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必。”雁逸摇了头,紧蹙的眉头却许久才舒开。他放下手里的缣帛,长长地吁了口气,神色恢复如初。

简临还在等着吩咐,眼见上将军几度欲言又止,拿不准自己该不该追问。

雁逸终于开了口:“这次出征,你不必随着了。”

简临愕然:“将军?!”他还想这次能好好建功立业呢!

雁逸带着几分歉然看向他:“帮我办件要紧事——在朝麓待着,多留意殷氏。如有什么意外,你及时知会我。”

“将军您…”简临还是不解。

“我怕她会出事。”雁逸的手指在那张缣帛上轻敲了两下,双眸微凝,下一句听似自言自语,“或许真的会,但愿不会。”

简临感觉蒙了一头雾水,直觉这一个两个怎么都神神叨叨的?

作者有话要说:_(:з」∠)_卡文卡了一天之后,思路21:05的时候顺了,然后一个多小时码完一整章是什么诡异节奏…

#车到山前啊,必有路##文到卡时啊…鬼知道什么时候能顺#

T_T又晚了对不起大家…我去上一章给留评的妹纸戳红包去…

第38章 名气

雁逸率军离开后,持续异样平静数日的朝麓城终于掀起了点大战在即时的恐慌。

逃命倒不至于,只是街头巷尾都在议论着这场战事,什么样的说法都有,肚子里略有点墨水的更免不了高谈阔论一番,觉得会赢的不少,但觉得会输的好像更多。

——很多时候便是这样。目不识丁的百姓说不出什么,真正的有识之士效命于朝堂、忙碌于正事,无暇闲言碎语。便给了这些“一瓶子不满,半瓶子咣当”的所谓“文人”炫耀的余地,眼高手低地辩上一番,再有些引经据典、亦或是自己胡编“典故”的内容,总能引来一些不知细由的旁观者的艳羡,便可得意一时。

这样的时候,大赞戚国会赢有什么意思?总是说得黑暗一些才能引起更多议论、让人印象更深。

而除却这些信口雌黄的人外,更不免有别国的细作过来散播流言,动摇民心士气。

是以一时间难免谣言四起,有意或无意的添油加醋里,甚至传来了前方连吃败仗的说法。流言蜚语在民间传遍后就渗进了宫中,嬴焕听罢禀报哭笑不得,着人细细写下,足足写满了三卷竹简,拿去给阿追看。

他并未说这是坊间信口胡言的东西,阿追看着看着,脸就白了:“阙辙刚出弥关就遭了偷袭,全军覆没?上将军首战折损骑兵一万?这不可能!”

她心慌至极,一边说服自己不信,一边又觉得这有可能——如若先前占卜时有邪巫扰她,那占卜就未必准。

竹简上一个个文字连成的画面跃然眼前,那种可怕的惨败让她想都不敢多想。

终于看完了第一卷,阿追的心跳已乱成一团,抬头看向戚王:“这怎么…”

“办”字未出,却见他坐于案前,衔笑抿茶的样子十分悠哉。

“你唬我?!”阿追遂即明白,手里竹简重重一放,怒目而视。

嬴焕满意地笑了一声,这才道:“不是我有意编来骗你,这是朝麓城里一直在传的谣言。”

“那你也没提前告诉我!”阿追甩他个白眼,气哼哼地又拿下一卷来看。因着心境已转,再看下一卷时就恐慌不再,满心尽剩揶揄。

说雁逸在弥关外十里苦战七天七夜,最后惨败,这不是开玩笑么?自上一战之后,褚北二十余城都归了戚国,他在戚国领土上跟谁苦战呢?

哦,这般一想,上一卷里说阙辙刚出弥关就遭偷袭也是无稽之谈!

她眼中染上嘲蔑,唇畔挂着轻笑,嬴焕笑看了会儿,问道:“劳你帮个忙?”

