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之,庞倩觉得,自己一定不如她。

她扯着嘴角呵呵地怪笑起来,说:“顾铭夕,你别搞得这么夸张,你和她认识多久啊,你有那么喜欢她吗?”

顾铭夕深深地看她一眼,点头说:“我和她认识挺久了,我真的很喜欢她。”

********

高二开学,庞倩完全不解学校的安排,她被分在了高二(7)班,教室在二楼的最东面,顾铭夕在高二(1)班,教室在四楼的最西面。

从教学楼正中的大门进去,左右各有一个楼梯,庞倩和顾铭夕一个向东,一个向西,连着上下楼都很难凑到一起。

值得庆幸的是,她和郑巧巧分在了一个班,同班的还有谢益和其他几个乒乓球队的队友,庞倩很自然地和郑巧巧坐在了一起,两个女孩分外投缘,做了同桌后,变得更加亲密。

更让庞倩高兴的是,开学后的第一次摸底考试,她也就是随随便便地一考,名次出来后,竟是班级中游。这简直让她欣喜若狂,做了整整一年的全班倒数,从来没有出过倒数第十,庞倩简直是夹着脑袋、灰头土脸地在过日子,分班以后的这个成绩大大地增强了她的自信心,让她知道,原来自己并没有那么垃圾。

吃午饭的时候,庞倩拿着饭盒站在教学楼门口,无数的学生从她身边经过,她的视线越过人群看到了向他走来的那个人,立刻就挥起了手:“顾铭夕!”

顾铭夕歪着脑袋夹着饭盒,嘴里咬着饭卡,肖郁静走在他身边,看到庞倩后,对着她笑了一下,没有说话就先走了。

庞倩接下了顾铭夕脖子上的饭盒,又拿下了饭卡,有点装腔作势地说:“其实你也可以和肖郁静一起吃饭的嘛。”

肖郁静是顾铭夕的新同桌,他们班的班主任依旧是戴老师,庞倩觉得,戴老师是怕顾铭夕再次“学坏”,所以干脆找了个年级第一来监督他。

顾铭夕瞅瞅她,说:“真的?那我明天和肖郁静一起吃饭了。她是和我说过,如果你没空,她能帮我打饭。”

“我就是说说的。”庞倩莫名地有些急了,然后就开心地叫起来,“顾铭夕!我摸底考考了559分耶!全班32名!哈哈哈哈哈哈…32名呀!我们班有51个人呢!”

“多少分?”

“559!”

“唔…”顾铭夕扫了一眼庞倩,“庞庞,你确定你要考复旦吗?你这个成绩在我们班,应该还是倒数第一。”

第53章左邻右你

他又在炫耀!

庞倩气得牙痒痒,恨不得把饭盒丢还给他,终于还是忍下了,说:“顾铭夕,你说两句夸夸我会死啊!”

顾铭夕想不出庞倩哪里值得夸,眨眨眼睛,说:“摸底考也做不得数,到时候期中考再看一下吧,庞庞,你要争取进年级前150,这样才有机会考一本。”

说实话,这个时候的庞倩对高考还没啥概念,她不像顾铭夕那样被顾国祥科普过,她只知道本科和专科的区别。一中并不是拔尖的重高,暑假前的高考,高三9个班440多个学生,考上一本线的是120多个,绝大多数都是文理快班的学生,二本线150多个,三本线70多个,剩下来的就是专科线,甚至还有个别成绩一落千丈,连组档线都到不了的。

在庞倩心里,能考上本科都是很厉害的了。年级前150名,她想都不敢想。

她陪着顾铭夕去食堂打饭、吃饭,吃完后又拿着两个人的饭盒去水槽边清洗。做完以后,她和顾铭夕一起往教学楼走,进了大门,她看看左边的楼梯,说:“我帮你拿到4楼吧。”

“不用了,我自己可以拿上去。”顾铭夕对她笑笑,抬抬右边肩膀,示意庞倩把饭盒放到那里。

庞倩心里有点难过,长长的一天,她只有午饭时会和顾铭夕在一起,她总是叽叽喳喳地和他说着话,他则是微笑着听。午饭以后,他们又要回到各自的教室,连着放学后都不再见面。

再也没有人在自习课上帮她讲题了,庞倩真的很不习惯。

顾铭夕看她低落的样子,问:“今天下午你练球吗?”

