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说:一条乾元道,破分南与北,三教九流汇城南,荣华富贵聚城北。”

这话不难理解,余舒头一回听说,觉得有趣儿,正想请这伙计再讲讲这安陵城里的事,就听背后头一嗓子吆喝:“小奇你又在偷什么懒呢,赶紧把帐算了!”

被人抓包,那叫做小齐的伙计没好意思再和余舒闲扯,一边假作忙碌,一边冲她小声道:“行嘞,我得干活了,你且去忙你的吧,看咱们说这半天话的份儿上,我提点你一句,城南其实不是没有赌易的地方,但都不在明面儿上,咱们长青帮地下就有个场子,不过没个百八十两的,劝你还是别去赌玩,赔的没有赚的多,悠着点好好过日子吧。”

余舒听这好意劝告,冲他道了谢,别过离开,临走前又看了眼刚才那瞿当家坐的墙角,却不见了人影。

且说余舒从明源赌坊出来,一路快走穿过街巷,到了孙记酒馆所在的街上,还没走到跟前,就从人缝里看见了她的小卦摊前围了好三四个人,有男有女,挡住了景尘的身影看不见,她以为是出了什么事,急忙跑过去。

“景尘。”

景尘一听到余舒声音就站了起来,看着她一脸担心地挤开人凑上前,适才的不自在顿时就不见了,冲她摇手,示意自己没事。

摊子前头那几个人看到余舒和景尘认识的样子,便有个长相灵巧的姑娘脆声问道:“你就是余公子吧,景公子说这是你的卦摊儿,我们几个等了好半天,你可算是来了,先帮我卜一卜吧。”

余舒还没弄清楚是怎么一回事,但听这姑娘开口说要卜事,难得见到一个客人,心头一喜,赶紧就笑应道:“行的。”

她朝景尘递了个待会儿再说的眼神,绕到摊后头坐下,和颜悦色道:“姑娘贵姓?”

“我姓周。”

“周姑娘,你要问些什么?”

“你给瞧瞧下个月哪一天是好日子,我娘和哥哥要回乡去。”

有言道,出门先看黄历,那是说给近现代的人听的,古时候的黄历,是仅供皇帝家族使用的历法,而寻常老百姓要想挑选吉利的日子行诸事,避开祸凶,都要去问卜,譬如搬家、会友、安葬、嫁娶等事体。

“好,你且等等,我这就给掌一掌。”

余舒排历并不是很在行,但会的够用就是了,让景尘帮着研墨,提笔去算,写没仨字,就听那周姑娘窃笑声,顺着她的目光瞥到手边几张写有景尘字体的纸张,再瞧瞧自己那狗爬字,便知她笑什么,却不着恼,而是回笑道:“姑娘莫笑我写字难看,我这兄弟人长得俊,字就写的漂亮,我人丑些,当然写字就丑了。”

周姑娘被余舒说中所想,本来窘迫,但听余舒下头歪理,就同周围几人一样被她逗笑,抬头打量了余舒两眼,是见眼前少年,额圆眉长,鼻挺目亮,观之可亲,哪里好称丑,只是不及身旁人俊雅罢了。

景尘看着余舒三言两语就把那小姑娘逗笑,应付自如的样子,让他不得不佩服。

余舒只与人家说笑两句,就认真去排算,大约过去盏茶工夫,才放下笔,对周姑娘道:“下个月初三、初五、十一,都是宜出行探亲的好日子,敢问令尊令堂各是什么属相?”

周姑娘不知余舒所问为何,却还是配合着告诉她:“我爹肖牛,我娘肖鸡。”

余舒伸手在纸上一划,道:“那就初五吧,初三冲牛煞,十一冲鸡,初五宜好。”

周姑娘点点头,不做旁疑,“有劳你,多少钱?”

这还是余舒在秋桂坊摆摊以来头一次有人开口要给钱,余舒没傻地再说“算不准不要钱”,飞快地比较了市价,便伸手比道:“你是今天头一个客人,给五十文钱就好。”

别处算历都是一角银一回,到了余舒这里就减半,周姑娘一听恁的便宜,当即高兴地数了半串子铜钱放在桌上,又看了景尘两眼,才心满意足地走了。

余舒看着桌上放的钱,差点红了眼,熬了这么多天,总算是开张,她高兴地扭头瞅着给她揽了头一笔生意的景尘,心想这家伙倒是招财,看来那计都星的命理也不是真的坏到无可救药。

突然间,余舒笑容僵住,瞪眼瞧着景尘,猛地想起什么,按着桌子站起来,踮脚看着快要走没影的周姑娘,丢下一句话,便心急火燎地追出去:“景尘你先看着,我去去就回。”

坏菜了,她今天出门是不是没带脑子,全把景尘这祸根的事忘在脑后头了!

