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位平国公夫人连忙叫起,“快起来,好,真好,这几个姑娘,我着实是喜欢呢。”说着,转头问甘太太,“那个听说是许给了都察院蔡御史家的公子的是哪一个?”

甘太太含笑冲三娘子点点头,“就是这个,这是我的嫡长女,叫做华娘的。”

平国公夫人一把将三娘子拉到面前,细细地看了,不住地赞叹道,“到底是阁老府的嫡长女,这通身的气派,啧,啧,比皇家的公主也差不多少了。”

平国公夫人说这话,甘太太自然是听得心花怒放,却不能当真,人家平国公是前头皇后的娘家,人家可以说这个话,甘太太却不能胡乱应承,连忙谦道,“夫人,您可真是缪赞了,皇家的公主哪里是我们小户女儿家能比的。她啊,能给底下的妹妹们做个好样,我就心满意足了。”

平国公夫人拉着三娘子的手,问了年纪,喜欢些什么,又拉了四娘子和六娘子过来细细地看着,赞叹一番,又将七娘子和九娘子拉过来细细地看了,这才和身后立着的一个方脸嬷嬷笑道,“平嬷嬷,你瞧,这些个如花似玉的姑娘,多好。”然后又对甘太太说道,“您不知道,我啊,最喜欢女儿了,偏生膝下四个儿子,一个女儿也没有,所以,看着您家的几个女儿,这把我给羡慕的,甘太太,您可真是好福气啊!”

甘太太笑着,“我还嫌她们吵呢。哪有您说得那么好了,我就是儿子少了些,这些个丫头也不好侍弄呢,我们家老太爷先前在的时候,华娘可还是他老人家亲自教导的呢,就是老太爷去了,我们家老爷也是把这几个姑娘捧在手心里养的,也就都娇纵了些。”甘太太半是诉苦半是炫耀一般地说道。

平国公夫人也笑着说道,“您哪,是不知道我们这些没女儿的苦,今儿来的匆忙,原也是巧了,我们国公也是和阁老在朝上相谈甚欢,我呢,也是路过,瞧见您家后院那出墙的梅花开的甚好,也顾不得这脸了,贸然就来叨扰了,还望您见谅!”说罢,挥手让身后的嬷嬷捧了几个精致的匣子过来。

“这些,都是我们国公往年去南边时,南边人送的,说是奇巧盒,里头装的也都是些新鲜顽意,最是讨女孩儿喜欢的呢,今儿就送给几个姑娘,闲暇时玩玩吧。”平国公夫人一边说着,一边将几个匣子挨个递到姑娘手中。

几个匣子的确很是精致,都不大,却是从表面上看去没有任何搭扣,锁扣什么的,只有一些像是小抽屉的东西,几个姑娘双手接了,都道过谢了,原打算叫各自的丫头收起来的,谁知那平国公夫人却还盯着几个姑娘,“都是些奇巧顽意,姑娘们不妨打开来看看。”

送礼的人都这么说了,收礼的人自然不好拒绝,只好纷纷动手去拉那抽屉,偏生那抽屉仿佛是做死的一般,竟然还拉不开!

这下,几个姑娘有些露怯了,总不好用蛮力去拉吧,你看我,我看你的,不知道该怎么办好了。三娘子也难得的蹙了眉。九娘子自然也拉不开,不过她仔细地摩挲着匣子的表面,感觉到这匣子似乎可以转动,便手下微微用力,压着匣子顶轻轻转了几下,只听见细微的“吧嗒”一声,似乎有什么地方解开了锁头一般,九娘子心下一动,便想起在小书房看到过的一本南边的游记上,看到过这种奇巧技艺,说是有技人专门做了这种匣子来盛放机密情报,好像是蛮力无法打开,只有用巧劲来着…

九娘子这么想着,手上也没停,但也是站在七娘子的身子的阴影里,借着袖子挡住别人的视线,自己慢慢旋着,扭着,拧着…不知道是触动了什么机关,一阵音乐声顿时从九娘子手中的匣子里响起。

这一下,将屋子里所有人的目光顿时都吸引了过来,甘太太与众姐妹是不解的目光,那平国公夫人却是带了几份惊讶,又有几分审慎…而她身后的那个一直面无表情的嬷嬷却突然目光犀利地看了过来,将九娘子从头到脚,从脚到头,极其挑剔极其谨慎地再次打量了一番。

见众人都看着自己,九娘子心下微恼,到没想到这匣子打开了还会有音乐声,这下也不好再藏拙,只好将那被打开的匣子亮了出来,“我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这匣子突然一下子就开了,这是个什么顽意?”

