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人道,“要不……让蔡主任打个电话问问苏厂长的意思。”

蔡主任一头雾水,他也不知道咋就发展成了现在这个样子,心里挺心虚的。毕竟自己之前一直在人家面前吹牛。谁知道这些工人就闹起来了呢?

蔡主任心里有些害怕,听到让他给苏厂长打电话,他就迫不及待的去打了。这会儿他真的挺需要上级领导的指示的。要不然事儿闹大了,他心慌。

他看着孙厂长,小声道,“孙厂长,咱打电话吗?”

孙厂长道,“打。”让省城家具厂成为分厂?南平有这么打的胃口吗?她苏曼有这个胆子吗?!

过了一会儿,厂长办公室里面,蔡主任就当着工会代表和厂领导的面打了电话出去了。

“让省城家具厂成为我们的分厂?”苏曼在电话那头惊讶的问道。

“是啊。工人同志是这么说的。”

苏曼又问,“是工人同志说的,还是厂领导也说,厂领导都是什么意见。他们如果有这个意向,就应该和我们商量才对……”

蔡主任就看着旁边的工人代表和孙厂长,“我们苏厂长问厂领导的想法。她说这种事儿不该在电话里面沟通,应该当面谈。要是这边有啥想法,她就和厂领导们过来一趟。”

孙厂长:“……”苏曼不是应该直接拒绝吗,她不是都在省城那边画好了地皮要建设新厂房吗?

作者有话要说:么么哒,明天见。

☆、第 233 章

知道苏曼愿意过来谈分厂的事儿, 工人代表里面就跑出去宣告了这个好消息。

外面的工人果然一阵欢呼。能谈, 那就说明这事儿有办成的可能了。

这苏厂长果然是个体贴工人的好厂长。

孙厂长听到这些声音,脸都黑透了。

他好歹也当了这些年的厂长了。厂子里面也算管理的很不错了, 可这些工人却一点都不念这份旧情。为了点奖金就叛变了。

工人代表又高兴的跑回来,“那孙厂长,咱们就先散了, 回去干活了?”

“不干活,是想罢工吗?”孙厂长严肃道。

工人代表立马吓得跑的飞快。罢工这种事儿他们可不敢做。这是为了让厂里给个说法而已。现在既然获得了这样的成果,已经是他们意料之外的好事儿了。哪里还能和厂里厂里领导对着干啊。当然是见好就收的。

都是多年的老工人了,谁还没点脑子呢,都不是那种冲动的人。

工人们对于这个结果很是满意, 只要苏厂长愿意来谈,他们也会让苏厂长看到他们的好。接受他们成为分厂工人。

刚刚他们提起这事儿的时候,还想起别的好处了。之前蔡主任可是说过了, 除了待遇之外,想要进入南平家具厂工作,那都是需要寄给你过南平木工学校学习的。现在学校只接受南平人和职工直系家属。要是家具厂长了南平分厂,他们也算是职工了。儿女们也能在厂里找个活干了。

大家越想越觉得好。决心也越发的坚定。

而孙厂长则火急火燎的召开了厂领导会议,将苏曼的打算和厂领导说了。

“你们说她这是个什么意思, 打算做什么?总不至于真的想把我们搞成他们的分厂吧,那他们南平的胆子也太大了。还想让一个省级单位成为他们的分厂,谁给他们的胆子。”

其他人听到这话,也觉得南平胆子挺大。

不说别的你,就是市里领导也不会同意把。让一个小小的南平县的厂子给合并了, 这以后市里还有脸吗?

李副厂长道,“让她来,咱倒是看看她到底想做什么。”

其他人也是这么个意思。在这里猜也没用。总要让人过来。要不然外面那些工人见苏曼一直没来,还以为是他们这些厂领导做了手脚,又要闹了。

这年底就不让人安生的。

这会儿,苏曼正在县政府这边汇报情况。

因为她把事态说的有些严重,高书记和南平家具之乡小组成员都参加了。

苏曼严肃道,“各位领导,同志。就在今天,省城家具厂那边发生了一些乱子。”

几人一听出乱子了,这不得了啊。高书记道,“出啥事儿了?”

苏曼叹气,“他们的工人强烈要求,让省城家具厂成为我们南平家具厂省城分厂。”

“……!!!”

几人都是目瞪口呆。一脸不敢相信。

这是天上掉馅饼吗?

赵县长激动道,“情况如何?”

