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和我的沙雕老公上一章:第 4 章
  • 我和我的沙雕老公下一章:第 6 章

“……小寒说得对。”刘素芬没想过夏立夏能回去,才帮韩高氏劝小寒,现在听小寒说完,心一揪一揪的痛,“娘,夏同志和小寒的事算了吧。”

韩高氏皱眉道:“瞧你那点出息。夏同志都是咋和你说的,你从头到尾讲一遍,我去找他。”

“啊?”小寒楞了一下,“你,你找到干啥?”

韩高氏:“我去问问他,以后你和他娘吵架他帮谁,他说帮你,你就嫁给他。他要是敢犹豫,我就说,你,你要————”

“离婚吗?”小寒接道。

一直没开口的韩老头放下烟袋,“不能离婚!”

小寒上辈子生于一九八零年,二十一世纪初,她二十出头的时候,她妈给她介绍对象那会儿曾说过一句,结婚是一辈子的大事。当时小寒顺嘴接道,现在没人把结婚当成一辈子的大事,合则聚,不合则散。话音没落,她妈就朝她背上甩一巴掌,嫌她胡说。

那时候的人还把离婚视为很丢脸的事,小寒挺理解韩老头突然开腔。不过,小寒对婚姻的态度一直没变——可有可无。

“不能离婚?”小寒故意问,“那夏立夏的娘要是知道我怕离婚,奶奶让夏立夏写保证书,他娘也敢欺负我。夏立夏的娘又不是后娘,夏同志不可能一直帮我。”

韩有福:“小寒说得对。娘,你舍得把小寒嫁去帝都,我可舍不得。”

“你懂个屁!”韩高氏之前闹着让夏立夏负责,是打算让夏立夏和小寒先订婚,明年或者后年再把小寒嫁过去。中间这一两年,韩高氏就可以光明正大使唤夏立夏干活。然而,她千算万算没算到夏立夏快回城了。

小寒说到有娘家和没娘娘没啥区别,韩高氏松动了,随后想一下,更加坚定要把小寒嫁给夏立夏,“小寒和夏同志结婚,她就是城里人,以后——”

“城里人又咋了,不干活照样吃不上。”韩有福道。

小艾点头,“爹说得对。奶奶,我不要夏同志当我姐夫。”

“大人说话你少插嘴。”韩高氏瞪着小艾,“小寒,我问你,你想不想面朝黄土背朝天一辈子?”

小寒:“我本来就是农民,我觉得当农民没啥不好。”

“你——”韩高氏咬咬牙,恨铁不成钢,“个没出息的东西。”

小寒抿抿嘴,心说你才没出息,你全家都没出息,“随便奶奶咋骂,反正我不想嫁给夏同志。”十分光棍的说完,就问,“娘,面条擀好了没?没有我去擀面条。”伸手就要拿刘素芬手里的擀面杖。

啪!

韩高氏朝她手上一巴掌,“晚吃一会能饿死你?!”

第11章商议亲事

小寒的手背迅速红了,不敢置信,“奶奶!”

“别叫我奶奶,我没你这种不长脑子的孙女。”韩高氏很嫌弃小寒,瞥她一眼就转向韩老头,“老头子,你说这事咋办?”

小寒转向韩老头,很好奇他能说出多么不要脸的话,嘴巴却没闲着,小声嘀咕,“还能咋办,除非夏同志的娘死了。”

此话一出,四周静下来。刘素芬看向韩有福,韩有福看他爹,他爹韩老头看韩高氏。韩高氏下意识说:“老头子,杀人可是犯法的。”

“噗!”小寒笑喷。

韩有福颇为无语。韩老头觉得丢脸,“你就想到这个?”