第十七章 宠溺

平国公夫人微微带笑,“这个是南边艺人做的,据说能打开它的人可都是心思极其巧慧呢,看来九娘子也是个巧的。”

九娘子心下微哂,其实这个所谓的奇巧盒不过有点类似现代的魔方,而里头设计成了一个音乐盒,别人没见过倒还罢了,自己可是见怪不怪的,当着嫡母和众姐妹的面,九娘子只好继续装下去了,“夫人缪赞了,小九碰巧罢了,我也不知道碰到了什么,它自己就开了,实在是当不得夫人如此夸赞。”

九娘子这么说,甘太太和三娘子等人自然也就信了,连一向有聪慧名声在外的三娘子都解不开,九娘子自然只是运气好,碰了个巧而已。

见嫡母和姐姐们信了,九娘子这才微微松了口气,只是这松气的神情自然也被平国公夫人和她身后的嬷嬷都看在了眼里,九娘子自是知道,却低头不语。

平国公夫人也不再说这个话题,而是让另外几个丫环端来给几个姑娘的首饰,“甘太太莫怪我来的匆忙,只备了这么几件小顽意,给姑娘们戴吧,她们正是花朵一般的年纪,我看着也喜欢。”

甘太太也不好拂了她的面子,只得让姑娘们上前接了,并郑重道谢。平国公夫人准备的都是镯子,却并不说哪对是给谁的,因此,姑娘们上前,到底是阁老家的出身,这点子眼皮子还是有的。

几个姑娘互相一对眼,便拿定了主意,由居长又居嫡的三娘子带头先自盘中拿了一对看起来就非常名贵不凡的羊脂玉手镯,紧跟着四娘子、六娘子和七娘子也自盘中挑选了符合各自身份的镯子,到九娘子上前,盘中就只剩下赤金的绞丝手镯,贵则贵矣,却没有前头几个姐姐的那么不凡了。然而九娘子也是嘴角带笑,神情愉悦,没有任何因为挑不到好东西而沮丧的神情,几个姐妹都挑好之后,一起向平国公夫人道谢。

甘太太见状脸上也十分有光,平国公夫人更是赞叹不已,“太太好福气,养下的女儿个个都是这么出色呢。”

姐妹们回到座位坐好,两位贵妇又说了会闲话,平国公夫人起身告辞,同时又盛情邀请甘太太十日后带着姑娘们上平国公府去做客。甘太太自然是欢喜地应下了,三娘子虽然定了亲,但是六娘子可也到了说亲看人家的时候了,再说,平国公府可是有好几位正当年的公子呢。

送走平国公夫人,甘太太心情大好地让姑娘们散了去,只留下了六娘子说话。三娘子已经定亲,知道自己的母亲肯定是拉着妹子说私房话呢,也不在意,回自己的院子去了。

四娘子七娘子也不好这么没眼色,只好回去,九娘子倒是累了,真的想回去躺躺了,天知道,见客这么累的,不停的笑,见礼,端着,真真让人吃不消!

而甘太太的里屋里,六娘子早就不耐地脱了外头的大衣裳,歪着身子躺在母亲的榻上,“娘,真是累,我也饿了,我要吃点心。”

甘太太眉眼带笑地戳了一下六娘子的额头,“多大的姑娘了,还总惦记着吃?”身子却是转向外头,吩咐金枝去准备点心去了。

“你要像你姐姐那么省心,娘才不管你呢,今儿平国公夫人来,倒是好事,娘瞧着她肯定是看中咱们家的姑娘了,这可是喜事呢。”甘太太掩饰不住嘴角的笑意,兴冲冲地说道。

“娘,有个什么喜的?我可不傻,您没瞧见夫人那副样子吗?还有什么好挑的?还摆了好几道,难不成我这个嫡出的还不如庶姐妹了?我可看不上这做派,娘,我不喜欢!”六娘子自视甚高,平国公夫人今日也确实太过了些,明眼人谁看不出来她对几个姑娘家的考察呢。

