嘴里抱怨着,她脚下却小跑着追上去了。

第四百六十七章 虎骨

辛六虽说是正经邀请了余舒参加她的及笄礼,但因余舒不是什么世家出身,便不必特意准备一份周道的贺礼,正好她打算将手上的那条白水晶手串给她,就干脆留作那一天再送了。

星术课后,余舒在藏书楼待到晌午,才往家回。

吃午饭的时候,就听赵慧说起今日裁缝来送衣裳。盛夏将至,余舒身上却还是一个月前那两套单衣,她自己不上心,赵慧又因产子顾不上她,好不容易出了月子,就忙着张罗起来,挑好了料子,给这家里大大小小都裁了两套新衣,就连几个仆人丫鬟也得了几块尺头。

饭罢,赵慧将小川丢给奶娘看管,自拉了余舒回房去试衣服,一身石榴红的袖卦长裙,一身樱草黄的短襦夏裤,都是极合身的。

余舒脸蛋儿生的不算美,身段却窈窕难得,还在发育的年纪,个头比赵慧都还要高挑一些,十个女孩子里挑不出一个,天生的衣架子,男装女裙都撑得起来。

她出入太史书苑,见多了那些世家子弟锦衣华服,摸摸身上料子,虽比不得那些真丝玉罗,但总是轻薄舒适的,上面针线绣工都拿得出手,可见赵慧用心。

“我们家小余是越长越端正了,”赵慧在身前给余舒整理着腰带,满眼喜色地扭头看着镜子里的人,爱怜地摸了摸她背脊,又说:“另寻匠人打了两套崭新的首饰头面,用上了你上次给我的那一盒珍珠,过两日才送来。你回头再出门,可不要打扮的太随意,再怎么说都是女先生了,白叫人笑话你寒碜。”

余舒抱住她肩膀蹭了蹭,呢哝道:“还是娘对我好,只是再别这么劳神了,我是易师,又不是千金小姐,用不着整日里添新衣戴珠宝,浪费钱呢。”

赵慧管着家,手头上也不宽裕,贺芳芝的医馆开起来没几个月,刚刚有了些赚头,恐怕这做衣裳的花费,都是赵慧拿当日讨回来的嫁妆贴的。

她是有心给赵慧家用,可怜她当下手头上的闲钱没剩几个,前面又修宅子又买石头的,真搁不住花,放在库房里的金银就是拿给赵慧她也不用,只说是将来要给她压箱底的。

赵慧反搂住余舒,柔声道:“谁说你不是小姐,你不是咱们家的小姐吗?”

娘俩腻歪了一会儿,就听前院传话进来,有人上门来送礼,是给余舒的。

“谁啊?”余舒隔着房门问道。

外面的人声音异色:“说是公主府上来的。”

余舒脸上疑惑,她可没同哪位公主有交情。

赵慧一听来头,忙催着余舒出去看看,她便连衣服都没换,领着芸豆一个到前面去了。

到前院,余舒看到客厅里的人,十分意外,她还记着眼前这个年轻的侍卫,正是她和水筠都绑走的那一回,在长公主府见过的其中一个。

不怪余舒一时没把“公主府”往景尘身上想,只是景尘那般绝情决意后,她怎会以为他会主动和她有什么牵扯。

“余姑娘。”侍卫高崎向余舒抱拳行礼,指着桌上一只两尺高低的瓷坛子,说明来意:“这是主子在华珍园打死的那只老虎身上拆下的骨头,给姑娘送来了。”

余舒暗皱眉头,心里糊涂:景尘给她送虎骨做什么,不是已经不相来往了吗?

她暗忖了一会儿,没能理出个头绪,不知景尘此举是何意,便对那侍卫道:“无功不受禄,你拿回去吧。”

高崎见余舒果然如他们家公子所言般拒绝了,便苦笑道:“姑娘莫要为难我,主子交待的事,我岂有违命的,您若是不想收,不妨事回头再退回去。”

余舒眼神一闪,冷眼看着他,“没听说过强送礼的,我没那闲空跑腿儿,你要不把东西拿回公主府,要不就拿出去扔了。”

她手指着那一坛子虎骨,往大门口的方向一比划,没有半点好脸色。

高崎见状,无奈只好将坛子抱起来,犹犹豫豫地走了,多余的话,却没有说。

余舒也懒得问,当日景尘和她恩断义绝,她该说都说了,挽留也挽留了,可他还是执意要和她了却前尘,甭管是他是有多少不得已的苦衷,说出去的话,就好像泼出去的水,今个儿他高兴了,又来招惹她,她合该着陪他一唱一和吗?

