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舒臭着脸,将那条不知有没有细菌的帕子随手丢到地上,避开他受伤的左手,拖着薛睿的手臂:“那你还不快走,愣头愣脑作甚。”

薛睿闻言也不生气,反而好脾气地笑笑,顺着她的力道站起来,由她扶着,转头看了一眼脸色青红交错的息雯,声音平静道:“郡主回去吧,我有伤在身,就不多送了。”

余舒选择性失明,连个招呼都不和息雯打,是不想招惹上晦气,尽快找地方给薛睿消消毒包扎一番是要紧。

但是息雯看薛睿和余舒两个一说一和就要走人,后者连个正眼都不瞧她,面子上就挂不住了。旧怨上脑,她可没忘记余舒在元宵节上害她失态之事,怎容她在自己面前如此放肆。

息雯骄矜,她愿意在薛睿和刘炯面前扮乖巧,却不代表她需要掩饰本性,暗自冷笑,伸手拦住余舒去路:“余姑娘是不认得我吗,见到本郡主为何不行礼。”

余舒一听这话,差点笑出声,这京都的小姐千金怎么都是这个德性。说不过斗不行就拿身份压你,要你行礼,好像以为这样就真的能打人脸似的,纪星璇是这样。息雯郡主也是这样,不就是弯弯腰问声好么,她只当是拜瘟神了。

这要是以前,余舒没准就拜拜息雯,揭过去得了,可是她乍才金榜夺魁,两榜加身。十年不出的女算子,今年大衍试上有谁比她更风光得意?

正是意气风发的时候,余舒鸿运当头,好不容易等到时来运转,最是忌讳受辱受屈,哪里肯在这当口给一个小丫头触了霉头,拦了她的运道,别说是郡主。公主都不行!

薛睿见息雯纠缠不放,心中不悦,刚要开口。就被余舒掐了手臂,轻推他一下,低声道:“大哥先回房去上药,我和郡主说几句。”

薛睿见她偷偷朝自己眨眼,便不担心余舒吃亏,只可惜了不能被她扶回房里,点点头,转身从贵七拨开的帘子走了出去。

余舒这才转过身,同息雯打起哈哈:

“郡主说笑,我当然认得你。刚才不过是以为郡主贵人多忘事,记不得我,才省了问候。”

息雯冷声道:“我怎会不认得你,余姑娘这样傲慢无礼之人,见过一回就难忘记。”

余舒呵呵一声,“郡主认得我。那就好说了,刚才失礼,我这里补过了。”

说罢,便懒洋洋地搭起手掌,随意朝息雯拱了两下子,别说鞠躬作揖,就连头都没低,这般敷衍了事,哪有丝毫恭敬,分明是在折辱人。

息雯当即被她堵的脸红,无奈来的匆忙,没带侍卫,就一个侍婢等在楼下,连个支使的人都没有,只能气呼呼地道:“你好大的胆子,藐视皇族威仪,自己掌嘴!”

余舒抬起手,摸了摸脸,当然不会傻到自己打自己,而是问了一个无关紧要的问题:“敢问郡主,您是什么品级?”

息雯横眉冷对:“哼,我乃正六品册封宗女。”

“那就是了,”余舒朝息雯露出一口白牙,手指着自己,凑近她嬉皮笑脸道:“郡主既然认得我是谁,难道没有听说我乃今年大衍两榜三甲算子,大衍九等,我排第四,见到五品以下的朝廷命官都不用低头作揖,你一个六品宗女,毫无加封,又不是皇子公主,我用着给你行礼?你就算不会数数儿,五和六总该分的清吧?”

息雯看着余舒厚颜无耻的样子,一口气堵在肺里,差点喘不上气,奈何她出身高贵,整天谈论风花雪月,口香舌净的,连句骂人的脏话都不会。

余舒却是笑吟吟的,她就爱看这些眼高于顶目中无人的小妹妹们被她气的失色失态,有言道横的怕愣的,愣的怕不要命的,不要命的怕不要脸的,她脸皮顶厚,专制这些横的愣的以及不要命的。

“公主慢走不送,我去看看我大哥怎么样了。”余舒见好就收,没打算真把息雯逼急了扑上来咬她,那就不好玩了。

余舒要走,息雯总不能拽着不放,她毕竟是金枝玉叶,再是气怒,该有的教养还在,不会做那些抓脸揪头发的泼事,但是狠话还是要放一放的:“看在睿哥的面子上,我不与你这粗俗之人计较,再有下一次你敢冒犯我,我定要你好看。”

余舒听着身后息雯不痛不痒地威胁,撇撇嘴,心说还不知是谁看谁的面子呢。

余舒前脚离开天井露台,息雯后脚就揣着一肚子气走了,不是她不想关心薛睿的伤势,可是她更怕薛睿再见着她会发脾气,当着余舒的面让她下不来台,所以走的干脆。

再说余舒回到薛睿房里,他手上的伤口已经处理过,躺在软榻上,贵七正在做最后的包扎,余小修老老实实坐在一旁椅子上,手边的茶几上是薛睿刚才让人从厨房拿过来的各种美味糕点。

