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张烨也露出了笑,很不在意地呵呵了一下,“大家先别急着否定,我知道,你们查的肯定是永恒的恒。”

马恒元顶了一句,“不是永恒的恒是什么?你没看过原文?”

张烨也不生气,说道:“就因为很多人在注重原文,所以才漏过了很多不应该漏过的东西,之所以一直没有人考证过这件事,或者说没有人察觉到这个隐喻,那是因为明朝的衡王,是平衡的衡”

不是恒王是衡王?

这时,那个打电话的京城作协的人放下手机,脸色尴尬道:“明朝…是有衡王,就是平衡的衡。”

杨老师:“这…”

孟东国无语道:“真有?”

他们这才看出来,张烨这你妈是早有准备了啊,这厮很可能事先就料到他们会问出贾宝玉诗的问题了

张烨言语平静,透着一股自信劲儿,“曹雪芹在写第七十八回的时候,他通过贾政之口所说的,就是暗指明朝的这个王,字的发音都没变,只是把平衡的衡,写成了是永恒的恒,字眼上,故意来点儿小小的变化这个很正常,这种事也不可能在当时明目张胆的写,比如曹雪芹用来比喻书里的政治力量,不也是用‘月派,‘日派,吗?”

杨老师道:“那这能说明什么?”

马恒元挑眉道:“是,什么也说明不了,只能说曹雪芹所说的这个故事是有来源的,不是胡诌的。”

张烨笑问道:“真的什么也说明不了吗?”

北大学生们听后很迷糊,这也解释不了贾宝玉歌颂一个封建时期的女将军的事实啊?好吧,您说背景变了,从清朝变成明朝了,可是变了就变了呗,别说恒王变成衡王了,就是恒王变成美国总统也解释不了啊

有人还没转过弯来,但里面当然也有聪明人

曾教授忽然脸色一滞,什么征兆也没有的呆在了那里

钱老想了想,突然也一脸恍然,忍不住地拍了一下大腿,“原来是这么回事儿原来是这么回事儿啊”

张烨意外地看了过去,“呵呵,曾教授和钱老师应该是知道了。”

知道?

知道什么啊

这都说什么呢啊

其他人都莫名其妙,这什么哑谜啊?

“如果有人还没有想明白,那么我就提醒一句。”张烨扶着讲台直着腰站着,“明朝,在青州,这个地方曾经发生过很多事情,衡王是不是面临过来犯者的攻击呢?我可以肯定地告诉大家,是面临过的,那么,是谁来攻打他的呢

一个外来的搞历史的教授蓦然一愕

严玉这个作协副主席也失声道:“清兵南下”说完,她自己倒吸一口气,被自己的话惊住了

张烨一笑,“没错就是清兵南下是清兵打了进来”

这一下,文学界的那帮人都明白了,满脸目瞪口呆

其中有一个一直都没有说过话的四十岁出头的瘦脸红学家,听了张烨的话后,甚至忍不住腾地一下激动地从座位上站起来了

是清兵

居然是清兵

宋学姐狠狠一拍脑门,“我怎么早没想到”

周学长叫了声:“我草啊原来还能这么解释啊”

北大的学生们也被张烨给出的分析结果吓到了,震惊得下巴差点掉了

张烨的同事苏娜用力一攥拳头,也是兴奋得叫了一声“好”这个新来的张老师,真是盛名之下无虚士啊太厉害了

此时此刻,张烨前面讲课时的那句“所有逻辑问题我都解释的了”的话,已经没有一个人认为他是吹牛逼了

他真的都能解释的了啊

大家提出的所有逻辑问题,他全给解释通了啊

张烨接下来的每一个字都敲在了众人心头,道:“所以啊,有时候真相并不是表面看到的那么简单,你们瞧,书里的黄巾赤眉就差点被大家忽略吧?如果咱们光揪着贾宝玉的诗去分析,揪着他的性格去琢磨,那一辈子也揭不开这个谜团的,一辈子也不可能研究好楼梦》的,我这么帮着大家一分析,结果已经很清楚了吧?黄巾赤眉所指的来犯者,实际就是清兵因此,林四娘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呢?贾政让贾宝玉他们歌颂的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呢?是一个在明朝崩溃的时候,在青州危难之时,男性官员都主张迎降,她却挺身而出,带领娘子军起来抗清的一位巾帼英雄

