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不说话不代表我不知道上一章:第 43 章
  • 我不说话不代表我不知道下一章:第 45 章

“若是以女子称帝,从古至今未尝有过女帝,你必定要忍受臣子的非议,百姓的不满,这些人的彪悍程度,在你扮哑时期也曾见识过。”

“更何况,你父皇心中恐怕也不同意你一名女子继位吧,就从方念礼当上首辅来瞧,他已经开始压制你了,并非权力上的畏惧,而是作为一名父亲,希望用一些较为缓和的手段,来告诫你这个女儿知难而退,不要争强好胜,妄图取代男子的地位。”

玉佑樘恭听完一番话,撑着腮:“那我该何去何从呢,我若不当太子,母后该怎么办?我若不当太子,谁来即位,老二么?那我之前的努力又得到了什么?”

谢诩探手过去摸了摸她的头:“不管殿下选择哪条路,我都会尽忠尽力。”

“切,说得好听。”玉佑樘没好气嘟囔着,心里却是甜滋滋的。

太子宫中一片安宁祥和,而外头庭院中已经落起了小雪。

一片片白絮无暇,自不见底的黑空急速坠落,被四处点亮的宫灯照耀,融尽……

二皇子与方念礼穿行其间,这对比肩而立的红衣青年,在暗夜中看起来竟意外相似。

其中一位接过宫人递来的油纸伞,一下撑开,两只墨鲤于伞面舒尾,意态雅致。

伞很大,将怒雪全然隔离,笼罩着二人绰绰有余。

握伞的青年口中哈出白雾:“殿下,又下雪了。”

另一位少您搓搓手,随风落在浓黑剑眉上的雪花瞬间化了:“念礼,今年冬日似乎很漫长,一直在下雪。”

方念礼温顺地道:“何惧雪天,臣自会为殿下撑伞。”

齐王弯眉一笑,难得从一位向来暴躁的青年身上见到这样纯稚的神情:“本王可从来没畏惧过噢,再大的风雪,在本王眼里也不过是……”

他悠悠然咬着字念出一句诗:“恰似春风相欺得,夜来吹折数枝花。”

第四十七章

春节将至,宫中四面朝贺,人人皆是锦绣华服,皇帝陛下腊月初一清早便去了趟鸡鸣寺拈香,回宫后亲笔写“福”数帖,送往各宫,十五、六等日,召御前大臣、侍卫至谨身殿;二十六、七等日召诸王大臣、内廷翰林等至奉天殿,赐‘福’字。”

当面领赐“福”字的亲王、郡王、御前大臣,需要一次跪到皇帝陛下的书案前,亲自看着皇帝把字写好,然后叩首谢恩,尾随捧着皇帝赏赐“福”字的两名太监退出。

除了赐“福”字,还有另赐给“寿”字的,以及加赐四字吉祥语的,如“宜春迎祥”、“一年康泰”等,这些只有亲近的大臣才能得到,是殊荣。

太保大人为官二十四年,加之今年所得的皇帝赏赐,有“福”字二十四幅,于是他兴高采烈加以装裱,悬挂府中,并取名“二十四福堂”,果然叫皇帝龙心大悦,赐予厚赏。

一年将过,谢诩起了个大早,想在新年的最后一天陪在玉佑樘身边。

他从典药局步行至端本宫前,就看到了这么个场景——

朝思暮想的人儿正着一套身喜庆的镶白毛边红袄,高高立于斜靠的竹梯上,她一手拎着大红灯笼,一手扶着梯把,正一点点伸长手臂,去够殿门口用以挂灯笼的金钩。

“殿下,您慢点啊。”

“殿下,还是让小的来吧!”

