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

王昉这话说完,便又握过琥珀的手,轻轻拍了拍,面容严肃:“你要小心,若是遇到事记得与我说...琥珀,我不希望你有事。”

琥珀一怔,她与主子从小长大,情分自然是与旁人不同。

可这样的话,主子却是头一回说...

她的眼眶有些湿润,一张面容也渐渐柔和起来:“您放心,奴不会有事的。”

...

王昉那三年间有午睡的习惯。

每日无论是个什么天气,午间都要雷打不动睡上两刻模样。

如今自然也循了这么个旧习惯,许是因为纪嬷嬷和琥珀回来了,她心下也多松了一口气,今儿个却要比往常还要多睡上一刻。

琥珀打起了里屋的帘子,略微皱了几分眉,才又落了帘子退到外间,低声问玉钏:“主子这是什么时候有的习惯?”

她记得去顺天府前,主子还未曾有这个习惯。

玉钏低声回道:“主子病愈后,便每日要在午间睡上两刻...原先我与翡翠,以为主子是因为先前落水伤了身子,才需要休养。后来看着,这倒像是主子常有的习惯一般。”

有些习惯,怎么改都是改不掉的...

可主子往常,明明没有这个习惯。

“除去这个...主子的喜好也与往常有了几分不同。”

玉钏说到这,想起那日翡翠说的“中邪”,心下一凛,便又低声问了句:“琥珀姐,您说主子不会当真是中了什么邪祟?”

琥珀瞪了她一眼,低声斥道:“胡言乱语!主子是什么身份,那些邪祟如何敢近主子的身?”

她话一顿,想起午间那个柔声与她说,“琥珀,我希望你好好的,我不希望你有事。”

琥珀一双眉目缓缓绽开几许笑来,连着声音也柔和了几分:“主子这回也算是半只脚迈了过去,有些改变也是正常不过的事...”她说到这,便又看着那面绣着团簇牡丹的暗红色布帘,低声道:“我看主子如今这样倒挺好。”

睡在里间的王昉,听到这几声低语...

面上也缓缓绽开几许笑来。

她知道,有些事便是瞒得过所有人,也瞒不过这些自幼跟着她的丫鬟们。

可是,她该怎么与她们说?

那几年的疼痛与伤悲,即使如今想起来,都让她喘不过气。

好在,琥珀还在。

第7章

过了立冬。

这天便越发凉了。

南边的天气虽然不比北地寒冷,可这风里却透着股阴湿,令人觉得浑身难耐。

傅老夫人是北地人,她虽然嫁到金陵城也有三十余年了,可还是不喜欢这南边的冬日...因此,每年过了立冬,便也不必每日去她那头请安,只隔三差五定个日子,一家人见个面、聊个常话罢了。

国公府里人原就不多,两房又是各有各的院子。

如今不必每日去千秋斋请安,两房见面的次数便越发少了。

...

屋子里摆着两盆银丝炭。

王昉和王蕙就坐在程宜屋子的碧纱橱里。

傅老夫人早年落了个腿疼的毛病,一到冬天,膝盖便疼...王昉便想着给她做几个护膝。

她并不经此道,索性便由王蕙做绣活,她来定花样。

王昉握着毛病细细画着花样,她这阵子还是跟着王珵作画,得了他好几句夸。没过一会,那纸上便跃出来几个花样子,一副是“富贵牡丹”、一副是“五蝠围寿”,还有“君子佩兰”、“金鱼戏莲”、“万事如意”...