余舒走过去接了贵七的活儿,支他到门外头。

“说吧,怎么弄的。”余舒很是自然地坐在他身侧,托着他清洗干净的手背,一圈一圈绕过去。

薛睿总不能说是生气捏碎了杯子,便道:“是我请人新烧的一套茶具,谁知那么脆,一用力就捏碎了。”

余舒信他才有鬼,却不急着拆穿,将他手掌包好,轻轻放下,转头对余小修叹气道:“你薛大哥手伤着了,不能同咱们一道去骑马郊游了。”

余小修面露失望,但是懂事地点点头。

薛睿见状,便猜到他们姐弟俩今天一起过来,是约他出去游玩的,顿时又喜又愁,难得余舒主动找他一回,却因为意外泡汤。

郊游多好啊,挑个风和日丽的小日子,溜溜马,看看风景,兴许还能借机会拉个手,扶个腰什么的,共骑是暂时不用想了,但是能叫这没眼力的丫头看一看他策马的英姿,也是好的。

薛睿越想越觉得亏,目光闪闪,到底是不甘心,咳嗽一声,道:“也不是不能去,我仅是一只手不方便,整日骑马,单手持缰倒是小事,只是得找个人护着你们。这样吧,兆苗你也熟悉,他教人骑马很有一套,你挑个好日子,我们到城东三里涧游玩去,怎么样?”

余小修一听还有希望,立刻扭头去看余舒,薛睿也是在等余舒意思,俩人显然都晓得谁能做主。

余舒本来担心薛睿手伤,不想他勉强,可见余小修一脸期盼,哪忍心说不好,想想也就点头答应了,不过又补充了一句:“既然要叫人,不如将瑾寻妹妹也带上。”

薛睿迟疑了一下,道:“瑾寻身体不好,出入要坐马车,与我们同行或许会有不便,若你不怕她麻烦,到时不能玩尽兴——”

“麻烦什么,”余舒鄙视他一眼,直接打断了他的话,“你是不是忘了我连马都还不会骑呢,要麻烦也是我和小修让人麻烦,还轮不着她。”

余舒是挺喜欢薛家那个弱不禁风的三小姐,所以见到薛睿言语中有“嫌弃”薛瑾寻累赘的嫌疑,便有点儿不乐意。

听到余舒不经意地偏护之言,薛睿反而会心地笑了,明知她误会自己,也不解释。

“那就说定了,等我后天到太史书苑报道,咱们几个就出去散散心。”余舒拍板决定。

余小修和薛睿都高兴。

不一会儿,余小修被薛睿用一条三尺长的大鱼哄走,跟着贵七到库房看新奇,房里就只剩下余舒和薛睿。

“小鱼。”

“嗯?”余舒正打量着薛睿桌上的一套金托子镶底的茶具,揣摩能值个多少银子,听见薛睿叫她,也没回头。

“我和息雯只是寻常兄妹之谊,你不要误会。”薛睿很自觉地解释了之前余舒看到的情形。

“哦,这我知道。”余舒心说她又不是没长眼,就凭刚才薛睿对待息雯那个不冷不热的态度,俩人真有点什么都不大可能。

薛睿看她没有多想,本该放心,却因她漠不关心的态度,又觉得郁闷。

他当然没指望着余舒这感情一根筋的丫头能够为他拈酸吃醋,但是她一点反应都没有,这就伤人自尊了。

正当薛睿不知该喜该愁时,余舒下一句话便叫他想哭了:“寻常兄妹呗,就跟我俩一样,你放心,我知道。”

你知道,你知道个屁!

第三百八十三章 太史书苑的规矩

三月十九,宜出行,宜解除。昨日一场春雨浓浓,余舒前几日算来今日天晴,便将入学的日子定在今天。

赵慧请人裁晚了春衫,天暖了余舒总算换上新衣,裁缝手艺不新,可胜在针脚匀称,料子是好料子,上一回宫赐的布匹,赵慧从里到外给余舒置办了两套。

余舒换上长及脚踝的柳黄色裙裳,肩挺腰细,倒也像样子,只是那软底子的方头绣花小鞋穿不习惯,就自作主张换成了她穿胡服时的短靴子,未免累赘,头发也叫芸豆打散,扎成高髻,戴上一圈玉兰花扣,鬓角拿头油抹的光溜溜,束下一条长长的马尾。

照着镜子,余舒很满意发型清爽,就是她那双眉眼略显娇憨温腻,于是挑挑眉毛,抓起眉笔对着镜子将眉头描粗了一些,眉尾向上扬起,这么一个小小改动,整张脸便焕发出一股女子鲜见的英气,不说判若两人,却比从前更为亮眼。