第一百五十一章 算我倒霉认识你

景尘远远看着余舒追上方才那位问卜的周姑娘,比手画脚的不知说些什么,过了半晌才掉头回来,看她神情,不知为何不见了方才的高兴劲儿。

卦摊前头还有几个等算的人,余舒折回卦摊边上,急急忙拿笔在纸上记下一串八字,才对那几个客人抱歉道:“几位,实在是对不住,我有些急事要回家去,不好意思让你们等这么久,这样,你们等明天再来找我,我不收钱代你们算一卦。”

几人原本等了半天见算不成,就有不悦,听到余舒后半句话,才露出不满,一个个离开了。

打发走了这几个人,余舒就开始收拾卦摊,景尘疑惑地拉拉她袖子,用目光询问她这是怎么了,有什么急事要回家。

余舒一时不知该如何同景尘解释,便敷衍道:“先收拾东西,回去路上再和你说。”

她一边整理,一边想着该怎么和景尘说,实话是肯定不能讲的,难道要她告诉景尘,她是怕他同生人接触,会给人家带去麻烦,无端祸累其他。

同景尘相处这些时日,她一直都在防备那计都星的厉害,虽不知有几成是因为景尘的影响,她和余小修还有夏明明三个人,这段时间确实是没断过小灾小难,多数都在她的留意下避了过去,当然也有避不过去的,好像是昨天她算到了破财,结果还是被人家砸了摊子。

余舒闲时也曾琢磨过这计都星带煞的事,有几种猜测,一是这计都星发作有周期性,就拿他们在船上历险,九死一生后脱险,就安定了好一阵子。至少他们在山洞里过那段时间是相安无事,所以说,这计都星发作不是回回都要人命的。反应在数学图像上是呈抛物线形状,每一次大凶之后,都会消停几天。然后再一点点回涨,到达下一个顶点。

二是这计都星的发作是有条件性的。不可能无缘无故就牵连旁人,至少是要同景尘有过接触才行,但这接触或多或少,她却找不到一个标准,拿她来说,在义阳城时,她和景尘只是隔着一条河互相看到。他就有感觉她受到他牵连,但是只互相看到,就能让对方历险,这计都星未免太霸道了些,不符合存在逻辑,所以肯定还有她不知道的条件,例如,某些时辰,某个日子。

三是这计都星的发作是有时限性的,假如被祸累。那就算不是立即倒霉,也不会潜伏上太久,大抵是在一个月的时间内。

余舒刚才追上那周姑娘,花言巧语问了人家的生辰八字。又让她明日再来,就是为了回去算一算,小姑娘有没有受到景尘牵连,别和夏明明一样倒霉,因为早起开窗子透气,就差点送了性命。

其实直接询问景尘会更方便,他早前还没失忆时,就曾告诉过她,同他有过接触的人是否被祸及,他是有感觉的。

然而她不敢贸然去询问景尘,景尘是失忆,可是他不傻,事关他本身,有什么不对他肯定有所察觉,到时候他追问起来,要让余舒如何解释他那煞命,解释后景尘又该何去何从。

余舒发愁,当初带着景尘上路,她就知道事情不会那么简单,之前景尘没什么同人接触的机会,一切都要靠她打点,还不觉得困难,现在景尘一出门,问题就来了,难道她能让他一辈子都待在那小院子里不出来?

“唉。”

回去的路上,景尘侧头看着叹气连连的余舒,能察觉到她是在发愁,却不知为何,原本还想要问她为什么急着回家,见她这样子,就没有再添乱,安安静静地跟着她回了家。

快到家门口的时候,余舒才找了个别扭的理由搪塞景尘,说是她给那周姑娘的排错了日子,要回家温习下历法。

余小修看余舒又不到中午就推着摊子回来,不免好奇问道:“怎么这个时候就回来了,是车子又坏了吗?”

余舒正在心烦,就没搭理他,进屋坐在书桌边,胡乱匀了点墨出来,便拿着记那周姑娘的八字条子开始算,毛笔用着极不顺手,严重拖延她计算进度,一直到中午吃饭的时候,她才把那周姑娘这一个月内的祸时统计下来,结果让她松了口气,又郁闷不已。

小姑娘好运气,接下来一个月里就只有一场小病,和人有些口角之争,就没有什么大害,是她白担心了。

“再不吃饭都冷掉了,有什么活等下再干吧,”余小修早热好了饭菜,进来喊了余舒几次,都没有叫动她。

“这就来,”余舒将草纸折好放在桌角,站起来伸了个懒腰,听到骨头咔咔作响,又掰了掰指头,才跟着余小修出去。

夏明明到培人馆去打听事,中午不回来,就他们三个吃饭,余舒坐在正对门的位置上,一张方桌,左边坐着景尘,右边坐着余小修,桌上两盘菜,一盘家常豆腐,一盘炒青菜,素的很,却比余舒和余小修在纪家杂院住时的伙食要好多了。

他们坐在桌面上,金宝就在桌子底下吃食,余舒给它准备了个专用的碟子,手掌大小,就它那丁点饭量,绰绰有余了。

余小修从景尘那里询问了余舒为何提早收摊回来的原因,看余舒情绪不高,就以为她是在不高兴给人算错卦的事,没有缺心眼地再提起,而是央求道:“哥,我在家里闷好些天了,明天陪你出去摆摊好不好?”

