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下人声鼎沸,不知第几回响起了报号声

“第四十六局——一人中——捌拾玖号牌!”

纪孝谷脸色难看地盯着楼下两道人影,身后头,两位易师额头上已经冒汗,面有羞愧,握笔的手也不稳了。

刚出的八道题,竟是一道不差的给人破了!

“三叔,那两个人不简单,方才周先生和郑先生的题,已经是上难,他们还能一题不错的赌中,且每一道是半盏茶便算了出来,只能说是他们有真本事,怪不得两位先生。”

两个出题的易师感激地看了一眼自家四小姐,这才找回了一点颜面。

纪孝谷苦笑:“星璇,你可知这两个人赚的都是三叔的肉钱,若纵容他们继续赢下去,怕明天我这赌坊就可以关门大吉了。”

“有这么严重?”

“你有所不知,咱们家这赌坊的易区,之所以能成这万象街上最大的一家,靠的全是题目,别人一角银一块牌子,咱们卖两角,易客们并不缺银两,那来往的易客图的什么,就是在咱们这里赌中了,更显本事,既赢钱又赚了脸面,可今天叫人破了全局,传出去谁关心我们题目出的高不高,人只道我宝仁赌坊被砸了牌子,名声臭了,易客们谁还来玩儿?”

纪孝谷一番解释,叹气道:“虽说开门做生意,就是有赚有赔,要楼下那位道长客气些,见好就收,三叔也就认了,白送他们一二百两花花,可看他们样子,今天是不会善罢甘休了,若再不能杀一杀他们威风,改明儿这楼里的易区,就能直接撤了,少赚银子是小,知道内情的,晓得这是咱们纪家的地盘,那脸,该往哪儿丢。”

听纪孝谷的唉声叹气,坐在窗边的小姐望着楼底下,易区李泰一净一污的两道人影,眼里起了兴趣,沉吟后,扭头道:“三叔,我帮你出几道题。”

纪孝谷就等着她主动开口,要是家里头寻常的小辈,他直接吩咐了就是,唯独这四侄女就连他都得赔着小心,若他今日迫着她在这浑浊地方帮了忙,事后让二哥和母亲知道了,定会对他使好一阵脸色。

“那是再好不过,三叔正想看看你在太史书苑又学了什么新本事,来人,重新准备纸墨。”

纪孝谷脸上多云转晴,心里头一边打算盘,一边喊了仆人进来,桌边两位易师识相地起身挪了地方,纪孝谷站起身跟了过去,招手叫来候命在一旁的总管,耳语几句,眼中闪着精光。

楼底下的客人要比生意最好的时候还多少一些,他一个商人,眼里自是利益最大,难得遇到这机会,怎么都要借机痛赚上一笔,不光要把之前丢的找回来,还要借机起价,没准过了今天,他这宝仁赌坊的一副牌子,就可以提到三角了。

第七十七章 一道一乞(下)

今日万象街上的宝仁赌坊里格外拥挤,外头的人进不来,就围在门口凑热闹,听里面传了话出来。

“第四十八局了,又中了又中了!”

门里门外嗡的一声炸开,好事者探着脖子都想往里瞧,看看到底街上到处在说的,在宝仁赌坊连中四十局的一道一乞是个什么高人摸样!

余舒仰头喝了一口水,蹭蹭嘴角,看着墙壁上新贴出来的题目,不着急算,心生狐疑,半个时辰前,这题目明明是变难了,大概有八道题的样子,亏她刚算出来点儿劲头,上一局开始就又简单起来。

难道这号称是万象街上最大的赌易之处,就这么大本事了?

景尘这一早上到现在,头一回见余舒皱起眉头,以为是新出的题目不好解,便轻声问道:“这一道难么?”

余舒慢慢摇头,冲他微微一笑,略带嘲弄,“我是有点失望。”

“失望?”

余舒摸着算盘点头道:“没遇上难题。”

不管是上辈子还是这一世,数学对她来说,都不单单只是生存的技巧,她喜欢,并且热爱这一门学问,不夸张的说,每次解开一道辣手的难题,是比吃上一顿大餐都更让她来的兴奋。

景尘看着墙壁上对他来说十分陌生和晦涩难懂的算学题目,听着余舒这样“大言不惭”,心情不由微妙起来。

即便是他这等对数理学问没什么涉猎的人,也能看出她的厉害之处,有这等本事,若不早夭,日后必能成器,按道理说,这样的人,面相就算不是顺风顺水,也该有大起大伏,偏她生着一张平庸之极的面相,让他看不出半分苗头来,以至于他一开始就错将她归于平庸之辈,放心地给了她黄霜石,通过她的帮忙,省了不少麻烦,竟不想会…

“叮啷叮啷叮啷!”

