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说的不对?”立夏懒得跟她废话,“亲家婶子,看在你是妞妞的姥姥的份上,我才提醒你。人啊,要知好歹。”目光停留在田蓉身上。

田蓉的脸一下红了,期期艾艾地说,“妈,爸活着的时候说他的工资都是你领的,可是你却不给他钱,他就找我们要。我们存的那点钱都被爸花光了,您必须得存点钱。”

田母张了张嘴。

立夏抢先说,“亲家婶子真厉害,俩人的工资都不够你用。”说着,看向田蓉的姨和舅舅,“你这个样子,我大哥真养不起,以后你们也帮忙出点,毕竟是你们的姐姐。”

“他们没钱。”田母脱口道。

立夏:“我大哥也没钱啊。”

“我,我不要他的钱。”田母道。

立夏扯了扯嘴角,“您这么说我就放心了。你们单位没事,我单位有事,走了。”冲他二哥挥挥手,跨上车子走人。没有去电视台,而是直接回家。

今天是九月一号,小艾和小虎报道的日子。小寒没空,立夏就跟韩有福说,他下午陪他们过去。

小虎和小艾不让他陪,韩有福觉得立夏懂得多,就让他俩听立夏的。

立夏到家,刘素芬和小艾就把饭做好了。见他回来把菜盛出来,韩有福端到堂屋发现不对,“你二哥没回来?”

“还得过一会儿。”立夏道,“咱们先吃,等他们回来,叫我大嫂再做。”

樊春梅递给他一一双筷子,“你大嫂的舅舅和姨没说房子的事?”

“他们不敢。”立夏道,“土地证在大嫂手里,他们就算想找关系卖房子,也没人敢买。”

小虎咬一口馒头,“不一定,姐夫。”

“没土地证的房子也有人要?”立夏问,“你见过?”

小虎:“我没见过。但是他们如果找关系说土地证丢了,重新补办一个,或者有人贪便宜,真搬进去,就算最后能要回来,也得费一番周折。”

“这倒也是。”立夏仔细想想,“田家那个老太婆不喜欢大嫂,还是个法盲,为了弟弟都能上刀山下火海,指不定真能干出这种事。”

韩有福提醒他,“你爸是书记。”

“我爸那个书记管市里的大事。”立夏道,“这等小事闹到他面前,对方很有可能说我爸倚势欺人,有理都能成无理。”

韩有福迟疑道:“不可能吧?”

“现在人同情弱者。”立夏道,“谁弱谁有理。”

第123章不可理喻

韩有福忙问:“那该咋办?”

“凉拌。”立夏道,“我是他弟,不是他老子,不可能帮他一辈子。再说了,他老子我爸都懒得管他,让我出面,我要不是看在孩子的份上……小虎,给我拿个馒头。”

小艾起身给他拿一个,“姐夫,吃过饭就去?”

“对。”立夏道,“你俩真打算住校?”

韩有福:“让他们住学校里。在学校晌午能睡会儿,下午放学还能去图书馆看书。”

“就怕晚上跑出去玩儿。”立夏瞥一眼小艾和小虎。

韩有福和刘素芬不约而同地看向他俩。姐弟俩被看的浑身一僵,小虎慌忙说,“我哪儿也不去。”

“我也不去。”小艾道,“爹,娘,别听姐夫乱讲,学校那边没啥玩的。”

小艾跟谁都能打成一片,经立夏一说,韩有福对她一万个不放心,“回头我跟你姐说一声,没事就去你学校看看,晚上。”

“爹!”小艾仰天长叹,“我都十八了。”

韩有福:“你才十八。”

“成年了。”小艾道,“我姐像我这么大的时候都和姐夫结婚了。”

韩有福:“你姐没上过初中和高中也能考上大学,你能吗?”

小艾噎住了,摆摆手,“不跟你说。”

“我跟你姐说。”韩有福道。

小艾:“随便。”夹一块番茄,“二婶咋不吃?”

