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怕是之前借口出恭的时候便走了,这阵儿怕已经阻止不及了。”安远兮道。我想了想,做出判断:“去皇城,那个苏彧一定会去东华门击登闻鼓,我们先去那里,把福生截住!”

第六十二章 帝归

然而我们还是去迟了,东华门外的御街上,一片沸腾,也知道那苏彧怎么煽动的,竟然结集了黑压压一片群情激昂的学子,看去超过两千人,且不断有人陆陆续续从四外不断抵达御街,个个满脸激愤。想想在茶楼,跟着苏彧去登闻鼓院也不过数十人之众,憄么这没多大一会儿功夫,就号召了这么多人?这些唯恐天下不乱的学子受凑热闹不假,但那苏彧…我若有所思,似乎也颇有领袖之能。望着眼前密密麻麻的人群,我心里有些发毛,这场面简哈萨克以跟四年前朝圣广庭上‘超级花魁’总决赛时,发生的那场暴乱的情景相媲美,想到当时暴乱那个混乱的场景,我头皮发麻,若不是当初有楚…我摇了摇头,甩掉刚刚浮出脑海的名字。人潮涌动,仿佛随时都会冲入皇城一般。皇城上下如临大敌,调动守兵,戒备森严,羽林军把守宫门,持矛严阵以待。

御街上人太多,一时根本看不到福生在何处。安远兮让冥焰陪着我躲在远离人群的街头巷角,不准我钻进去找,自己一个人扎进人堆。我看到那苏彧站到前方,手中捧着一纸状书,对着宫门大声喊道:“济州府解元苏彧及首届应试学子,跪请面圣!”言毕,苏彧跪到地上,身后立即黑压压地跪倒一大片,数千人逶迤跪出数百米。这一跪让安远兮终于发现了福生,逮着他的衣领,将他从人群中拎出来。提到我面前。第一次气得骂他:“福生,我跟你说得那么清楚,你怎么还跟着他们发疯?你真是太让我失望了。”

“叶姐姐,我不是想跟着他们闹,我只是想把苏彧大哥劝回去。”福生有些委屈地道。我沉着脸道:“他会听你劝吗?此人自命清流,自视甚高。会轻易被你三言两语打动?便是你说得有理,他此际却如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他自己闹出的事,做出的决定,有什么后果自然该由他承担,你真是…”我越说越气,福生这个童生本就考得比较玄。位居榜末。虽然他天资还算聪明,可到底只跟着夫子上了不到三年的学,学问见识根本就浅薄得很,若不是举荐制度下平民百姓读书的人比科举制度下还要少,又因为是首届科考,朝廷的规则宽松,他想考上个末位也是难如登天,谁想他竟这般不知珍惜羽毛。

“福生这不是没事了吗,你别生气了,当心身子。”安远兮见我气得手发抖,赶紧劝道。冥焰也推了福生的后背一把:“快给姐姐道歉。”

“叶姐姐,对不起。”福生哭丧着脸,咬着唇道歉。

我吸了口气,稳定了一下情绪,刚想开口,前方又起喧哗。抬眼看去,东华门左三连冠的侧门缓缓打开,涌出烽百名羽名军。景王率了几个朝官在佩刀侍卫的簇拥中走出皇城,隔着羽林军看向跪地众人。他的脸色阴沉得吓人。肃杀的眼神扫过黑压压的学子,厉声道:“尔等何人,竟敢集聚在皇城宫门闹事?”

皇族自小培养凌驾一切的王者霸气震撼迫人,一众学子到底是初有功名的普通百姓,被他的气势一压,喧哗之声顿时退得小了些。唯有苏彧傲然道:“济州府解元苏彧及首届应试学子,叩阙上书!”

景王冷哼一声:“既是功名在身的学子,更该知法守礼,岂能如此罔顾礼法,结众为乱?叩阙上书需经登闻鼓院逐级受理,尔等竟敢随意闻鼓宫外!”

“这位必是监国大人了?”苏彧见他袍服上绣着蟠龙,猜出景王的身份,目光炯然地道,“大人,非学生等人不遵礼法,实是登闻鼓院不肯受理学生等人的状纸,判院闭门不出。嘉院不接,按律检院及理检院不得受理。学生等人也是迫于无奈,才闻鼓宫外。”

景王冷笑道:“既是知法守礼的,便该知道击登闻喜,叩阙上书,未言先有罪!尔等是想被削去功名,刺配边疆么?”

场面更是安静,那些头脑发热一时冲动的学子,此际回过神来,听出景王话中之意,有些人愤愤不平,有些人不以为然,有些人则带上了一丝怯色。苏彧长声笑道:“百无一用是书生,刺配边疆,能为国杀敌,保家国平安,也不失男儿本色,总好过朝廷屈辱求和,卖国求荣,苟且偷生,置国家存亡和百姓生死于不顾!”

慷慨激烈的一番话将在场学子怒意渐消的情绪又挑动起来,不少人跟着附和嚷嚷,纷纷赞同苏彧所言。景王狠狠瞪着苏彧,那苏彧毫不畏惧,虽然跪于御街之上,但倔强挺直的背影却散发着直率自信的气质,傲气天成。

景王心中对学子们公然挑战他的权威只怕已恨之入骨,这些学子,能说会写,每个人都是一把杀人不见血的刀。他倒不惧这些学子人多势众,再多也多不过皇城的守军,他心里忌惮的,是史笔无情,他非常清楚,今天这件事若处理不当,他就会被天下人讥讽责难,镇压学子,屠杀国之根本,他若还想夺这个皇位,就不能留下这样的把柄落口实。

景王阴沉的面容渐渐松弛下来,带上一丝虚伪的笑容:“苏解元刚烈正直,所言深得我心,各位学子皆是国之栋梁,忧国忧民,实乃天下苍生之福。”说完,他挥手让他的贴身侍卫上前拿下苏彧手中的状书,又道:“本王收下各位的上书,各位学子请起身回去吧!”

