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为请退。

众人先前被王衍所叹服,这会自不会拦,忙也还了一礼,让他们走了。

王冀看着他们离去的身影,方要说话,眼却恰好滑过身边的言庚一眼,见他依旧看着王昉离去的身影…他心下一动,面上却依旧无恙,是笑:“我们也走吧,雪天梅园,煮茶论道,也是一桩妙事。”

“妙,的确是妙——”

几多学子说着话往梅园走去。

王衍听着身后传来的声音,却是暗自皱了眉:“三哥也真是的,领着这么多外男来家中…若是冲撞了什么,可如何是好?”

他年纪是小,可也并非不通人事。

王昉听他这话,步子一顿,她这个弟弟与她一样,最是信服这个三哥。

她看着这白雪苍茫,插在暖手兜里的手紧紧交握在一起,她终会一步步揭开那个人的真面目…

终有一天,终有一天。

她会让那人再也无法用这幅面容,对于世人。

王衍未听到回声,转身看她:“阿姐?”

王昉抬了头,露出一张娇艳的面容:“走吧…”

她这话说完,重新提起步子,冷风萧索,而她的背脊依旧挺直。

飞光斋。

两人到的时候,程宜正与王蕙坐在软塌上,瞧见他们过来,便笑着说道:“来了,快过来暖一暖身子。”

王昉和王衍解开斗篷交于白芨,往前走去…

王衍探头看了看屋内,未瞧见人,便问道:“表哥呢?”

程宜面上挂着笑,语气却有些无奈:“你表哥刚坐下,就被你爹拉着去赏画了…都一大把年纪了,还是这么让人不省心。”

她说是这样说着,眉眼间却透着几分岁月过后的满足…子女双全,夫妇恩爱,除了那早逝的大子,她这一生再无缺憾。

王衍一听,便止了要过去的心思…

他素来最不通画,幼时被父亲逼着画画的情景至今还很清晰,许是因着他着实没有天赋,父亲后来也死心了…

只是,他若是这会过去,保不准又是一顿训。

王衍翘了翘鼻子,他才不过去讨骂呢。

母子几人说了会话,天色也渐渐晚了起来…

晚膳也已摆好。

丫鬟往书房催了好几回,也未曾见王珵和程愈出来。

程宜气得要亲自去找他,被王昉拦下了。

她站起身,只身一人披着斗篷往书房走去…

如今天色已晚,挂在廊下的灯笼随风轻轻摇晃着,映着外头积留的白雪,竟有几分朦胧之态。冷风穿过长廊,拂过她的面容和衣裙,身上悬挂的玉佩、玉环等物轻轻敲击在一起,在这夜色之中散发出清脆而悦耳的声音。

书房通亮,透过那木头窗棂可见里头烛火点点,而有两个身影并立在一道,却是在低头赏画的模样…

王昉面上挂了一抹笑,她将将要推开书房的门,便听到里头传来王珵的声音,他的声音带着几分怅然和可惜:“我生了三个子女,却无一人如景云知我心,若是…”

王珵话锋一转,音调带了几分笑:“若是景云能做我的女婿,便再好不过了。”

他说完这话,甚是满意,便又说起话来:“我两个女儿,阿蕙太小了,陶陶与你倒正是相合…”

王昉听了这句话,面色通红,父亲这个性子,真是,真是该让母亲好好说说他…

她这样想着,手下一个不稳,书房的门便被推开了。

屋内两人皆朝门外看去,便见一个穿着石榴红斗篷、面容明艳的姑娘正站在门外。

王珵看着自家女儿,喉间的话咽了回去,轻轻咳了一声,跟着是哈哈笑道:“陶陶啊,大冷天的,你怎么过来了?”

王昉面色早就恢复如初,闻言也只是看了他一眼,屈身半礼:“爹爹,表哥,该用膳了。”

“哦,用膳啊…”

王珵点了点头,他的面上依旧是素日仙风道骨的模样:“是该吃饭了。”他这话说完,便先往外走去,路过王昉的时候还是忍不住轻咳一声。

王昉心下有些无奈…

她抬头往前看去,便见灯火下的程愈依旧面如白玉,这会正抬眼朝她看来,一双温润如玉的眼含着几分笑,在这灯火下更加显得要璀璨几分。

程愈施施然笑着站起身朝她走来,温声一句:“陶陶,我们也走吧。”

他的声音在这夜色中太过温柔…

令人忍不住便沉醉其中。

王昉忙侧过头,避开他的眼神,看着廊下晃动不止的灯笼:“好…”

屋外是无边夜色与白雪苍茫,映着点点摇晃的红灯笼,照亮了两人前方的路…程愈走在靠外的一边,替她挡住了这夜里的冷风。

王昉侧头便能看见程愈的侧脸,在这几许昏昏光芒的映衬下,她突兀地喊了他一声:“表哥。”

“嗯?”

