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是冒领女主功劳的姐姐上一章:第 78 章
  • 我是冒领女主功劳的姐姐下一章:第 80 章

周蓁蓁白了他一眼,“其实你根本就没必要羡慕我们。”

他们兴业投资集团如今就像是在新手村一样,正受皇帝陛下保护着。

他们跟着李家捐款的做法,显然合乎了皇上的心意,不然也不会在京城和祈宁县这两地很有代表性的地方张榜表彰。皇上一挥手,就将他们送上青云。

卢湛这会也想起这一点来了,不好意思地笑笑。

两人接着又说起兴业投资集团发展的势头来。

李家斗倒了朱元臣王炎熙等人后,江阴的投资环境很好,且兴业投资集团因为与李家交好一事,被江阴所有的大商贾所看好。

“幸亏当初听取你的意见,培养了一批人才,否则现在要一下子铺开,简直要抓瞎了。”卢湛一脸的心有余悸。

“人手还需要继续培养,然后先占据各大州府中心,其他地区慢点铺开也没事,以稳健为主,尽量避免出岔子。”好歹也是他们亲自规划的蓝图,周蓁蓁还是希望它能顺利发展的。

说完了正事,卢湛不免八卦起来,“你和袁溯溟果然定亲了?”

周蓁蓁抬眼看了他一眼,这还有假?

卢湛想想也对,袁溯溟都追到江阴来了,还能让周蓁蓁溜走,岂非辜负他袁家智囊之名?

袁溯溟狡狐之名,他早有耳闻,咳,也亲自领教过。另,周蓁蓁之聪慧,在女子中亦是他生平仅见。

如今一个人精,娶了另一个人精,他想象不到他们婚后的日子会是什么样的。

大概是想得太入神了,一不小心,他就秃噜出来了。

周蓁蓁无语地翻了个白眼,敢情他以为他们是什么,蛐蛐吗?放一起就天天斗?

这时一道冷中带嘲的声音响起,“你娶个母猪就知道了!”

两人看向声源处,周蓁蓁一听便知来人不是别人,正是袁公子了。

果然,只一眼,袁公子的大长腿就从门外跨进了屋里。

卢湛瞠目结舌,“你咋埋汰人呢。”

周蓁蓁捂着嘴笑。

袁溯溟嫌弃地打量了他一眼,“你不是好奇吗?”

“不是,我好奇归好奇,你咋叫我娶母猪呢?”卢湛还是不懂。

“咳,那啥,卢公子啊,人精娶人精是不是物以类聚?”周蓁蓁好心地提点他。

“是物以类聚,但和他让我娶母猪有啥——”关系……

话没说完,卢湛整个人就愣住了。因为他终于弄明白了袁溯溟的话,原来他骂他是猪!

他看看袁溯溟,又看看周蓁蓁,周蓁蓁正在给他倒水,两人和和睦睦的,都没理会他这个心灵受到了严重打击的人。

但他不敢抗议,袁溯溟那张嘴好毒,而他,连骂人都不是他们的对手,难道这就是差距吗?卢湛泪。

第119章

天下无不散的宴席, 最终还是到了周蓁蓁三姐弟启程归家的那一天。

他们来的时候,他们五辆新马车, 其中两辆装满了送给李家的的土仪。想不到回去的时候更夸张,两辆马车各种箱笼塞得满满当当还不够,李家另外又送了两辆马车给他们,同样是装满了物品。

看那架式要不是实在装不下了, 她两位舅妈恨不得将李家的库房搬空了给她带走似的。

最后是周蓁蓁三姐弟劝了又劝,她们巡视了一遍,发现确实塞不进去了,才不甘地收手。

回去的路线是袁溯溟帮忙规划的。来时,因要去看周澜澜,绕道了。

这次他们直接从江阴回庐江,两点一线,走的自然不是同一条道。

能看不同的景色, 周蓁蓁没有异议。

这次,袁溯溟提出护送她回去。

周蓁蓁一开始还挺犹豫。他们启程时, 刚过小寒,离春节只有二十天了,他如果送她回到庐江,再从庐江回京, 时间掐得很紧。

他前一次送她半程, 她都听阿誉说了,他们在怀洮镇分别,回去的时候, 他几乎七八天都是在马背上度过的。

袁溯溟坚持。

阿誉也在一旁干着急,六姑娘,小祖宗,您就让公子他送吧,没将人平安送回庐江,他家公子是不会安心的了。而且他也怕啊,要是公子知道六姑娘拒绝他相送是因为他多嘴多舌的原因,他小命休矣。

