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软弱无助,别人只会瞧不上她,始终把她当一个不懂事的小姑娘,那她说的话对旁人就没有半分影响力,想解救亲人于水火之中更是无从谈起了。

只有她坚强起来,至少在外人面前无惧无畏,她说话做事才会让人觉得可靠,才有分量。

想到这里,程微缓缓抬起头来,嘴角轻扬,平静看向太子。

那一瞬间,她从太子眼神里看到莫名的光芒一闪而逝。

刚刚十四岁的小姑娘还不懂,那一闪而逝的光芒,叫做惊艳。

尽管不懂,可仅凭女孩子特有的直觉,她感到太子在她面上驻留的目光比往日都长了些,这令她不大舒服,于是轻轻抿了抿唇。

生长于皇宫,身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皇储,太子自幼见多了绝色佳人,程微容貌的变化带来的冲击让他有一瞬间的失神已是难得,他很快回过神来,坦然笑道:“没想到三姑娘变好看了这么多,果真是女大十八变了。”

程微屈膝行礼:“多谢太子殿下夸赞。”

太子挑挑眉,对程雅道:“太子妃,你看,以前三姑娘都喊我姐夫的,现在口口声声都是‘太子殿下’了,生疏不少,看来是许久不进宫的缘故,这就是你的不对了。”

程雅心中诧异太子对三妹的关注,面上不动声色,温婉笑道:“都是臣妾的不是,以后臣妾会多叫三妹进宫来陪的。”

太子颔首:“这就对了,你怀着身孕,太医说你思虑过甚,要多宽心,以后可以常叫妹妹们来陪你说话解闷。”

说到这里,他似乎才想起来:“对了,本宫记得以往二姑娘也常随夫人一同进宫呢,怎么这次没来呢?”

太子这话问的自然,韩氏不觉有异,回道:“想着太子妃怀着身孕,还未满三个月,人多了怕太闹腾,就让她留在家里了。”

韩氏难得聪明一回,指着程微道:“要不是这丫头前些日子病了,怕太子妃心里一直惦念着,这次进宫本来也没想让她来的。”

太子笑了:“夫人太过谨慎了,小姑娘家能怎么闹腾,就像三姑娘,我记得以前胆子还挺大的,这回见了,不也文文静静的。以后夫人进宫还是带着她们来,太子妃和妹妹们感情好,见到她们心中欢喜。”

“是,臣妇知道了。”

程微冷眼旁观,忽地皱了眉。

第六十二章 弥天

是她想多了,还是从那虚伪的姐妹情谊中跳出来后就看清了?

为何她觉得太子很不正常?

尽管他说的话听起来并无问题,可听完这些,她只得出了一个结论。

太子想要程瑶进宫!

而且,在她好不容易说服母亲把程瑶甩在家里后,他三言两语,就把她的努力给推翻了!

别看程微曾向韩止表达过爱慕之意,可小女孩的那种喜欢,有时候单纯的令人失笑。

对程微来说,嫁给止表哥最大的好处,就是能一直住在外祖家,和外祖母一家人永远在一起了。

所以这时候,未曾真正懂得男女之情的小姑娘并没有一下子想到太深的地方去,她只知道,太子很奇怪,非常奇怪。

他这么大的人,不关心大姐姐腹中的孩子,总盯着程瑶进不进宫干嘛啊?

这不是吃饱了撑的!

“三姑娘,本宫刚刚听你说,你认为太子妃怀的是小皇孙?”太子神情莫名,看着程微。

程微面色平静:“是。”

“哦?”太子嘴角微翘,“这还真是让本宫有些稀奇了。三姑娘怎么瞧出来的?”

韩氏怕程微再胡言乱语,忙道:“太子殿下,小女是说孩子话呢,您别和她当真。”

“本宫看三姑娘不像说笑话呢,再者说,哪有拿皇家子嗣说笑的。”

太子淡淡点了一句,韩氏和太子妃同时脸色一白。

程微却面不改色,微笑道:“母亲,太子殿下说得对,我才没有说笑话呢。我真觉得太子妃会生个小皇孙的。”

太子神情郑重起来:“哦,三姑娘为什么会这样认为?”

“直觉呀。”程微歪着头,露出这个年纪的小姑娘特有的纯真,“我一看太子妃,心里就觉得她要给我生个小外甥的,除此之外,再没有别的想法了。殿下您看。我说的明明是心里话。才不是开玩笑呢!”

“是,是,三姑娘没有开玩笑。”在这样一个漂亮小姑娘带着几分调皮和纯真的目光注视下。太子莞尔,问程雅,“今日感觉可好?”