突然响起的一连串铃声,打断了景尘的思绪,四周静了静,本该出题的伙计爬下了高柜,换了一个身材发福的中年人走上去,笑容可掬地对着易区的众人拱了拱手,扬声道:“各位先生们,难得今日玩的高兴,为让客人们尽兴,我们东家开口,这一局起,下面一连五局,咱们宝仁赌坊要改局子,有牌子做底,压一赔三!几赢几赔!”

这话说完,底下静了眨眼,便喧哗开来!

压一赔三,几赢几赔,这话说就算是你压力一百两,只要能中,不管是寡中独中,不管下注的人有多少,庄家都要给赢的人赔三百两!

好些人赌易十多年,这头一回见到压一赔三,不寡中的场面,有几位老赌客当场就兴奋的红了脸,也顾不上担心题目是有多难,庄家才有把握一赔三。

那中年掌柜看气氛抬得差不多,才又一嗓子道:“不过,各位也看见了,今天赌坊里来的客人太多,再这么下去,咱们宝仁的门都要被挤破了,只好这五局过后,请诸位暂先回去,明早再来玩,在下代我们东家求各位一个见谅!”

不等其他人揣摩这场面话,人群里就有几个托子喊了:“齐掌柜客气,宝仁东家爽快,我等易者又岂会为难,五局便五局吧!”

这话出来了,易客都是有身份的人,谁好意思再计较,这就说定了最后五局,一赔三。

齐掌柜笑着拍拍手:“那好,一盏茶后开局,诸位要下注手里没牌子的请赶紧去买,不打算玩这几把大的,也可以拿了牌子去退。”

人群动了动,临墙的一排长桌上又多添了几个人,去退牌子的倒是没有。

余舒从头到尾笑看着这位掌柜热场,摸了摸脖子上还剩下的八对牌子,挑眉对景尘道:“这是针对咱们的。”

摆出这场面来,难道下头这五道会是难题?

景尘回望她,很肯定她眼睛里闪烁,不是担心,而是兴奋和期待。他不禁怀疑,他当初是怎么看走了眼,会误以为这样一个性情鲜活得亮眼之人,会是个平庸之辈。

“一赔三,几赢几赔,第一局押了!”

几张一模一样的题目被张贴在墙壁上,余舒定睛一瞧,待看清楚题目后,脸色不免有些古怪。

“咦?”

离她最近的那张纸上写着:

湖静浪平六月天,荷花半尺出水面。忽来一阵狂风急,湖面之上不复见。入秋渔翁始发现,残花离根二尺遥,试问水深有几许?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余舒一眼就瞧出来,这首文雅的诗后面,藏的分明就是一道要运用到三角勾股定律的图形题。

先不说难不难,这还是目前为止,余舒碰到的第一道有“技术”含量的题目,能不叫她惊讶么。

一看就知道出题的换了人,余舒抬头望望那高柜上站的掌柜,对方也正在观察她和景尘,对上目光,冲她眯眯一笑,怎么瞧都有点儿得意洋洋的味道。

余舒再瞧瞧四周桌面上的人,多是掏了银子票子出来,要下大注,她约莫着一算,这一局下注的赌金,恐怕都有上百两,要是没有人中,就全流进了庄家的口袋。

如果她跟着下大注,一把赢上个几百两,庄家还得要倒赔,假使她够狠心,用现有的二百两银,连番五把,那这一家赌坊,怕都不够赔她!

可这么一来,她会良心不安,其实不是万不得已,生死关头,她也不愿意寻这家赌坊的晦气,挡了人家的财路。

上辈子她就是太过贪心,赚多了不义之财,才穷途末路,这辈子她怎么都不会把自己逼到那个地步,她不是好人,也会做坏事,但做坏事有个底线,凡是踩到良心底线的事,她都不会做。

五百两,算上送给贺大夫的诊金,和赵慧养病期间的花销,六百两,这是她的底线,再多的,她不会拿。

甩掉那诱人的贪念,打定了主意,余舒心情一松,嘴角翘了个弯儿,低下头,握了炭笔,悠闲地在纸上写画,却没了方才争分夺秒的紧张。

景尘似是察觉到什么,侧头看了她一眼,不知他是知也不知,身边这人刚刚在一念之间放弃了多少人梦寐以求,一夜暴富的机会。

庄家喊着买定离手的时候,余舒依旧在拨拉着算盘,脖子上依旧是八对牌子,这一局,她没有让景尘下注。

第一局,理所当然的轮空了,庄家通吃赌坊里的客人们从早上到下午头一回听见空局,错愕之余,反倒是在心里面隐约松了一口气,觉得理所当然,再这么没完没了地赢下去,真是无法无天了!

众人都以为那一道一乞是算不准确,才不敢冒险下大注。

二楼,纪孝谷听到下面轮空,当场便笑了出来,毫不吝惜地夸赞道:“还是我们家星璇本事,这太史书苑教出来的,就是不一样!”

