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明明疑惑道:“他为什么要为难我?”

余舒一时和她解释不清,便道:“先不去管他,我有法子让你报上名,你这几天就不要去培人馆了,跟着我走吧。”

夏明明正愁再去求人麻烦,挺余舒这么一说,自是信她能解决,想不想就应了,然第二天被余舒叫了早起,看见她推着木轮子小车,拿了一面蓝底黑字的幡旗出来,脸就不对了:“你这是要做什么?”

余舒前日拿到摊车和幡旗时,夏明明并不在家,因又不在一屋,并不知她私下动作,也未曾挺余舒说起过要出去摆摊的事。

“出去摆摊给人测字算卦啊。”

余舒答的理所当然,“快走,早去占个好位置。”

夏明明不干了:“去街上摆摊?要去你自己去,我才不去丢那人!”

余舒冷哼道:“光明正大有什么丢人的,不去不去,不去我就不管你报名的事,你大可以厚着脸皮再去讨一封荐信,看人家给不给你考试。”

听这番恫吓,夏明明内心挣扎,她脸皮子薄,拉不下脸到街上摆摊,单那报名的事,她又怕因此耽搁了。

余舒没工夫等她,丢下话说:“不去也行,中午没饭吃,小修要陪景尘去医馆去抓药,你一个人在家看门吧。”

夏明明看着 余舒吧旗子往推车上一插,头也不回地出门,真不打算管她,她心一急,跺跺脚,追了上去。

。…

一大早,秋桂坊的人就不少,余舒推着小摊,在街面上寻了半晌,才找到她前天看好的一个位置,就在一座酒馆留下,之前她来逛过几回,都没见 有人在这里摆摊,不怕占了别人位置,引起口角。

让夏明明看着摊车,余舒进去酒馆和掌柜的打招呼,毕竟在人家门口立脚,拜拜地头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酒馆掌柜是个老叟,性孙,脾气倒还温厚,余舒雨他攀谈,先点了点这楼里的风水流向,说是这盆花摆的好,那扇帘子垂的妙。头头是道,先叫老叟另眼相看,再说起门前摆摊的事,是讲:“我兄弟来京参考大衍,食宿不够费用,故而出门赚写零钱,就在楼外头,不会挡了您家生意,望掌柜的行个方便。”

说到这里,又拿了昨日让余小修抄好近三日的晴雨表递他,道:“小子不才,对气历倒有一些研究,凡后下雨天阳,都能提醒几句,掌柜的若有问事,但凡风水八字,或可代为解难,不需客气。”

话说道这份上,岂有不应,孙掌柜看着少年郎有些 本事,不像花腔之辈,况这门前多个卦摊,许能带揽几宗生意,就谦虚接应,又让小二去沏一壶茶,待会儿送去门外给余舒消暑解渴。

余舒承谢过,出门见夏明明守在小摊车边上,坐不是站不是,恨不得把脸埋到地上的尴尬样子,暗笑,上前道:“有马扎怎么不坐着。”

她打开摊车下面的暗柜,拿出三张高马扎,打开放到一旁让夏明明坐,又从里头掏了签筒、龟板、爻钱、笔墨算盘等物,一一摆在摊面上,最后将卷起的罚你抖开,插在小推车的手把上。

夏明明见到那幡旗上端正“余舒妙算”四字,再瞧余舒脸上年少光景,不由窃笑,被耳朵尖的余舒听见,回头问她:“有什么好笑的,说出来听听。”

夏明明道:“我笑你这幡旗的口气叫的太大,旁人看了,只道你在吹牛皮呢。”

余舒不以为意道:“是不是吹牛皮我自己心里清楚就好。”

什么叫广告,不吹的能叫广告吗?

秋桂坊上每天都有新驻客,余舒和夏明明两个年轻孩子,一个精神,一个漂亮,在街面上 摆算卦摊子,是比较抢眼的,同行的都不由观望,更何况是过客。

不过年纪在那里摆着,通常求卜者还是更信年长一些的老先生,当然也有凑热闹的,这不,余舒和夏明明 刚坐稳不大会儿,就有人凑上前来,不过不是客人,而是来打听的。

“这小兄弟,看着面生,不是本地人吧?”这是个坎上去五大三粗的汉子,嘴角长了一粒绿豆大小的瘊子,余舒并未以貌取人,料不准他是同行还是过路人。

“大哥好眼力,我家在南方,确不是京城本地人士。”

“是来参考今年大衍试的?”

“没错儿。”往年京城到这时候,都 很热闹,不知道大衍试的只有未开智的孩子。

“那怎么这来摆摊子,哟,瞧你这准备的还 挺齐全。”

“呵呵,凑点吃饭钱。大哥要问一卦吗,算得不准不收钱。”

余舒后一句话,让原本打算走开的汉子又坐回去,“那就给我算算吧,你瞧瞧我什么时候能发财?”

夏明明在余舒背后头偷翻了个 白眼,要知道学 易的最不耐给人算三样东西,一是发财梦,二是生死局,三是瞎白话。

“那你把八字写一下吧。”余舒推了纸笔过去,磨好的墨就在手 边上。

那汉子唰唰写了,因不是富贵人物,八字倒没好隐瞒,余舒接过去一看,摇了算盘出来,噼里啪啦打了几串,那汉子见到,一脸惊奇:“怎地打起算盘来了?”