程雅还处在幼妹那番话里未回过神来,喃喃道了一声好。

“那就好。等天气再暖和些。你也出了三个月,就可以多在花园里走走。别总闷在屋子里,反倒不好。”

“臣妾知道了,多谢殿下关心。”

太子微微一笑:“太子妃这样客气作甚?你腹中怀的,可是本宫的嫡长子呢。”

程雅身子一颤。勉强挤出个笑容。

太子看向韩氏:“夫人,您难得进宫一趟,就多陪陪太子妃。本宫还有事,先走了。”

“嗳。好的,太子殿下慢走。”

程微跟着道:“太子殿下慢走。“

太子笑着点头,看程微一眼:“三姑娘以后还叫我姐夫就是,听着亲切。”

程微淡淡道:“太子殿下说笑了,以前是臣女不懂事,以后不敢乱叫了。”

“怎么是乱叫?太子妃是你长姐,你叫本宫一声姐夫,谁敢说不懂事?本宫倒是觉得三妹这样才纯真可爱。”

程微暗中冷笑,故意噎了太子一句:“是么?可是以往我听二姐都是叫您太子殿下的。”

太子愣了愣,被堵得一时想不起该说什么,讪笑几声,抬脚匆匆走了。

太子一走,程雅低着头,露出一抹苦笑。

在这深宫内院,果然没有半点秘密可言,她不过想和母亲妹妹说几句贴己话,太子殿下一来,谁又敢阻拦?

“三妹——”程雅望着程微,苦笑不已。

“大姐姐怎么了?”

程雅叹息:“以后你是大姑娘了,可不要什么话都说了。”

韩氏跟着数落:“不错,这丫头就是不知道祸从口出的道理,听听她都说了什么,太子妃一定会生小皇孙?这种话是能随意说的?”

她越说越气,当着程雅的面,就忍不住剜了程微一眼。

“母亲——”程雅嗔怪地喊了一声,“太子不也没怪三妹么,您就不要再多说了。”

“那是太子仁慈。太子妃,你别和澈儿一样,只一味惯着这丫头。微儿,今日当着你大姐姐的面,你把话撂下,以后不准再胡言乱语了。”

“你们放心,以后我不会胡言乱语的。”程微语气平静,“大姐姐会生小皇孙,是我看出来的,并没有胡言乱语。”

“你这丫头——”

韩氏真恼了,被程雅拦住。

“三妹,那你和大姐姐说说,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程微扫侍立左右的宫人一眼。

程雅道:“熊嬷嬷和若蝶、流萤都是忠心的,三妹有什么话但说无妨。”

她心中轻叹,若蝶、流萤是从家中带进宫的,尚还能说一声可靠,至于熊嬷嬷,是贵妃娘娘当初替她选的教养嬷嬷,忠心的到底是谁,她就懒得多想了。

可是,又能有什么办法呢,别说是她,在这皇宫内,就连皇上说一句话都可能走漏了消息,何况她一个太子妃。

程微其实并不在乎被几名宫人知道。

她仔细想过了,平白无故的,她说看到了未来的事情,或者莫名其妙能治愈了人的病症,恐怕都会被当成妖孽来看待。

反而是成为一名符医,能最大限度减轻人们的疑虑,毕竟怀仁伯府是符医起家的,家传了什么宝典秘籍,又有谁知道呢?

更妙的是,真正的符医似乎还挺受人尊重呢,父亲不就是碍于北冥真人的名声,只得顺着她的说法,把平日里的宝贝女儿训斥一顿么?

想要尽快取信于大姐姐他们,该冒的险总是要冒的。

“大姐姐,母亲跟您说过了吧,我昏迷了许久,是玄清观的北冥道长救醒的。”

见程雅点头,她继续说下去:“我饮下北冥道长所制的符水之后,就隐约听到他在耳畔说了许多话,后来醒了,那些话都记得,本来不懂,就翻了许多书,才知道那些都是有关符医的理论。这些日子我把那些话翻来覆去的读,渐渐就明白了不少东西。”

她一脸茫然望着程雅和韩氏:“母亲,大姐姐,你们说,我为什么能听到北冥道长说的那些话啊?”

韩氏和程雅对视一眼,俱是一脸疑惑。

特别是韩氏惊疑不定,心想那日北冥道长救治微儿,就连符水都是别人端进去的,哪里对微儿说过什么话啊。

等等,难道说——

第六十三章 母女闲谈

难道微儿有成为符医的天赋?

在大梁,寻常百姓只觉符医神秘莫测,是有大本事的人,可要他们说出符医的常识理论,却没几个人能说出所以然来。

韩氏有所不同。

她云英待嫁时,是真正把程二老爷放在心上的,用了极大热情了解他的一切,而怀仁伯府以符医起家的背景,当然是要了解的情况之一。

老卫国公和玄清观的北冥真人有几分交情,她缠着父亲,了解了不少符医的事,这才知道,想成为符医,最讲究天分。

师长传道解惑,为徒者,耳听为下,观悟为中,意会为上。

这三种,就代表了三种不同的天赋。

比如北冥真人唯一的女弟子素尘道长,就是因为她对符箓制作之法能够意会大半,这才被北冥道长破例收为弟子。

除此之外,还有一类,仅凭一杯符水就能玄妙的感知到这符水所蕴含的信息,这样的人,拥有着符医梦寐以求的天赋,唤作通玄,一旦被人领进符医的大门,无不是天资纵横、惊才绝艳之辈,正是德高望重的符医们最渴望的传承者。

后来,韩氏嫁进程家,这才愕然发现,怀仁伯府没有她想的那般重视符医的传承,甚至那些族人还不如她了解的多。

一晃近二十载,未嫁前的热情与努力,成了韩氏生命中一道难以抹去的亮色,凡与此有关之事,她从不曾忘却。

想到这里,韩氏倒抽一口气,一脸震惊望着程微。

难道说。她的次女不但有成为符医的天赋,这天赋还是顶尖的吗?