“正在吃。”樊春梅笑笑,“你们蒸的馒头比我做的好吃。”

小艾:“上锅前放在太阳下晒一会儿。”

“那我下次试试。”樊春梅道。

立夏撩起眼皮看她一下,扯了扯嘴角,就低头吃菜。

饭毕,立夏和韩家四口去师范大学,走了大概十来分钟,夏明义、夏明仁和田蓉回来了。

樊春梅正坐在院里缝被子,见他们进来,抬头就问,“吃饭了吗?”

“没有。”夏明义问,“还有没有吃的?”

樊春梅:“你们厨房柜子里有馒头,小田去炒点菜。”

“好。”妞妞睡着了,田蓉把妞妞递给夏明仁,夏明仁就抱着她回屋。

樊春梅冲夏明义招招手,指着身边的板凳,示意他坐。夏明义好奇:“神神秘秘的,什么事?”

“也不是什么大事。”樊春梅把小虎和立夏说的话告诉他,“待会儿跟你大哥讲一声。”

夏明义眉头微蹙,“小寒怎么说?”

“小寒晌午没回来。”樊春梅道,“我也觉得小田的妈干得出来。”

夏明义站起来:“那我现在就告诉大哥。”

“等等,别说是立夏说的。”樊春梅道,“你大哥嫌立夏整天没个正行,要是知道是他说的,又该觉得立夏把人想的太坏。”

夏明义:“我知道。”顿了顿,“我会问问大哥打算怎么办。”

怎么办?夏明仁没什么好办法,于是就去找田蓉。

田蓉觉得她妈不会,可是想到她妈居然说出,都是她舅舅照顾她妈,便问夏明义,“你觉得该怎么办?”

“我也没什么好办法。”夏明义没遇过这种事,“问问爸?”

夏明仁想一下,“那我回头问问他。”

傍晚,夏民主回来,夏明仁就去找他。夏民主听他说完,就忍不住叹气,“这点小事你都不知道该怎么办?”

“小事?房子的事还小?”夏明仁不禁高声问。

夏民主:“你担心你岳母卖房,让她卖不出去就行了。多大点事?我问你。”

“那,那怎么才能卖不出去?”夏明仁问。

夏民主又忍不住叹了一口气,“去你岳母家看看哪间房子漏水,周末带两个泥瓦匠过去,左邻右舍看见了肯定会跟你聊几句,你趁机跟他们说,你岳父把房子给小田,名字都改成她的了。你岳母卖房子的时候小田不过去,谁敢买?”

“贪便宜的人?”夏明仁问。

夏民主:“哪怕半价卖,她那个房子也值不少钱。再说了,她真半价卖,人家也不敢买。买房不是买菜,不论多便宜,人家都会想找街坊四邻打听一下。你还不放心,就去小田的几个叔叔大伯家坐坐,跟他们说你岳母想偷卖房子,请他们帮忙照看一下。”

“他们之前也想要那个房子。”夏明仁道。

夏民主扶额,“放心,他们会帮你,因为他们非常讨厌你岳母。”

“那还找不找泥瓦匠?”夏明仁问。

夏民主:“那个房子现在是你们的,就算以后不住,爱护好,也能卖个高价。”

“我知道了。”夏明仁转身出去,看到蔡红英端着菜去正堂,“爸,吃饭了。”

夏民主摆摆手,示意他听见了,随后就去压水洗手。见韩有福和刘素芬在屋里,夏民主就喊他们出来吃饭,“小虎和小艾在学校住下了?”

“没有。”小艾从厕所里出来,“下周一过去。”

夏民主:“东西都买齐了?”

“还差一个蚊帐。”小艾道,“现在都九月份了,怎么还有蚊子啊。”

夏民主好奇道:“东北没有?”

“几乎没有。”小艾道。

小寒:“别说了,赶紧过来吃饭。明天上午我去给你买。”

“明天不拍戏?”立夏忙问。

小寒:“歇两天就去外地。”转向韩有福,“爹,我这次出去大概八号能回来,等我回来你们再走。”

“家里又没事,过到月底再走。”夏民主接道。

韩有福忙说:“不行,不行,得回去收粮食。”

“是吗?”夏民主看小寒。

小寒:“是得收粮食。不过,二十再走也不迟。”

“那时候就太晚了。”韩有福道,“你从外地回来能歇几天?”

