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阿哥,皇上宣您进去。”正在弘时想的入神的时候,苏培盛疾步过来,笑着给弘时行礼。弘时恭恭敬敬的冲苏培盛捧了捧拳,又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服,这才跟着苏培盛进去。

胤禛正坐在御案后面批折子,苏培盛悄声上前,低声喊了一句。胤禛抬头看了看弘时,并不做声。苏培盛不再说话,只静静的伺候着,给胤禛添了茶水,又将批过的折子整理好放在一边。

等胤禛批完折子,已经是大半个时辰过去了。弘时一直站在那儿,也没人搭理。胤禛摆摆手,苏培盛就带着一群伺候的人下去了,屋子里就只剩下胤禛和弘时。

“汗阿玛,您叫儿臣过来,是有事情吩咐吗?”弘时到底年纪小等人一走,就忍不住开口了。胤禛抬手示意了一下:“坐吧,你刚才,去给你额娘请安了?”

“是,儿臣刚刚去过了,不过,儿臣并未能进去,那守门的太监说是汗阿玛的命令,额娘被禁足了,并不许人去探望。”弘时有些胆怯的抬头看了看胤禛:“汗阿玛,儿臣想问问,额娘是犯了什么错?”

“你额娘和武氏勾结,意图谋害贤妃和小阿哥小格格。不过,鉴于你额娘并未亲自动手,这才只是禁足。”胤禛简单的给这件事情下了结论:“以后,你额娘的事情,你少插手,她就是因为生养了你,又见你和她很是亲近,这才有了不该有的心思。”

弘历脸色煞白,赶紧起身跪下磕头:“汗阿玛,额娘,额娘她不是故意的,额娘她不聪明,她一定是被人撺掇了,儿臣以后一定会看好额娘,绝对不会让额娘再有什么不该有的心思的。”

“你起来吧。”胤禛皱眉,弘时没敢动,胤禛冷笑了一声:“怎么,为了你额娘,连朕的话都不听了?”

弘时不敢担这个罪名,赶紧起身,胤禛又说道:“朕叫你过来,是问问你以后的打算,你年纪也不小了,过两年就该大婚了,大婚之后就是成人了,你准备做什么?”

弘时偷偷的打量胤禛的神色,胤禛面上并没有什么表情。弘时犹豫了一下才说道:“儿臣愿为汗阿玛分忧,但凭汗阿玛吩咐。”

胤禛略微有些失望,为他分忧,那就是要入朝为官了。

“等你大婚之后,朕会为你开府,你将你额娘接出来供养吧。”胤禛往后靠了一下说道,弘时脸色又变了变,赶紧行礼:“汗阿玛,额娘身为您的嫔妃,应当是在您身边伺候的,儿臣万不敢将额娘接出来,还请汗阿玛恕罪。”

从古至今,可从没听说过哪个皇上的妃子,在皇上还没退位或者殡天的时候,就先被儿子接出来供养的。太妃们倒是可以,但是太妃们出宫的前提是什么?是已经有新皇登基,她们出去是跟着每当皇上的儿子住了。

不管是哪一种情况,若是李氏出了宫,住在了弘时的府上,就相当于告诉世人,以后弘时是没了继位的可能了。

“朕身边不缺个伺候的人。”胤禛微微皱眉:“以你额娘那性子,也不适合住在宫里。”

“汗阿玛,额娘一定是被小人蒙蔽了才做出那些事情的,她本质还是好的,汗阿玛,求您绕过额娘这一次,以后额娘必定会安心伺候汗阿玛的。”弘时大急,连连给李氏求情。

胤禛冷眼瞧了一会儿,微微叹口气:“弘时,朕明确的告诉你吧,朕这位子,以后是不会交给你的。”

话音刚落,就见弘时的脸色比刚才更白了三分,都已经是面无血色了,连嘴唇上都没点儿颜色,脸上也带了些迷茫和不解,更多的是凄惨:“汗阿玛,儿臣做错了什么?”