赶走了公主府的侍卫,余舒回到后院儿,和赵慧含糊解释了几句,扭头就把这件事抛在脑后头,专心推算手头上的大理寺实录,有关行凶伤人之祸,她还有七八个属相没取对。

。…

再说高崎原样儿抱着东西回了公主府,到景尘面前复命,将余舒的一言一行都描述了,留意着景尘的脸色,却没什么变化,叫人捉摸不透。

“放着吧。”景尘看了一眼高崎手里的坛子,没有责备他。

高崎告退出去,在楼外面遇上被人推回来的水筠,低头问候。

“小姐。”

水筠坐在木轮子上,人很清瘦,刚晒了太阳回来,气色还不错,看了看高崎,浅浅一笑,让身后的侍女停下,问他:“去哪儿了?”

高崎转头望了一眼楼上,见没有人影,才扭头对水筠小声道:“公子让我到城西给余姑娘送东西。”

水筠峨眉挑起,眼神微微冷淡下去:“哦,送的什么?”

“虎骨,是公子在华珍园杀的一头猛虎,贡献进宫,皇上留下了整张的虎皮,将虎骨都赏了公子。”

“那余姑娘收了吗?”

“没收,这不是我又拿回来了。”

水筠点点头,“高侍卫去忙吧。”

高崎应了一声,匆匆离去,水筠让人推着她进去,看到景尘坐在楼下,旁边桌子上,放着一只白色的坛子。

木轮子停到景尘面前,水筠示意侍女出去。

“师兄,听说你派人去找余姑娘了?”

景尘手上一杯冷茶不知端了多久,仿佛听到她唤声,才回过神来,抬头看着她,神色淡淡道:“怎么我不能找她么?”

水筠两眼黯下,两日前景尘回京,带来的不只是破命人的好消息,还有她爹和几位师伯隐瞒的真相,原来长辈们耳提面命的不动道心,不过是一个幌子,为了拘束景尘。

“我知道师兄埋怨我当日逼迫你与余姑娘绝交,我心下亦十分愧疚,不过我还是要提醒师兄,你虽找到破命人的下落,但是一日没有破解命数,就一日不可安逸,毕竟师父师伯们的性命还要你挽救,这大安朝的命数,也系在你一人身上。至于与余姑娘和好之事,不如等到破命之后再说,到时候我亲自替你去向余姑娘道歉,求她谅解。”

景尘见她一脸懊悔,神色未动,因为大提点的叮咛,他虽是告诉了水筠一部分有关破命人的事,可却没有告诉她,小鱼就是他要找的那个人。

是故他这师妹只知师伯们骗了他固守道心,使他无欲无求了这些年,却根本不知他要娶了小鱼才能破命。

水筠见景尘不说话,秀丽的脸庞愈发苦楚,“师兄就是不信我,才不肯告诉我破命人是何人吗?”

“我若不告诉你,你便再要谎称知道她什么秘密来威胁我吗?”景尘反问道,事情过去这些时日,想起来他仍觉得有一些愤牛数月之前,水筠察觉到他对余舒生出男女之情,便口口声称要斩他情丝,当时她自云发现了余舒一个大秘密,说出来便会让她万劫不复,他信以为真,可是过后他几次以浑元天书术占算,却发现水筠根本是在骗他“你上一次说她是孤魂托生,这一次难道要告诉我,她是什么妖魔变的吗?”景尘一向淡泊的俊容上少见地露出一丝嘲弄。

“我没有骗你!”水筠忽然激动了起来,仰起头辩驳道:“师兄你知道我生具一颗七窍玲珑心,看人绝不会看错,整个龙虎山中还无一人能比我。余姑娘的面相绝非是长命之人,却能平安无恙地在你身边待了那么久,你不觉得奇怪吗?本她不是这寸土之人,空来阳寿,不是孤魂托生,又是什么!”

景尘倒是平静地说:“不是你算错,那难道是我的浑天卜术用错了吗,水筠,你是天资奇绝,然我比你只强不弱,师父的浑天术我尽管才精通了人篇和国篇,但凡我卜算成功,也有八成作准,你的七窍玲珑心,到底不是正途,能有六成准便是顶天了。”

他顿了顿,又道:“何况这京城之地藏龙卧虎,她身在太史书苑,又在司天监出入过,果真有异,会没有人看出来吗?”

