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对淑妃娘娘的发落,传入所有人耳中,都各有解读。

沈宴与太子刘望见了面。刘望微笑递酒,“孤早想与沈大人合作,将陆家彻底压下去。沈大人经此变故,可非想通了?”

沈宴进宫见了陛下,“臣自尽心为陛下效力,万死不辞。”

陆铭安向沈宴传了消息,“沈大人,下一步有什么计划?陆铭山在家中地位一落千丈,好几位伯父都把陆家今日之祸怪到陆铭山身上,只有父亲还替他顶着。哼,他早该让贤了”

静坐家中的徐时锦似笑非笑地收到太子递来的消息,也收到岳翎传来的消息。如往常般,她将岳翎传来的消息烧掉,只看了太子传来的。坐在阴影中,她喃声笑,“沈大人前途不可限量,若能与殿下合作,殿下真如虎添翼。只唯恐沈大人另有心思,不欲锦衣卫与殿下走得太近嗯,我该做点什么,逼迫逼迫沈大人呢?”顿一顿,柔声笑,“阿泠啊,我会帮着你,把沈大人补偿给你,但你总得再让我利用点什么吧”

陈世忠久久坐在虎案前,听着各方的反应。陛下在试探世家的反应,世家何尝不是在试探陛下?双方博弈,只看谁更胜一筹。只是沈宴他进宫见了陛下。陈世忠眸子幽深,呵呵笑,“陆家啊还是小瞧了沈宴沈大人。我也小瞧了他。”他沉沉坐了许久,起身,“备马!去北镇抚司!”

只是宫闱一件小事,不到一天的时间,锦衣卫的调查结果便已经出来,沈宴官复原职。陈指挥使等沈宴请安时,甚至温温说了句,“我会与刑部相商,把云奕一案的卷宗要回来,毕竟沈大人你已经查了很久。”

沈宴拱手,没有再推辞。这也是陛下的意思,陛下希望既然他已经沾了陆家的汤水,干脆就查个清楚分明。

走之前,陈世忠看沈宴一眼,不经意问,“我实在想不通,沈大人与陛下说了什么,陛下那般信任你?”

沈宴漫声,“大人可以猜一猜。”

“猜?本官从不猜这些小事,”陈指挥使冷然一笑,负手而去,“沈大人,莫太自负。你过得了眼前这一关,确实是你好本事,好算计。但世间之事,并非你次次都能算到。说到底,你在我所下一日,便仍受我差遣。凡事身不由己,你在锦衣卫这么多年,自然也深有体会。”

“多谢大人提醒。”沈宴漠声。陈世忠是暗示他若想陆家倒,不如做得再彻底些。不然陈大人似有把柄在陆家手中,不得不给对方几分面子。

无论如何,这一关,过得很是漂亮。

陆家暂时不想出头,把怨愤情绪发泄到了陆铭山身上。刘泠如愿帮到了沈宴,正调整状态,打算做一个有自我独特风格的姑娘。

只因她终于发现,当她凶起来时,沈夫人才有些怕让她一阵无语。

刘泠又可以开心地攻略沈夫人了。

并且在她对陛下的常日痴缠中,陛下对她常去北镇抚司找沈大人谈情说爱的事,睁只眼闭只眼。陛下的原话是,“阿泠啊,朕又不是喜欢拆散别人小夫妻的人,你何必这么紧张?只要你不毁了朕选中的这个能人,你就算想嫁天神,朕都同意。”

刘泠不用嫁天神,刘泠只想嫁沈宴而已。

听说陆铭山最近很倒霉,他不痛快,刘泠就痛快了,自得地去北镇抚司,找沈宴玩儿。

因郡主来的次数太多,且每次都精细装扮,北镇抚司的锦衣卫甚至开玩笑,“每天出门,只要看到一个漂亮得闪着光的美人,那肯定就是长乐郡主了。”

刘泠这次过去时,沈宴不在,她被请到隔间,喝了口茶。却突有灵感,寻了纸笔,写下书信,“沈大人,我等了你很久,你却不来。我有别的事,就先走了啊,下次见。”

