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太太就着三姨娘的首看了一眼,“也就罢了,小九爱素净,这些尽够了。”

等梳好妆,什么也都弄好了,甘太太接过金叶递过来的金边甜白瓷的小盅,将里头的血燕汤喝了几口,这才说道,“也该叫丫头给小九端一盏桂圆汤来。”

三姨娘连忙应道,“端过了。”

甘太太点头,“华儿和凰儿还没来吗?你别忘了叫人把给她们俩单炖的血燕和这桂圆汤分开,别弄混了…”

三姨娘也点头应道,“太太放心,这个是奴婢亲自装的,叫金花盯着呢,不会弄混的。”

甘太太这才端了水,漱了口,起身往外头走去。

外头,三娘子、四娘子和七娘子也都陆续到了,都解了外头的大衣裳,接了金花带着小丫头呈上的热汤喝着呢,唯独这六娘子如凰还没到。

看见甘太太掀了帘子出来,几个姑娘连忙都放下手中的汤盅,起身迎了,“母亲好!”

甘太太温和地笑着,“你们也都来的早,快坐下,把那热汤都喝了,天冷,你们一大早地冒着冷风走过来,肚子里早就凉了,这会儿用点热汤再吃饭,只有好的。”

三娘子如华优雅地喝着自己盏中的血燕汤,对母亲的这番体贴,与其她庶女的不同,她老早就看出来了,只是笑笑,看着自己的母亲微微点点头。

四娘子连忙接着话音说道,“都是母亲体恤女儿们,想的周全,我瞧着天下就再也没有像母亲这么好的母亲了!”四娘子人长得娇媚,声音也好听,就像出谷黄莺一般。

甘太太笑道,“就数你嘴甜,惯会说些好话哄我开心呢,背后肯定不知道怎么编排我呢。”

甘太太说的开心,然而说出来的话也一样夹着刀子一般,四娘子装作听不懂,“都是母亲的汤甜,女儿巴不得天天跟着母亲住着才好呢,母亲这里的什么都好,连汤都是好的,女儿再不会胡说的。”

四娘子会说话会做人,还是哄得甘太太笑眯了眼睛,一旁的七娘子用几不可闻的声音哼了一下,这里谁又是傻的不成?甘太太这里早上供的热汤向来是有两种的,给嫡女的是血燕汤,给庶女的不过是不值钱的桂圆汤罢了,只是大家都心照不宣,不说出来罢了,也只有甘太太自己感觉良好,还以为别人都不知道呢。但这四娘子也太上赶着奉承了些。

九娘子仿佛完全没有听到周围的这一切一般,只低着头认真地小口喝着手里的汤,七娘子也只是哼了一声也不搭话,只有四娘子在同太太有一句没一句的瞎聊着。

这时,老远就听到一个娇俏的少女的声音,“娘,娘,真冷!冷死了!”说罢,便有一个大红色的身影直接就冲了进来,冲得那厚厚的棉布帘子都被摆得来回晃荡。

然后那个大红色身影就直接冲到了甘太太怀里,“娘,您瞧,我的这个大毛衣裳都旧了,外头冷死了,您得给我做件新的!”

甘太太慈爱地笑着,不停地抚摸着怀里的人儿的头发,“我的儿,你怎么跑得这么快?冷吗?快叫我摸摸手!”说着又去摸怀里人儿的手,“可不是,怎么这么冷?红裳,快拿我的手炉来,我的儿,快到娘怀里焐焐。”

那人儿还不依不饶,“娘,我说要做新的大毛衣裳!还要红色,要缀金珠!”

甘太太一迭声地应着,“好,好,做,做,做还不成吗?今儿娘就叫人进来给你选料子做!”

那人儿显然就是甘太太的小女儿六娘子如凰了,六娘子得了甘太太的允诺,这才立起身来,扯掉身上的衣裳带子,将衣裳丢给身后的丫头,“娘,您说话可得算话,您要是骗我,我可不依!”