顿了顿,又恍然大悟:“汗阿玛,您现在身强力壮,儿臣并没有那个心思,汗阿玛给儿臣什么,儿臣就要什么,儿臣绝对没有对这个位置有什么心思,还请汗阿玛明鉴!”

胤禛摇摇头:“朕不是在试探你,朕是在明确的告诉你,现在,朕给你两条路,一条是出宫建府,带着你额娘住。一条是将你送到广东,你跟着你十三叔学几年,然后回来大婚,等大婚之后,再去广东,朕给你一支军队,你打到日本,那个地方,是朕给你准备的。”

弘时又惊又怒又痛又怕,一时之间,都不知道应该做出什么反应,只直勾勾的盯着胤禛。胤禛心里对这个儿子并非是一点儿感情都没有的,见他如此,也是有些心软的。

“你跟朕来。”胤禛起身,对弘时示意了一下,领着弘时进了旁边的暖阁,对面墙上挂着一幅地图,胤禛伸手指了指:“这一片,是日本,虽然地方小,但是临海,位置也算是不错,你若是愿意,这一片以后就是你的,朕会帮你拿下这个地方。”

弘时愣了好半天,才喃喃的说道:“藩王?”

“不是藩王,而是这一片领土,彻底的属于你,你以后,会是这个国家的皇上。”胤禛以前不是没想过将日后归纳到大清的疆土里,但是,实在是不方便。

大清本身就足够大了,中国的面积可是在世界上排的上号的。这个日本,要不要其实都没什么妨碍。他只是记着后世的事情,不想让这个日本存在而已。

“朕不逼你,你回去想想,日后再给朕答复。”胤禛见弘时还是傻呆呆的,就摆了摆手:“你先回去吧。”

弘时也没给胤禛行礼,就那么直挺挺的转身,然后出门了。胤禛也不计较,盯着地图看了一会儿,沙俄侵占的那些领土,也应该要回来了吧?还有高丽,也不是什么好东西。

只是,除了弘时,还有谁能去将高丽给占了呢?或者,留给寿竹?

想了一会儿,胤禛又回了书房,现在不管想什么,都是想太多,最主要的是先将大清给发展起来,只有大清强壮了,这些东西才不是白想。

“皇上,直亲王和理亲王求见。”没等他批几个折子,苏培盛就进来禀报,胤禛连忙让人请了胤褆和胤礽进来,见两位兄长并肩进门,颇有些惊讶:“你们两个怎么会一起过来了?”

胤礽不屑的斜眼瞅了一眼胤褆:“谁和他一起来的?不过正好遇见了,早知道能遇见他,我就早点儿出门了,真是晦气!”

胤褆也不满:“早知道我就再吃一碗饭出门了,遇见你,我都能预见今天一定会倒霉了,你就是个扫把星!”

“你一顿饭吃三碗,还想再吃,真是猪!”胤礽冷笑,胤褆也跟着冷笑:“总比跟一只猫一样,一顿饭就吃半碗饭强!瞧瞧哥哥这身子,再瞧瞧你那身板,这就是差别!”

“当然有差别,我是人,你是猪,能一样吗?快别显摆了,省得等会儿招来了你的同类!”胤礽一脸的嘲讽,胤褆自是不会认输,当即回了两句。

胤禛在上面托着脑袋,看着大哥和二哥眼瞅着就要扭打起来了,才咳了一声:“大哥,二哥,你们这会儿过来找我,是有事儿?”

胤礽瞪了一眼胤褆,这才说道:“自然是有事儿的,你说要查江南那边的税收,我打算亲自去一趟江南,你看这差事,我能担任吧?”

胤禛赶忙点头:“二哥愿意去,那真是帮了我的大忙了,二哥是打算明着去还是暗着去?若是明着去,明儿我就宣旨,若是暗着去,二哥想要谁在明面上?”

“明着去,你二哥可不是那偷鸡摸狗之辈。”一边说,一边斜眼瞅了一眼胤褆,胤褆顿时不满,正要说话,就听胤禛又说道:“那好,明儿我就宣旨,二哥想要带谁去?”