装好昨天司天监送来的易师私印,还有钱袋子,余舒连个丫鬟也不带,一个人出门,让刘忠驾车直奔太史书苑。

余舒在太史书苑那扇不像正门却是正门的黄木小门附近下车,扭头找寻辛六的身影,两人同是今年书苑新来的院生,早就约好了入学时一起。

“莲房,我在这儿。”

余舒看到不远处老树下个头娇小的辛六一个人朝她招手,吩咐刘忠到街口去等候,笑笑朝她走过去。

“路不熟,来晚了让你等。”余舒先赔了个不是。

辛六摆手不在意:“我也刚到,咱们快进去吧,晚点我怕分不着相邻的屋子。”

余舒一面同她往门里走,一面好奇地问:“这话怎么说的,难道今年新来的人很多?”

被守门的侍卫拦住,两人出示了印信被放行通过。辛六朝余舒撇撇嘴,不掩声音:“不是新人多,是新来的女孩儿多,似我这样凭仗祖宗进来的。就有七八个呢。”

余舒又好笑又庆幸,笑是辛六毫不遮掩她是开后门进来的事,幸是她有够出类拔萃,才硬挤出一个位置,没被现实权势挡住前途。

辛六看到余舒表情,还以为她在担心,便转转眼珠子。拍着她肩膀道:“你不一样,是真才实学选进来的,京都的世家女子,难免有几个爱生事的,不过不要紧,我们一起,量她们也不敢自找麻烦。”

这就是辛六认识余舒时间不长,所以不了解她性子。余舒这厮哪里是盏省油的灯,根本就没将那些半大的小姑娘放眼里。

余舒不是第一次到太史书苑,但是只认得到四大藏书楼之一的“载道楼”的位置。这还是薛睿托了冯兆苗偷偷带她进来的,辛六就不一样了,她亲爷爷是司天监高官,家族又是易学豪门,想混进来还不容易。

辛六熟门熟路地领着她穿过一座风水金木阵,路的尽头一个转弯,眼前风景乍变,就见一条开阔大道,一座八门齐开的大厅,红墙朱门。人影时来时往,并不热闹。

辛六边走边告诉余舒:

“太史书苑不比别的学府,三年才有一回入学的机会,新来的院生也就十几个人。院生滞留最多的时候不过有二百。再有六科授业的十八位院士,几个主簿和办事官,煮茶打扫的仆人。满打满算不过五十。”

屋檐下挂着几串风铃,余舒走过门的时候听到悦耳的脆响,抬头去找声音,刚找到高挂的银贝风铃,就听走她前面的辛六和人拌起嘴。

“哟,我瞧这是谁,辛菲菲,你不是不屑与我们同流吗,作甚还跟着我们到太史书苑来?”

余舒看到两个十五岁大点的小姑娘将辛六挡在门口,正说话的是一个穿红衣的,显眼的是挂在她颈子上的一条明晃晃赤金璎珞圈,极其讲究地坠着五谷寿铃,一看就是易学世家里出来的小姐。

这姑娘说话尖酸,辛六比她更不客气:

“曹幼龄,你眼瞎啦,我是跟着你们来的吗,太史书苑是你们曹家开的吗?我爱来就来,想来就来,你吃饱了撑着管我,走开,别挡着我的路!”

说着她就一手朝后拉住余舒,要对面两个人让路,曹幼龄就不肯让,辛六非要从这扇门过去,两人于是你一言我一语吵起来。

余舒无奈看着俩小姑娘吵架,不一会儿就把大厅里面正在办事的人都招惹出来看热闹,心里怀疑起她为了省事找辛六一起进学,就是个错误的决定。

要说也巧,今天负责办理入学的都是普通的给事官,真正镇的住场子的十八院士没一个在场的,谁敢管这些世家小祖宗们。

余舒不愿耽搁了时间,看她们吵起来没完没了,大有不把对方给骂跪下不罢休的势头,便趁着对面那小姑娘还嘴的空当,从背后扯了扯辛六,凑到她耳边道:“这么多人盯着,咱们先办入学册子要紧,不要同她一起丢人现眼。”

这半哄半劝奏效,辛六扁扁嘴巴,正要答应,却叫那曹幼龄看见她们耳语,不乐意了,伸手指着余舒没好气道:“鬼鬼祟祟嘀咕什么,有话就大点声音说,休做那小人样子。”

余舒瞥她一眼,懒得搭理,就要拉着辛六绕过她们进去,辛六却不依,一巴掌打下曹幼龄的手指,瞪着眼道:“无礼,你指什么指,当谁都是能让你瞎嚷嚷的。你才是小人,睁大眼睛瞧瞧,这是今岁大衍的新算子余姑娘。”

被辛六点名身份,大厅里外的目光齐刷刷转移了目标,扭向余舒一个人,十年不出的女算子,谁不好奇?