大家早都听傻了

杨老师和马恒元他们也是惊得不说话了

张烨摊开手掌,“谜底一揭开,大家噢的一声全明白了,原来就是这么简单啊?是的,谜底很多时候就是这么简单,贾宝玉的艺术形象垮塌了吗?是没有的,在七十八回里,贾宝玉一篇长诗实际上歌颂的是一个抗清的英雄贾宝玉骨子里还是反清的而贾政在做什么事呢?他在做一件非常危险的事,几乎是造-反的大罪这也是我所说的贾政的第二宗,也是他最大的一宗罪,这才是贾家获罪的真正原因跟贾赦都关系不大这也是曹雪芹在前八十回里的铺垫和早透露出来的信息几乎已经明明白白地告诉我们了啊”

解释了这个,张烨顺着刚刚说八十回后情节问题说到一半的地方,又转移了回来,总结在了一起,正好用贾宝玉歌颂将军的这段情节又一次论证了自己的观点,并且汇聚在一块恰到好处地做了一个收尾,道:“这也是八十回后我个人无法接受的根本原因,我们可以看到,贾家获罪的理由,其实根儿上是贾政是宁国府所以现在一百二十回通行本中八十回后的情节绝对不可能是曹雪芹写的这是毫无疑问甚至没有必要讨论的事实证据,我今天都已经给出来了不知道大家还有什么疑问?”

竟无人敢应

张烨看看表,“延长的二十分钟,还剩下两分钟就下课了,没有疑问的话,有问题也可以问。”

还是无人回话

文学界那帮人都蔫了

学生们也没有一个出声的

张烨汗了一下,不能啊,上次一下课,大家就无数人围上来了呢,刚刚还有不少人都不让下课呢,怎么这会儿让你们问点不明白的问题都不吭声了?得,那算了吧,张烨开始收拾资料,“那下课吧,就这样。”

一页纸…

十页纸…

张烨慢慢整理资料收好,一转身,就准备下台回家了。

可是当他转身的一刹那,原本噤若寒蝉的台下面突然也不知是谁啪啪地鼓了掌,然后下一刻,潮水一般的掌声几乎猛然将偌大的北大大礼堂会场的顶棚都给掀掉了那感觉真的好像是一颗炸弹爆炸了一般

全场暴起掌声

一百个人…

一千个人…

陆陆续续有起立的人,到了最后,在场的五六千的北大学生们全都站了起来,所有人都拼命拍着手,谁也没有下课,而是就那么站在座位前将掌声不断送给张烨

吴则卿也起身了,跟着拍手

常凯歌、甄书全、苏娜、曾教授等北大中文系的老师们也都起立了,雷动的掌声中又多了几个声音

杨老师叹了口气。

马恒元和孟东国都没什么风度地依旧坐在位置上,其他很多文学界的人也是如此,假装不理会。

但是,国家作协副主席,也可以说是他们这次带队来的带头人严玉,慢慢站起了身子,看向张烨,啪,啪,啪,严玉轻轻鼓掌。

孟东国错愕道:“严主席”

“这个…”几个文学界的同仁一瞅。

副主席都鼓掌了?他们也不能拿着架子了啊,赶紧一个个地也起来了。

来之前,说实话严玉是带着偏见来的,可是一堂课结束,听了张烨那些匪夷所思且让人心惊肉跳的各种角度的对楼梦》的分析和讲述,严玉已经无话可说了,诚然,她还是对张烨炮轰文学界的那首打油诗心存芥蒂,也对张烨这人的脾气和性格不是很喜欢,但是在学术上、在对楼梦》的研究上,严玉对张烨的才华是不得不服气的所以她起来了,所以她鼓掌了,这个掌声不是送给张烨这个人的,而是真心实意送给张烨在学术领域的建树的

记者们也沸腾了,照相的照相拍摄的拍摄

公开课之前,谁能料到张烨的第二堂课会是如此一面倒的一个情况?气势汹汹杀过来拆台的文学界的人,这么多人竟然被张烨一个人说傻了?

