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到屋子门口,不止是顾云锦,徐氏和吴氏都面面相觑。

长房的排场比她们所想的都大。

倒不是铺张,也不是不懂收敛,而是来的人比预计得多得多。

顾云思要从京里出嫁,她所有的陪嫁箱笼,满满当当都运抵了,从院门口一路排到了巷子口。

单氏从车上下来,理了理衣摆,看着迎出来的四房众人,弯着眼笑了笑。

从北地到京城,饶是爷们都要风尘仆仆的,何况是坐马车的女眷。

刚出发时,北边不计较,单氏这样将门出身的女子还策马骑行了不少天,等进了京畿,想着要稍稍中规中矩一些,便也挪回了马车里,这几天下来,腰酸背痛的。

单氏连笑容里都透着疲惫,她强打起精神来,道:“四弟妹,我们好些年没见了。”

与徐氏见了礼,单氏又看向了顾云齐和顾云锦,眼中透出几分欣慰来:“都长这么大了…”

女大十八变,公子哥也是一样的。

再说了,顾云齐离开将军府时,不过十三四岁,比小孩子大不了多少,四年过去了,个头长高了,肩膀宽了,娶上媳妇了,自然不同了。

至于顾云锦,单氏仔仔细细打量她,不得不说,活脱脱一个美人胚子,与已故的苏氏有七八分相像。

两厢多年未见,单氏并不清楚顾云锦对徐氏已然解开了心结,怕自己贸贸然提及苏氏,进京头一天就要惹得不快了,便干脆不提,只夸赞道:“我们云锦越长越俏了,可真叫人喜欢。”

夸过了侄儿侄女,单氏又看吴氏:“这是我侄媳妇吧,一看就是能干的,咱们今儿头一回见,等一会儿坐下来了,伯娘把见面礼给补上。”

单氏做事说话周全,热络的几句话,似是一下子就抹平了四年的时光。

长房晓得他们搬来了珍珠巷,也就知道了他们是借住的,单氏与贾妇人又是道谢又是感激的。

马车帘子微微挑开,一人从车上下来,笑脸盈盈,语气娇嗔:“母亲也真是的,哪有堵在门口说话的道理?都是一家人,赶紧坐下来才是。”

顾云锦循声望去,把眼前的姑娘与记忆里的人叠了叠,才记起来,那就是顾云思。

顾云思和小时候的五官变化不大,她只是长开了,却不难认。

似是察觉到了顾云锦的目光,顾云思抬眸望过来,四目相对,她笑容极甜。

顾云齐已经走出去了,与门口牵着马的两人说话。

只看背影,顾云锦当真分辨不出他们的身份。

顾云思走过来,笑着与她道:“是大哥与四哥。”

闻言,顾云锦怔了怔。

信上明明说的是,中秋之后,单氏带着顾云思进京备嫁,等出阁的时候,长房其他人会来京里送嫁,然后就在京中住下。

可为什么,大哥顾云宴和四哥顾云熙现在就抵达了?

是不放心单氏和顾云思吗?

“我们全来了,”顾云思见她疑惑,道,“云霖还在车上,还有大嫂与四嫂,丰哥儿和巧姐儿也来了。”

这下子,顾云锦是真的讶异极了。

顾家云字辈八个姑娘,长房的顾云霖是最小的那个,她的姨娘很早就病故了,一直养在单氏跟前,顾云锦离开将军府时,顾云霖还是挺受单氏喜欢的。

顾云锦认得大嫂葛氏,也抱过丰哥儿,当年襁褓中的孩子,如今虎头虎脑的,正被葛氏抱下车。

至于四嫂,顾云锦就从没见过了,也不晓得巧姐儿是大嫂还是四嫂的姑娘。

人比预计得来得多。

原本计划着,西厢房算宽敞的,北屋大床给单氏睡,顾云思睡南屋的罗汉床,也不是住不开,等单氏把宅子定下来,搬过去了就好了。

可现在,就远远不够住了。

吴氏与单氏说了一声,引着她前后看了看。

单氏是个爽快的,也并非挑三拣四之人,当即和他们商量道:“北三胡同那儿还空着,让云宴带着他媳妇,还有云熙住过去,巧姐儿太小了,身边离不开娘,云熙媳妇带着孩子留下来,至于丰哥儿,我管几天好了。