余舒扶额,真想把脸遮起来,她可不想在这种情况下出名。

曹幼龄面露惊讶,看着比她大不了多少的余舒,怀疑不信道:“你就是新算子?”

余舒点点头,能不承认么。

曹幼龄的神情顿时微妙起来,昨天在家里,还听长辈交待,说是今年新院生有一位两榜三甲的女算子,叫她找找亲近,寻个机会邀回家里做客,谁知这么快见到本人,对方竟是和她的死对头一起。

辛六见曹幼龄不吭声,如何猜不到她打的什么主意,得意地勾起嘴角,故意挽着余舒的手,气她道:“莲房脾气好,你一个九等的小易师见到她不行礼,她也不跟你计较,你再挡着路我可不客气,还不让开?”

辛六其实聪明,故意撇开了身家背景,只拿易师等级来说事,把曹幼龄气的牙痒痒,却没再和她嚷嚷,又看了一眼余舒,郁闷地抬手朝她一揖,往旁边走开。

“得罪了,余姑娘请过。”

这做派倒是让余舒惊奇了,她刚才见到两人吵嘴的势头,还以为对方是个蛮不讲理的,现在看上去,却不是她想的样子。

辛六一看余舒样子就知她不懂,朝她挤挤眼,暗示她待会儿再说,扬着下巴拉着余舒从曹幼龄身边走过。

见状,大厅里办事的各归各位,辛六领着在大厅后面找到主簿,出示印章后,顺利地办理了入学的记录,一人领了一块日常出入的腰牌,转到后面去看留宿的女舍。

走在前往女舍的路上,四周没人,辛六才呵呵笑起来,扭头告诉余舒:“你应该不晓得太史书苑的死规矩,犯了一条就要被撵出去,这当中就有一条我最喜欢。”

余舒问:“哪一条?”

辛六竖起一根手指,正正经经道:“凡是进到太史书苑的门里,不见官品,不说家世,不看长幼,唯从等级。”

说罢,见余舒仍有些糊涂,便眨眼道:“你以为刚才那姓曹的是什么好脾气,她敢和我吵嘴,却不敢冲着你,就是因为这条规矩,懂了没?”

余舒眉心一展,忽地笑开怀,点点头:“懂了。”

这么说来,她这个四等的女算子在太史书苑,也算拔尖儿了,除了十八院士,根本就不用看人脸色,别人还要怕惹她不高兴,有趣,果然有趣!

辛六道:“我就看不惯那些趋炎附势的小人,别人不如意时,就落井下石,等人家腾达时,才来阿谀巴结,大家族出身的又怎么了,拼祖宗算什么本事。”

余舒见辛六一脸不屑,暗猜她是有过什么经历,不然堂堂一个世家小姐,怎会说出这种“大逆不道”的话来。

说话间,两人就摸到女舍附近,路上倒是遇到了两三个女学生,辛六和余舒都不认识,相互一点头便错过身去。

眼前一道低矮的围墙,攀满了爬山虎的绿枝,两扇满月门,门头上嵌着一轮八卦镜。

“这就是平日休息的地方了,有时夜习星象,晚上就住在这里,家里离的再近,也要占个房间落脚。前院后院一共四十九间,满了就没的住了。不知道今年又走了几位女易师,我们找找空房去,运气好了,前面的姐姐留有东西,我们还能捡个便宜。”

余舒跟在兴冲冲的辛六身后,进了那扇满月门,第二次来到太史书苑女舍,很难不记起上一次,她到这里是因为夏明明的四姐夏江盈被凶害一事。

第三百八十四章 谁要小心

太史书苑的女舍是由三座坐北朝南的三合院并连而成的,紧东和紧西是围墙不住人,余下横纵七列屋子,刚好是四十九间。

余舒正想着夏江盈的案子,就听辛六和她道:“西院容易受潮,咱们要挑采光好的,上中间院子去看看。”

话里不知有意无意隔过了东院。

刚好两人是从东门进去,路过东边的院子,余舒朝里望了一眼,记得夏江盈生前就是住在这里,随口道:“要采光,这东院不合适吗?”

辛六突然压低了声音:“东边院子不好,几个月前才出过人命呢。”

余舒心里清楚她说的是哪一回事,点点头,收回目光,同她跨院到中座去找宿处。

谁知来晚一步,今年新入学的女院生多了那么几个,往年的又没走什么人,住人最多的中院竟然一间空房都没有了。

辛六悻悻地拉着余舒到西院去,刚巧这边也住满了。

余舒看着辛六一脸沮丧,提议道:“不如到东院去看看,先找个地方落脚再说,免得待会儿再来人,挑都没得挑,有住总比没有强。”

辛六虽不大情愿,但还是被余舒说动了,两人于是又原路折了回去。

在走廊前头遇上一名年长的女院生,辛六上前打听:“这位姐姐,东院儿还有住处吗?”