余舒腾出一只收指了幡上字样,笑道:“不是写的有吗,妙算妙算,不算不算。”

这句是解:即是妙算,就要用妙法算,不是秒法,就不算是妙算。

汉子听余舒说话有趣,哈哈乐笑,这么一笑,因嘴角那颗黑痦子,人却凶恶几分,夏明明挪挪马扎,往余舒身后坐坐。

余舒用八门吉凶给此人求了今日生门方位,算去不过聊几句话的工夫,出来结果,并未急于告诉,而是从暗屉里抽了一卷红绳,剪开一段,示意对方伸手,系在他腕上,打了个漂亮的蝴蝶结,道:“今日且走西南向,如此五百步,必招财源,切记三日内不可脱手。”

夏明明一旁看得好奇,她晓得余舒很擅长测定八门各位,因在离开江岸那片林子时,全靠他用八门生死引路,只是这红线是什么意思?

那汉子看余舒郑重其事,又咧嘴笑,嘴角痦子一上一下,“你这个法儿,我岂知准不准,我还得试了,现在不好给钱,万一不准呢。”

余舒大方挥手道:“大哥只管走去,说过不准不要钱,何时来算都作数。”

“极好,我真得了财路,再来与你谢礼。”汉子摸摸腕上一圈红绳,和余舒说了两句场面话,便扬长去的,确是朝西南去,想来他走到南头,还要转个弯,凡求卜者,多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人一走,夏明明便低声抱怨余舒道:“那人一看就是来混点子的,你倒好,一句算不准不收钱,正合了他的意,即便算准,人家谁会再跑一趟给你送钱来。”

余舒缠着散开的红绳,一排乐观道:“我都不急,你急什么,做什么生意,本来头些天都是要赔的,又不是财神爷转世,伸手就能赚嘛。”

夏明明论理说不过她,只好按下不讲,又去问:“你给他缠红线有什么用,这是哪套说法,难道八门配上红线,更准不成?”

余舒把红绳放回去,一手托着下巴,扭头朝 她挤眼:“什么用都没有。”

夏明明糊涂:“那你还给他作甚。”

“光用嘴说的多不实际,给点什么好叫人信啊。”

稍一想就明白过来,夏明明鄙夷地看她:“说这么好听,不就是个故弄玄虚嘛。”

余舒淡笑不语,没告诉她,她系那红线,又让那汉子三天再取,是要那人得了好处,这三天也得惦记着,只要不是良心太坏,就是多了个回头客。

第一百四十七章 口角

余舒打着算不准不收钱的旗号,一个上午也只就有三五个人在他们的小卦摊前停留,不管是求财还是问祸,皆是分文未赚,生意可谓是惨淡,她和夏明明俩人大部分时间都是干坐在那里当摆设。

刚一到中午,真面目就闹着要回去,余舒当然没交她走,给她一角银子打发 她上前头去买一张葱饼回来分吃,午饭就这么凑合了。

下午又免费算了两卦,看黄昏将至,余舒才在夏明明的催促下,不急不慢地把摊子收了。

回到家,天还昏亮着,进门就闻到一股子药味,余舒喊了一声,听到余小修在灶房里应她,就让夏明明把摊车推回屋里,自己到了西屋门前找景尘。

门上垂着半道软草帘子,门半掩着没关,余舒还是意思地敲了两下门,才拨帘子进去,叫她意外的是景尘没有在床上躺着,而是坐在窗前的桌案边写字,抬头见她进来,横握了手中毛笔,冲她一笑,那样子可说是赏心悦目。

余舒正大光明地多看他几眼,走过去,站在桌侧,问:“怎么样,找了郎中看过,有说你好一些了吗?”

景尘点点头,拿过一张干净的纸,在上面写到:“新开的方子,抓了半个月的药,刚才喝过。”

“嗯,”余舒低头看了眼桌上,想瞧他刚才在写什么,却见它手边放着一张纸,上头写的不是字,而是画得画,她轻“咦”了一声,凑近去看,才见那水墨描的窗子台上头,蹲着的小东西是黑白两色的金宝,跃然于纸,正淘气地欲往下跳。

虽不是正经的画作,然墨色匀称,动静相宜,把金宝画的活灵活现,余舒看着喜欢,就向景尘讨要了,拿回去贴在屋里头,倒也给光秃秃的墙壁添了些趣味。

余小修煮好了粥,余舒又下厨烧了两盘热菜,她厨艺一般,只是做的家常入口,但景尘和余小修都不挑食,夏明明则是因着吃白饭不好意思挑拣,两菜一汤刚好够四个人吃,不会留下剩饭。

