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子媳妇也曾梦想当歌手,像叶子青那样组乐队、演出、灌唱片,将自己的歌声与灵魂分享给世人。然而她早早就放弃了,如今准备进大公司做“工蜂”。她每日化精致的妆,穿没有一丝褶皱的职业套装去参加一个个面试,并最终选择了一家外资企业。虽然岗位和专业完全不对口,但薪酬诱人。她打算一切从头学起。

毕业后的第三年,棒子媳妇给苏扬打电话,聊起过去的理想,说她算是明白了,文艺青年痴迷的并不是艺术,而是他们自身。文艺青年大多自恋,他们不时地自我审视,检查自己的姿态和生活方式在别人的眼里是不是够酷、够另类、够值得羡慕。如果是的,他们们就满足了。他们才不在乎自己追求的到底是艺术还是别的什么呢。当然,也有不少文艺青年搞文艺纯是为了吸引异性。棒子媳妇像是豁然开朗了一般,言语间都是喜乐安详。那时她已经和韩国男友结了婚,成了真正的棒子媳妇。她说她已彻底被世俗生活同化,整天想的就是房子、车子,还有每个月的销售业绩,什么文艺情怀都没有了,也不需要有了。

毕业的日子越来越近,两周后,祉明终于打来了电话,说前段时间在灾区,电力中断,手机充不上电,也没有其他办法联络她,现在他已回到北京。他语气冷淡,透着消极颓靡的情绪。苏扬问他有何事发生,电话那头却是无声。过了一会儿才听他说,他有个同伴失散了,是被洪水卷走的。她听到他哭了。她问是谁,可是京大的同学?他沉默片刻,说:“你见过的,是张康。”

苏扬惊呆了。她与张康也算有过几面之交。年轻鲜活的生命,说消失就消失。这个夏天竟接二连三有这样的事。苏扬心中感伤,止不住感叹生命无常,原本想要对祉明诉说的那些话突然就说不出口了。面对重大的灾难和生离死别,个人的小情绪、小忧愁、小儿女情怀是那么的渺小且不值一提

六月中旬,天变得酷热。祉明离开北京已经十多天,依然没生命是一场败仗

京大学生参与抗洪而牺牲的新闻很快上了报纸头版。祉明等人被媒体采访,被树为青年英雄典范。还有爆料说祉明非但亲赴灾区做志愿者,还秘密捐款十万元帮助受灾家庭。媒体争相追踪此事,但祉明始终回避,从未公开露面。这些事情苏扬是通过叶子青了解到的,直到毕业离开北京,她再未与祉明相见。

我曾不顾一切,去追寻当今社会最被看重的价值:成就、荣誉、财富、地位。我在其中迷失。无论怎样为这些价值设定次序,它们终都是虚空。

而后我试图抛弃人类为自身制造的种种枷锁,但我发现,枷锁无处不在。我们所拥有的自由是短暂的。我们却总用这短暂的自由来选择某种方式的、长久的“不自由”。婚姻、职业、地位,诸如此类。

生命是一场败仗。作为个体我是卑微的,个体的自由如此有限。我不愿再用这有限的自由去选择奴役自己的枷锁。

然而,我不是逃遁者,也不是隐士。我付出能量给这个世界。我想有所作为。我只是不愿为个体的物质幸福而挣扎。

毕业后,苏扬回到上海。这里有她与祉明高中时代最美好,却也是极为短暂的回忆。只是,四年之后的这座城,只有她,没有他。

祉明从灾区回来后为人热议,却对任何人都避而不见。苏扬从叶子青处听到的消息也只是片面的。似乎在经历了一系列变故之后,他性情有变,让人难以捉摸。

祉明从江西回来后,又南下广州,苏扬曾给他打过电话,但只是匆匆聊了几句。他很忙,无法与她多谈。她并不失望,知道他如今已成了远走他乡的工作狂。他身上有股走南闯北的洒脱劲儿,总在追寻心中的理想。她再是不舍,也只能放任他远行。

出国前的最后一周,上海正值酷暑。苏扬每日待在家中,度过最后的假期。一切都已归为平静。然而这天午后,当她冲了凉从浴室走出来,身着睡裙,擦着头发,抬起头,竟看到李昂站在客厅中。她惊呆了。自从那天的事情之后,她一直没见过李昂。她不想见他,只听说他考了公务员,去了市里的机关工作。

母亲已经在倒茶。苏扬听到李昂说:“这几周我在江苏一带实习考察,今天刚刚结束工作,顺道来上海看望伯父伯母,抱歉没有事先打招呼。”

母亲端茶过来,说:“你想来就来,都是自己人,别这么客气,这里就是你的家。”

苏扬还未缓过神来,他们已经客套上了。她不置一词,走向自己的房间。李昂随后跟了过来,看到她房里的两只拉杆箱,问道:“行李都准备好了?”

