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又年一边往外走,一边说:“上次在你家做饭的时候,没有芥末,我去买一点。”

“哦。”

昭夕胡乱应了声,看电梯门又缓缓合上。

直到她的影子清晰倒影在镜面上时,她才盯着貌美如花的自己,后知后觉反应过来,大晚上的,他又不爱吃日料,买芥末干什么?

程又年当然不是去买芥末的。

推开门时,机械的电子音冲他道了声“欢迎光临”。

便利店里有芥末吗?并没有。

他粗略扫了一眼,没看见芥末也不失望,只停在零食架前,随手取了几包薯片一类的膨化食品。

都转身了,才忽的想起什么,又回过头去。

这一幕似曾相识。

当初在塔里木时也是这样,他随手拎了几包薯片,想回房间打发罗正泽。

那时候,那位飞扬跋扈的女导演做了什么?

她跟进了便利店,非常自觉地抽走他手里的薯片,“这个味道不好吃。”

自作主张把薯片放回货架上,她又重新挑了几个口味的塞进他怀里。

……

程又年轻哂一声,把手中的薯片放回货架上,重新选了几包。

铁板鱿鱼,蜂蜜芝士,还有什么来着?

一个口味一个口味地仔细看过去,才从一堆莫名其妙的味道里辨别出了略显耳熟的麻辣飘香锅味。

他下意识回忆着那日她说过的话,最后隐约想起,她似乎惋惜地说了句:“可惜了,浓香红烩味的卖光了。”

于是指尖一顿,停在了蓝色包装的薯片上。

下一秒,抽走两袋。

只是这些都不是他此行的最终目的。

收银台前,程又年淡淡地说:“给我一只购物袋。”

“好的。”

沉默地看着收银员将薯片一包一包扫码,放进袋子里,最后他才伸手,不疾不徐地从台前的货架上拿了一盒计生用品。

像是顺便一般。

也没说话,就这么递了过去。

走出便利店后,他淡定地回到电梯里,仿佛什么事情都没发生过。只是在数字显示电梯已到六楼时,他没忍住,打开手里的购物袋看了眼。

好像有点醒目……

于是伸手拨了拨,继续淡定地把计生用品埋在了薯片最下方,才从容地走出电梯。

门铃响了几声,屋里的人就出现在门口。

“买到芥末了?”她一脸怀疑地盯着他手中的购物袋。

很显然,聪明的大脑从不缺席,只是偶尔会迟到,她也发现芥末这个梗问题有点大了。

一是他不吃日料,二是哪家便利店还卖芥末?

“没有芥末。”果然,程又年换好她摆在玄关处的男士拖鞋,“随手买了点薯片。”

注意到脚下的拖鞋是崭新的,淡淡的蓝色,再扫一眼,发现她脚上穿的也是新的,并且还是同款粉色女式拖鞋……

昭夕也留意到他的视线,顿时注意力就不在芥末上了,非常镇定地解释道:“过年,超市打折,就随手买了几双,以备不时之需。”

“……”

程又年没说话,看她两眼,后者很快移开视线,继续强装镇定道:“你不是要做宵夜吗?去做啊。”

这样的沉默一直持续着。

程又年主厨,昭夕就闲闲地坐在沙发上玩手机,偶尔抬眼看一看。

隔着十来步的距离,他在中岛台前忙碌,偶尔问一句:“沥水篮在哪?”

“左手边的顶柜里。”

“白醋有吗?”

“好像有,还没开过封吧。在调料篮里,不知道过期了没。”

他依言找到白醋,看了看,“没有过期。”

昭夕说:“你准备做什么?我减肥,最多只能吃一点。”

“不用担心。”他仿佛早已考虑过这一点,头也不抬,一边为西红柿剥皮一边说,“我吃面,你吃草。”

“……”

这么体贴?

昭夕噔噔噔跑到中岛台前,“哪种草?”

男人头也未抬,修长的手指正有条不紊地剥开最后一缕皮,将嫣红的西红柿放在菜板上。

“今晚特供,main course:西红柿鸡蛋面,appetizer:番茄沙拉。”

他难得如此放松,唇边划过一抹浅浅的弧度,眉头舒展。

几个简短的英文词汇蹦出口时,带着往常没有的一点调侃,为他严谨又不近人情的形象平添了几分风流况味。

昭夕甫一失神,怔怔地抬眼望着他。

却听他轻笑两声,像是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第一次意识到某个很严肃的问题:“都是同一种东西,为什么煮成面条叫西红柿,放在沙拉里却要翻译成番茄?”

“……”

昭夕:“别问我,我不懂你们学术界的问题。”

趿着拖鞋,翻着白眼,她重新回到沙发上。怕室内显得太过安静,索性打开了百年难得一用的黑胶唱片机。

当初买来只是为了装逼,毕竟一年到头回家的次数屈指可数,回北京了也不是睡觉就是在外面浪,谁还想得到这种华而不实的东西?