饭后,天气凉快了,余舒让余小修去 搬了椅子到院中,泡上一壶菊花茶,四个人在月下纳凉,景尘和余小修听着夏明明讲起白天余舒在街上免费给人家算卦的事。

余舒则是靠在椅子上仰头观星,时不时插上那么一句话。

直到有人打了哈欠,才各自回房去睡觉。

。…

不管夏明明有多不情愿,余舒第二天一早还是把她从床上挖了起来。

“又没什么人,去了也是干坐着,这大热的天,非要我去做什么啊。”夏明明一边打着哈欠,一边穿衣服,还一遍抱怨着。

余舒抓了把梳子给她捋头发,道:“万一有人要算姻缘呢,那我可不在行,正好考考你六爻学的怎么样。”

余舒能拿得出手的几样,一次排开,分是祸时、晴雨的测算,八门生死的方位,至于风水应克,她学的博杂,缺少实践,暂不充数,而星象则关乎大事,街头上摆摊子用不到。

拿人手短,吃人嘴软,夏明明跟着余舒学了本事,总不好过河拆桥,这便咽下半肚子不满,跟着她出了门。

还在昨天那家酒馆门外,余舒先进去和孙掌柜聊了几句,才出来把摊子摆开,约莫是昨天在 她这免费掌卦的有人回去提到,今天倒是多了几个客人,有意思的是来的通是手上拮据的妇人,一样都没打算花钱,不过求卜的事是不少。

快到中午的时候,又 来了一位姓贺的大婶,说她儿子陪着儿媳妇到外地去探亲,迟了几日都没有回来,想叫余舒瞧瞧是不是路上出了什么事故。

余舒收了她儿子儿媳的生辰八字,一番盘算,见是无事,便安慰道:“大娘莫担心,他们两个现在平安无事,想来是大嫂子难得回一次娘家,就多住几日,不打紧。”

贺大娘半信半疑道:“是这样么,你算得准不准啊?”

夏明明坐在余舒身后的阴凉地撇嘴,卜易的人最讨厌就是这一句,被问到“准不准”,说准吧,凡事总有个万一,答不准吧,那还算个什么劲儿。

余舒却好脾气,道:“你心里头念着他们平安,自是会平安归来,别总想着出事,就不会出事。”

余舒这话说的模棱两可,贺大娘不很满意,又问道:“那你再给我算算,他们哪一天回来?”

听到这要求,余舒哑然失笑,“大娘,这个我可算不到。”

贺大娘皱皱眉头,不大高兴地伸手对余舒道:“罢了,把八字给我,我再到别家去问问。”

“你请便。”余舒将八字纸贴递还给她,这大娘站起来就要走。

夏明明早憋不住话,见着人求卜后不但不给钱,连句谢都不讲,便冷哼道:“我劝你还是省几步吧,这话就是拿到司天监去问,都没人答的上来。”

贺大娘原本要走,听这话又回了头,面有不悦:“怎么你们没能耐算,还不行我到别处去问吗,你说是哪门子话,我脚掌在腿上,爱走哪走哪,你管得着吗!”

这中年妇人身体扎实,嗓门也大,说话像吵架,两句话就 引来街上一片目光,余舒暗叹一口气,飞快地抬头捂住了夏明明的嘴,没给她机会和人家吵架,对那贺大娘道:“对不住,我这兄弟嘴快了些,你再到别处去问问吧,这一卦算准算不准我都不收钱。”

贺大娘见占上风,没好气道:“我看你们年纪 不大,本事没学好,这就学人出来摆卦摊糊弄人,劝着你们早回家去,莫要害人害己。”

丢下这句话,扭头就走,街上行人断章取义,只当余舒二人招摇撞骗,朝他们指指点点,一番窃窃私语,说的都不是什么好话。

帮人不成,反被咬一口,夏明明气地想去追那妇人,却被余舒抓的死死的,等人不见了,才被她放开。

“你抓我做什么,你看,人都跑了!”夏明明扭头忿忿对余舒道,“这下 有理都说不清了!

“你有什么理,”余舒把手心上沾的唾沫往衣服上蹭蹭,重新坐下来,被街上一群人围观,倒是淡定的很。

“当然有理了,我们好心 给她测八字,她却冤枉我们骗人。”夏明明气呼呼地甩了下手臂。

余舒信手拨着算盘,声音不高不低:“那是她没理,不是你有理,人家来问卦,我们能算的出来,那是我们能耐,信不信是她的事,算不出来,她想走随便,大路朝天,你还能管得了人家去哪。”

夏明明没话辩驳,多少明白是刚才她多嘴惹了事端,想发脾气发不出来,便赌气道:“最有理就是你, 我回去了!”

