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宅的主屋极大,她虽然一直在屋内,却也只能守在外间,正好隐约听见了门口平誉呵斥护卫的几句话,但没瞧见宜臻手里的令牌,也不知道这些护卫纯是因为那兵符才放宜臻进屋的。

不然她这样聪慧又有心计的姑娘,绝不会做出这样尖酸刻薄的事儿。

在齐瑗心里,她全然把宜臻当成了京城里那些对卫珩趋之若鹜的普通姑娘,顶多就是身上多了两个头衔:

一是亭钰的姐姐。

二是长辈们给卫珩订下的娃娃亲对象。

但卫珩的性格她清楚,不是爱屋及乌的人,更不是那等愚孝之辈。

所以宜臻在她眼里,根本就没有任何威胁性。

她的话一句一句说个没完,乍一听是在斥责守卫,实际上压根儿就是在指着宜臻的鼻子骂。

宜臻抬起眸,认认真真瞧了她一眼。

而后略微扬眉,什么也未说,继续就要往内走。

“祝姑娘,我想你还没听明白我的意思。”

齐瑗直接伸手拦住她,“你不能进去。”

......

“我听明白了你的意思。”

宜臻忍不住弯唇笑了,“只是我不明白,我为何要听你的,你是谁呀?说起来,我都还不认识你呢。”

“我是......我是谁不重要。”打扮素净的姑娘眉毛越蹙越紧,加重了语气,“但是卫珩早先就吩咐过,不许任何人进去,这是卫宅,不是祝府,还望祝姑娘您懂点儿分寸。”

唔。

其实这个齐姑娘和她二姐姐祝亭霜有些像。

都是极爱管闲事却又不分青红皂白就擅作主张的正义判官,清高又自傲,言语措辞都自以为是的让人疲倦。

宜臻收了笑,面无表情地瞧着她:“那我就是不懂分寸,我非要进去,你能拿我怎么着呢?”

“你真是......”

齐瑗都要被她气笑了,“祝姑娘,我原不想说这么刻薄的话,但你既然连脸面都不要了......”

“让开。”

她愣了一愣:“你说什么?”

宜臻烦死了,揪着她的领口往旁边一扯,那动作利落又不拘,就像话本里写的江湖豪杰儿女,齐瑗呆愣地望着她的背影好一会儿,都没反应过来。

直到对方已经推开里间的门走了进去,她才一下回过神,视线扫过一旁眼观鼻鼻观心的几个奴才,只觉得面子里子全丢了,脸涨的通红,气急败坏地就跟了上去。

“祝五姑娘!你这竟是什么意思?我方才又是哪儿惹了你......”

她的话说到一半,忽然卡在嗓子眼,脚步也停住了,怔怔地站在那儿。

——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卫珩竟然已经清醒了。

他就倚在床头,玄色的衣袍松松垮垮半系不系,或者说大夫压根儿就不敢帮他系全了。

因为胸膛上全是伤口,绷带上还透出血色来,只远远瞧着都觉得十分吓人。

“你怎么也来了。”

他的眼眸在烛火光里显得越发幽深,叹息道,“祝宜臻,你已经不是小孩儿了,不要总是任凭自己的性子做事。”

“是了,我也与她说了......”

“不用你说。”

卫珩直接打断她,语气极淡,“该说的话我会跟她说,你出去罢。”

“......”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第56章

“宣帝病重,上月中发热又咳血,换了几个御医,诊完脉后都只跪下来请罪,说至多也只能拖个一两年的功夫,他又疑心重,不敢轻信外头的游医和高僧,也就只能那么拿药拖着。”

“这事儿一直瞒着外头,连太子都没透一点口风,但一整月里议事堂关了这么多日,奏折一大半儿都不是御笔亲批,底头的人多少也能猜出些什么,只不过在怀疑老皇帝是不是设局试探罢了。”

“宣帝一旦松开对朝政的把控,太子和惠妃必然狗咬狗闹得不可开交,但与此同时,他们也是天然的盟友,不论是对北境、对南疆,甚至对我。这也是为何我提前来了黎州,着急忙慌地要提这个亲。”

“今夜卫宅遭袭,并不单单只太子动的手,还有惠妃,他们一个有着大把朝臣拥趸,一个是老皇帝的枕边人,娘家手握兵权,联起手来对付我,估计也是想趁着我不在京城,打个措手不及。”