余舒道:“闷了等下吃完饭就出去走走,顺道上后条街上打坛子醋。”

她明天是不打算再带景尘一起出门,要余小修不在家,谁来给景尘做饭。

余小修撇了下嘴,心里头明白,就揭穿她道:“你是怕景大哥一个人在家没法子吃饭吧,你放心。我前几天教过他生火热饭了,留他一个人在家饿不死。”

景尘筷子一停,抬头看向余舒。心中有些好笑,暗道难怪她总让余小修留在家里做题看书,少叫他出门。原是留下他给自己做饭。

余舒不高兴地把碗往桌上一放,搬起脸孔训道:“怎么说话呢。”

余小修心知是某个字眼惹到了余舒。没敢顶嘴,低头认错道:“我开玩笑的,”又对景尘歉声道,“景大哥,我没旁的意思。”

景尘摇头,表示不在意,又冲余舒笑笑。让她别生气。

余舒哼了一声,道:“明天你们两个都在家里待着,谁都不想出去。”

看景尘和余小修一前一后点了头,她才端起碗继续吃饭。

这下好了,不用担心明天景尘再要同她一起出门。

夏明明半下午就回来了,耷拉着老长一张脸,任谁都看出她气儿不顺,余舒正在屋里教余小修打算盘,她没敲门就进来了,往余舒床上一坐。干瞪着他们两个。

余舒拍拍余小修让他继续练习,走到她身边,问:“怎么了又?”

夏明明闷声道:“我今天早上去找方先生了。”

方先生就是之前给夏明明写荐信的那一个,余舒闻言。就知她是在生气什么,前阵子夏明明拿到荐信,到司天监下府去录名取文牒,却官差告知她荐信章头写的不对,不肯给入考,其实哪里是荐信写的不对,那官差求财才是真,余舒当时手头上没闲钱,就让夏明明等着,看来她应该是坐不住,自己又去找那方易师求了一封荐信,到下府去问,没能讨好。

果不其然,夏明明捶着腿恶声道:“我低声下气重新求了一封荐信,到司天监府下去录名,那个官差还是说不行,我就找到他上司,结果那个狗官说我错过了入考的时日,要我拿五十两银子补办,可恶,当我是愚民糊弄吗,我岂会不知道我错没错过时日,他们分明就是故意刁难我!”

要入考大衍试,流程其实并不复杂,先得求到一位登记在司天监册内的易师的荐信,然后拿着它到司天监下府专门办理入考的衙门去核对,录名领文牒就行了,连户帖都用不到,那文牒就相当于是张准考证。

“那你现在准备怎么办?”余舒是想帮夏明明,原本她是打算,这阵子赚够了钱,就领她去疏通一下,贿赂贿赂官差把文牒领了,谁想她卦摊生意惨淡,钱没赚回来,就先赔了五两银子的保护费。

现在叫她拿出五十两给夏明明去考试,她是断拿不出来的。

夏明明看了眼余舒,支支吾吾道:“你、你还有多少钱?”

余舒站起身,搬着凳子去取了衣柜顶上的皮袋子,拿到床上一抖,银块和银票都掉出来,她指着这些道:“就只有二十多两。”

夏明明顿时哭丧起脸:“怎么办,再有几天,一进十月,司天监便不许录考了。”

错过了今年,她还要再等三年,她早就被家里人找回去了,到时候说什么都晚了。

想到日后境遇,夏明明顿时六神无主,眼见着跟前只有余舒一个人能求助,便抓住她手道:“阿树,你给我想想法子吧,你主意最多了,肯定会有法子对不对?”

余舒皱眉不语,她知道夏明明这么一路挺过来,肯定是有什么非考不可的理由,可是一时要找这么多钱,想来想去,就只有一个法子,还是她最不愿意使的法子。

“阿树、阿树…你有法子吗?”夏明明急得都哭出来,小心翼翼看着余舒,就怕她摇头。

余舒看她两眼泡泪的无助可怜相,想说让她别考了,这话却怎么都开不了口,到最后才甩开她手,郁闷道:“算我倒霉认识你。”

第一百五十二章 问路

在秋桂坊半个月,余舒头一回不是下雨天却没出摊,清早领着夏明明,清早街上还没什么人的时候,就找到了明源赌坊。

虽是一大早,但市井上的赌徒经常一赌就是一个晚上,明源赌坊作为这秋桂坊里最大的赌场,白天黑夜都是一样人多,夏明明跟在余舒后头,一进到大厅里,就被各种汗臭狐臭熏了个晕,差点吐出来。

她嫌恶地扫了一眼里头情景,扯扯余舒后背,小声道:“不能换个地方吗?我受不了这怪味儿。”

余舒没好气地瞥她一眼,“忍忍吧。”

夏明明扁扁嘴,因为是自己非要跟来,便没好意思再抱怨,紧跟着余舒进去了。

余舒挤过几张赌桌,在柜台后头找到了昨天见过的那个小伙计,往前一凑,笑声招呼道:“小奇哥,早啊。”

伙计小奇认出余舒,纳闷道:“你怎么来了?”

余舒把手里拎的两包干果点心放在柜台上,打开的当中一包干果,朝前推了推,“昨儿谢谢你帮我打条子,今日寻着没事,就过来瞧瞧你,这干果是家门口卖的,炒的还香,你拿去尝尝。”

小奇岁数不大,和余舒相当,还是爱吃嘴的年纪,闻见那炒香,就下手捏了一粒花生拨开,丢嘴里,嘎嘣嘎嘣嚼的香,就乐地趴柜台上,边剥花生,边同余舒讲起话。

“这人是谁啊?”小奇指了指站在余舒身边的夏明明。

“是我家里兄弟。”

小奇多看夏明明两眼,对余舒挤眼道:“你兄弟怎长得比别人家妹子都好瞧。”

夏明明瞪他一眼,躲到余舒身后头,余舒呵呵道:“不说她,她脸皮子薄。”

小奇看不见了夏明明,就问余舒:“你来找我玩。今日不出摊子吗?”