庞倩摇头:“不练。”

顾铭夕说:“那放学后,我们一起去小集市坐一会儿吧,我请你吃东西,吃完了再回家。”

庞倩抬头愣愣地看着他,一会儿后就弯着眼睛笑了起来,点头说:“好啊。”

高二生活就这样拉开序幕,顾铭夕在火箭班,班里集结了全年级最好的师资力量和最优秀的学生。他们的学习压力大得难以想象,一天写字下来,顾铭夕都觉得自己脚趾头疼,腰都要直不起来。他不禁想,庞倩若是留在这里,估计会越来越不开心。

肖郁静坐在他身边,那本来是庞倩的桌子,肖郁静话不多,大部分时间都在看书、做题,偶尔空下来,她会双臂交叠趴在桌上,发会儿呆或是小睡一会儿。

对于顾铭夕生活上的困难,她只是简单地说了一句话:“你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尽管和我说。你不说,我就当你没问题。”

后来,她也是这么贯彻执行的,除非顾铭夕开口向她求助,她二话不说就会帮忙,他要是埋头自己捣鼓,肖郁静就当没看见。

而庞倩在7班,却过上了近乎神仙般的生活。

班里没有特别出类拔萃的学生了,庞倩再也不是后进生,心理上的压力小了许多。连着谢益这样散散漫漫的一个人,都能拿全班前五。7班的学生来自高一时不同的班,刚开学时难免会有小团体,但经过了一个月,大家就磨合得很不错了。尤其,班里还有一个谢益,他简直就是凝聚所有男女生的那个定海神针。

谢益几乎是一呼百应,在他的带动下,连班里原先不打乒乓球的同学都开始买拍子练球。谢益是个体育迷,中国男足冲击02年世界杯的十强赛,他场场不落。每天都在教室里和几个男生讨论不停。

国庆节期间有一场最关键的比赛,谢益喊大伙儿去他家看球,连着女生都说要去。庞倩虽然不懂球,但她一直对谢益家里很好奇,拖着郑巧巧,大着胆子也说要一块儿去,谢益当然不会拒绝。

那一天是长假最后一天,高二的学生已经提前上学,放学后,大家兴冲冲地往外走,庞倩挽着郑巧巧激动地说着话,郑巧巧突然说:“哎,螃蟹,顾铭夕在那儿。”

庞倩转过头,就看到顾铭夕背着书包站在教室外的角落里。她对郑巧巧说:“你先去车棚里等我,我很快就下来。”

顾铭夕看到7班的一群学生成群结队地往楼下走,很多人经过他身边时都好奇地看他一眼。庞倩走到他面前,脸上满是兴奋的光彩,问:“顾铭夕,你找我呀?”

“你们这是要去哪?”他已经看出了端倪,“是要一起出去玩吗?”

“不是,我们要去谢益家里看球。”庞倩说,“我和你说过啊,他家住别墅,说是有一个很大很大的客厅,电视机也特别大,看球会很爽。”

顾铭夕皱起眉:“你什么时候喜欢看球了?”

“我…”庞倩脸红了,小声说,“我就是去凑凑热闹。”

这时,谢益刚和几个男生一起出来,看到顾铭夕和庞倩,笑着问:“顾铭夕,螃蟹晚上去我家看球,你要不要一起来?”

顾铭夕摇了摇头:“我不去了,我家住得远,晚了回家不方便。”

谢益笑笑,挥挥手说:“那我先下去了。”

庞倩一直在看他离开的背影,顾铭夕默了一会儿,问:“那你晚上怎么回家?球赛结束都快10点了。”

庞倩回过头来,说:“骑车呀,谢益家离我家不远,有几个男生是顺路的,他们说会先送女生回家。”

顾铭夕垂下眼睛,低声说:“女生这么晚还在男生家里,不安全的。”

庞倩奇怪地看着他:“我以前天天都在你房里待到很晚哎。”

他难以反驳。

庞倩说:“好啦,我要下去了,你找我有事吗?”

