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蒋慕渊所言,不能让那些俗料糟蹋了他的养心宫。

见圣上沉思,蒋慕渊敛眉,一副痛心疾首模样,道:“两湖决堤,收成税收没有了,重修的银子白花了,还要再贴补进去,这一来一去…”

这笔账,圣上也是会算的。

他看了看画卷,又看了一眼抄没的折子,恨恨道:“好一个金培英,他的库房比朕的国库都要丰厚了!”

“可不是嘛!”蒋慕渊附和道,“舅舅,金府是我带人抄没的,那些箱笼抬出来,叫人目瞪口呆。

都察院的大人们没日没夜的清点,才把这账本做清楚了。

除了我带回来的这一些,还有一些收尾的部分由黄大人在打理,估摸着还能有不少的。”

后续还会有银子进来,这让圣上舒坦多了,点了点折子,道:“黄爱卿也是辛苦,年都没过就往两湖去了。”

蒋慕渊又道:“曹峰死在豫南府,当地官员与金培英极有交情,又不敢担京官死在他地界上的责,就照病故处置了。

若没有他们给金培英行方便,曹大人早早回到京城,那两湖贪墨的事儿,在六年前就查办了。

不会让他们多贪了六年银子,也不至于守了个千疮百孔的堤坝六年,最后一片泽国。”

圣上抬起眼皮,直直看着蒋慕渊:“连豫南府都想端了?”

“每年的收成就这么多,税收也是有数的,总要多想点法子,给舅舅多挣些银子吧?”蒋慕渊笑了起来,他俯下身,低声又道,“金培英交代过,豫南知府前两年孝敬过他一块汉白玉,他琢磨着对方手里还存了一些。”

洁白无瑕的汉白玉,用在养心宫里,再合适不过了。

圣上也笑了:“行了,这事儿回头你亲自去办,黄爱卿是个耿直的,朕怕他脑袋一热,把豫南都杀个片甲不留的。”

蒋慕渊自是应下了。

圣上挥了挥手:“去看看皇太后吧。”

蒋慕渊退出了御书房,不疾不徐往慈心宫走。

御书房里,韩公公把画卷收回去,又整理了大案上的折子。

圣上靠坐着闭目养神,等韩公公收拾妥当了,他才开口道:“阿渊越来越机灵了。”

“虽有不少进士等缺,但毕竟是一整个两湖,一众新官上任,也不晓得能不能压得住,”韩公公恭谨答道,“小公爷机灵,不也是担心您不高兴嘛。”

“朕再不高兴,也就是让他在外头跪着,他是朕的外甥,朕还能打他一顿吗?”圣上冷声道,“连跪都没跪过多久,就被母后护着了。他是担心朕拿黄印、徐砚出气。”

韩公公抿唇。

圣上揉了揉眉心,哼道:“看在汉白玉的份上,随他去吧。”

慈心宫里,皇太后已经得了信,翘首盼着了。

蒋慕渊笑着问安。

皇太后笑着看他,等了会儿,不见蒋慕渊有动作,她眉头一皱,眼里透出几分不满。

蒋慕渊看出来了,笑道:“您年节里收了不少了,还惦记着我给您带呀?”

“谁会嫌多呀?”皇太后撇嘴,“亏得哀家还使人盯着御书房,万一圣上要罚你,哀家就去救了,你倒好,白白心疼你了!”

这番埋怨透着满满的亲昵,蒋慕渊忍俊不禁。

皇太后自个儿也笑了,笑完了还要硬绷着脸,一本正经道:“近来烦心事情多,哀家每日不多尝两颗,连日子都没滋味了。”

闻言,蒋慕渊神色一正:“您为了什么事情心烦?”

皇太后叹了一口气,指了指向嬷嬷,示意由她来讲述一番。

向嬷嬷颔首,把贾婷出事、给孙睿相看侧妃不顺畅的事儿说了。

第三百一十三章 知羞的讨不了媳妇

这些状况,蒋慕渊大体都从听风的密信里得知了,但他还是装出了一副头次听说的样子,道:“离京那日,我与小王爷正好遇见那姚家兄弟状告贾姑娘,没想到后来是这般发展的。”

“听着都胸闷,”皇太后摸出一颗糖来,干净利索地含进了嘴里,“哀家缓一缓。”

向嬷嬷看在眼里,一副想笑又不敢笑的样子。

口里有了甜味,皇太后舒畅多了:“不是哀家偏心,那么多姑娘,哀家一个个看过来,就属云锦丫头最讨人欢心了。长得赏心悦目,说话也逗趣,哀家一瞧见她呀,什么烦恼都没有了。”

听到顾云锦的名字,蒋慕渊的眉梢眼底全是笑意,道:“您说得句句在理,我也是那么想的。”

皇太后哈哈大笑起来,指着蒋慕渊道:“不知羞!”

