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烨压压手让她坐下,笑道:“看来从没有人注意过这里,其实大家看到的顺理成章,只是表面罢了,是的,我也承认也说过贾家会走向衰落,曹雪芹先生在大体前八十回中也已经铺垫过,曹雪芹是会写到贾家被抄的,但被抄家的原因绝对不是八十回后给出的这个原因,续写者的写法让我个人是无法接受的,非常可笑”指向屏幕道:“大家来看,八十回后的这段情节,正面写了抄荣国府,顺带也交待了抄宁国府,咱们可以一起来探讨一下看看是不是这样,熟读过的朋友都应该有印象,八十回后皇帝抄家,贾赦有几宗罪啊?有两宗,一,私自结交外官。这里我不得不说,续写者写的还是有水平的,他是根据曹雪芹前八十回埋下的伏笔写的,贾赦的第二宗罪——恃强凌弱,这里也是根据前八十回伏笔写出来的,虽然我不清楚曹雪芹到底会在这里怎么描写,是不是会一样,但是续写者的写法,还是能让我接受的。”

“都接受还有什么问题?”

“能不能别老说续写者?听着真别扭”

有几个红学研究者提出了意见。

张烨一耸肩,“那好,我知道很多人还不承认八十回后不是曹雪芹原笔,那么我就不说这个续写的事,咱们就假设一百二十回楼梦》都是曹雪芹原笔,可是问题就来了,在后面给出的宁国府贾珍被抄家的理由,因为是侧面写,粗略简单的交代,所以几乎没有人注意过,也没有人研究过,因为大家的注意力在这段情节上时都跑去其他更‘重要,的地方了,但是我现在要告诉大家,不要看其他地方了,把注意力拉回到这里吧,这里就可以证明这些情节不是曹雪芹所写”

学生们都听着。

文学界的人也都开始回忆这段内容。

张烨不管他们,自顾说道:“贾珍第一罪:抢占良民妻女不从致死,话说得很严重,其实指的就是尤二姐之死,猛地一想,大家可能觉得没毛病,可是咱们细往回一读,尤二姐是被谁霸占了啊?不是贾珍啊,是贾琏啊,而且尤二姐被包养的地方是在宁国府吗?也不是啊,是在一个叫花枝巷的地方”

马恒元瞥瞥他,“你难道不知道尤二姐后来是被王熙凤骗到荣国府了吗?”

张烨回视着他,“你说得对,可即使贾珍有一定责任,他也顶多算是个胁从犯,主犯是贾琏啊,这个事儿压根是贾赦他那一房的事,对不对?后来还有王熙凤指使策划,让尤二姐以前的未婚夫去告状,闹得沸反盈天的,最后造成了尤二姐的死,但那也是王熙凤和贾琏的罪啊,跟贾珍有什么关系?可是‘曹雪芹,不知是出于什么心理,他写贾珍第一宗罪居然是尤二姐之死”

好多人呃了一声。

杨老师深深地拧起了眉头。

这个地方的问题,红学界还真的没有人提出来过,张烨还真是第一个

张烨不看他们的反应,接着道:“那么第二宗罪就更可笑了,是什么啊?私自掩埋没有报官,这说的是尤三姐之死,自刎而死,是自杀,最后被埋了。”张烨失笑道:“这算多大的罪啊?更何况尤三姐自刎跟贾珍没有多大的关系啊,是贾琏把柳湘莲跟尤三姐撮合在一起的,撮合不成,导致尤三姐自刎,有贾珍什么事儿啊?”说完,张烨再指指投影,“至于第三宗罪,说贾珍引诱世家子弟赌博,看到这里,我不知道别人怎么感觉,我是看不下去了。”

孟东国阴声道:“前面有这个情节铺垫。”

另一个研究红学的青年道:“对,而且就在你所谓的前八十回里。”

“前面是有这情节。”张烨道:“在第七十五回,贾珍召集了一些世家子弟赌博,但是大家想想,是真的赌博吗?是贾珍在天香楼下设了一个箭道,组织世家子弟在那里练武习射,赌博只是个幌子,要说贾珍有罪,习射是很重大的一个罪,因为这是个很危险的行为和信号,可是‘曹雪芹,也不知道怎么想的,竟然第三宗罪写的是贾珍赌博,谁能帮我解释解释这怎么回事?”

“有这段吗?”