下面几个战战兢兢扶着梯子的宫人,紧张到汗流浃背几欲垂泪,而上面的人反倒不慌不忙地看下来,绽开一个较之梅花还要清丽的笑容:

“莫怕,孤稳当得很。”

谢诩目测了一下其所处高度,起码为自己的身高两倍,登时暴怒,一下冲到梯下,有些焦急道:

“殿下,你身体弱,不可在这样危险的事上轻举妄动,交给下人来做就好。”

玉佑樘听出他的声音,却并未理睬,执拗地踮起脚……

谢诩的心提了起来。

太子殿下够了一会,半轻松半艰难地将灯笼挂好,方才慢条斯理地爬下竹梯,重回地面。

我们谢先生的心方这才缓慢放下。

玉佑樘掸了掸绣金束袖,眼中笑意似初冬暖日:“没什么,以前在寺中,也经常挂灯笼呢。”

——只不过那时候,不是爬梯子,而是你站在椅面上,将我抱高挂上去的。

她话中藏着一些难以言说出来的,但谢诩一下子就懂了,男人不悦的气焰瞬间萎了,服服帖帖跟着玉佑樘重新回到殿内。

也许是心情好,又或者是调养的好,玉佑樘的身体也完全恢复安康,月事后第二个月,谢诩再替她把脉,脉象已经正常。

按道理说,自己也应该停止疗养,并能有一些较为放达的活动了,比如不想再喝的红糖水,又比如找哪天跟沈宪一道练个剑,可谢诩一样都不允许,提起来都会板脸。

今日连挂个灯笼这样的小事,都能叫他不悦至此,玉佑樘着实忍不住了,负手走在前边道:“难道来了葵水之后,我就再不能像男子一般生活了?”

谢诩道:“你仍需要保持后续的注意和疗养,不然体寒之症依旧会复发。”

“你先前还说寒气都去了。”玉佑樘皱起眉。

谢诩不急不缓道:“也许只是表面现象,你用药多年,深处的病根恐也落下了。”

玉佑樘拂袖:“你那时可没这么讲,你言已经痊愈!”

谢诩温和地摸了摸她的头:“所以我才被你言是庸医。”

玉佑樘:“……”

其实,谢诩这般做是有难言之隐的,回宫前半个月,他为玉佑樘把过一次脉——

往来流利,如盘走珠,应指圆滑……

喜脉之象。

那一刻,谢诩险些心悸至死,但立马又延生出许多其余纷杂的情绪,贯穿他的大脑和胸腔,高兴极了,却又羞愧难当,小女孩竟然有了身孕,还是自己的孩子。

他想急于和玉佑樘分享,却猛然想起小姑娘连来个月信都痛苦到想死,对于他来说,也许是个好消息,但对于玉佑樘而言,恐怕是噩耗吧。

于是这个老男人很快稳住心虚,抑制住快被倾吐欲望冲破的喉咙。

他垂眸望了望烛光里玉佑樘鲜嫩的小脸,决心压下秘密,等过阵子,缓和缓和,再告诉她。

不过,隐瞒的后果就是他开始狂补养胎知识,几乎要全天候看守在玉佑樘身边,杜绝掉任何对胎儿不利的活动,在饮食保养上更是要亲力亲为,每日典膳司的厨房内,皆是一群宫娥和御厨们围观在一旁,满脸崇敬地围观着清秀俊雅的丞局大人在滚滚油烟中,掌勺颠勺,汗流浃背,筹备太子殿下的饭菜。

碧棠自然也知晓一切,因为现实所碍,谢诩不可能完全守候在太子殿□边,只能靠碧棠时刻监督,碧棠得到消息后,震惊许久都回不过神,但职业素养还是让他很快投入到对太子殿下的限制与照顾之中,熟读了谢先生交给她的切记事项后,还不能忘记回报给他太子的每日生活,饮食各类细节。

两人的神经时刻都绷得紧紧,生怕玉佑樘一个不注意,伤了胎气。

结果今早碧棠实在忍不住去出恭,这才稍微离了片刻,就叫谢诩瞧见玉佑樘爬那么高挂灯笼,简直要疯……

当然,我们的太子殿下肯定也能感受到到身边人的过度紧惕与注重,这让她不自在得很,她曾经讲过碧棠一次“你现在怎么变得和谢先生一样了。”