窗台边的姑娘笑一声,却没作旁的声音,就望着楼底下,等待下一局。

二局、三局,都轮了空,没有一个人中得,她失望地将目光收回来,抬头压了压额头,前三题都做不出,那剩下两道,就更不用说了。

纪孝谷注意到,忙关心去问:“怎么了,是不是下头味道不好闻,头疼又犯了?”

“有一些,三叔,你让人送我回去吧。”

底下的场面已经控制住,纪孝谷觉得没再留人下来的必要,便起身道:“走,三叔送你回去。”

两人方起身,就听到楼下倏尔哗然声响。

。…

把纸上最后一个数用炭笔重重画了个圈,余舒痛快地吁了口气,踮脚在景尘耳边报了个数。

随后,她毫不犹豫地将一布袋银子全倒在了眼前的桌面上,零零碎碎推成一个小山头,中间夹着几张银票,这是她四个时辰里,连赢四十三局的全部收入。

这一幕招来了四周看客的哗然声,明里暗里红了眼睛,那一堆钱,要有二百两之多!

景尘将写好的答案扣在桌面上,翻了牌子压住,看看一旁堆起的银两,尽管余舒前三局连牌子都没有下,他却有预感,这一局她不会输。

余舒拢好了银子,扭头看看比她还要气定神闲的景尘,想想他就这么陪着自己在这里站了一天桩子,半点没露出不耐烦的样子,还真是个好脾气。

她心里一痒痒,老毛病犯了,就拿胳膊撞了撞他,一手掩了嘴,悄声逗他道:“这一局要是输了,先前的工夫就白费了,咱们怕是要换地方,你还会陪我去吧?”

景尘点头:“我答应帮你,自是会有始有终。”

“嘿嘿。”余舒挠挠下巴,听到景尘这么回答,心里十分的受用,暗道自己有眼光,早在郊外被他领回城的时候,就看出来:景小白,靠得住。

易区的铃铛又响了,这一次,不用那个坐庄的掌柜喊话,群众就自觉地安静下来,多少双眼睛来回在他的双下巴上合余舒面前那一堆银子上移动。

“…第、第四局,一赔三——玖拾肆号一人中!”

楼底下多少人暗中吞了口水,凡能瞧见那一道一乞的,不是嫉妒的眼红,便是佩服的眼红。

二楼上,纪孝谷垂在身侧的拳头捏的嘎嘣一响,目光深下来,并肩立在他身旁的年轻小姐却是惊喜地掩了口,自语道:“这一题,我也只是听老师说起…竟真有人能解出来。”

自语罢,便伸手拉住他袖子:

“三叔,你待会儿能帮我请那两个人上了吗?我有事想请教他们。”

便是她不说,纪孝谷也有心要把这两个人留下了,且不管那道士山门何处,这样的能人,既然露面,就不能让他们走了,如何都要攀上个交情再说。

纪孝谷可以想象,这一夜过去,明天起,因这赌易大杀四十余局的一道一乞,这万象街上将会刮起来多强劲的风头,果真能留住他们,那“来人,去——”

纪孝谷话说到一半,就卡住了,只因他看到楼底下,那一道一乞,竟是在赢了第四局,拿好银票后,弃了这最后一局赌,当下推开人群打算离去!

“三叔,他们要走了!”

“快下去,追上他们请回来,当心避人耳目!”

第七十八章 命犯计都星(上)

“怎么样,后头还有人跟着我们吗。”余舒躲在一棵老槐树后头,抱着银包,探头探脑地往外瞧。

“没有了,过来吧。”景尘站在对面巷子口冲她招了招手,余舒一溜烟儿地小跑了过去,警报解除,她总算敢大口地喘气,拿手掌在耳朵边扇着风。

小半个时辰前她和景尘在宝仁赌坊赚了一大票,扬长而去,后头就跟了一大票的人,一开始是偷偷跟着,到后面就成了明撵,两个人绕着城东走了半圈,刚刚才把所有的尾巴都甩掉。

“瞅瞅,”余舒把怀里沉甸甸的银兜托起来给景尘看,得意地笑道:“我就说你能帮我吧,要不是你给我护驾,我们上哪儿弄这么些钱。”

景尘不置可否地笑了笑,心想,这人倒是好的快,昨天晚上在河边还一副蔫巴巴的样子,今天就恢复了精神,那次在郊外也是这样,虎口脱险,一夜过去,第二天他领他们回城,半路上她就又有说有笑的了。