余舒也捏了一粒花生吃,“不出呢,生意不好。”

小奇啧嘴道:“怎么不好啦。我瞧你们学易的,各个会赚钱,随便掐掐指头。就是好几两呢。”

听见外行人对易客的认识,余舒哑然失笑。掐掐指头就能知道前因后果,不是骗子,那就是大仙了。

“那是你看见的,你看不见还有好多人吃不上饭呢,”余舒道。

“谁吃不上饭,你吗?”小奇指着余舒开玩笑,哪想余舒竟会一本正经点头:“现在还能吃上。过几天就说不准了。”

“啊?”

余舒见他惊讶,顺势就问道:“小齐哥,昨天听你讲你们长青帮有场子赌易,能说说怎么过去吗?”

小奇把嘴里花生皮一吐,站正了身子:“怎么你要去赌易?”

“嗯,最近急着用钱,想去看看。”余舒实话实说,不是急着用钱,她真是不想到这种地方来招惹是非。

小奇犹豫道:“倒不是不能和你说,只是你得想好了。这安陵城里赌易不比别的地方,百赌无一中的都是常见,运气不好,同场子遇见几位算师。有多少钱都得搭进去。”

余舒知他是好意,便道:“你放心,我算学是不错的,以前在家乡认过一位大算师,同他学过本事。”

她这说的是裴敬,倒不算假话,她的确是在裴敬手底下学过做账。

小奇一听这话,就没再劝了,当即就把进场子赌易的法子告诉她。原来这长青帮赌易的场子,也不是每天都有的,而是单月双日,双月单日才有,地方也不一定,得先到这明源赌坊来,拿到入场的条子才知道去哪里。

所以说若不是常在这街上走动,又认得熟人,要想在这城南找赌易的地方,还真是毫无头绪,余舒这算是误打误撞,结实了小奇,又和人搭上话,才得指路。

“喏,凭这条子才能进场子,”小奇在柜台下头翻找出一张手指头长的黄条子,对余舒道:“不过是要收钱的。”

“多少?”余舒爽快地去掏钱袋。

“五两一张。”

余舒手抖了下,暗骂了一句真黑,但还是把钱掏了,数出半袋碎银子搁在柜台上,拿了小奇手里头的条子打量,这入场卷做的粗糙,上面写有“壬午年菊月春香楼”等字样,背面盖有一个红戳。

余舒还没看清楚那红戳盖的是什么字,夏明明就从头伸出手来,好奇道:“给我瞧瞧。”

余舒把条子给她,看小奇放好了钱,就向他道谢。

小奇摆手,又瞅了夏明明一眼,提醒道:“对了啊,这一张条子只能一个人进场子,当月才管用,你别到时候领人一起去,小心被撵出来,也别误了日子,等到十月里我们就换戳子了。”

“晓得了,那你忙吧,我走了,等赢了钱,回头请你去吃酒。”余舒留下客套话,就领着夏明明走了,这一趟还算顺利,打听到了赌易的地方。

出来赌坊,站在大街上,余舒和夏明明都使劲儿换了几新鲜空气。

“阿树,你知道这春香楼在哪儿吗?”夏明明拿着条子问道。

“知道。”余舒之前为了找地方摆摊,是把这秋桂坊附近都走了个遍,看见春香楼名字,不难想起来曾经见到过的招牌,暗皱眉头,那可不是什么好地方,是开在秋桂坊后头街上的一家妓馆。

“那咱们现在就去吗?”夏明明跃跃欲试。

“不是咱们,是我一个人去,”余舒把条子从她手里拿走,“刚人家说的话你没听见吗,一张条子只能进一个人。”

夏明明垮脸道:“那我怎么办?”

“你在家里头待着。”别说没余钱多买一张门票,就是有余钱,余舒也不打算带夏明明一块儿去,就这事儿精,真去了还不知道会给她添什么乱。

夏明明知道她们钱不足用,还要留下来做赌金,就没好开口说要余舒再买一张条子。

“那你现在就去吗?”

“现在不去,等明天。”

“不能今天去吗?”夏明明当然是希望越快弄到钱越好,早点拿到入考的文牒,她才能安下心,不然晚上觉都睡不着。

“今天去不了。”

“为什么啊?”

“因为现在是九月。”

“九月怎么了?”夏明明迷茫地问。

余舒鄙夷地看着她道:“你下次出门带上脑子行不行。”

都说了是单月双日,双月单日入场,现在是九月份,今天是二十三,去了能干嘛,逛窑子吗?

余舒和夏明明一回到家里,余小修和景尘就迎上来,前者询问道:“怎么样了?”

昨天夏明明央求余舒,余小修也在跟前,就没瞒他,后来吃完饭的时候,夏明明说漏嘴,景尘也知道了余舒为了给夏明明凑钱,要去赌钱的事。

余小修其实很不赞成余舒拿他们的生活费去赌,碍于夏明明在场,才没表现的那么明显。

“嗯,都找好了,等明天我过去看看。”余舒坐下喝水。

余小修一看这事说定了,憋了一晚上,才忍不住开口劝道:“不去不行吗,万一她考不上,这钱不是白花了。”

夏明明不愿意了,“你说谁考不上呢!”