“不用带谁,你就给我几个侍卫就行了。”胤礽摆摆手,说完了事情就走人:“行了,我要走了,你要快点儿,眼看这又到了收税的时候,别我没到江南呢,那边就提前将税银给送进京了。”

胤禛应了一声,让人送了胤礽。胤褆不满的哼了两声:“你倒是给他面子,他想要什么差事你就给什么差事!”

“兄弟一场,我自是信你们的。”胤禛笑着说道,胤褆两眼有神的看胤禛:“那我要什么差事,你也给?”

胤禛点头:“给,不过,要看大哥到底是要什么差事了。”

“我现在老了,也没办法上阵打仗了,所以,那些个差事我也不要,我听说,你打算办个什么军校?”胤褆笑着问道,胤禛点点头,亲自给他倒了一杯茶:“大哥的消息挺灵通的,是有这么一回事儿,怎么,大哥看上了这军校?”

胤褆哈哈大笑:“还真是这样,那你看大哥行吗?说起这领兵打仗,就是十三十四这两个小鬼头,到大哥跟前也得低头,大哥现在领不了兵了,倒是可以给你培养几个将军出来。”

“多谢大哥了,我正发愁这个人选呢。”胤禛也跟着笑:“既然大哥愿意领这个差事,那这事情就交给大哥了,这个军校,我是这么打算的,负责的人分文武两个,武这边,自然是教导武艺,教导兵法什么的,文这边,就是讲一些忠君爱国的话,我想让三哥来担当这个政委…”

第136章八旗改制

没等胤禛说完,胤褆就瞪大了眼睛,“你是信不过大哥,所以要找,老三监视着,”

胤禛笑着摇摇头,“大哥,若是信不过你,我就不会让你去当这个校长了,更不会是让三哥去当政委了。就是因为显得过你们,所以,我才选择了你们两个,大哥怕是误会了政委这个职位的存在吧,”

胤褆皱眉,“不就是和监军差不多的吗?”

“不一样,监军可是皇上的心腹,而政委,则是只忠于大清朝,只忠于这个国家的。”胤禛往后面靠了一下,端着茶杯抿了一口,才接着说道:“我让人去叫三哥了,等会儿三哥过来,我和你们详细的说。”

胤褆虽然有些不满,却也只能等着。胤祉过来的时候,还是满头大汗:“编书实在是太累了,我那边人手不够,皇上,这一科的状元真不是个能干的,我看着倒像是读书读傻了的,看着一派正经,十分严肃,实际上,就是个认死理的,我说要考察唐朝流传下来的那本,他非得坚持看宋朝的,这不是胡搅蛮缠吗?你赶紧将这人给我调走了,那个二甲的头名叫什么来着?我之前还听人夸赞他来着,不如换了他?”

胤禛摆摆手:“三哥先坐下来喝口茶,我今儿叫你过来,并不是为了编书这件事情,我记得你的门人有个叫陈梦雷的?”

胤祉点了点头,胤禛笑着说道:“编书这事情,以后就交给他吧,我找三哥过来,是有更重要的事情,我打算开办一个军校的事情,三哥听说了吧?”

坐在椅子上,胤祉大大咧咧的端着茶杯猛灌了两口水:“听说了,大哥这会儿也在,可是要将这事情交给大哥?我没意见,大哥领兵打仗确实是经验丰富,管这个也行。”

“还有个职位,叫做政委,主要作用是…”胤禛也不多说,只吧嗒吧嗒的开始解释:“就是这样,你看着这事情,你有没有兴趣?你若是不感兴趣,我回头就找八弟,十六弟和十七弟也行,就是年纪太小,怕应付不过去。”

胤祉原先也不太在意,这朝堂上的职位,说是有定数,其实也没什么定数,主要是看皇上的意思,以及对各方利益的影响。就好比说,皇上今儿喜欢听说书了,有个说书说的特别好的,皇上想奖赏一番,封个八品或者九品的闲差,就只管领俸禄说书,基本上也不会有太多人反对。