怪不得,她一直在纳闷,她生的女儿怎么可能一无是处!

韩氏心跳急促,抓住程微的手问:“微儿,你果真能听到有人在你耳旁说话?”

“对呀。”程微答得干脆,一脸懵懂。心中却忍不住笑了。

从今日起。她就赖定了北冥道长,不管他是听闻后要证实,还是一笑置之。总之,她以后用符水祛病,总算有个出处了!

“母亲,可有什么问题?”程雅察觉韩氏兴奋异常。问道。

韩氏双眼发亮:“太子妃,你三妹能当符医的!”

“母亲——”程雅蹙眉。觉得韩氏有些糊涂了。

韩氏眉飞色舞:“太子妃,你知道吗,微儿有着万中无一的天赋呀,她能做到通玄!这样的天赋。北冥真人都会愿意收她为徒的!”

这话一出,程雅面色一变,而立在程雅身后的熊嬷嬷耷拉着眼皮亦是颤了颤。仿佛要把眼皮上的褶子挤没了,精明目光扫向那位殊色动人的少女。

“母亲!”程雅嗔怪喊了一声。

“怎么了?”韩氏不解。

程雅哭笑不得:“母亲。就算三妹有这样的天赋又如何,难道您还盼着北冥道长真的收微儿为徒不成?”

“那有何不可?”韩氏反问。

程微同样在心中悄悄问了一句。

母女二人,这一刻罕见的心有灵犀。

程雅觉得头疼,抬手轻轻揉着太阳穴:“母亲呀,您莫不是忘了,三妹要真的成为北冥真人的弟子,那就终身不得嫁人啦!”

这可真是太好了!程微猛然抬头,目光灼灼望着程雅。

程雅伸手拍拍妹妹的脑袋:“三妹别怕,母亲不是真的要把你送去玄清观,只是为你有天赋高兴呢。”

程微去看韩氏。

韩氏长叹一声,一脸遗憾,悻悻道:“我一时高兴,就给忘了,这玄清观规矩太严,女孩儿家不嫁人怎么成。”

她看着程微,安抚地拍拍她:“微儿,你大姐说得对,我只是高兴你有这样的天赋,但绝没有把你送去玄清观的意思。要真是那样,不说别人,就是你外祖母都不会答应的,你且放心吧。”

韩氏难得有耐性宽慰次女,生怕次女一受刺激,在这东宫发起疯来,那可就惹祸了。

程微都要哭了。

她放心什么啊,伤心且来不及呢,今日要不是大姐姐提醒,她还未留意,原来玄清观竟有这样贴心的规矩!

能成为一名名正言顺救人的符医,也算应了她当初因为违背誓言而受的惩罚,这样的美事哪儿找去!

熄了旁的心思,韩氏又为先前的事激动起来:“微儿,这么说,你说太子妃怀的是小皇孙,并不是胡乱说,真是你看出来的?”

程微毫不犹豫点头:“自然是的,母亲,我都是十四岁的人了,怎么会胡言乱语呢?”

韩氏面露喜色,去看程雅。

程雅神情却有些复杂。

听了自家妹妹这般笃定的话,哪怕不信,心中也是欢喜的,可是先前素尘道长分明说她这一胎,怀的是女孩儿…

母亲说三妹有成为符医的天赋,别说此事还没有定论,就算真是如此,三妹也不可能与素尘道长相比吧?

要知道,素尘道长已经拜在北冥真人门下十多年了。

眼角余光扫了一眼侍立在旁的熊嬷嬷等人,程雅微笑道:“是,妹妹确实是大人了呢,大姐相信你的话,等将来生了小外甥,你这当小姨的还要给他亲自挂长命锁呢。”

一句话,就把程微刚才的郑重其事与韩氏的激动给抹去了,让人觉得那还是一句小姑娘说的玩笑话罢了。

程微心中憋闷,却明白她不可能一步登天,想要取信于人,总要脚踏实地一步步来。

于是接下来,她敛眉低目,默默听韩氏和程雅叙话。

程雅与韩氏说了一会儿,见三妹沉默不语有些没精打采,遂笑道:“三妹,我和母亲还有些话要说,你听着没趣儿,不如去园子里走走呀,园子东北角有几株四季海棠,这时候开得正好。”

程微不愿让程雅觉得她在赌气,显得更孩子气,于是站起来道:“那我就去瞧瞧,大姐姐和母亲慢慢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