“大人且慢!”苏彧站起来,朗声道,“大人既收下学生等人的状书,请问何时给我等答复!”

景王看着一个个站起来的学子,恼恨不已。又不得不与他周旋,虚与委蛇:“国家大事。岂能随便决定,待本王与朝官商议之后,再予定夺。”

“监国大人!”苏彧见景王转身欲走。扬声道,“异族大军屯兵玉水以北,随时便会进攻,彧和一众同窗忧心如焚,愿留在宫门,等候朝廷商议结果!”

“放肆!”景王闻言,脸色一变。我心中一叹,也觉得这苏彧到底年少气盛,着实不知进退,景王虽然不能堵天下悠悠众口,但皇权到底还是至高无上的,真要逼急了他,他可能真管不了那么多,学子围堵宫门,是铁板钉钉的事实。不比得百姓私传的流言,不管是因为什么原因,已经令他的声望荡然无存。这苏彧再咄咄相逼,恐怕景王就要发狠了!

果真景王接下来厉声道:“尔等想挟众胁迫朝廷吗?尔等如此行事,欲置君父于何?皇上颁旨实行恩科。就选录你们这样无君无父东西?”

苏彧听景王扣下这顶大帽子,倒是反应极快,反驳道:“学生等过是进谏言,异族提出议条款实乃国之辱,皇上用圣明天子。定当明白我等一片拳拳爱国之心。”

景王冷笑道:“既进谏言,朝廷已收下你们上书。如何处置,自有论断,尔等滞留不去,强行索取结果,与胁迫朝廷何异?你们想让天下如何看朝廷?让后人如何看今世?”

景王这番话听到数千学子耳朵里,无异动摇了部分学子心思。这些学子跟着前来凑热闹,本为抗议景王议和之举,根本没有反对朝廷意思,景王这番话听在最重君臣父子观念的读书人耳里,无异狠抽他们一记耳光,暗指他们犯作乱。连苏彧一时都无法作答,语塞半晌,才想出一个理由,咬牙道:“监国大人,这状书弹劾就是大人你,大人是否理当避嫌?朝廷是否理当另择人选处理此事?”

“没错!”苏彧的话提醒了一众学子,他身旁的一个学子大声道,“我等怎么知道监国大人接了这状书,会秉公办理?”

“你们以为本王会徇私吗?”景王面色阴沉,双目似要喷出火来。学子中有人大声道:“非学生等不相信大人,实是大人一再作推诿之言,是否根本无心更改与异族议和的决定?监国大人一意孤行,执意签订这种丧权辱国的条约,才是无君无父,让天下后世看笑话!”

“不错,不知道监大人的决定有没有上呈皇上?”又一个学子朗声道,“为什么监国大人不顾朝臣反对,非签下这种卖国条约,莫非大人与异族私相授受?我们凭什么要相信大人会真的秉公处理?”

群情激愤,学子们为推脱犯上作乱嫌疑,纷纷将矛头转到景王身上。我心中一紧,这些糊涂虫,景王就算刚才无意动手,只怕现在也会起杀机了。果然景王气得脸色铁青,大声道:“皇城守军听令,科考学子围堵宫门,犯上作乱,将他们统统抓起来!”

此言一出,学子大惊,纷纷叫骂。东华门右边侧门也打开,涌出一队羽林军,上书的学子位见势不妙,转头就跑,羽林军冲上前去,抓扯围堵,一时间整个御街人仰马翻,乱得不可开交。我见势不妙,叹了口气道:“我们快走,免得一会儿遭池鱼之殃!”

正当此时,御街之上却又生变,只听到一声如雷般厉吼:“前方发生何事?”这声厉吼似是含着内力送出的,震得人耳朵嗡嗡作响。回头看,见御街后方,奔过队羽林军,为首的正是我在太庙见过的羽林军右营统领萧无望,那声震吼想必正是自他口,羽林军见顶头司,纷纷住手,往回头跑的学子们,也傻愣愣停下脚步。萧无望走人群,厉声道:“何以这么多在宫门喧哗,阻挡皇上回宫,还不速速撤离!”

皇上回宫?我不由自主踏前一步,又惊又喜,却见羽林军护卫队之后,远远可见驾马车,却不是皇帝招摇銮驾,想是为了避人耳目。

“皇上?”学子们又惊又喜,议论纷纷。景王见了萧无望,脸色已是一变,听了他说的话,双眼露出不可置信的震惊神色。苏彧见势,灵机一动,急忙跪到地上,大声高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一众学子如梦初醒,纷纷跪地,伏身三呼万岁,御街之上,一时呼声震天,景王面如死灰。萧无望见上黑压压跪倒一片,蹙眉道:“尔等何人聚集宫门?”