女院生打量两人几眼,犹豫了一下,才伸手指着朝南的一排屋子道:“就只有第一间,第二间空着。”

辛六一听还剩下两间屋,不但没高兴,反而苦起脸。

余舒若有所思地望了望那两个房间的位置,皱了皱眉毛,开口问道:“请问,两榜秀元纪小姐是否已经离院了?”

女院生摇摇头:“她还没有离院。”

“哦?那她住在哪一间?”

“就在那边第三间屋。你们若住下,刚好是隔壁了。”

余舒谢过那女院生,等人走了,辛六便发愁道:“怎么办。这剩下两间铁定不好。”

余舒心有计较,“先过去瞧瞧。”

辛六无奈跟着她,两人顺着走廊到尽头,余舒走在前面,先推开了第一间空屋,辛六跟在她身后探头探脑的,但见屋里干干净净。桌椅整齐,只是地上有一层灰尘,并没什么阴森森的样子。

余舒知道这是夏江盈生前的住处,然而夏江盈并非死在这间屋,而是夜里同纪星璇换了房,死在隔壁的。

隔壁原本是纪星璇的屋子,想必是夏江盈死后,纪星璇就换了屋。哪会再住。

辛六不详内情,还从袖口里摸出一只福袋,从袋子里面掏出一把鲜红的豆子洒在屋内地面上。看着落地的豆子分散的情况,松了口气。

余舒看她动作,好奇问道:“这是什么?”

辛六得意地晃晃手里的福袋,道:“这叫朱砂豆,是我五堂兄亲手制成的,专门用来看阴宅,外头可没卖的。你瞧地上的豆子,散成一片,就说明这房里没有阴邪,如果它们聚成一团。那就是阴气重了,不能住人的。”

原来辛六知道女舍几个月前死过人,所以备了一手。

“走走,我带你上隔壁瞧瞧。”

辛六来了精神,叫上余舒到隔壁,这回她胆子大了。率先推门走进去,站在门里撒出一把豆子,很快便僵住脸。

余舒越过她肩膀看到地上滚落成一团的十几颗红豆,目光闪动,轻推开辛六走了进去。三月的天正暖,外头大太阳,可是待在这房里却让人觉得脖子露出的皮肤有些凉丝丝的。

“…莲房,这屋子不能住人,咱们快出去吧。”辛六比余舒更为敏感,被这屋里的阴气一冲,就浑身不舒服,脖子上露出的皮肤凉丝丝的,她打了个冷颤,赶紧倒退到门口,喊余舒出来。

余舒却好像没听见一样,里里外外瞧了一圈,才从卧房走出来,对辛六道:“你住刚才那一间,我住这里。”

“啊?”辛六傻眼,急忙劝说余舒:“说了这间屋子阴气重,你住了干嘛?不如我们两个先挤一挤,等着回头有人搬出去。”

余舒摇摇头,态度坚持,“房里就一张床,我不习惯和人同睡,再说又不是天天住在这里,我胆子大,怕什么。”

余舒打定了主意要住下,不管辛六怎么劝都没用,无奈,辛六也只好随她去了,叮嘱她回去找几样辟邪之物,带来摆放在屋里。

选定了屋子就要到主簿那里记名,辛六自以为是余舒让了那间屋子给她,心存愧疚,便让她留下看门,自告奋勇到前院去登记领锁匙了,太史书苑通常不允许院生自带丫鬟童子入内,所以凡事都要亲力亲为。

就在辛六走后不久,余舒坐在夏江盈身死的这间屋里,听到了隔壁的门响,不是左边辛六那一间,而是右边那一间。

余舒起身快步走到门口,朝外一看,就见纪星璇手里拿着打开的门锁,正要进屋,她脸上没挂面纱,不知正在想什么心事,姿容清丽的面庞上一丝笑容也无。

余舒想过住在这里会见到纪星璇,但是没想到会这么快就碰了面。

“纪大易师好啊。”余舒率先出声打招呼,朝她走过去。

纪星璇看见突然出现在她面前的余舒,眼中一闪而过惊讶,很快便镇定下来,声音冷淡道:“真巧。”

这是自从算科揭榜以来,两人第一次打照面。想起来余舒就后悔,那一天她只顾着高兴和激动,竟忘了要看纪星璇是个什么脸色,白白错过一段精彩。

余舒点点头:“是巧,我以为纪大易师已经离学出去自立门户了,没想着你还在太史书苑赖着没走。”

纪星璇冷笑,道:“只怪我被奸人害的家破人亡,仅能安身于此。”

这俩人早就扯破脸了,无所谓说话好听不好听,一个讥诮,一个嘲讽,段数可要比刚才辛六和那曹幼龄吵架高上好几等。

“呵呵,”余舒莞尔一笑,“何必把自己说地如此可怜,堂堂一个大易师还会无家可归吗,三老爷不是做买卖的?不至于搬出右判府,连个房子都没得住吧。”