“我,我……”旁人都说韩高氏是小韩村最厉害的女人,她也觉得自己很厉害,乍一听应该有文化有礼貌,通情达理的城里人比她还厉害,才不知道该咋办。现在韩高氏依然不知道该怎么办,可是让她放弃,她又不甘心,“老头子,要不让夏立夏的爹娘来一趟?咱们当面锣对面鼓的说清楚,也让夏家人知道有咱们给小寒撑腰,别想随便欺负小寒。”

小寒很想翻白眼,碍于原主不敢,咬咬牙压制住本性,“夏立夏的娘要是知道他想和我在一起,可能还会反对。”

“对,对,大姐说了,城里人都看不起咱们农村人。”小艾说。

韩有福皱眉道:“你哪来这么多话?”夺走刘素芬手里的擀面杖塞小艾怀里,“去擀面条,小虎,去烧火。”

“我不去,别以为我不知道你们想把大姐往火坑里推。”小艾躲到小寒身后说,“大姐老实,不会跟你们闹,我会。你们不说咋对付夏立夏的娘,大姐愿意嫁给夏立夏,我也得把这事给搅黄了。”

韩高氏扬起巴掌,“皮又痒了是不是?”

“娘!”韩有福道,“依我看你和爹也别商议了。”夏立夏是城里人,学问深,长得好,在韩有福看来是不错,但世上不错的人有很多,夏立夏并不是独一无二的那个,“夏同志想娶小寒这事就当咱们不知道。”

韩高氏:“你当不知道就行了?现在全村人都知道夏同志想娶小寒。你瞪我干啥?又不是我说的,是小寒自己在村东头当着那么多人的面说的。她不嫁,你就等着被戳脊梁骨吧。”

“说得好像大姐嫁了就不会被说一样。”小艾不禁嘀咕。

韩高氏猛然转向小艾,“再说一遍!”

“我再说几遍都行。”小艾抬脚跑到韩有福身后躲着,“忘了你为啥跟小胖的娘打架了?”

小虎补充道:“小胖说奶奶赖上夏同志,非得叫夏同志娶大姐。”

“你今天咋也这么多话?”韩高氏非常不高兴,“腿不疼了?”

刘素芬想起来了,小寒刚才说小虎都哭了,“腿没事吧?我看看。”说着,蹲下去挽起小虎的裤脚。

“没事,不疼,娘。”小虎怕痒,连连往后躲。

刘素芬见他这样顿时哭笑不得,“我都没碰你。”

“没碰也不能碰。”小虎把裤脚放下来就问,“奶奶为啥一定要大姐嫁给夏同志?因为他是高中毕业,还是城里人?”

韩高氏:“他是城里人这一条就够了,更别说他还是帝都人。别人做美梦都不敢想,轮到你大姐头上,她不愿意,真不知道她脑子咋长的。”

“长得很好,脑子不好使是你打的。”韩有福瞥一眼韩高氏,不待她开口,又说,“别说夏同志是帝都人,他爹是帝都市市长,小寒也不嫁。”

韩高氏张嘴就想骂,一想到韩有福晌午闹分家,到嘴边的污言秽语又咽了回去,“小寒不想嫁给夏同志,就是担心夏同志的娘欺负你?”

小寒担心有三,第一是怕夏立夏上辈子的老婆是原主,其二是担心夏立夏懦弱没担当,最后才是婆家人不好相处。

小寒上辈子是华国大满贯影后,出事前拍的电影是圈内大佬的片子,大制作,她还是女主角,在同龄人都开始演婆婆妈妈的时候,她还能接到这样的戏,可见一斑。

小寒的父母虽是文艺工作者,但能帮她的有限,从她十七八岁出道,到三十八岁陨落,能红二十年,可以说全靠她自己周旋。凭她的手段,夏立夏的娘是孙悟空,她也能把对方攥在手心里揉捏。

如今小寒十八岁,非常非常年轻,潜力无限,没必要这么着急把自己嫁出去。可这些话不能说,说出来,凭原主小学三年级没上完,老实的根木头似的,别说韩高氏不信,堪堪十岁的小虎也不信她自己能闯出一番事业。

话又说回来,其实嫁给夏立夏也不是没好处,随夏立夏到帝都,她就可以报考华国戏剧学院了。小寒上辈子上过大学,现在还想去,并不是为了充实自己,而是为了学校资源。她师兄师姐手里的资源漏一点给小寒,就够小寒养活自己,更别说老师手中握着的资源了。