------题外话------

今天晚了,对不住了!周末比上班还忙!

第十二章 和乐

甘太太还没说话,那边三娘子已经放下手中的汤盅,不温不火地说道,“六妹妹,你看你一进来就大呼小叫的,连姐妹们都还没见礼,像个什么样子,哪里还有一点大家小姐的规矩了?”三娘子虽然声音不高,但是气场却是强大的,说出话来也是一板一眼的。

六娘子虽然骄横,但是却不敢同这个嫡姐顶嘴,只是嘟囔着冲着甘太太抱怨道,“娘,您瞧三姐姐,这么凶!比娘您还凶!”

嘴里这么说着,却到底还是转过身来,冲着几个姐妹粗粗地福了福,“三姐姐好,四姐姐好,七妹妹好,九妹妹好。”

然后这才挨着甘太太坐了下来,“这样总行了吧?三姐姐,我看你就像个夫子一般,这么凶,谁敢要你?”

眼看着三娘子眼风扫了过来,六娘子连忙噤声,转向甘太太,“娘,您刚刚答应我的事,您可不许耍赖。”

看着三娘子眉头一蹙,又要开口斥责六娘子,甘太太连忙应道,“知道知道了,定叫人给你做的。”回头瞧见其她几个女儿,这才又说道,“也不能专给你做,你们姐妹们每人都做一件大毛衣裳,两件家常小毛衣裳,四身棉袄吧。”

话音刚落,就听见外头传来一个男子的笑声,“母亲偏疼家里的妹妹们,显见是不把我们俩放心上了,我偏不依,咱们也去跟母亲讨几身衣裳穿吧。”

三姨娘紧走几步上前去打了帘子,大少爷带着大少奶奶笑着走了进来,甘太太笑意更盛了,“松哥儿,你媳妇有了身子,不是叫你们不用来请安吗?回头累着她,看我不打你!”

大少爷如松轻轻扶着脸色微红的大少奶奶走到甘太太身前,“虽然母亲疼惜我们,我们做小辈的也不能坏了规矩,静娘身子不碍事,母亲昨儿歇得可好?”大少奶奶微笑着说道。

三姨娘也扶住了要福身的大少奶奶,几个娘子也都起身向二人问好请安,一时之间,室内温暖如春,兄弟姐妹之间和乐融融。

大家问好安都坐定下来,大少奶奶这才说道,“才刚进门的时候听见母亲说,要给几个妹妹做毛衣裳呢,正好媳妇的嫁妆里头有些上好的毛料子,放着被虫吃了倒可惜,不如拿出来给妹妹们做衣裳,也省得去外头买,还不好买到好的。”

甘太太一听这话,高兴不已,“就属你疼你妹妹们,这样最好,只是你也该自己多做几身,这有了身子更要穿得暖点。”

大少奶奶连忙道,“媳妇也正想做几件呢,正好借着妹妹们的光,我也托大做着,还有一块上好的狐裘,给母亲也做件。还有几块好的皮子,给公爹和相公也做一件。”

一边的大少爷撇嘴道,“瞧瞧,拿着我的东西到处做人情呢!到头来,都说你好,可没人记得我的好!”

大少爷这番话说得众人都笑了起来,六娘子连连羞脸,“大哥哥也不怕臊,明明就是嫂嫂的东西,怎么就成了你的呢?还要记你的好?真羞!”