“我三叔曾是你继父,昔日你母子三人全靠我们纪家养活,现在说这些话,你不觉得心虚吗?”纪星璇面露不齿。

余舒睨着她,慢慢接道:“有人害的亲身祖父咬舌自尽都不心虚,我这点作为有什么好心虚的。”

余舒就喜欢踩人痛脚,看着纪星璇因为她一句话变了脸色,心情就好起来,两手抄进袖口,前倾身子,低声道:“我等了好几天了,怎么你还没把我打了十一皇子的事告诉宁王吗?啧啧,让我来猜猜,你让宁王在双阳会上输了脸面,宁王该不是气还没消吧。”

余舒胡乱猜测,恰也说中了一半,刘灏的确是因为将赌注全押在算学一科上,最后却被余舒爆冷门,以至于输给刘昙,所以第一个被迁怒的便是纪星璇。

纪星璇看着余舒一副“小人”嘴脸,眯起眼睛,道:“何必要问,你不是什么都不怕吗?”

“错了,我原先是有些怕的,”余舒耸耸肩膀,无所谓道:“现在就没什么好怕的了,你也知道我做了算子,正在风头上,九皇子引重我,司天监亦看好我呢。十一皇子即便发现白挨了我一顿打,被我唬弄,未必就乐意声张。倒是你现在将这件事告诉宁王,恐怕他对你怨气未消,反而会责怪你知情不早报,更加看低你——我要是你啊,绝不会碰这个运气。”

纪星璇哪里不知她已经错过了拿捏余舒的最好时机,聪明人总是有互通之处,余舒的分析和她的考量相左无几,所以她才忍到现在都没有把余舒唬弄刘翼的事给抖出来。

纪星璇在余舒手里吃过大亏,教训惨痛,她对余舒忌惮非常,所以没有十全把握的事,她绝不会再做。

“那你就小心不要再有把柄落在我手上,”纪星璇冷冷盯着余舒凑近的脸,“下一次你未必有这么好运。”

余舒打从来到这个朝代,头一次听到有人说她运气好,不禁乐得一笑,满面春风,同一脸寒霜的纪星璇对比鲜明。

纪星璇转身进了屋子,余舒看着门在眼前关上,摸摸下巴,迟迟想起来,纪星璇这个五等大易师,见到她这四等的算子,还没行礼呢。

罢了,有的是机会。

余舒盯着纪星璇的房门看了一会儿,嘴角挂着一丝诡笑,背着手回她的新屋子去了。

来日方长,该小心的人可不只是她。

来回跑了两趟,余舒和辛六总算办定修学的手续,从今天起,正式记名成为太史书苑的一名院生。

不过连个入学仪式都没有,第一天也没见着一位院士的面,余舒很不习惯,对辛六讲了,却遭她嘲笑:“你不知道双阳会期间太史书苑沐休的吗,要到四月才会有院士主课,介时才能一一拜见,回去等着吧,这还有十多天呢。”

余舒尴尬地一咳,打听道:“那我们现在总能自由出入外院,可以到藏书楼去看看吗?”

整个太史书苑最让她惦记的,非那四座内有天地的藏书楼莫属了。

在余舒期望的眼神里,辛六点头道:

“这是当然。”

第三百八十五章 跟我走

余舒傍晚回家,裴敬也在,是特意来转告贺老太太和秦舅妈已经渡河的消息,最迟明天下午,人就能进京了。

赵慧夫妇自然是高兴,商量着明天去城门口接人,余舒主动请缨,要带着余小修一块儿去,不为别的,当初赵慧贺芳芝义无反顾地进京找她,人家贺奶奶肯点头答应,这一点就足够她敬重这位长辈。

于是到了第二天,余小修也没去学堂,就跟着余舒一起,同贺芳芝裴敬到城外去等人,赵慧挺那大肚子就没出门。

快到中午,义阳来的马车队伍到了,前面拉着商货,后头跟着镖队,女眷就坐在中间那两辆马车里,带队的人余舒还眼熟认识,正是裴敬的得力大掌柜兼把兄弟,胖子行七。

一大家人在城门林道旁边相见,数月分离,看到儿子与夫君,贺老太太和秦夫人都流了两眼泪,却没忽略站在一边的余舒姐弟,招到跟前拉手摸小脸,又夸又赞的,甚是亲昵。

余小修不自在,余舒却笑吟吟地听老人家说话:“老天慈悲,所幸你们两个孩子平安无事,瞧这乖的,我这老婆子临了还能多捡一对孙子孙女儿,欢喜地不知如何,哎、哎。”

秦氏也笑道:“老太太说的,我也捡了个舅妈做。”