小寒佯装思考一下:“三四天吧。”事实上是一周。而她休息的那一周,一点也没闲着,先带韩有福和刘素芬把四九城逛个遍,又给两人买两套衣服,买许多生活用品,装整整两大包,和立夏一起把他们送上车。

到火车上,韩有福就忍不住跟刘素芬说,“以后不能来了。”

“为啥?”刘素芬问。

韩有福指着身边的两个大包,“这么多东西,咱们多来几次,小寒拿啥养孩子?再说了,小寒还得存钱给娘买洗衣机。”

“那就别买了。”刘素芬想一想,“到家跟娘说,小寒的钱都买这些了。”

韩有福摇头:“洗衣机要买。有了洗衣机,你就不用用手洗衣服了。”

“可是你刚说小寒得存钱养孩子。”刘素芬不懂了。

韩有福:“所以我打算回去就跟娘说,让她掏钱买。”

“咋可能?!”刘素芬惊呼道。

韩有福沉吟片刻:“试试。”

回到家中,韩有福把小寒买的东西全拿出来,有烟有酒,有胰子有牙刷牙膏,还有几双鞋。韩高氏看到这些东西,顿时笑眯了眼,一个劲夸小寒懂事。韩有福趁机提出洗衣机。韩高氏没容他说完,抓起手边的东西就砸。

韩有福慌忙说:“听我说完,娘。”

“老娘不想听你放屁。”韩高氏怒气腾腾道。

韩有福:“娘,别这么不可理喻。小寒能弄到洗衣机票,可是她今年真没钱给你买。小艾和小虎在她那儿,吃住都是她的,她又给咱们买这么多东西,还能有多少钱?”

“小寒一个月七十,立夏一个月也有这么多。”韩高氏道,“你以为你老娘不知道?这些东西最多花他俩一个月工资。一年十二个月。”

韩有福:“小寒的工资是不少,但她花钱的地方多。请领导吃顿饭,有记者采访她,买几件漂亮的衣服,同事结婚,她给份子钱,别说七十,就算一个月一百,也不一定够用。”

“还有立夏。”韩老头道。

韩有福叹气,“小寒今年二十四了,你们打算什么时候抱重孙子?”

“小寒有这么大?”韩高氏脱口道。

韩有福叹气,“小艾都上大学了。说起大学,娘,学校给他俩的奖金呢?”

“啥奖金?”韩高氏眨了眨眼,“我不知道。”

韩有福不禁翻白眼,“我刚一进村,村里人就跟我说,学校奖五十,县里又奖五十,他们俩加在一起有两百块,这个钱没给你?”

“没有。”韩高氏道。

韩有福:“那我就去找校长和县长。”说着话就往外走。

韩高氏下意识看他老伴。韩老头摇摇头,他吓唬你,别理他。然而,韩有福推着车子走到门口也没停。韩高氏犹豫一下,跟出去就看到韩有福骑着车子往村口去,慌忙喊,“老头子,有福真去了。”

“快喊他。”韩老头连忙说。

韩高氏扯开嗓子就喊:“有福,回来!”

韩有福咧嘴笑笑,却没有立刻停下来,直到韩高氏大声骂他,韩有福才停下来。回来就问,“娘,钱呢?”

“你要钱干啥?”韩高氏反问。

韩有福:“那个钱是小艾和小虎赚的,我给他俩汇过去。”

“我要是不供他俩上学,他俩能考上大学不?”韩高氏反问。

韩有福张嘴想解释,他也有干活赚钱,话到嘴边,感觉跟他老娘扯这些没用,“你不给?”

“我凭啥给?”韩高氏反问,“他俩在小寒那里,又用不着钱,要钱干啥?”

韩有福噎了一下,“不给也行。赶明儿我让小寒把洗衣机票寄过来,用这个钱买洗衣机。”

“你家的洗衣机两百块?!”韩高氏问。

韩有福:“两百肯定不够,你再添点就够了。”

“老娘就知道你这样想的。”韩高氏瞪他一眼,“没门!”

