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声唤,一遍又一遍,白纸一样的小脸依然毫无生气,谭沐秋紧了眉头,更附在她耳边,“晓初,晓初…”

绒绒的睫毛终是颤了颤,她慢慢睁开眼睛,“哥…”

“觉着怎样?”

“不怎样…”

“来,起来。”

“嗯。”

谭沐秋俯身想扶她,她自己撑了起来,“哥,我渴…”

“哦,我去拿水来。”

他转身刚去,她胸口一阵憋闷,忙低头捂了帕子,咳了一声,悄悄擦了嘴角,塞入枕下…

谭沐秋倒了一小碗温水折转回来,托到她口边,看着她慢慢喝下,“今儿觉着怎样?”

莞初抬起头,抿抿唇,“觉着好些了呢。”

“起来换换衣裳,有大夫来瞧。”

“哥,不用了。”莞初笑笑,两只小涡儿现在苍白的唇边,“都是一样的汤药,又不能多喝几碗。”

就医吃药,她早已懈怠,谭沐秋并未多劝,只从架子上取了衣裳披在她身上,“听话,人已经来了,就在外头候着呢。”

看看外头朦朦将亮的天,莞初挑了小眉,“这么早?”

“这大夫可不好寻,远在九华深山的高僧,连夜赶来的。”

“啊…”莞初轻轻地惊呼一声,“又是叶先生请来的?真是太累他了。”

“嗯。”

“那倒不能驳了他一番心意。”

说着,莞初就着谭沐秋的手忙穿衣起身。

清冷的晨曦洒在廊前台阶上,叶从夕负手而立,眉头紧锁,一时看着那紧闭的房门,一时看着几步外、靠在廊柱上的人…

一去近二十日,他杳无音信,夜半忽地砸门,打开来,扑面的风尘,蓬头垢面,身后正是高僧方济!不知这些时他可曾安安稳稳吃过一餐饭、睡过一个时辰,此刻身形消瘦,脸色暗青,只那一双眼睛挣着红丝格外光亮,寻来了救命良医,本是亢奋之极,可歪斜的身子却依然支撑不住靠在廊柱上。

叶从夕的眉拧成了疙瘩,担心的不是房中人,这些时,几次三番,他与谭沐秋早已在心痛与失望中经受了那难耐的煎熬,希望磨去,只存怜惜;可看着眼前人,方觉他们那已然认命的痛不及他的万一…

他不会认命,可不认命,就会失命…

“天睿,你先到厢房去歇着,一会儿方济师傅出来我去唤你。”

“哦,不必。”几时失声的沙哑应道,“上一回方济师傅给我们老太太瞧,即刻就要施针,得有人帮着。”

“…哦。”

嫌时辰,怕时辰快,一刻难捱,好在,半盏茶的功夫,门开了,精瘦腌臜的小老头儿走了出来。

“师傅!”齐天睿立刻迎了上去,“怎样??”

那小老儿却似没听着,只管往外去,脚步似飘,不一会儿竟已是快到院门口。齐天睿拖着腿急追了上去,“师傅,方济师傅!”

“阿弥陀佛,”小老儿终是停了脚步,深深一礼,“施主留步,贫僧告辞。”

“您要往哪儿去??”齐天睿惊道,“是缺什么么?我去寻来!!”

“施主,观照无常,放下执念,方能出生死。”

“什么??”

“灵山净水,洗度生灵。”

飘渺一句,小老儿转身悄然而去…

“天睿,天睿,你莫急,”看着突然呆怔的目光,叶从夕忙劝,“如今每日汤药,她已有好转,咱们可…”

“呃!”头痛炸裂,人直直地向后倒去,重重地摔砸在地上。

“天睿!!”

厢房床边,谭沐秋一额头的汗,手下的银针轻轻揉捻,枕上人终是慢慢睁开眼睛…

“天睿,”

茫然的目光落在头顶帐子上,他哑声道,“从夕兄…”

“觉着怎样?好些么?”