“学生苏彧与今科学子,为监国大人与异族签订卖国条约一事,叩阙上书,请将军奏报皇上。”突然回宫皇帝上天刚给苏彧一线生机,他像是福至心灵,聪明地紧紧抓住这条救命稻草。萧无望听,脸色凝重起来。转身奔到那驾马车旁,一会儿。下令羽林军分列两旁,那驾马车缓缓地行上前来,停跪地的学子们面前。皇上的贴身内侍双喜公公撩开车厢门帘。现出车厢内那略带病容,消瘦清俊身影。他真的没事。我眼中一热,几欲落下泪来。

“你是苏彧?”皇帝清朗的声音温和地响起。苏彧伏地埋首道:“学生济州府解元苏彧,叩见皇上。”

皇帝的目光淡淡地扫过御街,看着跪了一地的学子,久久语。景王赶紧奔上前,跪倒在马车下面:“臣君慕玄拜见皇上。”

“王叔,将苏彧等的书呈给朕看看。”皇帝没让他起身。淡淡地道。景王脸色发白将状书奉上,双喜接了状书,展开检查之后,递到皇帝手里。皇帝看完状书,神色未变,只是看着低头伏的景王,语气平静地道:“王叔,这状书弹劾你卖国求荣。答应雪狼王歌苛刻的议和条件,承认雪狼国是我朝的宗主国,割让北疆十六州,赔偿白银两万万两,是否属实?”

“皇上,雪狼王已经打到玉水北岸,随时可能攻入京城,臣是为保住祖宗家业和京城百姓性命…”景王话还没说完,已经被皇帝将纸状书丢到他头上,伴着一声怒骂:“:混仗东西!”

随着他这一喝。凌人的气势顿时充斥全场,令人心胆俱丧。龙颜大怒。御街之上鸦雀无声,众人噤若寒蝉。景王不敢出声,作伏埋首状。

“王叔监的好国,短短一个多月,搞得天下大乱,让异族都打到家门口来了!”皇帝一开口就是这么重的罪名压下来,景王身子一颤,我看不到他埋在地上的表情,但被皇帝这样当众羞辱,只怕心中愤恨至极,脸色也不会好到哪里去。只听皇帝接着寒怕道:“我天曌国堂堂天朝上国,你竟敢给朕签订这种丧权辱国的条约?议和?你可想过这会让天下百姓的生活陷入水深火热之中?可想过北疆十六州的子民变成任异族鞋子随意凌辱的贱民?可想过堂堂天朝上国沦为四国耻笑的笑柄?我天曌国名将赫赫,威震八方,几曾惧过异族戡乱?你…”皇帝越说越气,蓦高声一喝,“萧统领!”

“末将在!”萧无望大声道。皇帝冷笑道:“你怕那雪狼王吗?”

“不怕!”萧无望蓦地单膝跪地,大声道,“茉将愿领兵攻打雪狼王,誓将敌军消灭,保家卫国!”

“你们呢?”皇帝缓缓从车厢中钻出来,站在马车上,目光转向四周林立的羽林军。羽林军会意,齐声大吼:“我等誓将敌军消灭!保家卫国!”

震天的誓言响彻云霄,皇帝乴声大笑,豪气冲云地道:“我天曌国的热血男儿当如是!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朕今日对天下苍生立誓,定与雪狼王决一死战,将异族鞑子歼来,用雪狼王的人头祭我天曌国英勇阵亡的将士!”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萧无望等皇帝说完,振臂高呼。御街的羽林军跟差齐声咐和,“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宁为玉碎,不为瓦全!…”震天巨吼盘旋于九重宫阙之,昭示着皇帝的决心!那苏彧被这震天动地的誓言感染了,偷偷抬头看向伫立于马车之上的真龙天子,眼神炽热得发亮:“皇上英,乃国之大幸,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左右羽林军也尽数跪地,与数千学子一起齐呼万岁,呼声磅礴浑厚,场面激奋人心,令人心动神摇,我望着马车之上高伫的身影,唇角微微一动,浮出淡淡的弧度。这就是久经熏陶和锻炼出来的帝王威仪,让人不由自主地俯首顶礼,这个男人,洽谈室要是站在高处,君临天下,接受臣民的跪拜欢呼的。没有人会比他做得更好,三言两语,便能激士气,扭转乾坤!

“王叔…”待众人的呼声止息,皇帝看向跪在地上不敢抬头的景王,严肃地道:“朕现在撤去你监国一职,责令你即刻回府闭门思过,你好自为之!”

“罪臣谢皇上恩典!”景王叩谢皇恩,经过数千学子叩阙上书弹劾,景王的政治威信可谓荡然无存,今日之后,朝堂之上再无他立足之地。皇帝转头看向跪在地上的数千学子,表情却未转晴,仍旧严肃地道:“苏彧,你带领学子叩阙上书,围堵宫门,可知已获罪!”

“学生知罪!”苏彧听到皇帝点名,赶紧低下头,皇帝严肃地道:“叩阙上书,未言先有罪,念在尔等一片忠君爱国之心,朕就轻罚你们,各自回去,闭门十日,不得再结众聚首!”

“谢皇上恩典!!”数千学子齐声谢恩,皇帝钻入车厢,淡淡地道:“回宫。”

“圣上启驾——”双喜扯长了嗓子吆喝。跪地的学子纷纷让道,复跪于御街两仙。马车缓缓启动,东华门中门正开,羽林军护着皇帝缓缓进入宫门,“吱呀”一声,宫门学生的掩落,将依然跪地未起的数千学子关在门外。

“皇上…”苏彧抬头痴痴地望着紧闭的朱红宫门,满脸仰慕崇敬之色。我看到他炽热的表情,摇了摇头,转身道:“我们走吧!”