六娘子的话引得众人又笑了一回,大少爷也笑了,“她的不就是我的?连她都是我的呢。静娘,你说是不是?”还一本正经地问向大少奶奶。

大少奶奶脸红红地呸了他一口,众人这下笑得更欢了。九娘子也跟着微微地笑着,这个嫡兄真的待妹妹们是不错的,这个大嫂也真真会做人,就这么一个顺水的人情,一下子就将甘太太收买的服气不已了,看来,这个甘太太这个女主人的身份很快地就能被取代了。

气氛很融洽,三姨娘带着丫头们抬了早膳上来,甘太太先安了座,大少爷这才扶着大少奶奶坐在了甘太太的左右两边,其她姐妹按照顺序一一坐了下来,甘太太这里的早膳非常丰富,花样也多,但就算如此,坐在末席的九娘子也只是慢慢地吃了一小碗粥,一块黄金小馒头也就罢了,停了筷子。

请好安,用过早膳,因为是年下,姑娘们的课业也都停了下来,大少爷和大少奶奶先起身告退,几个姑娘也都起身告退,只有六娘子还扭在甘太太身旁不走,似还有什么话要说一样。

三娘子唤道,“六妹妹,你还不跟我一起回去,我还要检查你这几日的功课呢。”

六娘子一听脸就白了,连忙扭缠着甘太太,甘太太拗不过她,到底还是出口求情,“华儿,你且先回去,我和你妹妹再说会话,一会儿我来检查她的功课吧。”甘太太无奈地说道。

三娘子脸色微变,跺脚道,“娘!您总护着她,您瞧她那个样子…您…我才懒得管呢。”说罢掉头就走了。

四娘子七娘子都是聪明人,自然都不会掺和到这母女之间的事,也都连忙退了出去,九娘子向来是不肯多说一句的,也跟在七娘子后头准备退出去。

偏偏甘太太叫住她,“小九,上回你做的那几个荷包很是不错,我叫三姨娘跟你一起回去,给你画几个样子,你再做几个来,留着我年后出去走人家用。”

九娘子应了,三姨娘也走过来,笑眯眯地说道,“九娘子好巧的手,奴婢爱的不行,您的空也给我做一个。”说着略扶了扶九娘子的手,将九娘子带出了正房,往碧莲院的西院慢慢走去。

碧莲院里,四娘子也刚刚回来,瞧见三姨娘和九娘子一起回来,倒是和四姨娘对了个眼色,四姨娘笑着问道,“哟,今儿是什么风,把姐姐吹到这来了”

三姨娘还是一副老样子,“太太吩咐我来跟九娘子取几个荷包的,九娘子手巧,太太就是喜欢她做的。”

四姨娘撇撇嘴,却也不想再搭话,生怕她也要四娘子做,便说道,“那就不扰姐姐了,姐姐的空还来妹妹这说话来。”

三姨娘应了,和九娘子一起走到西院去了,进了屋,银钏上前来帮九娘子脱了大衣裳,帮着二人一起用热水净了手,九娘子冲银钏点点头,银钏便去门口帘子边站了,瞧着外头的情形,留着九娘子和三姨娘二人上了暖炕说话。

第十三章 旧情

三姨娘一改在甘太太面前的温婉和顺,皱着眉头对九娘子说道,“太太竟然有了把你送去给六娘子将来的夫君做妾的想法,虽然被我劝下来了,你也要心里有个谱,不要到时候懵住了。”

这个消息本来对于九娘子来说不可不谓是惊天了,但是她昨日经历了那样的事之后,反而心态放缓了很多,嘴角流露出一丝鄙夷道,“太太的想法多了,先是想污我的清白,送我给那样的人…”话未说完,嘴角的苦意更甚,“就是送我去做妾,那也是她对我的恩典了。”

三姨娘眼圈微微泛红,“你也莫要伤心…”

“我不伤心,”九娘子迅速调整了自己的情绪,“如今,她再要摆弄我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了。我想通了,原来不争是为了能安生度日,既然我无法安生,那就索性拼了出去,为自己搏一个将来。”说着九娘子露出一个微涩的笑容,“您瞧,今儿太太不是对我好多了吗?还遣了您来,是要赏给我什么东西吧?”