王蕙一面挑着要用的布,一面是往王昉那处看去一眼,轻声笑道:“爹爹早年就说阿姐很有天赋...”她这话说完,把挑出来的布递给入画,让她依着样子去裁下来,才又跟着一句:“如今一看果然如此。”

王昉笑了笑,却未说什么。

若论功底,王蕙自幼握笔,她绝对是比不过的。

只不过因着那一段经历,看的世事多了,便也比同龄之人要占个“通透”两字,画出来的也别有一股风流味。

她把笔一搁,指着牡丹、五蝠两幅图:“这两幅用来给祖母做护膝,其余几幅便给爹爹绣个荷包,再给娘亲绣方帕子...至于这幅麒麟,阿衍也快回来了,便给他做方汗巾。”

王蕙一面点着头,一面诉着苦:“阿姐考虑的周全,白遣了自家妹子做苦力,却连一丝好处也无...真是令人伤心啊。”

王昉被她逗得一乐,伸手便去点她的额头:“平素在我那吃吃喝喝,也没见我问你要什么的。”

她话是这样说,却还是心疼王蕙,便又跟着一句:“马上就要做冬日的衣服了,待过几日,我画几副花样,让管事处的人依着花样去做两身衣裳...这般,可好?”

王蕙抱着她的手,轻轻晃了一晃,眉眼弯弯:“阿姐疼我,自是再好不过的了。”

两姐妹在这处说笑热闹,连带着几个丫头也是笑语晏晏。

坐在外间的程宜却揉着眉心有些犯愁,她隔着屏风听着几个管事说着上月的用度、进账。一桩桩事,一串串数字直闹得她头疼得厉害...她出身顺天府程家,自幼读的是诗书礼仪,入了国公府后,她最先几年不是调养身子便是有了身孕。

这管家一事,向来都是由老夫人管着。

若是其他家族,媳妇入府十余年还不掌权,便是媳妇面上不显,心里估摸着还是犯了膈应。偏偏程宜却是当真无心此事,她原就不喜与旁人打交道,于她而言,夫妇和睦,儿女乖顺便已足够。

可自打前两年开始,老夫人便开始一点点放权给程宜了...

旁人只当老夫人是要颐养天年了,可程宜却知道,老夫人的身子骨已经不比往常硬朗了。

一个长相硬朗,年约四十余岁,穿着绸缎的中年男人和声禀道:“金陵城里的九十一间铺子上月净赚七千两,其中在朱雀街的成衣店、绸缎庄,玄武街的首饰铺、胭脂铺收益最好...客栈、酒楼的收益比往先要差些。”

程宜轻轻嗯了一声:“李掌柜做的不错。”

李掌柜闻言,笑着回了句:“夫人缪赞了,这些是上月的账本,小的都让人带过来了...若是有什么问题,夫人唤小的便是。”

另一个约莫也是四十余岁,看起来要比李掌柜稍老些,却是庄子里的宋大,他跟着说道:“今年东郊的果园、粮食收益不好,比起往年要亏了三成左右...”他说到这,嘴巴就有些发苦:“庄子里的人都求着主家宽限些,今年收成不好,他们也交不出多余的钱粮来。待明年收成好了,再一道补上。”

程宜听他说完,是过了会才开口说道:“今年天气不稳,收成不好,也不是庄民们的错。”

她说到这,微微顿了一瞬,待喝了一口茶,润了润喉才又说道:“往年交的是五成,今年便先减到三成,总得让他们吃饱饭...减掉的两成明年再补上。”

宋大听她说完,面上的愁苦也化为笑,忙躬身作了一揖:“夫人菩萨心肠,小的替庄子里老小,先谢您一声。”

...

王昉听到外间没了声,便从碧纱橱里走了出来。

外间没有丫头,程宜半靠在塌上,合着眼拢着眉,许是真的累了,就连她的脚步声也未曾听到。

王昉轻轻叹了一声,她先前坐在里面也听了个大半...

母亲素来便不喜这些,只是祖母交待,她也不敢推辞,只好应承了下来。

现在底下的人念着祖母,自然不敢做什么小动作,可是祖母的身子...她记得就是在明年,祖母的身子一落千丈。自此之后,底下的人便开始耍起了心眼,母亲里里外外忙的不可开交,却还是免不得出了几桩事。

上一世,最后的管家权...