“我看不见了…”

第122章 ,

“怎样??”

叶府门下两位医术最精深的大夫齐聚床边,轮流给齐天睿诊脉。叶从夕守在一旁,眉头紧锁,难耐心急。

那一日大雨之中,天睿的恨与痛他感同身受。于莞初,从初识的惊喜就掺杂了要失去她的饮恨,叶从夕的怜惜从来都是倾尽所有又小心翼翼,心动之余总会被那深埋的刺扎醒,痛也痛得不敢放开。回头想来,天睿毫不知情就深陷其中,情之深,方痛之切,又怎是一句当局者迷所能掩去?此刻叶从夕的心揪成一团,生怕这一桩原本善意的计较皆因自己的不够体谅而将兄弟致残,于心,实在难安…

“不妨,急火攻心,一时之症。”两位大夫会议之后,言语都平和,“这几日要施针、服药,切记静养,淤血散去便可重见光明。”

谭沐秋闻言擦了擦额头的汗,“要多少时日?”

“三五日便可。”

“多谢大夫,请。”

一位大夫随谭沐秋向往外间去开方下药,另一位重又坐回床边,挽起袖子,“眼伤不足惧,倒是腿伤恐蚀及骨头,万不可再拖。”

叶从夕忙帮着扶齐天睿翻身,卷起裤腿,手触碰到那泥泞凝结的衣袍,心沉不已,一路来不知他是怎样心急,湿泥浸透,又干去,红肿泛紫的腿伤混着泥土已然溃烂,结疤又化脓,一次又一次,颠簸马上,千里寻医,钻心的疼痛是怎样忍耐…

烧了烈酒并火烛,大夫打开医包,一排大小不一、尖尖的刮刀,叶从夕不觉咬了牙,握了他的肩,口鼻之中只有浓烈的酒香与药味…

两位大夫被送至院门外,下人引着出去,谭沐秋与叶从夕又折转回来,看看堂屋又看看厢房,日头底下的青砖灰瓦如此冷清,谭沐秋叹了口气,“一个病,一个伤,这可如何是好。”

叶从夕轻轻握了拳,没有言语。

“我这就吩咐厨房煎药,而后去看看晓初。这半日你我都不在,怕她起疑。”

“不必煎药了。”叶从夕回道,“我这就接天睿回他的私宅。”略顿了顿又道,“一切都等他重见光明再做计议。”

谭沐秋闻言点点头,“也好。他两个目下这情形,一旦相见实在是…”

“嗯。”

原以为说服齐天睿离开与乐园要费一番口舌,谁知他一个字都没有,便起身任人搀扶离去。出到院中,迷离的双目一眨不眨,随着风向辨着堂屋,扭过头,“看”着不远处梅枝遮掩下的玻璃窗。一时静,静得连风都似停了下来。

不知怎的,叶从夕忽地想让莞初此刻现在窗口,一番天赐偶遇,省去这凡人计较的苦…

管家傅广出狱后,私宅很快就整肃复了原先的模样,为着避晦气,损毁的家什一律扔掉,重置了新的;院中各处的花草树木亦越发精心,更多植入灌木,冬日清冷,依然郁郁葱葱。

一切都如初,唯有初不见…

宽大的床头,垫了厚厚的靠枕,这么些日子以来头一次如此安稳,良久,人似泥雕,一动不动。一双眼睛,红丝依旧,日头透过玻璃窗明晃晃地照进来,不知躲闪,直直地落在眸底,曾经的精明狡黠荡然无存,仿佛没了心思,空洞的平静…

“天睿,”叶从夕从高几上端起粥碗,盛了一勺递到他口边,“来,吃些。”

“药。”

“没有吃饭如何服得住药?”

