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时间总不够用,自从随着师父学习通阴阳之法。就沉迷进另一个玄妙的世界里。此外还要抽空钻研消渴症的治疗符水,哪里有时间学习道法。

好在她没有修道的打算,更没想着去争什么国师法统。道法不精亦无大碍。

北冥真人只是随口一问,很快说明了叫她前来的意图:“宫里送了信来,说明日一早太后前来上香。师兄想着由师妹出面接待更合适些,不知师妹的意思呢?”

太后?

程微对这位深居简出的太后几乎没有印象。或者说,就连京城那些顶级贵妇。近年来见过太后的都不多。

她只是略微犹豫了一下,便点了头:“好。”

程微对权势没兴趣,可绝大多数时候,真正能保护自己与家人的还是权势。出面接待天下地位最尊崇的女人。不求抱上大腿,结个善缘也是好的。

退一万步来说,她如今尚算自由。可小皇孙还在皇宫里呢,要是这位曾祖母能对小皇孙照拂一二。他们这些牵挂小皇孙的亲人也能放心些。

“师兄,太后是个什么样的人,可有什么避讳?”既是想着结个善缘,程微自然要多问一些。

这话却把北冥真人问住了。

“师兄都多年没见过太后了,印象里,太后有的时候很慈善,有的时候,咳咳,有些严肃。”

程微便明白,这位太后性子不会太随和。

见从北冥真人这里问不出什么来,程微干脆再次下山回到国公府,去问母亲韩氏。

“你说太后啊?”韩氏有些意外,“好端端怎么会问起太后来?”

程微就解释道:“太后要来上香,师兄要我出面接待。我怕犯了什么忌讳就不好了,所以来问问母亲。”

母亲与皇后是手帕交,少女时常以陪伴太后的名义进宫去玩,想来对太后要比旁人了解。

韩氏目光投向远方,闪过追忆:“太后啊,是个挺慈爱的人。太后对皇后很好,爱屋及乌,每次我进宫去,对我也很好。不过——”

韩氏语气一顿,收回目光看程微一眼,才接着道:“自打皇后被幽禁,太后就不耐烦见人,我最后一次进宫探望她,提起了皇后,太后还发了脾气,很是吓人。”

韩氏抬手替程微把有些凌乱的碎发往耳后抿了抿:“所以你记着,在太后面前万万不可提及皇后,最好是连与皇后有关的人事都不要提。除此之外,想来太后不会为难你一个小姑娘的。”

程微点头:“我记下了。”

“对了,太后喜欢吃红豆卷。”韩氏想起了什么,笑起来,“这还是皇后告诉我的。太后未出阁时喜欢吃红豆卷,进宫后渐渐喜怒不形于色,红豆卷又不是什么精细吃食,慢慢就没什么人知道了。”

“多谢母亲。”程微心里有了数,便起身告辞。

韩氏留她道:“等会儿就该吃晚饭了,用过饭再走吧。”

程微摇头:“不了,等下天该黑了,山路不好走。”

韩氏一听,不再留人,只是忍了又忍,这话到底只能跟女儿说说,遂拉她一下,小声道:“你止表哥昨日似乎与那狐媚子闹别扭了,这可真是新鲜事。”

看着母亲一脸八卦的样子,程微不由莞尔,问道:“怎么呢?”

“好像是你止表哥踢翻了那狐媚子的嫁妆,具体的就没人知道了。”韩氏毫不客气地嘲讽着,“呵呵,当初为了娶她,你止表哥闹腾得厉害。我还想着,这二人成亲后该如何要好呢,没想到这才多久,就开始闹别扭了。”

程微便笑起来,跟着道:“是呀,万事哪有一成不变的呢,人心亦不例外。”

程瑶的嫁妆,该是那两扇屏风吧。

她既是忍到昨日才对止表哥说,又怎么会打毫无把握的仗。

程瑶以孟宵的身份名扬去年重阳日,那两扇代表着她荣耀的屏风,又是出自宫里的物件,自然会被华贵妃赏下来当嫁妆。

止表哥只要不是鬼迷心窍,认为程瑶放个屁都是香的,就会想法子求证她的左手字是否与鞋垫中白绫上的一样,那还有什么比去看一眼那屏风更快的呢?

程微觉得这次下山收获颇丰,辞别了韩氏,高高兴兴回玄清观去了。

 

第三百九十四章 太后

相较于程微的高兴,程瑶的心情就没那么愉悦了。

她心烦得连午饭都没吃,两个陪嫁丫鬟一个是华贵妃赏的,一个是孟老夫人给的,对她虽然恭敬,却并不贴心。见她不吃,略劝了劝,就不敢开口了,害她连个台阶都没得下。

“你去看看,世子还在书房吗?”程瑶吩咐道。

穿粉色比甲的丫鬟点点头,转身出去了。

另一个穿绿色比甲的丫鬟就问道:“大奶奶,摆饭吗?”