他下山这些日子,也曾亲眼见到过不少世俗人,眼前这一个,却是活的最明白的一个。

“拿好,这是你的十两,算上利息。”余舒抽了一张皱巴巴的银票塞到景尘手中,对方并没有拒绝。

她扯了扯汗湿的衣领,扶着墙头,一摸脸,便是一手的泥巴黑,闻见身上的汗腥味,自己先恶心了一下,反观景尘,依旧是清爽干净的样子,好不叫人羡慕。

景尘摘下背上双剑,将外面套的道衣脱下,翻过来,重新穿在身上,盖住了黑白条的道纹,就成了一件普通的白袍子,掩饰住了道士的身份。

余舒是今早上才知道他这道袍一衣两穿的作用,之前给他洗衣裳时都没发现这玄机。

喘匀了气,余舒直起腰,拍拍怀里的钱兜子,道:“走吧,送佛送到西,把我送回家去,免得我这副模样,路上真被人当成乞丐抢了。”

景尘点头,转身朝路西走,余舒跟在他身后走了一段路,才觉得不对劲儿,奇怪道:“咦,你怎么知道我家是往那边走啊?”

昨晚上在河边景尘答应帮她,她就一个人回赵慧家去了,早上两人是在河边碰的头,按道理说,景尘是不知道赵慧家住哪的,可他走这个方向,明明是往赵慧家去。

闻言,景尘脚步停下,回头道:“不是这边吗,那该往哪边走?”

余舒满头黑线,心道这人原来是在瞎带路,遂无力地抬抬手,“走吧,就是那边儿。”

景尘这回停下,等她走到前面了,才抬脚,不远不近地跟在她后头。

余舒尽量挑拣小路,黄昏的街头上人虽然多,却没人多注意她这个小乞丐,义阳城里不乏在江湖上走动的人,戴着斗笠,手里拿剑的景尘也不稀罕。

两个人就这么装成陌路的样子,一前一后回到了赵慧家的小巷子。

余舒走到门前,看景尘停在几步之外的地方不过来,就停下拍门的动作,朝他摆手:“来啊,进去喝口茶吃点东西,跟着我饿一天了。”

景尘摇摇头,斗笠前垂下的灰巾挡着面,看不清神色,背后头的夕阳照着,影子被拉的很长,莫名的疏远。

余舒隐约觉得有什么不对,转身朝他走了两步:“景尘大侠?”

“小鱼,你到家了,我们就此别过吧。”

余舒一听这话就不对味儿,就此别过?好像要和她分道扬镳一样,她试探地问道:“那我明天再去找你?”

事实证明她的预感没错,因为景尘语调一下子冷淡起来:“不用再找我,你我之间缘分已了,不需要再多牵扯。”

余舒顿时明白了,这景小白是打算要和她一刀两断,往后连朋友都不做了。

她又想气又想笑,听见景尘这么轻易就开口了断,除了荒唐之外,不免还有点无措和委屈。

虽说一开始,她接近景尘是报着私心,不纯粹地想利用人家扒拉点道家的易学,可她后来有了师父,不是就再没打过他主意了么。

她给他跑腿,帮他洗衣裳,再后来没事儿就跑过去和他聊天解闷,顺便吐一吐苦水,是已将他当成了值得交往的朋友看待,景尘没哪次表现过不耐烦,每回都是安安静静听她讲话,偶尔还会安慰她一两句。

甚至这次出了这么大的事,他都愿意出面帮她保驾护航,她以为,他们早就算是朋友了。

可闹了半天,原来是她剃头担子一头热,这点儿友情,在人家景道长眼里什么都不是,一句话,说了就能了,说没就能没了。

实在是太…太可气了!

呸,什么缘分已了,真当自己穿个白袍子又会飞,就是个神仙啦!

她暗暗咬牙,想来想去,总算想到一个导致他们俩“缘分已了”的理由,顿没好气道:“喂,你是不是还在生气我弄丢了你送给我的那块小石头?”

昨天晚上,她就是提起那石头,他才翻的脸,让她不要再去找他,要说他现在这样和那石头没关系,打死她都不信。

“”

景尘的沉默,更印证了余舒的猜想,她抿起嘴唇,绷着脸,好半天才拉下脸开口道:“对不起,我真不知道那块石头有那么重要,当初你送给我的时候,我当它只是个小玩意儿,就是值钱些,早知道——我一定会好好保管,要不、要不这样好了,你给我几天时间,我找找那块石头,没准是我放迷了手,还在家里头。等我找到它,你就把刚才说什么‘缘分已了,就此别过’的话收回去,成么?”

她神色诚恳地注视着景尘,甚至带了一点请求的味道,见他依旧沉默,似是拿定了主意,没有商量的可能,她心里一阵烦躁,早先赚够了诊金药费那份喜悦不翼而飞,抬手抓了抓头发,郁闷道:“成不成你倒是说句话啊,真不行,那你就走吧,反正你也不是义阳城里的人,早晚都要离开,日后记不记得我这个人都说不准。”

眼皮动了动,景尘总算有了反应,突然开口问道:“黄霜石还有一个名字,你知道叫什么吗?”