“我吃不下,给我药。”

原本还想劝,可看着眼前人总觉此刻一切都无力,叶从夕放下粥碗,端起小汤药盅小心地放进他手中。齐天睿慢慢地端起凑到口边,苦涩的汤药,一饮而尽…

“从夕兄,等我眼睛好了,就去接她回来。”

语气淡,声音哑得一句话只能听得几个字,叶从夕闻言蹙了眉,“天睿,为兄原本不该再给你二人出什么主意,当局者迷,当局者也最知深切,旁观之人如何体谅万一?为兄知道你心疼,必是想守在她身边。只是,她能为你早去,你就不能为她忍痛忘记么?让她放下心,安安生生地去…”

“不能。”嘶哑的语声平淡之中如此干脆,“她‘为我’,却并不知我;只要我痛,她所有的计较便全部落空。我是恨她也好,想她也罢,都不会免去她的挂念,只要我还活着,她就不会放下心来。在丫头心里,我比她重,既如此,我就该想怎样就怎样,成全我自己,就是成全她。”

一番话自私自利、无耻之极,可叶从夕一时怔,竟是无言以对。莞初为了他,不惜残命要夫妻做定,初闻是恨,可谁又能说更多不是妒?停药太久,她失手将自己断送,竟是一点都不怨他,不惧生死,一心之念竟是怕他痛。狠狠把他推开,她又怎样?果然心安么?无论多少汤药下去,非但丝毫不见起色,更是一天天枯萎下去,苦苦相思,世间哪有解药?再不能见他与心疼他痛,这遗恨,究竟哪个更甚…

“从夕兄,你帮我与大哥说,我不想再与他争执。此次,他休想再拦我。”

“…行,”叶从夕终是点了头,“就依你。只是,她万不能再大喜大悲,你若想守着她,千万要当心。”

“你放心。”

两人正说着话,忽闻院子里匆匆奔来的脚步声,不及近前,就听石忠儿的喊声:“爷!爷!!”

即便是江南谷米一案连夜奔走夺粮,石忠儿也从未如此惊慌失措,嗓子要破了一般,这一闻惊得齐天睿腾地坐起身就要去迎,叶从夕忙按下他,“莫急!”

彼时门早被怦地推开,石忠儿一脸热汗,脸色却煞白,顾不得礼数直直冲进内室,“爷!大事不好!九州行一早就被官兵抄了,万掌柜下了大狱!裕安祥也被锁了银库、贴了封条,此刻官府的人已到了翰林府,手里是京里大理寺的公文,正等着拿你呢!”

“什么??”

齐天睿掀了被子就往外去,一个不慎险些栽倒,叶从夕一把托住,与石忠儿扶了一道出去。

一整天阴云,傍晚时分竟是飘起了细碎的雪花,没有风,漂浮在空中,雾蒙蒙一片;轻轻落在枝头、地上,不及凝便化得湿漉漉的。

“晓初,时候儿还早,先进去暖和一会儿。”

人在廊下已是站了快一个时辰,本就苍白的小脸冻得有些发青,一双眼睛直直地盯着紧闭的大门口,清凌的眸似结了冰,颜色越发浅得。谭沐秋看得心焦不已,不觉就伸手去拉她。

“你不要碰我!”

她一甩手,小声儿恨,那眸中即刻泛了水汽,嘴巴狠狠一抿,再不肯看他一眼。

谭沐秋心疼紧却又实在拿她没法子,谁让这又是牵扯了她的心肝,那不省事的齐天睿!这厮生意不知是怎么做的,好好儿的营生托得他富甲一方,却不肯坐着享受,一会儿要去挖贪官,把整个身家都搭了进去;一会儿又因为一幅古画牵扯了京中的谋逆大案,眼看就是人头落地的罪过!