“我们在太子身边有眼线,但惠妃处事一向警惕,又是深居后宫,我们安插进去的人还没站稳脚跟,不能在这时候露出端倪。”

“黎州这边尚还能稳住局面,京城那头只怕已经十分糟糕了,黎州地僻,便是用最快的鹰隼,消息一来一回也要好几日,宜臻,”他倚着床头,目光静静落在她的脸庞上,带着几分歉意,很温柔,“真要发生什么事,根本来不及部署。”

宜臻跪坐在软塌之上,一直垂眸听着,直到卫珩说到了这儿,她才抬头看了他一眼。

“京城那边那么糟糕,”少女顿了顿,“你是不是得回去坐镇?”

卫珩没有回答。

其实此刻,他浑身上下都是伤,尤其是胸口和肩头两处,说话时只要稍稍一用力,就会牵动伤口,带来阵阵钻心的疼。

石大夫千叮咛万嘱咐了,这段时日都要卧床好好休养,甚至连思虑都不可过重。

可是京城那边局势不等人,皇帝病重失权的情况下,太子和惠妃一联手,连南疆酆王都不敢轻举妄动,更何况他一个羽翼未丰,手底下势力还四分五散的年轻朝臣。

“我记得惠妃,惠妃身边的大宫女就是从卫宅出去的。”

小姑娘忽然变得有些着急,仰头可怜巴巴地望着他,“不能让她传消息出来吗?”

整个屋室静了好半刻。

卫珩揉揉眉心,神情有些疲倦:“据我得到的消息,今天晚上的行动,就是她给惠妃献的计。”

宜臻一下愣在那里:“可是,可是她不是从卫庄出去的么......”

“她是从卫庄出去的。”

男人的神情极其平淡,“宜臻,你知道为什么我说你身边的那个丫头不值得培养么?”

“.......为什么?”

“因为她一瞧就不是个守规矩的人。话多,念旧主,好奇心重,这些在卫庄都是大忌,她全都犯了。三花虽然是从卫庄出去的人,但从她被送到惠妃宫里那一刻起,就和卫庄没有任何关系了。否则,你以为惠妃为什么会花大价钱买一个细作回去?”

宜臻沉默了下来。

这一刻,卫珩还受着伤,眼睛里头还带着倦意,几道红血丝极其醒目,明显是需要休息了,但她踌躇半天,竟然不知道要说些什么。

有些话,她张不了口问。

有些话,她觉着没必要问。

她总不能在这时刻,还义正言辞地问:那你要急着回京城,我们之间的婚事如何办?还要不要办?要办的话,你受着伤应该怎么办?不办的话,你又该如何与我父亲母亲交代?如何与那些已经收到了请柬的宾客们交代?如何与我交代?

——这些话,宜臻一个字儿也问不出口。

但卫珩仿佛有读心术似的,直接开口答了。

“对不住,婚事......恐怕没有办法立刻办了。”

果然。

不知道为什么,听卫珩终于说出这句话,宜臻心里竟然有些如释重负般的松快和好笑。

“祝伯父那里,我会亲自给他一个说法。宾客那头,我也会处置好,待回了京城,我让皇帝下一道赐婚的圣旨,绝不堕你一点儿名声。”

少女垂着眼眸盯着地面,一言不发。

“宜臻,此事是我没有安排好,实在抱歉。你有什么想要的,与我说,但凡我能弄来,我都给你弄来。”

“这算是悔婚的补偿吗?”

卫珩微微蹙了眉:“谁说要悔婚了?我的意思是.......”

“不论你是什么意思,对我来说就是悔婚。”

她抬起头,直视他,“倘若你没有准备好,一开始就干脆不要提前来求亲。你匆匆忙忙地说了这事儿,我什么准备都做好了,你却又不要娶了,不是悔婚是什么?”

“宜臻......”

“我知晓你是不得已。你受了这么重的伤,动都不能动了,跟我拜堂成亲,一个不小心就会被太子的人发觉端倪,更何况京城那边局势紧张,没有你亲自坐镇不行——这些,我通通都知道。”

“我也知晓,现在与你说这些话,是不体恤你的难处,看不到你流的血汗费的心力,是无理取闹不知所谓,但是卫珩,今天晚上,打从我踏进这座宅子起,我心里就一直窝着火。”

宜臻静静地凝视着他:“大夫说,你要好好养伤不能动气,但我想说的话可能不会好听,你要是现在本就不好受的话,那我就不说了。”

卫珩叹了口气,往后微微一仰:“你说罢。”

“我觉得你从来就没有将我真正放在眼底里过。”

少女的声音很淡:“你说你喜爱我,但其实你喜爱的压根不是我,你只是觉着我比起旁人还可以,能够接受,且你觉着我是你一手带大的,你要对我负责,你甚至还觉着你对我负责了及了不起,和旁的男子都不一样,你觉得你自己胜他们一筹,对不对?”