她嗯了一声,背过身去,对着镜子擦头发。

“还在生我的气?”他小心翼翼地触及正题。

“没有。”

“好吧,我承认,我不是顺道路过,我就是特地来上海的。”他轻声说,“那天之后你始终不肯见我,而我也一直抽不出时间。你知道的,毕业还有学生会的事,拖得我一直没空。我今天特地来,就是想跟你说一声对不起。你知道,我没想过要伤害你。”

“行了,我知道。”她没耐心听这些。

“你…还好吗?”他看着她,目光扫过她的腹部。

“没什么。”她含含糊糊地应付他。药已吃过,生理期也很正常。这件事早就结束了,何必再提。

他长长地叹了口气,像是如释重负,又像是失望。

他还想说什么,她打断了他,“对不起,你先出去一下,我得换身衣服。”

李昂离开房间。苏扬关上门,冷静下来,郑重地思考眼前的局面。

李昂特地上门,绝非道歉这么简单。她必须想好对策,才不至于陷入被动。明明早已说过分手,却没有丝毫效力。甚至于,在发生了那样可怕的一件事后,他仅用一句道歉便想跟她和好如初。看看他,一副谦谦君子模样,多能讨长辈们喜欢。这就是他的惯用手法。如此下去,一切又要回到从前了。

该怎么办?苏扬思考着,目光落到那两件行李上。

母亲在外敲了几下门,招呼苏扬换了衣服就去帮忙弄下午茶。

苏扬开了门出来。客厅里,继父正在看一场马术比赛的转播,李昂与他正聊着赛事。

母亲在厨房,叫苏扬过去,让她帮忙盛绿豆汤,再往每个碗里加冰块。苏扬心事重重的样子,躲不过母亲的眼睛。她听到母亲在她耳边小声嘀咕:“你不要作天作地,拎不清。人家特地上门来,你拉着一张面孔给谁看?”

“好了妈妈,我有数,不会失礼的。”苏扬一边扯出微笑应对母亲,一边在心里计划着其他事情。

“别以为我不晓得你心里在想什么。你不想跟人家谈了对不对?我告诉你,这女婿妈妈认定了,你要不知道好歹你就试试看…”

“哎呀行了,都被人听见了。”苏扬一面小声制止母亲,一面赶紧端起绿豆汤往客厅走去。

下午茶在客厅布置妥当。母亲尤为热情周到,对李昂嘘寒问暖,又问及工作近况。李昂恭敬谦和,一一详细作答。

而后大家说起苏扬即将远赴英国,李昂停了下来,拿出一个小小的锦盒。

屋里突然静了下来。苏扬盯着李昂手里的东西,凝神屏气。千万别是个戒指,她想。李昂打开盒子,钻石的光芒闪耀夺目。苏扬闭上眼睛,不露声色地深吸了一口气。

“苏扬,四年前我第一次见到你,就觉得你是个特别的姑娘,灵魂丰富,内心纯真,外在温柔,性格却坚强,充满智慧,又无虚荣之心。我爱上了你,并认定你是我今生的唯一。我是个认真的人,选择了便会不离不弃。感谢你陪伴我度过的最美好的四年时光。今日,我向你请求,请求你让我陪伴你度过今生。我会给你幸福,这是我对你,以及对伯父伯母的承诺。”李昂说完,目光灼灼地望着苏扬。

苏扬母亲又惊又喜,抬手掩口,望着面前的两人,眼中似有泪光闪烁。继父微笑不语,眼神里充满慈爱与祝福。唯有苏扬,毫无反应,只是惊讶过度,不知如何面对,碍于颜面无法立即回绝。

空气凝固了几秒,无人说话。气氛开始尴尬。李昂拉起苏扬的左手,微笑地看着她,见她并无反对之意,便将钻戒缓缓套上她的无名指。

苏扬母亲的泪水终于涌上了眼眶。继父搂住母亲的肩膀,轻轻抚慰,像是怕她承受不住这突然的惊喜。

苏扬依然没有反应。她被吓呆了,望着手指上硕大的钻石,只觉得自己在做梦。李昂后来的话几乎没有进入她的意识。她只是感到惶然,事情怎么就突然到了这一步?