“什么忙?”阿追挪出目光问。

“我想以你弦国国巫的名义,把你之前占卜出的事情散出去。”他面色肃然地解释着,“现下民心不能乱。这样的流言解释起来又往往过程冗长且收效甚微,倒不如你的话管用。”

她想了想就点了头:“散便散呗。我又不是坑蒙拐骗,他们见到应验也只是早晚的事。”

她一副理所当然的口吻,嬴焕笑看着她,挑眉不言。

他这番神色之后,往往会是一番捉弄或调侃,几个月下来阿追早已熟悉了,见他这样当即脸上一绷,满是警惕!

“哈…”嬴焕失笑,便把先前想调侃她的话忍了。又执起茶盏来慢悠悠地品茶,一副知趣不惹她的样子。

反倒让阿追急坏了!若被捉弄,顶多是气恼一番,目下他抛了个引子让她看出端倪却又不说,简直让人百爪挠心!

阿追银牙暗咬还是拗不过好奇,边骂自己没出息边问:“殿下方才想说什么?”

嬴焕眼帘抬也不抬:“没什么。”

“…嘁。”阿追不问了。

顿时就成了他被吊着。

嬴焕心里“啧啧”两声,一边觉得这样的“对决”玩久了也无趣,一边又回回都忍不住要这样逗她。

她好奇心很重,每每他显出点欲言又止之类的神色,她便肯定会追问起来。可她又偏不任由这份好奇左右,最多的一回也就追问了两次,见他还不说,她甩头送了他一脸并不在意。

每次都是少女赌气的娇俏模样,可经得次数多了,他隐隐觉出这并不全是“单纯”的赌气,而更像是她心底有一份与生俱来的傲气。

这份傲气从她骨子里透出来,让她不容许自己陷入被人捉弄的境地。不经意地陷了一步,她也会及时刹住,立刻还对方一脸冷傲,反让对方继续也不是、不继续也不是。

就像一只察觉到危险,便抖起浑身尖刺捍卫自己的小刺猬。

嬴焕衔笑欣赏着她的样子。心下不得不承认,即便她称不上绝色,嬉笑怒骂的样子也都各有各的好看。眉梢眼底总透出几分掩不去的灵气来,让她看起来格外灵动,薄施粉黛之后,更像个精巧的小仙子。

他终于在她的傲气之下服了软,吁了口气,淡笑道:“我原是想着你从前义正词严地‘警告’我不可再在戚国宣扬你的威名,你只为弦国办事,不认戚国百姓叫你国巫,怕这回擅做主张散出了你的名气惹你不快——方才见你答应得这样爽快,才知是自己多虑了?今非昔比?”

他果真是想调侃她!她预料在先,却还是恰被侃到了心坎上!

“今非昔比”这词细剖来就深了,他干什么要说出来…

阿追羞赧地腮帮子一鼓又扁下去,双颊覆上一层淡红。嬴焕面无表情地伸手一抚,严肃地故作惊叹:“好烫!病了?”

一夜之间,阿追占卜出的战事结果经文人雕琢变得文采斐然,而后誊抄数卷,由官兵巡游着到各处朗读。正闹得热烈如火的流言顿时都消了一层气焰,但过了几日,又有各样针对她占卜结果的“诡辩”飞了出来。

这回连苏鸾都忍不住揶揄:“有病没有?你一个大活人就在朝麓城里,他们硬将你卜出的事解读出十样八样别的结果,生怕正主不出去打脸?”

从在弦国开始,国巫的话就不容旁人置喙,是以打不打脸另说,阿追颇有兴致去看看别人如何歪解她占卜出的结果。

挑了个天气晴好的日子,她便叫着苏鸾和云琅一起出门了。

碧朗的天色下,开战的紧张气氛让街上开门营业的店铺略少了些,但也并未太多影响一国之都该有的繁荣。摊贩叫卖、路人过往皆如常,宝剑书籍、胭脂水粉皆有,还有盛产文人墨客的皖国来的诗歌美酒,甘醇的酒香在巷间散着,短暂地驱开人们对战事正起的记忆。

苏鸾到戚国后已好久没有随性地买过东西,看见一家卖首饰的店子便扎进去不出来了。

阿追在旁边的布庄挑着布匹,过了会儿,见苏鸾风风火火地闯进来,冲着她就喊:“阿追阿追!借我点钱!”