第六十三章 深谋

朝堂局势瞬息万变,风云突起。病重昏迷的皇帝,突然醒过来,从太庙班师回朝了,且在回宫当日,雷厉风行处理了数千学子叩阙上书一案,撤了景王监一职,令其回府闭门思过,并发出豪言,誓与雪狼王决一死战,宁为玉碎,不为瓦全。随后发号施令,调动三军,进入备战状态,同时封锁消息,以免雪狼王在签订和谈书之前提前获知朝堂动向。

此际,我坐在这个面带病容,一脸寒霜的男面前,明显地感到了这个男身上散出的凛冽强势的气息,还一丝戒备和疏离。从御街回府后久,皇帝便传旨宣我进宫,在这种敏感的时刻,皇帝宣我进宫,且不准我带跟随,意欲何为呢?

“听说你前两日病得厉害,看来真的。”皇帝看着我的脸,淡淡地道。失血后过于苍白的脸色一看就不正常,前些日子也传几次太医去诊病,皇帝知道也奇怪,奇怪的是他竟然还有闲暇来注意我的举动。

“已经大好。”我轻声道,他脸色也比我好不到哪里去,“皇上的伤可无恙?”

“唔。”他淡淡应了声,目光落我的头上,若有所思。皇帝在太庙可是呆足七七四十九日,可上次传他受伤,却敏感地意识到他伤与动用神鼎并无多大关联。我注意到他打量目光,知道他是在看的衣着。断发后,我的长发成了短发。自是不能用簪绾起,平时在家里没什么。可进宫却不能披头散发。失礼于人,所以戴上了只在祭祖时戴过百花朝冠。戴了朝冠,身上自然也得配朝服,于是身装扮实在显得过于隆重。我避开皇帝复杂探究的目光,轻声引开他的注意:“皇上怎么会受这么重的伤?寂将军怎么会身亡?那日我从太庙离开的时候,寂将军是已经解了邪降术么?怎么转头就…”

“荣华夫人关心的事情倒挺多的?”皇帝收回打量的目光,似笑非笑地看着我,唇角意味不明地微微一动。

“事关皇上和寂将军的安危。臣妾自然关心的。”我坦然地看着他,现提到寂惊云的时候,皇帝的表情并无太多变化,试探地揣测道:“寂将军…当真身亡了?”

皇帝目光凛厉地看着我,不答反问:“听说前阵儿北疆战事的军饷是你们云家出的?云家几时跟景王走得这么近了?竟然这么帮他?”

“皇上言重了。”我微微一惊,与景王勾结的罪名,我可担不起,“云家不是帮景王。而是助国家。异族入侵,国家蒙难,云家岂会罔顾国家大义,与人结党营私。”

“是么?”皇帝定定看着我,半晌,微微一笑,“朕不这些日子,幸亏有你帮朕照顾太后,倒是要谢你了。”

“臣妾愧不敢当。”我有些惶恐,太后搬到静慈庵带修行之后。为避嫌,怕惹景王怀疑。我便没再去看过她了,皇帝无端端冒出这样一句话,指的到底是哪出?一时冷汗潸潸。

“听说你和小公主颇为投缘?”皇帝淡淡地看着我。一连几个听说,让我神经绷紧,怎么这皇帝离了宫,就像根本没离开似的,这宫里的大凡小事他似乎了如指掌,那朝堂之事,恐怕更在他掌握之中,我小心谨慎地道:“小公主玉雪可爱,臣妾很是喜欢。”

“你忘她的生母是谁?”皇帝抿了抿唇,“你会喜欢她,倒叫朕有些诧异。”

“稚子无辜,大人犯下的错,没理由让孩子来承担。”我平静地道,“皇上小公主父皇,更当摒除偏见…”

“听你这语气,倒像是朕待薄她了?”皇帝冷冷一哼,面带不悦。我识趣地闭嘴,皇帝却道:“既然你跟小公主这么投缘,朕让你把她带过来,你陪她玩玩。”

我愕然地看着他,不知道他意欲何为。沉默半晌,我轻声道:“皇上召臣妾来,就是让臣妾陪小公主玩?”

“你说得也,她毕竟是朕唯一的孩子。”皇帝说这话时,语气有点儿怪,看着的目光也复杂起来,我忐忑不安,宫人把小公主带到御书房,小公主进来见了皇帝,伶俐懂事地给皇帝请了安,见我坐在一旁,叫了声“姑姑”,想靠过来,又小心观察着皇帝表情。皇帝居然笑了笑:“去吧。”

小公得了准儿,倚进我怀里:“姑姑,你这阵儿怎么都不进宫看洁儿?”

我听得心中惭愧,太后出宫祈福,没有带公主,将她留在了懿宁宫,但想来懿宁宫的宫人还不至于像淑妃宫里的那些宫人那样待她,我前些日子执迷于相思镜的幻象,哪里有心思管旁的事,早将这小公主忘得一干二净。我的脸有些热,将她抱进怀里,抱歉道:“对不起呀,前阵儿姑姑生病了,所以没进宫看公主。”

“姑姑现在病好了吗?”这小公主伶俐得不像未满三岁的孩子,乖巧地讨好道,“生病了要喝药,病才好得快哦。”

“好了。”我笑道:“公主这么聪明,知道生病要吃药,谁告诉公主的呀?”

“侍卫叔叔告诉洁儿的,侍卫叔叔还教洁儿数数,不过都难不倒洁儿…”小公主难得见一次皇帝,有些兴奋,跟我说话时,不时暼他一眼。“侍卫叔叔?”我怔了怔,也没多想,想来小公主那次遇着了宫中的大内侍卫,笑道:“公主数什么数?”