中午主子没吃,她们当丫鬟的哪里敢多吃,现在已经饿得前胸贴后背,要是晚饭再不吃,整夜恐怕都要睡不着了。

程瑶扫了那丫鬟一眼,暗自恼怒。

要是个机灵的,这个时候就该去找世子,说大奶奶吃不下饭。这丫鬟看着伶俐,实则是个蠢的,哪比得上以前的巧容、侍书几人好用。

都是韩氏,毁她清白,斩她臂膀,害她现在孑然一身,便是受了委屈,都只能默默咽下。

程瑶心烦,站起来走到窗前,看那院子里的石榴树。

石榴花陆续开了,红火热闹,兆头极好,可在她看来,只是刺眼罢了。

兆头再好有什么用,她目前的身子又生不出孩子来。

想到这里,程瑶心中更烦。

原想着以韩止对她的感情,几年内就算无子,亦不要紧,谁想这才成亲多久,竟莫名对她甩脸子了。

难道说,男人就是这种德性,得不到的永远是最好,得到了。就成了鱼目珠子吗?

程瑶越想越恨,指甲划过窗棂,留下浅浅痕迹。

脚步声响起,身后有声音传来:“大奶奶,世子没在书房。”

“没在书房?”程瑶没有动,“我让小丫鬟在那盯着,你问过了没有。世子去了何处?”

自打昨日韩止无端踢翻了那座屏风拂袖而去。直到今日竟未曾进过她的门,程瑶对韩止自没有那种沉浸在****中的小女儿心思,早早就派了小丫鬟去盯着书房动静。

“问了。”粉衣丫鬟犹豫了一下。才道,“小丫鬟说…”

“说什么?别吞吞吐吐的!”程瑶本就心烦,听着就更烦躁。

粉衣丫鬟一咬牙道:“说世子好像去了盼盼姑娘那里。”

程瑶豁然转身,脸色铁青:“当真?”

粉衣丫鬟不敢看程瑶的脸色。垂首道:“小丫鬟是这么说的,瞧着世子进了盼盼姑娘的院子…”

程瑶嘴唇紧抿。大步往外走,走到门口折回来,倒在罗汉床上:“去请世子,就说我从昨晚到现在没吃饭。昏倒了。”

“是。”粉衣丫鬟低头匆匆出去了。

盼盼见韩止过来很是意外,脸上露出真切的欢喜:“世子好久不曾来,婢子去年冬从梅花瓣上采的雪水都要放陈了。世子。婢子给您泡杯茶吧,喝了保证神清气爽。有什么烦闷都消了。”

韩止看一眼盼盼,忍不住问:“你看得出来我不高兴?”

盼盼抿着嘴笑,一双眸子无比灵动,神态娇憨:“哪里需要用眼睛看呢,世子心情不好,用心就够了。”

俏丽活泼的通房丫鬟转身去泡茶,对男主人没有黏黏糊糊的不舍,更没有男女间的暧昧暗示,韩止顿觉轻松不少,自从成亲后第一次踏进这里的那点别扭就烟消云散了。

他有什么好愧疚的,只不过是太烦闷,想找个地方呆呆而已。

不能是书房,书房太安静,静得他克制不住去想屏风上的那首诗。

诗是好诗,字是好字,可是…可是那字却和微表妹给他看的鞋垫中白绫上的字迹一模一样!

那座屏风是瑶表妹当成嫁妆搬进府中的,总不能有错!

若是没有错,那微表妹说的就是真的了。

瑶表妹怎么能这样做!

或许…是姑母和微表妹对她不算好,澈表哥又偏疼微表妹,所以瑶表妹一时想岔了?

韩止已经是第十数次替程瑶找理由,可到头来还是无法说服自己。

十年寒窗苦,但凡是读书人,盼的就是科考那一日,瑶表妹这已经不是小女孩间那种小吵小闹,而是大恶。

“世子,茶泡好了,您尝尝。”

茶香袅袅,与之一同传来的还有女子淡淡体香。

韩止接过茶盏轻抿一口,闭了闭眼。

罢了,瑶表妹在怀仁伯府日子艰难,他该尽量体谅她。

门口有声音传来:“世子,您在这里吗?婢子是大奶奶身边的彩娟,大奶奶刚刚昏倒了——”

韩止猛然起身,随后回头看了盼盼一眼。

盼盼笑盈盈,神色没有丝毫变化,轻轻推他道:“世子快些过去看大奶奶吧,婢子就不过去了,免得大奶奶看见了心烦。”

说罢,俏皮吐了吐舌头:“世子别嫌婢子不懂事就好。”

韩止神色复杂,最后说了句:“没有,你很懂事。”

这才随着彩娟过去了。

盼盼看一眼渐冷的茶,抿唇笑起来。

世子那个人呀,重情又薄情,作为世子第一个女人,来日方长,她才不急呢。

翌日。

程微见到太后时,有些意外。

她本以为懒于见人性情又有些古怪的太后该是一副老态龙钟、一脸严肃的模样,却不想瞧着竟像是才四十出头的人,穿着低调奢华,自有一股令人不敢轻视的气势,只有淡淡笑起来时眼角细细的鱼尾纹暴露出岁月对她的磨砺。