甘太太作势拍了一下六娘子的手,“你听听你说的那叫什么话?你姐姐已经定了亲,除了你,咱们家谁能越得过你去?随她看不看的,你的身份气度摆在那,四儿七儿九儿不过就是个陪衬罢了,你要知道,他们家可是多少代的世家!先皇后可是从他们家出来的。”甘太太连忙教训六娘子道。

“谁稀罕!要是现在就这么挑挑拣拣的,以后要真是到了她们家,还不被她们欺负啊,娘,我不要,我要跟您在一起,永远也不离开您!”说着,六娘子就从榻上爬起来,一头钻进甘太太怀里,扭麻花一般缠了起来。

甘太太生了三个子女,大儿子从小被寄予厚望,又得阁老自小亲自教养,自己自然也是不好宠溺的,三娘子早慧,早早地就像个小大人一般,鲜少有如此小女儿态,也只有这六娘子是在甘太太身边带大的,自然是比那两个要来得亲近得多,也分外地宠些,因此,六娘子倒是被宠得没上没下的,总是猴在甘太太身上,甘太太也自是甘之如饴。

甘太太也抱着六娘子揉搓了一番,“我的儿,娘就盼着你好!你听娘的,不错的,十日后,你要机灵着些,那平国公的几个儿子可都是出了名的贵公子呢。娘再不骗你的。”

六娘子又缠着甘太太要衣裳要首饰的,甘太太又唤了三姨娘进来,开箱替六娘子私底下准备衣裳首饰什么的,忙了大半天才罢。

九娘子回到碧莲院,却被四娘子和七娘子拉住,“九妹,十日后我们要去赴宴,你也来参详参详,看看我们到时候穿什么衣裳去好。”

九娘子按了按头,“对不住了,四姐姐,七姐姐,我不比你们有眼光,也不会打扮,又因昨晚上闹了觉,没歇好,这会子头疼得不行了,小九想回去歇会,姐姐们还请恕我这一回。”

四娘子七娘子嗤了一声,“好心当作驴肝肺,我们好心提点你,你不愿就算了,到时候要是出丑可别怪我们做姐姐的没告诉你。”

九娘子连忙笑道,“小九本就愚钝,哪里能和姐姐们比,姐姐们放心好了,小九省得的。”

四娘子和七娘子这才放过九娘子,二人手挽手地往东院四娘子的屋子里去了,九娘子这才慢慢走回到自己的西院。

第十八章 兄嫂

回到自己院子里的九娘子让银钏帮自己换了家常衣裳,就抱着手炉歪在床上了,这古代淑女可真是够累的,今儿一天这么陪笑、装傻真是有够呛的,九娘子歪着慢慢合上了眼睛…

今天平国公夫人的到来也着实奇怪,要说,内阁与世家门阀的关系是蜜糖与砒霜一般,虽然不至于水火不容,但却是向来彼此看不大顺眼的。别说是路过,瞧见花开的好了,就是甘阁老下帖子请,平国公府的人都不一定肯卖面子来的。今儿怎么这么上赶着?还邀了姑娘们去府上?

平国公夫人今日对姑娘们的上心,让九娘子微微摸了些头绪,只是她的态度让人迷惑,三娘子倒也罢了,都定过亲了,可是那六娘子可是正宗的嫡女呢,平国公夫人还有必要对几个庶女假以颜色吗?

想不通,那就且行且看…那个混蛋表哥虽然被赶出府了,但是却不代表九娘子面临的危机已经过去了,三姨娘透过来的信也还是让九娘子时时会惊出一身冷汗。

高门里的庶女被送去作妾,再正常不过了。何况还是给六娘子这种被宠坏了的嫡女陪嫁,六娘子那眼里容不得一点沙子的性子,还不得把她给活活搓摩死?

