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妙大吃一惊,马上声明:“谢谢您,暂时还不需要。”

开玩笑,让导师给她介绍,到时候如果是对方相不中她还好点。如果是她相不中,导师却认为那人“不错”,连拒绝都不知道怎么拒绝了。

“那就是有男朋友了是吧。”

见马骏大有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架势,林妙只得如实地告诉他:“刚认识了一个,准确地说,还没正式开始呢,所以也不知道算不算了。”

“对方条件怎么样?”

林妙犹豫了一下,最后还是把夏以南的情况报告了一遍。

马骏一面听一面点头:“嗯,还不错,既然他对你有意,你对他印象也还好,那就尝试着交往看看,女孩子,婚姻大事不能耽搁的。虽说学业重要,可感情问题一样重要,先立业后成家,这个口号男孩子可以喊,女孩子就不要了。”

林妙诧异地看着马骏,他今天真的太反常了,喝了酒,能让一个人改变这么多吗?还是,有什么别的什么事刺激了他?

马骏大概也看出了她的疑问,索性告诉她:“要你毕业后去他们学校的那个周院长,今天来的时候告诉我一件事,就前几天,他们学校一个女博士生从五楼跳下去自杀了。”

“为什么?”

“原因不详。据说是个很用功的学生,就是性格有点内向,年龄也偏大,三十六岁了,还没有家,也没有男朋友。据说平时总是独来独往,连过年都住在学校的。大概就是太孤独了吧,心理出了问题,如果她有个男朋友,应该不至于此的。”

林妙感动地说:“难怪您突然关心起我的终身大事来了。放心,我心理素质很好,就算三十七岁没男朋友,也不会想不开的。”

马骏依然努力说服她:“心理素质再好,也还是要努力过正常的生活。人不能独身太久的,那样容易养成我行我素的习惯,一旦成家,很难适应共同生活。我就是活生生的反面教材。”

林妙以前也隐隐约约听到过马骏的家事,好像夫妻感情不怎么好,明明在一个城市,却实行分居制。不过林妙春节去他家拜年的时候,倒是见到了他的夫人和孩子。据消息灵通人士说,他们只逢年过节在一起,平时都各过各的。

到底真相如何,她没考证过。现在听马骏自己这么感慨,应该是真的了。

马骏自然也不会在一个小他十几岁的女学生面前“痛说革命家史”,他只是嘱咐她:“有合适的对象,就好好把握。女孩子青春有限,不要虚度了,知道吗?”

林妙差点笑出声来。读小学和中学的时候,老师鼓励她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等读到硕博,老师同样语重心长地说这番话,不过不是要她抓紧学习了,而是,抓紧找男人。

在这一点上,老师和她的父母何其相似。

难道,在一切人眼里,摆在二十五岁女孩面前的最重要使命,就是要赶紧找个男人?

第二卷 关系已经发生 第四十七章 准婆媳初见

好吧,既然所有人都认为找男人是一个二十五岁女孩的当务之急,重中之重。林妙就决定跟目前唯一可能的人选——夏以南同学——好好地培养培养感情。

但有个前提条件,必须先把毕业证拿到,把毕业之前的相关事宜处理好。这样才能没有后顾之忧地轻装上阵。

什么?您说“上阵”这个词用得不好?对不起,俺认为很适合呢。男女之间本来就是一场战争,而且永不停歇。不管是恋爱还是结婚,无不是站在跷跷板的两头斗智斗勇,一会儿这边高,这会儿那边高,起落不定。

当然,最开始站上这跷跷板两头的人,大抵条件相当,否则根本上不去,游戏无法开始。然后,就看两个人怎么协调,怎么掌握好平衡度了。

就比如夏以南和林妙,表面上看起来似乎夏以南对林妙一见钟情,但钟情的背后,同样是考量了双方条件的。这个掂量的过程可能夏以南自己都没有很明显的自觉,因为,都是摆在那里一目了然的:年龄、长相、学历、谈吐、出身,等等。

林妙对夏以南何尝不是如此,她父母更是一条条摆出来分析综合判断,最后给了林妙“可以交往看看”的指示。

所有的这一切都表明,林妙跟夏以南的交往的条件已经很成熟了。

这天林妙到广告公司上班的时候,夏以南问她:“论文最后定稿了没有?”