卫珩拧了拧眉:“祝宜臻,你已经不是小孩子了,不要说赌气的话。”

“你瞧,你从来都是这样的,高高在上,连教训我都是一副体恤民情的模样。打小儿但凡我说了让你不高兴的不合你意的话,你就认为我是在闹脾气,是还没长大不懂事,你从来没有真正地问过我为何那样想,心里是不是委屈,你从来就没有尊重过我。”

卫珩的眉头已经皱的极紧了,肩头的绷带隐隐有血迹透出,但他看着面前的少女,嗓音低沉:“宜臻,你发脾气可以,不要瞎胡闹。”

“我没有瞎胡闹。方才我是和亭钰一起进的这宅子,止血散在我手里拿着,那块令牌我就挂在腰上,但你的守卫不许我进屋,却偏偏放了亭钰进去。后来有个姓齐的姑娘出来了,冷言冷语嘲了我一顿,俨然一副主母架势。再后来你的丫鬟们把我请到偏厅去,不论我问什么,她们都装聋作哑全当做听不见。”

她顿了顿,嗓音出现那么一刻的哽咽,湿漉漉的眼睛里满是倔强:“我明明是来探望你的,从头至尾只是想知道你的伤势如何而已,明明也是你与我说,说这块令牌可以差使你们卫庄所有人,但事实上,就是不行。”

“我......”

“我晓得你与那位齐姑娘定然没有旁的关系。也晓得你可以因为我的话立马疏远她,但我今日并不是想与你掰扯这个,我只是想告诉你,在你的人心里,那位齐姑娘要比我有体面的多,甚至比亭钰还要有体面的多,你能因为这样或那样的缘由,给旁的姑娘这样的体面,却为何不能对我用一点点的心?”

“就像方才,你明明可以问我,愿不愿意与你一起去京城,愿不愿意待你回京城以送嫁的法子在京城成婚,愿不愿意直接往越州老家去,与长辈们先敬了茶上了族谱,确定了名分再议其他。但是你并不问我,因为你觉得我一定不会愿意,又或者你觉得这样会不好,又或者你有些旁的难处,所以你径自下了决定,让我进屋来与我知会一声,说一句抱歉,任凭我是难过是体谅,那都是我自己的事儿,左右你已经做了你觉得最好的安排了,就像之前每一次发生变故时对我的安排一样。对吗?”

男人抿着唇,沉着眼色望着她,没有说话。

“卫珩,你压根儿就不是像我喜爱你那样喜爱我。你只是把我当做一个听话又有些意趣的玩意儿,一个合适的主母人选,一个必须要负责的小妹妹。换句话说,”宜臻直视他的眼睛,“你压根儿就不喜爱我。”

静默了好一会儿。

长久的连桌上的蜡烛都快要烧完了。

有下人敲了敲屋门,战战兢兢道:“主子,已经快到五更了,石大夫说,您该歇息了,明晚还要连夜赶路,他怕您身子熬不住。”

宜臻立马起身。

提着裙摆,转身也极其果决,不带丝毫留恋:“既然这样,我就先告辞了。”

如果是亭钰,或者是那个齐姑娘在的话,那个叫观言的奴仆一定不会来敲门说这样的话。

更何况五更天,连亭钰都没有敲门说阿姐,得快些回府了,不然府里人该发觉不好了。偏偏卫珩的下人先来提醒说主子您该歇息了。

这算什么?

她轻扯唇角,忽然觉得今夜这一趟来的极其无趣味。

极其没意思。

卫珩不娶,她不嫁就是了。

她有银子有产业,为何一定要嫁人,像松先生那样自由自在过一生不是也极好?

“啪!”

一只杯子忽然摔在门边上。

四分五裂。

身后传来一道极怒的低沉男声:“滚出府去。”

宜臻的身形微微一顿,而后加快了脚步。

“祝宜臻你再走一步试试?”