水筠的心情七上八下的,她搭在扶手上的手掌无力地半握着,沉声道:“我岂知又出了什么变化,她的人运居然变更了,不管你信不信,在这件事上,我绝没有骗你。”

接着,她沉吸了一口气,定定地望着景尘,道:“师兄,听我一言,大事要紧,儿女之情,不妨过后再说。”

景尘伸出手,轻推开她挡在面前的轮椅,站起身向楼上走“我的事,不必你过问。”

水筠盯着他冷漠的背影,单薄的身躯轻轻发抖,咬紧了牙齿,才没有发出泣声。

第四百六十八章 桃木根

两天过去,薛睿中间派老崔来给余舒送了两盆开的正好的堇兰,还有一封信,说是他这几日事多脱不了身,不能去忘机楼见面,让她有事就派人到薛府去递帖子。

余舒猜测他突然忙起来,是因为众人在华珍园遇虎之事,就让老崔带话回去,叮嘱他最近提防小人。

这天大清早的,余舒正要去太史书苑上早课,拉着余小修出了门儿,却见一顶软轿子刚好停在她家大门口,那轿子边上立着一个丫鬟一个婆子,衣着时新,整整洁洁的,后头还有两个奴才,手上捧着几只厚重的礼盒。

接着,那婆子将轿门打开,掀起帘子,就从里面扶下来一个三十来岁儿的妇人,容貌端庄,仪态大方,一看便知是官家的。

余舒正纳闷这人是谁,就听余小修惊讶出声:“胡夫人?”

余舒于是就知了来人身份,该是胡天儿那位嫡母,大理寺卿郭槐安的独女了。

胡夫人也才抬头看见站在门阶上的一双姐弟,眼角浮起了笑纹,搭着婆子的手走上来,语调含着三分亲切道:“亏我来的早,不然是要错过去,小修,这便是你家姐吗?”

余小修呆呆点了点头,想不通胡天儿他娘怎么来他家了。

余舒既知来人身份,便先声行礼问好:“原是胡夫人,舍弟在学堂里承蒙令郎关照了。”

这位胡夫人嫁的是礼部胡侍郎,上封有诰命在身,是一位四品的恭人,便是她这个女算子见了不可免礼。

“余算子切莫多礼,”胡夫人轻托住了余舒的手,拦了她半礼,轻声道:“我今日是登门拜谢的,可否耽误你些时间,入内一谈?”

余舒心说是她前几天让余小修带给胡夫人的那一封“告密信”生了用,便侧身请了人进去,落后两步,让刘忠先送余小修去上学。

进门,落座,上茶,胡夫人茶未喝一口,先直起身朝余舒作揖,眼圈儿有些泛红道:“多谢余算子仗义相告,免了我儿一场大难,愚妇人感激不尽。”

余舒连忙上前扶她,口中说:“胡夫人严重了,都是小修那孩子问我,我才多事为令公子掌算,谈不上仗义。我实话说罢,若不是小修同天儿在一起读书识字,关系又要好,我哪里会冒犯插手府上家事。”

她那天算出来胡天儿要遇血光之灾,并且行凶的是个肖虎之人,便书信一封让余小修交到胡夫人手上,指明了这些,未免胡夫人不以为然,还盖上了自己的私印。

看似是举手之劳,实则是要担几分风险的,倘若胡夫人信她,提前防备那是最好,若然胡夫人到底不信,胡天儿出了什么差池,说不定反要拿着这封信赖她。

胡夫人这样的宅中妇人,心思最是多余,事过之后,哪里会不细想,这便知道承了余舒好大一份人情,所以屈尊纡贵地亲自上门拜见。

当然这只是其中一个原因,另有一个原因,是她这次借势,将计就计,除掉了后院儿一个怀了身子又不安分的妾室,所以对余舒的感激更多了一层。

过程曲折不提,胡夫人见余舒上来拉她,便顺势挽了手,在一旁的短榻上并肩坐下,抽出香帕摁了摁眼角湿润,才对余舒道:“早知道余算子有这样本事,我兴许还能多睡几个安稳觉,不妨说句气话,京城那些世家,名声管用,真求他们办事,为我儿算一算周全,却没一个实在话,不是左右而言他,就是含含糊糊,就怕说错了什么,砸了招牌。”

余舒这才听明白了,她之前也奇怪,胡天儿这样的家世,郭大人的面子,还不能给外孙找几个大易师相看吗?何必要战战兢兢的,把胡天儿拘在家里头。

原来是她把人家都想“笨”了,恰恰是因为胡天儿的金贵命,旁人不敢乱断,唯恐说错了一星半点儿的,反招了两家记恨。

毕竟易学二字,准头极难,青铮道人传给她的六爻术够绝学了吧,用到极致,才有六成准头。

要不是她的祸时法则精准出奇,她只怕也不会断言。

可惜是她的祸时法则目前推算的范围有限,不然这安陵城里的大易师们,只怕所有奇术加起来,都不抵她手上这一门。

余舒此刻感觉就好像是守着一座金矿,偏偏只挖的了洞口那一块儿,急也没辙,只能一点点地开凿。

胡夫人这一次也是气着了,便在余舒面前抱怨起那些世家,倒非是她爱嚼舌根,而是后怕。

余舒反倒是面对她这番快人快语,放下了几分虚套,和声和气地劝了她几句,又说:“夫人不要过誉了,论本事我比各家几位大先生未必就强,也就是想着让你能防则防,真没卜算的对,就只能怪我学艺不精了。”