韩有福看向他爹,“小寒说今年还有春晚,爹,想看不?想看的话,我去找大姐借电视。”

“小寒参加不?”韩高氏问。

韩有福不确定,“应该不参加。”

“不看!”韩高氏道。

第124章催生催生

韩有福噎着了,犹豫片刻:“娘,现在不买以后越来越贵。”

“小寒的工资也会越来越高。”韩高氏想也没想就说。

韩有福呼吸一窒,十分头疼,这个老娘咋越来越厉害,“村里人有没有问过你,小寒生的男孩还是女孩?”

“你……”韩高氏想说,你管问没问。话到嘴边想到昨儿还有人问她,小寒咋还没生,“没有。”

韩有福不信,因为有人问过他,“爹,真没有?”

“我不知道,这事不要问我。”韩老头摆摆手,拿着烟酒就走。

韩有福见状,不禁叹了一口气,“娘,我不跟你吵吵,你自己看看咱们村像你这么大岁数的人,哪家不是四世同堂。”

韩高氏张嘴想说什么,忽然想到一件事,“小寒生个儿子也是姓夏。”

韩有福当然知道这点:“小寒现在生孩子,过几年小虎毕业,该结婚了,她也能帮小虎一把。立夏和小寒结婚那年城里就要三转一响,等到小虎,估计得要电视机,电冰箱和洗衣机,你存的那点钱够买这三样不?”

“应该不够。”刘素芬道,“我问过立夏的婶子,冰箱算七百,电视机,如果人家女方要求彩电,得一千块,算上洗衣机得两千。”

韩高氏:“知道不够还整天想着补贴你娘家?”

刘素芬脸色骤然变得十分难看,讷讷道,“这两年没有。”

“小寒有没有给你钱?”韩高氏问。

刘素芬连连摇头,“没有。”

韩高氏哼一声,就问,“知道她为啥不给你?就是怕你拿她的钱堵你娘家那个无底洞。”

刘素芬的脸白了红,红了白,一时跟调色盘似的。

韩高氏瞧见,十分不屑,“小寒有没有跟你说,小虎结婚的时候她出多少?”问韩有福。

小虎现在才十六,一到法定年龄就结婚也得再过六年,韩有福吃饱了撑的,也不会问小寒这事,“小寒说了,票她来想办法。弄不到就拿钱买,反正不会让咱们犯愁。”

“这还差不多。”韩高氏满意了。

韩有福:“洗衣机?”

“不买。”韩高氏道,“我得存钱给我孙子娶媳妇儿。”

韩有福就知道她会这样说,“叫小寒买?”

“不买!”韩高氏道,“给小寒写信,把她弄到的洗衣机票卖给人家,存钱生孩子。”

韩有福忍不住拍拍额头,感慨道:“真是我亲娘。”

“你真不像是我生的。”韩高氏鄙视地看了他一眼,“现在九月,按照九个月算,也得明年六七月份。跟小寒说,明年夏天我去她家。”

韩有福正帮刘素芬收拾小寒给他们买的东西,“你去她家干啥?”

“照顾她坐月子。”韩高氏道,“你俩在家。等咱家的粮食收上来,小寒的孩子大点,能离开娘了,你再去。”指着刘素芬。

韩有福顿时觉得脑袋一抽一抽的痛,“你咋说风就是雨?”

“她明年二十五,再不生就生不出来了。”韩高氏道。

韩有福:“小虎出生的时候——”

“险些要了素芬半条命,忘了?”韩高氏点点他,“亏你还是三个孩子的爹,连女人年龄越大越难怀孕都不知道,要你有啥用。”

韩有福点点头,“娘教训的是,我回头就给小寒写信。”

“别想糊弄我,现在就写。”韩高氏说着话就往小虎房里去。

刘素芬连忙说:“娘,小寒在拍戏。”

韩高氏猛然停下来,“得拍多久?说实话!”