余舒没拦,看着她闷头走了,因之前来过两回,倒不怕她迷路。

酒馆的孙掌柜听到动静,出店来同余舒问了几句,余舒照实说,孙掌柜一把年纪,见得事多,当然不会人云亦云,便给了几句安慰:“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你有真本事,就不怕一两句闲言碎语,多在这街上待一阵子,多看几张面孔,对你没有坏处,”

而后还叫小二送了一壶茶出来,余舒道了谢,甭管这街头上的人怎么看,甭管有没有人求卜,她 硬是在卦 摊跟前守了一白天,正是身正不怕影子斜,背硬不怕人来戳。

。…

夏明明因为惹了事,回家去没好意思对余小修和景尘学嘴,被问到为何提早回来,编谎说身体不舒服,余舒傍晚回去,也没有揭穿她,但翌日早起,却没再叫她起来。

秋桂坊上,三条街,一天到晚能拿来闲扯的事,就那么几起,俗话说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不过是一个晚上的工夫,差不离半条街上都听过,南边 有个后生摆卦摊骗人钱的事。

余舒今天出摊,一日没见一个问卜的不说,还有人专门到这条街上来看热闹,瞅瞅 哪个是“骗子”。

她今天学的聪明了,来时带了本书看,没人来也不干坐着,自己研究风水五行,排一排卦盘,是把这乱糟糟的街头当成自家书房,两耳不闻窗外事,又坐了一白天。

日落前提早小半个时辰收了摊,不是坐不住了,而是傍晚有场雨,她早上出门忘记带伞。

果不然,等余舒差不多到了家后,天上就落下雨来,这场雨来的突然,秋桂坊上好些个没拿伞的,都跑进附近店铺里躲雨。

雨势渐大,吹的风冷,孙掌柜正要小二关窗子,就见门前来了两位稀客,拍着肩上雨水走进来,孙掌柜打发了小二,笑着绕出柜台迎上去:“席公子,这是来躲雨还是来喝酒啊。”

“都赶上了。”走在前头那少年莞尔一笑,扭头对身后的青年人道:“睿哥,咱们先上楼去坐,掌柜的下地窖取酒,今天我们喝——阿嚏!”

话没说完,少年忽地打了个喷嚏,被门口冷风吹的哆嗦了一下,那青年人皱了下眉头,对孙掌柜交待道:“先煮一壶热茶送上来。”

少年揉揉鼻子,不好意思道:“没事,被风吹了下,不打紧,来这里就是品酒的,喝茶干什么呀。”

青年人不理他抗议,取了随身带的干净方巾覆在他额头上,转身先上了楼去。

少年捂住那满是皂子气的方巾盖了下泛红的脸,才低头跟上去。

第一百四十八章 见面不相识

转眼道了九月中,秋高气爽,余舒一行人来到安陵城已有一个月了。

余舒现在秋桂坊上摆卦摊某生计,因为种种原因,生意惨淡,有时候一天连一个客人都没有,反观这街上其他易客,生意差的一天也有一二两的进项。

余舒倒是有恒心,来一个客人是一个客人,都给认真地算过,可惜大抵上都是问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显不出她什么本事,这么一来,那算不准不收钱的噱头,反而成了客人不再回头的缘故,这七八天下来,竟没见一个回头客来说他算得准,封红包的。

渐渐余舒有些坐不住了,不是因为没了耐性,而是因为手头上的钱不多了,前头买房子落户,添置家具,花去有百来两,又支付景尘药钱,去了四五十两纹银,所剩的二三十两,要养活四口人,京城物价贵,一天伙食费都要一二百文,这还是在家里生火做饭,不是到外头去吃。

钱不够花,就要想法子赚,不然找这么下去,再过一个月就该吃糠咽菜了。秋桂坊上不是没有赌易的地方,来钱是快,但余舒不敢轻易尝试,指怕赌着赌着就赌习惯了,还是做点正经的营生。

夏明明打那天给余舒惹了麻烦,就再没通她一起去过秋桂坊,见余舒一天到晚赚不到什么钱,还反过来劝她:“你这样不行,还是同我一起准备考大衍试把,到时候只要能进个百元,拿到司天监的易师名帖,随便找一家 易馆谋事,人都得对你客客气气的,哪用得着在街上风吹日晒的受罪。”

余舒半点不为所动:“现在才九月,哪等得到那时候,我不去赚钱,你们都等着去喝西北风吧。”

说罢她第二天还是照常早起出去摆摊,余小修想要跟着,被余舒令在家中看书,前一晚出了数学题给他做,另一个原因是留他在家里给景尘做饭,为此还特意教他煮面条,有时候她起的早会先烧两道菜,中午再让他们热着吃。

若说夏明明是属于那种白吃白住,还没半点羞耻自觉,时不时给余舒添个乱,那景尘就是 太有自知之明了,固然他身体不能劳累,但能自己做的事,就绝不会去麻烦余舒和余小修,饭后还会帮着收拾碗筷。

前段时间余舒夸过他画儿好看,讨去贴在屋内,他就记下了,每日都要画上一幅送她,或是淘气的金宝,活是学习的余小修,活是屋檐上停留的一只鸟儿,每日都不一样,是让在外面疲惫一天的余舒回到家中,能够乐得笑上一笑。

。…

余舒习惯每天晚上睡前给自己推上一两卦,防止“惹祸”,昨晚上有一卦破财之象,第二天早上她便只带了饭前出门,没有拿钱袋子,等到了上午,卦摊子前头来了几个地痞混混,她才知道这破财不是指的丢钱和被偷。

“小子,谁让你在这里摆摊算卦的,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这里是秋桂坊,街上的路面都是要算租金的,管着这片地盘的就是咱们城南的长青帮,哥几个前 头没留意,让你占了好几天地方,你说罢,该怎么办。”