他回京,走的是西北方向,她回庐江也是走同一个方向。他送她,倒挺顺路的。

袁溯溟这么一解释,周蓁蓁才意识到自己关心则乱,竟忘了大家走的方向差不多。

袁溯溟带着人亲自护送周蓁蓁姐弟仨回庐江,这也是两位舅妈敢让他们带几辆装满物品的马车上路不怕路遇贼子的原因。

袁溯溟安排的路上,经过好些景色优美之地,周蓁蓁都浅尝即止,不愿多作停留。她不愿意前面多作浪费,以致他在后面的时间里拼命赶路。

周蓁蓁拿信的手顿了顿,这有没有可能是她爹近来一封接一封的信催他们归家的原因之一呢?

这日,在驿站,袁溯溟收到一封信,看完之后,眉头皱起来了。

“怎么了?”周蓁蓁问。

袁溯溟没说话。

周蓁蓁见他不说话,整个人下颚都紧绷了,捏着信笺的手指不自觉用力,猜测道,“事关我的?”

袁溯溟无奈地看着她,能不能别这么聪明?

如果是他自己的事,他不会是这样的反应,用不着这么为难。

周蓁蓁笑了笑,“把信给我吧。”

这封信只汇报了一件事,那就是她爹周涎的侍妾怀有一个多月的身孕了。

看完之后,她吩咐云霏去请宪哥儿过来,却没让人去请她大姐。

周蓁蓁没打算将她爹的侍妾怀孕一事告知她大姐,她大姐和离不久,正忧心回娘家后的处境,和她说这些,不过是让她平白跟着焦心罢了。

周蓁蓁又重新将信看了一遍,便置于一旁。然后整个人开始思索起这事的利弊,以及一会怎么和周宪说这事。她爹正值壮年,搁后世晚婚的话,甚至是正值初婚的年纪,这个年纪有女人有孩子太正常了。

没多久,周宪他人就来了。

怕他不自在,袁溯溟避去了内室。

周蓁蓁只说了有事找他,没有多作解释,便将信递给了周宪。

周宪看完之后,没有大吼大叫,也没有发脾气。

周蓁蓁看得出来,在看信的时候,她弟弟情绪起伏很大,但他能克制住,她很欣慰。

“宪哥儿,你是怎么想的?”

“姐,你呢,你是怎么想的,我我听你的。”少年的声音里有了鼻音,眼眶都红了。

比起她历经三世,是个成年人的思维,对父母的依恋也没有那么深,她弟弟还是个孩子,且母亲早逝,对父亲的依恋会比拥有健全双亲的孩子更强烈一些。

周蓁蓁叹了口气,揽过少年倔强的肩膀,“姐知道你很难接受这件事。既然你想听听姐的想法,那姐就和你说说。”

她想了想,决定从她娘亲说起,“娘去了那么多年,他也守了那么多年,不管什么原因他没有续弦,在为人夫这一点上,他是及格的。”

对于这点,周宪也得承认。

“换位思考一下,他是我们的父亲,并不是仇人,他过得清苦,我们心里也不会好受,对不对?”

而且就目前来看,相比之下,她爹更弱势一些。

她眼见着要嫁入高门:而周宪,随着他拜得名师,随着他认真努力,日后也有无限的可能。

而她爹这一辈子,眼见着功名止步于举人。现在四房没分家,即使分家了,她爹手上的资产银钱也不会比他们的多。

既然他们已经拥有或者即将拥有那么多东西,为什么要对唯一的父亲那么苛刻呢?

况且她折腾制药厂,折腾药庄,就冲着她爹没打它们的主意,她就记她爹的好。

周蓁蓁一直都认为,道德只能约束自己,不能要求别人。她不会以高标准的道德去要求她父亲。

再者不论是前世还是今生,或许她父亲有很多不足之处。但不能否认的是,他是爱他们的,意识到不足的时候,也愿意去做相应的改变,这就够了。

其实没有这一桩,她也会建议她祖母给她爹纳个良妾的。

明年她嫁了,周宪如若没有意外的话,应该也会上京,到京城读书肯定比呆在庐江要强一点。她大姐情况特殊,会不会再嫁,还另说。

她爹未必愿意随他们搬去京城。如果他们一个个地离开,剩下他自己在庐江,茕茕孑立,他们做子女的心里会好受吗?