“明年四五月份。”刘素芬道。

韩高氏瞥她儿子一眼,韩有福使劲点头,“明年年底一定会放。”

“那你就跟小寒说,这个戏拍好就怀孕,后年生。”韩高氏掰手一算,“后年二十六,不能再拖。”

当初刘素芬怀第三个孩子的时候,韩有福找人打听过,女人年龄越大越容易生闺女,韩有福想到这一点,真不能再拖,“你坐,我去拿纸和笔。”

十月九日,上午,立夏把小寒送到剧组,到家就看到窗台上放着一封信,“谁的?”

“我爹的。”小虎道,“他有些字不会写,可能会用拼音代替,你凑合着看。”

韩有福小时候是东北最乱的时候,那时候的人为了逃命,饭都不顾吃,更别说读书习字。立夏在东北呆了十多年,知道这点,“没事。”拆开信,顿时乐了。

“我爹写的啥?”小艾把被单甩绳上就过来问。

立夏:“催你姐生孩子。”

今天是周末,夏民主也在家,听他这样说,“小寒年龄不小,也好生了。”

“搁咱们家不算大。”立夏说着,扫一眼蔡红英和田蓉。

夏民主无语了,“当我没说。”

“行啊。”小寒回到家,立夏真没跟她说这事。但他给韩有福回信的时候有特意提到,小寒知道了。

一九八四年暑假,小艾和小虎刚一到家,韩高氏就问他俩,小寒怀了没。这事瞒不了,小艾就老老实实说没有。

韩高氏以为小寒把她的话当耳旁风,就对小艾说,“回去告诉你姐,在给我买洗衣机、电视机、冰箱和生个孩子之间选一个。”

“奶奶,过分了啊。”小艾道。

韩高氏:“我就过分,咋了?”

小艾真不能,也不敢把她怎么着,“生孩子不是鸡下蛋,说生就生。再说了,城里现在提倡少生优生幸福一生,晚婚晚育破除陋习。我姐是党员,你让她现在生,就是跟组织对着干。”

“你姐二十五了,还要多晚?”韩高氏点点她,“告诉你姐,该生不生,后悔一生。该养不养,老无所养。”

小虎“扑哧”笑喷,“奶奶厉害,都学会顺口溜了。”

“你闭嘴,别打岔。”韩高氏瞪一眼小虎,“明年今天,我必须要见到孩子。”

小艾:“那万一我姐夫有问题,生不出来咋办?”

“小艾!”韩有福道,“不能这样说你姐夫。”

小艾:“我只是打个比方,奶奶。”

“咋办?”韩高氏看看她儿子,又看看她老伴。

去年小寒带她爹娘去医院检查,刘素芬没事,韩有福的肺有点毛病。小寒就跟医生说她爹饮食清淡,不抽烟不喝酒,小韩村山清水秀,没什么污染,肺不可能有问题。

医生详细问一遍,得知韩老头喜欢抽烟,就说他是吸二手烟吸的。后来韩有福把他爹娘忽悠到医院,又做个全身检查,老两口不信韩有福的话,很相信医生,得知韩老头的肺跟韩有福一样,有点小毛病,可把老两口吓得不轻

从省里回来,韩老头就把小寒给他买的烟卖了,实在想抽烟,就嘬嘬烟袋嘴,别人问他咋不放烟叶,韩老头难得好好跟人家说,不能再抽,再抽就把他儿子的命抽没了。

韩老头和韩高氏的身体极好,韩有福壮的跟一头牛似的,居然查出病?不少人觉得自己只有点小毛病,不需要去医院,也纷纷去县里检查,家中富裕的更是直接去省城,结果真有两个查出问题,由于年龄太大,医生不敢给治,就回家养着。

今年开春,那两人先后去世。打这以后,韩老头有点不舒服就去医院,以致于他想也没想,“去医院检查。”

“对!”韩高氏道,“小艾,叫你姐夫去医院。”

小艾看向小虎,咋办?姐夫会不会揍我?

真有你的!小虎瞪一眼她,“奶奶,我姐夫一个大男人去医院查能不能生,医生会笑话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