“还没呢。”

夏以南皱起了眉头:“小姐,只剩十来天就要答辩了,你的论文还没定稿?算了,这几天你也别来了,先在家里把论文搞定再说吧。”

林妙无奈地摇了摇头:“我呆在家里也没用,昨晚我已经把修改过N遍的论文发到导师信箱里了,他最早也要明后天才能给出新的修改意见。唉,别人是嫌导师不负责任,我的导师是太负责了,我这论文他起码改了五遍了。我是我们班上最早拿出初稿的人,却很可能是最后定稿的人。”

夏以南听到这里,反而劝慰她道:“慢工出细活,能碰到这样的导师是你的福气。我相信,经过你们师生通力合作、千锤百炼打造出来的文,肯定质量很高,最后一举评上优秀。”

林妙摸着夏以南桌上的水晶球说:“他本来就是冲着‘优秀’去的。我这导师的口头禅是,‘要做就做到最好’,可他也不想想,每届毕业生中‘优秀’的比率只有百分之二十。我们这一届是十二个,也就是说,最多只有三个人的论文可以评‘优秀’。而我们班,有三个同学的导师是院长或副院长。”

“你的意思是,三个‘优秀’指标已经内定了?”

“我没那样说。但上一届,几个‘优秀’确实都被头头们的直系弟子们囊括了。”

夏以南沉吟了一会说:“其实优秀不优秀没那么重要的,从没听说哪个用人单位把论文‘优秀’作为取舍标准。”刚说完这句,他突然神色一变,人也从座位上站了起来,嘴里喊着:“妈,你怎么来了?”

林妙赶紧跟着站了起来,脸儿红红的,那份尴尬就别提了,手脚都不知道往哪儿放。

一个陌生的称呼不由自主地闪现在她的脑海:婆婆?

这样一想,她的脸更红了。

此时夏以南已经把母亲迎到沙发上坐下,盛聪眼明手快地送来了一杯热茶,一面往茶几上放一面说:“阿姨,夏经理平时都喝咖啡的,不知道您是不是也喜欢喝。怕您从那么远过来渴了,我先给您泡杯茶,再慢慢煮咖啡去。”

“不用不用,茶就很好了,咖啡是西洋玩意儿,我一个老太婆没那爱好。”

盛聪笑得花枝乱颤:“您是老太婆?不认识的人,只会以为您是夏经理的大姐,绝不会想到您是他妈妈的,您看起来不过三十多岁…”

“怎么可能?5、60岁的老太婆了。”

“真的真的啦,您出去说四十岁都没人信。”

林妙杵在一边,站也不是,坐也不是,只有傻笑的份。她跟盛聪不同,和这位夏妈妈还是初次见面,不好随便插嘴,要特意上去做自我介绍又觉得有点多余。

尴尬归尴尬,但也觉得夏妈妈真的很年轻,很时尚,十足的中年美妇,完全颠覆了她心中有个28岁儿子的妈妈形象。所以盛聪的吹捧虽然有点肉麻,但也不算太夸张。

夏以南好不容易等到盛聪住嘴了,忙伸手把林妙介绍给自己的母亲:“妈,这是林妙,我的同学,也是我公司新进的员工。”

夏妈妈显然已经事先听过这个名字了,很和蔼地笑着说:“就是跟你同时考上同一专业的那个博士同学是吧。”

“嗯。”

“那很好啊,以后两个人一起上课,一起跑业务,互相支持,共同进步。”

听夏妈妈像发表给新人的“结婚祝词”一样,林妙在面露羞涩的同时,也感到很欣慰。有亲人的祝福,两个人的交往无疑要顺利得多。

夏妈妈给这两位打完气,回头见盛聪一副失落的样子,又抚着她的肩膀说:“他们俩都有功课在身,有时候难免顾此失彼,这公司,你多担待点,我叫夏以南给你涨工资。”

“阿姨…”事出意外,盛聪一时也不知道怎么回话了。

“小南,从下月起,盛聪的工资上浮百分之二十。你这里平时多亏了她,尤其你备考的最后两个月,一周来不了一回,另外那两个女人就乘乱跳槽走了,只有她替你守着。”

母亲大人亲自发话了,夏以南只能点头:“是,下月就加。”

“谢谢阿姨!”盛聪感动得连声音都有点哽咽了。底薪上浮百分之二十并没有多少,因为底薪本来就低,难得的是这份关怀,这份肯定。

林妙暗暗打量着夏妈妈,觉得这女人真不简单。

一开始听夏以南说他是私生子的时候,林妙对他妈妈是有些轻视的。因为在她看来,一个女人怀了孩子都不能让那个男人娶她,自己也不知道处理,只落得未婚产子,肯定很没用,很糊涂。可是亲眼所见的夏妈妈,却是个外表和蔼实则很有手腕的女人。

她肯定敏感地察觉到了自己的儿子和林妙、盛聪之间的复杂关系,所以一方面鼓励儿子和林妙交往,一方面又对盛聪实行优抚政策,以留住这个盛夏公司硕果仅存的忠臣和功臣。

不过,相比较起来,林妙更愿意要这种智慧型的婆母,而不是本来以为的糊涂女人。跟脑残打交道是很要命的,尤其她还是长辈的时候,有理讲不通的憋屈能叫人发疯。

——————分割线————————

发完这章的时候,是2008年12月31日的23点35分,新年的钟声马上就要敲响了。

首先祝福所有的人!愿大家在新的一年里平安、快乐!

