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会伊始,就被一场漫天的花灯雨落点燃了气氛。

水榭里,几名贵妇人争相向薛贵妃献媚。

“方才惊了一下,以为是走水了呢,谁想会有这般手笔,真真的奇思妙想,贵妃娘娘好个心思,叫我们这些个俗人开了眼界。”

“别说,我还真看不出来这么些花灯是怎么落到水上的,娘娘是请了哪路神仙帮忙哟!”

。…

薛贵妃一偏头,凤钗轻摆,远望湖光夜景,灯火璀璨,笑笑对众人道:“弄这么些盏花灯,可不只是为了好看,这当中藏着蹊跷,待会儿有的人头痛呢。”

淑妃静静坐在侧上,闻言转脸,道:

“今晚的金玉芙蓉之争,同这满湖的芙蓉花灯有关系?”

“果然妹妹聪灵,”薛贵妃赞她一眼,一手撑着金团软枕,被仕女扶起坐正,跪在她脚边抚平了她裙服上细小的褶皱。

“去吧,将各家的公子千金都招到跟前来,叫他们莫要贪玩耍,本宫需得讲一讲今夜是怎么个规矩。”

薛贵妃柔夷一摆,守在水榭四角的宫人们便有一半应诺,退开去唤人了。

。…

余舒和薛睿一起,刚走到桥廊中央,就被叫了回来。

听说是薛贵妃要宣布今晚规矩,散在花房、湖岸上观灯的男男女女纷纷往回走。

两人夹在人群中,未免被人瞧见,早松开握在一起的手。

快到桥头,余舒一抬头就瞧见了独自立在那里的景尘,看那情形,分明是在等她。

今晚宴会,人多眼杂。余舒最不想和景尘有所交集,唯恐他真听了上面谁人教唆,借着君子芙蓉宴的名头,有什么出格的行径。

然而避不能避。她只好硬着头皮,迎面走过去。

薛睿一样看见了景尘,于是脚下快走两步,越过了余舒身前。堪堪挡住了景尘的目光,先声道:“多日不见,道子可好?”

景尘将目光错到薛睿身上,颔首示意:“一切尚可。不劳薛大人挂记。”

余舒在后面听着,心中又是感慨,在京半年。想当初下山入世。就连衣食都不能自理的景尘,这会儿也学会说客套话了。

“水筠姑娘的腿脚复元得如何,道子前些日子不是得了一副虎骨吗,我那里寻问了几味陈年的老药,听太医说泡药酒最好,改明我让人将药材送过去,应该有一两样用得上。”

薛睿一边说话。一边在身后轻轻摆了下手,余舒看见,暗松一口气,赶紧从一旁走过,下了桥,没有多看景尘一眼,故而没见两个男人落在她身后的视线。

她一离开,薛睿脸色便淡了许多,伸手朝旁一引,对景尘说:“我有几句话,这边请。”

景尘点头,不多问,同他一起背离人群,走到一处人静的地方。

薛睿看着眼前一派清静宁和的男子,一想到余舒曾为此人倾心,几度受苦受难,换来却是一朝身陷囹圄,很难不加几分冷眼。

“我虽不明详情,但也知道你此前与阿舒绝交之事,既然已经割袍断义,此前不闻不问,现如今为何又来纠缠?”

薛睿没有绕弯子,直言质问。

景尘对薛睿的印象一直以来也是平平,但知他对余舒诸多照顾,两人又以兄妹相称,所以面对薛睿的冷言冷语,倒不觉得不快,反而提醒了他对不起余舒良多。

景尘愧疚之心又起,可对薛睿,他又实在无话可说,只好面无表情道:“当日之事,恕我不便对你解释,但是我之过,我必然会求得她谅解。”

见他执意,薛睿皱眉,沉声道:

“你不便说,我也没兴趣听,至于你要她谅解,我却要奉劝你一句——不要再给她惹麻烦。如若因你之故,再让她不得安省,我这个做人大哥的,绝不会饶过你。”