余舒话虽谦虚,但是她没打算藏拙,脸上故而淡淡的,胡夫人是个精细人,打量着余舒,心里便更信她是真本事——这杀身的大祸,安陵城都没几个人说得准呢。

胡夫人嫁人前是家中独女,老父也曾有过让她守灶的念头,所以自小就当成男儿养了几年,算得是个有见识的女子,所以不嫌余舒身家单薄,有意和她这个小辈论交情。

“听说余算子进了太史书苑修学,前不久还有幸到皇陵去祭祖,日后若能顺利入仕,前程似锦,比我们这起子要靠爷们的内宅愚妇强事,往后少不了要劳动你一二,这份子谢礼,你千万要收下。”

胡夫人说着话,就让随身的丫鬟去叫院子里的奴仆把礼捧进来,一件件放在桌上,并拿了礼单给余舒。

余舒固然爱财,却不大想收胡夫人这份礼,这是余小修求她的事儿,她能帮就帮了,再收礼,算什么。

胡夫人大概是看出她脸上不愿,心里一笑,起身上来,将那几个盒子以此打开了,一边道:“怕你看不上金银俗物,我特意挑选过的,这一盒是家父亲手制的茶,这一盒是宫造的胭脂水粉,这两样还只是心意,另外这一块百年的桃木根,和这一截龙庭木,想来你会用得着。”

余舒心神一动,走近桌边,一眼就盯上了当中一个大盒子里的乌金色木头,同她在《珍物谱》上看到的一个样色,眼睛顿时就亮了。

她便不再客气,对胡夫人笑道:“夫人不知,我正难寻这样的桃木根呢,姑且贪心收下了,夫人再有什么难为之处,但凡来找我,不吝为你一算。”

第四百六十九章 互探

余舒送走了胡夫人,回过头将她送来的谢礼收进了房里,欢欢喜喜地出了门。

有了百年的桃木根,她之前想送给薛睿的东西就有门儿了。

今天是方子敬的早课,余舒来迟了一点,从后门溜进了胥水堂。

方子敬今天照旧穿着一件宽大不合体的袍子,瘦小的身躯陷在一张宽大的太师椅里,放在案上的左手上把玩着一根细长的命签,正在讲解奇门要术的一篇,耷拉着枯松的眼皮,好像没有看见余舒迟到。

司徒晴岚倒是看见了余舒,朝她挤了下眼睛,示意身边给她留下的空位。

余舒赶忙猫着腰坐了过去。

“书带了吗?”司徒晴岚小声问。

余舒点点头,将挎在肩上的书匣放下,取出一册《奇门遁甲统宗全记》,细听着方子敬所讲的内容,翻到某一页。

“呀。”

轻促的一声在旁边响起,余舒扭头看到司徒晴岚正惊讶地盯着她的手腕,低头一看,原来是她方才取书时衣袖滑起,露出了左腕上戴的那一条手串,透明的黄水晶珠子上面流动着一层灿灿的光华,仿佛一团晨光,将她半截手腕都点亮了,难怪会引来司徒晴岚的侧目。

司徒晴岚自觉失态,连忙挪开了眼,朝余舒歉然地笑了笑,余舒也报以一笑,不动声色地将衣袖放了下来,遮住手上那一团。

一直到下了早课,司徒晴岚才忍不住拉住余舒,既好奇又赧然地询问:“你手上戴的是什么呀,真好看。”

余舒便大大方方将手抬起来给她看,道:“是水晶石。”

“水精?”司徒晴岚托住她的手,仔细看了两眼,摇头道:“看着不像。”

司徒晴岚自幼养在大易师方子敬膝下,眼界不小,多少俗物都是见过的,可她印象里的水精,打磨的再光滑也就是寻常宝石的卖相,哪有余舒手上戴的这一串看起来娇贵,一颗颗都好像是含了水染了光似的。

余舒挑眉,笑道:“是不像,你说是水精,精气那个精,我说的是冰晶那个晶。”

说着,便将那一串黄水晶捋下来,递给她瞧,倒不怕她看出什么异端,有时候遮遮掩掩倒不如光明正大的,反正这第一口螃蟹是她吃了的。

司徒晴岚托着那一串晶石,敏锐地察觉到手心传来的丝丝冰凉,轻轻一握,不由赞道:“好东西,哪儿买来的,我可没见谁戴过。”

余舒勾起嘴角,不无得意道:“整个安陵城这是头一串,就在我手上,你当然没见谁戴过。”

不是她爱现,以后要靠这玩意儿发财,总得先打一打广告不是,据她观察,司徒晴岚在太史书苑是个八面玲珑的人物,消息玲珑,又爱打听,刚才自己那一句话,指不定明天就能传到好些人耳里。