当今圣上为了避免储位之争,早早立下了太子,岂料膝下寡薄,虽是前前后后生了十几个公主,可皇子却只有这么三个,除了太子,另一位皇子性情绵和,与世无争,成人后封了王自己逍遥去了,宫中便只剩羽贵妃身边的一个小皇子。原本国泰民安,宫中也太平,岂料今年出了正月太子一直病病戚戚,太医们几番会诊也寻不出根源,汤药一天天灌下去,人竟越来越弱。皇上大怒,勒令彻查,最后查出竟是有人毒害太子,而幕后主谋就是羽贵妃的哥哥、内阁大臣周方作,就此被判下谋逆,满门抄斩,株连九族。

此案虽重,却顾及皇家颜面并未昭告天下。谭沐秋自幼长在天子脚下,深知这官中险恶,闻听之初便觉蹊跷,小皇子才不过七八岁,当今圣上也正值壮年,就算是要争储位也不急在这一时,周方作老谋深算,怎会出此昏招?定是朝中势力一方压倒一方,一举除了这个老祸害,也算大快人心。

周方作为官二十年,家财万贯,聚无数奇珍异宝,抄家时大理寺特命列下明细,连之前偷偷送去杭州老家保命的财宝、古玩也都追了回来,却独独缺了一样。那是皇上封羽贵妃时赐给周方作的一幅画,是唐朝时谓三绝的《金桥图》,此画之珍不单是因着吴道子、韦无忝、陈闳三位巨匠一同绘做,更因着那上头有玄宗真容并其所乘的照夜白马,珍品中的奇品。

此案牵系重大,几凡替周家暗藏财产之人都被判刑入狱,首犯皆斩。这幅古画从杭州转到金陵现身九州行,库录上特地登记是齐天睿所得,不售卖。古玩行都知道《金桥图》是皇家之物,遂行中虽也都想一睹为快,却绝不会有人想着倒手,毕竟,拿出来也卖不了。遂只要查明在谁手上,必是为犯家窝藏。九州行当即被查封,掌柜齐天睿入了府衙大牢。大理寺有派来杭州的主审,不必解往京城,只要人赃俱获,即刻在府衙定罪。

齐家上下自是慌乱,齐天佑所能及就是细查古画来源,力争营救兄弟。齐天睿知道是遭人陷害,只是多年古玩生意,难免得罪人,累人倾家荡产不在少数,更有此次江南谷米案,多少人因他家破人亡。仇家多,兄弟二人一个牢中,一个牢外,连夜查找,一时亦不得头绪。

要命的罪行,有大理寺钦差坐镇杭州,谁也不敢拖延,一堂下来就判了斩刑。刑期要等杭州结案,钦差亲自监斩。虽说只要人没死就还有时日翻案,可人人都似油锅煎熬。此事凶猛,谭沐秋与叶从夕早商议定万万不能告诉莞初。谭沐秋一个人候得心急,不得不再破禁忌,夜访伊清庄面见莫向南打听消息。

岂料他昨日不过是为着戏班的事出去了一下,竟是不妨天悦来到与乐园,因着不知莞初的病情,一五一十说了个清楚,说他二哥此次在劫难逃,声泪俱下。莞初当时就是昏死过去,若非他正好赶回下了针,后果难料。

待人缓了过来,再不肯多候一刻,非要回齐府去。谭沐秋怎敢这个时候把她送回去,莫说齐府正乱根本无暇顾及她,一旦要守在婆婆跟前儿劝慰,这身子如何吃得消?好言相劝,说莫向南答应随时传信儿过来,齐天佑虽说在官中,却因着避嫌这几日连府衙都不许他去,怎比得莫向南灵通?

莞初这才强忍了,候在房中也如坐针毡,只是这两日汤药都不精心,夜里也再难安睡,可人竟是精神得好人一般。谭沐秋看在眼中,实在担心这一根弦崩断会突然要了她的命。

原本也不过都是安抚她的话,岂料莫向南果然传信过来,只言片语未及案情,竟是要接谭沐秋与莞初去商议。谭沐秋一时心闷,莫向南行事向来谨慎,莞初的病情也如实告诉了他,怎的还要接她一道去?