写完后,她就偷偷摸摸,把自己藏到了门后,想到时给沈宴一个惊喜。

过了许久,沈宴进屋,看到了桌上那封信。抽开看了,刘泠躲着,心中得意地等他上当受骗。谁知沈宴轻笑,“她不来了?正好,来了个小美人,我需要去陪一下。”

哼。

门后的刘泠才不相信,沈大人多么洁身自好,他肯定不会找别的姑娘

啊!对了!他武功那么好,肯定一进门,就发现她了。他就是又逗她玩

刘泠心中懊恼着自己的失误,正想从门后跳出来,沈宴却是转身就走了。她出去,只捕捉到一个背影。刘泠抿嘴,追了出去,却看到让她不可置信的一幕:

庭院中,真有一位红衣小美人,左顾右盼,看到沈宴出来,便笑着迎上去,轻轻拉住他手臂,摇晃了两下。若非顾忌名声,恐怕两人就抱到一起了。

而在小美人跳过来的时候,沈宴居然神色自然,没有推开。

刘泠的心一下子冰凉,几近晕厥。

第62章 秦凝的帮忙

一般情况下,刘泠并不担心沈宴与哪个姑娘多说话,多交流。不提沈宴的自持力如何,单说沈宴那挑剔的眼光,让他看上谁,就显得那么的不可思议。如果沈宴只是跟一个姑娘多说两句话,刘泠都不会有感觉,顶多再一次感叹沈美人的魅力大。

但是那个姑娘挽了他手臂,沈宴没有推脱。且他表现的那么淡定,像是对此很习惯一样。

沈宴习惯一个姑娘的接近,那个姑娘却不是她刘泠。

刘泠心情不虞——天都要塌了。

她面色冷而淡,目光寒峭,盯着卫所门口的一男一女。她一句话不说,不走近也不走远,就那么平静地看着,好像自己是陌路人一般。等那两人走出去,消失在她眼前,刘泠吐口气,整理仪容,自然地向府外去。

“郡主安好。”她过门时,罗凡进来,向她请了安。两人擦肩而过时,一张纸条从罗凡的手中,砸向了她的肩膀。她回头,罗凡向她眨眨眼挥挥手,自去忙了。

刘泠低头,将手中纸条展开,看了内容后,她嘴角浅浅上扬,将纸条重新卷了收好。

问了几个锦衣卫,得知沈宴晚上还有要事后,刘泠点点头,再未去找沈宴。但她也不想回侯府,就自己一个人在外面瞎逛。反正她的侍卫们从来都远远跟在她身后,安全性是有保证的。她一个人逛街,也怡然自得。

天很黑后,刘泠晃到了自己经常去的烧烤小摊位,和熟悉的老板老板娘打了招呼,叫了几串肉,准备犒劳自己。

“刘姑娘,那天的那位公子没跟你一起来吗?”上菜时,老板娘热情问。

“嗯。”刘泠答得淡漠,对这个话题并没有兴趣,老板娘也识趣离开。

这个摊位位于很偏僻的巷口,虽然美味,却很少有人能找到。刘泠常在晚上来这里吃烧烤,但通常情况,当她坐下的时候,都只有她一个客人。今天也一样。

但是刘泠吃了一会儿,旁边有人坐下,少女清脆含笑的声音响起,“老板,有什么好吃的,给我上来几盘。”

“好咧!”

刘泠头也不抬,无动于衷。

旁边的姑娘却转了头,撑着下巴看她。刘泠被看得时间长了,就抬起头回望,坐在她身边的年轻姑娘着米分色藏青上衫,米白竹叶暗花立领,其上绣着的翠鸟几欲起飞。她梳着飞燕髻,杏眼桃腮,侧着头,紫罗兰耳钉晃动,耀了刘泠的眼。凝视过来时,美人儿一双水汪汪的眼睛,眸子黑葡萄般,看人时顾盼神飞,很是活泼。

“我白天时见过你,”少女开了口,笑盈盈,“我们能交个朋友吗?你叫什么?”