“刚那边打电话过来,可能还要商议一下,到时候在找我们具体商量。这次工人同志态度是很坚定的。但是我认为,厂领导那边那关不好过。”

赵县长道,“他们必须要尊重工人同志的意见。无论是谁都不能忽略工人阶级。”

在这个工人阶级的天下里,谁还能让工人受委屈?

苏曼道,“工人同志意见虽然很重要,但是对于我们来说,还是稳定为主。如果真的闹大了 ,影响非常不好。而且如果因为工人同志闹的厉害而办成这件事情,那以后其他工人会不会有样学样。在这事儿上面,我觉得应该以大局为重。”

赵县长有些失落,都好的机会啊。

高书记看了看众人,又看向苏曼,“小苏啊,你有什么法子你就说。我们都听听。”

苏曼道,“这里面的难题就是厂领导和省城的市领导们。我们把问题掰扯开来看。厂领导主要是觉得权利小了,市领导主要是觉得没面子。这其中,厂领导的的意见,我们可以忽略不计。主要是市里领导。”

众人点头,如果工人阶级和市里领导都同意了。中间的那些厂领导说话就算啥了。

苏曼继续分析,“市领导这面子问题很重要,我们要给他们一个说得过去的理由,让他们同意。从利益上来说,如果省城家具厂成为分厂,我有信心让它大幅度提高效益。所以这方面不用担心。那么现在主要是让他们有面子了。”

赵县长道,“怎么个有面子?”

高书记道,“小苏啊,你有啥想法,你说说看。”

“到时候还是要请省领导那边出面调节一下。咱南平家具之乡项目,好歹也是省里重视的项目,扶持的项目。所以省城家具厂纳入进来,那是省城市领导们对省里项目的支持。但是这个话不能咱去说,咱说了有些奚落人的意思,还是要省里领导给与他们鼓励,表扬。所以两位领导,到了你们发力的时候了。等我去了省里那边和家具厂交涉的时候,你们可一定要把这事儿办成了。咱两边使力,集中力量办大事。”

“……”高书记和赵县长紧张的喝了口茶,总觉得任务挺艰巨。

关键是苏曼还没给他们机会做好心理准备,会议刚结束,苏曼的秘书丁玲就和苏曼汇报情况,说人家省城家具厂邀请苏曼过去商量事儿。

一听这消息,苏曼立马就催着他们出发了。“趁热打铁啊,趁着工人同志们的热情还没消散,这事儿必须赶紧办了,要是让工人同志平息之后,咱就没机会了。”

于是两人匆忙被苏曼带上了吉普车,连秘书都没带,苏曼亲自开车,带着两人去了省城。然后将他们扔到了华州地区政府门前,自己则开车去省城家具厂,准备搅风搅雨,把气氛搅合起来。

高书记和赵县长看着她那一副准备上战场的兴奋样儿,心里不由得有些同情省城家具厂。

可同情归同情,该吞到嘴里的肉,那还是要吞的。两人赶紧去找领导去,这种事儿当然是领导去和省里沟通啦。

反正甭管是哭还是闹,他们今天得使力了。

对于这边的情况,苏曼倒是不着急。毕竟两个都是老狐狸了。别看他们平时傻不愣登的,其实都经验老道着呢。哪次她不是真心实意给南平谋福利,给他们带来政绩?

所以苏曼相信,为了南平,为了他们自己,这两位还是会尽心办成这事儿的。

自己可要好好火力全开了,只有自己这边火烧的旺一点,才能让省里领导更加重视这件事儿。

苏曼的车子几乎是一到家具厂,厂里的工人的情绪就被带动起来了。

特别是苏曼选的这个时间还特别好,来的时候,正好厂里下工,工人们都准备去吃饭。她进厂的时候,大家都看到了。苏曼和他们道,“同志们。你们不要着急,待会儿都等我消息,我现在就去孙厂长办公室里谈这事儿。”

厂里工人一听苏曼让他们等消息,赶紧儿都端着饭盆蹲守在了孙厂长办公室外面。

看着又聚集起来的工人,孙厂长脸又黑了。

“苏厂长这可真是凝聚力强啊,你一来,我们厂里的工人都跑来了。”

苏曼笑着道,“都是同志们热情。我也没想到大家这么欢迎我。肯定是孙厂长经常在他们面前夸我。”

孙厂长现在对苏曼没啥好心情,讽刺道,“倒不是我夸的,是你们那个蔡主任夸的。”

苏曼道,“他夸我是应该的,毕竟厂里对他确实不错。”

“……”

苏曼见孙厂长情绪要处于爆发的边缘了,她就道,“孙厂长,工人们还在外面等着消息呢,要不咱赶紧说正事儿吧。”

“什么正事儿,分厂的事儿?你做梦!”孙厂长现在算是看出来了,苏曼一口答应了,还来的这么着急,那真的是想吞并他们厂子啊。

他觉得苏曼这是趁火打劫。甚至还有可能是早有图谋。反正不管哪一点,都是其心可诛!