李昂在同母亲与继父商量,看苏扬的意见,是否要在出国前登记结婚。若是觉得时间紧迫,可以在她走之前先订婚。母亲说这样也好。

每个人都觉得这天发生的事出乎意料,又都觉得结果如此也未尝不可。关于结婚还是订婚,关于宴席怎么个摆法,关于日子到底定在哪天,他们在看似轻松的闲聊中互相试探,其实所有的人都在看苏扬的态度。表面上她没什么态度,她始终保持着一个礼貌的微笑,看上去像在听每个人说话。

她抚摸着手指上的钻石,脑海中飞速地思考,如何才能尽快将它摘下,还给李昂。

她同时感到愤怒,李昂这算什么意思?一切都是他说了算?他就算准她苏扬在长辈面前不会驳他的面子,抑或认为女人都会在钻石面前卑躬屈膝?

李昂从小养尊处优,对生活有自己的安排和把握,不觉得有什么事情是办不到的。他在幸福的家庭中长大,对婚姻充满信心,对家庭生活满怀热情。大学毕业,他就迫不及待地投入婚姻,难道他爱她真的已到如此地步?她有一瞬间的恍惚。

不,这些都不重要,不值得她费心思考。他只是她生命中的过客。她生命中的唯一另有其人,那个值得她追寻,值得她等待,值得她交付一生,那个十六岁就与之相恋却从未得到过的男人,他才是苏扬生命中的关键。

母亲和李昂还在讨论结婚的细节,苏扬一个字都没听进去。她想起了电影《猜火车》中描述的生活——选择职业,选择家庭,选择一个他妈的大电视。选择洗衣机、汽车、镭射唱机。选择健康、低卡里路…选择你的未来,选择你的生活。

她已经看到了她的未来,和李昂一起,选择房子,选择汽车,选择一个他妈的大电视。

她听到母亲说:“或者先去领证也行啊,现在其实也方便。”

李昂笑笑,说:“看苏扬的意思吧。”

大家都看她。她只是微笑,不作答,一个主意在她心中成形。

见她无意见,母亲笑着说:“等会儿我去把户口簿找出来。”

李昂又说了句什么,母亲也说了句什么。苏扬微笑着,心跳却乱了。她不要一个他妈的大电视!

母亲已经在留李昂吃晚饭了,又问他宾馆订好没有,没订的话可以住在家里。

他们的谈话零零碎碎地进入苏扬的脑海。她现在脑海里全是自己的声音。她在和自己讨论一次让所有人震惊的叛逆逃亡。

母亲站起来,说要去为晚餐做些准备。李昂说了一句让母亲别忙,他们又客套了几句,母亲便离开了客厅。继父与李昂聊起北京的气候、交通与房价。

这时,苏扬悄悄起身,回到自己的房间,轻手轻脚地锁上了门。

苏扬看了一眼两个行李箱,迅速决定抛弃那只较大的。那里面装了大部分的冬衣,没有什么重要的东西。她拎起那只小箱子,用一根跳绳捆住箱子的把手,打开窗户,把箱子从窗口慢慢地放出去。这根跳绳是一次寒假买的,没想到却在此时派上了大用场。小箱子里只装了些书本、证件材料和简单的衣物,但仍有二十来斤。窗口在二楼,绳子放到头了,箱子却还吊在半空中,离地面约有一米。苏扬索性松开手,箱子瞬间自由落体,咚的一声落到了楼下的草坪上。

一切就绪。苏扬抬眼环顾房间。这是她从四岁就开始居住的闺房,十八年了。如今算是离家出走,是逃跑,是叛离。这一走便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回来,也不知再回来是个什么情形。忽然间,她感到一阵伤感。但没有时间多想了,要行动就必须果断。她当即稳了稳情绪,若无其事地走出房间,手中掂着几个零钱。

到了客厅,她对李昂和继父说:“我去买些酒水饮料。”

“我去。”母亲这时突然走过来说,“你别往外跑了。”

“你不是在忙吗?我去买个饮料你还不放心?”苏扬看了一眼母亲。

母女真是心有灵犀。母亲像是有预感似的,盯着苏扬,足足看了三秒钟,像是要把事情看明白,她的女儿有什么地方不对劲儿。

李昂马上站起来,说:“伯母您别忙了,我陪苏扬一道去吧。”

“不用,你陪爸聊聊天呗。”苏扬奉上一个体贴的笑,“我就去小区门口的超市买点东西,你们都怎么了?”