他倒是很想站在一个男人的立场上对景尘说这些话,但因不能泄露他已知的秘密,又不能让景尘察觉他与余舒的亲密,只能退而求其次,以兄长的身份,警告景尘。

他无法明着阻止景尘为了祸子命数去挽回余舒的心意,但要他视而不见,他办不到。

景尘看着眼神严厉的薛睿,能察觉到他对余舒的袒护之意,心中不知为何,竟有些不舒服。

这种感觉似曾相识,他回忆想到一件事,他在龙虎山上修行,七岁起就知道了身世,因为掌门与师父叮嘱,为不给人招祸,他几乎不与同门的师兄弟们相处,小时候常在后山上同一只爱吃酸果的野猴儿日夜作伴。

后来那猴儿不见了,有一天他见到五师兄抱着那一只猴儿到大厨房找吃食,他认出来,上前欲要亲近,却被五师兄制止,说那猴儿爱抓人,让他不要乱摸,不然抓伤了他,要害师兄挨师父的骂,这猴儿也要被关进笼子里。

景尘从小接触的人事不多,所以对那一只身在畜生道,不畏他灾星的山猴,记忆鲜明。

而余舒是人,明知道他的可怕之处,却还是不离不弃地在他失忆的日子里照顾他。

对于他来说,余舒的意义,远不是那一只猴子可以比的。

小的时候,他可以因为师兄的话,不与那只猴儿亲近,现在的他,却不会因为薛睿的几句警告,就萌生退意。

余舒是他十九年浑浑噩噩,又如梦惊醒的人生里,唯一一个,不能放弃,也不想放弃的人。

不只是因为她是破命人。

“你放心,我不会再给她惹麻烦,”景尘如此告诉薛睿,又在心中默念:这一回,他定会护她周全,不让她失望与难过。

“但愿你说到做到。”薛睿冷声道。

两个各怀心事的男人对立了片刻,很有默契地止住了话题,一人先行一步,一人随后跟上。

这一会儿的工夫,水榭外面已经聚拢了几十宾客,都在静静聆听薛贵妃主持今晚宴事。

薛睿刚一走近,就听到前面人群里迸出一连串的惊讶声,有人抽气,也有人低呼,不知里面贵人说了什么,惹来这么大反应。

薛睿正要拉人询问,便见冯兆苗从人堆里退出来,快步走到他边上,向他咂舌:“睿哥听到了吗,今晚可有好戏看了,这两朵金玉芙蓉,女宾如往年一样,只要竞技争夺,便可得其中一朵。咱们这些爷们就惨了,看到那湖面上那数不清的芙蓉花灯没有,据说有六千六百六十六盏之多,却只有一盏灯芯是用纯金雕作,今晚有谁能将它找出来,才可以得到剩下那一朵。”

第五百一十四章芙蓉君子宴(五)

薛贵妃今晚这一手出其不意,多少人始料未及。

在场男宾三十余人,要从六千多盏芙蓉灯里寻出真金灯芯的那一盏,倒不是多大难事,大不了一盏一盏地检查,但这六千多盏芙蓉灯都漂散在水深两丈的定波湖上,就另当别论了。

难不成还要他们跳进湖水里去找?

余舒看到水榭外面一张张发愁的脸,仅有个别几人胸有成竹的样子,不免去猜测薛贵妃此举用意,弄这么大的阵仗,该不会就是为了为难今晚这些人吧。

辛六拉了拉她衣袖,凑耳道:“虽是夏天,但水这么深,恐怕没几个人敢往水里跳,万一出了事怎么办?”

她这边刚刚说完,水榭里就传出了一道相同的质疑声:“姐姐此举,是别出心裁,可这大晚上,水深冰凉,若要这一群孩子们下水去找,是不是有些欠妥了?”

