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有话要说:么么哒。晚上九点半见。

☆、第 226 章

这年头能进宣传部当笔杆子的, 那都是有真材实料, 有文笔的人。要说缺,也就是缺脑洞了。

这回苏曼提供了脑洞, 县里的笔杆子们就开始发挥想象了。几个人一合计,加上陈厂长提供一些资料线索。一部关于旧社会老木工在新社会逆袭的故事就开始动笔了。

这个真实的故事里,陈厂长确实曾经是旧社会的工厂学徒工, 人特别努力,但是天分不高(陈厂长自述)。一直到新社会到来之后,陈明华同志因为手艺不咋样,所以过的很拮据,用现在的话说, 那就是个大龄**丝。直到有一天,陈明华远方堂叔过世。堂叔无儿无女无亲无故,当初陈明华还给他当过小学徒, 入了行。

所以堂叔死后,陈明华作为后人,将他下葬,然后清理老房子。收到了堂叔留给他的一封遗书,让陈明华在他死后, 要将他这老房子里里外外清扫修缮一遍。而且不能假手于人,要亲自干这些活。

这在外人看来,就是很折腾人的要求了。毕竟这屋子确实很破旧 ,人也不在了,没必要修了。还非得让人亲手干, 这不是存心折腾人吗?

可陈明华记得堂叔对他的大恩大德,觉得这既然是老人的遗愿,总不能不让当回事。于是亲自把里里外外大嫂了一遍,连屋顶都是他搭着梯子去修缮的。

也就是在修缮房梁的时候,他发现了放在房梁上的小木盒。

故事,由此展开。

“后来呢,这后面怎么样了?”

赵县长拿着报纸就去找厂里陈明华,让他说说后来的事儿。

陈明华摸着脑袋,面露尴尬,他怎么知道后来?修房子是真的,但是盒子的事儿当然是假的。

苏曼笑着道,“赵县长,这个故事的后续,还要等他们继续写。”

“所以这都是编的?”

赵县长一脸惊讶。“假的?”

苏曼道,“不不不,故事都是要经过润笔的。润笔了之后,和现实就会产生一些差距,但是咱不能说他是假的。毕竟故事来源于现实。反正故事的大纲是真的。”细节就是假的。

陈明华作为一个老实人,第一次干这种事儿,只能嘿嘿的笑。

赵县长:“……”

苏曼道,“赵县长,您看咱这故事好不好?咱在这里里面可弘扬了很多好的精神呢。比如孝顺长辈,知恩图报。还有持之以恒的精神。”

“这个,好当然是挺好的,就是写的有些慢。三天才更一章。”

“已经很快了,好饭不怕晚。后续肯定精彩。”

一听后续精彩,赵县长就更想看了。

不止赵县长想看,其他看了报纸的人都想看。

这次的故事连载,是在工人周刊上面的。专门写工人们的故事的。也是经过省里宣传部那边帮忙,在各个省城报纸上获得了一个边边角的角落连载。

以前的工人故事都是只写一件事儿宣传一个人。故事很感人,但是情节也很老套。不像这次进行连载的故事,一个默默无闻的普通人,因为做一件好事,获得了奇遇。

第一期的时候,大家都好奇那个箱子里面到底装的是什么。而且还引起了一堆人的讨论。

在大伙儿的期待下,第二期就来了。第二期的内容开始曲折起来了。箱子里并不是什么金银财宝大洋地契。而是一张地图。地图上面几个点标注出来,还有一封信,让陈明华按照这个地区上的标注来寻找地窖的五把钥匙,地窖里有他留给陈明华的东西。这些地方不乏密林悬崖。第二期的结尾,陈明华正遭遇一头野猪的追杀。而此时,野猪已经见陈明华追到了一个独木桥上面。而独木桥上面正怕这一条毒蛇。

苏曼:“……”