碧棠只能苦恼地打哈哈:“近墨者黑吧,呵呵呵呵……”

所幸这个回答还算让玉佑樘满意,顺利蒙混过关,混到除夕。

除夕当晚,宫中四面张灯结彩,喜闹融融。

明明是叫人兴高采烈,满眼佳肴的团圆宴,玉佑樘仍吃的一身困顿,不知是因喝了几杯小酒道贺,不胜酒力的缘故,还是平日里被谢诩那家伙给养娇惯了太容易累,到最后,耳边只朦胧接收着酒席上皇亲国戚间的觥筹交错声,乏意却愈盛,只好揉了揉眼,随便拈了个借口去园里吹风了。

碧棠忙跟上自家主子,为她套好一件狐毛披风。

她已经习惯被如此对待,只微微蹙眉,而后恢复常色,慢吞吞穿行园中,朝着东宫方向走。

除夕的夜晚不见一丝深沉冰冷,京都明亮的灯火将天空曜亮大半。

谢诩在局里用了餐,他惦记玉佑樘的身子,又想起这孩子在宴席上定是要饮酒,不由愈发心切,也借着宫人太监们闹酒闹得不顾他暇的时候脱了身,想找个机会私下见见碧棠,让她多多留心太子殿下,切莫喝多了。

有迎面而来的脸红着打招呼的宫女,都忽略了去。

一个回去,一个过来,不想却在其间碰了面。

借着园内随处可见的年灯,双方皆是一怔。

玉佑樘不再走,只立在原地等他过来,心有灵犀,谢诩更加疾步地走近。

玉佑樘瞥了眼他深黑的眸子,转了个身,目视远方,哈了口气道:“又是一年过去了。”

谢诩低头凝视她头顶,皎洁的额头,和秀挺的鼻尖:“去年没在你身边。”

玉佑樘微微一笑:“大过年的,非得勾起伤心往事。”

谢诩也随着她笑了,笑并未出声,却有种无声胜有声的温暖,他咬字清晰,慢慢许下承诺:“今后,每一年,我都会陪在你身边。”

嘭——

不远处的夜空,一朵金色的火花怒放。

“噢噢,放烟火咯!”有年幼的宫女太监从身边捂着耳朵,开心大叫着路过,他们急着去瞧焰火,都未注意园中一动不动的两位贵人。

嘭嘭嘭——

连发的礼炮,让深黑的夜空溅起发光的大雨,闪亮而辉煌,焰火似亮丽的蕾,一发,又一发,极速生长进,在乌黑的云端中,开出一朵,一朵,又一朵,朵朵精贵,瓣瓣绚烂,火树银花,渲得整个夜幕之下的宫廷,亮如白昼……

谢诩问她:“好看吗?”

玉佑樘正瞧得如痴如醉:“好看。”

“这会高兴吗?”

“嗯!”

谢诩看着少女倒映上焰火的亮晶晶的眼眸,倾身凑近她:“那我要告知你一件事。”

“嗯?”

“殿下恐怕……已有身孕……”

“什么?!”

很快,谢先生收到了一个乌黑的左眼淤青作为新年礼物。

而皇宫的另一边,齐王殿下和方念礼也并肩在湖心小亭中赏焰火。

他们离放炮的地点很近,星如雨,零落的光一点点能飘进亭中。

齐王殿下想捏住一个,扑了个空,摇头笑道:“这烟花,好看是好看,就是昙花一现,消失得太快了。”

方念礼对他的话不敢苟同,将手中杯酒一饮而尽,道:“殿下此言差矣,焰火绽放后枯萎,但一瞬的光华就已足矣,人在世,但愿燃烧为灰烬,不愿腐朽于泥土。”

春节几日,朝中大休。

玉佑樘却根本无法闲逸,每日在宫中踱来踱去,因为这意外怀胎的事。

谢诩唯恐她想不开,自己又不方便,只能嘱咐碧棠没日没夜跟在她后头,守在她身边,劝慰道:“殿下啊,您别这样啦,为了腹中孩子,也该消除焦虑,缓解紧张,保持心情愉悦啊。”

玉佑樘坐回椅子:“你讲,本宫如何维持心情愉悦?”她弹出一根手指怒指肚子:“孤一个太子,肚子越来越大,搞毛啊?”