大家突然静了一瞬间。所有人都察觉出苏扬似有似无的反常,但又都说不清她反常在哪儿。一瞬间之后,所有人都在心里释然地笑了笑,抛弃了先前的荒唐念头。

李昂摸了摸苏扬的头,说快去快回,外面很热,太阳阳很毒。

苏扬朝他笑笑,点了点头,心想着——永别了。

苏扬出了门,下了楼,迅速拐到窗口下面的草坪上,取了箱子。然后她拖起箱子一路疾走,除了自己的心跳她什么都听不见。

她在小区门口坐上出租车,一上车就吩咐司机快开,车子疾驰而去。

机票是一星期后的。她还未想好躲去哪里。在这座城市,她除了自己的家几乎没地方可去。车开出两条马路,司机又问了一遍:“您到底去哪儿呀?”

她说:“就去个偏僻些的小旅馆吧。”

司机从后视镜里看了她一眼。她躲开司机的目光,一瞬间脑海中闪过几个新闻画面:母亲报案,警方寻人,证人司机提供线索找到离家出走的女孩。

胡思乱想间,她一眼瞥见左手无名指上的钻戒,惊了一惊,心头随即涌上烦躁与内疚。匆忙出逃,竟然忘记摘下戒指留于家中,这可如何是好?戴了求婚戒指却跑掉,如此便是她理亏了。

正为难间,司机已把车拐进一条小马路,停在了一家小旅馆门口。她来不及思索,只好快速摘下戒指,塞进牛仔裤口袋,然后付费下车。

旅馆房间的门在她身后关上,苏扬终于长长吐了一口气。

成功了。她倒在床上,看了一眼身边的行李,那根跳绳还拴在行李箱的把手上,显得很滑稽。她自己笑了起来。这是第一次,她完成了一个梦想,一件自幼就萌发的、敢想不敢做的事——离家出走。叛逆的想法一直存在于她的内心,今日借此机会惩罚一下李昂倒是不错,也好让母亲明白,她无法跟随其贪慕虚荣的步伐。

不出所料,手机响了起来。她让它响了半天,就是不接。但很快她开始有所顾虑,要是一直这样下去,他们可能会报警。事情闹大了总归不好。她给母亲发了短信:“我一切都好,别找我,我只想独自静静。”

谁知电话来得更疯狂了,继而是一条条短信:“马上给我回来!你不回来就永远不要回来了!我没你这样的女儿!我白养你了!”

苏扬克制着心中的不安,对这些短信不作理会。她将行李检查一遍,所有手续都已办妥,机票、护照,以及相关证件全部带齐。就这么躲下去吧,一直躲到上飞机,她想。不告而别,无声抗议,她只是在表明自己的立场,本无意伤害任何人。

李昂的短信也来了。他说:“苏扬,我知道你还在生我的气,我知道那天对你做的事很过分,我非常后悔。我想你知道,我是尊重你的,也非常爱你。你可以不原谅我,但请你别这么对你母亲。你这样她很担心。”

他又说:“苏扬,我们先不结婚,你回家来吧。”

她依旧忍住不回应,一周很快就会过去,到了英国一切都好说。

一个小时后,几个久不联系的高中同学也给苏扬发了短信,问她出了什么事,说她母亲找她找疯了。无奈之下她再次给母亲发短信:“请停止找我,也别再打扰他人了。我只想一个人静静。一切都好,勿念。”

然后,她关掉了手机。

苏扬不知那天夜里有多少人为她失眠。母亲、李昂,甚至以前的高中同学,他们都在想,一向品学兼优、乖巧娴静的苏扬突然玩起失踪是为哪样。她自己也失眠了,良心上的种种不安让她辗转难眠,狭小陌生的房间也让她极没有安全感。夜里墙壁和地毯返潮,空气中是破旧小旅馆特有的复杂而可疑的气味,直至月亮在开始泛白的天色中渐渐隐没,她才闭上眼睛昏昏睡去。

她在中午时分疲倦地醒来,透过窗帘的缝隙大致可判断出外面是阴天。她茫然地瞪着这个陌生的屋子,思维停了片刻,仿佛自己的处境与现实产生了错位。然后,她看到了静静躺在床头柜上的手机。她犹豫了片刻,还是伸手拿来,按下了开机键。