第二期故事引起了不小的反响,争论十足。大伙儿就陈敏华如何过桥,进行了激烈的讨论。

甚至南平家具厂还接到了很多人的电话,点名要找陈明华,问陈明华是不是还活着。是不是被野猪弄死 ,还是被蛇给咬死了。

陈明华接到这些电话的时候,心情复杂。

苏曼对于陈明华如何过桥并不感兴趣,她只想知道,这故事什么时候到达**。这马上就要十一了。

她特地去来一趟县里,找这几个负责写故事的作者。

这几人之前在县里是专门写宣传的,千篇一律的工作干的人都没劲儿了。这次接了个这么个活,还专门成立了一个南平编辑部,也就三人在里面,合伙写这个故事,他们写的特别带劲儿。

听到苏曼来问他们故事能不能赶上十一宣传的时候,这几人道,“当然能啊,下一期我们准备多写一点,大纲都写好了。前有毒蛇,后有野猪,陈明华吓得晕了过去。然而正因为他晕了过去,野猪冲过来的时候冲过了头,冲到了独木桥上面,砸到了那条毒蛇。一猪一蛇一起落入水中,恶势力最终自食恶果。等陈明华醒来的时候,蛇已经不见了,猪已经死了,陈明华白得了一头猪,成为了当地生产队的英雄。大家为了感谢他,自发的帮助他寻找钥匙,陈明华顺利打开地窖……”

苏曼:“……”很好,还宣传了打到野味要上交,老百姓们一家亲。

“地窖里是远房叔爷爷几代人留下来的木工秘籍,陈明华从此脱胎换骨,走上了一条不一样的木匠之路……终于在南平家具厂招工的时候,陈明华在考核会场一鸣惊人,让厂长惊为天人……”

这戴着眼镜的作者说完之后,还道,“故事的结尾,我们会以陈明华说的一句话结尾。”

什么话?

“陈明华说,‘我远房叔爷曾经要求过我,六三年的国庆节,一定要做出让老百姓惊叹的家具。’苏厂长,你看这个广告怎么样?”

苏曼:“……很好。”这广告植入很硬。“那叔爷为什么要这么要求?”

“不知道,”作者摆了摆手,“这种解释不清楚的事儿,咱就一笔带过了。反正肯定是有原因的,书里的陈明华不会说出原因的。不用去圆它。”

“……很好,你们很适合写小说。”够狗血的。

“是吧,我们也这样认为,以后我们还准备给苏厂长写一个呢。您可是我们南平的传奇人物。”

苏曼赶紧摆手,“不用了,我还是低调点吧。”不想被野猪追。

十一国庆节头一天,《南平传奇木匠老陈》的故事在全国火爆连载结束。

这可让追连载的读者们郁闷得不得了。觉得这简直是烂尾。竟然就留下老陈的这一句话,就结束了。让人觉得很郁闷。

然而很快,省里各大为十一百货商店活动做广告的报纸上面也多了一个版面宣传百货公司新的产品。其中有一个特别黑体标注出来,‘南平老陈推出新家具了,专为十一国庆节推出的经典款,绝对让你大吃一惊。’