总而言之,她爹毕竟是个独立的个体,他们不能用亲情绑架他。

这些心里的想法,周蓁蓁都剖开了揉碎了和周宪说。

周宪听了之后,整个人怔怔的。

最后周蓁蓁说了一句,“如果你实在不舒服,你将咱们爹当成娘来想吧,你心里就会舒服一些了。”

她这话,让周宪难得地扯了扯嘴角。

“在姐面前,笑不出来就不要笑了,姐说这些,也不是让你一下子就接受它,但我们可以用另一种角度来看问题对不对?”

“不过,一切都等我们回去见过人再说。”如果是个好的,那留下也无妨。如果……那就别怪她心狠了。她不会伤害孩子,但这样的娘就没必要留在孩子身边了。

周宪离开之后,袁溯溟从内室出来,坐到她身边,“你——别难过。”

周蓁蓁笑了笑说,“我曾说过一句话,父母与子女就是一场渐行渐远的分离。”

听她这样说,袁溯溟心里也松了口气,“你能想开就好。我是担心你将气憋在心里,糟蹋身子。”

“你放心吧,我不会的。”如果她真的生气,那她会折腾别人,肯定不会折腾自己,那多傻呀。

“你爹的事就随他吧,以后你嫁进袁家就好了。”袁公子憋出了这么一句来。

周蓁蓁正等着呢,怎么个好法,他没往下说,“话说,你还没和我说过你的家人呢,我知道你行七,你上头真有六位兄长吗?”

袁溯溟点头,“是真的有。”

“他们是怎么样的人?”

“他们啊……”

……

傍晚的时候,袁溯溟不知从哪里寻找来一盒牛乳做的牛轧糖。这时候的糖都是手工做的,奶香味浓郁。

周蓁蓁自己吃了一块,也给他塞了一块,“你也吃一块吧。”

袁溯溟迟疑了一下,才叼住她递来的糖。

再喂他时,他摇头,拒绝了,“这糖粘牙,不要了。”

最重要的是这奶味,和奶娃娃身上的太像了,想到一会他还得去见个人,他就龇牙。

周蓁蓁吃完一块,又忍不住吃了两块,这才恋恋不舍地罢了手。

吃甜食果然能让人心情愉悦,吃了三块糖,她刚才有些闷的心情瞬间好多了。

这时,周澜澜抱着陈小妞过来找周蓁蓁。

周澜澜进来时,袁溯溟正打算出去,擦身而过时,他身上的奶香味让她脚步顿了顿。

那盒牛轧糖并不多,她取了两块给陈小妞,其余的,她让云喜收起来了。

周澜澜拦了拦,“这糖很难得吧?别给她了,你自己留着和袁公子一起吃吧。”

周蓁蓁不甚在意地道,“再难得也只是个吃食而已。而且他并不喜欢吃糖。”

周澜澜想起她刚才经过袁溯溟身边时闻到的味道,她含笑说道,“看着你们俩,我又相信这世道上还是有良人的,只是我命苦没遇上罢了。”

周蓁蓁觉得这话和‘看着你们,我又相信爱情’这句话有异曲同工之妙啊。

她不喜欢她大姐总将命苦挂在嘴边,成年人的世界都没有容易的,人可以示弱,但不能有弱者心态。

“姐,路都是自己走出来的。你以后遇事要坚强点,切勿总是顾影自怜。妞妞跟着你,会受你影响的,便是为了妞妞,你也应该更积极乐观一些。”周蓁蓁说这些,是想让她警醒,其实她也不喜欢总劝诫人。

周澜澜一凛,郑重道,“我知道了,谢谢你,蓁蓁。”

京城,太常府

周盈盈看着太常的女儿亲昵地拉着她的手,和颜悦色地问她,“周盈盈,你是不是有个叫周蓁蓁的堂姐?”

没料到话题会突然转到周蓁蓁的身上,周盈盈一愣,迟疑道,“是有,她是我嫡亲二叔的女儿。”

突然间听到这个名字,周盈盈有些不是滋味。

当初她觉得向周蓁蓁低头,承认自己不如她,已经让她很不能接受了。没想到的是,她在庐江倔强着不肯低下的头,到了京中,却由不得她选择。

在京的日子,根本不如她想象中的好过,甚至是她预料不到的差。她曾经庐江双姝的名头,在京城是一点水花都激荡不起来。甚至这个名头,说出去都有贻笑大方之嫌。

“你们关系怎么样啊?”