能入得了今晚宴会的宾客,大多是京门公子,家世背景都不一般,或有一个两个吃了水,着了风寒,回去不定惹得几家老夫人心疼,真有那些十分宠爱的,一状告到皇后面前都未必不会。

淑妃一言,首先便得了年长的靖国公夫人赞同,跟着劝说薛贵妃改一改主意。

薛贵妃却十拿九稳地坐着,朝她们笑笑,道:“不碍,此事我与圣上商议过,圣上的意思,这样做没什么不好的,年年都有芙蓉君子宴,两朵金玉芙蓉,两段良缘自主,太容易得手,难免惹来一些不该有的痴心妄想,倒不如难上一难。真有心人,千难万阻也要争上一争。”

话到这里,她顿了一顿,扭头问坐在她下方的湘王妃:“五妹你说可是?”

坐在下方的湘王妃微微垂下头,道:“该是这个道理。”

“何况本宫也没要他们非要跳进水里去找,对面岸上就停着几只木筏,又有十多个习水的好手潜在湖中,小心谨慎些,总不会出岔子的。”

最后这几句话,是说给水榭外面的众人听的。

有耳朵尖的。一听到就立刻就调转了头,快步朝桥廊的方向去了。

冯兆苗见状,赶紧拉住薛睿道:“睿哥我们快走。晚了那些筏子该叫人抢空了。”

薛睿却不急走,反睨他道:“你又不想争金玉芙蓉,抢筏子作甚。”

“我是不稀罕最后那彩头,可也不能输了人啊,”冯兆苗环扫一圈。目光停在离他不远,也是一动没动的朱青珏身上,故意高声道:“今晚在场的大老爷们,哪个不敢往定波湖里走一回,就是没了胆子,输赢不要紧。丢人是大事。”

朱青珏看到冯兆苗冲他挑衅,不以为意地挑高眉头,把脸转向薛睿。道:“薛大人不要忘了你我先前之约。”

薛睿报以一笑,合起文扇,朝他摇摇。

余舒来得迟了,不知道薛睿和朱青珏之间发生什么,见这情形。便狐疑地去问辛六:“怎么一回事?”

辛六便将她来之前,两人因君子一论定下的输赢说给她听。

“…所以他们两人就定下赌约。若是朱二公子争到了金玉芙蓉,薛大表哥就在今晚所有人面前自称他是个小人,反之,若薛大表哥赢了,就要朱二公子回答他几句话。”

余舒听的暗暗皱眉,一则惊讶她在司天监迷宫似的庭院里见到的下棋青年会是大提点的独生子,二则奇怪薛睿会被那朱青珏三言两语激将就答应同他对赌。

朱青珏摆明了在找薛睿不痛快,个中原因她不清楚,但薛睿不会自找麻烦,除非是——

余舒念头一闪,侧过眼,重新打量了那英气狂放的朱二公子,心里直犯嘀咕:不会吧,难不成那个人是他?

“这两人也真是的,都打了赌,这会儿还傻站着不动,就不怕被别人抢了先吗?”辛六这个看热闹的干着急。

余舒朝灯火璀璨的定波湖上望了片刻,又回头看看薛睿气定神闲的面色,心说一声狡猾。

六千芙蓉灯里一盏金芯,岂是单碰运气就能觅见的,让先跑的这些人前去探一探深浅,后来居上的才是真精明。

。…

随着一群男宾们涌上桥廊,水榭外面的人一下子少了半数,还在水榭外面站着没动的男宾就只剩下那么几个。

除了薛睿与朱青珏这两个临时的对头,再来就是景尘,还有十一皇子刘翼。

见到男宾们行动起来,留下女宾们也都一副跃跃欲试的样子。

水榭里,薛贵妃同在座的贵妇们打趣了一阵,才转头去看水榭外那一群千娇百媚的少女们。

“都别呆杵着了,还要本宫一个个点你们出来不成,平日里有什么拿手的,这会儿不要吝惜了,看今夜谁能惊艳四座,使得人人服气,谁才能讨了本宫手里这一朵金玉芙蓉去,不然的话,本宫只好留它到明年了。”

话声一落,水榭外微起了一阵骚动,众女你瞧我,我瞧你,都有那心思上前来露一手,又怕打头的吃亏。

“诸位姐妹们谦让,就我先来吧。”