读者们反应过来了,原来老陈忙着去做家具去了。

对了,老陈说了,六三年要做出让老百姓眼前一亮的家具。

淳朴的老百姓们实在是不会想到,还有人会利用连载故事打广告的。他们没想过老陈那句话是为了打广告,而是以为老陈是认真讲的。都当真了。

于是很多想买家具的人就准备着早点去百货公司抢购了。不想买的读者,也准备去见识一下老陈说的家具。故事中的东西来到了现实里面,总是让人忍不住好奇。

甚至故事迷本来不打算买的,也准备买回去了。毕竟可是老陈做出来的让人大吃一惊的家具。

于是国庆节当天,很多人往百货公司蜂拥而至,就为了寻找南平老陈的家具。这些人比之前看电影的人还要多。

因为看电影的只是一部分人,受众主要是针对年轻人。而还有一部分人没时间去看电影,却有时间看报纸,所以受众多了好几番。这些潜在客户也勾搭了好几番。

南平家具厂的家具很快就被抢售一空。还有好多人预定了。特别要求要老陈的家具。

百货公司的售货员就告诉他们,老陈现在是副厂长了,没时间做家具了,但是他有个专门的车间,都是他亲监工做出来的,得到他认可的。这些家具都会有老陈的印章。

于是南平盖章版家具成为了经典款。一直被定到了十二月份去了。

陈明华哆嗦着拿着拿着自己的印章,在家具商盖章。

苏曼笑眯眯的在厂里到处巡视,看到陈明华手抖的样子,就道,“老陈,让别人给你盖吧。”

陈明华道,“还是我自己来吧,要不然感觉对不起老百姓的信任。”

苏曼笑着道,“老陈,你有这种精神我很欣慰呀。老陈,以后生产部这边你还要更费心了。”

陈明华忙不迭的点头。能不费心吗,那么多老百姓的信任啊,必须得用十分心才能回报。

为了赶工,白天的时候都没庆祝国庆节,倒是晚上的时候,李春花帮助搞了一场晚会表演,趁着工人们吃饭的功夫,带着家属同志们在上面演戏,跳舞,唱歌。

演的戏也是南平的戏份,演的也是一个工人从本来清贫的日子到加入南平家具厂之后,过上幸福生活的故事,让很多工人感同身受。

很多人在加入南平家具厂之前,日子过的很清苦。连对象都找不到。连个窝都没有,只能和兄弟姐妹们挤在一张床上。

直到有了南平家具厂,大伙儿才算是过上了好日子了。先是住上了环境很好的单身宿舍,后来又靠着厂里盖上了属于自己的房子。

厂里待遇也好,加班经常有奖金。各种名目的奖金全都用来算作加班费给大伙儿。让大家即便再辛苦,也心甘情愿,甚至高高兴兴的抢着干活。

唱的歌也是编的和南平家具厂有关的词儿。这是找一个退休的音乐老师编的。

歌词短小,曲调简单。工人们听了几遍就记住了。然后跟着一起唱。“我家在南平,南平有家厂,厂里都是小木匠……它给了我粮,给了我窝,更给了我幸福的生活。”最后唱着唱着,都把自己感动哭了。

哭完之后就进厂里继续加班赶工。

作者有话要说:么么哒。明天见。

☆、第 227 章

这次十一广告可以说是十分别出心裁了。

让其他厂里始料未及。之前南平的宣传工作一直做在前面的, 其他厂里跟着学着做, 怎么样也是有些效果的。

所以这次,大伙儿还想看看南平有什么新的招数搞宣传, 都盯着电影厂那边。谁知道人家这边就开始搞起了报纸连载了。

说实在的,一直到故事结局的时候,他们都没想到这是南平为十一打广告的。他们只以为是宣传工人, 顺便宣传南平。但是其他厂里都有这种宣传故事,所以也不稀奇。

只是南平的故事格外吸引人而已。

一直到最后……

大家闻到了宣传的味道。

果然十一的活动几天的销售结果出来之后,南平果然被抢售一空。其他厂里啥也不想说了。也不想再和南平比了。这还怎么比啊。难不成也去写故事?

可人家这故事写的也真够……没法形容。

省城家具厂这边,孙厂长也是在办公室里唉声叹气的。

厂里可真是各种方法也用了。学人家打广告,买南平的木料。一开始是有些用处, 可只要南平那边供货量加大了,他们这边就没机会了。

他们只能捡南平剩下的客户。人家买他们的家具还只是勉勉强强的。

听那些售货员说,那些客户还念叨, 说厂子没人家出名,做的东西没人家好,这价格还一样贵。

孙厂长心里觉得苦巴巴的。这价格之前一直是这样的,难道还能突然降低?再说了,他们的东西用料和做工那也不差啊。

他不觉得和南平有多大的差距。

就连南平现在搞的皮质家具, 布艺家具,他们省城也搞了。可那些老百姓就是不买账。

因为湖江有家南平家具厂,他们省城家具厂就受到了冲击了。

最让孙厂长郁闷的是,现在省城好多单位都宁愿找南平家具厂订购家具,也不找他们了。因为南平名声大, 还保修。还搞什么量身定做。关键是省军区也找人家定了家具,那说明质量过关。