“哪个侍卫这么没规矩?”皇帝冷不丁插了句嘴,把小公主吓了一跳,立即闭嘴不说了,一双大眼睛可怜巴巴望着我。我抬头看他,见皇帝脸上带着冷漠表情,心底也有一点发寒:“皇上…”

皇帝的表情略微缓和下来,不自在地咳了一声,别过脸。我摇了摇头,见小公主眼里还有一丝惶恐,笑着安抚她:“他们当然难不倒公主,公主会背九九表嘛。”

“对哦,姑姑教的九九乘法表,洁儿可以背全了哦。”小公主见皇帝没动怒,壮着胆子小心回我话。我有一丝讶异,我只是上次在太后宫里教过她一次,没想到她居然能背全,真是冰雪聪明,不由笑道:“公主背给姑姑听听,好不好?”

“嗯。”小公主点点头,一板一眼地背起来,“一得一,一二得二…”她果真背得很熟,一口气背下去,竟然没有断档。这么聪明的头脑,自是承自面前这个男优良的基因,我抬头看了皇帝一眼,见他不知何时转过头,目光灼灼地看着我,眼神竟难得的柔和。一时房中安静无比,只有小公主清脆略带奶气声音回响着:“…八九七十二,九九八十一。姑姑,我背得没错吧?”

“没错,公主真聪明。”我赶紧夸她,小公主得表扬,笑眯眼。皇帝缓缓地道:“九九乘法表?怎么和朕听过九九歌所不同?荣华夫人总喜欢标新立异。”

我吃了一惊,赶紧道:“皇上说笑了,臣妾脑子笨,最初记的时候,就没按顺序记,所以一直也改不过来,臣妾不该误导公主…”

天曌国九九歌,其实就如同我们的乘法口诀,只是九九歌从“九九八十一”起,至“二二如四”止,共有三十六句。他们还没将九九表扩充到“一得一一”,顺序也从大到小。我熟记的九九乘法表,是从小到大排列的,早已经记得根深蒂固改过来,所以在教给小公主时候,也按“一得一”开始教的,没想到这么起眼细节,皇帝也提出来问。

“你当朕不懂分辨好坏么?”皇帝淡淡打断的话,看着的目光深邃起来,“朕又没想怎么着,你急什么?”

我一时语塞,皇帝也不说话,这时双喜急急忙忙地跑来:“皇上,准备妥当了。”

“唔。”皇帝目光微微一敛,“双喜,把小公主带回宫去。”

小公主依依不舍地被双喜抱出房去,皇帝站起来:“你随朕来。”

我跟着皇帝出去,不知道他带我去哪里,见他没有说的意思,我也不敢问。越往前走,越是心惊,宫里的守备今日似乎与往日同,我闻到空气流淌着一触即发的紧张气息。再往前走,前面就是天子接见朝臣,处理国事的朝圣殿,我见皇帝完全没停下来的意思,心更是忐忑,皇帝带我上这儿来根本不合规矩,等看到朝圣殿外遍布羽林军,我倒抽一口气,手心微微渗出细汗,凛冽的杀气铺天盖地地袭来,我的手在袖中抓紧一团袖布,将掌心的汗吸干。皇帝踏上玉阶,我咬了咬唇,跟上去,随着他一起进入朝圣殿。

大殿内却空无一人,与殿外是两番天地,连双喜都没跟随来,且在我们进殿这后,关上殿门。虽然已经日暮,但大殿内灯火通明,皇帝一步步走向金銮殿上那座高耸的龙椅,站在龙椅面前,他没有坐下去,只伸手缓缓抚摸着龙椅扶手上精致的雕龙,半晌,轻叹道:“你说,这天底下有多少人想坐上这把椅子?”

我心中惊,不敢出声,皇帝大概也没想过要我的答案,接着道:“有多少人为了它,父子反目,兄弟成仇?这反椅子上,沾染了多少人的血腥?历朝历代,死在夺椅之路上的人不计其数,为什么还是有人不顾一切的前仆后继?”

我沉默不语。为了什么?自然是为了那至高无上的绝对权利,稍有雄心的人,都希冀着站在权利的顶端,渴望那种掌控天下的感觉,为此他们不惜牺牲一切。皇帝缓缓地坐到龙椅上,看了我一眼,淡淡地道:“你说,今儿想来坐这个位置的人,会输还是会赢?”

我悚然一惊,螳大眼看着他:“皇上是说,今天景王会…”想到景王今天被皇帝训斥后离开宫门的那一幕,他那种从风光无限的云端突然跌入低谷的悲凉表情,那愤慨含恨的目光,我绝对有理由相信,他会做临死前最后一击的反噬。

皇帝唇角浮着一丝冷酷的笑意,缓缓道:“他布置了这么久,只等着朕一断气。就堂而皇之地登堂入室,没想到会遇到雪狼王来袭。数千学子叩阙上,更没想到在这当口朕偏偏回来了,朕一回来。他从此再无机会,必然会迅速发起一场政变,端看我们谁布置得更仔细,更周全了。”

我心中一凛,他知道景王今晚会发动政变,围攻皇城,为什么还要宣我进宫?难首我在这场宫变中还会起什么作用不成?不,不是我。是我身后的云家。可云家能起什么作用?他已经将一切都布置好了…难道…联想到之前他厉声问我云家几时和景王走得这么近,我退了一步,倒抽一口气,他不是要云家在这场宫变中起什么作用,他是怕云家在其中起什么作用,他是怕云家和景王连成一气…所以,才要宣我入宫,好以此为挟?

不敢置信地看着他。我语声轻颤:“既然皇上知道景王今晚会围攻皇城,为何还要宣臣妾入宫?”

皇帝看着我,沉默语,我只觉得全身仿佛霜冻一般冰冷:“皇上为什么要带臣妾到这朝圣殿?不合礼仪,不合规矩,皇上就这么担心云家?担心到要将我留在宫中做人质?皇上是要臣妾亲眼看到景王败亡。以此警告臣妾么?”