这个家里,可以让九娘子依靠的人并不多,那个便宜爹或许可以,但要让他看到自己的价值才行,还有那个长兄或许也可以,但是他现在却是要有自己的小家庭了…

九娘子虽然闭了眼,脑子里却是如同有万匹马跑过,轰轰隆隆,杂乱又无绪,夹杂着万般的心酸与无奈…

到了晚间,果然开始有些微的鼻塞起来,九娘子不敢马虎,银钏更是着急,连连弄了热热的姜汤给喝了,又抬了滚烫的热水来,服侍着九娘子好好地泡了一泡,盖了厚厚的被子捂了一晚上,这才出了一身汗,身子也轻松了不少。

照例去给甘太太请过安后,甘太太记挂着给六娘子作私房衣裳和首饰,自然是不愿多搭理这些个庶女,便让她们都早早回去了。

九娘子带着银钏,拿着自己早先给大少爷做的两双鞋和大少奶奶做的家常穿的披肩,还有给她肚子里的孩子做的两双虎头鞋,往大少爷的青松院去了。

人和人的缘份说来也是奇了,刚刚来到这世代,九娘子就碰上了一次阴谋事件,原是一个被甘太太惩治得厉害的怀恨在心的姨娘,想要谋害当时的松哥儿,九娘子本尊的长兄,被九娘子无意中撞破,又给松哥儿递过几次话,因此,那姨娘才能被甘太太以雷霆手段给弄死了,自此之后,松哥儿待九娘子便亲近了几分,九娘子也从不以此自矜,反而待松哥儿更加好了。

因为松哥儿是阁老府里唯一的子嗣,因此青松院也是府里一等一的院落,气派舒适自是不必说了,地龙也是烧得火热,再加上大少奶奶可是清河门阀崔氏的嫡女,与阁老府也算是门当户对了,但阁老府怎么说也是自甘阁老手中才发迹起来,与百年的门阀却是不能相提并论的,因此,嫁进阁老府的崔氏当年可是携着万贯陪嫁而来的。

因此,青松院的奢华自然不是九娘子日日待的逼仄的西院可比的。

九娘子刚刚拐进院门,便有丫头笑着迎了上来,“九娘子来了,才刚我们大少奶奶还念叨着呢,这就来了,快请进来吧!”说话的是大少奶奶的陪嫁丫头之一的银芳了,因九娘子与松哥儿关系亲近,大少奶奶的丫头们早已得了吩咐,自是不敢轻视这个庶出的姑娘。

九娘子含笑,“有劳银芳姐姐帮着传一声才是,我还怕扰了大嫂歇息呢。”

银芳也立刻笑着作势搀扶九娘子,“九娘子可是折杀奴婢了,您快请进,大少奶奶这会子正和大少爷说话呢,外头冷,您快进去。”说着就带着九娘子进了正房。

九娘子一进来就觉得温香扑面,一股热热的气息顿时让她的脸和眼都也热了几分,她脱下外头的大衣裳,就着屋子里的鎏金七宝炭盆,烤了烤手,温了温身子,这才说道,“待我温了身子的,别带了寒气冲撞了大嫂才好。”

银芳暗暗点头,这个九娘子就是懂事,怪道大少爷也看重她,哪里像那几个小娘子,大呼小叫不说,进来从来不会这么体贴,裹着冷风寒气的就敢往大少奶奶身边凑,更别提那祖宗一般的六娘子了,才还来闹着要最好的皮子做衣裳呢。

里头屋子的大少爷和大少奶奶听着声,也连忙唤道,“可是九妹妹来了?快进屋来啊,磨蹭什么呢?”大少爷向来与九娘子说话直来直往的,因此也少了许多顾忌。

九娘子烤暖了身子,这才接过银钏手中的包袱,进了里屋。

其实刚才进的不过是正房的外间罢了,里间的起居室里,靠着明亮的南边窗户的暖炕上,大少奶奶崔氏正靠在大迎枕上,同炕桌对面盘腿坐着的大少爷说话呢,炕边的黄花梨案上摆着满满的各种上好皮毛,显然二人刚才在挑着呢。

九娘子进去,给二人行了礼,大少奶奶连忙说道,“九妹妹怎么还讲这些个虚礼,我身子不便,你哥哥你也不是不知道,你这么着,我们可不喜欢。”

九娘子温和地笑道,“大哥哥大嫂嫂垂怜,我们做妹妹的却不能怠慢。你们二位这是在干吗呢?”说着,在炕边的铺着厚厚的锦垫的椅子上坐了下来。

大少爷松哥儿微微笑着看着九娘子,“九妹妹这些日子怎么看着似是清减了几分?莫不是没好好吃饭?”