欣喜之余,也不免有些感慨,又一年过去了。一年又一年,日子就这样渐渐流逝。

依稀记得柳永同学在箫管悠扬的花街深处醉醺醺地念着:“青春都一晌。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只一眨眼间,场景替换。只一眨眼间,我们和他,便横亘着千年的时光。

第四十八章 天干物燥,小心擦枪走火(一)

终于到了论文答辩的日子,照林妙她们的话说,能不能出这菜园子的门,就看今天这一关能不能顺利通过了。

因为那天并非星期天,林妙事先跟夏以南请假,夏以南问她:“要不要我陪你去?”

“谢谢,不用了!”林妙赶紧摆手加摇头。本来就够紧张的了,哪里还禁得住他坐在下面盯着。

“有规定说男朋友不许旁听,免得到时候眉来眼去,影响了会场的气氛?”说出这句话,夏以南笑得好不暧昧。

林妙忙看了一眼门口,这还是他第一次把“男朋友”这个词正式提出来,也不知道盛聪听见了没有。在公司和夏以南说话的时候,她总觉得隔墙有耳,根本就没有隐私可言。

当然了,公司本来就不是说隐私的地方,只是有人最近迷上了在公共场所调戏她,让她防不胜防。她的应对之策是,装聋作哑,坚决漏听某些关键词,让喜欢暧昧的人自己郁闷去。

这不,她好整以暇地回答:“毕业论文答辩会又不是演讲,不对外开放的。”

“原来如此。我还以为是我电力太强,我在下面坐着,你会面红耳赤,语无伦次,答非所问,不知所云呢。”

听这贫嘴贫的!难怪日本鬼子那么喜欢YY制服美女,就眼前的这位,好像看她穿着整整齐齐职业装地时候也特别兴奋。她现在有理由怀疑。当初他特别提醒她上班要穿职业装,并不只是教她职场礼仪那么简单,而是暗含着某种不可告人的目的。

既然想到了这点,她就不会让他轻易得逞,故而语气平淡地告诉他:“你去了也只能在外面等着,钢筋水泥的墙体不导电。”

“现在我们之间可没有钢筋水泥的墙体哦。”

“对不起,我还是没感到电流,让您失望了。”

夏以南发狠地说:“你会感到的。到时候别喊救命。”

林妙一笑走开了。男人就是不能逗,对色鬼投胎的一族,你能指望他们的自制能力有多高呢?

到了答辩那天,同学们先入场,然后抽签排序。林妙抽到了5号。看着纸团上地那个数字,她大大地送了一口气,抽到1号会慌死,抽到后面的也不大好,因为到后面评委都倦了。听得肯定没前面那么仔细。几个小时下来,谁都会累的。

事实证明,抽到这个号真的比较幸运,因为那天上午评到第7个的时候就已经12点多了。而这7个还只过了一轮,都只是拿了评审老师提出的问题下去准备答案。也就是说,真正的答辩还要等到下午。

评审组经过商量,决定剩下的5个排到第二天再继续。

那5个当时就蔫儿了。就像一个被判刑的人,在紧张中等待着执行地那一刻。可是真到那天。都拖到刑场半天了。行刑人突然告诉他,今天还没轮到你,你再等一天吧。

虽然这比喻有点不伦不类。但心情是一样的。这也是林妙觉得自己幸运的原因了,早一天答辩,早一天解脱。

下午5点,一切结束。她走出院里的办公大楼,拿出设置成静音地手机一看,一个未接电话一条短信。点开短信,上面写的是:答辩完了没有?

鲁西西突然凑上去问:“谁的?瞧你那样子,一看就是奸夫。”

林妙吓了一跳,忙向前后左右看了看,嗔着她说:“你作死啊,也不看看这里是什么地方,评审都还没下来呢,要被他们听见了,像什么样子。”

鲁西西压低声音问:“是不是经理帅哥?”

林妙点了点头,然后编辑短信:完了,刚从院里出来。

马上她的电话就响了起来,林妙只好赶紧跑到大楼外面去接。

夏以南在电话里告诉她:“我就在你们校门外面,我带你去吃饭,给你庆祝庆祝。”

“好的,我就出来。”

如果是平时,她还会矜持一下,可是这会儿,她抬头看了看把她围在中间地那几个女孩脸上地捉狭笑容,哪里还敢多讲话。每一句话都可以成为呈堂证供地。

可惜她们还是听见了,一起嚷着:“有人请吃饭啊,我们也要去,我们也要庆祝。”

“是啊是啊,大家一起庆祝。”

林妙陪着笑求饶:“我改天再请好吗?今天是别人请我。”如果只是鲁西西一个人跟去蹭饭倒还可以带着,可是带上这么多…她飞快数了一下,女生围在身边,男生则在站在不远处听着,连她自己一起正好1个,一个都不少。

“谁要你请啊,我们要你的帅哥经理请。”她的提议马上被否决了。

林妙狠狠地瞪了鲁西西一眼,要不是她大嘴巴,别人怎么会知道?