皇帝冷冷地看了我一眼:“你想得太多了。”

“是吗?”我凄然一笑,“臣妾没办法不多想,皇上大费周章布置这场苦肉计,就是为了迷惑景王,如果不是横空杀出一个雪狼王,只怕皇上还会病下去。病到等景王和九王两败俱伤的时候,再出来…”

“放肆!”皇帝厉声呵斥。张口便吐出一口血来,点眯猩红沾满胸襟。我大吃一惊,顾不得与他斗气,急忙跟上金阶,掏出丝巾手足无措地擦拭他唇角的鲜血:“皇上,你…臣妾让他们传太医…”

他猛地抓住我的手,力道大得出奇,握得我的手腕生生地疼:“不用,这个时候,朕不能让人知道…”

“可是…”他苍白的脸在眼前晃得刺眼,我蹙紧了眉。皇帝见我慌乱的样子,居然微微笑了笑,轻声道:“朕怀里有药,你帮朕拿出来。”

“哦…”我急忙将手伸进他的衣襟,探到一个硬硬的东西,掏出一看,是一个白玉雕花的玉瓶,“是这个吗?”见他点头,我急忙拔开瓶塞:“吃几粒?”

“一粒。”皇帝轻声道。我从瓶中倒出一颗药来,是金色的蚕豆大小的圆形药丸,捻起来左右四顾,有些为难:“殿上都没有…”

“不用水。”皇帝轻声咳了咳,我赶紧将药丸送到他唇边,他张口含住,闭上眼睛,喉咙微微了动了动,片刻,缓缓睁眼。我轻声道:“可觉得好些了。”

皇帝点点头,我吁了口气,将玉瓶盖上塞儿,照旧放回他怀里。抬眼见他沉默地看着我,咬了咬唇:“对不起,臣妾不知道皇上的伤…”

“你那性子,受了委屈哪里憋得住?”皇帝不以为意地笑了笑,轻嘲道,“还不是仗着朕疼你,才敢这么放肆。”

“我…”我没想到皇帝说得这么直白,一时说不出反驳的话。他说得没错,如果不是知道自己在他心里是有一点点位置的,以我这样自私怯懦的人,是不敢在他面前顶撞他的。可心中又确实委屈,他一再地试探云家,试探我,不管我怎么保证云家怎么讨好,他仍是无法相信我们。财富的过度集中给国家经济和政治带来的深刻影响,他现在虽然未必想得到,但以一个上位者特有的敏感,他的确是无法容忍一个扶植了几代君王上位的家庭。只要他一天对云家存着忌惮,他迟早会向云家动手,真到了那一天,我该怎么办?一时心中又惊又怕,我垂下眼睑,将满腹惊惧压住。

“你说得也没错。”皇帝只当我理亏无言,吸了一口长气,缓缓道:“景王煞费心血,设计回害惊云,就是要赌朕会动用护国神鼎,好派出出玛哈取朕性命。朕将计就计,与他演这场苦肉计,的确是想将朝意图染指皇位的隐藏势力引出来,一网打尽。只是朕没想到,边关生变。横空杀出一个雪狼王,若朕再不因宫决断,只怕国家就要被景王那狗贼给卖了。”

“皇上真要和雪狼王打这一仗?”我心中一紧。“雪狼王已经屯兵在玉水北岸了,与京师近在咫尺,若是他们得了消息杀过来…”

“杀不过来的。”皇帝摇了摇头,目光冷峻,“就如同一支凌空射来的厉箭,不可能永远飞在空中,射到现在这个居委会。那支箭已经无力向前了。朝中那些看不清形势的蠢才主张议和,朕再不出面,就会被他们误国了。”

“皇上何以如此笃定?”我不解地看着他,提醒道,“狼骑兵虽然是长途跋涉打到京郊,但跟皇上以前遇到的敌人不同,他们凶狠残暴,连骁勇善战的草原骑兵也不放在眼里。之前曜月国马尔蒂族被剿灭,就是遇上了为雪狼王的军队补己后勤的队伍,将马尔蒂族抢掠空。如今他们打到了天曌国腹的,更不存在后勤补己的问题,他们的战狼据闻全是以俘虏死尸为食。我朝居住在玉水以北广袤土地上百姓的财物,正好成为他们的补己。雪狼王的嚣张猖狂,不是没有道理的。”

因为担心丹尼兄妹回国的情况,我曾让安远兮派人查过马尔蒂族被灭族的真相,竟然也跟雪狼王有关。此际听皇帝要与雪狼王开战,难免有些忧心。皇帝笑了笑,淡淡地道:“表面上看来,确实如此。但你认为雪狼王能一路如入无人之境打到玉水北岸,靠的是什么?”

“当然是狼骑兵了。”我脱口而出,心中一亮,似乎隐隐琢磨到皇帝的意图,“皇上是想…”

皇帝冷冷一笑“不错,他们依持的是狼骑兵。可是骑兵若没有坐骑,这场仗,我天曌国还打不赢么?”我恍然。皇帝寒声道:“狼骑兵的战狼全是来自终年冰川的雪原之地,何曾受过我天曌国的炎夏酷暑,这些日子因为水土不服,已经折损不少,打到玉水北岸,已经是雪狼王的极致了。他们以为打得越远越好,等他们没了战狼,玉水以北广袤的土地恰恰是他们的葬身之地,我朝将士若前后夹击,他们则无处可逃,朕要让雪狼王的战狼和骑兵,一个都回不去,统统为我天曌国阵亡的将士陪葬!”