余舒茫然地摇摇头,“叫什么?”

“挡厄石。”景尘尾声一叹,还是禁不住告诉了她,吧,和她讲清楚,让她埋怨,也好过再纠缠。

挡厄石?余舒狐疑道:“什么意思,难道那石头还能挡灾不成?”

“正是,挡厄石乃我师门之宝,我下山时师父所赠。”

趋吉避凶的宝贝,余舒在青铮那里听说过不少,却没有听过什么挡厄石,也没见市面上有卖的。

余舒不解:“既是宝贝,你当初怎么会舍得送给我,那时候我们还不熟吧?”

景尘既开了口,便没打算再瞒她,准备了一下措辞,先问道:“你听闻过九曜吗?”

余舒迟疑地点点头,青铮教过,九曜就是太阳、太阴、金、木、水、火、土及计都和罗睺九颗星,是影响人间吉凶祸福的九颗星,有一回夜里观星,他还特意叮咛她,计都和罗睺是两大凶星。

景尘轻低下头,让帽帘遮住视线,娓娓道:“我生来命犯计都星,于自己无碍,但凡同我有牵系者,必会惹祸上身,越是命理波折之人,祸之越甚。若我猜的没错,之前你在郊外遇险,后被赶出家门,受皮肉之苦,险些流落街头,包括这两日破财之灾,全是因我之故。”

“当日我将你们从郊外领回城中,本不欲与你再多牵扯,然又觉牵系不断,恐你日后走投无路,便留下去处,让你有事去找我,后来我观你面相平庸,又是良善之辈,便放心将挡厄石给了你,以为有它在,你不会惹祸上身——”

“等、等等!”余舒打断景尘的话,她挤着眼睛组织了一下景尘的话,努力地想要从一团混乱里揪出个重点来。

“你是说…我这段日子之所以那么倒霉,全是因为认识了你?”

她一脸纠结地睁开眼睛,伸手指着景尘的胸口。

景尘点头,悄悄看着她的脸色,判断不出来她现在是生气还是愤牛余舒舔舔嘴唇,死活不愿意相信,她这段日子接连不断的倒霉,是因为景尘的缘故,想来想去,脑子里灵光一闪,一拳砸在手心上:“不对吧!你刚才说的不对,照你的说法,我被那群人贩子拐到郊外去,明明和你没什么关系吧,那时候我还不认识你呢。”

“你在那之前就见过我。”景尘道。

“哪有?”余舒心想,难道是以前那个“她”见过他?

景尘道:“就是你们被抓走的那一天,在河岸边,我就在对岸的梅林里,你们在放纸鸢。”

余舒眼一翻,“那是你看见我了好不好,照你这么说,你忒厉害了吧,看我一眼,我就要倒大霉?”

景尘摇摇头,轻飘飘道:

“你也看见我了。”

“我哪————”等等,那一天下午她和余小修去放风筝,在河边上,她望着对面的梅花林子里看了半晌,貌似、好像、大概…的确是看到了一团白影,当时她还以为是看花了眼。

景尘看她瞪圆眼,就知道她想起来了。

“那…那也不应该啊,离那么远,我就是看了你一眼,根本没看清楚,怎么就和你牵扯了?”

景尘习以为常道:“我自幼敏学,心有所感,道心一动,我便知有牵扯,对方会有麻烦。”

第七十九章 命犯计都星(下)

景尘习以为常道:“我自幼敏学,心有所感,道心一动,我便只有牵扯,对方会有麻烦。”

怎么还扯上第六感了,要不要这么准啊,余舒瞪了景尘一眼,哭笑不得道::“这,这简直就像是切菜切着了手,不怪自己不小心,反诬埋怨卖菜刀的隔壁杀猪的一样,这里头有个屁的关系啊!”

帽檐上的灰纱被她的气息吹得动了动,景尘沉默,脑子里想着卖菜刀的和杀猪的,有些混乱,冷静了一会儿,才把这些企图颠覆他多少年来认知的乱七八糟的东西赶出脑子,压住了内心快要冒尖的渴望,低声开口道:“我说的是真的,挡厄石丢了,你若再和我牵扯,必会灾祸连连。”

如果可以,他也想和她做朋友,他喜欢她说话的方式,鲜活的性情,连并她偶尔的牢骚,他听着都觉得十分有趣,龙虎上没有这样的人,他们大多是枯燥而无味的,就像他一样。

只是他不能,没人比他更清命数的凶险,他不想有一日,这个曾经主动亲近他的人,会怨恨他。

说来说,还是因为那块儿小石头,余舒忿忿地想,她其实不是不信景尘的话,只是要把自己身上发生的所有的倒霉事,都埋怨到一个不相干的人身上,这种无赖又伤人行径,她真干不出来。

谁没个祸兮旦福,谁能一辈子都不倒霉?