苏曼也不高兴了,她现在好歹也是管着两千人的大厂厂长,那也是有脾气的。“孙厂长,你是觉得我特别闲吗?打电话过来就告诉我是做梦?我实话和你说了,要不是看在那些工人的面上,我真看不上你们!”

一听这话,孙厂长还不高兴了,拍着桌子道,“我们厂里哪里差了,你还看不上?口气挺大!”

外面一听里面都拍桌子了,顿时紧张起来了。

苏曼叹了口气,心情平和道,“哪里看不上我就和你认真掰扯一下了,首先你们这厂房太小了。旁边都被厂子包围了,以后想扩建都扩建不了了,就这个限制,我真看不上。我们厂子那是要走持续发展壮大道路的。”

孙厂长:“……”

“还有啊,你们这厂里管理上真和我们格格不入。我们要是收了你们的厂子,还要一段时间整改。还不一定能办成。还不如我们自己在省城半个家具厂,以我们的实力,分分钟就把你们给超越了。”

孙厂长:“……”

“至于说工人同志,我是挺重视他们的,可你们厂里这工人同志闹事……一般人敢接受吗?从根本上来说,还是你们管理上的失败,思想建设上的失败。这都是大问题。”

孙厂长都要气晕了,“你说这么多,那你别接收啊!你还在电话里面那么说。”

“我这不是关心你们吗,想着都是兄弟单位,既然你们有这个意向,我不能不给你们面子,也不能让工人寒心,万一他们闹起来了,那不是要出大乱子吗?我这都是为了厂里的和平。”

“……”

苏曼觉得再说下去,老孙要气晕了,这要是气的住院了,那事儿还真谈不成了,所以赶紧拎着热水壶给他倒了杯水,“别生气别生气,咱心平气和的谈话,气坏了咋办?咱这也不是来吵架的,要不然你们厂里领导都过来开个会,咱仔细谈谈,你们再做决定?”

孙厂长被她这个态度的转变一下子弄的有气也发作不出来了,端着杯子灌水,结果水太烫,把嘴都给烫了。

苏曼:“……”

等厂领导们接到通知,匆忙从家里赶过来的时候,孙厂长已经有些蔫儿吧唧的了。看着那样子,都有点儿老人的沧桑感,让人看着怪心酸的。

李副厂长道,“苏厂长,你和孙厂长谈什么了,他怎么这样子了?”

苏曼道,“喝水喝急了,给烫着了。”

厂领导们:“……”

作者有话要说:么么哒, 下午六点见。

☆、第 234 章

作为管生产的副厂长, 李厂长在厂里还是很有话语权的。这会儿孙厂长不方便说话, 他就干脆主持会议。

“苏厂长,我们厂里的情况, 你应该知道了吧。”

苏曼叹气,“已经知道了,这事儿真的闹的挺不好的。”

李副厂长道, “苏厂长,今天工人闹事,你们厂里其实也有一部分责任。你们那个蔡主任,整天在工人面前吹嘘你们厂里的工人待遇好。”

苏曼就一脸好奇,“他吹了啥?”

“奖金的事儿咱就不说了, 说你们食堂一个星期吃一顿肉,还说你们那肉都不要肉票,还比外面便宜一半的价格。还说你们过年过节都要发福利之类的。”

“那都没有吹牛, 都是真的。”

李副厂长,“……好,真假我们就不说了,可他不该在工人面前这么说。”

“他这人集体荣誉感比较强。认同自己的厂子,所以见人就喜欢说, 厂里工人热情,咱总不能不许他说。又不是啥见不得人的事儿。”

李副厂长都要憋不住了,“行,这些事儿我们也不说了,直接说分厂的事儿。本来苏厂长你在电话里面拒绝我们的提议就行了, 我们也好给工人一个交代。但是因为你在电话里面接受了,导致我们现在很被动。”