孙厂长坐了很久,终于下了一个决定,想要亲自去南平家具厂考察一下。

之前都是碍着面子,觉得自己一个省城家具厂去下面厂里考察,有些没面子。可现在人家省城家具厂都是两千人大厂了,比自己规模大,而且效益还特别好。

现在去可不是面子问题了。人家还不一定让他去呢。

甭管咋样,孙厂长还是打了个电话给南平那边。让他们和苏曼说一声。

苏曼接到丁玲汇报的消息之后,就道,“确定是省城家具厂的孙厂长?”

丁玲道,“确定了。”

“那我们当然是欢迎他的到来的。待会儿我正式电话邀请他。你让后勤部门做好准备工作,务必要让人感受到回家一般的周到待遇。”

丁玲:“……”有必要吗,赵县长他们来的时候都没这待遇。厂长这是有啥打算吗?

她想不通,只能照办。

等丁玲走了之后,苏曼坐在办公室里面露出一个灿烂的笑容。

省城家具厂这是憋不住了。

所谓一山不容二虎,这可不是说着玩的。

湖江有了南平,那就注定了省城家具厂要被压制。而随着南平家具厂规模越来越大,省城家具厂只会被压缩生存空间。

如果省城家具厂只图生存,那也容易。但是显然,家具厂是不能接受这个结果的。

有需求就好,有需求才能有更多谈的可能。

苏曼可还惦记着合并的事儿了。

南平要办万人大厂,但是实际上,真正的大厂何止万人。南平如果不是缺乏人才,超过万人也是可以的。只不过一个地区的人才有限,不能滥竽充数。苏曼宁愿办了万人大厂之后,再去其他地方开分厂,找新的人才。

比如如今很多国营大厂,都是开了一家总部,全国建分厂。

苏曼不说全国建立分厂,至少也要有几家分厂。

南平地理交通还是不如省城,苏曼只有将省城这个地盘拿下来,作为跳板,辐射其他省,才能达到开分厂的目的。

虽然这个目标对于现在的情况来说还很长远,但是未雨绸缪还是可以的。

她拿起电话,满脸笑容的给孙厂长那边打了过去。

电话接通之后,苏曼就诚挚的邀请孙厂长来厂里参观指导。“孙厂长可是老厂长,老前辈了,我还盼着孙厂长过来指导指导呢。”

孙厂长听到苏曼这丝毫没有傲慢的语气。倒是觉得这年轻厂长还挺懂事儿的。没因为有些成绩,就对老同志没礼貌。

不过能干出这样一番大事业的年轻人,总不至于那么蠢。

两人定好时间之后,孙厂长就让人去准备了。

苏曼也在厂里做了准备,还让人搞了个欢迎横幅。还把这事儿和南平家具之乡小组汇报了一下。

赵县长道,“这不是来学习的吧。”

她道,“他们学去了也没用。如今的南平可不是别人学学就能超越的。咱们在老百姓心里的形象已经很深刻了。其他人再学,那也是模仿。他们越学习,只能证明我们南平越好。”

赵县长就放心了。

他也一向不管厂里的事儿。以前是分工明确不好管,现在是不能管了。苏曼现在可是两千人大厂的厂长,而且在工人同志之中十分有威望。在南平说话分量也不一样了。

她乐意说一声,那是对他这个县领导的尊重。要是不乐意说,他也不能随便批评。

等以后万人规模大厂办成了,南平县领导还真的管不着他了。就和小冶县的钢厂领导一样。敢和县里领导叫板。

不过即便这样,赵县长也要坚持让苏曼不断壮大。因为这对整个南平有好处。也是他个人政绩上面闪亮的一笔。

商量好了之后,赵县长就安排程副县长到时候去厂里和人见见面。虽然人家那厂子现在他们也不大看得上。可好歹是从省城来的省级单位。怎么样也要给省里那边一个好的态度。不能让人觉得难平抖起来了。