“还行。”

“那以后你就跟着我们玩儿吧。”

太常千金态度的转变,是非常不加掩饰的。

她这是沾了周蓁蓁的光?一时间,周盈盈并不觉得高兴。若是以往,她必然会感到受宠若惊,但此刻,她并不。

太常千金的话一直都是围绕着周蓁蓁的,“你那堂姐可真是个厉害人物,她性子怎么样,平常都喜欢做什么消遣?”

厉害?难道她又做了什么吗?周盈盈将疑问压在心底,然后含糊地说一些周蓁蓁的喜好来应付太常千金。

等周盈盈回到周家,她就去找她大哥问起周蓁蓁的事。

周宴因为对周蓁蓁这个堂妹的重视,一直留意着她的消息。所以周蓁蓁在江阴李家的所作所为,他利用收集到的消息,拼凑出个七七八八来。

很多人都不知道周蓁蓁在江阴干了这么一件大事,除了江阴当地的大势力,也就是京城耳目灵通的高门大户才会那么迅速地得知其中的真相。因女子好斗,得知真相之后,他们第一时间便是告诫家中的女眷,轻易不要去招惹她,如若能交好,那就更好了,毕竟那是未来的袁七少夫人。故而,才有了今日太常千金转变了对等周盈盈的态度这一出。

周盈盈从她大哥那里得知了两个消息,一个是袁溯溟和周蓁蓁已经定亲了的消息,另一个就是周蓁蓁在江阴的大手笔了。她说不清她心里是什么感受,只觉得难受极了。

冲动之下,她拿着玉佩去找了当初她救了的少年,“你娶我好不好?”

她不想一辈子屈居于周蓁蓁之下,她知道,嫁人,是她唯一的晋身捷径。

她爹今年四十多了,五品京官,原先这样的身份在庐江是很可以,但在一块大石头扔出去都能砸中两三个官儿的京城,就不太够看了。而且她大哥二哥,也并非那种优秀到耀目的才俊。

在庐江时,比起只有举人功名的二叔,她的身世足够碾压周蓁蓁的。

但又怎么样呢,京城袁家的求娶,足以让她补足所有的短板。

既然周蓁蓁可以凭借着嫁人晋身,她为什么不可以?至少在京城,贺家是与袁家齐名的。

贺灿定定地看着她,看着她熟悉却又显稚嫩的脸庞,良久之后,他道了一声,“好。”

 

第120章

在周蓁蓁一行人不徐不疾地往庐江而去的时候,兴业投资集团的大长老去了最南方坐镇主持工作, 相比江南以及北方一带相对成熟的城市, 闽南西南粤桂一带更难开展工作。

百业待兴, 这是兴业投资集团的新契机, 所以他们几乎是倾巢而出, 奔赴各地为兴业投资集团开疆拓土。

他人刚到西南, 就有不速之客找上门来。这来人不是别人,正是两个月前被举族流放西南的沈律。

上门是客,大长老让人上了茶, 然后又听他说明了来意。

听完之后,他惊讶了, “你真是够胆, 你能在第一时间找上我们兴业投资集团, 应该很清楚我们兴业投资集团和周蓁蓁的关系,在这个大前提下, 你还敢找我们要投资?”这沈家看来一直在关注周蓁蓁的动向啊。

此时大长老的心里对沈律满是赞叹, 这沈律真是人物啊, 来到西南就两个月左右吧, 已经让沈氏一族在西南立住了脚跟。

在兴业投资集团开展金融借贷业务最初期, 也是信任建立的最艰难时期,他们即使瞄准了投资目标想给人投资,别人都还将信将疑的。

工作的难展开让大长老叹了口气,幸亏他们跟着李家给祈宁县捐了十二万两黄金的灾款,然后得到了表彰, 这相当于有皇上替他们背书,否则还会更艰难。

在这样的情况下,沈律他是第一个找上门主动要投资的。

其实冲着这一点,就能看出沈律这人的能力,再者两个月不到沈氏一族就站稳了脚踏,也可以看出这一族族人的潜力。

大长老内心是倾向于答应他的请求,给他借贷的。但他问出那话,还是想听听沈律的想法。

沈律笑了笑,“我知道你拿不定主意,你何不去信问问周蓁蓁,我可以等的。”

他的建议让大长老侧目,他本来以自己对周蓁蓁的评价就已经够高的了,想不到沈律作为她以前的对手,竟然敢肯定周蓁蓁能容得下他和他们沈氏一族。

如果沈律的判断是对的,那他势必得再拔高对周蓁蓁的评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