果然,听到余舒这种口气,司徒晴岚又是讶异,只觉手里的珠链重了几分,忙不迭递还给余舒,看着她重新戴在手腕上,有一些羡慕道:“我倒是有一只寒阳镯,到了夏天戴多久都是凉的,不过没你这水晶石光彩漂亮。”

姑娘家很少对亮晶晶的珠宝有抵抗力的,司徒晴岚也不例外,可惜她寄人篱下,衣食无忧,却没多少私房钱,她听余舒口气,就以为这水晶石和她家传的寒阳镯一样是千金难买的物件儿,故而没有再开口向余舒打听来路。

余舒对于司徒晴岚的身世也清楚一点,看她眼神落落的,便有些过意不去,心说等她这次到徐老头那里拿了成品,就挑个好看点的坠子送给她。

因要回女舍拿书,两人一同出门,余舒住在东院,司徒晴岚住在中院,进了女舍就告别分开。

余舒站在房门口,盯着右手边隔壁紧锁的房门看了一会儿,便摇着头进了屋子。

她检查了一遍门窗,才将窗户打开透气,又在屋里转了一圈找找没什么多的没什么少的。

“莲房?”外面传来敲门声,却是司徒晴岚放下书本找了过来。

余舒请她进来,司徒晴岚将手上茶盘放在空荡的桌子上。

“知道你没怎么回来,房里肯定连茶水都缺,这是我早上沏的香片儿,泡了花露和冰糖,不嫌弃就喝喝看。”

余舒道了一声谢,捡起了一个空杯自斟自饮,赞道:“好喝,我就偏爱这种甜茶,我那里也有几样香片,味道不错,下回来时给你带些。”

薛睿自打发现她不爱喝苦茶,就时不时打包送她一些新制的花茶和果茶,前天还打发老崔送了盆儿花,捎带着有一盒玉兰香片,她还没来得及尝鲜。

司徒晴岚笑吟吟道:“咱们俩一个口味,能让你夸口,想必是好喝的,我等着啊,你可别忘了给我带。”

余舒点点头。

司徒晴岚先是说了几句闲话,然后她们聊着聊着,就说起祭祖大典的事。

“听人说,你们去的那六个,圣祖祭日前一天闹了事,你不要紧吧?”司徒晴岚关心地问道。

余舒笑看她一眼,道:“你要是想打听实话,就直接问,别跟我弯弯绕绕的。”

被她说破,司徒晴岚脸色微红,“我是有些好奇,你就说说吧。”

“是出了点乱子,湛雪元你认得吧?就是她,家传的那个什么天玉丢了,就讹到我头上来了,最后上头有一位审官出面,问清楚了事情,原是崔家的那个小姐,叫崔芸的,偷拿了湛雪元的石头,说是不小心掉进湖里,怕人责怪,才栽赃嫁祸给我。”

华珍园那点儿事,王大人说过等祭祖回来,要上报到司天监。余舒不知回来后他上报了没有,但她这最近在书苑里没听到风声,想必是被湛雪元和崔芸两个想办法瞒了下来,也难怪司徒晴岚向她打听。

余舒没说仔细,连薛睿的名字都没提,大概地讲了这个事情,更没提湛崔二人欠她那十个耳光。

司徒晴岚听罢,柳叶眉蹙起,道:“真是胡闹,所幸没有发大,不然耽搁了大事,圣上责怪下来,这前途还不毁没了。”

余舒面露一丝苦笑,道,“就是你问起,我才说了,你瞧祭祖回来这些天,也没见司天监有什么话传过来,大概是要不了了之了。”

司徒晴岚“唉”了一声,心里也以为这件事是要揭过去了,看到余舒苦笑,不免出言安慰:“这湛家在江西很有根基,说起来忌讳,就连当地的衙门军府都要仰仗他们鼻息,我悄悄告诉你吧,这湛家的小姐此趟进京修学,八成是要同哪一家达官贵门结姻亲,在华珍园闹出的事,传到上头,自然有人会帮着她压下去,还好问清楚不是你偷了她那命根子,不然我怕你只能吃个哑巴亏。”

听到这些消息,余舒目光闪闪,安静片刻,又说:“湛雪元就罢了,那个崔芸,又是什么依仗,不是说崔家一个庶小姐吗,在华珍园时候竟也嚣张的紧。”

司徒晴岚面挂三分哂色,轻笑道:“崔芸算什么,不过她有一个亲姐姐,名唤崔芯,比我还小一岁,自小得了机缘,被湘王妃认作干女儿,和息雯郡主一块儿养了两年,问湘王世子喊哥哥,被郡主叫姐姐,便自当是半个主子了。”