九娘子白了大少爷一眼,“大哥哥,哪有您这样的,总是想让我吃成个小猪,肥肥圆圆的才好吧?大嫂,您也说说大哥哥,回回见面总得教训我!”九娘子难得的撒起娇来。

大嫂奶奶也笑了,“别理他,他哪里知道,咱们女孩子家就是要清瘦个几分才好看呢,不过,你已经够瘦了,可不能不好好吃饭。”

九娘子甜甜地应了,将手中的包袱呈了上去,“冬日日头短,我也不敢午歇,闲来无事替哥哥嫂嫂还有小侄子做了点东西,手艺粗笨了点,东西却是再实在不过的,家常用倒好,哥哥嫂嫂莫要嫌弃才好!”

------题外话------

在pm值爆表的上海,只能被迫地“喂人民服雾”了。雾霾天,少出门,亲们,周末愉快!

第十九章 直言

银芳连忙接了过去,递给大少奶奶,大少奶奶笑着说道,“真是有劳九妹妹了,你哥哥也是,针线房上的东西死活看不上眼,这不还要劳动你,哎呀,这鞋子做的真是好看!”大少奶奶一边说,一边打开包袱看,一边立刻就惊叹了起来。

带着大少爷也朝大少奶奶手里拿着的虎头鞋看去,这鞋子着实做的漂亮,金黄色的鞋面,软的鞋底,鞋的前头做成虎头的样子,尤其是那几根用金丝线做的虎须,看上去让整双鞋子又好看又精神,大少奶奶有些爱不释手地翻着看着。

“九妹你的手艺越发好了。”大少爷眼里也满满的都是赞叹,点头说道。

“不过就是打发时间做的,不算什么,反正我也要做的。大哥大嫂喜欢就好。”九娘子淡淡地说道。

高门庶女别的或许不多,时间真的是大把大把的,再加上甘太太分派的针线活,那手艺想不提高都难。

大少爷听了却是眉头轻轻一皱,“九妹…”然而话出了口却有顿住,细细地打量了九娘子一番,“九妹也大了,越发出落得好了。”

大少爷的话里似乎饱含深意,大少奶奶放下虎头鞋,也看看九娘子,点头和道,“可不是,要说咱们家的娘子都是一个塞一个的漂亮,又都差不多年纪,嗯,也是该相看人家了。”

二人这么一唱一和的,顿时就让九娘子满头黑线,“大嫂嫂取笑我!大哥也欺负人!”九娘子跺了跺脚,红了脸说道。说实话,若不是普济寺那件事,她还真没有想到过嫁人这事上来。

大少爷看着九娘子的神情,收了笑容,“九妹,你放心,母亲那里,有我,我定会给你找户好人家的,不叫人欺了你去!”然后,顿了一下,不等九娘子说话,又接着说道,“针线活什么的,自有针线房的人做,你别年纪轻轻的就熬坏了眼睛,有空多和你大嫂说说话,去园子走走也好。”

大少爷的话还是让九娘子心里热乎了一阵,虽然她不觉得这个大哥有什么本事能越过甘太太给她找什么好人家,但还是感激地说道,“多谢大哥,小九知道,只要大嫂不嫌我聒噪,我定常来和大嫂说话。”

大少爷见她的样子便知道她没将自己的话放在心上,倒也没有介意,对大少奶奶说道,“你也帮着留点心,有好的先留给九妹。”

大少奶奶极有默契,“这个自然,一般人家我可舍不得把九妹给他。”

面对二人的打趣,九娘子到底坐不住了,“大哥大嫂好好歇着,我先走了。”说罢就起身要走。

大少奶奶笑道,“瞧瞧,这是羞了还是恼了?”

九娘子啐了一口,起身往外走去,大少爷冲大少奶奶点点头,“我去送送。”也跟着走了出去。

二人走出青松院,往碧莲院方向走去,大少爷一个眼色,几个跟着的丫头便都放慢了脚步。

到了外头,九娘子一改刚才娇羞的神情,也沉默了许多。

“九妹,大哥说的是真的,你放心,你的婚事我会留心的。”顿了一下,“普济寺的事我知道了,你也别记恨,母亲她有的时候有些糊涂,也都是姨母闹的,父亲也说过了,以后断不会有这样的事的。”大少爷轻声说道。

九娘子转过身来,认真地说道,“多谢大哥。”然后又接着说道,“我没有什么特别的要求,不求富贵,不求显赫,只求安心,如果大哥真想帮我,只求大哥能在母亲跟前提点一下,别把我送去做人妾室,寒门小户都无所谓,只求不受辱。”