我就住西厢,云霖和丰哥儿跟我睡,南屋留给云熙媳妇跟巧姐儿。

就剩下云思了…”

单氏一面说,一面看向顾云锦,道:“云锦,能不能让云思跟你挤两天?或者云霖也行?”

顾云锦眉宇微微一蹙。

单氏的安排是没有什么不妥当的,姐妹们挤一床很平常的,只是她与顾云思、顾云霖都好些年不见了,一时半会儿委实有些别扭。

只是伸手不打笑脸人,顾云思笑容这般亲切,顾云锦不好赶人,便应道:“三姐姐不嫌弃我睡相差就好,之前不晓得这么多人一道来,地方没安排够,不过已经看好了一处宅子,大伯娘改天去看看?”

单氏知道这事儿为难四房了,也深知挤在一块不是个办法,道:“早些去看,咱们早些定下来。”

说定了,各处便忙上了。

顾云思那些陪嫁箱笼不堆在珍珠巷,由顾云齐带路,和兄弟们一道送去北三胡同,也让人过去那儿收拾收拾,晚些好叫他们住过去。

其余人进了徐氏屋里,一下子就坐不开了。

等丰哥儿和巧姐儿问了安行了礼,四嫂朱氏笑着道:“我把两个孩子抱去歇会儿,他们路上困得慌。”

单氏摆了摆手,让她自管忙去,而后与徐氏道:“都怪我,信里没交代明白。

原真是打算就我和云思来的,可府里不放心我们母女单独出远门,就让云宴他们兄弟跟着。

我就琢磨着,云宴、云熙来了,来年开春前,他们媳妇孩子怎么办?大冬天的,远路更难行了。

干脆一股脑儿全来了算了,路上还有个照应。

我顾前没顾后,忘了这儿怕是住不下。”

徐氏笑笑,道:“左不过挤几天,我屋里还有张榻子的,要是大嫂那儿挤不开,让云熙过来我屋里也是一样的。”

“你养病呢,不吵你,”单氏道,“是要赶紧搬,丰哥儿还好,巧姐儿夜里太闹了,怕你吃不消。”

第一百九十一章 一点也不着急

顾云锦坐在一旁静静听着。

不管这些年与将军府的关系怎么样,起码从抵达到现在这么些话,单氏说得周周全全的,与四房一副心贴心的样子。

这幅贴心,是近亲之间的亲切。

一言一语极为真实,让人没有半点不畅快。

顾云锦一直在打量单氏,心里疑惑极了:上辈子,长房有对他们四房这般亲近吗?

还是说,其实并不疏远,只是她嫁去了杨家,不清楚两房的这些往来?

若她那年中元没有应下和杨昔豫的婚事,长房是否也会有那么一封信,说记挂着她的将来?

这一切,顾云锦都没有答案。

顾云思就坐在她边上,低声问道:“云锦,小时候的事儿,你还记得多少?”

闻声,顾云锦回过神来,看了看顾云思。

老实说,幼年时的事情,对她而言,当真是过去太久了,久到把她扔回到将军府里,她也要边走边回忆,才能记起各处来。

而且,她当真是太久太久没有认认真真去回忆过了。

从前是恨不得都忘掉,忘了自己是将门出身,重生后自然抛却了那些不成熟的想法,但到底没有实质的往来,顾云锦没有去想过。

这会儿被顾云思一问,下意识地,她垂着眸子去想了想。

真的细细想了,还是能回忆起一些细节的。

她们八个姐妹,除去大姐、二姐,和最小的顾云霖,中间五个的年纪相仿,小时候也常常凑在一处。

可要说有多姐妹情深,似乎也够不上。

顾云锦淡淡扯了个笑容,道:“记得不多了,我以前也不经常跟你一道的。”