三姨娘叹了口气,将那雕花匣子拿了出来,摆在炕桌上,“你这孩子,怎么偏生就和你那死去的娘一个心性,这么聪慧伶俐…又这么…”三姨娘顿了口,没说下去。

“这么执拗吗?”九娘子接过三姨娘的话头说道,然后摇摇头,“不,姨娘,我比死去的姨娘更加狠心,更加冷情。我那可怜的娘亲如果有我这么狠心,想必她不会去的这么早…”想起往事,九娘子的眉目之间也晕染起一丝惆怅来。

三姨娘抽了抽鼻子,“好了,别说这些个伤心的事了,你娘去前把你托付给我,可惜我也是个没用的,护不得你太多,也只能给你递递信了,你自己心里要有主意才是。”

九娘子感激地说道,“这些年要不是姨娘处处替我周全着,想必我也早就随我娘去了,您的恩情,日后容报吧。只是姨娘您也身不由己,她到底是您的主子,您不用担心,我可以照顾好自己,您就看着吧,昨儿不过是父亲来了一趟,我这院里马上就变了个风向,只要我肯,父亲…他是不会不给我这个恩宠的。”九娘子稍稍迟疑了一下,马上坚定地说道。

三姨娘摆摆手,“莫说那个恩不恩的,你娘待我恩情更重。我只是担心,老爷他可不是一般人,你…有这个把握?”

九娘子点点头,望向窗外,“姨娘放心,我知道,很清楚地知道,父亲想要什么!”说完这一句,也不再多说了。

三姨娘再次叹了口气,“这些首饰都是我挑出来的,你且收着,待日子长了,再拿出去镕了重新打也是不错的。还有,太太的意思是,叫你受委屈了,日后不会了。这些,权当是她的心意了。”

九娘子点点头,却看也不看那匣子,“我知道!您瞧,父亲到底是一家之主,我还真得巴着他才行。”

三姨娘也不好说什么,也真的放下几个花样子,“这些,你慢慢做吧,横竖我也能先替你做几个的,你有做好的,也交给我。太太就是这点不好,眼里只有三娘子六娘子,你多受点苦吧。”

三姨娘说的是荷包的事,这倒真不是假的,甘太太出门做客带的打赏的荷包还真的就是家里的几个庶女做的,从不假手于下人,甘太太的本意是让庶女们多些事情做,不要惹事生非的,也是小气性,看几个庶女不顺眼罢了。四娘子有四姨娘护着,倒做的不多,七娘子惯会伏低做小,装柔做病的,因此,这荷包倒是九娘子做得最多,因此,九娘子的眼睛也是常常熬红,手指头上的针眼比那些个阵线房的下人也不少的。

九娘子却不以为意,“无妨,姨娘,做做这些倒可以让我心静,我往年做了好些个存着呢,您不必替我做的,您每日里也够累的了,您先拿些去,缓着给,总能对付一阵子的。”说罢,从身后的柜里拿出一个大的阵线笸箩出来,里头装着满满当当的各色荷包,九娘子从中拿了十来个,用帕子包了,递给三姨娘,“就说这些日子,父亲交待我常去小书房伺候,做的少了就行。”

三姨娘接过荷包,禁不住眼圈又红了起来,“你这孩子…怎么这么命苦…”

“姨娘快别这样了,那院里还有一个看着呢。”九娘子拍拍三姨娘的手,“您也快回去吧,省得那边怀疑。”

三姨娘点点头,低头擦拭了眼睛,待无事了,这才下了炕,提高了音量,“九娘子,不是奴婢说您,怎么这些日子,才做这么几个?回头太太说起,您叫我们当下人的怎么回话?”声音里还透着一丝不耐。

九娘子也假意陪了几句话,这才送了三姨娘出门。

那边四姨娘也正好掀了帘子出来,见三姨娘手里拿着包着荷包的帕子,这才笑道,“姐姐这活计也忙,四娘子本也要做几个来着,谁料那绣艺师傅正教着双面绣呢,四娘子也腾不出空,还望姐姐在太太跟前美言几句。多担待四娘子吧。”

三姨娘心里暗道,这府里谁不知道四娘子是跟着京城的顶尖绣娘学绣艺呢,那可是甘阁老首肯的,甘太太怎么会傻到去逼四娘子做荷包,不过是个说头罢了,这四姨娘得了便宜还卖乖,成心炫耀着呢。

面上还是笑着回道,“太太早知道四娘子用功了,哪里还敢劳烦?妹妹多心了,四娘子学得好,传出去也是太太脸上有光不是?”