在她看来,差点做了贡品引天雷,被纪家毒打赶出来,是她的祸,可被景尘所救,被曹子辛捡回家,被赵慧收留,被裴敬赏识,被青铮收徒,这一桩桩,不全都是她的幸运吗?

这样能说她遇见景尘之后,就全是倒霉事吗?更何况,赵慧的治病钱还是因为靠着景尘的帮助,才筹备出来的。

人家景尘这样一回两回的帮她,替她出头,她出了事还要赖人家,有这样该死的道理么。

这么一想,她心里面突然就释然了。

“景尘,”余舒头一回直呼他的名字:“我前两天在三清会上,给人算命,那大先生书我是个狗屎命,给我一段判词,说什么“短命非业谓大空,平生灾难事重重,凶祸频临逆境,终世困苦事不成,”就是说,我市各短命鬼,命贱,意识无成什么的,然后有一个人就告诉我说,这名利之事,只能信个五六,有时候是做的不得准的,我们要是因为信了它,就听之任之,那就太傻了。”

她东拉西扯讲了一堆,最后一叹气,抬头认真道:“我市想说,没有你,我也好运不到哪儿去,说不定会更倒霉,不论如何,我都要谢谢你,在我走投无路的时候,愿意帮我。”

余舒挺郁闷的,她一个学数学的,实在说不出太感性的话来,反正意思是哪个意思:“你在义阳城待这么久,该办的事都办完了吧,要走就走吧,只是我还欠着你一份人情,你给我记住了,回头你再路过义阳,一定要来看我…再见。”

余舒后退两步,朝着景尘笑着摆摆手,脏兮兮的脸上挤出个笑容,有些难过,有些不舍,还有些闪闪发光的热情,每一都是真诚的。

景尘看着她这个挥别的笑容,心理面有什么动了动,他张张嘴唇,却最终朝着她点点头,认真地看了她一眼,几下这张鲜活的脸孔,转身朝着巷口走去,几步之后,眼中既又恢复一片清明之色。

在找到那个能破他命数的人之前,他必须要守住他的道心,一步不能移。

余舒看着景尘走没了影,才失落地收回目光,心道往后再没地方吐苦水了,手刚搁在门板上,眼前的门就被拉开了,余小修站在门里,手里还端着一盆水要倒,看到浑身泥巴的余舒,差点当成是乞丐“姐、姐!你回来啦,你可算回来了,快进来,慧姨醒过来了!”

“真的?”余舒惊喜,先将景尘的事搁在一旁,早上她走时候,赵慧还在昏迷中,她就担心她行不过来,这下可好了!

“真的真的!” 余小修随手把水泼在门外头,拽着余舒的手就往里面啦。

赵慧就病怏怏地躺在床上,深山的白里衫是早上发热后,隔壁的胡大婶帮着擦身后换下的,她头上缠着厚厚的白纱,搭在被子外面的手臂也被仔仔细细的包扎了。外面的动静,她听见了一些,头不能动,就转着眼睛往门口瞧。

余舒知道自己身上脏,就蹲在床边上,不敢凑得太近,瞧见赵慧肿着眼皮看着她,就紧张兮兮问道:“慧姨、慧姨您醒了吗?还能认得我是谁吗?”

昨天贺郎中说过,赵慧醒了以后,可能一时半会儿会认不得人,余舒一面觉得赵慧忘记那些个伤心事不错,一面又担心会被她一块儿忘记了。

“小…余”

赵慧说话声音轻飘飘的,余舒还是听见了,差点没喜得掉下泪,使劲儿点点头,道““对,是小余,是我,是我。”

又扭头对余小修道:“贺大夫今天来过了吗,怎么说的?”

余小修道:“刚走没多久,给慧姨施针换了伤药,还丢下两副药包,胡大婶拿回去煎了,姐,贺大夫还问起你来了。”

余舒眼皮一跳,“问我什么了?”