“没事。”顾铭夕眼神莫测地看了她一眼,本来想要告诉她的一个消息,已经不打算说了。

这一晚,庞倩第一次来到了谢益的家,那是一幢独门独院的大别墅,简直可以用金碧辉煌来形容。谢益的爸爸妈妈很好客,为二十几个孩子准备了丰盛的自助晚餐。庞倩见到了谢益养的两条狗,都是金毛,谢益赖在沙发上看球时,两条狗就温顺地伏在他的脚下。

一群人一起看球就是热闹,庞倩就算什么都不懂,也被身边男生们的热情感染。谢益家的电视机大得十分夸张,当解说员说到郝海东时,庞倩对谢益说:“我知道他,郝海东,中国最好的前锋!”

谢益笑眯眯地看着她,说:“咦,螃蟹,你还知道点儿呀。”

他的语气里带着赞许,庞倩心里美滋滋的。

看完球,庞倩和郑巧巧一起骑车回家,同行的还有两个男生。平安到家时已经11点,庞水生还没睡,看到她进屋,说:“女孩子这么晚回家真不像话。你赶紧打个电话给铭夕,他让你回来了给他说一声。”

庞倩皱紧眉头:“我干吗要给他打电话呀,这都几点了,他爸爸妈妈都睡觉了吧。”

庞水生想想也是,就说:“行,那你赶紧洗了睡吧,明天早上我给他打个电话。”

结果,第二天早上,庞水生忘记了这件事,家里的电话倒先响了。

他接起来,是顾铭夕。

“叔叔,昨天晚上庞倩回来了吗?”

庞水生有些过意不去:“回来了呀,回来都11点了,当时太晚了,就没给你家打电话。”

顾铭夕语气里带着点儿疲惫,又变得释然:“哦,没事,叔叔,我就是来问一声。”

顾铭夕放下电话,默默地去卫生间洗漱。

李涵在厨房里给他做早餐,而顾国祥,又是一夜未归。

吃饭的时候,顾铭夕对李涵说:“妈妈,你给爸爸打个电话嘛。”

李涵语气冷冷的:“有什么好打的。话都说到这份上了,何必还要自找不痛快。”

顾铭夕:“可是…”

“铭夕,不要说了。”李涵看着他,伸手摸摸他的头发,“妈妈已经决定了,妈妈也是不想你那么辛苦。”

顾铭夕低下了头,轻轻地叹了口气。

秋风刮起的时候,期中考试来临了。庞倩退步了一大截,只拿了全班第38名。

她和顾铭夕一起坐在小公园的长椅上,顾铭夕要她把所有的卷子都拿出来给他看。他侧过身子,把两只脚都放在了椅面上,脚趾夹着庞倩的试卷一张一张地看过。

他对庞倩真是太了解了。她是那种典型的,在高压和监督下才能学习的学生。初中三年,她在顾铭夕家里做作业,成绩一直是稳中有升,初二结束时,为了能暑假里去上海看漫展,她发了疯一样地学习,甚至冲进了班级前十。初三毕业,为了能让父亲换大房子,继续和顾铭夕做邻居,她也是很卖力地考上了重高。

虽然高一时她在班里吊车尾,但是她一直被顾铭夕监督着,成绩很稳定,可是现在升高二才半个学期,完全没有人管她了,庞倩就变得老方一帖,顾铭夕看过她的卷子,眉头皱得越来越紧。

庞倩倒是一副不以为然的样子,她觉得自己并不是全班倒数,对这个名次还挺满意。顾铭夕当然不会这么想,他对着庞倩已经十分有经验,看过她的错题就知道她的薄弱点在哪里,哪个知识点根本就没听懂,哪个知识点是一知半解,英语有没有背,是不是瞎猜的…他全部都知道。

他有些严肃地对庞倩说:“下个月开始,我继续给你补习。”

庞倩莫名其妙地看着他:“怎么补啊?”

顾铭夕瞪她:“恶补。”

12月初,住在庞倩隔壁502的一对小年轻搬走了,他们都是金属材料公司新招的员工,过年以后住进502,住了将近一年,每天清早和金爱华一起赶厂车上班。据说,因为他们表现不错,公司要把他们安排住到厂边上的金材新苑去。

庞倩问父亲,那502会有谁来住,庞水生对她挤挤眼睛,说:“到时候你就知道啦。”