第328章【北大中文系的期冀!】

掌声

夹在里面的还有喊声

“牛上天了”

“张老师太给力了无敌了”

“说的太好了从没听过这么精彩的讲课啊”

“张老师您明年是不是还会担任《古典名著鉴赏》的老师?”

“我决定了明年我必须报张烨老师的选修课啊”

学生们叫好。苏娜等几个北大老师也在下面对张烨竖了竖大拇指。

全场起立鼓掌,这个场面还是很震撼人的,饶是张烨这个做了如此多节目的主持人,也第一次碰到这么大阵仗。

本来张烨都拿着带过来的资料和保温杯准备回去了,这下脚步一顿,苦笑一声,又把东西放在讲台上,拿起话筒道:“谢谢大家,谢谢,下课了,同学们请回吧,好多人还有下午的正课呢。”

北大学生不走,还在鼓掌。

吴则卿和常凯歌他们也是,也一边笑着一边跟学生一起拍手。

大家都没离场,文学界的这些人自然也不好独自撤退了,那有点太显眼了,摄像机可还在呢,所以也只能跟大家一样站着。

“谢谢,大家请回吧。”张烨手合十感谢道。

还是没人走,学生们反而掌声越来越大

张烨没招儿了,只能又多说了几句,“昨天和今天这两节课,咱们讲了楼梦》只有大体前八十回是现今还保存下来的曹雪芹先生的原笔,我相信我给出的结论,很多人是可以信服的,就算是还有疑问和质疑,大家也不能否定我说的可能性,你们可以当做是我个人的一个看法和思路去研究和分析,这样也能帮助同学们更好地钻研楼梦》,帮助大家弄懂它,不过,这两节课我该表达的东西已经差不多都表达了,后面的课我也不想再着重重复我这两节课的观点了,说到了我会提一耳朵,但不会像今天这么刻意去证明了,扯皮和重复没有必要,我会接着往下讲。”

“往下讲?”

“还怎么讲啊?”

“对啊,今后的课还怎么讲?”

“按照张老师的观点,八十回后是其他人续写的,也是漏洞百出跟前面不符,那还讲什么?”

“是的啊,没得可讲了。”

“到考试,咱们还有七八节课呢吧?”

北大学生们狐疑起来,也不拍手了,尤其是张烨选修课的学生,更是关心这件事,他们不明白张烨老师接下来的课怎么办。

系主任常凯歌也咦了一下,他也想到这个问题了,课时进程安排如果出了问题,那可是大事儿

张烨笑吟吟道:“大家看来都有疑问,有疑问是对的,是的,那么问题来了,挖掘机修理…好吧不是这段,那么我后面的课讲什么呢?”语气一顿,他道:“请听我明天的课就知道了”

“我汗啊”

“又吊胃口”

“张老师太坏啦”

“哈哈,不过好期待啊”

“明天我必须早点来占座位必须坐前排”

张烨说道:“下课了大家快回去上下面的课吧”然后看向其他人,“领导辛苦了,记者同志们辛苦了。”

学生终于陆续离场。

张烨一看记者朝着这边杀过来,他赶忙拿着东西走后台出去。

谁想,大部分记者居然不是奔向张烨的,有一半人竟都冲向了文学界那帮人身前,长枪短跑地围打了过去

那津市女记者飞快问道:“杨老师,作为红学界数一数二的专家,您对张烨老师今天的讲座有什么看法?”