顾云思微怔,没想到她说话这么直接,不过并无半点不悦,笑着点头道:“你常和云妙一块。”

云妙…

顾云锦的眼珠子动了动。

若说有谁是她能清楚记得模样的,那就只有顾云妙了。

顾云妙是二伯父的姑娘,只比顾云锦大一个月,她从不叫姐姐,张口闭口都是“云妙”。

小时候,的确是经常在一块的。

“我和云妙玩得好,大概是因为我和她都不受祖母喜欢吧…”顾云锦一面想,一面道。

她们的祖母田老太太,是个喜憎分明的人物,喜欢的就是心肝宝贝,不喜欢的就很少亲近,小孩子感觉敏锐,祖母的这份不喜,顾云锦很清楚的。

顾云思面上讪讪的,似是有几分犹豫,道:“祖母没有不喜欢你…”

“也没有喜欢我。”顾云锦笑道。

这么多年过去了,顾云锦不会对长辈的那些喜恶斤斤计较,其实顾云思说得也不错,田老太太没有不喜欢她,但也没有喜欢她。

顾云锦只是众多孙女中的一个,很普通而已。

老太太并未苛责过她,也没有甩过她脸色要教训她,只是不亲近而已。

顾云思没有纠缠这个话题,只是问了一句:“那云妙呢?你为什么不理云妙了?”

这个问题让顾云锦有些愣神,她从前和云妙很好的,什么时候就闹翻了呢…

应该是她离开将军府的时候吧…

顾云锦要跟着徐氏进京,她去跟顾云妙告别,顾云妙把她赶了出来,恶声恶气的,启程那天,顾云妙也没有来送她,避而不见。

她当时十岁,被顾云妙这么一闹,也起了脾气,等抵达京城之后,有徐令婕一道玩,就把顾云妙抛到了脑后。

可等现在再去回忆,顾云妙当时其实只是舍不得她罢了。

年纪小,不知道怎么表达,顾云妙又不爱哭哭啼啼的,不把话说明白,就只冷着她。

顾云锦彼时也性子大,两人你冷我、我冷你,见不着了也不写信,真的就把姐妹感情冷光了。

“那时候都太不懂事了。”顾云锦叹道。

顾云思挑眉看她,印象里脾气不算好的顾云锦眼下能有这么一句类似反省一样的话,让她颇有些意外。

意外之余,还是欢喜的。

妹妹能懂事,做姐姐的肯定高兴的。

“云妙挺记挂你的,”顾云思笑着道,“她只是不会说。”

可不就是不会说嘛!

顾云锦扑哧就笑出了声,想了想,道:“她下个月就及笄了吧?我现在给她挑礼物送回去,还能赶得上吗?”

既然顾云妙不会说,那就由她来说吧,她好歹多活了十年呢,就当让让顾云妙呗。

顾云思莞尔:“赶得上的。”

听见笑声,单氏扭过头来,问道:“你们两个说得倒是热闹。”

顾云思颔首:“我们在说云妙。”

“姐妹就是姐妹,”单氏大笑,“几年不见,都不会生疏的。”

忙乎了一下午,北三胡同那儿才算收拾好了,晚饭都是在珍珠巷用的,今夜无风,就摆在天井里,又给顾云齐他们兄弟热了酒,席面上融洽极了。

因着顾云宴他们要回北三胡同,单氏没叫他们多喝,时间差不多了,就催着他们回去。

顾云锦和顾云思回东跨院。

等闭起门来,顾云思才问了悄悄话:“你在京城,知道傅太师府上吗?”

“我认得傅敏芝,与她一道玩过几回,就是你将来的小姑子。”顾云锦直言。

小姑子三个字,让顾云思的脸红透了,她捏了捏帕子,道:“好相处吗?她哥哥呢?”