当日来信当日就要去,谭沐秋想与莫向南再合计的时候都没有。莞初得了这么封信,哪里还坐得住,不到时辰就候在外头,此刻人似那雪中冰塑,一动不动。谭沐秋拧着眉亦不敢硬劝,因着隐瞒一事,她气得直哭,再不肯多跟他说一个字,此刻也只能依着她。

正正到了时辰,果然见一辆双驾的马车徐徐停在门前,乌篷蓝布,骡马店里最寻常的车辆。谭沐秋扶了莞初上车,自己骑马随行。

一路走,雪花更大,地上终是积出薄薄一层,石板地上十分湿滑,马蹄上裹了粗布,依然时不时要趔趄一下。走了约莫半个时辰还不见到,莞初掀起窗帘往外瞧,伊清庄在西城,可这车辆远远离了南城却又不往西城去,眼看着方向越走越远,心里不免起了疑,正是想问,只见那车竟是上了岛,岛上只有三户人家,私宅已封,难不成莫向南在叶府?

掩了帘子正自纳闷儿,车停了。莞初起身走到车外,一眼看到那门庭,心里咯噔一下!这,这不是那常年锁门闭户的人家么?怎的来到此处?

谭沐秋也一样惊讶,只见那门前一改往日的冷清,柔婉的江南小院竟是排开两排带刀护卫,一个个身高膀壮、冷面,气势逼人。

兄妹二人走到台阶下,院中已是有人出来。此人似傅广的年纪,衣着谈吐皆是不俗,显是院中管家,相迎只道“我家主人正候着二位,里面请。”便引着他们往院中去。

原先住在私宅时,因着同是一面临水,莞初坐在湖边隔着矮树常能看到那边厢的码头,和那伸出院墙外的梧桐叶。进到里面,见比私宅略大,更取了苏杭两地庭院之优,亭台楼阁,四季花草,朦朦的雪雾之中婉转如仙。两人此刻哪有心思赏看,只顾跟着管家走,却见并未进正厅,而是绕到了院后临湖的小暖厅。

厅中无人,安置两人在厅中候着,管家转身退了出去。见莞初蹙着小眉,唇色泛青,暖了这一刻都不见有些颜色,怕她心慌受不得,谭沐秋正要开口抚慰,忽闻身后有脚步声,两人一道回头,正见少年英挺,一身雪白的箭袖,高鼻深目,面色冷俊。

两人一时怔,倒是来人先开了口,“谭老板,姐姐!”

这一声唤,唤得莞初如闻春雷惊醒,欣喜得两眼含泪,“王爷!!”

景同忙赶了两步上前拉住她,“快让我瞧瞧。”看着这寡瘦之人,蹙了蹙眉,“你怎么瘦成这样?都丑了呢。”

莞初哪里还顾得与他逗趣,强忍了泪道,“王爷,王爷,求你救救我相公!”

“我这几日正好在杭州有事,七叔传信给我,就过来了。”季景同道,“我今儿前晌去了府衙,齐二叔画了押,案子已然审结了。”

景同一句话说得平稳,莞初急道颤了声儿,“王爷!这是冤案!我相公绝不会画押!王爷,江南一地古玩行无人出我相公左右,他最擅长就是书画,怎会不认得那幅画是皇家之物??若非歹人栽赃陷害,绝不会收下此画!王爷…”

“我知道这是冤案,可这是大理寺主审的谋逆钦案。圣上有谕:凡与犯官牵涉,不论人士、财物,一律重罪处置!齐二叔此次遭人陷害定是早有预谋,时候短,恐难翻案。”

看他蹙了眉,神色凝重,语声虽轻却字字锥心!莞初只觉天旋地转,谭沐秋一把揽住,“晓初!”

莞初挣了他的手臂扑通跪在景同面前,泪如雨下,“王爷!王爷求您,求您救救我相公,他是冤枉的,圣上怎能滥杀无辜!”

景同一惊,忙俯身扶她,“姐姐!来,快起来。”

“王爷,求求您,求求您…”

人无助,绝望之处早已没了尊严,不肯起身,匍匐在他脚下苦苦哀求,瘦弱的身子冷雨中的叶子一般瑟瑟颤抖…

景同蹲下身,看着那浅浅的琥珀被泪水淹没,轻声道,“我虽救不了他,却能让你夫妻在行刑前见上一面,如何?”