程愈低头,他看着王昉轻轻一笑:“怎么了?”

冷风拂过两人的面…

王昉张了张口,却不知该说些什么,良久也只是呐呐一句:“没事…”

————

大年三十。

今年的雪来得急,走得也快…

等到隔日清晨王昉醒来的时候,外头的雪早就被人扫干净了,唯有那尖尖屋檐角上还留了几分昨日残雪。

如今天色尚还有些早,王昉却已早早拾掇好,在外厅吃起了早膳…

今儿个是除夕佳节,要忙活的事还有不少,等吃完早膳她便要去飞光斋陪着母亲料理今儿晚上的家宴。她近日虽跟着祖母和母亲学了不少,可这毕竟是她第一回参与这样的宴会,又是这样的日子,自该好生准备着。

琥珀一面伺候着人用膳,一面是轻声劝道:“时辰还早呢,您用得也太急了些…”

王昉轻轻笑了笑,却也未曾说些什么,只是就着人先前挑的,又吃了三个水晶小笼包、一块玫瑰酥,喝了半碗银耳粥。

待她落下银箸,翡翠便递来一方热帕供她擦拭。

玉钏也把原先就备好的斗篷替她系好,因着是迎新辞旧,王昉今日穿得依旧是往日的衣服…

一身月白色绣红梅的长袄,底下是绣着喜鹊携梅的栀黄色长裙,外罩一件胭脂色斗篷,衬得她明艳面容又多了几分华贵。

她接过玉钏递来的手炉握在手上,便领着琥珀往飞光斋走去。

往飞光斋走去的一路,还是能瞧见不少年味,门上、窗上皆贴了桃符,廊下的红灯笼也都换成了新的,这会还能瞧见那红纱灯笼里点着的红烛,随着风一动,灯笼上挂着的穗便跟着轻轻一晃。

飞光斋外贴着一副对联,上书“悠悠乾坤共老,昭昭日月争光”,却是昨儿个程宜与王珵共写的…往里走去,正堂门前那一排木头窗棂上还贴着不少“福”,却是王昉几人写的。

天色尚还有些半明半暗,透过红窗纱的正堂,能瞧见里头点着不少灯火,散出几分朦胧之态

门外几个丫鬟瞧见她,笑着屈身朝人打上一礼,一面是道:“给四姑娘请安。”

王昉点了点头,她未曾说些什么,迈步往里走去,屋中程宜刚用完早膳,这会正握着热帕拭手,由几个丫鬟端案撤席。

程宜瞧见王昉打帘进来,一愣之下才说了一句:“不是让你迟些来?”

她这话说完,是搁下热帕,伸手握过王昉的手,又瞧了瞧她被风吹得有些发红的脸颊,心下一疼,一双柳叶眉也跟着微微蜷起,素来平和的面上带了几分怒气,轻斥道:“你身边的丫头是怎么伺候的?也不知让你避过这阵冷风再来?”

而后是与白芨一句:“唤人再端两盆银丝炭来,再去备一盆热水…”

白芨闻言忙应了一声,往外吩咐去了。

王昉面上依旧挂着笑,她一面是解开斗篷,一面是笑着扶了程宜往塌上坐去,才又软声一句:“您又不是不知道女儿的性子?女儿做下的决定,她们哪里拦得住?”

丫鬟上了新茶,王昉亲自接过,奉给程宜,跟着一句:“何况这风无形无影的,哪里是说避就能避得?”