“好处的,但我不认得她哥哥,”顾云锦说完,话锋一转,道,“我只是不解,你怎么会嫁去傅太师府里?咱们将军府,还跟太师府打交道的吗?”

这个疑惑,顾云锦存在心里有些日子了。

顾云思的婆家,怎么会从中军都督府的佥事变成了太师府?这差异太大了。

“别人保媒的,”顾云思道,“母亲从前闺中的几个好友嫁在京里,好似与太师府有些往来的,晓得我没有定亲,就帮着牵了线,然后就定下了…”

其中细节,顾云思似乎说不上来的样子。

顾云锦对此也理解,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满朝说不清楚自个儿婚事的姑娘多得是。

只是,顾云思的下一句话,让她整个人都怔了怔。

顾云思道:“你没有说亲对吧?母亲有提过,会请好友们帮着参详参详,跟四婶娘一道把你的婚事定下来,离及笄还有两个月,不用着急的。”

顾云锦的笑容僵住了。

怎么就说到她头上来了?

她真的一点也不着急的…

第一百九十二章 酸甜都是他

顾云锦不说话了。

原是两姐妹嘀嘀咕咕说个不停,自打今日见面,就没有冷过场。

突然一个闭嘴了,另一个也就说不下去了。

顾云思抿唇看了顾云锦一眼,见她神色之中并没有多少恼怒,反而是有些不知所措,这叫顾云思放心不少。

没有生气就好。

抚冬打了水进来,伺候顾云锦梳洗后又出去了。

顾云思犹豫着道:“这个抚冬,是进京之后才收的吧,从前没见过的。”

“是侍郎府的家生子,这几年一直伺候我,我搬出来了,她也跟着,”话题从婚事上转开了,顾云锦轻松了很多,笑着道,“就因着她叫抚冬,我把念夏的名字也一并改了。”

念夏是从将军府出来的,只是从前不叫这个名字。

直到进了侍郎府,徐令意身边的叫青雾,徐令婕那儿有艾绿、葱青,怎么也比念夏她老子娘取的傻气名字风雅,顾云锦便干脆改了。

顾云思听她提及侍郎府,低声道:“你怎么从里头搬出来了?我听说你进京之后就住在婶娘的娘家,一住就好几年。

你跟他们府上的兄弟姐妹也挺熟悉的吧?

我好似听过,说他家还有表亲家的兄弟住着。”

说到这儿,顾云思顿了顿,似是迟疑一般,良久才下定决心,靠到顾云锦身边,附耳问她:“青梅竹马一道大的,有没有什么心思?

我跟你说个事儿,我们来之前吧,母亲和祖母是在商量你的事儿。

祖母琢磨了几户人家,让母亲早些给你敲定了。

母亲没有一口答应,说你在京里多年,与表亲家的哥哥们都熟悉,万一有什么心思,那咱们一棒子敲下来,一来会伤了你的心,二来伤了亲戚和气。

母亲那就是权宜之计,没有给祖母准话,就等着到了之后问过四婶娘再议的。

你若真有什么心思,不好跟我母亲和四婶娘说,你就告诉我,我帮你去说去。”

顾云锦支着腮帮子,一时没有说话。

她还记得单氏送来的信里面那反反复复的叮嘱,看来将军府要给她说亲,还真不是随口说说的。

单氏若真如顾云思所言那般周全,那前世将军府并未插手她的婚事,也就能说得通了。

彼时中元过后,徐氏拗不过她,就给府里去信了。

不管祖母觉得杨家是否合适,但单氏不会乱敲棒子,不想伤顾云锦的心,也不想伤了亲戚和气。

反正四房已经决心了,将军府其他几房才不做那个恶人。

顾云锦思索前世今生,顾云思却不是这么看的,她见妹妹沉默,以为她当真心里惦记着人,不由沉沉盯着她。

“真有那么一个人?”最终是顾云思沉不住气,先问出了口。

顾云锦这才回过神来,失笑摇头:“亲戚和气呀,早就没了。”

顾云思讶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