苏曼就更无辜了,“是你们让蔡主任给我打电话的,现在还怪我同意了。那我当时要是拒绝了,你们是不是又觉得我瞧不起你们?我刚刚还和孙厂长说看不上你们厂,他还和我发脾气。”

“……”李副厂长看向孙厂长。

孙厂长这会儿吸了吸气,“不用多说,反正这事儿,我们不同意!分厂是不可能的,我们省城家具厂永远不可能成为别的厂子的分厂。”

“那你们喊我过来做什么,我午饭都没吃,现在饿着肚子,就是来看你们脸色的?”苏曼一脸严肃,“本来我也是看在咱们双方的面子上面,才同意接收你们做分厂,好心好意过来商量,现在你们这个态度,活像我们这边占便宜一样,那我就得好好和你们掰扯清楚,让你们看看成为分厂之后,谁占便宜多了。”

苏曼直接站起来,走到会议室的黑板面前,“我首先说销路,你们也看到了,我们南平现在就不缺这个。你们那个代加工厂因为挂的是我们南平的招牌,东西拿出去了是不是照样畅销?其他车间生产的是不是差很多?这就是差距,挂了我们南平的牌子,你们做出来的东西才有老百姓愿意掏钱。”

这话可把几个厂领导说的面红耳赤的。

“有了我们这些销路,你们家具厂怎么样也是要扩招的。另外,我们可是有省里这边的支持的,你们要是成了我们的分厂,省里这边的资源不都要望你们这边安排吗?那可都是我们南平拼死拼活争取的。你们捡了便宜了!”

“我们不稀罕。”孙厂长硬气道。

苏曼一笑,“这话说出来可没啥可信度。而且老孙,你知道的,我们在省城家具厂是有地皮的。建分厂分分钟的事儿。咱这边分厂一旦建立起来。省城家具厂还有立足之地吗?政府要整合资源,一个城市需要两家家具厂吗?自然是优胜劣汰。到时候厂子撤销,工人分流也不是不可能的事儿。如果成为我们分厂,就完全没有任何危机了。”

孙厂长就想不明白了,“你为什么就一定要建分厂?”

“当然是为了和首都家具厂,上海家具厂竞争。南平地理位置受限制,我必须有一个跳板,省城这边必须有个分厂。孙厂长,我们南平家具之乡不是说着玩的,我们要做就要做真正的家具之乡,做最好的家具。最好的,就是要超过首都,超过上海。”

“……”这南平的胃口真的好大。

苏曼看着大家,“南平如今的实力,前景你们都是可以看到的。我们前有全国老百姓的支持,后有省里,地区,以及南平所有老百姓做坚强的后盾,我们,必将达成目标。那么省城家具厂又有怎样的未来呢?默默无闻淹没在历史的潮流中,也许有一天面临撤厂分流,也许就这么不温不火的一辈子。结果是你们想要的吗?”

当然不想这样,想到那个场景,大伙儿心里都挺心酸。当年厂子刚建立的时候,他们也是激动的,下决心要管理好厂子。这些年也自认为管的不错,每年都完成了国家安排的生产任务。

谁知道,就出现了南平这么一个变数了。

“作为管理者,我们的目光要长远点。我了解你们的心情,就如同南平家具厂也是被我当做孩子一样看待的。要是看着它成了别的厂子的分厂,我也难过,失落。可要是人家真的能够让我的南平家具厂再上一层楼,那我就会同意。因为我更看重的是它的发展。工人现在为啥闹,因为他们想发展壮大,想有好的福利待遇,可厂里给不了他们。你们为了自己考虑,你们有为厂里工人考虑吗?”

厂领导们听到这话,心里都有些泛酸。

孙厂长道,“现在是我们省城家具厂出这事儿,又不是你们南平,你当然这么说。以后脑门上面多了一座大山,你甘心?”

苏曼轻笑,“咱头上的帽子还少吗?哪个领导不是我们的帽子。面饼,做的越大,分的才越多。”她说着在黑板上画了两个圆。一个大一个小。

“这小的面饼就是现在的省城家具厂。”

她又在大的面饼上面画出了一部分,“这一部分就是未来的省城家具厂。你们看看,哪边大?多了一顶帽子不代表它就变小了,也不代表你们管的事儿少了。而是代表它发展壮大了!我可以保证,领导班子原班不动,干得好的还能有机会调动去南平总厂。这证明你们会有更多的机会。”

几人都看着那黑板,心里嘀咕着这事儿。

李副厂长道,“别说的都是我们的好处,你们南平要是没好处,你也不会来这里。”