小姑娘心底的火气快要爆炸了,猛地转回头:“不是你叫我滚的?卫珩你烦不烦,非得闹得个鱼死网破你才得意么?既然事情都已经说开了,相忘于江湖究竟哪里不妥当?我即便是被退婚声名尽毁再嫁不了人,我剃了头发去做个姑子我也极满意,很不必被你在这里这样耍着玩儿!”

“......”

卫珩攥了攥拳头,而后又松开,叹了口气,“老子没说你。”

“这屋里除了我还有旁人吗?难不成还躲着个花妖狐媚,绝色女鬼?卫珩,男子汉大丈夫一口唾沫一颗钉,你什么时候变成这种磨磨唧唧的孬种坯子货了?!”

......卫珩是真的不知道她究竟是从哪儿学来的这些江湖浑话。

说实话,这小崽子方才噼里啪啦念了那么一大串,话里话外意思只要一个:退婚。此刻又不分青红皂白地往他脑袋上扣那么一顶大帽子,他心底里的火气也被勾上来了,眼眸里阴沉如墨,抬手又往门边砸了一个杯子。

“观言,你给老子滚出府去!”

屋门外就是一静,半瞬后,传来观言微颤的告退声:“奴才自去领罚。”

小姑娘身上的戾气这才退了些,却依然倔强地瞪着他,俯视的神态还有些不屑。

“你还有什么事直接说,摆出这副模样给谁瞧?天都亮了,再不回府我才要惹□□烦,你以为我如亭钰一般空闲自在,随随便便就能逛到你家院子里来么?”

大抵是心里真的极委屈极火大,她这会子就跟开了间兵器坊似的,说出话没一句不带刀子,刺的人脑壳疼。

卫珩下意识拧起眉,片刻后觉着这样的神情不好,又强迫自己展开,望着她:“你走之前,我问你最后一件事。”

小姑娘抬了抬下巴。

“你愿不愿意与我一块儿去京城,或者愿不愿意等我回了京城之后,再以送嫁的法子往京城去,或者愿不愿意直接去越州老家,与长辈们先敬了茶上了族谱,确定了名分再议其他?”

“......卫珩,谁嫁与你,真是倒了八辈子血霉了。”

“所以我也没打算祸害旁人。”

“但是你凭什么就要祸害我?我都与你说的那么清楚了,你其实压根儿就不喜爱我......”

“我不喜爱你我喜爱院门口那只狗吗?祝宜臻,你要是当了官,一定是个不分青红皂白不请仵作验尸取证就定罪的昏官,我造反都不用养兵买马,直接扶植你当摄政王得了。”

宜臻真的要被他气炸了:“卫珩,你到底还想不想娶我了!”

“想。”

他抬起一只眼眸,仿佛青灯古佛心如止水,“那你不是要剃了头发去当姑子么,我总不能开个庙陪你一起做和尚吧?佛祖面前思□□,我怕下辈子咱俩都投不了好胎。”

“......”

少女深吸一口气,什么话也不说了,转身就要走。

“你敢踏出这个门一步试试?”

宜臻继续往前走。

“祝宜臻,你父亲做个官不容易。你母亲藏在墙砖里的那些金银,应该是她攒了大半辈子的财产了罢?听说你姐姐的婆婆一直想要个孙子......”

“卫!珩!”

男人往后一仰,任凭肩头渗出的血迹染红里衣,语调懒洋洋的,不变分毫:“我在。”

宜臻的视线在他肩头凝了凝,方才还想要出口的抱怨一下止住了:“我去喊大夫。”

“不用。”他的视线往床边小几上的纱布和药瓶上一落,“只是裂开了而已,也不是什么致命伤,上了药再包扎一次就好,不难,你自己也能弄好。”

“什么自己,我什么自己?我凭什么自己帮你包扎?又不是我自己砍的你!”

“你父亲做个官不容易。你母亲藏在墙砖里的那些金银......”

“要用哪瓶药?”

卫珩的眼眸里流露出几分笑意,随手指了离他最近的那一瓶。

宜臻走过去,跪坐在床榻边上,盯着他肩头的那团血迹瞧了一会儿,才小心翼翼地揭开衣领。

果然,白布上的血迹更吓人。

她忽然有些后悔自己方才说的那些话,明明知道他伤的重,还非要挑这时候跟他吵,何必呢。

男人身上的肌肤很硬,指腹一不小心触到,是和自己完全不一样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