“啊?”阿追一愣,苏鸾扒在她的胳膊上,眼泪汪汪:“看上一条玛瑙串子,要二两黄金!”

“啧…”阿追眯眼,“你堂堂苏家女郎,差这二两黄金?”

“差!”苏鸾一边斩钉截铁地答她,一边自己心里也不好意思。其实苏家当然是不缺钱的,君上每个月还有俸禄拨给她,只不过是她攒不住。

但眼下借钱才是要紧事,当然不能细究这个,苏鸾就厚着脸皮一味地求阿追:“你借我二两,下个月君上给我的俸禄到了,我连本带利还你三两,行不行?哎那块玛瑙真的成色极佳,耽搁了就买不到了!国巫您行行好呗!”

阿追神色淡淡地跟她说:“你别一时冲动就把钱花了,静下心忍忍,到了明天或许就发现…”

“发现真的特别想买!”苏鸾挂在阿追胳膊上不下来,话音未落眼前人影一晃,阿追苏鸾连带云琅一起愣住。

布庄的掌柜一个大礼行得毕恭毕敬:“女…女郎您就是国巫啊!这、这个,您朋友缺这二两黄金,小人愿砸锅卖铁奉上!求您庇佑戚国、庇佑小人一家!”

三人:“…”

好好的买个布,还差点反从店家手里捞二两黄金,这算什么事?苏鸾在阿追和云琅刀片般的目光下走出布庄的大门,二人到底阴着张脸把钱借了她。

苏鸾赔笑一番后神清气爽地再度走进那首饰店,却见另一女子正举着那串南红串子端详。

那人虽背对着她,但也看得出衣着华贵,半开的窗下映照出的阳光打在她的衣料上,反出的光泽耀眼但并不刺目。

都是身份不差的贵族小姐,苏鸾自不会有上去硬抢的念头,只一时心如刀割,诚心祈祷对方别看上这块南红。

那女子看了一会儿,将南红交还给掌柜。苏鸾正松了口气,对方回过头来看见她,一怔:“苏女郎?”

“你是…”苏鸾与她并不熟,稍作辨别才记起来,顿显诧异,“雁夫人?”

雁迟笑意款款:“出来消闲?”

“陪阿追出来走走。”苏鸾答道。

雁迟向外瞧瞧,看见阿追时略显踌躇,思忖片刻后到底还是出去了。

阿追蓦地看见雁迟也一诧,相互一福,雁迟沉默了会儿问她:“女郎可得空么,我们一同走走?”她说着短短一喟,“有些事须让女郎知道。”

第39章 情报

阿追略作思量便答应了,雁迟颔首,先一步往南走去。出了这条小巷,阿追才见候命的护卫颇多,显都是随着雁迟出来的。

雁迟对朝麓城很是熟悉,左拐右拐的,在偏僻处寻了家茶肆。

这茶肆虽偏僻却并不简陋,从桌席一类的大件,到盏壶碗匙这些小物都精致得很。就连前头招待客人的伙计都显得气质不凡,并不似寻常店铺的伙计那样点头哈腰地对客人陪笑脸,见她们进来,上前端端正正地一揖,问说:“几位女郎,可需楼上雅间?”

不卑不亢的语气无任何刻意的热情,倒像的公子正迎接远道而来的友人。

雁迟点了头,伙计就领她们上楼了,苏鸾和云琅知是要避人,便随意地在一楼厅中落座。

待得伙计离开后解释道,雁迟主动对这地方满是陌生的阿追道:“女郎没来过此处?朝麓城里的名门望族大多喜欢这里。除却这茶肆,还有书馆、酒楼、客栈之类,但凡牌匾上有一彩稚纹样,便都是一家的产业。”

香茶端进来,雁迟亲手给她倒着茶,噙笑续说:“女郎得空不妨常去这些地方,颇有雅趣,好过闲在王宫里闷着。也大可安心,这些地方虽是随处开着,客人却都身份不凡,闲杂人等是不会来的。”

她口气悠悠地细说着这些地方,只字不提有甚要紧事。阿追一时便也不急,循着她的话同她闲谈:“这样大的产业,又这样讲究,想来东家也非凡类?”