听几个流氓说话很不客气,为首的拿个穿着一件短衫,手臂粗壮,领口开到了胸前,露出几撮胸毛,说话还带一些酒气。

余舒知道这是来收保护费的,她独身一人,没傻到和地痞作对,就站起身,客气地拱手道:“小弟是初来乍到,不懂街上规矩,几位大哥包涵,敢问这地方上租金是多少,我这就给补上。”

那地痞头子见她识相,态度稍好一些,介绍起业务来:“咱们是每个月初二收租,论地面不同,租价也不一样,这里是街中,人来人往的好地方,一个月得十两银子,今儿是十五,你且交上五两银子吧。”

余舒暗自皱眉,心道这群人还真敢 要,一个月十两,一年下来百来两银子,都够买一处房子了。

她转动目光,看看街道两旁,见没人奇怪她这边动静,都是习以为常的样子,看来这秋桂坊上的地头蛇就是那长青帮了。

余舒伸手去掏钱带,摸了个空,才想起来早上为了避过,身上只带了饭前,遂又拱手道:“真是对不住,今儿早上起晚了,出来急躁忘记拿钱,你看我明天来了再给补上好吗?”

怎想一句话过,那地痞头子立即就变了脸,“等明天?等明天你跑了不来呢,不是白叫你占了好几天地方。”

他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城南不知秋桂坊一处易地,少说也有十几处,出了这秋桂坊就不归他们管了,常就有些出来混饭吃的易客不想交保护费,隔几日换一个地方。

但余舒不清楚这些,陪着笑脸道:“怎么会呢,我又不是出来骗人的,能跑到哪里去,你们尽管放心,五两银子是吧,明天一早我就带前来。”

那地痞头子听她保证,冷笑一声,酒劲儿上来,话都没说,抬腿一脚踹在她小卦摊上,整个小摊车“咣当”一声倒翻出去,余舒慌忙后退了两步,被马扎绊倒,一屁股坐倒在路边上,摊声墨盒洒出来,飞溅在她头顶胸前,四周落满纸张,样子是极狼狈。

“嘶”余舒按着腿窝闷痛一声,心中恼火,她一手撑着地,抬起袖子擦了一把额上墨汁,暗捏着拳头,抬头看着那一脸凶相的地痞头子,忍住脾气没拎着手边的马扎砸在他脸上。

“小子,明天还这个时候,把钱送到明源赌坊去,敢溜号子你就试试,躲到城北,爷们也能把你揪出来,噗!”那地痞头子吐了一口稠黄的浓痰,不偏不倚黏在余舒鞋子上。

余舒不是个多能受气的人,这时被气的牙齿都有点打哆嗦,但为了生计,还是低着头升咽了这口气,待那三个人走了,才默默从地上爬起来,弯着腰扶起摊子,一瘸一拐地捡着摔得到处都是的零碎。

街面上看热闹的人不少,却没有半个人上前帮忙。

捡来捡去还少一只龟板,二两银子买的卜具,自是不能白丢了,余舒蹲在街边上,绷着脸看着行人脚下,半晌才瞅到落在路中间的龟板,被人一脚一脚跨过去,好险没被踩碎了。

她忙弓着腰,刚走两步,还没到跟前,就见一双黄人腿中间弯下一道人影,捡起那只龟板。

她赶紧伸着手挤上前:“不好意思,那是我——”

半句话卡在喉咙里,身旁不断有行人走过,她抬头看着出现在眼前的这张脸,傻了眼,万没想真能在偌大一座安陵城里 遇见她,还是在这种情况下。

“是你的?”薛睿把刚才捡起的龟板递出去,顺道打量 了眼前的人,然而这少年脸上粘的黑乎乎的,看不清样子,他刚从街头上走过来,并未看到方才地痞逞凶。

余舒见他神色陌生,好像没有认出她,愣了下,便回过神,匆忙接过龟板,低咳一声,压粗了声音,试探着道了一声谢,也不知是想看看他是否认出来她,还是不想被他认出来。

“不必。”薛睿又扫了她一眼,便侧步从她身旁走过,进了她身后的酒馆。

余舒就站在原地站了一会儿,抬手摸了摸脸上干掉的墨迹,眼中恍惚,转过头不见了那人身影,低头苦笑一声,说不上心中是何滋味。

见面不相识,这不是第一次了。

她兀自去将捡回来的东西都放回暗柜里,没在街上逗留,心事重重地推着小车离开了街上。

酒馆里,薛睿坐在一楼里,一扭脸就能从窗口看到外面街道,他端着一杯酒,涓滴未动,等到余舒走没了影,他才收回目光,询问在柜台后头算账的孙掌柜。

“刚才门口是怎么了?”

孙掌柜停下手上活,看一眼窗外,摇头道:“还不是长青帮收地租,那小哥儿许是没闲钱,就被教训了,说来他是无时运,来这儿有好些天了,红包没赚几个,整天就干耗着。”

薛睿又道:“掌柜的认得?”