“你猜。”

“”少女被她逗笑,“你常来这家烧烤吗?我是路过时见你在这里,才过来的。”

“嗯。”

刘泠的冷淡反应,显然并没有让少女退却。她继续笑,“我好久没回邺京了,回来是为了见一个很重要的人。他以前是我的未婚夫,不过我们退亲已经很久了,还是我退的。”

刘泠的注意力,稍微往旁边姑娘身上放了一放,“是么。”她的淡漠,硬生生把一个疑问语气,念成了陈述语气。

姑娘不以为忤,蹙眉长叹,“是呀我们青梅竹马,我们曾是很是要好。都怪我少时太自负,以为天大地大,不该局限于一个人,就抛下他走了。你说,我如果回来找他的话,他还会要我吗?”

“唔。”刘泠扯扯嘴角,答得很是应付。

“他对我挺好的,我们每年都通信,他从来都没怪我。我说我想他,想念这里,他就让我回来你说,”姑娘的眼睛亮晶晶的,像是天上明星,“他的意思,是不是也想跟我和好,跟我重叙旧缘呢?”

“谁知道呢。”刘泠的语气更敷衍了。

“他肯定愿意的,这么多年,他一直不成亲,不就是在等着我吗?”姑娘喃声,“我能感觉到,只要我开口,我们之间一定能回到过去。我对自己以前的过错反省,以后会加倍对他好,我们一定会幸福的。你觉得呢?”

“呵呵。”这就是刘泠的回应。

等少女的菜上来,她终于不再跟刘泠寒暄,而是开动吃起来。她性格活泼,远比刘泠能说会道。刘泠吃两串肉的功夫,少女已经跟老板娘很是熟稔,把人夸得眉开眼笑。刘泠无视他们,慢条斯理地吃自己的。等少女吃完了,她还在继续优雅地捡菜。小姑娘回头,奇异地瞥她一眼,付了自己的银钱,就走了。

刘泠继续安静地吃。

但过会儿,她听到脚步声,依然不抬头,少女的声音就在她头顶,“刘泠,你真是一个奇怪的人。我是秦凝,我想你认识我。”

刘泠抬头,看了她一眼,“我知道你是秦凝。”当对方坐在她旁边时,晃了她满眼的紫罗兰耳钉,就让刘泠认出了对方身份。

刘泠顿一顿,“你还有什么事?”

秦凝歪着头看她,觉得很是有趣般的笑,“你如果早猜出了我的身份,该知道我口中的那个人,就是你的心上人沈宴啊。难道你不好奇我和他的关系吗?我说我要追回他,你也不紧张吗?”秦凝脸刷的拉下来,声音冷冽,隐有杀气浮现,“怎么,瞧不起我?你是太自信,还是太自卑?”

刘泠没理她。

秦凝盯着她半天,忽地慢慢笑开,不复之前的冷煞,“不理我真不愧是沈宴会看中的人。他软硬不吃,没想到你也是。”她冲没反应的刘泠眨眨眼,自来熟地坐下,勾她的肩,感慨道,“我早跟沈宴说过啦,他就该找个跟他性情相投的姑娘。老实说,抛弃沈宴,我一直很愧疚,不敢回来见他。等知道他有喜欢的人,我才敢回来。你真是个好姑娘,我那么试探你,你都矢志不渝地相信沈宴,信任他不会受我的糖衣炮弹所骗,信任他”

刘泠终于笑了一声。

她抬头,对秦凝淡道,“你说那个吗?我之所以相信沈宴,是他告诉我了啊。他给我写了纸条。”见秦凝不信,她取出纸条来展示,并向秦凝解释前因后果——因为刘泠自己作,非要假装不在逗沈宴,沈宴将计就计,正好赶上秦凝来,就去外面见秦凝。但他又让罗凡给刘泠递了纸条,写“逗你玩儿”。

刘泠还有什么需要自我怀疑的呢?