“知羞的讨不了媳妇。”蒋慕渊答道。

这般大言不惭,逗得皇太后越发高兴。

眼看着天色晚了,皇太后拍了拍他的手,道:“不留你用晚膳了,省的安阳等得心焦。”

蒋慕渊笑道:“您喜欢云锦,就让她多进宫来陪您。”

“顾家忙着办喜事儿呢,哀家才不去添乱,”皇太后眯着眼笑,回头与向嬷嬷道,“哀家只添妆,你都安排好。”

向嬷嬷赶忙应了。

蒋慕渊这才起身告退。

出宫时,正是圆月当空。

街上热闹,百姓们凑在一块,谈论最多的是今日押解回京的那一众两湖官员。

囚车是从东街过了,茶博士、说书先生、跑堂小二,各个都把那长龙一样的队列看在眼中,这会儿正说与客人们听。

“不止是总督,还有五个知府、八个知州,连县官都是小喽啰了,”跑堂小二咋舌道,“这还是拉回京里来的,听说还有好些是当场就斩了的。”

素香楼里,东家让说书先生在讲曹峰的案子。

“证据确凿,曹大人就是被两湖这群贪官给害死的!只因曹大人不肯同流合污,他虚以委蛇,一心等待回京告状的,这才丢了性命,”说书先生连连叹息,“曹大人是个好官啊!”

一片附和声中,也没有忘了夸赞小公爷。

若非小公爷压阵,恐怕徐侍郎等人都要步了曹大人的后尘。

相较于百姓们的纷纷拍手称快,杨氏的心却是揪起来的。

仙鹤堂里,闵老太太满面红光,一个劲儿地夸赞徐砚有本事,不仅治了水情,还查清了曹峰的旧案,把两湖官场的乌烟瘴气一扫而空。

依闵老太太看,徐砚回京之后,等着他的,是更加光明的前程。

杨氏的心情复杂得多,她看着桌上的饭菜,半点胃口都没有。

一方面,杨氏为徐砚在两湖做出的功绩而高兴,官员升迁,除了熬资历,也要看考绩,徐砚一去两湖半年,有如此功绩在手,总算不枉此行;

另一方面,杨氏亦为徐砚担心,她母亲那日说过的话尤在耳边。

这次肃清两湖,动作委实太大了,金培英又是虞家那条船上的,圣上若要为此出气,小公爷顶多挨骂,徐砚却不一样,虽说还有个黄印顶着,但两人半斤八两,圣上出气时大抵谁也逃不掉。

若真到了那时候,谁又能护徐砚一回呢?

娘家是指望不上的,杨氏也不想去跟娘家开口,想来想去,能靠的也就是蒋慕渊了。

徐砚听命于蒋慕渊,两家又沾着亲,于公于私,蒋慕渊多少都该帮一把吧?

杨氏琢磨来琢磨去,想得越多,心里就越后悔。

早知会有今日,她决计不会与顾云锦闹翻了脸,不管闵老太太折腾什么,她都要把顾云锦供起来。

杨氏还在苦恼,闵老太太却越发得意,她多饮了几杯酒,这会儿微醺着,与丫鬟婆子们侃侃而谈。

杨氏听得心烦意乱的,可这些官场上的事儿,她与闵老太太实在说不通,干脆什么话也不说,低头喝了两杯闷酒。

宁国公府里,安阳长公主的心情就舒畅多了。

本以为蒋慕渊一走又要数月,突然之间回来了,倒真是一桩高兴事儿。

长公主不问旁的,只关心蒋慕渊的身体,累是不累,精神又如何。

“你可别觉得我烦。”长公主笑道。

“怎么会呢。”蒋慕渊没有丝毫的不耐,他知道母亲关心什么,又在乎什么,一样样细细说了,好让她放心。

长公主拍了拍他的肩膀,道:“多歇息几日,养养精神。”

蒋慕渊柔声道:“住不了几天,还要再去两湖的。”

闻言,长公主的眉头皱了皱,张嘴想劝阻一番,话到了嘴边还是咽了下去。

她清楚自己儿子的性情,只好叹了一声。

叹息之余,安阳长公主无奈地摇了摇头,道:“我是后悔了,不该慢悠悠准备婚事的,早些把儿媳妇娶进门,有她拴着你,也省的你成天这里跑那里跑的。”

蒋慕渊失笑:“不如我现在去问问,看她愿不愿意早些嫁过来?”