太后身后跟着四位嬷嬷,两位五十来岁的模样,另两位四十上下,其中一人一直垂着头,表情有些木讷。

程微随意扫了一眼,不由怔住,再次看了那表情木讷的嬷嬷一眼。

那人神情虽有几分呆滞,可一双眼睛无端觉得熟悉。

她有了这疑惑,就忍不住多看几眼。

太后往前一步,不动声色遮挡住那位嬷嬷,开口道:“小真人便是国师新收的弟子么?”

程微收回目光,笑着道:“不敢当真人的称呼,太后娘娘叫我道号玄微就好。”

“玄微啊——”太后点点头,“真是好名字。那就请玄微道长带哀家去上香吧,哀家难得出宫一趟,上完香还想在观里走走,见见故人。”

三柱清香,跪地叩拜,可以看出太后在敬香时很是诚心,至于是否许愿,程微便不得而知了。

太后来得早,上完香,程微便先陪她吃早饭,就发现太后只留了两个年长些的嬷嬷伺候着,另外两个年轻些的并没在眼前。

 

第三百九十五章 身份(龙吉Xiao仙+)

程微其实不是个心思多的人。这样的人,往往注意到一件事,就格外认真一些。

她越想越觉得奇怪。

那个嬷嬷,到底为何会觉得眼熟呢?

她一定在哪里见过!

因为心里存了事,程微从韩氏那里取的经就没用上,太后由两个嬷嬷伺候着不紧不慢用饭,她则默默陪吃,一句多余的话都没有。

这样一来,太后反而多看了程微几眼。

太后敬仰玄清观,可在她心里,玄清观中唯一值得她敬仰的唯有国师一人而已。

北冥真人无功无过,她对其没有什么喜厌,而北冥真人那个女弟子,好像道号素尘的,多年前她曾见过几面,每见一次都很反感,总觉得那女道士眉眼太过灵活,少了出世之人的清心寡欲,多了世俗的浊气。

今日一见国师新收的女弟子,年纪虽幼,却还不错。

人的第一印象是很重要的,太后对程微有了些许好感,就有了说话的兴致,指着碟子中的红豆卷道:“哀家一直喜欢吃玄清观的素斋,许久没来了,没想到还多了这样一道点心。”

若是没有韩氏的指点,程微只以为太后随口一说,而现在,她想太后心情应该是不错的,就笑道:“我平时很喜欢吃。想着太后或许会喜欢,就吩咐厨房的人做了。”

太后眸光转深,语气意味深长:“呃?玄微怎么会认为哀家会喜欢?”

程微被问得一愣,随后理所当然道:“因为是甜的嘛。”

太后一怔,然后就笑起来:“说的是,人生百味,谁不喜欢甜的呢。”

说罢。淡淡扫身侧的嬷嬷一眼。

嬷嬷会意,立刻又夹了一只红豆卷放入太后碟子里。

太后笑看着程微:“那以后哀家若是还来玄清观,玄微可要记得哀家喜欢吃这甜甜的红豆卷。”

“太后放心,记得的。”

饭桌上重新安静下来,只闻轻微的碗筷相碰声。

饭后,太后喝过茶,对程微道:“玄微道长。国师没有闭关吧?”

“没有。师尊近来一直在观中。”

太后露出轻松的笑容:“那便好。国师已有四十载未曾入世,哀家敬仰已久,今日过来。正好去拜见一下。玄微道长,烦请你给哀家带路吧。”

程微没有想过太后会提出这个要求,不过她向来不爱替旁人做主,既然是带路。那她只负责带路就是,至于见与不见。就是师父的事了,于是没有迟疑地道:“好,太后请随我来。”

太后见她回的这样畅快,眼角笑意更深了些。

路旁银杏树叶子更繁茂了些。遮挡了多半阳光,走了约莫一刻多钟,程微在一处院子前停下来:“师尊便在这里了。”

靑翎真人一个人惯了。住的地方连个伺候的道童都没有,只有按时过来送饭、扫洒的童子。程微便请太后稍后,直接进去问。

片刻后,她返回来,冲太后拱手:“太后,师尊请您进去。”

太后含笑颔首:“有劳玄微道长了。”

程微目光追随着太后,直到她的身影消失在门口。

而她其实真正留意的,是紧随其后的两位年纪稍轻的嬷嬷中的一位。

太后真是有意思,用饭时留下的是两位年长嬷嬷,见师父时是另外两位,这是随意的安排,还是别有用意呢?

程微想得入神,目光不由落在候在外面的两位年长嬷嬷身上。

二人一个长相寻常,一个依然能瞧出年轻时的秀丽来,不过乍然看去,给人的感觉是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