“是的,确实是习射。”

“我也想起来了,那段写的很隐晦。”

张烨不说,好多人还没想起来,没有思考过,可他这么一提,看过楼梦》的很多人都回忆起来了

还真是啊

这里真有严重问题

张烨质问道:“如果这里真是曹雪芹的原笔,曹先生会犯这种低级的不能再低级的错误吗?”

一个三十多岁的红学研究者哼了一声,“这个也没罪,那个也不是罪行,那个又跟他没关系,那要你这么说,贾家无罪了,抄什么家啊?”

张烨道:“贾家当然有罪。”

孟东国道:“贾赦和贾珍本来就…”

没等他说完,张烨就拦了他的话,“不,其实贾赦贾珍的罪行,有是有的,但并不是贾家被抄的真正原因我的观点一直都是依据前八十回,在前八十回中,有些事已经说的很明白了”

马恒元不屑一顾道:“那你说是谁的罪?”

张烨平静地给出了一个名字,一个让所有人都愣住的名字,“贾家被抄的真正原因,在贾政”

“贾政?”

“你说错名字了吧?”

“不可能是贾政”

“是啊,谁有罪贾政也没罪啊”

北大的学生们先是热议了出来,实在是对张烨给出的这个名字太意外了,刚刚张烨老师说的那些,他们都是能接受的,也都觉得有道理,可是关于贾政的罪行?他们谁也不相信怎么会啊

然而张烨却不管他们什么议论,又撂下了一句话,“呵呵,我可以告诉大家,贾政不但有罪,而且是弥天大罪

“有那么夸张吗?”

“还弥天大罪?”

“贾家就这么一个好人啊”

“是啊,哪里有写贾政有罪了?”

严玉和杨老师他们几个红学家也是面目一愕

钱老和曾教授这两个原本很支持张烨的人,都是对视一眼,全看到了彼此眼中的狐疑,他们俩也不明白啊

张烨无动于衷,道:“大家可能不相信,但我要说,如果是曹雪芹的原笔,如果是曹雪芹原版一百零八回的红楼梦》,他是会写到贾家被抄的,而且真正原因就是贾政的罪行,嗯,在好多人看来,贾政是个很正派的人,而且在贾家被抄中,贾政非常无辜,不但你们这么想,连八十回后的续写者也是这么想的,所以他就顺着这个思路一直在把贾政写成一个大家如今看到的形象,就算是后来写了抄家,也没有写贾政有任何问题,有任何罪名,甚至最后通过贾政的努力,皇帝还原谅了他,贾家又复兴了,呵呵,这些事情你们已经先入为主地有了认知了,所以下意识地抵触我说的话,但我还是要说,这就是续写者再次犯下的一个重大错误,他根本没有理解曹雪芹八十回前买下的伏笔和思路上的用意,这也是给大家造成误导的原因”

周学长听不下去了,楼梦》里,他最喜欢的就是贾政这个人啊,“张老师,您说的伏笔在哪里?”

宋学姐问道:“前面有写贾政的罪吗?”

很多学生甚至很多文学界的人也接受不了,贾政在好多人心里形象很高,也很喜欢他,张烨这是又要颠覆大家的认知?但这颠覆的也太大了吧?

张烨笑看着大家,“有争议是好事儿,大家可以先听我说,看我说的对不对,那么现在我想先让大家将八十回后贾政的形象暂时丢掉,咱们一起来看看前八十回里曹雪芹描写的贾政的形象,哪里有伏笔?在第七十五回,尤氏心气不顺,就去了王夫人那里想歇会儿,这个时候跟随她的婆子就说了,这段话可是惊心动魄啊——说奶奶啊,且别往上房去,才有甄家的几个人来,不光有人来,还有东西,不知在做什么机密事,奶奶这一去恐不便。”

屏幕上。

原文也打出来了。

大家看了看,是有这么一段。

“甄家是谁?是贾家的一个老亲,当时是什么背景啊?甄家获罪了,被皇帝抄家了。”张烨笑道:“那么在书里,尤氏当时听到这话是不是非常惊讶呢?不,她一点也不惊讶,尤氏说对,昨儿听你们爷说,这个爷也就是贾珍,说他看过邸报,甄家被炒了,而且就要调取进京治罪了”

在场人都面色一惊。

不想不知道,一想吓一跳啊

张烨问道:“贾政帮助甄家藏匿罪产,我想问,这个罪大不大?”