“自然。”雁迟抿了抿唇,“东家名唤稚南,原是皖国花魁,赚足了钱就自己来戚国置了番产业,倒也风生水起。”

她笑瞧了阿追一眼:“皖国那地方你知道的,先前也没什么战事,才子佳人颇多,黄金珠宝也多,在风花雪月的事上自然格外在行些。”

雁迟的话到此一停,听似与任何正事都没有干系了。阿追心里琢磨着门道,浅笑看她:“夫人想同我说的事,就是风花雪月?”

雁迟吟吟笑意凝在唇畔:“女郎在弦国也是显贵,想来多少清楚,除开纨绔子弟不谈,大多王公贵族所谓的‘风花雪月’,从不是简简单单的‘风花雪月’。”

阿追不予置评,接过她递来的茶盏抿了一口,不耐略显:“夫人说话很爱绕弯子?”

“我只是拿不准女郎会不会信我。”

阿追浅浅一滞:“这就要看夫人要说什么事了。”

她自问足够干脆,这话说明后,雁迟却仍沉默了好一会儿,俄而豁然一笑:“也罢,但女郎可否先答应我——如若女郎觉得不可信,也莫要告诉主上,免让主上觉得我挑拨离间。”

阿追轻哂:“夫人顾虑颇多。”

“关乎前程,不顾虑不行。”雁迟口气轻轻的,清亮的目光却有力地凝睇着她。直至阿追颔首答应,她才舒气地一笑,“如此便好。”

二人各自小啜了一口茶,气氛中平添三分肃然。

雁迟说:“此番是天下尽起烽烟,战局不同于往日。兄长出征前,我心下担心也多,便着人打听到了班国一巨贾来戚国的时间,想见见他夫人,问一问班国兵力如何、于戚国而言会不会有凶险。”

这是庸人自扰的担忧,且就算打听了,也并不能左右战局。雁迟说着,自己也觉有些丢人,顿了顿才续道:“那日便约在了稚风馆——是这东家名下的一酒楼。临离开时,意外地碰见个熟人。”

阿追不禁追问:“谁?”

雁迟仿若未闻地继续说着:“我本想同她见个礼,但未及走近,却见另一人先一步进了她在的那雅间。那人瞧着面生且是个男子,我怕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就凑过去听了一听。”

阿追抿笑颔首,虽觉得她前面铺的话太多,倒也理解她不肯多惹事端的谨慎。

雁迟舒了口气:“结果倒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只是提及了女郎您这弦国国巫。当中还有什么‘邪术’、‘阻扰’之类的话,我勉力听也听不太懂,只是听着不似好事。”

阿追的心“咯噔”一提:“邪术?”

“是。”雁迟点头,抬眸见她眼底大有追问之色,为难道,“具体的,我当真解释不出了,只是觉得该告诉女郎一声。如若真不是好事,女郎加些小心便是。”

阿追又问:“可她为什么会…”

“女郎果是聪明人,我还怕女郎听我方才的话,摸不出那人是谁。”雁迟轻垂的眼帘稍抬了抬,“那于女郎而言,原因是何便也不难猜。”

阿追循循地吁了口气。

天下大局割为两半,东荣是一边,戚国在另一边。那人本就是东荣送来的,愚忠之下仍想效忠于东荣天子,倒也不难理解。

阿追静了静心,一壁打量雁迟一壁思忖斟酌。

她与雁迟并不熟悉,前几次见面都是在戚宫里,除却宴席上和嬴焕沾染邪术那两回,二人正经说了几句话外,其他时候不过碰面见个礼而已。

她对雁迟的唯一印象,几乎就是觉得这是位美人儿。眉目间一丝一缕尽透着柔美,精致的妆容点缀着那份高贵。孤傲与温婉尽在她身上,该是矛盾的两种气质,堪堪融作了令人赏心悦目的一体。