过了一个星期,隔壁有人搬来了,那是一个周末,庞倩睡了个懒觉后,就听到了隔壁搬动家具的声音,还有男人们嘈杂的讨论声。

她裹上厚外套开了门,偷偷地打量对面,502的门开着,有几个工人模样的男人正在搬家具进屋,突然,有个人从门里走了出来,庞倩看到他,差点吓傻了。

“庞庞,你起得好晚。”那个少年穿一身羽绒衣,两个鼓鼓的袖子垂在身边,正倚在门框上对着庞倩微笑。

第54章时光倒转

很多年后,庞倩会记起高二时的那一段时光,仿佛时光倒转,她与他又回到了原点。

她会记起顾铭夕,在那个冬天的早晨对着她的微笑,温暖得可以灼伤人的眼睛,每每想起,她都会想哭。

顾铭夕跟着李涵搬回了金材大院502,对外,他们用的理由是,顾铭夕住在城西,上下学实在不方便。进入高二以后,他的学业变得越加繁忙,以后到了高三还要晚自修,还是住在市区便利一些。

顾国祥依旧住在金材新苑的那套大房子里,其实,庞倩已经从父母那里得知了事情的真相,那就是,顾国祥和李涵分居了。

他们没有离婚,两个人对于离婚都有些排斥。也许,在潜意识里,那份感情还是在的,可是,他们实在无法再一起生活。顾国祥回到家,李涵要么不和他说话,一说起来就是夹枪带棒冷嘲热讽,有时候他忍不下去,也会针锋相对地刺她几句,于是,一场家庭大战再一次打响。

相看两相厌,几次以后,顾国祥回家的时间变得越来越少。

但这样也不是办法,顾国祥正在事业的上升期,绝对不能因为婚姻、作风问题而让人诟病,影响前途。于是,在李涵提出要带着顾铭夕住回金材大院的要求后,顾国祥立刻就进行了安排。李涵想要专心照顾顾铭夕,无法起早贪黑地赶厂车上下班,顾国祥就想方设法帮她办理了因病内退。甚至,他还帮她在金材大院附近的一家私企,找了一份轻松的办公室工作。如此一来,两个人暂时分开,不用每次见面都大吵或冷战,彼此都觉得轻松了许多。

只是,对顾铭夕来说,眼睁睁看着父母决裂,他的心里还是十分难过。

天是阴的,雨淅淅沥沥地下了一夜,庞倩拿着雨伞出门上学,站在门口发了会儿呆,她去敲了502的门。

门打开了,一张熟悉的脸庞出现在她面前。顾铭夕正在准备出门,看到庞倩,对着她挑挑眉毛,说:“庞庞,早。”

他坐在换鞋凳上穿鞋,庞倩没等他自己穿,已经蹲下来帮他把鞋子套上了脚。顾铭夕有些不乐意:“我自己能穿。”

“你穿太慢。”庞倩看着他的鞋子,问,“顾铭夕,你穿单鞋会不会冷?”

“不会,习惯了。”他站起来,庞倩又拿过旁边的雨衣帮他穿上。见他们要走,李涵从厨房出来,叮嘱着两个孩子:“路上要小心,倩倩,在公车上照顾一下铭夕。”

庞倩满口答应:“我会的,阿姨。”

顾铭夕和庞倩一起出门,庞倩撑着伞,顾铭夕穿着雨衣走在她身边。雨水滴滴答答地落在伞上,恍惚间,庞倩想起小时候的那个大雪天,她和顾铭夕就是这样一路玩闹地去上学。

她偷偷扭脸看顾铭夕,那时,只比她高一点点的小男孩,现在已经长大了,足足比她高一个脑袋。

“看什么啊。”顾铭夕嘴角一撇,问道。

庞倩摇摇头:“没什么,就是好久没和你一起上学了,好不习惯啊。”

他笑了:“你也好久没和我一起做作业了,到时候你会更不习惯的。”

庞倩瞬时就变得愁眉苦脸。

到了公交车站,庞倩帮顾铭夕脱下了雨衣,折好后塞进了塑料袋里。他搬回来以后,她理所当然地放弃了骑自行车,每天与他一起坐公交车上学。庞倩觉得自己就是顾铭夕的一双手,帮他穿脱雨衣、刷公交ic卡、在车上护着他,做这所有的一切,于她来说都是自然而熟悉的。

雨天的公交车很挤,车上湿哒哒的很是潮湿。车厢外面冷,里面热,窗玻璃上就漫起了一层雾气。

庞倩和顾铭夕站在后车门边,他侧身靠着一根立柱站得很稳,眼睛一直看着窗外,随着呼吸,他的嘴边呵出了一团一团的白气。她则站在他胸前,像以前那样,一手抓着柱子,一手轻轻地搂着他的腰。