那五百两的事,赵慧,余小修可都不知道,昨天匆忙忘记嘱咐贺郎中,别再让他说漏了嘴。

“就问你什么时候回来,让你往他那里去一趟。”

“哦,”余舒暗颂一口气。

“小…余。”

听到赵慧轻唤,余舒将目光重挪回她身上,看出她浮肿的眼皮下担忧的目光,全无血色的脸孔让她心里一酸,轻声安抚道:“慧姨,安心养病,什么都不要想,贺郎中医术很高,会治好你的,你先闭上眼睛休息吧,我上贺郎中那去一趟,看看他找我什么事,回来再和你说话。”

赵慧不久前才刚醒,头部失血过多,醒这一小会儿已经撑不住,看见余舒好好地,也久安了些心,有气无力闭上眼睛。

余舒使唤着余小修出去打水,将包里的银子放在不显眼的地方,挑了八十两的银票在怀里,拍了拍,暗道一声还是有钱踏实。

她出去洗干净了手脸,喝了半壶水,回屋去换上一套干净的衣裳,便搂着一包重金,匆匆出门,去给贺芳芝送钱。

天快黑下来,她路上没敢慢一步,到了医馆,贺芳芝正在搓药,见她来,倒不惊讶,只是被余舒请到了后堂,见她解开怀里的布袋,露出一包银子,才目瞪口呆。

余舒指导财不外露的道理,但这钱的事怎么都经过贺芳芝的手,信人不疑,她干脆就大大方方地露了:“贺郎中,这里是五百两还多一些,您点一点,看够不够。”

贺芳芝把嘴巴阖上,扭头出去就喊了药童在门口守着,那里一杆银称,认真将这一包签票计算了,结果是五百两一十七两。

余舒帮着他把银子重新装起来,拿了两锭银子出来,就给他:“贺郎中,我姨的伤病就麻烦您照应了,那五百两是药资,您看不够回头我再想办法,这时诊金,您务必要收着,不然看您每天往我们家跑,我在难安心。”

余舒能在两天之内筹够五百两重金,贺芳芝再怎么都不会将她当成普通的孩子看,见她小小年纪把话说的敞亮,犹豫了一下,便掂了一锭,把另一锭退给她:“这个我手下,这个你拿回去,买些油水给你弟弟补一补身体,我近日去顺便给他拿了脉,这孩子身体有些弱,再不吃好些,会影响长个头,至于你姨母,她情况还好,暂时没什么危险,你不用担心,我明早再去看她。”

余舒敬佩贺芳芝的医德,躬身朝他谢了谢。

仔细聆听了一遍遗嘱,余舒从医馆大门出来,深深吸了一口夜晚的凉风,突出浊气,直奔了街头卖羊肉饼的摊子,一口气买了三个,蹲在路口大口大口地往嘴里塞,痛快地吃了个遥从昨晚饿到现在,走路都快要飘起来了。

她默默肚子,擦擦嘴油,不顾路人嫌弃的目光,又买了五个羊肉饼带回去,分开包了,准备带回去给胡大婶一家三口,还有小修。

其他地方没逛,她两条腿现在就跟灌迁似的,再不回家躺着,明天就要断了。

余小修从昨晚上过来,就没再回纪家,这关头上,姐弟两都没心思去想纪家的事。

夜里余舒和余小修挤在一张竹床上,盖着被子,对面床上躺着赵慧一个人,安安静静地睡着。

“姐,你睡着了吗?”余小修翻了个身,在一片昏暗中看着余舒模糊的侧脸,不论什么时候,有他姐在,他就觉得没什么好怕的。

“嗯,你也快睡吧。”

余舒闭上眼睛,脑子里却乱七八糟地想着,显示赵慧的事,然后是景尘的事。

师父过两天就回来了,到时候她的请他老人家给慧姨看看八字,还有景尘,她得问问师父,那命犯计都星,到底是什么一回事。

第八十章 余波

第二天夜里面,赵慧突然发起了烧,呜呜地说着梦话,叫着头疼,余舒睡的死沉,是被余小修摇晃醒的,她胡乱套上衣裳,抺了把脸,便 跑出去找请郎中。

贺芒芝就住在医馆里,大半夜的,街上只有打更人,余舒敲了半天门才把人喊出来,贺芳芝一听说赵慧症状,急忙资背上了诊箱,跟着余舒往赵家跑折腾了一夜,直到天亮,赵慧的病情才稳定下来,又睡了过去,贺芳芝在盆子里洗了洗手,看着床上的赵慧,对姐弟俩感叹道:“难为她能忍住这疼,一心求活,若不然而,再高明的医术都救不了她。”

余舒心有余悸地问道?“我姨现在怎么样了?”

贺芳芝道:“暂时没事了,不过像这样子,还要发作个两三回,她一有情况,你就赶紧去找我。”

从这里到医馆,来回不过是一盏茶的工夫,碍不了大事。余小修见贺芳芝洗好了手,赶紧递上了手巾,贺芳芝擦了手,顺便捏了捏他的肩膀,笑道 :“早上起得早,不妨在院子里头伸伸腿脚,向上蹦个百十下。”

余小个听话地点点头,在他看来,贺芳芝是仁心仁术的给他慧姨治病的好大夫,很值得他敬重。

余舒送了贺芳芝到巷子口,突然想起来,自己这两天没有到商会去,都没给人家打招呼,拍了下脑袋,她跑附近买了半斤江米条回家给余小修和胡大婶当早饭,便去了商会请假。

前天从宝仁柜房几百人堆里杀出重围撤退的记忆犹新,余舒走在这街上,就有点儿浑身不自在,过路听见街边的不少人嘴里都在津津乐道着什么道士乞丐的话题,她脚下就快了几步,小跑着穿了街。

来到总馆,裴敬竟然在,见到余舒,并未斥责,而是把她单独领到一个屋子,关心问道:“我听说你前几日夜里到馆子里找我,是家里出了什么事吗?”