余舒眯了下眼睛,心中冷笑:她就说嘛,那崔芸同她无冤无仇,为何要精心设计她,原来还有这一层关系。

好样儿的息雯郡主,原来绊子下在这儿呢。

司徒晴岚见余舒不说话,以为她心里不舒服,便就体贴地告诉她:“莲房,你宽心些吧,告诉你一个好事儿——听我外公的口气,司天监年初离任的几个空缺,正在寻补呢。当中就有两个位子是聘女官的,太承司有一个七品瓒记的职位,要在太史书苑挑选,你是十年出一人的女算子,说不得这一次就能提前入仕了。”

余舒这是第二次听司徒晴岚告诉她“好事儿”,上次就是祭祖大典选人,这丫头告诉她被选上了,结果她在荣盛堂又被人给刷下来了。

心里不以为然,余舒口中仍做好奇:“不是说有两个位子吗?还有一个是什么?”

司徒晴岚抿嘴道:“另外一个职位就不敢想了,坤翎局的女御,方方正正的五品,执掌士族门第间的婚书与命签,这么一个要紧的位置,香饽饽似的,都是从司天监本官里头提拔上来,再怎么都轮不到我们太史书苑挑拣。”

余舒也不在意,笑一笑便过耳,又和司徒晴岚东拉西扯了几句,才把人送出去。

她没在太史书苑逗留,收拾好东西就离开了,掐着时辰出了大门,就见南墙下的马车已经在了。

“刘忠,”余舒看着自家马夫肩上汗湿,轻责道:“不是让你晚上半个时辰吗,这么热的天儿。”

刘忠憨笑道:“怕姑娘多等,快上车吧,给您备了凉茶。”

“下次准点儿来。”余舒又念叨了这汉子一句,才攀上马车。

“姑娘是回家还是上哪儿?”

“去上一回做玉工的那位徐师傅家。”她得去看看徐老头又雕了几件东西,先拿两个好的回来养着,不耽误她送人。

第四百七十章 无题

离上次余舒过来拿珠子有十天工夫,徐老头带着两个学徒把余舒压在这里的水晶料子又做掉了三分之一,这一次出的除了八十颗珠子,还有几个精致小巧的挂坠儿,都是余舒先前选好的样式,唯一是没有重样。

素气一些的有水晶葫芦、桃子,雅一些的有莲花,芭蕉叶,当中余舒最得眼的是一柄紫水晶小扇子,爱不释手地把玩了好一会儿。

临走前,余舒向徐老头打听了城里哪一家首饰铺子信誉好。

出了徐老头的工坊,余舒才把那一串大变样的黄水晶手串重新挂上,说她小心眼也好,认识徐老头日子不久,总要防着点儿。

中午没有回家吃饭,余舒去了忘机楼,将才拿到手的水晶成品清洗后,放了一半进风水池,而将之前剩下的四十颗珠子捞了上来。

这粉、紫两色的水晶珠,比不得黄、白两色透亮,却是流光溢彩,幽幽惹人。

余舒让小晴又串了两条手串,未免放在外面泄露了灵气儿,都拿檀木盒子盛着,盖的严严实实的收在阴凉处。

下午余舒就去了徐老头说的那凿金铺子,订了几条细链子。

再出来,又往城东的古玩街去,奔着卖扇子的铺子进了好几家,却失望而返。

没错儿,她原本就想拿那百年的桃木根,给薛睿制一把折扇带在身上,既美观又实用,更重要的是辟邪除阴司,方便他在刑狱走动。

可是今天问了几个手艺人,都说桃木根不比桃木,做不得扇骨,容易发裂。

有一家倒是说了可以涂浆水防裂,不过因为之前没有做过,店家弄坏了不管赔,又让她却步,浪费是小,只怕毁了那一块桃木,再寻可就难了。

这一晃就到了傍晚,她悻悻回了家,差点忘了明天是辛六生日,要到辛府做客去。

五月十六这天,余舒早上起床梳洗,换了一身新裁的衣裳,让芸豆给她拧了个正经的发式,戴上赵慧新给她打的那一套珠花玉珰,打扮的不比往常随意。

今日是辛六成年的好日子,给她的请柬是发给亲友的,到时候说不得要同席,她再穿青衫布鞋,就是捣乱了。

赵慧早饭见余舒打扮一新,惊奇了一下,便纳罕:“今儿什么好日子,难得你穿戴这么整齐。”

余舒这才说要去参加太史书苑女同学的及笄,把请柬掏给她看。

一见到那烫金的帖子,便知是大户人家,赵慧急的拍腿道:“你这孩子,不早说,备了礼吗?”