“嗯,那小哥儿人是不错的,来 头一天专程与我打了招呼,称是要考大衍,钱不够花才出来,我瞧他有几分本事,万许日后能中百元,平日是有照顾一二,不过瞧这样子,他明天是不会来了。”

小二眼神动动,抬手送酒入喉,仅饮一杯,便放下银两,起身离去。

。…

余舒在路上找了河边把脸洗干净了,重新绑了头发,独坐一会儿,等心情平复才回家。

上午太阳好,余小修提议抱了杯子出来晒,景尘帮忙在墙下系绳子。

大门没关,余舒一推就开了,余小修和景尘听到门响,扭头见是她回来,余小修还奇怪道:“怎么这么早就回来啦。”

“生意不好,”余舒若无其事地把少了一只轮子的推车靠墙放好,摸着脖子进了里屋。

景尘看看她单薄的背影,不知为何就是能察觉到她心情不好,想也没想就放下手中绳子,跟了过去。

“景大哥,你上哪啊,绳子还没系好呢。”余小修抱着一床被子,先出来系绳子。

第一百四十九章 景尘的细心

余舒回到房里,在床边简陋的书桌前坐下,踢掉了在河边洗的半湿未干的鞋子,两腿曲在椅子上,随手拿起余小修做好的数学题,检查没几道,就跑了神,盯着纸张,一个字都没看进去,就连景尘何时走进来都不知道。

景尘极少见到 余舒发呆,她总会忙个不停,从船上一路辗转到了京城,她就没有闲下来过,不论何时何地她都是精神奕奕的样子,似乎是 有用不完的精力,让人误以为她都不会累。

只有在一个人的时候,她才偶尔会流露出疲倦的样子,就好像在山洞求生的那段日子,夜里他们都睡着的时候,她独自守夜,也会皱眉,也会叹气,偷偷打个盹儿,然后背一点动静惊醒,打着哈欠,守到天亮。

他安静地留意她,总能发现她一些不为人知的地方,她脾气不好,饭量不大,高兴的时候笑起来会眯着眼睛,不好意思的时候眼睛会四处乱瞟,生气的时候说话声音会放低,想坏主意的时候会摸下巴。

不知是否是因为她是唯一一个知道她忘记的果去的人,所以他才把她看的格外重要,总会可以去留意她的喜怒,看到 她劳碌他会想替她分担,看到她不开心他也会有些低落,即便不能逗她高兴,他也会想办法转移她的注意力,让她不要去想那些不开心的事。

余舒正为上午在街上被地痞砸了摊子,后来又好巧不巧地遇到曹子辛的事发闷发苦,肩膀被人拍了一下,猛地抽回神来,扭头就看到景尘站在她身后,朝她伸出一只手,她看看他空空的手掌,不解道:“怎么啦?”

景尘不说话,另一只手食指伸出来,轻点了两下左手手心,示意她这里,余舒正在纳闷他要做什么,就见它左手飞快地上下一翻,再摊开来,原本空空如也的手掌上就多了一根常常的羽毛,应是秋天迁徙的雁鸟掉落,细密整洁,富有光泽,就好似下雨之前的天空。

余舒眨了下眼睛,抬头去拿,景尘却躲了一下,手掌又翻回去,余舒只见他手腕轻抖了一下,再翻向上,那跟羽毛便不见了。

“诶?”余舒疑惑地瞪了下眼,就去捉他的手,景尘这回没躲,任由她翻来覆去地检查 他的袖子袖口,嘴角含笑。

“藏哪儿去了?”余舒找了半晌都没找到那跟羽毛,不得不放弃拆穿他的念头,松开了他,眼睛却不离他的手,好气地等着他再把那羽毛变出来。

景尘晃晃手,示意余舒学着 他的动作,待她伸开手掌后,空无一物的左手轻轻从她掌心上拂过,一大一小两手交错而过,离开时,那跟漂亮的羽毛已经躺在了她的手上。

“呀,”余舒惊喜地低叫一声,捏起那 跟密长的羽毛左看右看,都没能发现诀窍,忍不住询问道:“怎么变出来的?”

景尘笑笑,伸手拿笔要写,余舒赶紧抽纸给他,见它毛笔在纸上迅速挥动几下,把纸给她,不等她看清楚,便转身离开屋子。

余舒看着纸上几个字,又气又笑地捶了下桌子,扭头一看见景尘没了影,想是怕她追究才溜了,不由笑出声音,放下纸,轻摸着那跟漂亮的羽毛,心想着再多几根就能做一把扇子使,不知不觉是忘记之前烦恼。

窗外阳光正好,照在她手边的纸上,晃晃见上写着四个字:‘不告诉你。’

。…

小摊推车怀了一只轮子,吃完午饭,余小修和景尘擦桌子洗碗,余舒就蹲在院子里摆弄它,想看能不能修好,可是搞了半天斗不知道怎么把那掉下来的轮子再装回去。

这就不得不夸一下古代工匠的手巧了,没有螺丝,一样能把轮子嵌在轴上,让它转起来。

余小修和景尘忙完,出来见余舒围着那车子敲敲打打,都走过来。

“车轮子怎么掉了?”余小修弯腰指着掉在一旁的木轮子。

“路上 推到石头上,绊了一下,”余舒一开口说话,分了神,锤子一下敲在手指上,疼的她“嘶”了一声猛地站起来,刚甩了两下手指,锤子又脱手掉下来,正好砸在她脚趾头上“嗷!”