苏曼道,“我不是这么现实的人,我是个重感情的人。我不希望有一天省城家具厂因为我们开不下去。当然,也有一部分好处,我们可以不用招工,也省下点建设费用了。但是对比之下,这好处也不算啥了。”

孙厂长觉得自己真的老了。老的有些跟不上这些年轻人的想法啦。他一脸沧桑的看着苏曼,“你只知道这些好处,可你知不知道,这家具厂也是我们当初一手建立起来的。成了分厂,它就没了……”

老人家说着说着,眼睛就红了。

其他人被带动了情绪,心情也是很沮丧。就知道知道这些事儿确实好,其实内心深处,他们也挺想和苏曼说的那样,把厂子发展大,就算是个分厂,但是他们分厂够大,那也是比现在独立厂子要风光的。可真的要走到这一步,谁都没法真的欢天喜地。

气氛一下子就低沉下来了。

苏曼惊呆了,她真没法体会这种情绪。说起来南平也是她一手建立的,花的心血也不少把,可要是哪一天国家说要给它换个名字,给它变成国家级大厂,她肯定是二话不说,还得放个鞭炮。

当然,这会儿她得表现出感同身受。谈生意的时候,客户谈利益,你就要和他谈利益。客户谈感情,你也要可劲儿打感情牌。她走过去,拎着热水壶给孙厂长加水,“孙老同志,我懂你的心情。就和我刚刚说的,南平那真的是我一砖一瓦建立起来的。可是孩子大了,总要多个长辈的 。要么是老丈人丈母娘,要么是公公婆婆,是不是?难不成自家养大的娃,因为舍不得,还不让他们结婚嫁人了?父母爱之深必为之计深远。这当长辈的,那再舍不得,不还是自己难受,看着孩子幸福就好吗?”

“你还是厂长,这里一草一木都不变。招牌咱也不变,咱就在前面加南平两个字就成了。你们看咋样?厂里的人员调动,我也尊重你的意见。你还是南平省城家具厂孙厂长。心里有没有好受些?”

她又和其他副厂长道,“你们也帮着劝劝,孙厂长这样子,看着怪让人不忍心的。”

几个副厂长:“……”真是现实版的猫哭耗子。

孙厂长吸了吸鼻子,正准备喝水,又想起了刚刚烫嘴的事儿。苏曼道,“这一壶是温水,不烫,慢慢喝。”

孙厂长的喝了点水,内心得到了点安慰。

苏曼觉得这该做的也做的差不多了,威逼利诱加感情牌,总要让他们消化消化,于是看了看手表,“时间也不算早了,待会儿工人们下工了,也得知道消息,要不你们合计合计,这事儿要讲究大伙儿心甘情愿。这件事儿闹到现在,咱们总要有个结果。我们南平是有信誉的,说接收就愿意接收。除非是你们坚定的不想和我们成为一家人。”

孙厂长这会儿倒是没之前那样气盛了,苏曼说的种种现实,确实是说道他心口上去了。他一直以来担心的,也就是这么些事儿。

所以现在也没心思发脾气了。“这事儿我们内部还是要再商量商量,这是大事儿。”

苏曼道,“这是当然的,我同意。我觉得这个会议应该有工人代表出席。这毕竟是关系到一个厂子的大事儿。”

提起工人代表,孙厂长他们现在心里还有些气。可这种事儿还真要找他们。要不然到时候出的结果不让工人满意,他们又要说是厂里领导们私下里决定了。

苏曼离开会议室的时候,孙厂长就让自己的秘书去请了几个工人代表出席会议。

其他工人见苏曼出来了,就紧张的围了过来。他们还把蔡主任给推过来了。让他帮忙问问情况。

蔡主任就赶鸭子上架的过来了,“苏厂长,情况咋样了?”

苏曼觉得百分之八十的几率吧,道,“先等等吧,有些事儿不能强求,顺其自然。而且对于我们来说也没关系,他们如果拒绝了。我们就自己建分厂,本来我们地皮都画好了。我前几天去看过了,地方特别大。到时候咱自己建大厂房。”

工人一听这个情况,心里就不得劲儿了。

这咋还不容乐观呢,之前苏厂长都答应商量了。

有人问道,“苏厂长,您啥想法啊?”

苏曼道,“我当然是尊重工人同志的意见的。说实话,接收你们作为分厂,要多做很多事。但是我愿意为你们努力一把。当然,如果你们厂领导有自己的想法,那就另外一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