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哥儿还真是……

夫人知道了,应该会很高兴吧?

青雀心底无奈极了,又见薛迟小半个身子都要探出去了,便凑上去去劝:“哥儿,还在马车上呢,您还是缩回来些,万一要是——”

“诶,刘叔叔!刘叔叔!!!”

还没等青雀把劝说的话说完,趴在窗沿上的薛迟,便忽然一震,像是看到了什么一样,连忙伸出手去朝着外面某个方向挥舞,还扯着嗓子大声地喊叫了起来。

“哥儿小心!”

青雀吓得不轻,生怕他动作太大从车里掉出去,赶紧上去拽住,又连忙去吩咐车夫。

“快停车!”

“吁——”

车夫不敢怠慢,立刻就停了下来。

但薛迟没有停下,人还趴在窗沿上,两只眼睛看着前方三个牵着三匹高头大马过来的人,越发兴奋起来。

“刘叔叔!这里,这里!”

这时候天色已不早,街上的行人并不很多了。

九门提督刘进,今日穿着一身的便服,手里牵着马,与如今被调去看守宫门的金吾卫方少行一道在街上走着。身边,还有着一名文士打扮的男子。

听见那声音的时候,他正在跟那文士说话。

但这声音一进耳朵,他就“咦”了一声。这一段时间,薛迟是有空就朝城门处和提督衙门跑,这声音他都听得熟了。

于是循着那方向一看,果真瞧见了将军府的马车。

“小公子?”

刘进一下看见了那探出来的小脑袋,立刻笑出声来。

薛迟一骨碌就从车里爬了出来,兴冲冲地跑到了刘进的面前,手舞足蹈:“刘叔叔,刘叔叔!我还想今天下学太晚,没时间去找你呢,没想到在这里碰见了!昨天我娘给我讲了新故事,有关于刘叔叔你的呢!”

“哈哈哈,真的吗?”

刘进都听得眼前一亮,摸了自己那络腮胡一把,暗自高兴。

“快说说,快说说,讲什么了?”

“讲刘叔叔‘长坂坡单骑救将军’!说是那一战里大将军被困在匈奴兵重围里面,结果刘叔叔单枪匹马,突破重围,跟匈奴好多好多的大将交战,最后把我爹救了出来,可厉害了!”

这是他前些天听的故事了,但薛迟在这方面,偏偏记性极好。

尽管这故事的内容不短,但他此刻嘴巴开开合合,只听得叽里咕噜叽里咕噜……

没一会儿,陆锦惜跟他讲的那些,就被他完完整整地复述了出来。

刘进听得是红光满面,一个上过战场的大老爷们儿糙汉子,竟被哄得喜笑颜开。

“哎呀,那一战我的功劳哪里有那么大?冲进去救大将军容易,但出来才难,多亏了大将军谋略过人,又有蔡先生在派人里应外合……”

“反正娘亲说爹爹厉害,但没有叔叔们也打不出那么漂亮的仗,那一战刘叔叔才是最大的功臣啊。”

薛迟歪着脑袋,眨巴眨巴眼,一脸的真诚。

刘进越发高兴,大笑了起来。

站在稍后面一些的方少行,全程听完,一张邪气的俊脸上,却没几分好颜色,只瞥了薛迟一眼,问道:“你娘都不讲讲我的吗?”

“诶,方叔叔?”

薛迟先前讲得太投入,加上他与方少行不如跟刘进那么熟,且关系还不很好,有点莫名地怵他。所以这时候,听见声音,才看到了他。

同时,也看到了站他身边的那名文士。

三十多岁模样,一身青衫,手里捏把白纸扇。

一张脸上五官极其端正,但过于端正又给人一种说不出的严谨与克制之感。那一双眼睛给人的印象比较深刻,是深棕色的凤眼。

乍一看不觉得有什么,但若看得久了,便能看出点精明味道。

人似乎是没什么稀奇,但这肚子里,藏着千万般的计谋。

薛迟年纪还小,见的人也不多,不懂那么多,更看不出来。

但他看着对方的时候,对方也看着他,这一时被那一双眼看着,竟不知怎么就打了个寒战,有种后脊骨都跟着发冷的感觉。

他眨了眨眼,一下忘了之前要说什么。

刘进见了,跟着一回头,这才想起来,还没给薛迟介绍过,便半弯着身子,一指那文士道:“小公子,这位就是蔡先生了,是咱们军中头号智囊,大将军的军师。今天才从边关上回来了。”

“啊!”