立夏曾提到他家的房子被收走了,凭这一点小寒可以断定夏家是大户人家。以后政府把夏家的房子还给夏家,小寒也不用担心到城里没地方住。

夏立夏说他能买得起三转一响,这个钱也不可能是他出,因为他是知青,手里没几分钱。他父母有这么多钱,那工资一定很高。工资高等于职位高,哪怕夏立夏的父母帮不上忙,小寒也可以借着他们的名头行事。

基于这些,小寒和立夏谈婚论嫁时,才没直接拒绝他,给自己留些余地。小寒听到韩高氏的话,眨了一下眼,“奶奶想让我嫁得好,这点我知道。”

“知道就好。”搁以往韩高氏早开骂了,韩有福在旁边,韩高氏都不敢大声吼小寒,“你怕夏同志的娘,我教你,你跟我学,她就不敢欺负你了。”

韩有福不禁皱眉,“娘,小寒说夏同志的娘比你厉害,跟你学没用。”

“对!”小艾从韩有福身后闪出来,“奶奶就死了这条心吧。”

小寒提醒道:“还有一点,奶奶,我嫁到夏家是高嫁,你还管夏同志要东西,和我姥姥把我娘卖给你有啥区别?”

“我——谁说的?!”韩高氏瞪眼道。

韩有福快速接道,“难不成夏同志给多少聘礼,娘给多少嫁妆?”

嫁妆?她压根没想过,韩高氏张张嘴,觉得不能说实话,否则她儿子又得闹分家,“我是这样想的。”

韩有福睁大眼,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刘素芬看向韩高氏,脸上写满不可思议。

小艾一副“我是在做梦”的样子,小虎惊得张大嘴。韩老头看向韩高氏无声地说,你是不是有病。

韩高氏顿时觉得出气多进气少,忿忿道,“咱家还没穷到卖闺女的地步。”

韩有福有一个姐姐和一个妹妹,韩有福的姐姐妹妹小时候,战乱纷纷,百姓日子艰辛,韩高氏就想把闺女嫁到高门大户。

建国后土豪乡绅的日子不好过,韩高氏不敢把闺女嫁到大户人家,在给两个闺女挑对象的时候,也是挑普通百姓里过得最好的,哪怕要多出一些嫁妆。

韩有福的姐姐妹妹早年埋怨过韩高氏眼里只有钱,生儿育女后体会到当家难,近些年不怨韩高氏了,明知韩高氏有钱,在她哭穷时,也会给她一些钱。逢年过节,姐俩还会给韩老头和韩高氏做新鞋或买些好吃的。

韩高氏算过账,俩闺女嫁人时她多出的嫁妆早回来了。小寒是全家长得最好看的,韩高氏也打算给小寒挑个富裕人家,得知夏立夏亲了小寒,韩高氏才会那般生气。随后想起村长说过夏家挺有钱,韩高氏这才决定赖上夏立夏。

韩老头说他打算给小寒找个对象,也不是瞎话。关于小寒的对象,夜深人静的时候,老两口没少琢磨。

小寒有原主的记忆,知道两个姑姑嫁得好,对韩高氏的话依然半信半疑,敛下眉眼,沉吟片刻,就说,“奶奶,我信你。可是——”

“可是啥?”韩高氏一看她松口,连忙说,“想说啥直接说,别磨磨唧唧的。”

小寒眼珠一转,计上心头,试探着说,“奶奶,以后夏同志的娘一欺负我,我就把你接过去?”

“啊?”小艾惊呼,“接奶奶?和夏同志的娘打架吗?”

小寒:“夏同志的娘是长辈,我跟长辈吵架,左邻右舍,还有夏家人一定会说我不懂事,不孝顺。奶奶是他娘的长辈,她娘要是敢跟奶奶动手……”说到此,小寒转向韩有福,无声地问,爹,这样行吗?