“说你,”余小修许是把话说开了,就不客气道:“你易学还没我、我哥好呢,我哥都不去考,就你非要去,要花钱你一分钱没有,到头来还要我哥给你想办法。”

夏明明被他一句话堵住,羞恼地红了脸,半会儿才想起来一句话回嘴:“又没要你操心,你管那么多呢。”

“谁管你,我是怕我哥吃亏。”

“你、你”

余小修和余舒同吃同睡这些日子,嘴巴早不是当初那么呆笨,况且他年纪又小,并不需要谦让,就和夏明明一句我一句斗起嘴来,竟还占了上风。

余舒被他们两个闹的心烦,按下一人给他们一个脑镚儿的冲动,放下茶杯就回了里屋,景尘见状,跟着起了身。

外头还在吵,余舒坐在书桌边上,把玩着景尘送她的那根漂亮羽毛,景尘在她身边站定,挪了砚台,研墨了几下,在纸上写到:‘我同你一起去好吗?’

余舒看他纸上问话,偏头看着面容俊秀的景尘,忽就想到了当初在义阳城时,景尘和她一起去纪家的宝仁赌坊赢钱的情景,没想今时又遇到相似的情况。

她心有所动,便同景尘提起那件往事:“几个月前,我们在义阳遇到,当时我一位长辈重病,急需用钱,我为到赌坊去赢钱,怕人家为难我,还特意找了你做保镖,护我周全,你还有印象吗?”

景尘努力回想,却无半点印象,有些失落地摇摇头。

看他记不起半点,余舒笑了笑,回头看着手里的羽毛,并没打算告诉景尘,那时候是她厚着脸皮求他帮忙,他才心软答应陪她,不像现在,是他主动要求。

不过这一次,她是不能带上景尘了。

五十两银子,在京城这地头,根本算不上多,易师们多的是有钱人,她只要把握好度,明日有赢有输,闷声赚它个五十两,应该不会惹什么麻烦,她昨晚上就给自己算过了。

不然她是不会替夏明明冒这个险,她对夏明明这算是感情投资吧,在一分红利都没拿到情况下,还是需要着重考量风险的。

第一百五十三章 入局

九月里的这一天,夏明明难得的最早一个起来,余舒被她拍门吵醒的时候,天才刚有亮色,她慢腾腾穿了衣服起床,到屏风那一头给还在睡中的余小修拉了拉被子,一出到外头,夏明明就跟在她屁股后,洗脸梳头,就连她上茅房,她都在外面等着,看余舒老神在在,夏明明心急又不敢催,直到见她拐进了厨房准备烧火做饭,才忍不住道:“你早饭就在外头吃吧,还做什么呢。”

“出去吃饭不要钱啊,”余舒指挥着她往锅里添水,自己端了水盆里的小锅,把前天买的一缸米酒倒出一半,数了四只鸡蛋,准备早上煮个甜酒荷包蛋吃,前几天余小修说起想吃这个,原本她是昨天要做的,后来因为夏明明的事耽搁了,这米酒再不煮,就要泡坏了。

“阿树,你有没有把握啊,要是、要是把钱输了怎么办,”夏明明凑在余舒边上,不放心地询问,那双大眼睛下头可笑地挂着两撇灰青,因为担心错过这次大衍,她这两天都没能睡好。

余舒把煮的半熟的荷包蛋捞出来,放进碗里头,把米酒倒进锅里,盖上锅盖,才扭头对夏明明道:“如果输了钱,你立马就给我写信回家去,让你家里人来接你,把你欠我的钱都还清了,你爱上哪去就上哪去。”

“都这时候了你还有心情同我开玩笑,”夏明明嘟囔道。

“谁和你开玩笑了,”余舒把手往围裙上擦了擦,转身回屋去拿了算盘过来,当着夏明明的面噼噼啪啪一通拨打,手托着算盘掉了个儿,示给她看:“瞧好了。从咱们跳船开始,到现今为止,包括路费和每日食宿在内。你共欠我八十九两六角又三十七文钱,我都给你记着呢,算上利息。你到时候得还我一百二十七两四角六十二文,零头给你免了。算你一百二十七两,你要敢不认账,信不信我现在就把你打晕了卖给人贩子。”

余舒狞笑一声,伸手在夏明明脸上掐了掐,“就你这模样,少说能卖个百八十两的吧。”

夏明明气呼呼地拍开余舒的手,因为常被她开玩笑。到不至于因此恼怒翻脸,“你放心,不会给你忘了,别说是一百两,真等我考过了大衍,给你一千两都行。”

余舒把算盘往她手里一塞:“考不过也得给。”

“给、给、给!”夏明明被余舒气的不轻,抱着算盘就出去了。

她刚一走,余舒就见衣裳整齐的景尘走到灶房门外,刚好锅里的米酒煮好了,她便招呼他来盛早饭。一面交待道:“中午我要是不回来,你们就到外头去吃,街口那家卖凉面的爽口,今儿天热吃着舒服。记得甭让店家给你放辣子。”

景尘点点头,余舒盛好两碗,本打算先端出去,但摸到发烫的碗沿,就把手缩了回去,揉了揉耳垂,景尘见状,便伸手越过她,一手一只端着发烫的碗出去,余舒看他不怕烫,干脆就把盛下两碗也留给他端,自己洗了勺子那回屋去叫余小修起床。