他冷冽的表情和双目中的凶狠的戾气让我忍不住打了个寒颤。没想到皇帝暗中竟然将狼骑兵的情况摸得这么清楚,只怕当初看到北疆报急的狼烟后,已经迅速着人作了调查,暗中部署,哪里像景王一样不当回事。两相比较,忍不住要感叹,景王虽然心机深沉,行事歹毒不择手段,可论起思虑周密来,赶眼前这位深谋远虑的皇帝可差得远了。想到这里,我已经可以确定,今晚这场宫变,皇帝战尽先机,景王怕是根本没有胜算。

第六十四章 宫变

皇帝说完这一大段话,捂着胸口轻轻咳了咳,我看着他有些苍白的脸色,蹙起眉,轻声道:“皇上这伤,到底是怎么回事?”不是说是苦肉计么?怎么整得这么严重?见皇帝只是靠在椅背上淡淡地看我,完全没有要回答的意思,我咬了咬唇,觉出自己多事了,之前在太庙听太医说他的什么被邪术所伤,经脉尽断,邪风入脑,只怕都是串谋好的假话。他既然不愿意说,自然有他的顾忌,我虽是关心,但看在他这满腹心眼儿的人眼里,指不定还会想成是我别有用心拭探他。再说了他那人心思那么重,断不会做让自己吃亏的事儿,我何需为他操心?

果然皇帝做出不以为意的表情:“没什么大碍,休养几日就行了。”休养几日?他在太庙也修养了一个多月了。不过也能理解,这当口就算他伤得快要死了,只怕也不会说出来动摇军心的。我笑了笑,不说什么了,转开话题:“皇上乃真龙天子,君临天下,天威赫赫,自是福寿无双。”

他的唇角微微抽搐了一下,我佯装没看见,做出一脸真诚的表情。皇帝看了我半晌,无可奈何地叹了口气,轻嘲道:“荣华夫人真是有把死人气活的本事。”

“臣妾说的可是真心话。”我不怄他了,这次的表情是真的诚挚,“皇上三言两语便扭转乾坤,平息了东华门即将发生的暴乱,臣妾由衷钦服。”

“你在场?”皇帝敏感地抓住我话外的关键。目光锐利地盯着我。我怕他多想,赶紧解释道:“皇上还记得寄住在臣妾府上的周福生吗?正巧他是此次应届的童生。那孩子知天高地厚,也跑到御街去了,臣妾怕他惹事。所以去找他回来,刚好撞到皇上回宫的情形。”

“怕他惹事?”皇帝似笑非笑地看了我一眼,懒洋洋道:“在你看来,学子们叩阙上书是去惹是生非么?朕倒觉得他们忠君爱国,其心可嘉。”那是因为他们帮了你的大忙,你当然这样说了。看到他那微微自得的死样子,我心中暗自腹诽。东华门之变抬高了皇帝的声望,景王却名誉扫地,学子已经把景王逼到绝路,皇帝当然心中暗爽。

“那是因为皇上回来了,阻止了可能发生的暴乱。”我正颜道,“若是皇上没能及时赶回来呢?”我看了皇帝一眼,淡淡地笑了笑,“还是皇上成竹在胸。或是灵机妙算,一定会在那个时段出现?”若是这样,这场古代愤青闹学潮的风波只怕也不单纯,可皇帝就那么笃定能把事情全部掌控住吗?这中间只要稍有意外,造成的恶果将是不可估量的。

“朕若没有出现又如何?”皇帝淡淡地道。你会想不到?我气结。干嘛故意一再挑我的刺儿?我暗自咬牙,迟疑了一下,将在茶楼对福生说的那番话重复了一遍。皇帝目光炯炯地看着我,没因为我拍他的马屁心情大快,反而冷冷地道:“心系天下的学子为民请命,你说他是愚勇?那朝廷还设登闻鼓做什么?叩阙上书是不可行的制度吗?”

“叩阙上书不是不可行,只是不该这样行。”我拍马屁你不高兴,说实话你还是不高兴,心中很是不爽,这家伙真难讨好,“难道皇上真的认同学子们围堵宫门的偏激行为?这是对朝廷权威的公然挑战,以后若有小人学了这伎俩,朝廷将再无威信可言。”

皇帝的眼神微微一眯,深深地看着我,目光难测,片刻才道:“那你说,此事当如何?”

“臣妾认为,带头煽动学子叩阙上书的主谋,应当惩戒,否则不成体统。”我淡淡地道,“皇上认为他于此事有功,但这功却是没办法敞开来说的,而臣妾始终认为,他的过大于功。”

“你好像太看好他?”皇帝微微一笑,不知道想到了什么,唇抿起来,我笑着摇头,“我是不看好他,不过我欣赏他。”

“哦?这话又怎么讲?”皇帝挑了挑眉,“不看好也可以欣赏吗?为何欣赏?”