但是,若是超过了五品,哪怕是闲差,大臣们也是绝对不会答应的。

胤祉之前就以为,这个政委,顶破天了是个九品的,和说书人差不多的地位,一样是要靠一张嘴。但是等胤禛一番详细的解释,他立马就明白过来了,这政委,若是做的好了,别说是一品二品了,就是超品都是有可能的。

“咱们兄弟也不说暗话,这差事,你当真放心交给我?”胤祉犹豫了一下问道,因着康熙还在世,所以胤祉等人和胤禛说话的时候,也并非是那种小心翼翼的。说错话了,大不了去找老爷子求求情。就是看在老爷子的面儿上,胤禛都不会太追究的。

“自然是真的,若是不交给你,我又何必找你过来?”胤禛说的口干舌燥,只是屋子里也没别的奴才在,他只好自己动手,给自己倒了一杯茶:“不过,这事情也不是你说能做就能做的,回头三哥你先试着给我写一篇报告,就是我刚才说的那个政治思想汇报,我若是觉得三哥有这个才能,才会将这事情交给三哥。”

“好!”胤祉一拍手站了起来:“承蒙皇上看重,你就放心吧,回去我就写,这个思想汇报一定会写的超好的。对了,大哥,你不会反对我这差事吧?”

胤褆在一边停留大半天了,也总算是明白胤禛的意思了,点点头应道:“皇上的这个主意好,我自是不会反对的,不过咱们说好了,你要是敢给我使绊子,我回头抽死你。”

胤祉嘿嘿笑了两声,胤禛起身说道:“时候不早了,大哥和三哥就留下来用膳吧,正好到乾清宫去请安,我还有事情和汗阿玛商量。”

胤褆微微皱眉,有些不太愿意:“你大嫂身子不好…”

胤禛截断他的话:“等会儿我让太医过去瞧瞧,大嫂身子不好,你回去也没用,大哥,汗阿玛瞧着也是很想念你和二哥的,你今儿先过去,明儿我想办法带了二哥过去。”

胤褆还是有些不乐意,胤禛拍拍他肩膀:“就是为了孩子着想,你也不能总这么别扭着啊。今儿这事情挺重要的,要是汗阿玛同意了,回头我还得召集咱们兄弟进宫商讨,你下午还得进宫呢,别来回跑了。”

胤祉也跟着劝了两句,胤褆犹犹豫豫的,就被胤禛领着去了乾清宫。老爷子正在作画,见了胤禛身后的胤褆,手一抖,就画错了一笔,气的直接将毛笔扔到了桌子上:“这会儿过来做什么?”

“儿子总觉得汗阿玛这里的饭菜更香些,就过来蹭顿饭。”胤禛笑着说道,请过安之后就在一边坐下:“另外,也是有一件事情要和汗阿玛商量的,汗阿玛觉得现在的八旗情况如何?”

康熙微微皱眉,只看着胤禛不说话,胤禛也不着急,慢吞吞的拎着小锤子砸了几个核桃:“儿臣想将八旗改成一种编制,天下百姓,尽可以申请进入八旗,八旗以后会是大清的根本。”

其实也就是将八旗改成一个党派,不管是作用还是类型,或者是其他什么,都仿着国党来。

“不行!”康熙当即皱眉:“咱们大清是马背上得的天下,你可别忘了咱们的祖宗是从哪儿出来的又是怎么得的天下!你将八旗改编了,日后谁能分得清满人和汉人?”

“汗阿玛,您还没回答儿子的上一个问题呢,八旗现在如何?”胤禛也不着急,慢吞吞的将核桃仁给挑拣出来:“您总是坚持咱们满人不能被汉化,但是,现在咱们被汉化的还少吗?”

满人是多妻多妾制度,在顺治朝的时候,侧福晋几乎是和嫡福晋一样大小的。可是到了康熙朝,已经是嫡福晋一家独大了。再到胤禛这里,好吧,出了个年秀月,还是有些例外的。

满人信奉拳头大的是老大,但是康熙继位之后,一直看重的却是血统嫡庶问题,要不然,胤礽能当几十年的太子?

