罚我在外面跪着了。”

“不会,就是看四阿哥的面子,也会给你几分体面的。”胤禛笑着说道,他这个额娘,只要不是事关十四,脑袋就清楚的很,人也十分的聪明,要不然,也可不能从一个包衣爬上了四妃的位置,还能养活大两个儿子一个女儿。

她只是个太后,尊荣地位,还是要看胤禛的。胤禛宠着年氏,皇太后会不满意会不高兴,也会用话挤兑年氏,但是,绝对不会将事情闹的太僵硬。

尤其是,在他表现的很看重年氏的儿子的时候。皇太后,总是要为乌雅家想想的。

见胤禛自有主张,年秀月也就不多说了,又扯开了话题:“今儿娘递了牌子,想进宫看看我,皇后娘娘已经答应了,明儿就会宣了娘进宫,明儿你就到皇后娘娘那边用午膳吧。寿竹和安竹也带过去,我现在整天累的慌,也没空多管他们,他们两个都快将后宫给掀个底朝天了。”

胤禛沉吟了一下才说道:“不如让寿竹到上书房念书吧?”

寿竹到八月份就是整整六岁了,不过是提前几个月。年秀月想都没想就同意了:“行,只是我怕安竹舍不得他哥哥,毕竟安竹自打出生,就是跟着寿竹到处跑的,这会儿寿竹去念书了,只剩下安竹一个人了,怕是心里会别扭。”

“那就让安竹也跟着去念书。”胤禛毫不在意的说道,年秀月有些犹豫:“这样可以吗?上书房的先生…”

胤禛噗嗤一声笑了起来:“你以为这还是现代,送孩子上学得看老师收不收?他们之所以能在上书房教阿哥们读书,那是因为我需要他们教导阿哥。”

年秀月有些不好意思的揉揉脸:“都怪我想岔了,那弘时是和他们一起念书吗?”

“嗯,不过弘时年纪大了,上书房是分开的,弘时和另外的人一起上课。”年初,胤祉先上了折子,说是为了避讳,要改名字,胤禛不许,并且,为了宽一众兄弟们的心,还特意将上书房给留了下来。

原先在里面读书的,都是康熙的孙子。现在胤禛登基了,按惯例,那上书房是应该留给胤禛的儿孙们的。这会儿胤禛将侄子们都留下来了,也算是个恩典了。

“那寿竹和安竹会不会太显眼?”年秀月一想又开始担心了:“就他们这个年纪,也没个同龄的,难不成单独一个先生讲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