安阳长公主一愣,气也不是笑也不是,指着蒋慕渊道:“说什么混话?现在什么时辰了,你还去寻她?昏了头了你!”

蒋慕渊笑容不减,听长公主训了一通。

眼瞅着时辰晚了,长公主道:“回去歇了吧,这一路辛苦。”

蒋慕渊禀道:“还要出府一趟。”

“去哪?”长公主讶异。

“晋之他们叫我去素香楼吃酒,”蒋慕渊扬眉笑了,“您不会真以为我要去顾家吧?”

安阳长公主气笑了:“又胡说上了!”

蒋慕渊笑着辞别了母亲。

长公主目送他离开,正要取书册来看两眼,突然就顿住了,偏过头问廖嬷嬷:“去年夏天,是不是有一回,他夜里出府说要去找个媳妇,他难道不是耍嘴皮子,是真去了?”

廖嬷嬷记得那一次,她斟酌了一番,道:“您就是被小公爷给唬住了,去年夏天时,他与顾姑娘还未说亲呢,别说是夜里的,大白天都未必能见得上。如今顾家住西林胡同,府里有兄长有护院,哪个给他开门啊?”

“也是。”长公主笑了起来。

第三百一十四章 轻飘飘的

夜色沉沉笼下来。

屋里的油灯有些暗了,念夏拿着剪子拨了拨,让它亮堂些。

透过暖暖的光线,她不由自主地把视线落在了顾云锦身上。

她家姑娘坐在木炕上,炕桌上摊着一本话本,却是好久没有翻动过了,就这么撑着腮帮子,似是在思索什么。

念夏清楚,顾云锦是心不在焉的。

自从听葛氏与朱氏说小公爷回京了,顾云锦就时不时走神了。

白日在家里人跟前还好些,这会儿夜深人静,屋里只剩她们主仆两人时,这走神就更加明显了。

念夏瞥了一眼西洋钟,这个时间,说早不早,说晚也不算太晚。

换作往日,这个点儿,念夏会打水来给顾云锦梳洗,拿汤婆子把被褥烫得热热的,姑娘想什么时候睡都可以。

可今日,顾云锦不提,念夏也就没敢自作主张。

谁知道小公爷会不会来呢…

若是来了,自家姑娘已经睡下了,那是把人唤起来,还是叫小公爷白翻一回墙?