裴敬还有一个独女,将将七岁,乳名霓霓,生的白净红润,被她爹抱在怀里,教她喊姐姐哥哥,小丫头有些怕生,叫了两句就不肯再开口了。

相逢喜后,一行人才进城,回家路上,挤在一辆大马车里说话,热热闹闹的,让这两门半路亲戚。无形中亲近许多。

裴敬让行七先将货物和行李拉回去,夫妻俩先到贺芳芝家里落脚。

洗去尘土,七八口人坐在后院大屋里,余舒拉着余小修给贺老夫人磕头敬茶。又正正经经问秦氏喊舅妈。

两妇人早有准备,一人给了他们姐弟两件压箱底,都是有年头的好东西。

余舒高高兴兴收下,又让芸豆把她准备好的香包拿过来,塞到小霓霓手里,里头装着上回圣上御赐赏下的一块福山祥玉,实实在在的珍品。

秦氏不知里头装的是什么。就让孩子收下了,回头再发现贵重,想退已不能退了。

赵慧感叹着婆婆嫂子路上辛苦,说着说着,不知怎么就扯到余舒办酒宴的日子上。

“家里地方不够大,我们寻思着就把宴席订到酒楼去,也省时省事。小余说月底吉利,便定在那一天。刚巧老太太你们回来了,还能一起喜庆喜庆。”

贺老太太和秦氏回来路上才听裴敬讲起余舒高中算子这喜事,贺老太太还好。秦氏身为商妇,耳濡目染,却知道这算子身份有多了得,想她夫君当年考中大算师,便有十里风光,光耀门楣,更不用说是算魁了。

秦氏存了心事,等到吃过接风酒菜,告辞赵慧一家人,和裴敬回府。路上才嘘叹:“那时候也不过一个无家可归的小姑娘,谁知这竟青云直上了。还是老爷慧眼识人,认下这么个甥女,霓霓上无兄长,日后就是招赘,等咱们百年之后。有这样的亲戚照应,也不怕受欺负。”

裴敬将睡着的独女抱在膝上,看一眼秦氏,笑道:“夫人现在就想这些也不嫌早,你我身子骨好,活个百八十岁使不得么。你啊,不要发愁,等咱们夫妻白首偕老,再看儿孙满堂。”

秦氏眼圈一红,轻轻点头,往裴敬肩上靠了靠。

“都听你的。”

翌日,裴敬让人将裁印的一批请柬送来给余舒,只差她填上邀请客人名字,再送出去。

泰亨商会底下的铺子南北百货应有尽有,这请柬做的极讲究,两层轧花红楠纸,四角漆上金粉,此外送给贵客们的请柬,上面又多绘出鱼跃龙门的水墨影图,薰过雅香,拿在手中就让人喜欢。

这上头宴时宴址都是排印好的,发给贵客们的请柬,都留下半张空闲,需要余舒补上。

余舒的字难登大雅,写坏了两张请柬,就丢笔不干了,拿出抄本继续背她的书,等到下午余小修放学回家,就叫了他的伴读白冉过来。

这小子写字漂亮,拿出手不会丢人。

“白冉你来,坐这儿,我怎么说你怎么写。”

余舒背倚着桌沿,两手交臂,头一个想到要请的就是薛睿,再然后是刘昙与贺兰愁,冯兆苗、辛六,还有送去夏江别馆的一封。

将熟人贵客都写全了,余舒正寻思着再请一些她进京以后有交情的,譬如说她在秋桂坊摆摊算卦认识的那位孙掌柜,福安镖局的赵大和周老板这些人。

另外裴敬早说好有几个大户要请,贺芳芝也有些旧友。

“姐,还有景大哥呢,你是不是忘了。”余小修趴在桌上看白冉写字,虎头虎脑地提了一句。

余舒“哼”一声,怎么会忘了还有景尘,不过几天前才和他翻脸,说了几句难听话,把人撵走了。

想她被水筠故意扯进一场风波里,差点丢了小命,她不想景尘左右为难,本来是要生咽下这一口气,可是架不住水筠一再隔空挑衅,于是她一怒之下,才准备和景尘挑明,把水筠打出原形,免得她在景尘面前卖乖,日后再挑唆他们的关系。

余舒不指望景尘能从水筠嘴里问出个究竟,就是等着他碰了壁,再来找她问,谁知那呆子一走就没了消息,到现在也没个话回给她,大概是又被那小师妹绊住了腿。

过这两天,余舒气儿也消了,嘀咕着不能把这事儿耽搁着,景尘不来找她,她也拉不下脸上公主府,正好借此机会把人揪出来。

于是叩叩桌子,示意白冉:“写上,请道子景尘。”

第二天整好请柬,一部分让仆人送去给附近邻里,薛睿和刘昙这几封,余舒则亲自送去。

傍晚忘机楼中,薛睿接过余舒递到他手上的请柬一张一看,便笑了,摇头道:“你就拿这一张给我,是小看大哥的人脉么。”

余舒不解其意,薛睿让她先坐下,耐心地给她讲解这当中情理:“而今你有了这样的头衔,身份够了,人面却不足与谈,远比不上那些有家世背景的易师与大算。这安陵城里的易师暗中斗的厉害,似你这般有名无份的,地位难免尴尬,遭人眼红。眼下大办这场酒宴,正是凝造一个正名的好机会,所请宾客,不是越多越好,却要各路各道上的都有,你就算不能一个个结交,有我引见,至少能混个脸熟,好处自然不必我多提。”