出门前,余舒又把随身的物件检查了一遍,昨晚上烧的柳炭条两根,一把小刀,一只算盘,还有二十两银票,除了算盘,其他都贴身放好,又对着镜子,换上她最好的一件衣袍,用锅底灰把眉毛涂得粗犷一些,抹黑了鬓角,看起来更像是个青年人。

没让余小修和景尘跟着,余舒带着夏明明出了门,再怎么说都是给她办事出力,怎能让她清闲在家等着,起码是要让她知道做什么事都不容易才行。

两人出门不早,到了秋桂坊,太阳已升高,余舒拐了两条街找到了春香楼,大白天来妓馆吃花酒的客人不多,两个年过二八的白净女子搬了凳子坐在门前嗑瓜子,手心里攒着香帕,见有人从眼前经过,就会笑上一笑,她们衣着虽无露肩露肘,但那身粉红花绿的打扮,却分明不是良家妇女。

夏明明本是不知这春香楼何所,但此刻见了,也就知道这是什么地方,愣了下,便拽着余舒退回到路边上,红着脸压低声音慌张道:“怎么是这等污秽场所。”

“不然你以为是什么地方,客栈吗?”余舒拨拉开她手,整了整衣裳领子,又抿了抿发鬓,叮嘱道:“你就在外头等我,饿了就在附近找吃的,我最迟天黑前出来。”

说罢,就只身大步走过了街头。

夏明明连拦的机会都没有,眼睁睁瞧她被一个妓子娇笑着迎了进去,转眼不见了人影,她心里头猛地一下空落,说不出是难受还是别的什么,鼻子闷闷的发酸,很想就这么冲进去把她拉出来,告诉她她不考了。

然而一想到这样做的后果,她就又退缩了,捏着十根手指,满是愧疚地后退几步,缩到了路边的小巷子里,盯着街对面那家妓馆的大门,暗自咬牙:“阿树,我亏欠你的,日后一定会十倍还你。”

余舒一进到妓馆里,就向迎上来的老鸨出示了明源赌坊买来的那张条子,老鸨脸上依旧挂笑,审视了那条子上的红戳,递还给她,随手招来一个十二三岁的雏儿,领着余舒穿厅子到后头去。

这妓馆前厅修的粉香,处处纱幔红缭,穿过两道珠帘门,进了后院,另有洞天。

约莫有二百平米见方的院子里,成“口”字型围摆着一圈茶座,大约有三十来张的样子,中间空荡着,席间坐有小半人,有的在喝茶,有的在同邻座聊话,竟不见赌局,乍一看还当是闯进了谁家茶宴。

雏儿将余舒领到后院,就有一个头戴青灰布帽的男人上前来询问,收了余舒的入场条子,让雏儿领着她入座。

余舒挑了个人多的地处坐下,是为听听两旁人说话,免得等下她生手不懂此地规矩。闹了笑话,身前茶桌不大,刚好够一人独坐。除了杯盏,另有笔墨纸砚,还有几张信封。不知用来作何。

那雏儿给她斟茶后,在她背后站有一会儿。也没见余舒给赏钱,就悻悻地走了。

余舒和邻座人攀话,别人见她面生,爱答不理的,余舒说几句话,见没意思,就不贴人家冷脸。摘了腰上算盘,放在桌上拨弄练手,过了一会儿,又有几个人陆续进来,余舒见还没有开赌的意思,就找了之前检条子的那个男人问话,对方一听她讲,就笑了:“您该是头一回来,这早场子,要等到太阳升起过后。人满整数才开,来晚的就得等下一场,等到午时,早场过去。要想赌下午场的,就留在楼里用饭,不想赌的,就可以先走了,同样,要留晚场,就留下用晚饭,当然了,这酒菜钱您得自己掏。”

这长青帮倒是很会做生意,五两银子一张门票,只是买个进来,想捞够本,怎会单赌一场就够,留下吃饭又要花钱,这楼子里的饭菜肯定不会便宜,一二两是跑不了了。

余舒看这人好说话,不免多问两句:“你说的不错,我是南方人,头一回在安陵城里玩这个,瞧见这里规矩,却同我们那里很不一样,还要分场子来赌,你且同我说说规矩吧。”

那人道:“不必担急,等下人齐整了,自会有人讲说,您先请坐吧。”

余舒闻言,就没再多问,谢过他回去坐了,喝了两口茶润润喉咙,数了数场上人数,在座的是有二十四位,还差六个,耐心等有一刻来头,人就齐了。

见东面缺口走进来个壮汉,虎背熊腰地站在一圈茶座中间的空当上,伸手拍了拍,后院很快就安静下来,这壮汉声音响亮:“先多谢各位捧场,在我长青帮地头上赌易,情管各位放心,咱们上面都是打通过关系的,绝不会有人乱来查场子,败了大家赌性。”

话落,下头接连响起了几声应和,城南不许赌易,这是明文禁令的,想要玩就得上城北去,然城北那水深的,又是一般易客能淌的起,便就有不少私下聚众开局从中牟利的,但要想撑的起这场子,没有两把刷子哪能行。

那壮汉看一圈众人,接着道:“将近大衍,安陵来了不少生面孔,今日在座有几位瞧着是过客,我便讲讲咱们这里的规矩吧。”