念夏一面想,一面又坐了回去,不由自主地竖着耳朵,留心着外头的动静。

顾云锦自是不晓得念夏在胡思乱想什么的,她也的确是心不在焉。

上元月色中,被点亮的不止是各色的花灯,还有她的心。

细细亲吻落在唇间时,她清晰地听见了自己的心跳,也听到了那小小火苗的燃烧声音。

清甜却不腻,像极了慈心宫里的枣糕,也像极了素香楼的百合绿豆糕,是她喜欢的味道。

顾云锦仿若是躺在云里雾里一般的轻飘飘的,同时,她的脑袋也一片清明。

两世为人,从来没有弄懂过的情感,在那一个瞬间,突然破土而出,冒了尖芽,她想,她有些懂了。

上元翌日,蒋慕渊离开了京城,一走不知要多久。

顾云锦从轻飘飘的情绪里走出来,反而越发能静下心来细细回味那份情感。

她原以为有足够的时间去给小芽儿浇水施肥,让它一点点成长,却是不想,蒋慕渊突然回京了。

这使得顾云锦心底的那些云雾又浮动起来,这种轻飘飘的感觉,萦绕心田,直到那不轻不重的敲门声响起,她才恍然回过神来。

念夏紧绷着精神等着,突一听到声音,她险些跳起来,赶紧过去打开了门。

果不其然,裹着夜色而来的是蒋慕渊。

“姑娘在里头?”蒋慕渊压着脚步声进来,他刚开口问了一句,余光之中,那牵挂在心中的小姑娘就从落地罩后绕出来,一双晶亮的眸子瞧着他,他不禁弯着唇笑了。

顾云锦一瞬不瞬地看着他。

念夏还来不及关上门,皎洁月光从外头撒进来,落在蒋慕渊身上,明明是清冷的月色,却因着他的笑,化作了柔柔温润。

顾云锦突然就想起了上元的月色,亦是这般沁人心弦。

门关上了,阻了那片月光,就像是那夜的斗篷落在了脑袋上一般,近在咫尺的,是蒋慕渊身上的皂角味道。

顾云锦看着蒋慕渊走过来,极其自然随意地牵了她的手,引着她往次间里去。

暖意从掌心一点点传过来,沿着指尖手腕,如润物流水似的,终是传到了她的心里。

扑通、扑通的。

刚刚一个人坐在这儿时的那些轻轻飘飘的心思,在这一刻再次喷涌,升至了最高点。

蒋慕渊看到了炕桌上摆着的话本,问道:“这是新的?”

顾云锦顺着他的目光看去,翻开的那一页上到底写了什么,她一时没有想起来,略怔了会儿,才道:“是新的,原还说好了写下来给你送去,没想到你却回来了。”

蒋慕渊自己也没想到会这么快回来,若不是得了应文礼保存下来的曹峰的手稿,肃清两湖还要多费许多心思。

他笑着道:“既回来了,就不劳烦你写了,这会儿说与我听吧。”

说故事是顾云锦擅长的。

她下意识地要把手抽回来,翻一翻话本,整一整思绪,哪知道蒋慕渊不放手,看着是不松不紧地扣着,可她却抽不出来。

顾云锦抬眸瞅他,蒋慕渊似是不知她心思一样,依旧没有松手。

她也就只好作罢了,只拿另一只手简单翻了翻,开始讲了起来。

本以为思绪云雾缭绕一般,会讲了东头忘西头,可真的开口讲述了,不知不觉间,思路顺了,人也踏实了。

蒋慕渊认真听着,也认真看着,顾云锦讲故事时声音阴阳顿挫,眼睛明亮有光,叫人一点一点被吸引进去。

等顾云锦讲完,蒋慕渊才笑着道:“难怪皇太后喜欢听你讲故事,他今日去问安,她又夸你了。”

顾云锦眨了眨眼睛,道:“哪儿是我会说故事,小曾公公前回提过,是小公爷打点过了,让姑姑嬷嬷们在一旁多帮腔,一道哄皇太后高兴呢。”

蒋慕渊挑眉,他原是盼着顾云锦进宫见皇太后时能多讨喜些,有伺候的人帮着说话,顾云锦能轻松许多,只是他也没想到,小曾公公已经把他卖了。

卖了也就卖了吧,顾云锦是个会念着善意的。

“再有人帮腔,也要你自个儿机灵,”指腹有一下没一下地摩挲着顾云锦的手背,蒋慕渊柔声道,“不机灵的就入不了皇太后的眼。”

顾云锦闻言,想到那日的几个侧妃候选,直接道:“皇太后看起来一个都没挑中,我原以为会是贾姑娘,却不想出了那样的事儿。”

贾婷到底遭遇了什么,外头流言有好几种,顾云锦几乎都听说过,可无论是哪一种,她都不好大咧咧与蒋慕渊评点,只提了这么一句就略过了。

蒋慕渊则从孙恪那里得知了所有状况,道:“若不出事,侧妃之位会是她的。”

顾云锦颔首。

她知道前世的贾婷嫁给了孙睿,就像寿安从安阳长公主那儿听来的一样,皇太后心中一早就有了决断的,蒋慕渊也肯定知情。

说过了贾婷,顾云锦自是关心起了两湖的事儿,尤其是顾云思的那番担忧,一直绕在耳边。

“一窝蜂都端了,圣上会不会不高兴?会不会反过头来怪罪你?”顾云锦道。

蒋慕渊笑容凝了凝,望着顾云锦的眼睛:“怎么会这么问?”

第三百一十五章 心痒痒

虽只有一瞬,但蒋慕渊脸上神情的变化还是落在了顾云锦眼中,叫她的心不由又提了起来。

“我原是没想到那些,是今儿三姐姐担心提了一句,”顾云锦答完,又低声追问了一句,“当真被圣上怪罪了?”

许是因着担心,顾云锦说话时身子往前倾了倾,哪怕是有炕桌隔着,距离也拉进了不少。

蒋慕渊从顾云锦的眼中读出了关心和担忧,那般真真切切的,没有半点隐藏,让他的心也跟着越发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