第123章 ,

来到府衙的大牢前,天已完全黑了下来,雪小了,又成了细碎的雪珠儿;起了风,墨色天地,雪雾如烟,遮掩着牢前镇宅的石狮子少了些狰狞。

景同跳下马来,早有侍卫替换了狱卒守在门边。走到马车旁,将莞初搀扶下来,一同往牢里去。

夹道两边,侍卫们举着火把,风中的雪珠明晃晃地扑面而来。莞初低着头,看着簌簌晶莹打在青石地上,像她脑中那千头万绪、慌乱的念头,消失得无影无踪。初闻小王爷的话,仿佛晴天霹雳,她浑身瘫软,软得喉中一个字都吐不出来,大哥在身边生怕她就此一命而去,却不知为何,残存的一口气息被小王爷一句“见他最后一面”支撑起来…

一路来,心碎神散,两臂费力地撑着,不敢靠在软垫上,怕自己就此站不起来,走不到他跟前儿。可此刻脚下湿滑的路突然坚实,一步紧赶着一步,绣花鞋踩着怦怦的心跳,那么有力,越来越近,就要见到他的心渴突然大过了生死之劫…

进到牢中,任是十几道火把开道,依然挡不住一股发霉的湿潮扑面而来。狭窄的通道一直到了尽头又转入地下,下了两处窄得只容一人通过的石阶,方到了死牢。一盏小油灯挂在石阶旁,一眼望去,幽长黑暗,根本看不到牢房在哪里。侍卫们先一步下去,排开,照亮了沾满绿藓的石壁通道。

景同随后下去,止步在一个牢门前。莞初站在台阶上,腿像灌了沉铅,动弹不得,胸口紧绷的气息吸起来竟是不敢呼出,蓄在唇边,颤颤的…

景同候了一刻,见她始终不动,便折返回来,握了她的腕子牵着她一步一步走下来。

铁栅内,一人盘腿席地而坐,一身粗布蓝短褂已经被扯得丝丝缕缕,胸口一个大大的“囚”依然那么扎眼,沾了血污,衣裳破败不堪,衣襟却折得十分仔细;青丝高束,鬓角齐整,他端端而坐,身陷囹圄依然不曾狼狈,不见了平日华丽的色彩,面上清静,淡然雅卓,火把与阴影将那面上棱角勾得越发英俊,他的模样正如梦中,正如初…

寻着人声,他看过来,双目映着火把熊熊的光亮却丝毫不觉。听闻他一时心急失了明,在一个接一个的噩耗中她竟是忽略,此刻看着那毫无知觉的双眸,莞初只觉脚下虚软,心如刀搅,死死握住景同的手臂…

“开门。”景同吩咐。

应着铁锁开链声,齐天睿站起身,冲着牢门拱手施礼,“王爷,”

“明儿你就要解往杭州赴刑,今夜本王特许夫人与你话别。”

他眉头微微一蹙,“我没有夫人。”

“嗯?”景同一愣。

“相公…”心一颤,唇边屏着的气息吐出,语声弱的,连她自己都不闻,心慌,薄薄的唇霎时没了血色…

“你说什么?”景同又问了一句。

“一个月前草民已然休妻,”他语气淡,茫然的双眸冷得一丝波纹都不见,“如今孑然一身,并无牵挂。”

“哦?”景同挑了眉,扭头看着莞初,“这老东西休了你了啊??那还看他做什么,咱们走!”

说着景同握了莞初就走,莞初忙道,“王爷!王爷你听我说…”

“锁门。”

景同一句吩咐,侍卫立刻上前拉过铁门。

眼看着铁链就要合闭,忽地生出一身的力气,“慢着!”莞初挣开景同,转身扑向铁门,双臂用力一撑,颤抖的力道把冰冷的铁门端端支住,侍卫随即一松送,门随着她哐啷啷向后退去,她几乎是跌了进去。

“姐姐!出来!”景同厉声道,“他都不认你了,你还管他做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