程宜惯来是个好性子的,平日里对下人也都是赏多罚少。

因此听王昉这么一说,原先那股子怒气也早就散了去。她哪里不知晓陶陶的性子,她决定的事,那几个丫头又怎么会拦得住?只是身为母亲,瞧见女儿这般总是免不得心疼…她接过王昉递来的茶,只是搁在茶案上,也未曾饮用。

白芨亲自端了一盆热水进来,她方想绞帕便被程宜拦住了…

“我来吧。”

程宜说完这话,是挽起两节袖子,伸手把帕子绞干了,亲自替王昉擦了一回手,熨了一回脸。

王昉也不说话,只是笑盈盈看着她。

等手心热了,脸上也不再僵冷了,她便止住了程宜忙活的手,笑着说道:“母亲,好了。”

程宜点了点头,她把帕子递给白芨,刚想说话,便有丫鬟在外禀报“夫人,李顺家的来了。”

“让她进来吧…”

程宜说完这一句,便双手放于膝上端坐在软塌上。

帘起帘落,李顺家的走了进来,她约莫四十余岁的年纪,长得一张圆脸,身形较旁人显得丰腴些,也要高大些…她今日穿得很是喜庆,一身暗红色袄子,见到两人便满脸堆笑打了个礼:“老奴给大夫人、四姑娘请安了,两位主子安康。”

她这话说完,便把手中的家宴单子呈了上去,才又一句:“这是老奴备下的家宴单子,两位主子瞧瞧。”

白芨接过单子,奉给程宜。

程宜面上挂着几分和煦的笑,她接过单子,是与人说了一句:“坐吧。”

除夕是一年来最重要的一个日子,尤其是像王家这样的老牌家族对此更是讲究,因此这家宴比起往常自然也要更加隆重些…单子是按着往先年菜肴的道数,分为汤羹六道、小吃八道、前菜九道、主菜十八道。

程宜把手中单子看完,便抬头与李顺家的说道:“你是家中的老人,操办除夕家宴也有十余回了。”

李顺家的听了这话,脸上的笑意便越浓,她原是挨着椅子的边缘坐着,这会便坐了半边,身形更加挺直了几分,恭声笑道:“都是主子赏脸,才给了老奴这天大的福气…”

程宜笑了笑,却未说话。

她把手中的单子递给王昉,端起热茶慢悠悠喝下一口,说了一句:“陶陶瞧瞧这单子可有什么问题?”

王昉接过单子,轻声应了声“是”…

她昨儿个已让人把前些年家宴的单子取过来一阅,因此看起手中的菜单也并不觉得复杂,这会便弯着一段脖颈看了起来。

主子不发话,底下的人自然也不敢说话,一时之间这暖阁之内竟显得很是安静。

李顺家坐得越久,脸上的笑便越发有些凝固起来,难不成这菜单有什么问题?不可能,不可能…这单子她看过这么多回,也没个差错。她这样想着,心下便又放松起来,依旧严严实实坐了半面椅子,也未曾有什么移动。

心下却是要添一句,四姑娘不懂事,大夫人竟也是这般…

一个小丫头又能瞧出个什么对不对的?

王昉待看完是花了一刻时间,她把手中单子平摊于膝上,方侧头与程宜说道:“母亲,我看完了。”

“嗯…”

程宜闻言,面上也没有什么变化,她依旧端着茶盏,和声问道:“可有什么问题?”

“有。”

李顺家的面上原先还挂着笑,闻言却是一滞,她看着王昉,一张圆脸重新堆起了笑,恭声问道:“这张单子老奴看过也有十来回了,也未瞧出有什么不对,不知四小姐是觉得有何处不妥?”

她这话问得是恭敬,心下却是轻声嗤笑了起来…

小丫头就是不知事,掌家还没几天就想拿起旁人的错来了?

程宜看着李顺家眼中的轻慢,也未说什么,她只是把手中茶盏放在案上,拿着帕子拭了拭唇角,仪态端庄,眉目平和,与王昉一句:“既有问题,你就说吧…”她这话一落,便又笑跟着一句:“李顺家的是家中老人,你可不能仗着身份胡乱说话,若是说得不好,母亲可不保你。”

李顺家闻言,忙笑着回道:“大夫人这是哪里的话?四小姐是初掌家,不知也是正常的。”

王昉朝李顺家看去,见她眉目堆笑,眼中却还有未消的轻慢。

她轻轻一笑,从容应了一声“是”,而后才看着人缓缓说道:“去年除夕家宴,祖母曾评这道‘炒鹌子’太过费料,因口腹之欲,连累此鸟越渐稀少着实不该,更下令往后家中再不许有此道菜肴…”她说到这,看着李顺家骤然大变的面色,是些微一顿,才又跟着一句,似讶似疑:“嬷嬷忘了?”

李顺家的脸色一白,去年家宴?