满人的信仰是长生天,可是这会儿,满后宫供奉的,不是菩萨就是佛祖,甚至还有三清。

满人的服饰原本是以方便为主的,上面短打下面裤子,可是到了现在,男人长褂女人旗装,别说是骑马了,就是动作大点儿摔跤布库都不方便。

康熙有些怔愣,胤禛叹口气:“汗阿玛,不管是咱们被汉化,还是汉人学了咱们的习惯,总归都是大清朝的,若是两边还是那么泾渭分明,大清总有走不下去的一天。”

“放肆!”康熙一拍桌子,胤褆和胤祉都哆嗦了一下,一个劲儿的冲胤禛使眼色,脸上那表情,对胤禛那叫一个佩服,敢明目张胆的捋老爷子的虎须,可真是个汉子。

“大哥家的四格格年纪不小了吧?”胤禛忽然转头问道,胤褆有些摸不着头脑:“今年十八了,也该说人家了,怎么,四弟有什么好人选?”

“李大人家的嫡幼子,今年十九岁。”胤禛慢吞吞的说道,胤褆瞪大了眼睛:“李大人?李钊?”

胤禛点头,胤褆的眼睛瞪的更大了:“那可是汉人!连汉军旗都不是!”

“朕封她为郡主。”胤禛笑着说道:“朕之前说过,废除满汉不联姻的规矩,大哥可是亲王。若非是朕没有适龄的女儿,怕是也不会委屈了大哥。”

郡主也不是好封的,若是以前康熙当家,那胤褆的嫡女还能都捞上个郡主的封号。但是,现在换胤禛当家了,嫡长女和嫡次女都有封号了,到了嫡幼女,能轮上个县主就不错了。

“嫁妆内务府出,一百零八台。”胤禛继续说道,胤褆顿时犹豫了,他被圈禁了十多年,每年内务府送的东西也刚刚够吃喝,连点儿好东西都吃不上,家底更是耗的所剩无几,现在别说是嫁妆了,连小儿子成亲的聘礼都还没凑出来呢。

一百零八,这可不是个小数目。

“从宫中出嫁。”胤禛又说道,胤褆的眼睛顿时就亮了,虽然这两年他已经能出门了,但是人脉什么的,前年就全部交给胤禛了,这会儿连个正经差事都还没定下来,不少狗眼看人低的,就小瞧了他这个亲王,只当他是个没本事的。

若是女儿能从宫中出嫁,那就代表着宫里的皇后皇上,可都是女儿的靠山,将来到了婆家,是绝对不会受委屈的。

胤褆低头盘算得失,胤禛也不着急。正当胤褆抬头,打算同意的时候,康熙再次拍了桌子:“这些朕也能给!”

胤褆看胤禛,胤禛只笑了一下不说话,胤祉犹犹豫豫的开口:“那个,皇上,我府上还有个女儿,今年十六岁了,这年纪也差不多,你看看…”

康熙虽然也能给这些,但是,康熙还能活多久?虽然退位之后身子也养的差不多了,但到底是前几年太过于殚精竭虑,损耗过重,就算是能再活五年,再活十年,难不成还能活得过正值壮年的胤禛?

胤祉一向是聪明的,从来都比别人看的更清楚,胤禛若是打定主意要改编八旗,就是康熙这会儿反对到底,胤禛也是能做成这件事情的。

与其等以后胤禛做成了再上来讨好,不如现在就卖个人情。

胤褆也不比胤祉笨,胤祉一开口,他就知道胤祉的打算了,连忙也笑道:“皇上既然开口了,我也没有不答应的道理,那回头我就将四格格的八字送过来?”