周学长憋了片刻,终于服气了,“…大”

文学界的人半天没吭声,这段情节,他们也有印象,但也就是个印象而已了,因为书里并没有详细写,只是侧面点了几句而已,比蜻蜓点水还要蜻蜓点水,描写文字少得可怜,所以好多人也都忽略了,就算没有忽略的,这个情节在他们看来也是贾政比较重感情,没有往八十回后贾家获罪的罪行上联想,直到张烨现在挑明出来了,这些人才一想,噢,还真有这回事

罪大吗?

真的太大了

这在当时的社会,真的是重罪

张烨望向众人,“这是前八十回里曹雪芹写的,都是原话啊,那么我想问了,后面贾家被抄的抄家理由是怎么回事?”

好多人没话了,被张烨问得哑口无言

红学家们一看不行了,张烨这气势是越来越足啊,这观点和理论也是越来越站得住脚了,再让他讲下去,可能连他们自己都要被说服了,于是杨老师拿起了话筒打开开关,不得不出声了

第326章【红楼梦里谁也不敢碰的情节!】

大礼堂内。

北大学生们好多都露出佩服的表情。

可就在张烨的观点愈加占据上风的当口,就在他几乎要趁热打铁旗开得胜的第二堂课结尾,一个声音跳了出来。

“张烨。”是红学家杨老师。

张烨看看他,“杨老师,你请讲。”

张烨不认识他,但这人在微博上质疑过自己,语气还不太好,微博头像又是用的他本人的照片,所以张烨之前第一眼就认出他来了,这人在红学界很有影响力,也很权威。至于严玉也一样,前面提问的时候他也叫出过“严副主席”的名字,国家作协的副主席嘛,也很有名的。张烨早适应了这个崭新的、略有点不一样的世界,对这个地球的名人也渐渐不是那么陌生了,不像刚开始那会儿两眼一抹黑什么都不知道了,他也逐渐在学习,在熟悉这个地球的人和事

杨老师这次没有直接发问,而是故意停顿了两秒钟,可能是为了让焦点过来,为了让摄像机对准他。

镜头过来了

北大学生们的视线也到了他身上

杨老师才慢慢悠悠道:“我刚刚基本都没说话,我都在听你说,我也承认,你的分析和理解在某种程度上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我不知道别人发现了没有,你一直都在用反证,比如贾家获罪这件事,你都是在用否定八十回后和八十回前有逻辑冲突,来证明你的论点,这是不全面的,也是片面的,呵呵,用个最简单的方法吧,我们其实也可以用这个手法来证明你的观点靠不住。”

张烨笑道:“可以啊,都可以讲。”

杨老师心中嗤笑,脸上却很随意道:“你觉得你都可以解释?话说的太大了我告诉你,楼梦》里面的秘密和问题,没人能全部解释的了”

张烨只是笑,没说话。

一青年红学研究者道:“杨老师,张烨老师既然有这个自信和学识,那您问一个他前八十回里解释不了的逻辑问题?”

杨老师道:“好,那我就问一个。”

这俩人一唱一和,折腾得还挺好。

张烨笑而不语,做出一副洗耳恭听的姿态。

吴则卿侧头看了一眼杨老师那边,又把头挪了回来。

常凯歌和甄书全曾教授等人,则都有些替张烨担心,这帮人可是研究楼梦》研究了半辈子的人啊,最少的人也研究过五六年的,逻辑推理和分析,他们可能没你好,但挑毛病挑错误,他们可都是行家里手。

小张行吗?

别在这里栽了啊

大家都表情不一,想的也都不一样

杨老师说话了,他盯着张烨道:“你既然说楼梦》只有前八十回是曹雪芹原笔,还说过前八十回有些东西只是细节上的错误,是曹先生没来得及修改,但人物性格却是贯穿全文的,是不可能有毛病的,也举例过什么贾母在八十回后性格突变,贾宝玉林黛玉在八十回后换了一个性格,这都是你刚才说过的吧?”

张烨道:“当然是我说的。”

“那好。”见他很上套,杨老师翘起二郎腿道:“你既然刚才又提到了贾政罪行的事情,那你肯定知道就在这段情节里,还有一个故事,是贾宝玉的那首诗的问题,你为什么偏偏避开这个不谈?”

贾宝玉的诗?