余舒痛呼一声,抱着脚单跳了两下,余小修和景尘赶紧伸手扶住她。

“怎么这么不下心啊,快瞧瞧流血了没,”余小修紧张道,景尘虽不能说话,但也是一副担心的样子看着她。

余舒吸着凉气指指下头,“脚,脚疼。”

余小修见状,赶忙搀着她回屋去看看脚破了没,景尘想跟过去,却被余小修挡住门外头,敷衍道:“景大哥,你看看那推车能修好不。”

说完就把门关上了,是放着等下余舒脱鞋除袜露出脚会被景尘看到。

景尘看看关严的门,站了一会儿,没听到屋里再传出来呼痛声,就转身去看那车子。

少了一只轮子,小推车歪倒一边,摇摇欲坠,景尘捡起锤子,扶着车查看,眼睛一扫,发现桌沿下面印着半个模糊的脚印子,暗皱起眉头,抬手比了比大小,眼中一片思索。

一盏茶后,余小修再从屋里出来,惊见到景尘推着装好轮子的车子在院子里试走,一脸神奇道:“景大哥,你吧推车修好啦?”

景尘点点 头,把摊车推到阴凉地,见门开了,就近去看余舒。

余舒听余小修说景尘把推车休好,就一瘸一拐蹦出来瞧,亲手推了推那摊车,确认是真修好了,不免一阵高兴,拍着景尘的肩膀夸奖道:“真有你的,这下不用再去找工匠,省下钱了,明天给你们烧道好菜吃。”

。…

第二天早晨,余舒还是第一个起床,洗脸后就到厨房去生火做饭,打算给余小修和景尘中午加餐,烧个家常豆腐。

做好饭,她解着围裙出来,见景尘在院角舀水洗脸,便招呼道:“怎么起来这么早?”

景尘擦擦脸上水珠,朝她比划了几个,‘我今天和你一起出门。’

“啊?”余舒一时没看懂他的意思。

景尘却不多解释,洗好脸把水洒到 院子里的小菜地里,去厨房盛了两碗饭,端到大屋客厅里,招收示意余舒快来吃饭。

余舒出门早,每天做好了饭并不急叫夏明明和余小修起床,出门前才会喊他们起来,夏明明这几天景尘会在外面待上一整日,余舒昨天才拿了几两银子给她用做吃午饭。

等早饭后,余舒进屋去喊了余小修起床,出来看到推着小摊车在门口等她的景尘,这方明白他起这么早是想干嘛。

“你要同我去摆摊?”余舒一看景尘点 头,不知是该高兴还是为难,上下打量了他一遍,笑着打趣道:“不行不行,这要在街上坐一天,你身体可吃不消,万一你晕倒了,我不是要扛你回来。”

听到这话,景尘哑然失笑,心里头隐隐有些不高兴,抓过 她的手,在上面写道:‘我不至如此虚弱。’

写罢,好像要证明这句话的真假,他抓起卦摊桌沿,轻轻松松就把笨重的推车抬到了门外的台阶下,扭头用眼神示意余舒快出来。

“拿你没办法,”余舒无奈看他一眼,隐去嘴角的笑,故意道:“好吧,那就一起去,先说好,你要是半晌晕倒了,我就把你丢在街上,一个人回来。”

听正恐吓,景尘认真点了点头,好似在说“好”,余舒忍俊不禁,关上门,把他挤到一旁,抢过卦摊车子自己推着。

。…

两人倒了秋桂坊,还在酒馆门外,摆好了卦摊,余舒把马扎取出来让景尘坐下,对他叮嘱道:“景尘,你在这里等我,我去买点东西,待会儿就回来。”

余舒是打算到那明源赌坊去交保护费,因而留景尘下来照看摊子,反正一天到晚不见几个客人,不怕她不在的时候有人来算卦,就没多交待他别的。

景尘听话地点点 头,目送余舒走远,在街角不见了人影,才回过头,两手平放在桌上,也不四处乱瞧,就看着前头石板路面坐等会余舒。

他不看人,却不代表没人看 他,景尘模样是生的极好的,眉目清朗,俊逸之表,虽是失忆,然多年修道,不需华衣锦服,既成有 一番纤尘气质,两眼不占浊物,就这么坐在路边上,很是惹眼,过往行人,少有不回头顾看,尤其是正值怀春年纪的少女,识得才俊不几,偶一见了,便管不住眼睛,偷偷也是瞧,驻足也是瞧。

大安民风尚算开化,男女是 有大防,然不拘小节,不至于摩肩擦踵就要砍手砍脚,搭句话就是不守妇道。

于是很快,便有大胆子的姑娘上前到小摊边上,佯作问卦者。

景尘见 有人搭话,只能摇头,看对不解不走,便取了纸笔写字,因余舒先前嘱咐过他,不能写那“古隶”,就防了前日在书上看到的字体,告诉来人他口不能言,谁知竟惹对方同情,见 他字迹端端,更坐下与他攀谈,未几,又有人上前,不消一炷香的工夫,小摊子前头竟娶了三四个人。