薛迟听了,竟一下叫了一声,想起了什么。于是,再看那文士的目光,便变得多了几分热切和崇拜。

“你就是那个神机妙算的白纸扇,你就是那位我爹爹三顾茅庐才请到的蔡先生!”

那文士,也就是蔡修,先前本正跟刘进谈着朝廷议和那件事,哪里想到半路上杀出个“小公子”?

但他跟了薛况多年,认得将军府的马车,再听薛迟与刘进言语间的细节,便知道这是京中那一位“小霸王”了。

薛迟满月的时候,他曾去过一次,后来便都留在边关,再没回过京城。

眼下他是完全没料中薛迟这反应,更觉得他嘴里说出来的这话似乎跟自己有点关系,可又不很听得懂。

一时微微错愕,眉头就慢慢皱了起来:“神机妙算,三顾茅庐?”

“是啊!我娘说你更厉害!”

薛迟一双眼都要变成星星眼了,完全忘记了自己之前被这蔡先生两眼看得发憷的事情。

“火烧南望坡,草人借箭,舌战含山关,智激那耶扎,巧布八阵图,还有空城计!”

“……”

这一瞬间,刘进没说话,方少行没说话,蔡修也没说话。

三个人相互望了望。

刘进有些纳闷:“小公子往日说的故事我都多少能对上一些,但这些一点印象都没有啊。蔡先生都做过?”

“有啊,我娘说的。”

薛迟那显摆的心思又上来了。

他发现给人说故事特上瘾,尤其是看见其他人听故事的表情的时候。所以嘴巴一张,立刻倒豆子似的说开了。

“草人借箭——”

“就当时在南望坡那一战,说是军需不够,又被困在城。他们匈奴那边前不久抢走了咱们的军需,若一个不小心,我们就能全军覆没。我爹为这事儿,焦头烂额。”

“但这天夜里,蔡先生登高远望,灵光一现,忽然计上心头……”

不必说,这是诸葛亮草船借箭故事的大夏版本。

把草船改成了草人,水上的环境改成了围城的环境,剩下的一切基本都那个神机妙算、算无遗策的套路。

于是继薛况之后,又把个蔡先生吹得天上有地下无,捧上了神坛。

刘进听得目瞪口呆。

方少行却是越听心里越不得劲儿,还没等薛迟吹完呢,直接掉转头返身上马,冷着一张脸走了人。

“奇怪,方叔叔怎么走了?”

薛迟说得差不多了,停下来,却只看到方少行远去的背影,有些诧异。

刘进是说不出话来。

他一瞥身边的蔡修,脑子里想起的只有他翘着脚坐在薛况身边时候,那看似一脸微笑实则满肚子坏水儿的模样,嘴角不由狠狠抽了抽。

倒是蔡修自己听着,品出了点味道。

他在军中一官半职也无,但说话却是能顶半个薛况。

有时薛况不在,三军调遣都是他说了算。

刘进虽也有几分谋略,但在他这种阴谋诡计玩出花儿来的人眼底,还远不够看。

“草人借箭”这种事,当然是没发生过的。

所以刘进听了个哑口无言。

但他若没记错的话,当年南望坡那一役,他们写给朝廷的军情奏报上,的确是“军需短缺”这件事的,而且此战最终还胜了。

大将军夫人陆氏,蔡修也是知道的。

他虽多年没回京城,但京中大小消息他都知道。

陆氏这些年来也就那样,只听说前阵子病了一场之后,性情变了许多。

但他竟不知道,这曾经柔弱可欺也没太大主见的女人,竟有这般的心思。

草人借箭,虽听着匪夷所思,可细细考量,还真未必不能实现。

再加上薛迟先前讲的那“单骑救将军”的故事……

这个陆氏?

蔡修眼底露出几分笑意来,饶有兴趣地问薛迟:“这些都是夫人给小公子讲的故事吗?”

“对啊,后面还有呢,只不过那天太晚,娘不肯给我讲了。”

薛迟撇了撇嘴,颇有几分悻悻。

“不过今天回去,我肯定缠着她让她给我讲!哎呀,糟了,天都要黑想下去了,娘还在家等我呢!”