“……总会有办法的。”

玉佑樘吐纳,努力平下心绪:“没办法,只能如此了,碧棠,拿笔来。”

初七过后,大臣陆陆续续回宫上班,休完大假的皇帝陛下也开始投身于国政之中。

从去年年底起,东南沿海,倭寇就极其活跃,不停犯境,骚扰平民百姓。

皇帝陛下很是头疼,从去年尾头疼到今年头。

今日,更不得了,一员朝中大将直接活抓了个倭寇小头目回来,交给皇帝陛下亲自审问。

问了半天,虽有翻译倭语的译官在场,但那小倭寇文化水平委实低,扒拉扒拉讲了一堆,依旧表达不清。

而向来过耳难忘的皇帝陛下,听着听着,顺便随意记住了几个倭寇用语。

当天下午,皇帝陛下回到私房,册公公便递来一封密信,来自东宫,由太子殿下亲笔所书。

皇帝陛下啜了口大红袍茶,撕封展信。

其上内容:“父皇,儿臣有喜了,是真的。”

落款,玉佑樘,还附有太子印玺。

皇帝陛下喷茶,眼珠差点爆出眼眶:“纳尼?!”

第四十八幕(上)

皇帝陛下想立刻,马上冲进端本宫,可是不能,作为一名时刻保持风度和淡定的帝王,他只能平静侧过头,对着身边的公公吩咐:“小册子,起驾端本宫。”

尽管他的怒气已经快冲破头顶!

老人慢悠悠乘着步辇,来到太子宫,他都未优雅地踩着宦官背落地,直接在众人的惊讶眼神中跳了下去,然后几乎小跑一般朝着殿门冲去……

“皇帝陛下驾——到……”

负责禀报的小太监正豪迈地念白着,还没报完,一道明黄的衣影已经闪进门内,剩下的一个字只能骤降好几个调,蔫进肚儿里。

但殿内的玉佑樘还是听见了这句话,她忙搁了手中卷册,疾步跑到殿门前,在皇帝踏入门槛的前一刻跪在了地面。

先发制人才是正途。

于是我们的皇帝陛下,进门第一眼见到的就是这么一幅场景:自己已有生孕的儿子(……),哦不,女儿屈身跪在冰冷的木质地面,裹着毛袄,看上去瘦弱纤细,楚楚可怜……

心微微疼,身为人父的皇帝陛下一腔怒火瞬时融为一汪春水,本来还阴沉的面色转成晴朗,他赶忙匆匆前行两步,欲要搀起地面的玉佑樘:

“樘儿,你别跪着了,快起来。”

玉佑樘并未抬手,还是保持垂首姿态摇了两下:“儿臣有罪,父皇若还气儿臣,儿臣是绝不会起来的。”

“不气你,不气你……”皇帝陛下心疼还来不及,“起来,朕一句话还没说呢,你倒先跪着了,朕此番来并非要责备你的意思,你赶紧起来!”

玉佑樘不再做抵抗,顺从地就着皇帝的双臂起身,扬起眼,一双细眸润着水光,望向皇帝陛下道:“儿臣自小……一直被当成男儿培养,少有女儿的保守自矜,只当自己是男子那般恣意纵情,没有管好自己的身子,才种下这的深重罪孽……”

玉佑樘讲着话,还顺带红着眼,摸了一下肚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