杨老师脸色不佳道:“让让,无可奉告。”

另一个京城小报社的记者也过去了,“杨老师,您刚刚的问题和一直困扰红学界的很多难题似乎都被张烨老师解释通了,我们看到,您和其他红学家也没有再反驳和说话,是不是你们认同了张烨老师的观点?是不是也说明了红楼梦》八十回后的作者真的另有其人?不是曹雪芹写的?”

杨老师拿捏了一下言语,道:“不是我认同了张烨的观点,也不是他都解释通了,他的解释只是一种角度和分析,至于楼梦》的作者问题,这个也还有待商榷,还需要大家共同论证考证的。”

一个男记者追问道:“也就是说,红学界现在已经承认了张烨老师说的这种可能性?而且可能性很大?”

杨老师皱眉道:“我没这么说,我也代表不了整个红学界,麻烦让一下吧,你采访其他人吧”

“严副主席,您怎么看待张烨老师这个人?”又有几个记者找上了严玉。

严玉也没避讳,答道:“小张老师这个人,我不评价,但是他的文学水平,我个人是很欣赏的。”

有才华?

但人不怎么样?

记者们都理解这话的意思了,一个个也兴奋了,继续追着严玉问,“不知道作协有没有考虑吸纳张老师?”

严玉唇角笑了下,道:“钱老推荐过张烨,国家作协也给张烨发过邀请,但是小张老师当时发了一首诗——《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首诗写的很好,文学性很高,是一个拒绝的意思,你们应该是知道的,不是我们不吸纳他,也不是作协固步自封不能接受有争议的人入会,我们是欢迎一切有才华的人加入的,但是张烨不愿意,我们也没办法,这件事你们应该去问他。”

一中年记者道:“严副主席…”

严玉摆手,“好了,就说这么多了,我还有事。”

一旁的不少文学界的人见得如此,也都一个个跟着严玉和杨老师挤出去了,他们可不想接受什么采访,今天已经够丢人的了,一帮文学界的前辈竟被一个后辈给聊晕了,他们此刻脸上都火辣辣的,如果再给他们一次机会,打死他们也不会来了,这是把脸送上去让人踩啊

其实在场好多明眼人都知道,张烨说的这些并不一定对,只是他解释的了而已,而且大部分解释和分析是符合逻辑的,可偏偏,明知张烨在有些细节上的观点可能并不是真相,但他们也反驳不了,原因无它,就因为这些逻辑错误只有张烨一个人能解释的通,红学界只有张烨一人给出了合理的分析,其他人没有合理解释,那么说话的底气自然不足了,也就造成了他们一帮人被张烨一个人杀了个丢盔卸甲

麻痹。

这姓张的才多大啊?怎么对楼梦》研究的这么深?一个人顶的上整个红学界了?甚至还要强?

文学界的人走的可谓是灰头土脸。

那里,系主任常凯歌也正在接受记者的采访。

常凯歌挂着微笑,对记者道:“对于张烨老师,我们一直都是很看好的,也从来没有质疑过我们自己的讲师,现在大家看到了,凭张烨老师的文学底蕴,他当然有资格担任北大中文系讲师,他能来北大教书,对我们来说也是好事儿,也是喜欢古典名著的学生们的幸事,至于你们刚说的那些学生家长的质疑声,那些教育界和文学界的质疑声,我想今天过后,应该是不会再有了吧,就算有,我们中文系也是全力支持小张老师的,我们有理由相信,今后小张老师的《古典名著鉴赏》选修课,将会是我们中文系的一大特色课,将是我们中文系的招牌课程”