九娘子这话不可谓不大胆,不可谓不诛心,也不可谓不冒险,毕竟甘太太也还是大少爷的亲生母亲,不过,只要有一线希望,九娘子还是想试试,普济寺的事,她再也不想经历了,她的本钱有限,只能将希望寄托在甘阁老和这个长兄身上了。,对于父亲来说,这个庶女无所谓最喜欢,只要不与他的利益发生冲突,也不见得能在甘太太那里起到太大的作用,九娘子实在是不能将太多的希望寄予父亲。然而这个长兄,却是真的能在甘太太那里说得上话的,且他身为男子,在外头或多或少还能接触到一些人的,见识也比她多,然而,在这个非一母所出的兄长面前,这些话还是唐突了,诛心了。

大少爷目光直直地看到九娘子的眼里,九娘子也不回避,大方地回视过去,这是她的心里话,没什么可遮掩的。

“九妹,你这话也只是跟我说罢了,日后万万不可在别人面前提起,我自会为你留心的。父亲那里也自有打算,母亲那里,你很聪明,自是知道怎么做,论年纪,你到底最小,还是有很大的转圜的余地的。”大少爷在心底轻轻叹了口气,轻声说道。

这个庶妹,聪慧早熟,性子向来都沉稳,今日会说出这样一番不能为闺阁女儿所容的话来,定是被那日普济寺的事逼急了,可惜,到底是没托生在自己母亲的肚子里,想起那个嫡亲的妹妹六娘子,大少爷更是要叹起气来,差不多的年纪,两人的性子却是天差地别一般。

得到这个长兄的这样一番话,九娘子的肩膀也松了不少,不管结果怎么样,她都是拼过,也尽自己所能去做,还有这个兄长为自己作主,还有什么不满足呢?她的眼圈微微泛红,“多谢大哥哥,小九知道该怎么做的。”

大少爷点点头,看着不远处的碧莲院,温和地说道,“快回去歇着吧,以后少做这些个针线活了,能避则避,能躲懒且躲着吧。”

九娘子也松快了许多,“大哥哥慢走,小九先回去了。”

“嗯,快回去吧,有空多来陪陪你大嫂,她喜欢和你说话。”大少爷淡淡地嘱咐道。

九娘子哪里不知道这是他在为自己好呢,点点头,在他的关怀的目光之下,带着银钏慢慢走回了碧莲院。

------题外话------

雾霾严重,一米真不知道留给孩子的未来世界会有多糟糕!尽一份心力,保护环境,从自己做起!

第二十章 挑事

这日,九娘子照例去红德院请安,还未走进正房,就已经听见里头传来的阵阵说话声,九娘子不觉讶然,这个时候,甘太太也不过才刚起身,怎么就会有人来了?

正惊讶间,三姨娘掀了帘子出来,瞧见九娘子,赶紧递了个眼色,九娘子便走到廊下,三姨娘悄声说道,“九娘子今儿当心些,那位来了。”三姨娘边说边打手势,九娘子立马就明白了,她说的是甘太太的庶妹,被甘阁老客气地赶出去的那刘焦氏了。

九娘子有些苦恼,这个刘焦氏倒是有些本事,甘太太因为她连带着被甘阁老敲打了一番,怎么这么快就又让她上门来了?听屋里的动静,似乎还相谈甚欢的样子。

三姨娘还想说些什么,却被也进来的四娘子七娘子打断,便只好替她们姐妹掀了帘子,让她们姐妹进去了。

四娘子七娘子并不知道屋里有人,照旧进了屋,脱了大衣裳,烘热了身子,这才注意到里头东次间里,甘太太竟然已经起身梳洗好,这会子正和一个妇人说话呢。

不及说话,三娘子带着六娘子也进来了,九娘子默默地走在七娘子身后,照例由三娘子带着向甘太太请安,几个姐妹这也才看见甘太太身旁坐着的刘焦氏,还有刘焦氏下头也站起身来的一个姑娘,却是那刘焦氏的女儿,刘元芳。

刘焦氏本来在阁老府住得好好的,为什么会被突然请出府去,除了九娘子,几个姑娘家并不是特别清楚,但因为刘焦氏不过是甘太太的庶妹,因此,平日里众人倒也不怎么把她们一家人放在眼里,这会儿看见了,也只是略略惊讶而已,倒未有什么波动的。

九娘子站在后头,不用抬头,就感受到了来自于刘焦氏那带着恨意的灼热的目光,九娘子若无其事地请安,起身,也不看她,当她不存在就是了。

甘太太笑着让女儿们起身,六娘子照例偎到甘太太身旁,甘太太笑着嗔道,“怎么不给姨母请安?”