如今倒是派上了用场。

她早已记不清当初试用机器时,放进去的是哪一张唱片,如今重新打开,熟悉的音乐声乍现耳边。

那是她曾经非常喜欢的一首英文歌,I lived。

歌手唱着,愿生命的尽头来临时,我能说我曾竭尽全力生活着,未曾空度年华,走过万水千山,也曾粉身碎骨,用力地活着。

那时候还处于中二时期,因《木兰》而饱受舆论折磨,在意每一个人的看法,为每一条恶意的言论而自我诘问。

唯独听这首歌时,心境会重新平和。

昭夕抬起头,望着中岛台后忙碌的人,慢慢地回想着,那好像,已经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了。

现在的她,活得没有那么用力了。

却无端惬意。

*

吃饭时,昭夕还是感受到了深深的恶意。

对面是热气腾腾的西红柿鸡蛋面,金黄色的煎蛋配上红艳艳的西红柿,视觉效果满分,且香气四溢。

反观自己面前,就一碗冷冰冰的番茄沙拉……

就算他把沙拉做的很漂亮,装菜的玻璃容器也很文艺,可沙拉就是沙拉,再好看它也不会变成牛排。

昭夕扒拉两口沙拉,目光却一直贪恋地注视着对面。

大概是她的眼神过于炽热,程又年在动筷子之前,把碗推到中岛台中央。

“要分一点吗?”

“NO,会胖!”她坚定地摇头,抗拒来自美食的诱惑。

“真的不要?”

她咕噜咽下口水,遏制住来自灵魂的呐喊,依然紧咬牙关:“不要。”

程又年笑了,转身重新拿了只小碗,还是分出一点,推到她面前,“睡前可以运动一下,很快就消化掉了。”

昭夕一愣,睡前运动……?

哪怕早知道他主动提出回来吃宵夜什么的,目的不会单纯到哪里去,可这么明晃晃地说出来……

她抬头,面红耳赤指控他:“你又开车!”

程又年:“?”

“吃个面也能扯到X生活,是我小看你了啊程又年,没想到你胆大心细,这么会抓机会!”

“……”

对面的男人沉默很久,才淡淡地说:“生活阳台不是放了一对哑铃,一台跑步机吗?”

这次轮到昭夕愣住。

“两次洗衣服的时候都看见了,睡前跑跑步,举举哑铃,有什么问题吗?”他似笑非笑注视着她,唇边露出一抹了悟的弧度,“还是你想到什么不纯洁的地方去了?”

“……”

昭夕跳下高脚凳,把筷子一扔,“你慢慢吃我吃饱了吃完记得把碗洗了再见。”

她像逃难似的往沙发上一钻,听见背后传来若有似无的笑声,很轻很轻,像风一样了无痕迹。

耳根子痒痒的。

“笑笑笑,高冷的人笑这么频繁干什么,人设崩了几万次了……”她嘀咕着,无意识地伸手拨弄他放在茶几上的购物袋。

买这么多薯片干什么?

她很困惑,毕竟他看起来不像是爱吃零食的样子。

一翻之下,还惊讶了一小下,怎么全是她爱吃的口味?蜂蜜芝士,麻辣飘香锅,连浓香红烩都有,还买了两大袋。

昭夕倒是没记起在塔里木时的细节,毕竟当时也就随口那么一说,并不曾想到记忆力良好的程学神只听一遍就记住了。

她只是在心里暗暗感慨:啧,没想到两人还挺默契啊。他随手拿了一堆薯片,居然全是她爱吃的。

再往下翻,发现还有一只小盒子。

第一反应是,口香糖吗?

什么味的?

会不会默契惊人,刚好是她喜欢的西瓜味?

一边想着,她一边兴致勃勃地穿过一堆薯片,伸手够到了那只小盒子,拿起来一看。

第一眼看到的只有四个字:快感活力。

昭夕:?

快感活力是什么?新口味吗?

目光很快上移,然后缓缓凝固。

是她太天真。原来这根本不是什么口香糖,人家是杜蕾斯,快感活力套。

另一边,程又年已经很快吃掉了那碗面,见分装出的一小碗她不吃,他便一起解决了。此刻收拾好了碗,转身站在水槽前清洗。

耳边传来噔噔噔的急促脚步声,片刻后,有人站在他身后,得意洋洋问:“到底是谁不纯洁啊,程又年?”

他回过头去,就看见昭夕举着那盒小雨伞,非常骄傲地站在那里。

“……”

他的面上基本没什么神情变化,想了想,说:“便利店搞促销,满五十送的。”

“?”

昭夕:“那要是未成年的小朋友去买薯片,买够五十也送安全套吗?”