是交到了纪氏的手上。

而那——

也是所有痛苦的起源。

王昉垂下眼睑,敛下所有思绪走上前,伸手轻轻替程宜揉起了太阳穴。

程宜睁开眼,看着王昉,所有的疲惫化为笑意。

她握着王昉的手,声音温和,眉眼弯弯:“陶陶如今是真的长大了,知道心疼母亲了。”

王昉的力道轻重得当,她看着程宜也弯了眉眼,良久才开了口,低声说道:“母亲很辛苦吧?”

“是啊——”

程宜未曾避讳,她素来平淡的面容有些无奈:“如若可以,我只想与你父亲做一对闲散夫妻。”

王昉低声试探道:“那...母亲为何不考虑让二伯母帮衬一把?”

“你二伯母?”

程宜怔了下,她不知是在想什么,过了好一会才回过神,低声说道:“你二伯母这个人,我从未看透过。”

未曾看透,也不敢全信...

王昉想起上一世,母亲躺在病床上,握着她的手,瓮动着嘴唇,最后尽数化为一声叹息。

那个时候,她是没有办法了吧?所以才只能把这些,交给了纪氏...

王昉心下有些酸涩,她垂下了眼睑,最后化为一声坚定的话语:“母亲,我想学管家。”

“什么?”

...

千秋斋。

傅老夫人坐在软塌上,屋子里摆着好几盆银丝炭。

她的身上裹着一层厚厚的袄子,正合着眼,一手握着佛珠,听着李嬷嬷回话。

等那处没了声,傅老夫人才缓缓说道:“程氏毕竟是出自书香世家,不比这真正的皇亲贵家。国公府里外上下,要真的交给她,我到底是不放心。”

李嬷嬷陪着笑说道:“夫人这两年管的也不错,今日下的几个决定,奴瞧着也没什么差的。”

她说到这,撞到傅老夫人睁开的眼,忙止住了声。

傅老夫人停了转动佛珠的手,声音淡漠:“你又何必为她说好话,她是什么样的人,看了这十余年,我还不清楚?”她说到这,还是忍不住轻轻叹了一声:“趁着我还有口气,走得动,再多教教她吧。”

半夏听到这话,忙开了口:“老夫人还年轻着呢,您头上的青丝比奴还要亮。”

“傻丫头,我年不年轻,我还不知道?”

傅老夫人淡淡笑了下,她看向窗外的两棵松树,心下很平静。

她不怕死,他走的那一年,她便想跟着去了...

可是她走了,这偌大的国公府,该怎么办?

这是他的基业,她要护好他的基业。这样百年之后,再见之时,她也能说一句问心无愧。

她便这样活着,高兴,不高兴,活着一天是一天...可是,这命数之事,又岂是由她说好?她这个身子,因着早年的放任,终究还是磨损了根基。

如今,便是她想活,也活不长了。

李嬷嬷奉上一杯热茶,一面是跟着一句:“府中除了大夫人,不是还有一位吗?大爷、二爷都是您肚子掉下来的,怎的...”

她后话未说全,可屋里的其余两人都听得明白。

都是一个肚子掉下来的肉,怎的偏袒至斯?

傅老夫人接过茶,垂下了眼睑,淡淡说了一句:“她的确不错,可我不喜欢。”

她想起纪蓁怀长砾的那年,她去了二房,听到纪蓁与她的丫头说了一句“那个老虔婆,都一把年纪了,还占着位置不肯下来”...