余舒闻声看去,就见从息雯郡主身边走出一个身材高挑的少女,乍一看竟同她差不多个头,只是对方身形丰满一点。

这高个少女一出来,本来围在近处的女宾们便纷纷退开,自动让出一块空地,叫她立身当中。

“她叫崔芯,”辛六见余舒眼生,便告诉她道:“就是同你一道祭祖去的崔芸的姐姐。”

余舒一听,就记起来曾在司徒晴岚那里得到的消息——说是崔芸有一个很有贵人缘的姐姐,小的时候寄养在湘王府,同那娇生惯养的息雯郡主情同姐妹。

崔芯大大方方地站了出来,先向水榭里在座的贵人们请示了。

“我们世家女子,自小通的是玄经易理,耍的是罗盘命签,比不得达官贵人门下小姐擅得琴棋书画,可也绝非是一无所长。我们崔家能够号称京城十二府之一,凭的是上有祖宗积德,传下一门纳音奇技,名为‘灵言术’,想必诸位大多听说过,却未见识过,小女子不才,随家祖师通此学,已有七载,如今初窥门径,今日便来献丑了。”

一席话,便调动了众人心神,要知道十二府世家的家传绝学,都是不传之秘,轻易不出手,难得一见,谁人不好奇?

年长的靖国公夫人顿时坐直了身,大感兴趣地盯着崔芯,对上座两位宫主说道:“两位娘娘晓得,我嫁人前亦是世家出身,那会儿就曾听说过这崔家的奇学,先父亲口称叹,说这‘灵言术’莫不如改名做‘读心术’更为合宜呢。”

“读心术?”薛贵妃眉角撩动,若有不解。

靖国公夫人并不多做解释,而是去催促崔芯赶快表现一番。

崔芯躬身道:“两位娘娘不要见怪,小女子还需在场一人相助,斗胆请贵妃娘娘代为择选,以避嫌疑。”

这是要找一个人试验那“灵言术”了。

薛贵妃面有兴味,扫过水榭外的一众女子脸色,随手一指点,道:“就你吧。”

众人顺着她手指的方向看去,但见花红柳绿中,只一处银光雾绕,纤纤白衣,最是触目,美人殊色,不管看上几回,仍觉惊艳。

余舒正在琢磨崔芯此人,忽见那一截葱玉似的手指转向她,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左右一看,见到好事的辛六脸上的羡慕,与宁小姐“自求多福”的眼神,不知该哭该笑。

她应诺一声,站了出来。

薛睿见到此景,眼皮跳了半跳,回头看向水榭中,却见薛贵妃依旧是那么懒懒一副神态,全然不似故意为之。

余舒不认得崔芯,崔芯却晓得她是谁,迎面冲她笑了笑,不见半分敌意。

余舒早认定她同息雯是一丘之貉,丝毫不被她迷惑,也还了一个虚伪的笑脸,张口问道:“不知要我如何帮忙?”

“女算子稍等。”

崔芯向水榭里请示过,从临近的花房抬出了一张桌子,又准备了笔墨,才示意余舒上前,站到桌边上。

“今夜月明花好,定波馆的后花园中芳草无数,不下百十种,不论是弱柳,还是小娇,请女算子自行挑选一种,待我背过身去,你再写于纸上,且不要让人瞧到了。”

崔芯说罢,便转了身,两眼正想前方,轻轻闭起。

余舒多疑,一手抚过桌上纸张,见没什么古怪,才弯下腰,以袖子遮挡,照崔芯提议,写下心中所想,写好后,再出声示意:“我写好了。”

崔芯听到,没忙着转身,仍是背对着她,问了一个不甚相干的问题:“女算子可否告知,你是喜晴还是喜雨?”

余舒看着她背影,想了想才说:“雨天吧。”

说话间,她明眼可见崔芯的耳朵轻轻动了一下,不消片刻,便听她笃定道:“女算子纸上,可是写了凤仙草?请你拿起纸张,请在场诸位代我观之。”

余舒眉头一皱,脸色微微有些古怪地将盖在纸上的手掌挪开,拎起纸张,曝于众人眼前。

一群人好奇地围了上前,紧接着便惹动了一阵阵惊呼议论,只因那上头白纸黑字写的,的的确确是——“凤仙”。

第五百一十五章芙蓉君子宴(八)

崔芯露这一手,着实惊讶了旁人,这么多双眼睛盯着,她想要作弊都不行,除非是余舒事先同她串通好了。

但更加不可能,众人眼见,这个人是薛贵妃现成挑出来的,还能是贵妃娘娘帮着崔芯一起唬弄所有人不成?