程又年:“那倒不一定吧,这种活动,商家一般会因人而异。成年人送套,小朋友的话,可以送糖果玩具一类的。”

对上女人的视线,她满脸就摆着明晃晃的一句“我倒要看你能一本正经胡说八道些什么出来”。

他终于没忍住笑了笑。

“对。是我买的。”

这下倒变成她无言以对了,憋了好一会儿,才干巴巴问出一句:“买、买来干什么?”

说完就后悔了,这问的什么鬼问题。

套都买了,除了她,还能干什么?

好在面前的洗碗工是个文化人,这么粗俗的话不太可能从他口中说出来。

他只是转过身去继续洗碗,从容不迫地回答说:“吃药对身体不好。”

昭夕的第一反应是,还挺体贴。

小小地感动了两秒钟后,才回过神来。

不是,他这根本就是绕过了她的问题啊!他俩啥都没做,怎么就扯到事后药还是事前套的问题上去了?

在这之间难道什么都不用发生的吗?

哇,跟高智商的人类打交道,是真的可怕。要不是她够聪明,三言两语就被绕过去了。

所以她把盒子握在手里,不依不饶地凑过去,“不要逃避话题。”

“所以我们俩到底谁不纯洁啊?”

“吃药对身体不好,所以戴套?”

“朋友,无缘无故,吃个宵夜戴这个做什么?”

在她接二连三的追问下,程又年总算洗好了两只碗,放在一旁的沥水篮里,脱掉手上的隔水手套,不徐不疾地重新转身,对上她的视线。

那只小盒子还在半空中招摇。

她的表情也一样生动鲜明。

“戴这个做什么?”他重述一遍她的问题,把盒子接了过来,答,“爱。”

昭夕:“……”

“所以——”他的声音变得低沉起来,漆黑透亮的眼眸里粹着一点点笑意,然后逐渐扩大,“这次换我主动问你,今晚我能留下来吗,昭夕?”

昭夕一时怔忡。

四目相对间,除了急促攀升的心跳以外,还有些意外。

这个人是真的很聪明啊,知道她未曾开口的小心思,也了解她居高不下的自尊心。

是什么时候看破她想留住他的意图呢?大概是从商场出来,她在车上问他回宿舍与否那一刻起。

他猜到了她因骄傲而不愿第三次主动开口邀请,所以才说,这次换他主动。

她红着脸,别开视线,嘀咕了一句:“上哪学的读心术……”

他笑笑,“没读你的心。”

“那你怎么知道我在想什么?”

“我并不知道。”他笑意渐浓,仍是耐心解释,“我只是在读我的心。”

哎?

她陡然抬眼望他,就听见下一句——

“不过我很高兴,原来我们想的都一样。”

他的双眼明亮温和,像倒映着一整个春天。

昭夕看他半天,才移开视线,“谁跟你想的一样了?”

她把那只纸盒放在中岛台上,转身去接水,像是为了掩饰什么。

关于安全套的话题很快终止,起因是程又年的手机忽然响了。

他走到茶几边上,接起了罗正泽的电话,三言两语后挂断,从便携行李包里拿出了笔记本电脑。

“借用一下书房。”

昭夕点头,一边带他往书房走,一边问:“要加班?”

“实验室那边需要一点数据,材料都在我这里。”

说起工作,先前那种轻快的神色很快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严谨和一丝不苟。

程又年在书桌前坐下来,很快打开电脑,专注地做事。

昭夕在一旁看他片刻。

男人的背影笔直如松,挺拔地坐在黑胡桃木书桌前。比起厨房,他似乎更适合书房的氛围。

屏幕的亮光映在他脸上,而他神情专注,间或轻击键盘。

此刻宁静悠远。

昭夕出神地望他片刻,才回过神来,像是为了掩饰自己在这无缘无故走了半天神,她也从书架上拿过剧本,在一旁的单人沙发上窝了下来。

书桌被人占用,她只能委屈自己,捧来笔记本,搁在腿上打开文档。

因为过于专注,程又年在找到材料,整合起来发给罗正泽后,才意识到房间里不止他一个人敲击键盘的声音。

回过头来,就看见盘腿坐在单人沙发上的人。

她戴了一副框架眼镜,镜架是复古的银边,此刻正低头看屏幕。

笔记本摆在双腿中央,另一侧的腿上还摊着一本文件,她扫几眼,沉吟片刻,又继续打字。

程又年看她片刻,才走过去,视线落在那本文件上。

页眉标注着六个小字:《乌孙夫人》剧本。

“剧本是你写的?”他微微一怔。

“不是。我没那么多才多艺。”昭夕手上没停,仍在缓慢地敲着什么,“写剧本是编剧的职责,分镜剧本才是导演的任务。”

“分镜剧本是——”

她好一会儿没说话,直到打完一行字,才终于停手,很大方地把笔记本朝他一转,屏幕正对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