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敏,我看这里人太多,不如我们换到别处去吧。”纪星璇喜欢清静,看这里人声喧闹,难免不喜,皱着眉扭头询问身旁的人。

夏江敏笑道:“刚听街上人说这家酒楼今日开张,答对了灯谜就免饭钱,碰上这好事儿还到别处去干什么,就在这家吧,小二,带我们上楼去。”

“好嘞,姑娘这边请。”

第二百六十七章 一桌人

夏江敏这会儿正郁闷着,打从夏江鹤郎进京之后,她就被禁在别馆,大门不能出二门不能迈,好不容易挨到了过年,夏江鹤郎大发恩旨允许他见外人。

初九那天她和纪星璇出门,偷空使唤了贴身的侍婢到回兴街上送信,回来竟然告诉她,那一家人年前就搬走了!

更坏的消息是,据说他们离了京。

无处找人,夏江敏回家后噎了三天的饭,若不是怕被夏江鹤郎看出端倪,昨日纪星璇派人邀约,她是没那个精神出门的。

正好走到这马街上,听路人谈论前面酒楼开张的事,才有了一点心情,就拉了纪星璇过来凑热闹。

二楼雅间里,两女座下,打量四周环境,清雅怡人,都很满意。

“你们这里都有什么招牌菜?”纪星璇问道,今日是她请的夏江敏出门,自然也要她来做东请客。

伙计道:“招牌菜多了,冷的热的荤的素的,凡您在外头吃过的,咱们忘机楼里都有。”

“呵呵,这么大的口气,”夏江敏笑了笑,突然插话,抽出小架上一双象牙筷子,在桌面上点了点:“我问你,你们酒楼今天是不是猜灯谜,答对了就免饭钱,可是确实?”

伙计道:“真真切切的,您看您头顶上的灯笼,上头都是现成的谜题,只不过一桌只能答上一回,限在五十两的酒菜内,对了就免,错了您还得结账,嘿。”

夏江敏皱眉道:“若我点多了呢?”

伙计道:“点多了也不要紧,超了五十两,往上每道菜是一题,答对就接着送。”

“有意思,”夏江敏又露了笑,转头询问纪星璇:“姐姐猜谜如何?”

“十中八九。”纪星璇神色自若仿佛不知谦虚,但这话她说来又不见半点傲气,似这不过是个寻常的事。

夏江敏眼睛一亮,喜道:“姐姐厉害我同样也擅长猜谜,咱们今天就好好地吃它一顿”她目光闪烁,放下筷子道:“小二,将你们这酒楼里的好菜色,先挑二十道送上来,甭管什么价钱。”

伙计看她们两人穿戴,知道非富即贵不怕她们待会儿赖账,囡而诺道:“小的去报菜,姑娘稍等。”

看着夏江敏兴致勃勃的样子,纪星璇微微皱眉,没说什么。

余舒从前楼回到后院,敲了薛睿的房门,进去把外头情况大致说了一下,最后调侃他道:“我看这席面上不少都是肚子里有墨水的你就等着今天大出一回血吧,少不了赔个几千两在里头。”

薛睿翻着手中书卷,道:“赔得越多将来赚的就越多。”

余舒也知道这个理便没再多说什么,瞧他手里那本书厚重,好奇问道:“你看的什么?”

“大理寺历年的卷宗,”薛睿顿了顿,补充道:“都是冤案。”

余舒一手托腮,感兴趣道:“你不说我差点都忘了你还是个审官,我问你,你到现在为止,破了几起案子啊?”

薛睿一听这话,就晓得她是个门外汉抬头笑看她一眼,道:“一般的案件都是各个衙门和刑部审管,我们大理寺负责的是审对。我进大理寺以来,经手的案子有十多起,但谈到破案,却只有两件罢了。”

“咦?你是说你们不管破案?不对呀那一次太史书苑出了人命,不就是你们大理寺去查的案?”说起这个,余舒不禁又想起夏江家的姐妹来,为那芳华早逝的夏江盈有些可惜。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薛睿若有所思道:“也有这样的情况,每逢重大案情,皇上会直接指派给大理寺来查。说起来,那是我审的第一个案子,最后却”

余舒知道夏江盈的案子另有内情,那时候为了破夏江盈的案子,薛睿三天两头地找她,还曾怀疑过夏明明,后来不知怎么就没了声音,等到破案那一天,薛睿没在公堂上出现,反倒是在对面酒馆喝酒,被她遇到。

听薛睿说到一半停下,她目光闪闪,故意道:“那件案子不是结了吗,杀夏江盈的那个魔头最后不是被砍了头?”