众人都倒吸了一口凉气

我靠要不要这么狠啊居然问这个?

常凯歌和中文系的几个讲师都变了脸色

严玉都没料杨老师会直接问这个问题,这才是真正的死问题啊

宋学姐也微微一怔,她来之前在外面遇见了津市的女记者采访,还跟她说过自己对于这个问题的疑惑呢,在想着张烨老师今天的讲课会不会避开这个逻辑错误不讲,显然,张烨一节课都没有提,所以宋学姐也没问,因为她怕问出来以后张烨老师答不上来,太让老师下不来台了,没想到她不问,现在有人问了

杨老师神色轻松道:“我问的就是这个问题,这个重大逻辑错误,就是在八十回前的,第七十八回写的什么啊?贾政忽然把他的两个儿子一个孙子叫到跟前让他们作诗,出了个什么题目?让他们写诗歌颂一个女性,林四娘,她有个号叫将军,书里面是明明白白写出来的,贾环赋诗一首,贾兰附了一首,贾宝玉也来劲了,他写了一个长歌,大篇幅地歌颂了将军,写的过程中在场贾政的一些清客幕僚也都纷纷鼓掌,贾政最后呢,也很表扬,可是我们的问题就来了,林四娘是怎么回事啊?故事在青州,那个地方有个恒王,养了一群女兵,首领就是林四娘,后来来了一群土匪啊起义军啊,城守不住了,很多人都想投降,结果林四娘就带着一群女兵杀了出去,最后也战死了,所以林四娘是一个镇压农民起义军的将领”

这些大家全知道,静静听着。

杨老师是怕有人不懂,所以详细说了一遍,才道:“但是贾宝玉是什么艺术形象啊?是很反当时封建社会的是反清的可是贾宝玉在这里居然歌颂了一个镇压了农民起义军的将领?这个人物性格到这里一下子就崩了,张烨,你可不要解释这是曹雪芹写完后没改动好呢,这个解释不了,而且你方才说贾宝玉在八十回后艺术形象毁坏了?变成另一个性格了?可是你要知道,八十回后的贾宝玉的变化,起码还是有描写的,有私塾老师教导他他才去学八股文的,可是前八十回这里呢?什么铺垫什么解释都没有吧?你既然夸下海口说曹雪芹不是因为生病原因才会出现写作错误的,那么我想听一下你怎么解释贾宝玉这首诗的事”

“对,你给我们说说”那青年红学研究者冷笑道。

“是啊张烨,这里的问题,你能解释吗?”孟东国道。

一个妇女道:“解释不了,你的观点也就被推翻了,什么都不用说了不管八十回前后,都是有败笔的,你也不能拿这个证明什么了”

马恒元一看,也笑了,“这里的问题是无解的,你可别说这里不是曹雪芹原笔而是后人补写的,那几首诗经过考证,就是出自曹雪芹之笔,在这一块,没人能模仿的了,所以只能说这是曹雪芹的一个失误和败笔”

文学界的人杀了一个回马枪,一帮人气焰汹汹

姚蜜不解道:“这问题有这么难吗?”

旁边周学长苦笑,“这是楼梦》里最无法解决的一个难题甚至可能没有之一红学界研究了几十年,谁都解决不了”

姚蜜叫道:“我靠这帮人这么缺德?”

李英无语道:“是啊,这是要把张老师给逼上绝路啊”

“也是张烨老师话说的太大了”李立也担心道:“这下可好了,被自己的话给堵住了,圆不回来了”

那边,张烨当初的电台领导赵国洲眉头也是一皱,“小张这回可碰见难题了,这问题没法解决啊。”他也是懂《红楼梦》的,虽然没深入研究过,但看过不少评论,知道杨老师问的这个难题,是红楼里最大的诟病,哪怕是后期贾宝玉性格改变,后期贾母性格变样,这都还能糊弄过去,然而这里贾宝玉歌颂的这首诗,却是怎么也糊弄不了啊,连打岔都打岔不过去

王小美看看台上的张烨,“赵总监,我倒不觉得。”

“嗯?”赵国洲瞅她,“不觉得什么?”

王小美静着脸庞,“我觉得张烨胸有成竹。”说着,她指了下台上,“您注意到没有,他是笑着的。”

赵国洲一看,“还真是”

后排坐着的胡飞也是很了解张烨的一个人,他一见张烨这个微笑的表情,就知道这小子绝对心中有底,可是张烨到底会怎么说,他还真不知道

曾教授侧头,“钱老,这个错误有解吗?”