鲁西西自知理亏,站出来打圆场说:“好啦,咱们也不能太不知趣了,人家小两口地私人约会,怎么能让闲杂人等打扰。”

鲁西西的话刚完,一个叫李星的女孩就说:“我们不跟去蹭饭,看看总可以吧。”

她的话得到了所有人的支持:“强烈要求鉴赏帅哥经理!”

林妙没法,只得给夏以南打电话:“我同学想见见你,怎么办?”

“我就在这里啊,让他们回头就是了。林妙赶紧转身,只见夏以南穿着一身休闲装款款地朝他们走过来。还别说,平时不觉得他有多帅,但他搁人堆里就是显眼。不能把这简单地归结为“气质”两个字,大学里有气质的人不少,但不是个个都像他这么引入注目的。应该说,他很有气场,是个拥有独特魅力的男人。

李星和鲁西西同时喊:“林妙,你男朋友好帅哦。”

“又是帅哥,又是经理,钻石王老五呃,林妙,这回你赚了。”

林妙不知道鲁西西是怎么跟她们说的,一间只有几个人的袖珍小公司的经理,也叫“钻石王老五”?什么时候钻石这么便宜了?

虽然背地里议论得凶,当夏以南真的走到跟前时,几个女孩子反而住了嘴,不好意思地站在林妙后面。夏以南笑着跟她们打招呼:“你们好!”

“你好!”

“恭喜大家通过答辩,今天我请客,为你们全班庆祝。”

她们互相看了看,有人显然已经动了心。但关键时刻,鲁西西说了一句:“我们就不去了,还是你们俩好好庆祝吧。”

-----------------分割线-

新年第一天上架,无限感激!

这本书写得不怎么顺利,因为这是我第一次写现代文,总觉得不好把握。

发掘不出多深的意义,也没多少笑料,这让我很迷茫。是一个读者的留言给了我启示。至少,我可以努力贴近生活,努力展现生活的原貌,让读者看到,一个高学历的女孩如何经营她的婚恋、她的事业。如果我能真实地写出她的喜与悲,得与失,或许可以无愧于这些跟文的读者。

再次感谢你们,祝新年快乐!!!

第四十九章 天干物燥,小心擦枪走火(二)

两个人上车后,夏以南亲手给林妙系上安全带,然后问她:“想吃什么呢?今晚是为你庆祝,你负责点,我负责买单。”

林妙做摩拳擦掌状:“真的呀,那我可得好好宰一宰你。我有个同学每次都对到她家吃饭的人说,吃饱哦,反正你吃得再少也是到我家吃了一顿。”

夏以南忍俊不禁:“你这同学倒实诚,就是太实诚了点。吃过了这样的一顿后,估计也没人好意思再去了。”

“谁说的?她人缘可好呢,家里总有人上门,连小学同学都不拉下。”替同学正名后,林妙又自我申明:“所以你放心,吃过了这顿,下次我不会不好意思的。”

嘴里只管打趣,可是真让林妙说一个她特别喜欢的地方,她又说不上来。毕竟她到外面吃饭的机会少,仅有的几次,也是跟同学去学校附近的廉价菜馆。至于上次相亲去过的酒店,又好像太大了,没见到小卡座。

最后夏以南只好用提问的方式来确定:“你喜欢吃香酥排骨吗?”

林妙直点头:“喜欢喜欢。”

“番茄三文鱼呢?”

林妙口水都快流出来了,呻吟着说:“不要这么诱惑我好不好?尽拣我喜欢吃的说。”

夏以南看着林妙的馋猫样子好不开心:“以后要多跟你一起吃饭。好胃口是有感染力地。要是对方皱着眉头食不下咽,你也会受到影响。当然最难得的还是,你们居然口味一致,这样不管在家里吃还是带你们出去吃都好统一意见。”

“谁跟谁口味一致啊?”既然是“带你们”,那里面就不包括他自己了。

夏以南回答:“当然是我妈了,我又没别的亲人。”

林妙有点郁闷了,他的意思,不会是以后都要三人行吧?虽然孝顺是美德。可如果恋爱期间就带上婆母大人约会…越想越觉得怪怪的,她试探着问:“我们这是要去接阿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