薛睿缓缓点头:“说的是。”

余舒还要再说什么,外面门被敲响,林福的声音道:“公子爷,世子爷和冯公子他们来了,已经请到后院二楼的雅房里。”

薛睿站起身,一边拂着衣摆,一边对余舒道:“走,和我去认认人,求个照应。”

余舒一听就知道是薛睿一伙的那帮王孙贵子们到了,她当初被薛睿说动来这酒楼里帮忙,就有一个原因是要结识上流的权贵,如今更不会怯场,站起来就跟着他走了。

忘机楼后面其实有两个院儿,一个是供客人们夜宿的楼房,后头还有一个停车放马,丫鬟伙计们住的小院儿。

余舒和薛睿在后院各占了一间雅房用作平日休息,其余的都用来待客,不同酒楼前头的雅间,这客房里有床有被-厅也更宽敞,容纳个十来人是不成问题的。

薛睿带着余舒上了二楼,沿着围栏走廊到头,停在一间雅房门外,守门的两个侍卫都不是忘机楼里的人,但认得薛睿,恭敬地问了好,让开门。

薛睿连门都没敲,直接推开了,余舒走在他后头,就听里头笑声一静,接着便是接二连三地恭喜声:“恭喜恭喜,睿哥你这酒楼总算是开张了!”

“可不是么,两年前就听他说要弄个好地方,谁知拖到现在才好。”

这话说声里不乏女子的轻笑,余舒侧过一步,看清屋里面,那张锦缎搭桌大圆席上在座的一群人,几乎她全都见过。

冯兆苗就不用说了,冯将军家的小公子,那个长相文质彬彬的是翰林院齐大学士家的少爷,那个细长眼睛的是忠勇伯的独子,再来就是湘王世子刘炯,另外三个少女,两个她曾在那次定波馆赌易见过,还有一个,她没认错的话,正是湘王府上的郡主,奇术考试最后一天她去拜问湘王时候,也见过。

除此之外,还有两个不认识的,一男一女,坐在当中,尤其那个样貌平平的少年人,年岁不过十六七,看主次竟比刘炯还坐的靠上。

这想必是九皇子了,余舒心道。

“咦,这不是莲房姑娘吗?”最先叫出余舒的,不是冯兆苗,却是那世子刘炯,屋里众人听他出声,才将注意力转到薛睿身后走进来的余舒身上,一个个面带审视。

席间有人神色一动,脸上有一瞬间没了笑,但很快又浮上。

薛睿往旁边让了让,一手虚护了余舒上前,和他们一桌人介绍:“都认得的,便不介绍了,只是你们这群人满肚子的坏水,又爱生是非,我先讲一句明白话,这可是我妹妹,什么时候我不在,你们来了,若是欺负她年小捉弄,回头别怪我找你们算账。”

他这两句话,听起来像是玩笑,但在座的人都领会了当中意思,是要他们照应,转眼间脸上对余舒就和气了,放下架子笑声与她问好,是都卖了薛睿面子。

但也有人唱反调,娇笑道:

“睿哥,这位姑娘他们都认得,我却不认得,想来九哥刚回京也不认得,你还是介绍介绍吧,这是哪一家的千金,看着有些面熟。”

话说的是湘王府的息雯郡主,正歪着脑袋瞅着余舒,一张白里透红的小脸,任谁瞧了都不禁喜欢。

薛睿看了看她,正想着如何说,余舒却揽过这话头,笑眯眯地对着那个陌生的少年施礼,又对息雯郡主一揖,道:“见过殿下,见过郡主。我也不是哪家的小姐,就是一个平头百姓罢了,郡主忘了,我曾与郡主在定波馆有过一面之缘,我姓余。”

余舒心里明白,这息雯郡主能不认识她,她却不能装作不认识郡主,再加上九皇子坐在一旁,由她开口,要比薛睿替她开口恰当,别人卖个笑脸,她总不会傻到以为真能和这一群天之骄子们平起平坐,该顾忌的还得顾忌。

息雯看她接了话,准备好的说辞没处讲,便扭头同刘炯身边那位小姐说话。

九皇子看上去是个寡言之人,只对余舒点了点头,便将目光转移到薛睿身上:“都坐吧。”

桌上还有两个空位,不过都不在一起,一个在九皇子边上,一个在冯兆苗边上,薛睿犹豫要不要让人再添个凳子,冯兆苗已经冲余舒招手,小声喊她:“莲房、莲房。”

余舒直接走过去在他旁边坐下,薛睿见状,也就坐到九皇子身边,抬头看看,冯兆苗正一手捂着嘴,不知道小声在和余舒说什么。

冯兆苗和余舒说什么呢,其实也不是什么大事儿,就是奇术一科考试时余舒去太史书苑找他,想通过他进去湘王府,却被冯兆苗建议去找薛睿,结果余舒没去那档子。

“对不起啊,你那天要是说了不打算找睿哥,我就直接带你去湘王府了,没耽误你的事儿吧?”