说罢,也不再多话,从院里出去了,留下四姨娘站在东院门口,跺了跺脚,“哼,生不出蛋的老母鸡,叫你威风!看你威风到几时!”暗暗骂了几句,这才扭着身子进了屋去了。

而九娘子,则歪在炕上,许久都没有说话,直到银钏送了热茶上来,才开口道,“银钏,给我磨墨吧,我写会字!”

银钏劝道,“天冷,姑娘您仔细手冷!还是歇会吧。”

“去吧,没事,冷也好,总好过糊糊涂涂等死好,冷了叫人清醒,叫人能咬牙熬住…”九娘子似是自言自语道。

银钏见她坚持,也只好去磨墨了。

第十四章 训妹

到了年关,家家户户也都忙碌起来了,平民百姓尚且要准备好的吃食还要置办新衣好过年呢,更别说这些高门大户了,无论是高门还是大户,都塞着做衣裳、打首饰、置办酒席等等。

九娘子自从普济寺事件后,一改往日的低调顺从,去小书房的次数也多了些,不仅很是得了甘阁老的几次夸赞,连甘太太也渐渐说起九娘子的好来了。

这会儿,大家伙就都凑在甘太太这里说话,因日头短了,甘太太也不敢用了午膳就歇下,只好将女儿们都叫了来,陪着说话,或看着几个女儿下棋打双陆什么的。

这会子,甘太太的东次间的暖阁里,烧着地龙,大家都穿着家常的衣裳呆着。甘太太倚在美人榻上看四娘子和六娘子打双陆,三娘子坐在窗下的书案旁打棋谱,七娘子凑在六娘子身后看,不时插几句嘴,唯独只有九娘子,坐在软榻旁的椅子上,一边看着几个姐姐顽,一边给甘太太轻轻捏着小腿。

三姨娘端上蜜糖梨汤来,先呈了一碗给甘太太,这才笑道,“姑娘们,这里地龙烧得旺,且都来喝碗梨汤吧,润润喉咙。”说罢带着丫头们给几个姑娘都送上了梨汤。

三娘子放下手中的棋谱,安之若素地接了梨汤过来,轻轻地优雅地喝了起来,四娘子和七娘子也都坐着道了谢才接过梨汤,六娘子则是连头都没回,只一手接了过来,几口就倒进了口中,还嘟囔着,“四姐姐有本事别走啊,看我不把你杀个干净!”

只有九娘子,起身先朝着三姨娘福了福,“有劳姨娘了,多谢姨娘打点。”这才双手接了过来,捧着小汤碗,慢慢地喝了起来。

甘太太将这些都看在眼里,“要我说啊,咱们家的这些个姑娘里,小九可真是独一份,事事都比姐姐们礼仪足些。”

甘太太这话听起来就是在夸九娘子,却叫九娘子听出了一身汗,这哪是在夸?她不过是个地位最为卑微的庶女,却叫嫡母说得连两个嫡姐都越了过去,这不叫夸了,更像是在敲打了。

九娘子心里苦笑了一下,做得太好也招人嫌,只得放下汤碗,轻轻地说道,“母亲缪赞了,小九不过是年纪最轻,怕做的不好,都是跟姐姐们学的罢了,哪里比得上三姐姐的高华,四姐姐的端丽,六姐姐的洒脱,还有七姐姐的稳重呢,小九不过是平日瞧着姐姐们做的多了,现学的罢了。姐姐们都是有所成的,小九起步晚,学的也慢,倒叫母亲笑话了。”