系主任话说的铿锵有力。

只有中文系的老师们跟心中笑而不语,显然,甄书记也好,常主任也罢,之前对张烨可不是这个态度啊,看好他个屁啊,支持他个屁啊,当初要不是吴校长力排众议地将张烨塞进中文系,他们几个系领导能接收张烨才怪,而且当张烨第一堂课抛出了这枚重磅炸弹时,系里恨不得当张烨烫手山芋一样丢出去呢,张烨质疑楼梦》作者,可把系领导们给吓得魂飞魄散了,但现在,在张烨稳固的学术素养下,形势简直让人无法直视,竟然隐隐有凭着一己之力改变红学历史的感觉系里的态度变化自然就不意外了,张烨这回出了风头,给他们中文系争了脸,还引起了社会和学术界的轰动,在系领导的眼中,张烨也一下子从“臭大姐”变成了“香饽饽”。

中文系。

教师办公室里。

张烨放下资料,然后跟电脑上整理了一下明天讲课要用到的东西,在打印机里打印出来。

嘎啦。

一张张资料从打印机滑出。

这时,那些中文系的老师也回来了。

还有几个下了课的讲师,也听到了大礼堂那边的消息,纷纷回了办公室,进来就看向了张烨。

“哈哈,小张老师”

“你今天可给咱们争脸了”

“说得好呵呵,看见那帮来找咱们麻烦的文学界的人没有?一个个都灰溜溜的真解气啊”

“还想来咱们中文系找茬儿?这不是有病么”

“咱们搞教育的人,本身讲课就得严谨,跟他们不是一个行业的,他们还跟咱们比逻辑比严谨?那不是关公面前耍大刀么也不想想,我们小张老师要是没有确凿的证据,也不敢这么说啊”

张烨笑笑,“别,您大家捧了。”

武教授看着他道:“不是捧你,看看最后学生们给你的掌声就知道了,大家都是认可你的。”

另一个讲师道:“是啊,我还没见过学生们死活不下课强烈要求老师加课的情况呢,更没见过一节课讲完了,学生们集体起立鼓掌了足足两分钟,这已经说明问题了,小张,你可别谦虚了。”

苏娜笑呵呵地竖拇指,“没说的,服了”

“我也服了,我准备回去后再读一次楼梦》,听你一讲我才知道,原来红楼里面还有这么深的东西呢”一个中年女老师道。

曾教授这会儿也进来了,哈哈道:“回头我也得跟小张老师请教请教了。”

张烨忙道:“您大家可别埋汰我,呵呵,我也就是红楼这一块研究的多一些,其他领域,我都得跟您大家请教,以后得问大家的学术问题肯定多了去了,您各位别嫌我烦就行了。”

“那怎么会。”

“问吧,咱们相互研究。”

“对,以后有古典文学的问题,我们得跟你请教了,呵呵,历史或文字的事儿你问曾教授,曾教授比历史系那边的教授都要高一筹,至于外国文学史这块,有问题你可以找我,我就是教这个的。”

大家都表达了善意和友好。

有人更是和他握手,相互介绍了一下,之前张烨刚来的时候,大家很多人还没来得及认识的。

之前中文系里除了苏娜老师和曾教授,其他人多少都是有些排斥张烨的,就算不排斥,至少很多人都是不太认可张烨的,但是在张烨讲完了今天的课,张烨一下就融入了中文系的教师团队,众人都接受他了,而且都很热情,都说文人相轻,其实也不尽然,毕竟在北大中文系大家都是各自负责各自领域的课程,学术上没有交叉,在古典文学研究上他们肯定不如张烨,但张烨在其他中文领域,肯定是也不如他们的,所以也谈不上什么相轻了,主要还是相互尊重和认可的同事层级。

跟系领导对张烨的态度转变不一样,系领导考虑的更多的,可能是学术外的其他层面的事儿——比如全国高校的中文系排名评选已经开始了,结果还不知道怎么样,不过北大中文系这两年不太乐观是肯定的,系领导们关注的是这个。而他们这些中文系老师,大部分人纯粹是因为张烨在《楼梦》建树领域上的登峰造极,才认可他的,对张烨的学识,他们这些搞中文的现在也很服气了,自然不会再对张烨这个“外行”的主持人有其他偏见了。想进入他们这个圈子,有时候其实很简单,拿出本事就够了。