“欣赏他,自是因为他身上有值得欣赏的品质,纯朴正直,急公好义,勇任繁难,方可‘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趋避之’。”我微笑道,“国家需要这种平日心系天下,行政多益民众;急难挺身而出,躬自入局救急的学子。”

“既是如此,为何还不看好?”皇帝兴味盎然地追问。我抿了抿唇,真要把我的意思说出来,对这个苏彧的政治前途可能会造成一些阻滞。皇帝见我迟疑,不耐地“嗯”了一声,我只得坦言道:“凡事皆有两面,纯朴的人看待事物易简单片面,黑就是黑,白就是白,毫不理会介于黑白之间深深浅浅的灰色,刚正不阿容易固执,不懂变通,不知转圜;急公好义者易冲动,行事可能不计后果;勇气过盛则易胆大妄为。以此次他带领学子叩阙上书为例,其过有四:挟众胁迫朝廷,围堵宫门,让朝廷威信尽失,此其一;给世人造成坏的榜样,留下无穷后患,此其二;险些将皇上改革用官制度的苦心尽毁,此其三;最重要的,他带领学子叩阙上书,将数千学子置于一个非常危险的境地,他带去的不是一君普通百姓,而是从全国范围内选拔出来的栋梁之才,若是皇上没有及时赶到,景王当真镇压他们,血溅御街,不仅仅是让朝廷留下恶名,遭后世责骂,更重要的是令国家平白损失这么多精英,可能几十年都无法恢复元气!”

随着我的阐述,皇帝的眼神越来越凝重,我最后一句话刚说完,他的目光更是瞬时间变得惊慑凌人,看得我心里有些发毛。我吞了吞口水,不知道自己有没有触碰到皇帝的逆鳞,有些忐忑,朝圣殿内安静得落针可闻,皇帝的指尖轻轻敲击着扶手,不知道在想什么,没有出声。令人窒息的沉默像潮水一般淹涌过来,我紧张地吸了一口气,才听到皇帝缓缓地沉声道:“没有掌控变故的能力,没有思虑长远的眼光,依然看,这苏彧,不堪大用?”

我说这么多,可不是要毁人家的前程,我摇了摇头,笑了一下:“那些学子不可能全面了解朝廷的局势,只看到了他们目力所及之处的错失,是可以理解的。虽然行事有些失当,但如皇上所言,忠君爱国的心是没有错的,臣妾只是就这件事说说自己的浅见而已,当不能影响皇上乾纲独断。”

“浅见?你就不怕你的浅见会断送掉别人的前程。”皇帝意味深长地看着我,看似随意地道。这罪免我可担不起,我扬了扬眉,有些不悦,语气也尖锐起来:“臣妾是从国家稳定和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这件事的利弊,个人的前程,岂能与国家利益相提并论?若将国家比作棋盘,皇上就是下棋的人,文武百官,黎民百姓皆是您手中的棋子。朝廷需要有忠臣贤臣能臣,也同样需要奸臣佞臣愚臣,端看他们在棋盘中起什么作用。无论是白子还是黑子,于大避有损,便是好棋也得舍弃;于大局有益,便是孬棋也要保留,何况良才美玉,也要经过琢磨才能成器。皇上善棋,自然知道在什么时段把哪颗棋子摆在最恰当的地方,控制棋盘全局。”

皇帝没有出声,像是从来没认识过似的,深深地看着我,眼里有着探究,充满多意味不明的东西,我垂下眼睑,避开他的凝视。天已经黑尽,我的肚子饿得咕咕叫,忐忑地望一眼殿门,想出声点吃的,又不敢破坏朝圣殿庄严肃穆的气氛。偷偷暼沉思中的皇帝一眼,他也没用晚膳啊,就一点儿不饿吗?正胡思乱想间,皇帝突然道:“你听到什么声音没?”

我怔怔,竖起耳朵听听,摇摇头:“没有。”

“有。是攻城的厮杀声。”皇帝表情严肃起来。我吃了惊,景王已经攻城了么?仔细辨听,还是听到任何声音。皇帝看着我茫然的表情,轻叹道:“这声音听太熟悉了…你去打开殿门。”

我迟疑一下,见皇帝面上除严肃再无其它表情,转身退下金阶,往殿门行去。“吱呀”一声,打开沉重的大殿中门,双喜候在殿外,转身扫了殿内一眼,急忙把大殿的其它几扇侧门也通通打开。一时间,从殿内望出去,能见到朝圣殿外的白玉广庭,前方的前门正殿,再前方的宫城城楼和更前方的皇城城楼及城墙隐约的轮廓。广庭上布满森严列阵的羽林军,数十名大内侍卫立于朝圣殿大门之外,将整个大殿围成铁桶一般,备战待发。

远远,看到宫城之上灯火闪烁;隐隐的,似乎真在万光剑影和厮杀之声;血腥气不知道从哪个角落漫延出来,巍峨的朝圣殿笼罩在浓黑如墨的夜色中,森森迫人。我觉得有些冷,忍不住抱住双臂,全神贯注地凝望着阴沉的黑暗中我看不到也听不到的血腥杀戮,宫城之外,恐怕已是血流成河,横尸遍地。我全身都处于紧张的僵硬状态之中,此时京城之内,恐怕已是流兵四起。不知道家里有没有遇到什么危险?诺儿和爷爷可还安好?忧急之下,只得不断安慰自己,家中有远兮和冥焰,还有那么多铁卫,侯府当是安全无虞。凝神分辩着皇城外面的声音,我连饥饿也忘记了,时间分分秒秒地过去。每一分每一秒都显得格外漫长,大殿之上任何一点细微的声响都令我疑神疑鬼,草木皆兵。不知道过了一个时辰还是两个时辰,空然,皇城城楼之上升起一片冲天的火光,杀声响彻云霄。我悚然一惊。见一名披佳战甲的羽林军统领匆匆奔上玉阶,跪到朝圣殿外:“启禀皇上,景王攻破皇城了!”

我悚然一惊。蓦地捏紧衣袖,偷偷擦掉手心的冷汗。心里犹如十五只水桶打水,七上八下。转头看向金阶之上端坐于龙椅宝座上的皇帝,见他唇边浮起一抹冰冷的笑容:“王叔若连这点儿本事都没有。何以敢跟朕叫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