比起旁观者的惊讶,余舒这个当事者可谓是云里雾里,全然看不出崔芯使了什么把戏,竟能准确无误的猜中她的心思。

宫女将余舒写下的花名呈到薛贵妃手中,水榭里几位贵人轮番验证了,多少还是有些不能信。

于是靖国公夫人开口:“方才没有看明白,崔家小姐能否再来一次?”

崔芯承口答应了,又如法炮制,请余舒帮忙,依旧是猜这满院子的花草,让她作笔,问的还是那个喜晴喜雨的问题,全不相干。

结果不出意外,崔芯又言中了余舒写在纸上的答案,这一回,是“美人蕉”。

这下子,在场就有人脸色微妙起来,见识到崔家的“灵言术”如斯灵验,不禁叫那心思细腻的人多想一层——

能够闻言而知心,那在通晓这门奇术的崔家人面前,还有什么秘密可言?

“你叫崔芯是吗,”薛贵妃这时候说话了,“府上奇学,确实与众不同,你再给本宫演示一次,不要猜那些花花草草,猜些别的。”

闻言,崔芯却面露苦笑,矮身道:“娘娘恕罪,小女子不敢隐瞒,依我所能,这‘灵言术’一日只能施展上两次罢了。再来一次,只怕要丢脸了。”

“嗯?”薛贵妃脸上是笑得和蔼:“到底是你学艺不精,还是故意藏拙?你且说老实话,本宫最讨厌人弄虚作假,指不定今晚这一朵金玉芙蓉,就赏了你呢。”

众人一听这话,神情皆都变了。

余舒若有所思地看着崔芯,也在想她这家传的“灵言术”到底有多灵验。

崔芯听了薛贵妃的话,不喜反惊,一提裙摆。便跪在了水榭外头,俯首道:“小女子岂敢在贵人面前弄虚作假,实在是家学隐秘。个中缘由,不便当众说明,但有司天监大提点可以佐证,我崔家‘言灵术’,越是精进。就越是难以施展,比如我三叔,十日可得一次,而我祖父,一月才得一次。”

听到这番解释,在场一半人脸色好转。

薛贵妃转头问向靖国公夫人:“依老夫人之见呢?”

靖国公夫人靠回椅背。道:“我看这丫头的能耐,也只能猜一猜这园子里的花草,至于她祖父崔公。就不只这点本事了。”

听到这两句评语,在场另一半人的脸色也好了。

湘王妃看着跪在地上的崔芯,毕竟是她从小看到大的孩子,忍不住帮腔,在薛贵妃耳边轻声说了几句话。

大概是她的话起了作用。薛贵妃收敛了笑意,神情一时变淡了不少。朝还跪在地上的崔芯摆手道:“你且起来吧——换个人上来。”

崔芯连忙起身退下,在息雯郡主身侧站定。

余舒也退到人后,冷眼看着崔芯与息雯交头接耳,不知说了什么。

“看得出来是怎么一回事吗?”薛睿绕到人群后面,低声询问余舒。

余舒迟疑道:“这崔家的奇术,分明是采用了甲子纳音之法,我也听说过几种纳音奇术,但卜算起来都很麻烦,比较之下,这‘灵言术’可谓是神妙了。”

她在心中感慨:十二府世家不愧是能在京城立足的易学大族,单是一门家传的奇技,就能撑得起一座门面了。

试想,崔芯今日只是猜猜花草,那崔家老爷子的道行,是不是就能洞悉人心了?