她自己来吃饭,真的不是借食欲来填补心里的空虚,仅仅是因为沈宴很忙,没时间陪她而已。

秦凝真的误会了。

秦凝有些呆,又有些失望。

她垂头丧气,小声嘀咕,“还以为能帮他一个忙”

刘泠勾勾嘴角。

翌日,秦凝又去北镇抚司寻了沈宴。沈大人在批改卷宗,秦凝手支下巴,皱着眉,把神态弄得凄楚无比,“听说你几年都没有喜欢的人,也没有找未婚妻是因为我的原因吗?是因为我当年欺骗你,抛弃你,让你留下了心理阴影吗?”

沈宴没理她。

秦凝更加愁苦了,“对不起,我不知道我会带给你这么大的打击。早知道,我就跟你提前商量,让你有个心理准备我去见了刘泠,感觉她跟我完全不一样。也对,你怕极了我这样的,肯定再不敢娶类似我的了,只好找一个相差太远的。沈宴啊,我对不起你,有什么是我能帮你做的吗?如果我能帮点什么,我心里会好受些。”

沈宴终于抬了头,神色淡淡,“抱歉,刚才在批重要的东西,没及时回复你,给你造成我默认的印象,让你不安。”

“”

沈宴继续,“你想多了,当年我就不喜欢你,只有把你想象成我妹妹,我才能稍微接受一点你。所以这么多年我没有喜欢的人,不成亲,和你没有一点关系,你不用自作多情。”

“”秦凝嘴角颤抖,“你和刘泠,真不愧是一对儿”

气死她的本领,简直是一模一样。

但转而,秦凝就一扭头,“哼,我不管。是你写信让我回来的,你得对我好点儿,否则我”她没话可说,又只好低声下气地求,“沈宴,你不是想娶刘泠吗?我可以帮忙啊,有我在,你肯定能娶她啊!但你得对我好点儿!”

“那就算了。”沈宴推开她,去摆放书籍。

“别算啊”秦凝追在他身后,“沈宴,亲亲沈大哥,宴哥哥,长明哥哥,你一定得帮我,只有你能帮我”

沈宴站在书架前,回头默然看她。

秦凝惊喜,“你愿意帮我了?”

沈宴拿书敲敲木架,冷漠道,“我要开启密道门放书,你能不能有点眼力,转过身去?”

“”秦凝再一次在心里咒骂,沈宴真是太讨厌了!她当年抛弃他的决策,简直太对了。

每次跟沈宴相处一会儿,秦凝都厌恶他一分。秦凝是以我为尊的人物,她恨不得世界围着她转。她从小到大的梦想,都是有人真心爱她疼她宠她,她第一,永远第一。

沈宴永远做不到这点。

他对她好一点儿,都像是恩赐一样。

所以,在婚事越来越近后,秦凝毫不犹豫地选择跟沈宴退亲。沈宴对她再好,也达不到她想要的程度。既然如此,她不如去找自己喜欢的。

沈宴在锦衣卫中地位举足若轻,秦凝之所以回京,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她那边出了点儿事,需要借助朝廷的势力。她爹娘是不会管她的,她能依靠的,就是旧日未婚夫沈宴。但显然,沈宴也极不好说话。

怎么能让沈宴答应帮她忙呢?

秦凝决定先斩后奏。

沈宴不是想娶刘泠吗?

据她所知,沈伯父沈伯母,喜欢的儿媳妇是她秦凝。如果有她在一旁做糟糕的对比,那沈伯父沈伯母肯定会喜欢上刘泠。只要伯父伯母接受刘泠,沈宴的婚事没问题后,那他肯定要报答自己,帮自己一个忙

于是在莫名其妙中,秦凝拉上刘泠,亲热地称两人是朋友。

“”这种我行我素的风格,该说不愧是长公主的亲闺女吗?

“帮我?”刘泠提问,“当沈夫人说话的时候,你怎样做,能让她兴致大减,觉得莫名其妙?”