韩有福很意外小寒能说出这番话,一看她心里也没底,便误认为小寒想破脑袋才想出这么个主意,笑道:“娘,我觉得可以。你要是同意,我就同意。”

“可,可夏同志的娘在帝都,我这老胳膊老腿咋去?”韩高氏说着连连摇头,“不行,不行。”

小艾:“奶奶,我陪你去。”

“你去来回车费不要钱?”韩高氏脱口而出。

第12章你来我往

小寒乐了,这个老太婆,真是掉钱眼里了,“奶奶,钱让夏同志来出。”

韩高氏心中一动,直视小寒,“你老实说,夏同志到城里一个月能拿多少工资。”没容小寒开口,拽着她的胳膊,“去屋里说。”

小寒家的房子两边是空宅基地,不怕隔墙有耳,一家人才敢在院子里说这事。即便如此,韩高氏也怕从她家门口经过的人听见。

小寒到屋里就说:“奶奶,其实我刚才还没说完。”

韩高氏扬起巴掌就要打她。随后进屋的韩有福一个箭步冲过去,抓住韩高氏的胳膊,“娘!”

“你看看她。”韩高氏气得瞪大眼,“现在连我都敢瞒。”

韩有福:“她瞒你是因为怕你,你别动不动就打小寒,小寒也不会说一半留一半。”

“爹说的对。”小寒点头道。

韩高氏很生气:“你还敢点头?”

“娘还想不想知道小寒要说啥?”韩有福问。

韩高氏狠狠剜了小寒一眼,“快说!”

小寒把立夏想考大学,又让她考中专的事说出来,不过没说今年恢复高考,而是说这一两年能恢复,“夏同志说他大学毕业后一个月能拿四五十,我能拿二三十块钱。”

韩高氏睁大眼,不敢相信,“这么大的事——”

“娘,你别吼。”韩有福皱眉,“多大点事?夏同志一个月挣两百,小寒赚一百,也不一定能落到他俩手里。”

韩高氏呼吸一窒,下意识找韩老头。

考大学这种事超出韩老头想象,更别说一个月四五十块钱,甚至一两百……韩老头思索好一会儿,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小寒还想不想上学?”

小寒想笑,这个老头子又想把皮球踢给她?小寒偏不让他如意,“爷爷,我下学十年了,初中还没上,夏同志天天教我,我也考不上中专。”

韩老头脸色微变,砸吧一口旱烟,吐出烟圈,烟雾遮住韩老头的神色,“聘礼的事按你奶说的办,夏立夏的娘敢欺负你,你奶去给你撑腰,也不能全指望家里。

“日子是你的,你自己不厉害点,就算不嫁给夏同志,找个像你娘这样的婆婆,到了婆家也得受欺负。别觉得我吓唬你,婆婆好说话,小姑子、嫂子,婶子大娘不一定好相与。”

“你爷爷说得对。”韩有福没想到他爹还能说句像样的话,“不过你若是在这十里八村找一个,离咱家近,不学厉害点,也没人敢欺负你。”

韩高氏:“十里八村没啥像样的小伙子。”

“娘当我没出过村?”韩有福瞪着眼道,“你说的没有是指和夏同志比。”

韩高氏:“你知道这点还不让小寒嫁给夏同志?”

“结婚是俩人的事吗?”韩有福反问。

韩高氏张张嘴,发现无言以对,索性转向小寒,“你不想嫁给夏同志,我也不逼你。不过你以后吃了上顿儿没下顿儿,别找我们借钱借粮。”

小寒心想,绝对不会。然而,见韩高氏这样,猛然想到她如果不嫁给夏立夏,找韩高氏要点钱去省城闯荡,韩高氏肯定不给她,她爹娘也会拦着她,因为原主老实,她便宜爹娘也不放心她一个人出去。

这么一想,小寒觉得跟夏立夏去帝都只有她赚了,“嫁给他也行,你先别高兴,奶奶去找夏同志说说,他敢欺负我,我就和他离婚,不是真离,只是吓唬吓唬他。还有一条,先不和夏同志扯证,等我和他到城里待几年,他娘欺负我的时候,他向着我,我们再办结婚证。”