景尘未曾应付过这种状况,不想过多告诉,问什么都是摇头,心盼着余舒赶紧回来。

第一百五十章 赌坊听闻

余舒在秋桂坊西街找到了明源赌坊,两层高的楼栋,并没有她想象中的气派,只是招牌挂的比街上其他家要大,三扇门只开了当中一扇,外头垂着油黄色的皮帘子,明明白白写着一个“赌”字。

余舒一进到里头,就被迎面扑来的汗酸味熏了下鼻子,大厅里头乌烟瘴气,到处都是说话赌点的喧哗声,这九月秋天,还有人光着膀子,露出一背膘肉,余舒很是腻味了一下,忍住掉头退出去的打算,飞快地在大厅里搜寻了一圈,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找到一个正在独自喝茶,看起来像是管事的男人,避开人群走过去。

临近了,才看清楚这人脸上卧着一条疤痕,从左额到鼻翼,看上去有些丑陋,但奇怪的是这人面相并不凶蛮,约莫三十上下年纪,很是沉稳的样子,余舒脚步顿了顿,上前去搭话:“请问这位兄台,在这秋桂坊摆卦摊,交低头租金要找谁?”

那疤脸男抬头扫了她一眼,未答,伸手朝别处招了下,很快就有个人高马大的汉子跑过来,余舒一见,就认出来是昨天砸了她摊子的那个地痞头子,同是一张脸,昨日凶神恶煞,这会儿却堆了一脸的笑:“海哥,您什么吩咐?”

刀疤男指了下余舒,那地痞头子就扭头看,瞧了两三眼才把余舒认出来,脸上就露了几分凶色:“海哥您继续喝茶,我带这小子到别处去说。”

刀疤男摆摆手,地痞头子便朝余舒使了个眼色。“跟我过来。”

余舒先朝那刀疤男道了一声谢,才同他走。两人挤到赌坊柜台边上,地痞头子一手支着柜台,虎着脸冲余舒道:“钱带来了吗?”

“带来了,”余舒尽管是对这地痞心有余怒,面上却并没有记恨,和和气气地拿了先前准备好的一锭银,递过去。

他掂了两下,就转手交给柜台后面坐的伙计,道:“孙老头酒馆门前那块地。这半个月的。”

那伙计接了钱,当即抽纸在上面写了几笔。递给余舒,又拿出一小碟朱砂放上来,余舒看着写有“孙记酒馆门前九月半五两”字样的纸条,不解其意,地痞头子不耐烦地催促道:“愣着干嘛,签上名字按手印啊。”

余舒不解道:“这是做什么的?”这么不明不白,她哪敢随便就签字画押,万一把人给卖了呢。

“让你签就赶紧签。那么多废话干什么!”

地痞头子吼了余舒一句。余舒侧头避过他喷来的口水,暗自冷笑着早晚赏他两个嘴巴子解气,又去问那个正在算账的伙计。

那伙计还算好说话。听她问,便解释道:“下头写上你名字,再按个手印,那块街地就租给你了,要有谁抢你地盘,就拿着条子来找咱们长青帮,保管不叫你吃亏,记得下个月准时交租,不然这条子就作废了。”

余舒听过他解释,颇为意外,她原本以为这保护费是白交的,现在来看,还真有点儿用,起码不用担心被别人抢了地盘。

余舒在纸条上签字画押后,那地痞头子就走了,她没急着离开,而是向那面善的伙计打听起墙角那个喝茶的疤脸男人,小伙计大概是一大早坐柜台闲得慌,见有人说话,乐得聊几句。

余舒从他口里探听到,原来那疤脸男人来头不小,正是这长青帮的副帮主、二当家,今日下来巡视,将巧被余舒遇上了,此人姓瞿,余舒之前听到地痞头子喊他海哥,想来大名是叫做瞿海,听这小伙计崇敬的口气,这瞿海习武多年,有一身硬功夫,还是个练家子,难怪她方才观他坐态沉稳,该是习武之人的底气。

余舒并非是对瞿海此人感兴趣,而是想了解一下这占地头的长青帮有几斤几两,大概问的差不多,怕这伙计察觉什么,就转移了话题。

“小哥,这易区在哪一块儿啊,我试试手去。”不是她手痒,而是那五两银子半个月交的她心疼,敌不过恶势力,还不行她自给自足把下个月的保护费赢回来么,这叫羊毛出在羊身上。

那小伙计一听便笑了,“兄弟一看就是京外的人,来没多长日子,这城南哪里有敢正大光明开局赌易的地方。”

余舒惊讶道:“怎么这安陵城不许人堵易吗?”

不会吧,她一直都以为稍大点的赌坊都开有易局,义阳城可没有不许人赌易的规矩。

伙计道:“不是整个儿安陵,是城南不许,城北许,你要想赌易啊,得到城北去。”

余舒神色奇怪:“这是何到底,为什么城南不许,城北许?”

伙计道:“咱们京里头有两句俗话,你想来没听说话罢。”

余舒拱拱手:“请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