六娘子撇撇嘴,还是极潦草敷衍地说了句,“姨母好!芳姐姐好!”

那刘元芳比四娘子还要大些,只是比三娘子稍小了两个月,因此几人里除了三娘子,其她几个还都得叫刘元芳姐了。

六娘子叫了,其她几个姑娘也都跟着叫了刘焦氏和刘元芳,见完礼,众人这才坐下。

“哟,三姐儿六姐儿真是越发俊了,真不愧是姐姐肚子里生出来的,可真不是别些个姑娘能比得上的。”刘焦氏夸张地拍着甘太太的马屁。

奉承的话谁都爱听,可这刘焦氏却实在是不会说话,虽然嫡庶有别,但谁不知道阁老府里的女孩儿都是当宝一样的养的,不说三娘子六娘子,就是四娘子七娘子也是有些赞誉的名声在外的。刘焦氏这么一下子将庶女踩在脚底,甘太太虽然心里高兴,面上却还是不大显的,打起了惯有的无表情的牌。

三娘子六娘子虽然被夸,心里头却也不痛快,什么话,只是比庶女们俊点吗?再说了,几个姑娘里头,三娘子六娘子容貌上却真的是不占优的,刘焦氏这么说,像是有意嘲弄一样,反而叫二人心里不高兴起来。

至于四娘子七娘子更是不高兴起来,虽然她们是庶出的,但在阁老府里,谁也不会当面这么踩低她们,就是甘太太,面上还得做出疼爱几个庶女的样子呢,因此刘焦氏这话听在屋里众人的耳朵里,都显得粗俗无礼。

九娘子心里则是乐了起来,这个刘焦氏真是蠢,这样也好,让她得罪所有人,看看谁还待见她,也省得她又打什么坏主意在自己身上。

才这么想着,刘焦氏又抛出一句话来,“九丫头也越发长开了,这模样,竟和那死去的碧娘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一般,当初姐夫那么疼碧娘,想来,九丫头也得姐夫不少偏爱吧,这还不把三丫头六丫头的风头给盖过去啊?怪道眼光这么高,一般人也看不上啊。”刘焦氏阴阳怪气地说道。

她说的话前头都是故意挑起甘太太的怒气,以前碧娘可是甘阁老身边的第一人,长得漂亮可人不说,性子温婉,还有一手漂亮的女红,可是姨娘里头最得意的了,若不是生九娘子时伤了身子去得早了,估计现在连甘太太都要吃味死了。

而后头的话却只有甘太太和九娘子并三姨娘知道是什么意思了,看来这刘焦氏还是对普济寺一事和被赶出阁老府的事怀恨在心呢。

刘焦氏这番话可是达到了目的,果然成功地挑起了甘太太的怒气,要知道碧娘可就是甘太太心里头的一根刺,听刘焦氏这么一说,甘太太看向九娘子的眼光也不怎么和善起来,可不是嘛,这丫头虽然现在看起来还小,可是那脸盘,那身段,已经俨然有当初碧娘的样子了,眉目如画,偏生云淡风轻,越发让人移不开眼光了。

甘太太有些咬牙,钝钝地说道,“小九是越发漂亮了,看这样子,可是咱们府里的头一份了!”

甘太太的话诛心,有意将九娘子说成是阁老府里的头一份,而不是姑娘里的头一份,那是将她和府里的姨娘丫头一起比了,成心点出九娘子卑微的身份,又狠狠打击了九娘子的清贵。

刘焦氏得意洋洋,觑着脸打量着九娘子的神色,“九丫头,听姨母一句,一个姑娘家,皮相可不是顶顶重要的,别总这么端着架子,别到头来…”刘焦氏故意不说完,用帕子捂着嘴笑了起来。

三娘子居长,心性一向成熟,自是不会将刘焦氏的话放在心上,但是六娘子就不同了,被甘太太捧在手心里养大的,再见不得一丁点委屈的。听见刘焦氏阴阳怪气地夸九娘子,再加上也听到过有那么依稀听到过说九娘子相貌最好的说法,顿时心里就不痛快了,看着九娘子的眼光也不那么和善起来。

第二十一章 表姐

九娘子本不想多说话,大家装作互相看不见这样最好,但是刘焦氏竟然如此记仇,那也怨不得她了,这事知道的人不多,但是仅就阁老一人,就够她们一家消受的了,九娘子只是淡淡地说道,“姨母教训的是。母亲也一直教导我们,女子最重的是德,德行若是有亏,再漂亮的脸也担不住的。茵娘只是好奇,为何姨母在我们府上住得好好的,为何要搬出去呢?”