张烨也和他们聊在了一起。

这个教师办公室里的人,随便拉出来一个也是业内中文系鼎鼎大名甚至排名前列的教师啊,张烨可不敢托大。

忽然,外面进来人了。

是中文系系主任常凯歌。

“常主任。”

“呵呵,主任。”

几人打了一声招呼。

常凯歌跟他们点点头,然后看向张烨,和颜悦色道:“小张老师没回家呢?先别走了,记者都跟楼下堵着呢,五个保安才给他们拦住。”

大家也注意到楼下的热闹动静了,也都没意外,谁让张烨是个娱乐圈的明星呢,有这个待遇很正常。

张烨微笑道:“行,那我再准备准备资料,等记者走了我再撤。”

常凯歌这次过来教师办公室,显然是来找张烨的,并没有让人叫张烨去他办公室,而是亲自来了,这里也看得出常凯歌的态度变化,“我啊,刚才跟吴校长那边征求了一下,跟中文系的其他系领导也碰了碰头,我们大家一致决定,下个学期的《古典名著鉴赏》选修课程还是由你来担任讲师,你这边没问题吧?”

之前的合同说白了其实是个有很大限制的临时合同,如果张烨讲得不好,或者学生反响不好,那么北大方面是可以随时开除张烨的,不聘用就行了,所以对张烨的去留问题,北大内部也一直有争议,张烨说第一堂课的时候,北大有个校领导就提出过异议,建议解聘张烨呢,不过这第二堂课说完,显然也不太会有这方面的压力了,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张烨的表现无疑是相当出色的,所以常凯歌才会主动表达下学期继续聘用张烨的意思,而且在他们很多北大系领导和教授看来,这门《古典名著鉴赏》课程,还真的只有张烨接班最合适了

张烨道:“我当然没问题,就是工作时间我可能…”

常凯歌乐呵呵道:“没关系,讲课时间你可以自由安排,只要保证课时就可以了,中文系这边可以给你开绿灯。

张烨立即道:“那可谢谢常主任了。”

常凯歌又和张烨闲聊了几句,这才溜达走了。

此时此刻,常凯歌和甄书全他们几个系领导,也不得不佩服吴则卿校长看人的眼光了,就算是一直不喜欢张烨的中文系最权威的老教授闫建涛,今天这堂课结束后,也没有对继续聘用张烨的事情说什么小话。

盖因,张烨的出现让中文系不少人看到了一个希望

北大,这是国内排名第一的名校,北大中文系,也是国内高校中文系里面,几乎一直占据统治地位的,几乎都是排位第一,可是前年,北大中文系遭到重击,被师范大学中文系并列第一,而去年更加惨遭失利,北大中文系排名竟然是第二,被南京大学中文系抢上了第一,甚至一直在中文系不太是第一梯队的清华大学中文系,去年竟也飙升到了第三,几乎要赶超了他们。

北大震怒

中文系的系领导压力很大

在今年,在吴则卿的领导下,甄书全和常凯歌他们用了很多方法改善和改变中文系的教育环境跟教育方法,都成效不大,按照这个局面,很可能评选结果会和去年一样了,甚至清华中文系都有要超上来的势头,这是北大中文系的系领导和讲师们都无法接受的结果,常年的老大哥被人压在下面了,谁受得了啊?

就在这个节骨眼上,吴校长把张烨请来了,常凯歌和很多北大中文系的老师和教授都有着些期冀

张烨的到来,能否扭转这个局面?

这个业内优秀的节目主持人,能否用他的人气和学识,给他们北大、给他们北大中文系带来一个奇迹?

第329章【世人看张烨】

到家八点了。

今儿回的是菜市口,爸妈家这边。

门一开,一身睡衣的老妈正假模假样地敷面膜呢,有点渗人,倒是吓了张烨一条,老爸则在客厅看电视。

“爸,妈。”张烨招呼道。

“儿子回来了?这么晚啊?”老妈把他拖鞋踢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