第137章雍正元年

册封郡主这种事情,胤禛只是动动口,上书房的人拟好圣旨,剩下的就是皇后的事情了,要吩咐内务府的人准备礼服,还要给四格格准备嫁妆单子,忙的是团团转。

年秀月就是出了月子也帮不上忙,小阿哥和小格格年纪还小,总得有人看着。而皇太后上了年纪,精力不济,也帮不上忙,皇后索性就拽上了宋氏和耿氏。

宋氏和耿氏原先也没经验,不过,两个人在府里的时候,到底是跟着福晋办过事儿的,所以学了一两个月,就能上手了。又遇上皇后打算扩大集巧轩的规格,见宋氏个耿氏完全能够胜任,索性就丢开了手,反正只要凤印是在手上,那拉氏也就不怕她们闹幺蛾子。

再说了,弘时要出宫建府了,这后宫也就只剩下年秀月生的孩子了,她们又不是傻子,在明知道没什么希望的情况下,还去得罪皇后和年秀月。

转眼之间,就到了年底。一直到大年三十晚上,李氏才被放出来参加宫宴。因着这是雍正元年头一次宫宴,人来的很是齐全,上至康熙,下至宗亲,太和殿竟然是挤了个满满当当。

胤禛儿子不算多,又因为年纪不大,只弘时在前面招呼着,寿竹和安竹则是跟在皇后和年秀月身边。

宴会到了一半,胤誐就嚷嚷道:“四哥,早知道你得了龙凤胎的孩子,早先也就洗三的时候和满月的时候见过,这都快半年了,你也将孩子抱出来让我们看看啊。”

胤禛微微蹙眉,胤禩笑着拽了一把胤誐:“皇上,龙凤胎可是咱们大清的吉兆,十弟也是想沾沾福气,不过这天气太冷,若是小阿哥和小格格…”

胤祯在一边笑道:“八哥说的对,这天气实在是太冷了,小阿哥和小格格又十分的金贵,还是别抱出来了,要是十哥真想看,咱们一会儿到后面去看看。”

就算是不满胤禛当了皇帝,但是胤祯也不是个笨蛋,事情已经成了定局,就是他不高兴也改变不了了,与其和皇上对着干,出了心里一口气,不如顺着皇上来。

好歹,他也是皇上的亲弟弟,上面皇太后也是他亲额娘,顺着皇上了,别说是一辈子的荣华富贵了,就是三辈子都享用不完。掂量出来这里面的好处,胤祯的态度就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

胤誐端着酒杯喝了两口,有些嘀嘀咕咕的:“好吧,我说错话了,四哥,等会儿我能去后面瞧瞧吗?”

十三笑着摇头:“十哥,你这人,说要做什么就要做什么,你着什么急啊,咱们兄弟好不容易一起喝杯酒,今天晚上当然是不醉不归了,等咱们喝完,你还能想起来去看看小侄子和小侄女?”

胤誐顿时瞪大了眼睛:“小瞧你十哥了不是?你十哥那是千杯不醉的!就是喝上两坛子,等喝完了,也照样记得自己想要做什么的,十三弟若是不服气,咱们来拼酒!”

胤禛在上面轻咳了一声:“先别急着喝酒,你们不是想看看小阿哥和小格格吗?我让人去抱了,你们一会儿瞧瞧,小格格可是机灵的很,最是讨厌酒味,你们若是喝多了,等会儿小格格可不让你们靠近。”

胤佑最先反应过来,立马拉着自己的衣服嗅了嗅:“还好还好,我刚才就喝了半杯酒。”说着,又转头吩咐自己身后的小太监:“你快去端一杯茶来。”

这会儿的人迷信的很,在场的除了三阿哥胤祉,十三阿哥胤祥,十四阿哥胤祯,竟没有一个是有嫡子的。正好去年的时候,九福晋去求了年秀月,得了个生子的办法,夫妻两个努力了一年多,总算是怀上了,众人也都觉得,年秀月必定是个有福气的。

能生下双胞胎这对儿福气包,当娘的能没福气吗?

这样一来,大家伙儿就都想抱抱双胞胎,来沾沾福气了。就算是带不来孩子,至少能在接下来的一年里,顺顺当当平平安安啊。

见胤禛愿意将孩子抱出来,大家伙儿立马喜笑颜开,胤誐还一叠声的喊着,让人赶紧给他准备衣服,他要去梳洗一番,还埋怨胤祥:“要不是你拉着我喝酒,我那里会弄这一身酒味,等会儿小侄女若是嫌弃了我,看我不浇你一身的酒!”