钱老笑着摇摇头,“我是不知道的,在红楼的研究上,小张可是甩出我很多的,这一块我确实不如他,看他怎么说吧。”

张烨始终都在听着,竟没言声。

杨老师嘲笑道:“解释不出来了?”

“怎么不说话了?”搞红学研究的青年道。

张烨表情随意道:“不是我不说话,而是现场太乱了,议论声太多,我说了大家也听不到啊。”

闻言,全场都刹那间静了

大家也不讨论了,全听着张烨的声音。

张烨这才笑着握了握话筒,“关于贾宝玉这首诗的问题,在红学界属于老大难的问题了,红楼不好讲就在这里,一般人就算讲红楼,讲到这里的时候一百个人有一百个都会跳过去,假装忽略这一块,没有人敢讲这个情节,这是个哪壶不开就不能提哪壶的段落,难住了无数研究楼梦》的人,但是在这里,在今天这堂公开课中,我可以告诉大家…”轻一停顿,他道:“这个情节,我能讲。”

大家都怔住

“您能讲?”

“张老师真行啊?”

“不会啊,这没法解释啊”

北大学生满脸的不相信。

只有宋学姐和周学长他们非常感兴趣,一下子就来精神了,真能解释?如果真解释的了,那在红学界真能翻天了啊

杨老师却都不是信不信的问题了,他听都懒得听了

全场几乎没有人相信张烨能有这个本事

张烨站在那里,却依旧淡定如常,保持着笑呵呵表情道:“而且就算没有人问,我刚才也正好要讲到这个了,为什么?因为在这个贾宝玉歌颂将军的情节上,就有了之前我还没说完的贾政的第二宗罪,接收甄家罪产的罪名已经够大了吧?不,不大这个情节展现出来的才是贾政最大的罪行那个我刚才话茬里透露过的…贾政的滔天大罪”

第327章【掌声,所有人都站起来了!】

议论登时四起

“滔天大罪?”

“又是贾政?”

“怎么扯到贾政身上了?”

“这里哪儿写了贾政的罪行了啊?”

“这不是胡说八道么,比藏匿罪产还要大的罪行?”

“贾家就这么个好人,除了之前那个罪,他还能有什么啊?”

在场只要是读过楼梦》的人,都不安静了,接连跟周围的同伴交流着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全被张烨给说迷糊了。

一红学研究者道:“张烨,你先别转移话题。”

张烨笑道:“我可没转移,我说的是一件事。”

还一件事?你哪只眼睛看到这是一件事了?杨老师瞄他一眼,“那好,你先给大家解释解释贾宝玉的诗,谁都讲不了的情节你能讲?我们洗耳恭听。”

无数双眼睛看向主席台

现场五六千人都在等着张烨给出答案

张烨也很严谨道:“可以,但我有话要说在前面,我阐述的都是我个人的观点,大家如果觉得对,可以听,如果觉得不对,有其他结论和你自己的分析,也没关系,咱们可以相互讨论,那么回到刚刚的问题,贾宝玉为什么写了这么一首诗啊?杨老师也说过了,我稍稍在补充一点,还是这个第七十八回,前面写了贾宝玉歌颂将军,赋长诗一首,下半回呢,又表现他哀悼晴雯,写了《芙蓉诔》,《芙蓉诔》里面那些文句又锋芒毕露,对封建的主流意识形态的挑战性十分明显,那这贾宝玉不是人格分裂吗?这个败笔太大了啊,到底怎么回事啊?”

是啊

怎么回事?

我们问你呢啊

几个文学界的人险些被张烨“逗闷子”的讲话方式气死你妹啊你丫倒是说啊别逗咳嗽

他们急赤白脸地要让张烨吃瘪,张烨自己却不着急,再喝了一口普洱茶,润了润嗓子,放下保温杯道:“好,那我来告诉大家这是怎么回事儿,所有人都说这里是曹雪芹的败笔,是楼梦》的污点,其实大家之所以这么认为,是因为大家没有理解曹雪芹的用意,更没有看出这段文字里暗藏的玄机,要弄清楚这个情节,首先咱们要解决几个问题,第一点,贾宝玉歌颂的这个将军,到底是不是镇压的农民起义军啊?如果是的话,这还真没法给贾宝玉辩解了,可如果不是呢?”