余舒一听正经的来了,便伸长了耳朵去听。

“各地赌局不一,咱们长青帮的场子两个月前才换了城北最时兴的玩法,有个名头叫做‘对赌’,请各位看一看左手边上,有红白两样信封,请各位自出题目,一道题加一注,赌金记在题下,最低五两一题,分别将题目放入红色信封当中,另记一张题解收入白色信封,最少出三题,也就是说开局前您手上至少要有红白共六张信封。”

这汉子长的五大三粗,说起话来却有条不紊:“等下我会发放三十个牌号,人人不一,赌局一开,或可花五两银子先行抽取对方牌号选题做赌,或可随后按序领取,每半个时辰为一局,若不能解题,或是解错,则输赌注,要将题目下注赌金如数输与出题者,反之,则出题者将下注赌金输与解题者。丑话说在前头,若有谁想赖赌,输不起的您请早离场,别到时候再来后悔,没这说法。”

汉子冷脸说了最后一句话,伸手引向东南边席外两张茶座:“今日咱们请了洪仁易馆的宋先生和德兴易馆的刘先生做客,若有输过不服气的,到时还要有劳两位先生做断。”

那边茶座上一个中年和一个老叟,拱手揖揖,在座有不少人认出来这两位秋桂坊上的名人,都起来礼了。

“废话不多说了,今日还是赌三场,两刻后开局,各位请先想好题目,来人,发牌子!”

余舒手背撑着下巴,看着桌上两色信封,目露思索,照这么个赌法,可要好好安排一下才行。

第一百五十四章 薛大人

在余舒看来,这安陵城的赌局做的很是有趣,比起她之前在义阳城见过的大不相同,规矩要多的多,但越是这样,就越是显出一个“赌”性,赌嘛,本来就是要有运气的成分在里头。

在场有三十个赌客,每人三题,就是说至少有九十道题目,这里头有难有易,有赌注高有赌注低,在赌别人题目的同时,别人也在赌你手中的题,因事先不知赌注,一面是赢,也许另一面就是输。

趁着发放牌子的工夫,余舒大概琢磨了一番,她手里现在有二十两银子可用,也就是说,按照最低限一题赌注五两,她可以出上四道题目,按照“对赌”的说法,如果她压四道题,同样就可以去赌别人手里四道题,那么只输不赢的话,这第一局,她最少可以赢四十两,也就是说,运气不好,全都抽中了五两的一题,那她一局下来还不能够收手。

谨慎起见,余舒不打算充什么大尾巴鹰,这头一局的四道题她全都要压最低的五两,为了多得一次抽题的机会。

牌号很快就发了下来,余舒拿到的是十九号牌,因为待会儿就要按这顺序抽号赌斗,越靠前越好,她是不在意这牌号是几,而临近几人,就有因牌号靠前而偷乐的。

拿到了牌子,余舒便自行匀了墨开始出题,在秋桂坊摆摊这几天,生意冷清,她就在别家易馆买了本《算痉抽空参详,看的七七八八,对这时人的数学水平有更进一步的了解,因而现在叫她出题。不至于全无头绪。

尽量把字体写的规整些,余舒将写好的题目和答案分别放入信封中,在信封正面标上了“一二三四”做记号,这四道题她没敢出得太超过,只有一道是难的,其他三道都中规中矩,是有保着本钱,多赌几局充数的想法。

时间一到。刚才那个解说的壮汉就又走出来,身后头跟着个手端托盘的雏儿,也不管是不是有人还没有出好题目,便向众人示了那托盘里的三十只副牌号,正同每人手中相对应。

“若有要先抽题的。现在可以叫号了。”

五两银子,买个先机,虽不能知道牌号后头是谁,题目是难是易,但是在座的都是易客,既然敢来赌,多少都有点能耐,未尝没有人对数字吉凶有研究。可以窥破一二。

果然,就有三个人肯出钱先挑选对手,让余舒意外的是其中还有一个人叫到了她的号牌,接下来,那壮汉就亲自指挥着几个雏儿,分别到被叫到号牌的三个人桌前,取了他们桌上放在红色信封里的题目拿去给那三个叫号的人,看对方是要挑选一道、两道。还是全要。

很快的,就有雏儿端着托盘回来了,余舒看着那托盘上依次摆放的四个红色信封,伸手取了一看,竟不见她方才做的标号,显然对方这是把她的四道题全都挑了过去,同样还了四道回来。

余舒心里头有些微妙感。收下了对方的副牌号,留着待会儿破题用,便依次拆了信封,没先看题而是先去看题目下头的赌注,头一封的赌注就让她惊讶地咋起舌头对方竟然压了一百两!

这手笔未免太大了。就这么有自信别人解不出来吗,余舒一面吃惊,一面去看那道题目,当即便扯动了嘴角,这题目出的还算是有水准,至少是比义阳城赌坊的题目高上两个档次,但对她来说不算难,也就盏茶工夫计算出来。

余舒放下这道,再去拆第二道,抖开纸张寻着下面一瞄,愣了下还是一百两!

一看题目,会做,好极!

直接去拆剩下两封——一百两,全是一百两,四道题目四百两,顿叫余舒有种瞎猫撞上了死老鼠的感觉,她按下手中题目,抬头向对面张望,寻到了那个挑中她题目的人,对方显然也刚阅过她的四道题目,正在望她,因为相距有段距离,互相都看不清楚对方脸色,但余舒就他出题的难度,约莫着对方是能解出来她两道题。

这么一来,余舒就觉着左右为难了,这四道题她是解呢,还是不解呢,是解一道呢,还是都解呢?