那个时候,她才知道这个素来端庄的二媳妇,竟然是这样的性子。

真是凉人心啊。

第8章

千秋斋。

傅老夫人让半夏去小厨房把新做的山楂糕拿来,再让人把今天下午炖的燕窝粥配上王昉爱吃的牛乳送来。待人退了,她才看着王昉笑着说了话:“你的母亲与我说,你想学管家。”

王昉点了点头。

她抬头看着祖母,明艳的面容上,不知不觉间已没了往日的稚嫩,反而多了几分超乎年龄的平淡从容。她的双手平放在膝上,姿态端正,声音平稳,带着傅老夫人从未见过的坚定:“是,陶陶想与您学管家。”

傅老夫人看着王昉,素来端肃的面容上,这会却挂着慈爱的笑。她略微有些苍老的手爱怜一般地拂过王昉的发顶,声音清和:“我的陶陶不知不觉竟也有十三了,再过个两年,你也该及笈了...你想学管家,这是好事,往后去了婆家也能用得上。”

“祖母。”

王昉看着她,摇了摇头,她的声音缓慢却带着无比的坚定:“陶陶并不是为了往后的婚嫁,陶陶想与您学习的是...如何管理好一个国公府。”

真正的管理一个国公府。

而不是只把它当做一个学习的技能,一个日后成婚相看的筹码。

傅老夫人放在王昉头上的手一顿,她让屋中侍候的人都退了下去。帘起帘落,等屋子里的人走了干净,她才看向王昉,头一回用一种审视的态度观察着她,良久才开了口:“你是在问我要权?”

王昉未曾避讳她的眼神,语气坚定,面色从容:“是,陶陶在向您要权。”

傅老夫人握着佛珠的手一紧,她的面容有些端肃,连着声音也有了几分生硬:“陶陶,你往日并不如此,是什么让你改变了?”

“祖母...”

王昉看着她,眼中带着毫不掩饰的濡沫之情:“陶陶只是长大了。”

她握住傅老夫人苍老而有力的双手,软声说道:“陶陶往日一直生活在您的庇佑之下,您替陶陶承担了所有的烦恼与哀愁,让陶陶可以无忧无虑的生活下去...”

“可是您的身子愈渐不好,母亲...”

王昉未再说下去,她跪在傅老夫人的跟前,抬着脸,一瞬不瞬地望着她:“祖母,让我来承担吧,让我来保护您,让我来护着王家的祖德基业。”

傅老夫人垂眼看着她,看着这个素来最疼爱的孙女,不曾错漏过她面上的一丝动静。

良久,她伸出手,覆在她的发上,轻叹一声:“陶陶,你该知道祖母一直都盼着你好。即便哪一日我真的去了,我也会事先给你安排好...让你可以一直无忧无虑的生活下去。”

她知道,如今她的的身子骨是越来越不好了...

她也早就想过,等真到了归去那日,她便把自己的财产一并给了陶陶,让她余后的半生也能活得无忧无虑。

王昉摇了摇头,她跪着的背脊挺直,声音依旧坚定:“祖母,陶陶是王家的四女,陶陶担负得起这些...”她这话说完,俯身磕了一首,从地毯底下渗出来地板的凉意,让她忍不住浑身打了一个冷颤,可她却依旧未起,保持着这样的动作说着话:“请祖母予我管家。”

我想要你们好好的。

我想要你们健健康康、平平安安的活在这个世上。

而不是像上一世一样...

傅老夫人垂眼看着王昉,她的心中竟有几分难言的复杂。

她的孙女...

她眼前这个孙女,究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改变了?

这样的改变,究竟是好还是坏?

她无从得知。

傅老夫人的手收了回去,她握着佛珠的手慢慢收紧,良久才开口说了一句:“...你先回去吧。”

“是...”

王昉站起身,她看着祖母已经把眼,转向了那半开窗棂外的两株松树。她的指腹磨着那圆润而又黑亮的佛珠,面色冷淡,嘴角紧抿,未曾看她一眼。

王昉想说些什么,最后却还是深深屈了一礼,转身往外走去...

她今日所言,若是旁的姊妹,怕是早已被一顿家法处置了。

她也不过——

就是仗着祖母对她的疼爱罢了。

可是,她不后悔。

她不能悔。

王昉一步一步往外走去,她的背脊依旧挺直,仿佛这世间之物再也没有什么可以压倒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