余舒于是老实说只准备了一份礼物:“我是一个人去,还要给她准备两三份不成,美得她。”

赵慧这下哭笑不得:“哪里来的小气鬼,快去,库房里取两匹好缎子,我嫁妆里还有一根老玉簪子,送去添头,你真两手空空去了,背地里不被人笑话死。”

余舒不好反对赵慧意思,没法子只能带着芸豆去捡了两条好妆缎,因是双阳会期间她做好事,刘昙给的赏,东西倒不差。

。…

辛府在城西,作为十二府世家之一,门庭数他家修的出奇,旁人家门前蹲着两头石狮子了得,他家门前却摆着一尊汉白玉貔貅,却不怕被谁偷偷地凿了。

余舒巳时到的,外面车马没有几个,因为她身上有算子功名,便走了正门,立即就有管事的收了礼录册,招呼来一名丫鬟领她入内。

辛家几代人,这一族虽是旁支,却最有名望,而今四世同堂,居在大宅府邸,表面上比别家和睦。

余舒直接被人带到了辛六的闺房门外,听丫鬟禀报,门那边就有人打起竹帘,但听里头一片笑闹声。

“唉,一转眼间,你这小娃娃都到了要出嫁的年纪了,真是岁月刀刀催人老,一岁不如一岁新啊。”

“呸呸呸,今儿是我好日子,五哥你再乱说,我回头告了大伯再叫你到祠堂里去抄书。”

“好啊,我说上一次爹怎么好好的骂我,罚我抄了半个月的道德经,原来是你做鬼。”

“啊!哈哈哈,别挠我,二姐三嫂子救我,我的衣裳、衣裳坏了!”

余舒抬腿走进去,顺着门往里望,但见阳光洒满处,橘红的波斯地毯上,竖着一面半人高的铜镜,一圈颜色照人的年轻男女围着一个娇小的素衫女孩儿正在玩闹。

“哈、哈哈…莲房你来了!”

辛六一瞅着余舒,便推开了正在呵她脖子的辛五哥,扑倒余舒后背躲着。

那一群人见有外人来了,便收起了玩闹之色,正经地朝余舒笑笑,站在一干女子中,唯一的一个青年人,白面无须,生的极是俊秀,含笑看着余舒身后的辛六,眼神宠溺。

接着便是认人了,那个俊秀青年,不出余舒所料,是辛六常常挂在口边的五堂兄,辛年光。

在场除了几个辛家姊妹,便是三两个辛六的手帕交,年纪相仿,却不是易学世家子弟,却也听说过余舒这个女算子的名声。

不知是听辛六怎么吹嘘她的,有两个女孩子见到余舒,眼睛都亮了,剩下那一个,则是腼腆害羞地望着余舒,眼神里却是认得的,余舒见到这人,也分外有些惊讶,没想到她会和辛六是闺蜜。

“好了,你们小姐妹留下来说会儿话吧,我们去瞧瞧外面准备的怎么样了。”辛二嫂子拉着自家弟弟妹妹离开,就留下辛六她们五个。

余舒看看那个认识的女孩子,吃不准对方愿不愿意认她,也不好开口,谁想对方竟落落大方地上前拉她手道:“余姐姐近来好么,听爹爹说你前阵子到皇陵去祭祖了。”

点点头,余舒脸上露笑,道:“令尊令堂还好?”

邱月龄道:“好的,母亲一直念叨着要请你去家里做客呢。”

你们道这人是谁,竟是正在帮余舒修宅子的工部侍郎邱继明的女儿,就是为了逃婚装疯卖傻的那个。

看她们说话,辛六在一旁好奇道:“你们几时认得的?”

邱月龄抢先道:“我前头不是大病了一场么,都说是家里风水不对,我爹就请了余姐姐去,给看好了。”

余舒也不拆台,说了声“是”,便笑笑不语了。

第四百七十一章 细说司天监

尚未到吉时,辛六的几个小姐妹便分别拿了随身礼物现出来,鸿胪寺赵大人家的小姐送了一只砑纸的贝光,以海螺所制,说是番邦之物,武英殿宁大学士家的千金则是送了一盒难得的雪梨香,邱月龄的礼要应景的多,一套三色的犀牛角梳子,吉祥喻意。

辛六的妆台上也堆了不少礼物,有先前家人送的,还有刚得的,不都是贵重之物,她眉开眼笑地摆弄着,眼珠子一转到了余舒身上,便伸出手掌道:“你的呢,别想糊弄过去,我可记得你上回说要给我好东西的,此时不给还待如何?”