有人从庞倩背后挤过,使她不得不贴到了顾铭夕的身上,她的上身几乎与他的前胸紧贴在一起,仰起头,她便看到了他那双黑得发亮的眼睛。

他的眼神是那么温柔,两个人离得近,庞倩从他的瞳孔里看到了小小的自己,她突然意识到自己已经不是小孩子了,不能再像以前那样肆无忌惮地粘着顾铭夕。

她往后退了一些,脸微微地红了起来,没想到又有人挤过她身后,她一下子没站稳,往前扑去,因为惯性,她的脸重重地撞到了顾铭夕的胸膛上。

“小心啊。”他的声音响在她的耳边,清朗的音色,温柔的语气,庞倩又一次抬头看他,伸手摸摸自己撞痛了的鼻子,小声说:“知道啦。”

不知道是不是她的错觉,她总觉得顾铭夕身上有一种特别的味道,也不算是香气,当然更不是臭味。就是那么一种若有似无的气息,令她闭上眼睛,也能知道身边的这个人就是顾铭夕。

在这样的一个时刻,庞倩心里突然想起了顾铭夕心仪的那个女孩,庞倩太了解他了,顾铭夕从来没有谈过恋爱,唯一的一次绯闻还是和她传的。

那个女孩就这么静悄悄地住在他的心里,他一定很喜欢很喜欢她,会用一双温柔的眼睛去看她,用一副动听的声音去对她说话。在远离庞倩的那个画室,他大概会亲昵地叫着那个女孩的小名,包容她所有的调皮捣蛋,忐忑又矜持地与她说着话。

可是,那个女孩不喜欢他,她喜欢另一个男孩。庞倩心里为他不平,偷偷地抬起眼睛打量着顾铭夕,他好帅啊,是和谢益截然不同的那一种帅。

谢益是漂亮,五官精致,皮肤细腻,看着就像个富家公子。而顾铭夕要比谢益英气一些,他有着一张轮廓鲜明的脸,眉眼深邃,唇薄鼻挺,离得那么近,庞倩甚至还看到了他下巴上青青的胡茬。

她好奇地伸手去摸了一下,刺刺的,顾铭夕歪着头躲开,庞倩笑道:“呀,你长胡子了。”

他无语:“是个男人都要长胡子的好吧。”

“咿——男人?”庞倩的语气里带着揶揄,“你开始刮胡子了吗?”

“嗯。”他有些不好意思,“刮了半年了。”

“怎么刮呀?方便吗?”

顾铭夕声音低低的:“还行,就和刷牙一样,用脚拿着刮胡刀,没什么问题。”

庞倩掩着嘴笑了一阵子,顾铭夕脸越来越红:“你笑什么啊。”

庞倩小声说:“没有,我只是突然想到,圣诞节时,我可以送你刮胡刀做礼物!”

顾铭夕:“…”

庞倩后来才明白,刮胡刀这种贴身使用的东西,女人可不能胡乱地送给男人,需要两个人的关系变得很亲密才行。

车子到了站,庞倩和顾铭夕一起下车,他们还得走一段路,她又帮他把雨衣穿上。

他太高了,以前,她还能撑着伞和他一起走,现在,她实在是没法儿帮他打伞。

一辆自行车飞快地掠过他们身边,车上的人很是醒目,因为他没有穿雨衣,雨水打湿了他的头发,他也毫不在意,只是将车骑得飞快,一溜烟儿地就进了校门。

是谢益。

看到谢益,庞倩突然想到了小提琴,想到了文艺汇演,想到了一件叫她兴奋的事。她对顾铭夕说:“哎顾铭夕,你知道么,今年文艺汇演,我也要表演节目呢!”

2001年跨2002年的迎新年文艺汇演,7班准备了两个节目,一个是谢益的小提琴独奏,一个是8个女生跳的印度舞,庞倩和郑巧巧一起入选,庞倩简直激动坏了,从小到大,她还从来没有表演过节目呢。

谢益对于要演奏小提琴表示万分烦躁,他对着庞倩抱怨:“从小学二年级,一直拉到了高中二年级,每一年都拉,你们难道听不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