“冷笑一声。”秦凝笑答。

“当沈夫人只跟你说话,把我晾在一边时,你怎样”

“打个哈欠。”

“”如此,刘泠对秦凝很是惊叹。

但不得不说,秦凝真心地为刘泠解决了大麻烦。

刘泠自己攻略沈氏夫妻的时候,那对夫妻怎么都不满意。但当秦凝出现,旧日的乖巧“未来儿媳”变得蛮不讲理,任性妄为,左不对右不妥时,一直默默充当背景的刘泠,终于凸显出了她的可贵之处。

比如,当沈夫人谈论一个话题的时候,刘泠不会走神;

当沈夫人夸奖时,刘泠不会说“你总说我好,有没有考虑过我的感受”;

沈夫人百思不得其解:她小时候很疼爱的秦家小丫头,长大后怎么变成这个样子了?

当沈宴偶尔回家时,吃饭的时候,沈夫人忧心忡忡地跟儿子讨论这个问题。

沈宴沉思一会儿,巧妙答,“听说长公主年轻时,就是这个样子。”

“宴儿,你是暗示我凝儿脑子不正常吗?”沈夫人小声问。

“”沈宴扯嘴角,决定委屈一下秦凝。

当第二天,秦凝表现得跟之前不一样,哭着喊着要嫁沈宴时,沈夫人终于确定了这姑娘脑子不正常。她猛地一拍桌子,“还是长乐郡主好!长乐郡主最好!”

沈老爷心有余悸,“你说得对。”显然,他也被秦凝烦怕了。

秦凝洋洋得意:她多聪明啊。

她去找沈宴,“我请你对我好一点儿”

“你可真执着,”沈宴叹,“要我帮什么忙?”

“沈大哥,你真是个好人!”秦凝笑。

当此时,各方愿望逐渐达成,西域有异国来客,到达邺京,恳请公主下嫁,愿以婚姻为媒介,与□□上国达成秦晋之好。

倒霉的是,刘泠被秦凝拖着上街一趟,第二天,西方来客的求亲欲望更强烈了。□□有如此美人,怎么都得求娶啊。而之前数十年,两国却是半敌对关系。

第63章 郡主对婚事的反悔

夷古国与大魏国相邻,世代以畜牧为生。疆土虽小,民风却悍勇,大魏国与临边小国的相交,都要通过夷古国,难免不便。但先皇时,两国交战数次,输赢乃五五之数。到今皇时期,陛下以国内民生经济为主,不欲打仗,数年来以婚假为媒介,两国相安无事。

此次夷古国皇子随特使来朝,便以迎娶新一任的皇妃为主。夷古国皇子小国出身,未曾见识大魏国的上国之风,一半鄙夷一半羡慕,在礼部与鸿胪寺的安排下,入住驿馆,并每日在礼部的安排下,感受上国的氛围。

同时,夷古国也炫耀着自己的文化和武力,好让大魏国忌惮一二。

因夷古国特使的访问,邺京最近防卫甚严,民间却热闹很好,经常有穿着奇异的人在街上出行,用生硬的语言和百姓交谈。虽偶尔有争执打架事件,但在双方的克制下,并没有闹出什么大的问题来。

繁闹的民间街市,一辆马车经过时,遇到两国人打架。马车未通行,便被前来的禁卫军拦住。车夫一言不发,就将马车掉头,却是离热闹源稍远,马车停在巷口,一只手挑起帘子,往争吵的双方看去。

女子秀雅含笑的眼,轻轻瞥了几眼,对同车人轻声笑,“殿下,你看,这里多么热闹。”

马车中只有两人,弯身向外看的女子旁,卧榻的方枕上,靠着一仪容雍华的男子,腰间系着九龙佩,飞龙在野。他本是垂着目养神,闻姑娘所言,淡声,“所谓热闹背后,必是荒芜。在我大魏的地盘上,也胆敢生事,可见对方并未将我大魏放在眼中。而这样狼子野心的邻国,我们却要与他们联姻,真是可笑。小锦,你说是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