余舒在她掌心拍了下,不等辛六撅嘴,就从腰侧的衣袋里掏出一只做旧的檀木盒,重新放在她手上。

辛六迫不及待地打开来,乍见一团白光,眼神一愣,当即低呼出声。

本来站在两旁的几个小姑娘都凑了上去,心说是什么好东西,惊见辛六手上小心翼翼地拎起一串水珠来,耀的人眼花,眨了几下眼再重新看,哪里是水珠,分明是一种说不上名字的宝石,颗颗打磨的光滑诱人,真真是胜美玉,过冰清。

一时间,几个女孩子都挪不开眼睛,只得见辛六喜滋滋地将那白晶手串戴在腕上,本来就白皙的皮肤,这下子好像焕出一团光来。

“呀,这是哪种玉石?”邱月龄稀罕地出声,她们几个都是官家的小姐,家境富裕,什么宝石美玉都过眼,却说不上这串手珠的来历。

余舒看辛六也是一脸巴望着她,便笑着解释道:“这是水晶石,前些日子我难得弄了几块,便想方设法使人打出几个样子,又以风水养了些日子,不单是戴着美观,还有用处,菲菲戴的这是白水晶,可以安神补脑,有助睡眠,喏,我手上还有一串黄水晶的。”

说着,她便撩起衣袖,露出手腕上戴的那一串黄晶,又惹几声惊讶,当即就被不怕生的托了手去看,七嘴八舌地品鉴起来。

“真好,这水晶摸起来凉凉的,竟像是刚从水里掏出来戴上。”

“余姐姐,这黄水晶也是你用风水养过的吗?”

。…

到底是大家闺秀,虽然羡慕余舒送了辛六的水晶手串,却没一个乱打听的。

余舒也不过多鼓吹水晶的好处,只叫她们知道这玩意儿是出自她手,并且眼下就只有两个人得了,一串是她手上的,一串给了辛六。

辛六自然是满意极了,看着余舒的眼神儿又亲热了许多,要不是碍着旁边还有人在,八成会搂着余舒脖子亲上两口。待会儿辛夫人携着丫鬟过来看小女儿,就被她挽着手撒娇“娘亲,你看,莲房送我的手串,漂亮吧,我晚点行礼时候就戴着好不好?”

辛夫人也看到她手上的水晶珠子,心里诧异,面上却一点没有失态,也不像小姑娘似的追着问,代她向余舒道了一声谢,便摸着辛六的脑袋同意了,本来及笄礼之前是要素头素面的,钗环一件不能戴,是个镯子手串倒无伤大雅。

吉时将至,辛二嫂将余舒和几家小姐请到礼堂去,留下辛夫人和女儿说几句贴己话儿。

。…

辛府四房人,除却一位退阁隐居的老祖宗,这当家的就是辛六的亲爷爷辛颜,官居司天监左判,正四品。辛颜膝下四子,只有二老爷是正堂夫人所出,辛六作为二房嫡小姐,在一众姊妹里排行第六,却是一代人里最娇贵的女孩子。

这及笄礼,办的十分气派,礼堂里满座二百,请的大多是有名有望的夫人太太,甚有两位郡主来凑热闹,坐在贵客一席。

余舒被安排到亲友一方,和辛二嫂邱月龄她们坐在一起观礼,扫视一周,竟看到不少眼熟的,比方说——坐在贵宾一席正与人说笑的息雯郡主。

余舒目光停留了片刻,便转移开来,只是心里想什么,却无人晓得。

吉时一到,乐席一阵吹弹声,辛六便被宗族中年长的德妇扶出来,一袭素纱长裙,乌发披背,背脊直挺挺的,略有一点紧张。

辛家请来了礼部文书,一应礼数周全下来,待到梳头加衣时,不经意抬手露出手腕,那一条晶莹剔透的手串便分外吸引人眼球了。

几乎是在场所有的女人家都留意到这一点。

余舒看在眼里,心中暗笑,辛六这算是无意间帮了她一个大忙。

现在她只需要静等,等辛六察觉出这白水晶手串的好处,等这些女人打听,奇货可居,她不怕喊不上价钱。

礼后流水宴席,余舒不等人散,就先告辞离席,邱月龄看见余舒要走,就跟了上去。

“余姐姐。”

余舒在花园一角被邱月龄叫住,扭过头看她小跑到面前。

“多谢姐姐帮我瞒着。”邱月龄一脸赧然地拧着衣角,对于余舒帮她躲过那一桩不如意的婚事,十分感激。

余舒要比她小心些,左右看了四下无人经过,才轻声道:“说了不必过多谢我,令尊对你一心爱护,上一次的事就算了,往后可不要再做糊涂事了。”

邱月龄面有惭愧,又有庆幸,她虽是骗了父母,但好在因祸得福,家里不再强求她的婚事。

“母亲想请姐姐去家里喝茶,不知你几时有空闲?”

余舒想了想,“不如后天上午。”

邱月龄高兴道:“那好,我回去就告诉母亲,等姐姐来做客。”

余舒应了,同她告别,出门步行,在街头找着刘忠,上车又往城北去,寻制扇的铺子。

然而一个下午,徒劳无功。

隔日,逢七又是方子敬的奇术课,余舒今天来早,一进到胥水堂,就被司徒晴岚拉了出去。

“怎么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