九娘子将甘太太架到了高处,然后直接问到了搬出阁老府的事,果然马上转移了众人的注意力,连六娘子也好奇地问道,“就是啊,姨母,你们为何要搬出去呢?”

刘焦氏顿时尴尬起来,她倒是没想到九娘子会将话风转到这上边来,只去看甘太太,可是有九娘子的那句话摆在那,甘太太也不好帮着刘焦氏说什么,只好勉强应付过去,“你表哥要专心进学,你姨母又怕扰了我们,这才坚持要搬出去的。”六娘子不满,这个理由谁听着都知道只不过是个由头罢了,还想追问呢,却被甘太太掐了一下手臂,只好作罢。

提到这个,刘焦氏不得不放下心中对九娘子的恨意,陪着笑脸对甘太太说道,“姐姐说的可不是嘛,如今昊哥儿专心进学,您也知道我是个惫懒的,心又粗些,照顾昊哥儿一个人都有些忙不过来,倒委屈了芳姐儿了,在这我也少不得要腆个脸,跟姐姐您讨个示下…”这么说着,朝身旁的刘元芳使了个眼色过去。

刘元芳在几个姑娘进来后倒也乖巧,只是坐在刘焦氏身旁,并不多话,这会儿得了刘焦氏的眼色,便站起身来,将身后的一个包袱拿了出来,走到甘太太面前,双手奉上,怯怯地说道,“芳儿给姨母做了两双鞋子,还望姨母莫要嫌弃芳儿手艺粗糙,芳儿只是想着姨母要照顾这么大一个家,这么多的事,想着姨母能得空好好将养身子的意思。”

刘元芳打开包袱,露出两双软底的缎面的鞋子,都是大红的鞋面,一双绣着缠枝牡丹,一双绣着万福花样,倒是符合甘太太的喜好,喜庆又大俗。看上去针线也颇为不错。

甘太太身后的金枝连忙上前接了过去,递到甘太太眼前,让甘太太略瞅了一眼,甘太太这才笑道,“芳姐儿好手艺,倒是比我们家的姑娘强些,劳你费心惦记了,姨母多谢你了。”

刘元芳听见甘太太说喜欢,立刻飞红了脸,高兴地说道,“姨母喜欢就好,您要是不嫌弃,芳儿得空再给您做抹额…”

甘太太却是打断满心欢喜的刘元芳的话,“傻孩子,姨母多的是针线上的人做,要你做这些个做什么?”说着转向刘焦氏,“才刚你可是想说,让芳姐儿跟着我的意思?”

刘焦氏忙不迭地点头,“正是这个意思呢,姐姐家的这几个姑娘,个个端庄大方,走出去谁不高看一眼?可怜我们家芳儿,这么小就没了爹…只求大姐可怜可怜我,好歹让芳姐儿跟在您身边,也沾沾这大家之气…”说着,就拿起帕子擦起眼泪来。

九娘子心里暗暗诋毁了几句,这个刘焦氏就是这么不安分,被阁老赶出去还不安生,还想着把刘元芳给送进来,只怕是没安什么好心呢,只可惜甘太太似乎已经被说动了,估计着十有*是会应下来的。

果然,甘太太稍稍沉吟了几分,便说道,“这是个什么事儿,左不过我们家的房子也多,芳姐儿跟着你住在外头也不像话,就住在府里吧。”说着觑着眼打量着几个女儿。

三娘子六娘子平日里捧在手心还怕化了呢,自然是不肯给她们两人的院子里添人的,甘太太的眼睛因此只往几个庶女身上看去。

四娘子住的碧莲院倒是不小,只可惜九娘子记在四姨娘名下,也跟着住在碧莲院,这会儿再塞个人进去却是不便,但又不可能因为芳姐儿另外开院,便又朝七娘子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