甘太太还未说话,六娘子却转过头来,看了看九娘子,嗤道,“我娘不过就说了那么一句,就招来你这么多的话,你也忒小心眼了吧,不过就是一句再平常不过的话罢了,用得着你这么攀三挂四的吗?我才不稀罕你夸呢。”

六娘子就是这么心直口快,她自己是个急性子、直肠子,因此也特别不喜欢九娘子这样喜欢面面俱到,八角俱全的性子,因着自己的嫡出身份,她平日里也是甚看不上这个庶妹的,认为她少了傲气,太过古板谨慎了。

九娘子却是满心苦涩,六娘子的直接跋扈都是父母惯出来的,是大家子嫡女惯有的趾高气扬和理所当然,自然是不能理解这样的小庶女的心思的。只是,九娘子也说不出什么了。

倒是三娘子,皱了皱眉头,“六妹妹,你又胡说,九妹妹不过回了母亲一句话,就扯出你这么多话呢,你的规矩都学到哪去了?”

六娘子不怕甘太太,因为不怎么见到甘阁老,因此也对甘阁老有几分顾忌,倒是最怕自己这个嫡姐,动不动就教训她,有时候连甘太太也劝不住的。

此刻,六娘子觉得自己在大家面前丢面子了,便哼了一声,气呼呼地站了起来,冲着甘太太和那边的三娘子就嚷上了,“三姐姐你怎么又训起我来了?娘,您也不管管三姐,干嘛总揪着我的错啊,再说了,我说错了吗?九妹就是讨厌嘛。”

甘太太也假装虎了脸,“胡说,有你这么诋毁你妹妹的吗?我看小九就好,比你这个淘猴好多了。”

六娘子瞧着嫡姐教训,母亲又出口斥责,这面子上便顿觉得过不去了,起身一头揉进甘太太怀里,撒娇地说道,“娘,您怎么这么说我啊,我可不是诋毁九妹的。”然后也还算乖巧地对九娘子扬了扬下巴,“九妹,我那话也不是针对你,你别生气了。”

九娘子淡淡地笑了笑,“六姐姐说笑了,六姐姐都是为了妹妹好,才这么指点的,小九知道了。多谢六姐姐了。”

虽然一个道歉,一个道谢,但一个极其敷衍,一个极其淡定。道歉的不一定有什么心,道谢的却也不见真的有谢意。到一时让其她几个人都看得有点愣了。连三娘子也朝着九娘子看了好几眼。

九娘子始终都是这么淡淡的,既没有因为众人都看自己而慌乱,也没有因为怕得罪六娘子而惶恐,就是这样,似乎这些口水仗,她十分不屑打而已。

四娘子有些微的吃惊,但转念就低头去看自己的双陆去了,七娘子则是有兴味地看了九娘子好几眼,这才拉着六娘子继续打双陆去了。

甘太太却是没觉得什么,只是觉得越发困了,忍不住地打起盹来了。九娘子还是安静地坐在那,心却是早就神游开来。还是三娘子的声音轻轻地传了过来,“九妹,你六姐是个无心的,她的话你也别放在心上。”

九娘子连忙说道,“本就是小九的错,三姐姐她说的也对,小九…着相了。”

三娘子微含深意,“都是自家姐妹,不必如此小心,往后也该守望相助才是。”说完了,便也不再多说什么,只低头去看棋谱了。

一会儿功夫,就传开了甘太太的微微的鼾声,四娘子六娘子的争抢声,七娘子的助阵声,三娘子翻棋谱的声音,却只有九娘子眼神落在了窗花上,却是寂寂无声。

第十五章 斗美

正这么各自打发漫漫时间的时候,金枝掀了帘子进来,瞧见甘太太打着盹,也不敢叫,只好唤了三姨娘过去耳语了几句,三姨娘脸色一变,踌躇了一下,还是立刻走到了甘太太身边,一边轻声唤着,“太太,太太,您且醒醒。”一边动了动搭在甘太太腿上的薄被。

甘太太果然就慢慢睁开了眼,“嗯,什么事?”