胤祥忍俊不禁:“十哥,我可真是冤枉死了,我才刚倒了一杯酒,这还没打算喝呢,你自己先喝了一壶酒了,能怨我吗?我太冤枉了,八哥你来评评理,看是不是十哥自己先喝了酒的?”

胤禩看了一眼胤誐,并未说话,胤祯凑过来说道:“我来作证,十哥确实是之前就喝了酒的。”

胤誐哼哼两声,起身跟着小太监去梳洗。胤禩笑着看胤祥:“明年什么时候出发?”之前胤祥就是在广东,到了过年的时候才刚刚赶回来的,但是那边的事情也丢不下,过完了年,胤祥还得去。

“初五一过就走,这次四哥开恩,让福晋也跟着过去,只是那边湿热,怕委屈了孩子们,所以孩子们要留下。家里的小子们都要到上书房念书,格格们则是养在四嫂跟前。”胤祥笑着说道:“到时候还要请八哥和八嫂照看了。”

胤禩点点头:“那是肯定的,你放心吧,四嫂一向是妥帖人,必定会将孩子们给你安置妥当的。说起来,你那小子们,是准备送到哪个上书房?”

之前年秀月弄出的那个拼音教学法,因着不少人反对,所以上书房现在是一分为二,东上书房是沿用老方法,里面的学生除了弘时,就是胤褆胤礽他们兄弟家的那些。而西上书房,则是沿用的年秀月的教学方法,学生就只有四个——寿竹安竹,以及二十阿哥和二十一阿哥。

“送到西上书房。”胤祥想都没想,直接说道:“我回来这么几天,也是和两个弟弟两个侄子接触过了,小小年纪,机灵的很,口齿伶俐,说话有条理,当真是被教导的很好,小四嫂的那个教导办法,我觉得挺行的。”

最最重要的是,他们家的孩子,又不需要考功名,寿竹和安竹现在年纪小,但是看皇上那架势,弘时是已经不行了,以后指不定就是弘历继位了,现在不赶紧用劲儿,难不成要等弘历长大了出了上书房,他们再来考虑?

胤禩也点点头:“我也觉得西上书房不错,对了,上次皇上不是让两个学堂比试了吗?张大学士这边可是大获全胜,可见小四嫂弄出来的拼音还是挺有用的。”

旁边胤禟点点头:“等我儿子出生了,我也让他去西上书房。”

胤祯笑了一下:“九哥,你儿子就是出生了,这一岁的孩子,距离上上书房还远着呢,等他够年纪了,弘历他们说不定就要上朝听政了,怕是来不及了。”

胤禟不在意的撇了撇嘴:“这不还有小阿哥的吗?小阿哥这会儿才半岁,还早着呢。”

上面康熙见他们兄弟凑在一起说说笑笑,转头看胤禛:“你上次说,贤妃编写了启蒙书,什么时候拿过来我瞧瞧?”

之前胤禛就说过这个事情,只是那会儿康熙正在生气,他不许胤禛改编八旗,胤禛却执意而为,父子两个为此起了纷争,老爷子足足一个月没搭理胤禛。

后来,两个学堂比试的结果出来,毫无疑问,用拼音教学的这边小胜。胤禛趁机就说了年秀月编写启蒙书的事情,老爷子心里恼恨,一边觉得儿子长大了不听话,一边觉得那女人实在是太多事儿了,不说老老实实的生孩子,尽搞一些歪门邪道,心里火气大,将胤禛给骂出了门。

现在又说起这个,老爷子就虎着脸,心里打定主意,回头一定要好好的挑出错误,让那女人知道,编书这种事情,真不是什么人都能做的。

真以为自己念过两本书,被人夸赞了几句才女,就觉得自己学富五车,才高八斗了?

皇太后可不管男人们的一脑门官司,只有些发愁:“这会儿将孩子们抱出来,真不会受凉吧?外面多冷啊,今儿晚上还下雪了,这一路走来,可远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