冯家小公子是个性情中人,看得顺眼的怎么都好,看不顺眼的连句话都不讲,余舒同他一块儿偷进过太史书苑的藏书楼,听冯兆苗无意提起心事,随口宽慰了两句,恰解了他心结,余舒便因此入了他的眼。

余舒听冯兆苗为那没头没尾的事向她道歉,心中就多了几分好感,摇摇头,也学他样子小声答话:“没有,后来薛大哥带我去见了湘王爷。”

“你那一科答的怎么样?”

两人就这么闲聊起来,这一桌熟人聚在一起,本来就不见外,有说有笑的,薛睿被人拉着问话,看余舒没有不自在,便放心地收回神。

第二百六十八章 骰令

薛睿和余舒在忘机楼后面雅房里陪着一群人,酒菜一样样摆来,嫌光吃菜喝酒无聊,刘炯便提议作酒令,张口就问薛睿要十坛酒拎过来,换上大杯,冯兆苗随声附和。

薛睿见这阵仗,便知这群人要阄,他是不怕什么,可顾及着余舒,别人不知余舒底细,薛睿却知的清楚,心道这原先是“大字不识一个”,现在让她来附庸风雅岂不难为,何况这群人又是玩起来没个止限,少不了醉她一场。

于是他便聪明地在他们闹开之前抢了话头,让人去取骰子,哄了这一群人玩“骰令”,不弄诗词歌赋,这般通俗,有人愿意也有人不愿意,皆被薛睿一句冷笑压下去了:“平日整天地四书五劲吟诗作对,还不嫌头疼吗,今天要玩就玩的轻松些,不比聪明就比运气,哪个要自认倒霉就先离席,不然等下别嫌我灌你们。”

在座的都是不服输的,哪个又自愿认了倒霉,被他拿话一激,就有了兴致,纷纷鼓动快点开始,又有笑称待会儿要给薛睿“颜色”看的。

见到不用舞文弄墨,余舒那头暗松一口气,猜到薛睿这是在为她开脱,便趁人不备递了个感激的眼神过去,薛睿见到,微微一笑,心道有他在,怎会叫她吃亏。

却不知两人这番互动,落在席间一人眼中,只当他们是眉来眼去,心中更存了不快。

骰令最是简单,余舒从没玩过,但听薛睿有意地讲了一遍规矩,心里便有了数,说白了就是猜点数。

众人推了九皇子来做令官,负责着掷骰子,一掷一回,一桌人猜,对正的就可以免酒,猜错的就要挨罚,为了有趣,他们又设一个关卡,猜对的人可以在桌上任意选一人另外罚酒,或者是免罚。

两枚骰子共是十二点,最小猜二,这一桌十一个人,不算九皇子在内,即便是人人猜不同点,也总要漏掉一个。

这头局甫一开始,余舒就猜错了,点数相加是个七,她猜了十,不过桌上猜对的人也不多,就只有薛睿和瑞林两个,薛睿想当然是免了余舒的罚,惹来一通抱怨,薛睿不以为然道:“不让我免,非要我罚你们谁一杯才乐意吗?”

众人便饮了酒,余舒乐得逃过一回,不过也有事引了她的注意,瑞林小爵爷免了坐在九皇子身边那位姑娘的罚,此女就是桌面上余舒唯一没有见过的一个,看样子是陪九皇子来的,瑞林是代替人护驾。

这位姑娘样貌生的并不出色,至少比起一旁花容月貌的息雯郡主,还有刘炯身边那位温柔可人的谢小姐,就显得姿色不足,唯一能够称道的,是此女皮肤极白,冰肌玉骨的,让人看了忍不住伸手想摸一摸是真是假。

“再来、再来,看我中了不罚你们!”冯兆苗吆喝一声,九皇子又摇了骰子。

十多局过后,余舒不得不郁闷地承认,她运气真的差到不行,这半个时辰过去竟然一回都没有猜中,不是凭着薛睿猜中五次,冯兆苗两次帮她挡了酒,加上桌上没人故意赢了罚她,她一准是这桌上最先被撂倒的。

即便如此,她也被罚了五六杯酒,好在她酒量不错,面上不显什么,倒是有一个运气比她稍好点的,瑞小爵爷除了一开始赢那一局,后头就没再准过,又有人故意罚他,一连灌了十多杯,脸上已经红了。

酒兴正浓,屋门突然开了一条小缝,余舒见林福猫着腰走进来,一副为难样子,不知在薛睿耳边悄声说了什么,薛睿摆摆手,就让他下去了。

余舒用眼神询问他,薛睿摇摇头,指了指九皇子让她留神着骰子。

看九皇子扣了骰盒,冯兆苗站起来探头张望:“有了,有了,是几?”

“五、六,是个十一!哈哈,中了中了。”冯兆苗高兴地拍着巴掌,余舒苦起脸,她猜了个六,抬头看看薛睿,没记错的话,他刚是猜了十一,又中了,这人运气怎么能这么好?