程副县长欣然接受任务。

到了约定好的这天,孙厂长带着点儿忐忑的心情来到了南平县。一路上,他都在想着自己可能遭受到的待遇。虽然那个苏厂长是挺客气的。但是保不准其他人私下里如何笑话他们省城家具厂。

等到了南平家具厂,受到了厂里工人们热情的欢迎之后,孙厂长这颗心才算是落下了。再看看那挂起来的横幅,还有自己身上挂着的红花,孙厂长觉得这南平家具厂的人果然不一样。

苏曼笑着道,“欢迎孙厂长莅临指导啊。”

孙厂长还是个知道自己如今地位的人,连忙道,“莅临不敢当,只是上门来考察学习了。你们南平家具厂如今可是发展迅速,这速度让人拍马不及。”

苏曼道,“这也是多亏了领导的支持和老百姓们的信任。也不全是咱们自己的功劳。孙厂长,咱先去招待室里面休息休息。待会儿我亲自带着你参观一下子厂子。今天可要多待,下午我还打算带你去下面的木材厂实地考察呢。”

这正合孙厂长的意思。

好不容易来这么一次,那当然是要多看看才行。

到了休息室里面,程副县长也过来待客了。作为一个副县长,在门口接待单位的同志不合适,只能过来作陪一下而已。

两人说了几句客套话,就一起参观家具厂。

孙厂长到家具厂的时候,就觉得这规模很大。没想到进来之后,里面空间还更大。而远处还在不断修建。可想而知这南平家具厂的目标了。

他顿时心头涌上了不好的预感。这要是南平真的搞成了万人大厂,他们湖江家具厂还真的只能苟且维持生存了。

接着他又看了家具厂内部的一些分区,可比省城家具厂要好太多了。

再看看厂里工人精神面貌。看看这些厂里管理人员的工作态度。真的是太不一样了。

果然,人家能发展的好,是有原因的。

越看,孙厂长心就越凉。

他本来准备过来学经验的。可看来没有什么好学的。因为有些东西是不可复制的。

苏曼看到孙厂长脸色变化之后,也装作没看到,依然热情的招待他,并且火上浇油道,“那边的空地都是我们厂里的。等明年这个时候,估摸着厂里能有五千人的规模了。县里就给我们多批了一些地。”

孙厂长:“……”

中午美滋美味的吃完一顿饭,苏曼和程副县长又领着孙厂长去看林厂。

有了好的吉普车,路上也少受罪了。到了木材厂,苏曼就领着孙厂长去看木料。看他们的林场。

苏曼指着那一大片的林子,“这就是我们的后方大基地啊。目前我们每个公社都已经有了木材厂了,源源不断的为我们提供优质的木料。不只是为我们厂里,还给全国其他地区的木材厂供应木料。反响都很不错。”其实和别的地方木料也差不多但是老百姓就认这个牌子。

孙厂长觉得心越发的凉了。不管是从原材料,还是从工艺规模上来说。这南平都是要独霸湖江的了。

不过他心里还是有些不甘心,“这林场也支持不了多少年吧。”

苏曼道,“是啊,所以我们一直在植树造林。”

“光靠土地可不行。咱湖江的粮食产量都很低,更何况是这些树木。总不能学国外用化肥种树吧。别说咱湖江了,就是全国也没这个条件。我们国家才引进化肥生产链,产量低,连湖江都没分到化肥种地,用来种树就更不可能了。”所以这林厂也风光不了多久的。中间的空窗期,就是省城家具厂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