“我只奇怪,崔家有这样读心的本事,皇上怎么容得下这一府人口,揣测圣意,不是死罪一条吗?”余舒小小声地向薛睿纳罕道。

薛睿摇摇头,挥开了扇子,挡在两人之前,凑到她耳边低语:“傻丫头,你当司天监是做什么的,大提点是吃白饭的吗?这易学一道,我是不懂,但有一个秘密,略有耳闻,圣上随身佩戴一样天地异宝,是大安开国就有,世代传给继任者,是故除了当朝大提点被诏许亲圣,无人能卜天子一点吉凶。”

余舒又长了见识,心中惊奇:要知道她手里头有辛家馈赠的《珍物谱》,见过了各式各样的异宝,却没一种能阻人卜算的。

真不知皇帝身上的那一件异宝会是什么?

。……

有崔芯这么一手珠玉在前,后面接连几位小姐吹吹打打,弹筝吹笛,绣花拳脚,都没多大看头。

余舒转而关心起湖上的动静,这便发现,竟有一两叶木筏,从湖对岸划到湖心中央去了。

而湖面上的灯光,明眼瞧着是暗了一小片,看来是这些人为了排查出真金灯芯的那一盏,就将那些纸糊的都熄灭了。

余舒瞥薛睿一眼,道:“你几时下水?再等下去,真有人瞎猫碰到死耗子,觅得了金芯,你与那位朱二爷,岂不成了笑话。”

薛睿见她已经知道了他与朱青珏打赌的事,笑了笑,眼神向着朱青珏的方向一瞟,对她道:“敌不动,我不动,大不了一个平手,我怕什么。”

余舒见他一副游刃有余的样子,也就不替他担心,正要继续观察息雯那边动静,余光一闪,却见到刚才一直停留在水榭外面的景尘,一个转身,朝着湖岸去了。

他走到岸边,先折了一段柳条,就近打捞了几只花灯,拿在手中掂量,摆弄了片刻,便放回水里。

他在做什么?

余舒刚冒出一个疑问,然而下一刻,便张目结舌。

只见景尘后退一丈。接着一个纵身,足点水上花灯,一盏接着一盏,宽大的白色袖袍被风鼓张,竟如一只展翅的鸿雁,横跃在那水面!

“快看呐!道子在水上飞起来了!”这是文臣家的小姐。

“哇!好俊的轻功!”这是武将家的姑娘。

很快的,便无人关心正在表演画工的少女,全将注意力转移到正飞驰在湖面,如履平地的景尘身上。

“这是闹得哪一出?”水榭里的贵人们相互疑问。

余舒皱着眉,开始担心景尘会不会真是受了何人怂恿。要夺了这金玉芙蓉。

薛睿仔细望着景尘动作,眼中精光一闪,微微沉下脸。道:“好个便宜法子。”

余舒扭头问:“怎么说?”

“这湖上的花灯,都是宫廷设造,一模一样的大小。然而真金贵重,制成的花灯,肯定要比一般的花灯容易沉水。他只要把握好脚下力道,路过不沉的花灯,便不需理会,但有一盏与众不同,是必定会被他踩沉的。”

薛睿会说这是便宜法子,是因为这种办法。只有景尘这种轻功极佳的武人能够用得上,别人就算看懂他的意图,也无法效仿。只能干瞪眼。

余舒经薛睿这么一说,眉头皱的快能夹死蚊子了。

“啪”,额头被敲了一记,她回神看到薛睿收回的折扇,还有他翘起的嘴角:“担心什么。有我在,今晚谁也别想讨了便宜。”

说罢。他便转了身,大步走向远处桥廊。

余舒摸着额头,看着他信然离去的背影,心中蓦然一股冲动,小跑着追了上去。

“大哥等等。”

薛睿转头停下,就见余舒跑到他面前,背对着人多的方向,伸手在袖袋里摸索了一阵,掏出一个三角的香袋,塞进他手里。

“这是?”薛睿一摸,便觉里头藏有物件,似是玉质。

“这是好运。”余舒抬头冲他眨眼,两眼亮晶晶地说道:“本来是预备送给你的生辰礼物,现在我改了主意,先送你一半,另一半,要你拿了那一朵金玉芙蓉来与我交换。”

他们的关系如今成了秘密,金玉芙蓉的作用,对他们两个来说,全无用处,即便得到,也不能正大光明地相赠。

然而,没有用处,不代表它就失了意义——金玉芙蓉,天赐良缘,即便不被认可又何妨?