这一回中的人还不少,冯兆苗、薛睿、谢渺云,还有息雯郡主。

剩下输了的都拿眼神来回瞅着他们,或是怕多罚一杯,或是讨好。

“来,瑞哥,两保”冯兆苗拿起酒杯就去给瑞林满上,这小子是铁了心要先灌醉一个。

薛睿抬手一指余舒:“免了。”

余舒抿嘴一笑。

仅比瑞林少喝了两杯,刘炯带着一点醉意,不满地拍拍桌子,伸手指指他们两个:“又免了,这都免多少杯了,怎么也不见你帮我免一个。”

薛睿挑眉道:“我喊你一声妹子,你要是答应,这杯就免你了。”

听这调侃,桌上一群人笑的是前仰后合,就连那少言的九皇子都勾了勾嘴角,刘炯无语地仰头饮下一杯,这时却有个声音笑道:“哥哥休恼,我帮你出气。”

余舒一抬头,就见她对面的息雯郡主伸出一截白生生的指头指了指她:“莲房姑娘自饮一杯吧。”

余舒这半晌下来,还是头一回被指名罚酒,稍愣了一下,便端起酒杯去喝,并没推辞,谁知她刚饮下一杯,就又是一个声音:“莲房你再饮一杯吧。”

坐在息雯身旁,谢渺云也点了余舒名字。

余舒看看那坐在一起的两女,笑了笑,便让冯兆苗又给她倒了一杯饮下,薛睿看到这一幕,也没有多说什么。

然而数局过去,桌上还精神的人便发现风头不对,但凡是息雯和谢渺云猜中,一准会指了余舒罚酒,薛睿又不能每回都中,就这么三杯五杯下肚,余舒喝的都快赶上瑞林了,那张素净的脸上酡红一片,任谁看都有些醉了,可是再一局那两女依然不放过她,又是两保最先提出来的是冯兆苗:“息雯你和渺云姐是怎么回事,就逮着一个人欺负了。”

一桌人静下来,各自看向坐在一起的息雯和谢渺云,气氛稍有一点僵着。

谢渺云笑道:“莲房还未说什么,你倒先来抱打不平,我问你,你哪只眼睛看得出来我们欺负她。”

息雯撅嘴道:“兆苗你少胡嘴,我们两个是想同莲房姑娘亲近才让她多喝几杯,就行你们男子酒逢知己千杯少,不行我们女孩子吗?真要欺负人,不理她就行了,用得着同她一处玩儿吗?”

听她们振振有词,冯兆苗也不相让:“少唬人,我瞧你们就是欺生,怎么不见你们‘亲近,殿下身边那位呢。”

冯兆苗口不择言,桌上几人皱了眉毛。

余舒缓过一口酒劲儿,才发现他们因为她拌上嘴了,再一扫众人脸色,心中哀怨这小兆苗不是帮她说话,是给她拉仇恨呢吧,于是使劲儿咳了一声,五官皱在一起,愁眉苦脸地打岔:“你们谁见过我这么倒霉的,二十来局了吧,我还一回没赢过呢,猜什么不中什么,要不下一局你们行个好,我多喝两杯酒,让我多猜俩数,好歹让我蒙对一次啊。”

“噗嗤”一声,坐在九皇子身边的那姑娘笑了,九皇子侧目看看她,也跟着勾了勾嘴角,桌上人再瞧余舒那张苦瓜脸,随即都笑了,息雯看了看余舒,扭头对谢渺云耳语两句,是没再寻不快。

余舒看到气氛缓和,面上出着洋相,心里暗骂:姑奶奶容易么,吃了亏还得哄着你们这群祖宗高兴。

薛睿看到余舒自己给自己解了围,他这个做东的主人才发话:“好了,喝半天的酒,天色也不早了,你们停下垫垫肚子,等街上放灯我们出去走走,再看是继续回来喝,还是换到别处。”

九皇子也开口:“尝尝菜吧。”

于是一群人放下酒杯改动了筷子,玩了一个下午,已经是黄昏了,正月天黑的还早,小晴和小蝶进房来掌灯,有小厮进来端盘子换菜,余舒一侧目,看到了林福进来,凑到薛睿身旁弯腰私语,这一次薛睿皱了眉头。

桌上几个人都看到他脸色不对,刘炯出声问道:“出什么事了?”