余舒受教,眼睛亮了亮,连连点头道:“那我这就回去,多拿几张请柬给你。”

还是她见识不足,之前还想着这酒宴能混就混过去了,好在薛睿有心为她合计。

薛睿见她这就要走,连忙叫住,“急什么,明天你再来不迟。”

余舒也觉得自己心急了些,不好意思地坐回去。

“你那里还有多少张宴贴?”薛睿桌边有酒壶,自己倒了一杯,却扣住不叫她喝。

余舒一面试图从薛睿手底下把酒壶拉过来,一面答道:“剩下二三十张吧。”

薛睿按住酒壶不放,算了算,道:“都拿给我。”

余舒一“嘶”,狐疑道:“你要这么多发的完?”

薛睿瞥她一眼,手指勾着酒壶不放,一手晃着杯子,侧倚在扶手上,懒懒道:“大理寺,鸿鹄寺,光禄寺,文学院,南府北衙,再加六部之中,我还找不来几个人么。”

“呵呵,”余舒干笑两声,趁他分神,一把抓住瓶底夺了过来,还没来得及往杯子里倒,就被薛睿隔着桌子在她额角上轻弹了一下。

“拿来,这是衡水白液,酒烈味浓,你喝了一身酒气,回去再让长辈闻见了,以为回回来找我都是喝酒胡闹,没的把我想差了。”

说完不由分说把酒壶从她手里拿走,远远放到另一张桌上,不让她沾,他也不喝了。

余舒还不知这是上回她夺魁找他喝酒,晚上醉陶陶被他送回家,她是没事,贺芳芝却留住薛睿在前院喝茶,虽没责怪他什么,话里话外却也透露出一些不满,叫薛睿警惕起来。

这女婿还没做上,就被老丈人先嫌弃了,哪里能成。

“走,傍晚风爽,我们不在酒楼里吃,叫人装上食盒热菜坐马车,到春澜河附近溜达一趟,回来我们还能走一段路,送你到家刚好消食。”

薛睿拍拍衣褶子,站起来朝余舒摆了下手,便往门外走。

余舒没尝到好酒,悻悻跟上他脚步,楼外夜色朦胧,楼梯转角的灯笼不知何时熄灭了两盏,视线不明,余舒皱着眉头费力地辨识着脚下台阶,此时走在前面的人影忽转过来,就站在几层台阶下,朝她伸出一只手掌,低声道:“跟我走,莫摔了。”

余舒视线恍惚了一瞬,已抬起手臂递过去,等她再反应过来,已被他稳稳托住了手腕,轻轻一带,她便顺力迈出脚步。起初有些心慌不安,不习惯被人掌控步调,然而每一步踏出去,都能踩到正确的台阶,她便一层一层卸下防备,循着他有力的脚步声,从昏暗里,一步步走了出来。

快到明亮的地方,薛睿才将嘴角勾起的笑意收敛起来,悄悄的,不被她察觉。

第三百八十六章 辜负

离酒宴还有三天时,大部分请柬都已经送了出去,余舒手底还压了两封,一封是给景尘的,一封则是要给夏明明。

余舒和夏明明见面不多,自从上次说清误会,之后都一直是书信来往于忘机楼,余舒没有派下人到夏江别馆送请柬,而是亲自走了一趟。

在门前报上名字,余舒并没有吃闭门羹,等候不多时便被请了进去。夏江鹤郎之前将她列成拒绝往来户,主要是为了女儿名节,怕她离家出走又牵扯上命案的事情抖漏出去,现在一切都风平浪静了,该死的也都死了,没理由再将她拒之门外。

何况算科揭榜那一日动静不小,就连足不出户的夏明明都知道了,作为易学南首世家,夏江鹤郎不会不清楚,当初救她女儿一命的小女子摇身一变成了十年不出的女算子,更不会拦着不让余舒见夏明明。

“姑娘稍坐喝茶,我们小姐过会儿就来。”

丫鬟端上茶水就退步出去了,余舒一个人待在客厅里,环顾左右,见东面两扇窗棂之间挂有一幅旧卷竹石图,便走上前去看,她不懂丹青,但是好歹识字,找到落款上的印墨,刚刚从中辨识出一个“苏”字,就听门外传来一串匆匆的脚步声,转头便见一个人影飞快地走进来。

“阿树!”

夏明明一进门看到余舒,便露出欢喜地表情,睁着一双又明又亮的大眼睛,走过来拉住她的手,满腹牢骚道:“你怎么才来找我呢。”

余舒打量着个把月不见,出落的更娇俏水灵的小姑娘,笑笑道:“最近事多,这不是来给你送请柬了么,月底我要在忘机楼请酒摆席,你来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