看那与凡人相恋的芙蓉仙女,不也是遭到了天帝阻隔,到那最后一刻,还是修成正果。

她不要那金玉芙蓉的用处,只要它背后美好的意愿——若有一人,宁愿痴心守候,纵有千难万险,怎抵人心?

被她眼中光彩夺目,薛睿怔忡片刻,一瞬间好像通晓了读心术似的,竟能从她眼神中,看懂她心意。

千言万语,怎比一句知心意。

薛睿这一刻有满腔的欢喜,却不能诉,只得握紧了手中香袋,两眼脉脉含情,低头承许她:“你等着,我定抢了那金玉芙蓉讨你欢心。”

今夜之争,不为仇怨,即为情爱。

。……

薛睿一走,朱青珏也不耐再等,紧随其后,上了桥。

余舒走回到水榭外,扫了一圈四周,刘翼不知几时不见了人影。这一下,水榭外面便没了一个男宾,全成了竞技的女子。

“你刚同薛大表哥说什么呢?”辛六歪着头,好奇地打听。

余舒随口笑道:“我教了他一个法子,好让他找到那一盏真芯。”

辛六信以为真,挽住她追问,余舒却一句不肯多讲,任由她缠哄。

刚刚有一位小姐在半柱香的时间里画好了一幅丹青,水榭里的贵人们点评了几句,也有称赞,但是摆明了兴致不高的样子。

那小姐没有讨了好,自知是没了希望,便失望地退到一旁。

薛贵妃一手缠着帕子,轻摁眼角,小小打了一个哈欠,同两旁说话,也让外面的人听到:“看来看去,还是最开始那一个有意思,别人不是不好,只是没多少新意,少了几分惊奇,叫人提不起精神。”

淑妃轻咳一声,有不同的意见:“崔家的‘灵言术’是巧妙。但本宫看来,赵家小姐那一手双笔贯字的工夫,同样是自小勤学苦练修来的,书中境界少有,新意不足,心意却足。”

薛贵妃看她一眼,笑道:“说的也有道理,我们先不定论,都看完再说罢。”

淑妃柔柔道了一声“好”。

朝堂上,尹家势力或许盖过薛家一头。但在后宫之中,却是薛贵妃位在尹淑妃之上。

“对了,”薛贵妃想起什么。把头转向外面,点名道:“雯雯呢,不是说你精心准备了吗,这半晌不见你动静,是不是看了前头这些好的。露了怯了?”

“娘娘就笑话人家吧,”息雯娇嗔一声,站了出来,一双美目平扫四下,挑起下巴,神情骄傲道:“只怕您看了我的。再说不出她们好了呢。”

一句话便让之前表现过的女孩子们脸露了尴尬。

湘王妃眉头轻锁,转头去看薛贵妃脸色。

“哦?”薛贵妃朝她甩了甩帕子,好奇道:“本宫且瞧瞧。你敢这么夸口,是凭的什么。”

“是,娘娘稍等,”息雯盈盈一拜,起身时对水榭外面的丫鬟吩咐道:“去。取我的琴来。”

弹琴奏曲,并不新鲜。想要以此取胜,有些勉强了。

余舒见息雯一副势在必得样子,便知道这里头另有文章。

果不其然,息雯拿到了琴,并非急着表现,而是先开了腔:“我今日弹这一曲,名作《寒蝉》,声到极处,可动蝉鸣。”

说着,她便坐在布置好的软席上,一手慢慢拂过琴弦,曲调缓缓。

正值夏夜,后花园中蝉鸣不断,知了知了,无意它还好,刻意去听,难免觉得耳朵里嗡嗡的一团乱。

息雯的琴声却恰到好处地给这单调的蝉鸣声,贯注了音节,两相配衬,居然十分地悦耳。

半盏茶后,有人窃窃私语,就连并不通晓音律的余舒都听出来了,满园子里的蝉鸣,竟好似有了人指挥,忽高忽低,或长或短,一时间忽然有了韵律!