薛睿看看他们,摇头道:“出了个捣乱的。”

这一下勾了众人好奇心,纷纷问他是怎么了,薛睿懒得解释,就让林福开口说:“是这么一回事,咱们酒楼今天开门做生意,为了应节猜灯谜,答对的就免一桌酒菜,因限了五十两一桌,多出来的就是一道菜一个谜,就为图个人气儿。”

林福说着说着,忽就苦起脸:“哪想来了两个不懂事的,从中午到现在,点了将近五十道,一道道菜送进去,只尝一口就放下了,答对了题,一猜一个准,再叫人送,这菜价已逾千两。小的瞧她们还没走的意思,大有坐到打烊的势头,这头一天做生意又不能撵人,没法子才来向公子讨主意了。”

听来了砸场子的,桌上几人竟笑了,刘炯趁机调侃薛睿:“一猜一个准,你让谁出的破谜,一个也难不倒人。”

薛睿睨了他一眼,侧头对林福道:“听见了,还不去挑几只灯笼来,让世子爷给出几个难题,拿到前头去试试。”

第二百六十九章 别惹她

林福禀报,听了前头来人捣乱的事,雅房里这一桌人反倒是来了劲,且今日本就元宵,正要有灯有谜才过瘾,刘炯一句玩笑话,薛睿干脆让林福去取了十几只灯笼过来,给他写题。

刘炯又不是傻子,看得出这来捣乱的人很有两把刷子,他出题不要紧,出了题没能难得住人,那就是丢面子了,于是便想着法子拉这一桌人下水,丢也不丢他一个人的面子:“我一个人出题有什么意思,不如这样,我们一人一道题目,送到前面去,单看谁能镇得住场子,如何?”

其余人正是手痒,纷纷应声,尤以冯兆苗叫声最响,催促着下人去准备纸笔,只有一个不同声音:“光是这样不好玩,不如我们赌个彩头,输赢才有趣。”

一众男女扭头看向说话的息雯郡主,问:“什么彩头?”

息雯手指在圆润的下巴上点了点,环扫一桌人,笑道:“若谁的谜被前面那人答上了,就是输,若难住了前头的人,就是赢,赢的人可以在这桌上任意挑选一个,要此人做一件事情,甭管是什么,都必须得答应。”

谢渺云拍手附和道:“这个有意思。”

余舒眼皮跳了跳,不知为何,总觉得这两个丫头是在针对她。

众人互相看看,多把目光移向九皇子和薛睿身上,看他们两人主意。

九皇子道:“别的没什么,只有一则,不许太过分。”

薛睿点头道:“不论输赢,都不要伤了情分。”

面对两位兄长叮嘱,息雯乖乖道:“九哥睿哥放心,我们有分寸这才让人腾了桌上酒菜,拿上花灯和笔墨,冯兆苗早等不及,先抢了一个就往上写,余舒侧目看看,见他写道:‘一只雀,飞上桌,捏尾巴,跳下河—打一物。’

想了想,余舒就笑了,这太简单,是个勺子。

冯兆苗扭头见她看,就问她:“你猜猜?”

“不知道。”余舒摇头装傻,不想打击他的积极性,她又扭头看身侧的那位小姐,与齐明修作伴的那个。

灯笼上只简单写了几个字:‘齐梁江山——打一人名,。

这个余舒不知,她历史学的差,就知道个唐宋元明清,齐梁是什么时期都记不清,别说猜人了。

这位小姐写字好看,这方孔竹节五彩花灯做的本来就漂亮,再衬上一手好字,一点着蜡,金光闪闪更显精致。

薛睿写好了一个谜,抬头看余舒东张西望,便问她:“怎么不写?”

余舒不好意思道:“我字写的不堪,坏了这灯笼。”

薛睿微微一笑,朝她勾手:“来我帮你写。”

余舒便离了座位到他身边,从小晴手里接了一个花灯递给他。

薛睿执笔蘸了墨,侧头问道:“写什么?”

余舒想了想,微微弯下腰,轻声道:“一二三四五六七九十——打一字。”

薛睿抬笔顿了顿,便在灯笼上纵着写下,简简单单一行数愣是被他写出几分潇逸来。

“这谜底怎么办?”余舒问道,“也要写在灯笼上吗?”

薛睿将花灯倒提了,指着下端一个凹槽给她看:“另记在一张纸上,藏在这里,待解了题再对照。”

余舒看着那个孔,摸摸下巴,脑中灵光一闪,对他笑道:“谜底我自己写。”

薛睿便将花灯给了她,余舒拿到一旁小桌上,撕了纸条将谜底写上,扭头对林福招招手,把他喊过来,掩嘴耳语了几句,才将花灯交给此时众人皆以题好,余舒那灯笼是最后送出去,她回到座位,就听对面问道:“莲房你写了什么?”

余舒抬头看是息雯郡主问话,便道:“一个字谜。”

“说来听听,我们大家先来猜猜。”

余舒老实道:“一二三四五六七九十。”

一桌人听到,都去猜测,片刻之后,谢渺云便先笑了,“是个‘口,字,对吗?”

冯兆苗猜不出来,就好奇地问:“怎么说?”