这可是四百两啊,真的都赢了人家的,肯定是要冒尖,招人眼红嫉妒,说不得还要同那个输钱的人结怨,可是不解吧,送上门来的肉,哪有往外推的道理。

余舒摸摸下巴,端起茶杯啜了两口,最后是决定,解他个两道,空他个两道,至少面子上过得去,又没什么仇怨,不要让人家输的太惨。

这便掏出了随身的炭条,摸了纸张,对比着四道题目,挑拣出来两道她感兴趣的去解。

此时在局的其余客人,都按牌号依次挑选了对手,那主持局面的壮汉放了一只水漏在中间的桌子上,让每个人都能瞧见,是半个时辰为一局。

一盏茶后,就有人解最先解出了题目,余舒分神去看,只见那壮汉亲自上前去取了那人桌上的解题和副牌号,拿到出题人的桌上去拆白色信封对答,又将这题目和答案一并递给出题人,待对方确认后,才举起手中牌子,高声报号:“九号,赌中十六号一题,银十两。”

刚才安静的局面响起几声窃语,那个赌输的人放了银票在托盘上,由壮汉指了个雏儿端着拿去给了那个赌赢的人,这算是一回合。

余舒看过热闹,就没再在意下面的进展,游刃有余地算出来头一道题,时间刚过去一小半,期间又有几人赌中,最高不过是二十两,还有那个花五两银子选了她对赌的男人,也解出来她一道题,余舒很是爽快地就把钱给了,毕竟等下要赢人家的多。

她倒没急着喊那壮汉过来验证。而是继续去解下一道题,解出来后,看时间还很充裕,就把算好的两道题重新再验算一遍,是为防着万一马虎。

之后那壮汉又到她桌前两次,余舒都老实地把钱给了,前后一共是十五两,还剩下五两在手里。

等时间差不多还剩下盏茶的工夫。她才停下来,将她演算的几张纸用炭笔涂花,看看场面上或是高兴或是垂头丧气又或是奋笔疾书的众位赌客们,招手叫了那壮汉:“这边。”

壮汉走来,先拿起她桌上的副牌号看了一眼。才接过她递来的两道解题,拿着那副牌号去找出题人。

余舒张望着那边,搓着手等着听那悦耳的赌中声,却迟迟不见对方宣布,从她这个角度看去,那壮汉背对着她,站在出题人桌前,刚好就挡住她的视线。看不见那两人在说什么,她隐隐有些不好的预感,刚要站起来,就见那壮汉转过身,举起了手中的牌子,瓮声道:“十九号,赌输七号两题,二百两银。”

余舒脸色忽变。猛地按着桌子站起来,她赌输了,怎么可能!

那壮汉宣布完,就朝她走过来,让身后头的雏儿上前,面无表情地示意她将赌金放在托盘上。

余舒却不拿钱,而是绷着脸道:“我要先看看他的解题。”

不是说大话。她对自己很有信心,除非是精密运算,不然但凡她会解的题,验算过两遍还出错的几率只有万分之一,完全可以忽略不计。

如果不是她算错了。那必是出题人的解题有问题。

壮汉没多说什么,转头去拿了那人的解题,余舒拿到手里一看,暗自冷笑,他这个答案和正解相去甚远,怎会是对的,她抖了抖手中两张纸,扭头对坐在一旁,被长青帮请来的两位先生道:“是他算错了,敢请宋先生和刘先生帮着验一验吧。”

这可是二百两银子,别说她没有,就是有也断不会被这么瞎胡混过去!

那两人互视一眼,年长的宋先生道:“拿来吧。”

余舒自行把那出题人的题目和解题,连并她的解题一齐拿了过去,给二人检阅,想着他们能被请到这里来镇场子,当是有能耐看出错对,岂料,他二人大略略看过三份,便在场上闲下来的一群人关注的目光下,由那宋先生捋胡子道:“这解题没有问题,是你赌输了。”

余舒皱起眉头,客气道:“两位是不是看错了,我可以现在就把题目给你们解上一遍,请你们再仔细看看对错。”

那宋先生不悦地轻哼了一声,将手中三份丢在茶桌上,端了茶杯,扭过头不再理会余舒。

余舒见他们二人不愿做主,心底一沉,就听那壮汉在身后寒声道:“愿赌服输,你这是要胡搅蛮缠吗?当我长青帮是什么地方,啊?”

她转过头,便见那壮汉面色陡然凶煞起来,领着两个打手走过来,一副她不立即拿钱出来,就会对她不客气的模样。

余舒心知不妙,暗骂一声糟糕,朝后退两步,心念急转,正搜寻着对策,就听到前头楼子里一阵骚乱声,几道女子尖叫响起,未几,就见那后院通着前厅的门口处,两个守门的打手惨叫着被人从里面踢飞进来,一转眼,就冲进来一群檀衣乌冠的官兵,二三十人,个个手持着三尺长刀,神厉色凶,那为首的一个头领厉声指着院内,喝斥道:“尔等胆大,竟敢在城南聚众赌易,月前朝中才发文书,严查私赌,你们是吃了雄心豹子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