这还不算,随着琴声的高氵朝迭起,到最后,息雯一曲拂落,琴声断处,本来嘶亢的蝉鸣声,有如断弦一般,霎时安静下来!

约有数息,后花园中静悄悄的,万籁俱静,就连一声蝉鸣,都听不见!

“知——了——”

一直到喧喧的蝉鸣声再一次响起,众人这才回过神,你看我,我看你,啧啧称奇起来。

“好一首《寒蝉》,曲难得,意难得,息雯郡主用心了,本宫对你刮目相看。”寡言少语的淑妃,最先出声赞赏,少女般白皙的脸庞上微微泛着红润,是见到了喜欢的事物才难得流露的情态。

靖国公夫人还有点迷糊,只见她倾身问道:“刚才是我耳背了不成,这满园子的知了怎么忽然不叫了?”

边上有人说笑:“老夫人没有耳背,刚才那知了啊,是没叫了,咱们都有听见。”

息雯看到众人反应,翘起了眼尾,藏不住的得意,先朝崔芯那里,送去一个眼神。

余舒见这情形,不得不在心里称赞息雯用心良苦——

首先叫崔芯出面,使出了家传绝学,镇住场面,使得后来的人都无法逾越,等到座上的人都乏味了,她再站出来,刚刚好一扫颓势,让人耳目一新。

若是不出意外,再下来没人能够盖过息雯这一曲《寒蝉》的表演,那今晚一朵金玉芙蓉,就非她莫属了。

余舒尽管确定息雯拿了金玉芙蓉也是一场空念,可看她得意洋洋的样子,还是觉得不爽。

心里这便隐隐有个声音跑出来——

薛睿是她相中的人,却有别的女子为了向她示好,这般处心积虑,让她情何以堪。

余舒自问,真让息雯争取到金玉芙蓉,大庭广众之下捧到薛睿眼前,她咽得下这口气吗?

“咽不下。”

辛六忽然听到余舒自言自语了一句,扭头看她:“你说什么?”

余舒目光闪动,脑中连过数个念头,一手搭住辛六肩膀,漫不经心地问道:“这人都出来一半了,你不是也有准备,什么时候上去?”

辛六挠挠头。郁闷道:“我那点斤两,还是不去凑热闹了,大不了回去被我娘念叨一顿。”

似辛六这样,本来就无意争抢金玉芙蓉,见了前面有人出彩,就更不愿意露头的女宾,大有人在。

所以息雯过罢,众人还在那一场蝉鸣声势的余韵中,半晌竟没人敢站出来,与之争锋。

见此景。水榭里一群贵人交换几眼,便做起商量,讨论之前哪一个最好。

耳尖的都听到。属那崔芯与息雯被提到的次数最多,又以息雯多得赞扬。

“目前来看,雯雯是略胜崔家小姐一筹,”薛贵妃目光向外一扫,落回湘王妃身上。追忆道:“看到这孩子,我就想起五妹你年轻的时候,也是这般生气勃勃,顽皮机灵,招人喜欢。”

湘王妃捧茶的手一顿,回望她。试图从薛贵妃那张艳丽无双的脸上看出什么,片刻后,微微苦笑:“年轻时。我是不懂事,没少让大哥费心。”

听她话里提到了英年早逝的薛家大爷,在场人刚嗅到这对姐妹之间有些不寻常,就听到薛贵妃一声清脆的娇笑:“呵呵,是本宫扯远了。言归正传,还有谁想上来试一试。若无人,那本宫便要将手里这一朵金玉芙蓉许出去了。”

闻声,息雯不动声色地往前站了一步,兴奋地抿不住嘴角。

旁的人却是情绪低落。

余舒见状,暗自冷笑,顾不得细想,一脚踏出去——

“我还——”

然而不等她出头,一直暗中盯着她动作的崔芯,一看到她举动,就推了一把站在她前面的瑞紫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