“真笨,”息雯娇声道:“这几个数里不是只少了八吗,只少八,不就是口‘字,。”

冯兆苗恍然大悟,其余几人纷纷点头,息雯两手托着下巴,冲余舒可惜道:“你出这个太简单,要输,等下没准要挨罚。”

余舒不置可否地笑了笑:“输就输了。”

息雯便不再理她,扭头又问别人写了什么,问了一圈,除了薛睿、九皇子、和她三个人的,其余的都被桌上的人破了,就连冯兆苗那个“勺子”也被猜了出来,害他很是垂头丧气了一番。

那边灯笼送去,一时半会儿没有消息,他们边聊边喝酒,又猜了一些灯谜,打发时间。

且说林福禀报来捣乱的那两个客人,不是别的,正是夏江敏和纪星璇二女。

这二楼的雅间,里外两张桌子是摆满了各色的菜肴,香气满溢,有的早就凉的,有的还正冒着热气,一样的是都没动几口。

华灯初上,彩灯挂亮,夏江敏手持一双象牙筷子,在面前一盘菜里拨了两下,夹出一片葱花,放进嘴里嚼了嚼,端起茶杯饮了一口,抬头对站在门口的林福笑道:“掌柜的,你就别在这儿站着了,我们吃饱了自然就会走的,这才刚开个胃,你急什么。”

林福擦擦额头上冒出的冷汗,陪了个笑,心中默念了一百遍“和气生财。”

纪星璇轻轻拉了拉她衣袖,看着桌上琳琅满目的菜式,低声劝道:“敏敏,可以了,我们该回去了。”

“姐姐别急,这不刚换了一桌菜,我们还没结账呢,”夏江敏拍拍她的手,对林福道:“麻烦掌柜的再拿些花灯来,我猜完了这些,再把你们最贵的菜来上一桌。”

林福就等着她一句话,忙让外头挑灯笼的贵六和贵七进来,送到两人手边。

夏江敏先拿了一个,看了几眼,便道:“这是个勺子。”

她说着拿笔写了,递过去,贵六伸手在底下摸了谜底,打开一对照,中了。

接着又猜了两个,遇上一个难的,便拿给纪星璇看:“你瞧,‘齐梁江山’,这是个什么人物?”

纪星璇思索一阵,道:“是梁武帝萧衍。”

夏江敏也不问她怎么解的,就让写了让伙计取出谜底对照,一看又中了,乐道:“姐姐真聪明。”

纪星璇听她夸赞,却不怎么高兴的起来,无奈笑了笑,想再劝她回去,夏江敏却扭头又去看灯谜了。

“咦?这个有趣,呵呵,三四五六七九,打一个字,姐姐你说这是什么?”

“…是个‘口’字。”

夏江敏点点头:“我说也是,揭底吧。”

天黑了,楼后雅房里一群男男女女正等的有些不耐烦,就见门一开,林福满头大汗地从外头走进来。

冯兆苗急忙问道:“怎么样,难住他们了吗?”

林福使劲儿一点头,咧嘴笑道:“有三道题都没答上来,恰好那几道菜是极贵的那两个人正愁没银子结账呢!没法儿再点菜了!”

“哈哈!”

桌上人一阵大笑,刘炯冲薛睿挤眼道:“你瞧瞧,还是我给你想的主意,让你少亏了一笔,你得怎么谢我?”

“你高兴什么,不见得是你出的题”薛睿凉了他一句,转头询问林福:“都是谁的没答上?”

林福点点头,红光满面道:“先有九殿下的一道。”

刘炯抚掌,“这个有的,他的题我们刚才都没答上。”

九皇子倒是谦虚:“只是绕了些,不值什么,”又问好奇地问林福:“还有两道题呢?”

林福朝他躬了躬身子,“是郡主的一道。”

刘炯道:“这个也有,息雯,你那谜底到底是什么,快说说。”

“是一句成语罢了,”息雯放下筷子,拿手绢擦擦嘴角,慢条斯理地环过众人,最后落在薛睿身上:“刚才说赢了有彩头对吗?”

众人答是,余舒眼皮又跳了一下,就听息雯娇声道:“我也没别的事儿,就是这一个下午看睿哥给人挡酒挡的高兴,没敬几杯,这会儿就让他好好敬一敬酒——来人,把那十年陈酿的花雕端上一坛,让睿哥敬给莲房姑娘喝。”

余舒脸色微变,这寻常的花雕酒劲不高,可十年陈的酒劲忒快,一整坛子足足撂倒她了,喝完片刻就分不清东南西北了,还不满嘴地胡话,丢人现眼,,这小妞忒坏!

薛睿也皱了眉头,看着息雯,不知她今天是闹的什么。

见薛睿板了脸,息雯无辜地眨眨眼睛:“只是喝一坛酒,不过分吧,我看莲房姑娘的酒量也没那么浅,大不了醉了就下去休息嘛。”

“你——”

“不是还有一道吗,郡主急什么。”余舒看薛睿要开口,先一步打断他的话,转了半个身子,去问正在擦汗的林福:“还有一道呢,是谁的?”