话说到一半,提起“回去”两个字,他才猛地一激灵,一下注意到现在的天色,顿时惨叫了起来。

“啊啊啊不行了,不行了!刘叔叔,蔡先生,我要先走了!过两天再来找你们玩啊!”

“诶,慢着点跑!”

刘进被他那一惊一乍的小模样吓了一跳,连忙招呼。

薛迟却是一面跑一面背对着他们挥手,三下五除二地就爬上了马车,跟他们告别。

“嗒嗒嗒嗒……”

马蹄声起,车夫扬起马鞭,便驾着车渐渐远去,消失在了街道尽头。

原地,只站着刘进与蔡修二人。

蔡修慢慢收回目光,只想起之前刘进说的一些事。

比如,长顺街上那一幕;

比如,陆氏去永宁长公主那边求情,为刘进保住了九门提督的位置;

比如,那个陆氏特意修书给刘进,安插隼字营的小混混;

……

记忆中,陆氏不过内宅妇人,掌家尚且困难,何处来这长袖善舞的本事?

深棕色的眸底,有几分幽暗的光。

蔡修忽然问了一句:“对了,刚才忘了问,小公子这么晚了,怎么一个人坐马车从那边回府?”

“哈哈,你才回来,还不知道呢吧?”

刘进一说起这个,脸上便多了几分与有荣焉的得意之色,浑然忘了前阵子自己还带人去搅和人家太师府的寿宴。

“昨儿个小公子有幸,拜了才名满天下的顾大公子为师,今天是才上学回来呢!”

“拜师?”

蔡修一听,是真的诧异了,尤其是刘进提到的那“顾大公子”四个字,触动了他某一条极其敏感的神经。

“你说的是顾觉非?”

“对啊,天下还有几个顾大公子?”

刘进一脸理所应当的表情,只觉得小六年没见,蔡修怎么问出这种没脑子的问题来了。

蔡修却是一下说不出这心里的感觉,眼底神光顷刻间已换了有千万,拧眉间,思索了许久。

两手一道在身后背着,却是用那白纸扇敲着自个儿掌心。

顾觉非?

顾觉非?!

这人竟然敢收小公子为学生!小公子竟然拜了这人为先生!

谁能形容这一刻他心中的感觉?

荒谬。

且伴着一种将天下人玩弄于鼓掌的得意与复杂。

他想起六年前,想起这一位顾大公子那一条狠毒的计策,也想起了含山关那一场近乎让一切功亏一篑的惨烈战役。

于是,到底没忍住,一下笑出声来。

“哈,有意思,实在是有意思!”

第80章 入宫赴宴

“蔡先生?”

人在屋里坐着,陆锦惜一面翻看着手上赖昌刚递上来的账册,一面听薛迟说话,可在听到其中出现了这三个字时,却忽然讶异了一下,抬起头来,看着薛迟。

薛迟就盘腿坐在对面,因为半路上遇到刘进他们,耽搁了许久,所以回来的时候都是小跑的。

这才回家一会儿,他渴得慌。

青雀的茶才端上来,他就两手捧了,正喝得欢快,完全没有顾忌地宣扬着自己的“大嘴巴”。

“是啊,就是娘亲您之前说的那个蔡先生!”

薛迟把脸从茶盏里面抬了起来,想起之前看见真人了,兴奋的劲儿还没怎么下去。

“刘叔叔说,他也是才从边关回来,刚到京城呢。我还跟他说了娘给我讲的故事,他还笑了呢!”

“……”

现在拿块抹布来,把薛迟这一张大嘴巴给塞上,还来得及吗?

陆锦惜简直听得心里面“咯噔”的一声,险些就凉了半截儿!

“你说的,不会是我那天给你讲的那段儿吧……”

“就是那些啊,草人借箭!”

薛迟完全听不到他娘亲心里面的声音,  眨巴着一双天真的大眼睛,还把脸凑了过来求表扬。

“您看儿子贴心吧?我娘讲的故事,都比天桥下面说书的讲得好了,就应该让他们知道知道。娘,您看还是儿子对您好,孝顺吧?”

好?

还孝顺?

陆锦惜看着薛迟这一张近在咫尺的小胖脸,只觉得牙痒手也痒。

她慢慢地将手中的账册放下,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然后露出了一个森然的微笑。

“是很孝顺,所以娘亲相信,孝顺的你一定能体谅娘亲。今天娘亲很累了,就不给你讲故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