三姨娘马上在甘太太耳边低语了起来,九娘子坐得近,倒也听不太真,隐隐约约听见了什么“…夫人…求见,说是…梅花开的好…姑娘们…”断断续续的,只言片语的。

甘太太立马坐直了身子,“糊涂东西,那还不赶紧叫醒我啊?快,快去请了来,金枝金叶,快来替我净脸更衣。”

然后又朝几个惊讶的姑娘看了看,犹豫了一下,才说道,“你们几个也都快回去速速妆扮了来,有贵客来了。”

三娘子带头站起身来,应了各自回房去梳洗去了。九娘子也跟在后头回了自己的院子。不知是什么贵客让甘太太如此重视,九娘子心里暗暗想着,还要几个姑娘也都出去见见,看来定是高门里的贵妇人吧。

想到自己家这一房的姐妹几个除了三娘子大了两岁,其她的四娘子六娘子七娘子和自己竟然前前后后也只差了几个月而已,三娘子自然是早已经定下了人家,就是长乐侯府的世子,三娘子是阁老府的嫡长女,甘阁老这十几年来在官场混得是风生水起,入阁以来,颇受皇上倚重,出任首辅也是指日可待的事。再加上三娘子素有贤名在外,不仅才华出众,更是弹得一手好琴,是京中闺阁女儿争相模仿的人物,这样一门亲事也算是门当户对了。

但是什么样的贵妇人,竟然还要劳动已经定亲的三娘子亲自出席老作陪呢?九娘子一边任银钏带着另一个丫头银针给自己换衣梳妆,一边思索着。

银钏是早就知道九娘子的习惯,因此挑的衣裳也是大方素净又不出挑的,脸上也只是扑了一层薄薄的粉,首饰也不多。银针捧着镜子给九娘子看,“姑娘瞧着,这样可行?”银钏问道。

九娘子看向镜中,点点头,“这也罢了,只是母亲说了,今儿来的是贵客,又让我们如此重视,还是加个步摇吧,就那个母亲以前赏的就好。当着客人的面,还是打扮得贵气点,母亲在外人前有了面子,这也是我们的面子。”

银钏受教,向另外一个不常用的妆匣中取了一支点翠的赤金步摇出来,给九娘子簪在了发髻后头,正好步摇上红宝石垂下来的流苏晃在脑后,带出些许贵气来。

“好了,就走吧,别让母亲等急了。银针,你去门口看看,四姐姐若是出来了,就唤我一声。”九娘子吩咐道。

想了想,回身拿了一方自己绣的帕子在袖里笼着。让银钏给自己穿上了外头的大红猩猩毡,这才坐在炕边候着。

不大一会儿,银针便来唤了,九娘子便带了银钏走了出去,留下银针看着屋子,收拾东西。

走出西院,正好碰上收拾好出来的四娘子,四娘子人长得娇媚,今儿听说有贵客来,着意打扮了一番,石榴色的妆花缎长孺裙,芙蓉色的织锦褙子,腰上紧紧束着玉色的宽腰带,越发显得四娘子的腰身不盈一握,也越发显得四娘子那发育良好的高高突出的胸部了。

再配上四娘子的杏眼桃腮,流转的眼波,真是天生一副十足的美人胚子。只是,在九娘子看来,这美未必也太张扬了些,太浮华了一些。美则美矣,却是少了几分高贵和端庄。

九娘子心下暗自可惜,四娘子也打量了九娘子一番,笑道,“九妹就是惫懒,女儿家怎么不爱打扮的。银钏,你也是,你们就不会好好打扮打扮你们家姑娘,总这么省事!”对于九娘子的装扮,四娘子一向有些看不上眼的。这么一打量之下,四娘子自然不将九娘子放在眼里了,因此倒是卖了一会乖。