“我还以为你要说啥呢。”韩高氏见小寒面色很严肃,心肝直颤,听她讲完瞬间放心了。

韩有福见状,不禁摇头,“小寒,你爷爷奶奶没有结婚证,你都上小学了,我和你娘才领证。”

小寒顿时睁大眼,疑惑又不敢相信。

韩有福好笑道,“你这个傻孩子啊。在咱们农村媒人上门提亲,两家办过酒席就是结婚了,好像法院也认。你说不扯证,不扯证你们也是夫妻。”

小寒眨了眨眼睛,这点她真不知道,便胡诌道,“夏同志提过结婚证,难不成城里人都要扯证?”

“城里的规矩我不清楚,可是法院都认,那城里肯定也和咱一样。不可能城里人犯法没事,咱们犯法就得被抓起来。”韩有福说着,停顿一下,“这些都是小事。小寒,爹还是觉得夏同志不行。别听你奶奶瞎说,只要男人干活,就不会让你饿着。十里八村没有,爹就去你姑那边找。”

韩高氏连忙说:“有福,小寒的事要她自己做主,这话是你说的。”

“是我说的不假。”韩有福道,“小寒才十八岁,都不知道办了酒席,不扯证也是结婚,我不得给她说清楚?”

小艾拿着擀面杖晃晃悠悠道,“爹说得对。”

“把擀面杖给我。”刘素芬和全天下母亲一样,希望闺女嫁个好人,一生吃穿不愁。如果衣食无忧的代价是闺女被婆婆欺负,刘素芬宁愿闺女嫁个普普通通的庄稼汉。现在韩老头发话,韩有福又帮小寒,刘素芬放心下来,往外面一看天要黑透了,再不做饭就得点煤油灯做饭,“过来给我烧火。”

小艾扯一下小虎,“你去。”

“你咋不去?”小虎反问。

小艾:“我得帮大姐。”

“你大姐不用你帮。”韩有福道。

小艾转身到小寒身边,抓住她的胳膊,“我觉得大姐需要我。”

刘素芬瞥她一眼,叹了一口气,“小虎,过来烧火。”

“可是,可是我也想听大姐要不要嫁给夏同志啊。”小虎犹犹豫豫道。

刘素芬:“你大姐同意了。”

“大姐说了吗?”小虎看向小寒,“我咋没听到?”

小寒抿嘴笑道:“我没说。”

“你奶奶都要帮你了,还不行?”韩老头皱眉道,“还想咋样?”

小寒很想翻白眼,这话说的好像是她求韩高氏帮她一样,“彩礼啊。奶奶要三转一响,还是手表?”

“对了,还有这事。”韩高氏先前只顾得高兴夏立夏要娶小寒,后来被夏立夏的娘很厉害给惊着了,把“手表”忘得一干二净,“别让他给你买手表,叫他给你买洋车子。”

洋车子是什么鬼?小寒皱眉,“洋车子?”

“对!”韩高氏道,“和村长家一模一样的。”

村长家的车子?小寒仔细想想,只想到一辆二八自行车,她去村长家的时候,车子就放在院里,便试探着说,“那么大的车?我不会骑啊。”

韩高氏:“给你爹。”

小寒想翻白眼,这个老太婆,果然没让她失望,“爹,你要吗?”

“我不要。”韩有福道,“我整天呆在村里,用不着车子。小寒,也别让夏同志给你买手表,钱留着你们以后用。到了城里,啥都要钱买,手里有点钱,省得以后作难。”

韩高氏:“不行,车子必须买,没钱就找他爹娘要。”

“娘,村长家那辆车子要一百二,人家夏家能有多少钱?”韩有福道,“夏同志家不可能只有他一个孩子,小寒花这么多钱,以后她妯娌会咋看她?”