林福小心翼翼看了看在座的爷爷姑奶奶,挤出个笑:“是、是我们余姑娘的。”

此言一出,桌上众人无不惊讶,纷纷扭头去看余舒,薛睿意外地扬起了眉毛。

“怎会,她那道题很简单,怎么会解不出来?”息雯出声质疑,蹙着秀气地眉毛,看看林福,冷声道:“你可别为了讨好你家主子,就愚弄我们。

林福忙低下头:“郡主明鉴,小的怎敢,确确实实是她们答错了我们余姑娘的谜题。”

刘炯满是玩味道:“这就奇了,我看外头那人也不是没本事,不然怎么连睿哥那迷都解了,偏答不出这一道容易的。”

谢渺云在桌子底下轻拍拍息雯的手,让她稍安勿躁,转头问林福道:“是那道一二三四五的题吗,她们答的什么。”

“这是她们写的谜底。”林福一边说,一边从袖子里掏出一个纸团,众人传看,那纸上面分明是个“口”。

“既是个口,这不就对了吗!”息雯有些生气道。

林福汗津津地说:“可、可是姑娘的谜底,不是‘口,,是、是个‘龟,字,乌龟的龟。”

这下可让人纳闷了,思前想后,那一二三四五六七九十,和龟字都搭不上什么关系。

薛睿若有所思地看了余舒一眼,见她嘴角坏笑,忽地了然这怎么是个“龟”。

息雯见突然转了形势,口气也不好了,对余舒道:“你倒是讲讲明白,这怎么是个龟了,若说不出道理,我可不依你。”

“我压根就没说这是个‘口,,是郡主刚才自己猜的,”余舒笑眯眯地站起来,一手在空中比划:“一二三四五六七九十,只少了个八没错,那是我忘写了,不是少八,是忘八,王八王八,可不就是龟吗?”

“哈哈!”一声大笑,冯兆苗一时忘形翻了凳子,“噗咚”一声坐在地上,还是拍了大腿笑,口中不断:“王八、王八,是个龟!”

九皇子和他身边那姑娘也都弯了嘴角,前者头一回正眼看了看余舒,点头道:“如此正解,使得。”

一时间,这桌上的人都是弯眉笑眼的,只有息雯一个人板着脸,闷闷不乐。

“咳咳,好了,说正经的,”薛睿清了清嗓子,道:“现在她也赢了一局,息雯,这罚总能免了吧。”

众人看向息雯,却听她轻哼一声,道:“话不是这说,赢是赢,输是输,我赢了是我的,她赢了是她的,怎能混作一谈。”

薛睿本也是给她一个台阶下,岂料她犯了倔,看向刘炯,递了个眼神,刘炯会意,正要劝他这顽固起来没完的妹妹,却听对面余舒出声道:“郡主说的对,输赢岂能混作一谈,你罚那一坛酒,我认了。”

余舒起身离席,走到薛睿面前,两手伸出来,笑得乖巧:“大哥,敬我一坛酒。”

薛睿不知她葫芦里卖的什么药,迟疑地端起桌上酒坛,递给她,刚挨着手边,就被她夺了过去。

接下来的一幕便让一桌人傻眼了,余舒这么个小姑娘,抱着那一坛酒,仰头咕咚咕咚,一口气不停地喝了下去,再回神,她已豪爽地抹了抹嘴巴,倒拎了空坛子给众人看。

薛睿被她这莽撞行为气的是一笑,正要说她,就见余舒打了个酒嗝,咕哝了一声“轮到我了”,就醉眼朦胧地放下空坛子,又在桌上挑了一满坛子酒,转身走到了席对面,停在了息雯面前,歪着脖子,“嗝”了一声,递出去,眯了眼睛道:“郡主,该你了,只是喝一坛子酒,不过分吧。”

众人默然。

读懂她的意思,息雯登时黑了脸,此女竟然敢给她难堪!

面醉心醒的余舒心中冷笑:臭丫头,姑奶奶今天不给你个教训,名字就倒着写,郡主是个屁,惹恼了她,王爷都别想好过。

薛睿一手扶额,要说不好惹,只怕再没人比得过他这“妹子”。

第二百七十章 不要逞强

夜上,忘机楼后雅房里气氛有些微妙,谁都看得出来息雯让薛睿敬酒给余舒是在有意为难,偏不好劝,哪想余舒就痛痛快快地喝下去,又毫不示弱地将一整坛子花雕敬到了息雯的面前,反过来刁难。

桌上一群人是大眼瞪小眼,眼瞅着息雯的脸色一点点难看,作为兄长的刘炯最先出声,咳嗽了一下,站起来,挡在了息雯面前,对余舒笑道:“息雯身体不好,不胜酒力。莲房姑娘这坛酒,小王代替她饮了如何?”