余舒苦巴巴道:“和我相依为命的姨母出了事,撞破了头,那天晚上是来找先生借钱的。”

裴敬惊声道:“那现在怎么样了,可是平安无事?”

余舒叹气道:“伤得挺重,还得再看看。”

裴敬同情地看着面前这孩子,前几日走时候,还是精精神神的,这才几天啊,眼眶都凹下去了。

“需要多少钱,我现在就支给我。”

尽管当时求人不在,现在也用不着钱了,但裴敬的爽快,还是让余舒心热了一把,感谢道:“钱都凑上了。”

裴敬心里叹了声可惜,若能借这机会,让余舒承了他一个大情,往后她翅膀硬了,不好外走。

余舒同他客气了两句,又请了假,裴敬很好说话,找了几本账册给她,推门往外走:“正好我要往长门铺去,送你一程。”

裴敬是有意想探探余舒住在什么地方,余舒看穿他这点心思,倒不觉得被冒犯,顺势领情,跟在他后头。

余小修听话地点点头,在他看来,贺芳芝是仁心仁术给慧姨治病的好大夫,很值得他敬重。

余舒送了贺芳芝到巷子口,突然想起来,自己这两天没有到商会去,都没给人家打招呼,拍了下脑袋,她跑附近买了半斤江米条回家给余小修和胡大婶当早饭,便去了商会请假。

前天从宝仁柜房几百人里杀出重围撤退的记忆犹新,余舒走在这街上,就有点儿浑身不自在,过路听见街边的不少人嘴里都在津津乐道着什么道士乞丐的话题,她脚下就快了几步,小跑着穿了街。

来到总馆,裴敬竟然在,见到余舒,并未斥责,而是把她单独领到一个屋子,关心问道:“我听说你前几日夜里到馆子里找我,是家里出了什么事吗?”

余舒苦巴巴道:“和我相依为命的姨母出了事,撞破了头,那天晚上是来找先生借钱的。”

裴敬惊声道:“那现在怎么样了,可是平安无事?”

余舒叹气道:“伤的挺重,还得再看看。”

裴敬同情地看着面前这孩子,前几日走时候,还是精精神神的,这才几天啊,眼眶都凹下去了。

“需要多少钱,我现在就支给你。”

尽管当时求人不在,现在也用不着钱了,但裴敬的爽快,还是让余舒心热了一把,感谢道:“钱都凑上了。”

裴敬道:“钱若不够用,你尽管开口。”

裴敬心里叹了声可惜,若能借这机会,让余舒承了他一个大情,往后她翅膀硬了,不好外走。

这是余舒第二次坐马车,上一回是坐纪家的车子到郊外去找薛文哲,当时和纪三老爷坐一起,端端正正的不方便乱瞧,在裴敬这里她显然要自在许多。

裴敬的马车,虽然不如纪家那辆宽敞,但车内摆置明显的要精致许多,窗帘是两层分着,一层纱一层绸,靠墙三边座位,底座包碰着赤红色的皮革,中间摆着两层高的三角圆茶几,桌面上凹下去几处,正好嵌住茶杯茶壶,还有一只蓝宝盖的点心盒子,车内拥着一股雅香,是从国角上悬挂的香囊里露出来的。

余舒晓得裴敬很懂得享受,人家衣服就见天不重样的穿,连马车都有讲究。

“我昨儿夜里才回来,早晨听说了个大事情,”裴敬执起茶壶倒了两杯香茗,一杯推给余舒, “前日头万象街上来了一个道士和一个乞丐,在宝仁赌坊赌易,连赢四十余局,差点砸了人家的牌子。”

余舒一口茶险些喝到鼻子里,扭头咳嗽了一声,做出了惊讶状,“是么?”

裴敬没发现余舒这点异样,面上十分的感慨,道:“这万象街修好有二十多个年头了,赌易由来已久,还没有出过这样的事儿,四十余局,连赌连赢,大衍试出来的算子怕不过如此,要不是最后庄这拉了箱底出来,多少挽回了点颜面,那宝仁赌坊的易区,现在怕是要撤了,这真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一山还比一山高,可惜我出门在外,没能有机会一睹高人风采。”

余舒脸色古怪了一下,瞥着裴敬,暗想他要是知道他嘴里的“高人”就坐在他手底下打工,不知会作何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