韩高氏张张嘴,想一下,“啥都不要就把小寒嫁过去?想都别想。”说着,转向小寒,“不买车子,以后你在夏家被欺负死,我也不过去。”

“那我就不嫁了。”上辈子在圈子里看多了貌合神离,私下里各玩各的的夫妻,在小寒看来婚姻就是一块遮羞布。结婚对她有很多好处可以嫁,好处太少,麻烦事多,自然是不嫁,“我一开始就不想嫁给夏同志。”

韩老头瞪着小寒。

韩高氏噎的睁大眼,点着她的脑袋,“你,你——”

小艾拽一下小寒,把她拉得离韩高氏远点,“奶奶,我姐不傻,你咋想的,小虎都能看出来,嘴上说给我姐很多嫁妆,谁不知道你以后还会要回来啊。你是不是又想打我,打我也得说,你不想要回来,就不会那么着急问我姐夏同志一个月赚多少钱了。爹,我说的对吧?”

韩有福跟着说:“娘,你和我爹都这么大年纪了,花不着钱,还整天惦记着钱,有劲没劲?”

“我,我……”韩高氏张口结舌,“我是给你存的。”

韩有福:“你给我存?给小寒看病剩的几毛钱,还找我要回去?”

韩高氏哑巴了。

小艾最喜欢看到她奶奶吃瘪,“奶奶啊,我得提醒你,夏同志要娶我姐,是觉得我姐好,你再要这要那,夏同志气得不娶了,过几天回城了,我看你咋办。”没容韩高氏开口,又说,“我姐刚才说夏同志讲的,上大学不要钱,国家还给钱,一毕业就能拿四五十块,夏同志一年挣的可是够咱们家攒十年的。奶奶,你要想清楚啊。”

“我先打死你个死孩子!”韩高氏的小心思被小艾明晃晃说出来,恼羞成怒,脱掉鞋底就揍小艾。

小艾三天两头挨打,说话的时候就防着韩高氏,一看她奶奶弯腰,就往外面跑,边跑边喊,“奶奶打人啦!”

“娘,她一个孩子,别跟她计较。”韩有福拦住韩高氏,“夏同志那边我去说,夏同志同意买车子,你就得给小寒准备那么多嫁妆。不行,准备太多的话小寒走的时候也没法带走,要不就做些被子衣服啥的,你再给小寒一百块钱?”

韩高氏陡然拔高声音:“我没钱!”

第13章商讨新房

“娘,我是你儿子,你有多少钱,我不知道?”韩有福瞥她一眼,就看向他爹,“你们别为难夏同志,以后你们老两口去帝都逛逛,夏同志不招呼你们,小寒也不愿意。”

韩老头想说他不去帝都,话到嘴边忽然想起帝都是首都,长城故宫颐和园,他这辈子只听说过,嘴巴动了动,“行吧。咱不能让人家城里人看扁。”

“那我现在去找夏同志?”韩有福道。

韩高氏:“你闺女多的嫁不出去了,天都黑了还去找他?后天再去找他,晾他两天。”

“娘!”韩有福皱眉道,“你刚说过村里人都知道夏同志想娶小寒,不怕明儿前后邻居问你?”

韩高氏:“问我咋了?我就说小寒还没想好。”

“谁信啊?”韩有福对她无语,“别忘了,你今天上午还和村长吵呢。”

韩高氏噎住了。

小寒忍着笑,“奶奶,夏同志没房子,我和他成亲后住哪儿?”

“对,我都没想到。”韩有福转向他爹,“车子就别买了,让夏同志盖两间房?”

韩老头看向韩高氏,韩高氏想一下,“那他盖的房子,等他们走了,给咱们?”

“娘,你够了。”韩有福道,“能不能别啥都惦记?”

小寒又想笑,“奶奶,村里有夏同志的宅基地吗?”

“他一个知青,哪来——”韩高氏停顿一下,“老头子,没地,没地咋盖房子?”