孟东国一瞪眼,“这还有疑问?”

马恒元也记得很清楚,“书里面的原文,黄巾赤眉写的明明白白”

“怎么会如果不是?如果不了,就是白纸黑字的农民起义军”一个外来砸场子的文学作者道,这是个胖子。

张烨看看那胖子,“白纸黑字写的可不是农民起义军,而是黄巾赤眉,这个很重要,可不能混淆,黄巾赤眉就真的代表了起义军吗?那我们来看一看吧,我们都了解历史,清朝进关以后,实行了大屠杀,推行了严酷的统治政策,大局鼎定以后,又休养生息,对农民有一些让步政策,所以在这段朝代时期,是没有大规模农民起义发生的,没有可以用黄巾赤眉来比喻的、强大到攻陷城池的农民起义军,所以从历史上看就可以知道,大家对于黄巾赤眉的理解是有问题的”

严玉一愣。

杨老师也眉头拧成了川字。

“七十八回这里的黄巾赤眉,并不是真的说农民起义军的,而只是一种对来犯者的代称罢了”张烨给出了解释

有个妇女道:“你这解释太牵强了吧?”

一红学研究青年道:“而且贾政就是随口说了一个故事,不一定就是真实的”

张烨笑了,“这位朋友,我不知道你对楼梦》有多深的研究,但在我看来,红楼并不是一部言情小说,他还有政治,他还有人文情怀,等等等等,你觉得曹雪芹会无缘无故地让贾政无缘无故地提出一个无缘无故的完全虚构的将军来让晚辈们无缘无故地写诗歌颂她吗?”

那青年噎住,不吭声了。

确实,楼梦》的文字是非常考究的,不然也不会这么难研究了

“曹雪芹的每一个用笔,都是有他用意的,比如书里的人物,都是有原型的,比如书里的故事,都是有隐喻的,这个情节也一样,我们再来看一点。”张烨眼神落向第一排的那些文学界的人,道:“书里说,在青州地区有一个恒王,请注意,在清朝,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定都京城以后,皇帝的儿子,是不兴分封到外地为王的。”见大家再怔,张烨道:“皇子分封到贵族头衔,包括封为王以后,王爷府都要建在京城,都在皇帝的眼前,所以在清朝,有王爷,但却绝对不可能有一个青州恒王所以贾政给出的这个人物和故事,不是在清朝时期”

几个历史系的老师点点头。

曾教授这个又搞中文研究又搞历史研究的教授也深深一嗯。

张烨故意沉吟了片刻,等着大家消化这段知识,随即道:“那么是什么时候,存在皇帝把儿子分封到外地去当王的现象呢?”再一停顿,他给出了答案:“恰恰,在明朝就是那样的”

“明朝?”

“为什么要说明朝?”

“其他朝代也有这种情况吧?而且很普遍啊”

北大的学生们有几个人说话了,虽然没拿话筒说,但是说话声音也不小,都坐在中前排。

主席台上的张烨听到了,道:“有人纳闷,为什么我偏要说到明朝?”他语出惊人道:“因为在明朝,是有青州这个地方的而且在明朝历史上,也是有过一位恒王的”

杨老师当即就道:“不可能”

“怎么会啊没这个考证啊”马恒元黑了脸。

其他几个红学家也大眼瞪小眼,都面露迷茫,谁也不知道啊。

红学界如今的研究里,还真没有考证过这里,而且,好像也没有恒王吧?要是有的话不是早被人翻出来了吗?

在场的历史教授和讲师都不少,北大历史系的学生今天也来了很多,不过虽然是学这个的,但就算天天都研究历史的人,也不可能去闲的没事把明朝的所有王给背下来啊,况且有些王爷并不怎么知名的,考证都不好考证。于是他们很多人都开始拿手机上网查资料了,文学界那帮人有人还打了电话给朋友,让他们帮忙查证,想反驳张烨的观点,让他一败涂地

才过一会儿。

曾教授先查到了,拧眉道:“没有恒王啊。”

陆续又有北大学生搜索了出来,“对,没有这个王,张老师你说错了”

姚蜜听了,脸色很苍白,我靠不能吧,张叔儿弄错了?在学术问题上,他张叔叔也会有出错误的时候?

马恒元和杨老师等人已经露出了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