一句话,带出两个意思,刘炯一面提醒了余舒他的身份,一面找出借口当台阶,实际上就是在告诉余舒适可而止,要她借坡下驴。

余舒倘若足够圆滑,就这么顺水推舟下去,还可以卖世子爷一个面子,皆大欢喜。

然而余舒也不知是酒劲上头还是怎么地,醉醺醺地瞧了刘炯一眼,把酒坛往怀里一抱,摇摇头,满脸憨态道:“这怕不行,世子爷要喝酒,得先赢了灯谜,我这一下午好不容易赢了一回呢,嗝,郡主先前赏我喝了好多杯,说要与我亲近,我实在是受宠若惊,又因无以回报觉得羞愧难当,这一坛酒全表了我的心意——”

说着话,她又打了个酒嗝,竟抱着坛子绕过了刘炯,到了息雯另一面,再把酒坛往前一送,慢腾腾道:“郡主,这酒您今天要是不喝,就是不领我的情,就是看不起我。”

余舒的话十分诚恳,息雯听的却咬牙切齿,她倒是真就看不起余舒,可也不能堂而皇之地表现出来啊,不然在这一桌人面前露了小气,日后还怎么好意思来往刘炯看着不识抬举的余舒,皱皱眉毛,想要说话,刚张开嘴,就被一个声音淡淡抢了先:“世子,这一坛酒,我妹子喝得,你妹妹就喝不得吗,果是这样,下次我们再聚就不要带她来,没的扫兴。”

此言一出,桌上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薛睿是有点生气了,也是,一开始就是息雯针对人家,欺负人脸生,得亏那余莲房识玩儿,闹到现在还笑嘻嘻的,换个小姑娘只怕早红了眼睛。

现在人家都把酒喝了,众人眼睁睁瞧着她那一坛子灌下去,大大方方,心里难免生出一丝佩服,轮到你息雯,你要是赖账,这不是摆明了欺负人吗?

你要欺负别人就算了,这余莲房分明是薛睿带来的,事先就请了大家的关照,你欺负了他的人,他能高兴吗,他们这一群人谁要是帮着劝,不是摆明了和薛睿过不去?

众人都明白这个道理,余舒她更明白这个道理,她先是占了一个“理”字,又占了一个“情”字,所以才毫无顾忌地去灌息雯郡主的酒,就是料定了她今天不喝也得喝“好,我喝”

息雯看到薛睿竟袒护着一个外人,这一桌人竟没个帮她说话的,气的红了眼睛,一把将酒坛从余舒手里夺过去,仰起头大口大口地往下咽,却因喝的太急,不小心呛到,猛地咳嗽,酒撒出来,身旁的谢渺云忙去扶她,却被她用手肘撞开,硬憋着气灌了一坛酒。

“嘭”息雯将空酒坛重重放在桌上,又咳了几声,一抬头,神情狼狈地盯着余舒,嗓音沙哑道:“莲房姑娘今日敬我这一坛酒,息雯记下了。”

余舒暗自冷哼,小丫头要记仇,那就记吧,要知道她怕穷怕死怕无聊,就是不怕事咧嘴一笑,如同没有听出她的弦外之音,余舒朝息雯伸出拇指夸赞道:“郡主好酒量。”

息雯袖里拳头捏紧了,想要开口讨回些颜面,奈何嗓子火辣的要命,害怕酒后出丑,只好忍怒一屁股坐回去,谢渺云忙帮她扶背递茶,低声关怀。

余舒此时也已快不行,十年陈酿实在够劲,这喝下去才没多久,她胃里便似烧着了一般,脑袋发昏,头晕眼花,她忍住了不在这里吐出来,慢慢转身走回位置,扶着桌沿坐下。

“莲房,你没事儿吧?”冯兆苗小声地问道。

余舒摇摇头,不敢张嘴,怕多说一句话会吐出来,抬起头,便撞见了薛睿的目光,看到他眉间浮起的皱痕,她勉强咧了个笑给他,表示她不要紧,殊不知这傻傻的样子,让人看了又气又疼。

刘炯见事情闹到这一步,坏了气氛,暗叹一声,出言缓和道:“余姑娘和息雯都是性情中人,今天元宵这谜也猜了,酒也喝了,醉的都醉了,我看不如就这么散了吧,都回去各忙各的,让睿哥收拾下摊子,九哥以为呢?”

九皇子点头道:“就这样吧。”

薛睿道:“也好,今天就到这儿。”

于是众人纷纷离席,薛睿和余舒起身相送,走到门口时,冯兆苗忽地出声:“诶?你们是不是忘了,九殿下也赢了一个灯谜,还没说什么事儿呢。”

众人伫足,看向九皇子,后者环扫了他们一圈,最后将视线落在薛睿身上,道:“不急,就先放着,下回再说吧。”

薛睿道:“那就下回。”

一行人出了雅房,林福在前头带路,往楼梯走,外面天早黑了,走廊下、凭栏处挂着一盏盏彩灯,满眼的五光十色,夜风习习,吹得灯光摇散,薛睿和余舒走在人群最后头。

拐角下楼梯的时候,余舒腿一发软,踩了个空,去扶栏杆不及,却被身后薛睿一手托住,一臂揽过她的肩,稳稳地扶着她踩到地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