韩老头又抽一口旱烟,“有福,去找村长问问,夏同志是他侄子,村长不给他一块地,他也得给夏同志弄两间房出来。”

“爹,我和你一起去。”小寒正想找个机会试试立夏,他上辈子的老婆要真是原主,小寒就在他面前装两年,等她在帝都站稳了再露出真面目,届时立夏要分开,那分开就分开。不是么?她自然是渐渐露出本性,“爹先去找村长,我去找夏同志说点事,然后爹再去把奶奶要给我撑腰的事告诉夏同志。”

韩有福看向他爹娘,韩高氏和韩老头相视一眼,韩高氏发话,“你去吧。”

父女俩走到门口,韩有福就小声说:“小寒,你真想好了?你随夏同志到帝都,身边全是夏家人,夏同志若是不在家,你有个头疼脑热的都不知道该找谁。”

小寒:“城里跟咱们不一样,我挑水浇田的时候听知青说,出门就是菜市场、医院和学校,路比咱家锅台还亮堂,可方便了。”

“真像你说的这样,城里是挺好。”韩有福说着,突然想到一件事,“你以后生了孩子咋办?”

小寒皱了皱眉,“生……孩子?”

“是呀。”韩有福道,“你出生的时候,你奶奶见你是个女娃,你娘坐月子的时候,我去河里抓几条鱼,叫你奶奶做给你娘吃,她都不做,还是你小姑做的。夏同志的娘不好,夏同志又得上班,以后你坐月子谁照顾你?”说到此,又忍不住说,“要不,算了吧。”

小寒现在才十八,没想过生孩子,见韩有福考虑这么远,感动的同时又觉得好笑,“爹,我到城里可能得上学,夏同志不会让我这么早生孩子的。夏同志大学毕业再过两年,小艾也该上大学了。”

“小艾上大学?”韩有福惊讶,“咱家的小艾?”

小寒:“小艾聪明,我走后你盯紧点,跟奶奶说让小艾上初中,小虎和小艾上高中的钱我来出,考不上大学就考大专。”此时很多大专院校是后来的二本甚至一本,“上大专国家也给钱。”

“这些都是夏同志说的?”韩有福忙问。

小寒胡诌道,“是呀,不然我哪能知道这些啊。”小虎是原主带大的,和原主一样老实,韩高氏怕村里的皮孩子欺负小虎,就让小艾和小虎一起去上学,姐弟俩在一个班,“小艾和小虎有本事了,以后夏家人还得巴结咱们呢。”

“对对对,他俩是得去帝都上大学。”韩有福道,“他俩不在家,咱家没那么多人吃饭,少挣点工分也没事,等你生孩子的时候,你娘就能去帝都照顾你了。”

小寒头疼,怎么又绕到孩子上面了啊。

“爹说的对,我都没想到。”其实小寒想说,再过几年就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了,“等我和夏同志到帝都,就给小艾和小虎买几本书寄回来。”

韩有福:“咱家这么多事,夏同志会不会嫌烦?”

小寒心想,他嫌烦也不敢说出来,“不会的,夏同志挺好。”顿了顿,道,“不然也不会跳下水救我。”

“对,你的命还是他救的。”韩有福想到这点,忽然觉得自己拦着小寒,还说夏立夏不好,很不厚道,“你去知青点吧。”

村长家在东,知青点在南,小寒等她便宜爹往东去了,才往南去。然而,刚走几步,就感觉有人跟着她,回头一看,十分无语,“你咋来了?”

“奶奶叫我来的。”小艾道。

小寒好笑,“你以为我不知道,怕奶奶打你,你一直躲在门外?”小艾停下来。小寒叹了一口气,“跟我去也行,我和夏同志单独说话的时候,你不能跟着,得留在知青点等我。”

“好的。”小艾以为小寒不让她去,听到这话笑着跑过来,“我就知道大姐最好。”抱住小寒的胳膊,“大姐,你和夏同志去帝都了,还回来吗?”

小寒:“我爹娘亲人在这里,肯定得回来。你好好学习,以后放假了,我来接你和小虎去帝都玩儿。”

“真的?”小艾睁大眼,随即摇摇头,“不行的,大姐,我和小虎过去,夏同志的娘会说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