但今天看上去又不太一样。

雁迟今日着了一袭淡青色的双绕曲裾,粉黛也施得浅淡。这份浅淡虽则掩不去她的姿色,却让她显得出尘,就连神□□绪都变得难寻起来。

以至于阿追凝睇了她好一会儿,也无法从她的神情里判断这话到底有几分可信。

心里哀叹一声,阿追私心里放弃察言观色,面上仍从容端和:“多谢夫人告知,我自会加小心。”

未辩对方虚实,她便有意半句多余的话也不说。雁迟则也没有再多说什么,微微一笑,似乎还稍稍地松了口气:“这样便好,女郎万事小心。”

虽则在雁迟面前未露什么惊慌,但回到王宫里静静想想,阿追便难免有点慌——雁迟提及“邪术”,在她为巫多年的了解里,邪术里就没有一样是好的。单是听“邪”这字也知不是什么善类,总不能奢求人家是用邪术保佑她。

阿追躺在榻上枕着手,小心翼翼地斟酌起轻重来,连呼吸都不由自主地放缓了些。

雁迟一再地表现出谨慎,从开始的一环不落的解释原委到后来的并不直言那人身份姓名,这大抵不止是她习惯于谨慎,而是希望她能会她的意、能同她一起谨慎。

二人间并不够熟悉,雁迟直接向她提要求多少会觉得难以开口,以这样的法子让她会意,倒是也不难懂。

阿追啧啧嘴,继续拿捏具体的分寸。

雁迟大概不至于想什么“化干戈为玉帛”,顶多也就是不想让事情闹得太大,不想引得大局动荡或者让嬴焕难堪。这倒也好办,只要她别直接去找姜曦对峙就是了。待得探清虚实再出手便可,只要能服众,应该就不违背雁迟的好意。

可怎么探这虚实呢?

阿追想得有点心烦,翻了个身面朝墙壁琢磨了会儿仍无进展,略显暴躁地猛坐起身!

隐约听到一声嗤笑,她一眼瞪去,看清来人后不满:“殿下偷看女子闺房。”

并不是问句,是不客气地给他定了罪。嬴焕又笑了一声:“冤枉。我听苏家女郎说你正入定,这才没敢妄加搅扰。”

…苏鸾瞎说!谁“入定”了!

阿追瞪着他下了榻,理理方才躺得褶皱的衣裙,没好气地去给他沏茶。嬴焕早已不再刻意地跟她客气,见状便怡然自得地去案前落了座,待得茶水端上来,才继续问她:“为什么入定?碰上什么难事了?”

“嗯…”阿追想了想没说,心知若雁迟所言不虚,她这样一语捅出去便不止逆了她的心思,更是把她给卖了,彻头彻尾的恩将仇报。

思索之后就说:“我是在想,在弦国的时候,每年春秋各有一次为月主而设的祭祀,需由我这国巫主祭。眼下我不在了,怀哥哥也未任命新的国巫,祭祀便没了,不知月主会不会怪罪。”

自姜怀“逼婚”之后,她提姜怀的时候便少了些。眼下忽地又提起来,嬴焕竟有些不自在。

他皱了皱眉头:“一年多了,去年春秋都没听你提过,弦国也未现不妥,想来月主是不怪罪。”

“嗯,话是这么说,但我想来还是心虚得很。”阿追长长地叹了一声,观察着他的神色补道,“也或许月主不怪到弦国头上,却记到我头上呢?若她为此降罪,不用费别的力气,只需让我占卜不准,就够我吃不了兜着走的了!”

也够戚国和与戚国结盟的弦国、南束以及褚国公子韧吃不了兜着走的了。

嬴焕的神色果然松了些,阿追就不再过多强调利害,目不转睛地望着,等他自己松口。

他略作思量便注意到她这坏坏的神色,心觉自己仿佛正被她拿捏脉门。他不快地蹙蹙眉头想要驳她,一开口,却是神使鬼差似的就顺着她问说:“那你觉得如何为好?”

作者有话要说:

【挥爪子】我以为就算上飞机前码不完,在飞机上也怎么都能码完,最后竟是下飞机后在出租车上才收了尾…

本章借助手机热点网络才成功更新,感谢高科技!【眼泪汪汪】

第40章 试探

阿追提出要在戚国祭祀月主,并不是什么太困难的事,戚王便点头答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