她记得千秋斋的确派了人来说一桩事,只是那会她与那许嬷嬷正吃酒吃得起劲,只接了赏钱也未曾留意那说的话。

如今想来,原是,原是…

李顺家的这样想着,只觉得膝下一软,差点就要往前扑去…她一面拿着袖子抹着汗,一面是赔笑道:“老奴,老奴一时忘了。”

“一时?”

王昉收起单子,她面上依旧挂着笑,好整以暇看着人:“嬷嬷连祖母吩咐的事都能忘了,我这样一个小丫头往后又岂敢吩咐您了?”

李顺家的脸色白了又青,那把椅子却是终究坐不下去了,她直直跪了下去,赔笑道:“四姑娘折煞了,老奴哪里担得起一个‘您’字…”她这话说完,一面是自打起嘴瓜子来:“老奴这个驴脑袋,真是该打该打,竟把这么重要的事都给忘了。”

“若不是四姑娘瞧了出来,老奴可当真是万死也不够…”

她这话说完,也不见两人拦,狠了狠心,便又多用了几分力自扇了两巴掌…她力道原就大,这两巴掌下去,脸都红了一片,连着牙齿都酸痛得厉害。

程宜看着她,这才淡淡发了话:“好了,今儿个是除夕,合家欢喜的日子,嬷嬷留着一身伤又如何过年?”

李顺家的想说话,可先前两巴掌已打疼了脸,这会刚刚牵动了嘴便疼得“哎呦”一声,她也不敢多说,只朝两人磕起头来,一面是瓮声说道:“谢大夫人体恤,谢四姑娘体恤。”

“不过——”

程宜把话一顿,见李顺家的抬了脸,才又说道:“王家素来讲究赏罚分明,今次之事的确是你一人之过…这几个鹌子的钱却是不能从公中出了。”

什,什么?

李顺家的煞白了脸,鹌子价钱本就不便宜,她光是拿个回扣也能拿几两银子…

而且这回为着家宴,她还额外多采买了些。

不从公中出账…

李顺家素来爱钱,这会只觉得那白花花的银子就跟她的肉似得,只觉得先前那两巴掌都没有这个疼。她想起大夫人的好性子,心中掂量了下,便喊道:“大,大夫人…”

程宜面上依旧挂着旧日的笑:“嬷嬷想说什么?”

李顺家的看着她面上的笑,喉间一哑,跟着说道:“没,没什么…老奴,老奴心服口服。”

等李顺家的模样颓败地往外走去。

屋子里几个丫鬟都忍不住笑出声来,就连青黛、白芨两个大丫鬟这会也盈盈挂着笑,她们平日就看不惯这李顺家的,仗着资历老,平日里尽是作威作福的。

王昉的面上却有些怔然,她想起先前母亲的模样,实在未曾想到原来母亲还会这般…

程宜看着她怔楞的面容轻轻一笑:“陶陶看母亲都看傻了。”她这话说完,是让几个丫鬟先退下,才揉着王昉的发与她柔声说道:“母亲总归也是跟着你祖母学了几年,难不成连几个仆妇也对付不了?”

王昉脸一红,她的确一直把母亲放在弱势的一方。可她却忘了,母亲也是正统世家出身,也是由祖母带着学过许多年。

她抬了脸,看着程宜,软了声:“母亲,我…”

“傻丫头…”

程宜笑看着她,眼中是一如既往的温柔:“母亲与你说这些,只是想与你说为母则强,为了你们,不管母亲多不喜欢都会去学着接受…”她说到这,声一顿,良久才又一句:“陶陶想做什么便去做吧,不管如何,母亲都会陪着你的。”

第45章

千秋斋内, 炭火生热。

王家的主子并不算多,今儿个用膳的又都是沾亲带故的,因此便只是在屋内摆了一块四面屏风,分了男女两桌。

外为男桌,以王珵为首,王允、王岱坐于两侧,而后是王冀、王衍、程愈几个小辈。

内为女眷…

坐于中间的是傅老夫人, 她今日难得穿了一身大红色绣五福如意的织金长袄, 满头青丝用翡翠盘了起来, 额上还挂着一块前些日子王昉送来的红色暗彩缀珠翠花饰的抹额…这会面上正挂着平日很少见到的笑容。

王家没有吃饭的时候给媳妇立规矩的说法, 因此无论是程宜还是纪氏, 这会都坐在她的身边。

程宜坐于傅老夫人的右手边, 纪氏坐在傅老夫人的左手边,而后是王昉四姐妹。

八角琉璃灯下的八仙桌上, 已摆了不少膳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