九娘子不回话,只是淡淡地笑着,银钏连忙说道,“可不是呢,姑娘回头好好说说我们家姑娘,我们倒是想给打扮呢,姑娘拦着不让啊,总是说自己不如几个姐姐打扮起来漂亮,也就越发在这上头没了兴致。”

四娘子听了甚觉顺耳,拢了拢身上的大毛衣裳,“等有空的吧。快走吧,别叫母亲等才是。”这才带着九娘子快步出了碧莲院,往甘太太的院里去了。

路上先遇见七娘子,七娘子则是一身柔美异常的装扮,粉红的织锦长袄,领口袖口全是一圈白色的兔绒,配上外头白色底子红色外层的织段披风,更加显得七娘子唇红齿白,粉粉嫩嫩,惹人怜爱。

九娘子最先被七娘子扫了一眼之后直接忽视掉,然后和四娘子二人开始暗自较量了起来,“四姐姐今儿个真美!比后院开的梅花还要娇媚。”七娘子率先酸酸地奉承了起来。

九娘子自动退后了两步,将战场留给了两个千娇百媚的姐姐。自己则跟在后头有一句没一句的听着。

四娘子哪里是好欺负的,也笑着回道,“七妹这会子更是可爱得紧呢,像只受惊的小兔子一般。”

二人你来我往的斗了几句嘴,在拐到甘太太院里的回廊上碰见了一同前来到三娘子和六娘子。

三娘子打扮得体而简单,可是几个姐妹却谁也盖不过她的这份高贵雍华去,加上到底比她们几个大上两岁,往那一站,大家愣是能看出她的嫡长女的气势来。而站在她身边的六娘子,则要更加与众不同一些。

六娘子性子急,平日里却是喜欢在穿衣打扮上凸现自己的不同来,这会子,她穿了一件交领的月白色孺裙,外边套着墨绿色的绣牡丹的长衣,腰上束着墨绿缠金的腰带,颈上还戴着一个缨络牡丹项圈和一个金锁,既凸现了贵气,又十分的雅致特别,倒让九娘子也多看了几眼,暗暗赞叹了几声,这个六娘子倒是十分会打扮的。

第十六章 顽意

见了三娘子和六娘子,四娘子和七娘子也不再斗嘴,三娘子淡淡地扫了一眼几个庶妹,看到四娘子和七娘子脸上是毫无表情的,看到九娘子身上时,微微顿了顿,这才点头道,“走吧,别叫客人久等了。”平常的一句话,却是散发出十足的气场来,叫众人都乖乖地跟着她身后往红德院而去了。

早有丫头打了帘子,传了进去,三娘子打头走在前边,结果姐妹按照长幼鱼贯而入,九娘子自然走在最后边。

奉行目不斜视的原则,九娘子随着几个姐姐走到了东次间,还不及行礼,便听见一个赞叹声,“瞧瞧,瞧瞧,都说京城多灵秀的女儿家,我看哪,您家就得占上个一半去,您瞧这几个花骨朵一般的女孩儿,真叫人喜欢得紧!”

九娘子微微抬头看了过去,主位上甘太太的旁边坐着一位衣着华贵,面容雍容,看上去也才四十不到的中年女子,俊眉修目,粉面含春,却又笑中带着一丝冷模样,让人不禁肃然起敬。身后还站着一位不苟言笑,神情端肃的嬷嬷。想来,这就是甘太太说的贵客了吧。看那通身的气派和打扮,估计是个什么侯府的夫人吧。

甘太太的声音里透着喜悦和几分得意,面上还是谦虚地说道,“夫人您可是过奖了,这几个丫头,淘气得紧呢。”一边说着,一边朝着几个姑娘说道,“还不快见过平国公夫人!”

三娘子带着几个妹妹弯腰,福身,行礼,问安,裙裾铺开,一丝不动,身姿挺拔,面色如常,声音整齐,不扭捏,还有女儿家该有的娇羞,“给夫人请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