短信如潮水般涌入,不用看也知道是谁。她靠在枕头上,捺着性子一条条地删除,删到一半,她突然愣住了,盯着手机屏幕上的“郑祉明”三个字缓不过劲儿来。

“苏扬,你出国了吗?没走的话还能见上一面,我今晚来上海出差。”

发送时间是前一天晚上七点,她一下子从床上跳起来。

祉明从广州来上海出差,而她竟关掉了手机,错过了与他见面。几天后她就将远赴英国,从此相隔万里,不知何时才能再见。想到这里,她完全慌了,忙不迭地给祉明拨过去。可他的手机已经转入了移动秘书。

这是难熬的一天。这一天到底是漫长还是短暂,她说不清。她只记得自己不吃不喝地待在旅馆的房间里,坐了又站,站了又坐,一次次地拨打那个已经背得烂熟的号码。小旅馆的房间闷热潮湿,地毯散发着隐隐的霉味,窗台上一盆垂死的无名小花默默地立着,静候着命运的审判。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祉明的电话始终无人接听。他在做什么?在飞机上?回去的飞机上?他前一晚到上海出差,此刻说不定已经回广州了。这个想法让她绝望起来。

天空不理会她的绝望,无情地暗了下来。傍晚时分,下起了滂沱大雨。

苏扬独自站在旅馆的房间里,望着窗外灰蒙蒙的城市。在这里,有一个正在疯狂找她的母亲和一个失望的恋人。大雨像一幅巨大的帘幕,将他们与她隔开。她站在窗前,孤独而安静,那些爱、恨、失望和痛苦被她搁置得远远的。

现在,此刻,她唯一守着的就是这部手机,以及手机里的这条短信。这一整天,她把它读了一遍,又读了一遍,连带发送的时间,精确到时、分、秒,她都已烂熟于心。这条短信成了她与祉明唯一的纽带、唯一的连接。她分析着每一个字的含义,想象着祉明在手机键盘上打下每一字时的心境与表情。每一个字、每一个标点,都是他的表达,都意味着他爱她、想她,他的心里还有她。

这是一份证明。此刻,苏扬心中唯一一丝暖意就靠这份证明在维持。

看看他的语气,他显然又好了。在广州工作的这两个月让他重新恢复了活力。让他阳光、开朗、乐观起来,让他能够再次主动寻找她、面对她。一个念头瞬间从苏扬脑海中跳出来,让她兴奋得几乎尖叫。她可以立即飞去广州!还有几天时间,她能与祉明好好地相聚,好好地告别。

手机铃声打断了她的思绪。一眼望见来电号码,她的心跳骤然加快。

她的手指轻微颤抖着按下了接听键。电话里传来祉明轻松而温柔的声音,“嗨,我以为你已经走了呢。还在上海吧?”

“在。”她说,“你在哪里?”听到他的声音,这一天的煎熬和痛苦都烟消云散了。

“我刚跟人谈完事情,在华亭宾馆。”他说。

“是体育场旁边那个五星酒店吗?我来找你。”

“现在?算了,这么大的雨。”

“你等着,我马上就过来。”她说着,脚已经踩进了球鞋。

“哎,苏扬,现在雨很大,明天再说吧。我要明天才走呢。”

“你明天就走了?”她已经关上了房门往电梯间跑去。

“我们可以明天中午见一面。现在雨太大,你别过来了。”

“你等着,我一会儿就到。”她进了电梯。今晚要是见不到祉明,她就活不到明天了。在他面前,她永远是个头脑发热的小姑娘。

冲出旅馆大门的时候,她发现自己忘了带伞。大雨使气温骤降,她也忘了加衣服,身上只有一件薄薄的衬衫。她什么都顾不上了,祉明明天就要离开上海了,而她很快就要离开中国,她不能放弃这最后的机会。

她钻进了一辆出租车。车上路了,她发现自己竟然连钱包都未带。

雨很大。雨刷来回摆动着,发出嘎吱嘎吱的声响。玻璃窗外的世界模模糊糊的,天已经完全黑了,路灯亮了起来。暴雨中的夜上海显得又妩媚又躁动。

堵车堵得厉害。延安路高架桥下,汽车排成了一条火气很大的长龙,以每分钟五米的速度缓慢蠕动。司机开始高声按喇叭,骂娘。她掏出手机想打给祉明。电话刚拨出去,手机就没电了。经历了昨日的短信、电话轰炸,还有今日的不停拨打,她的手机终于没电了。这下可好了!她长叹了一口气。

一个小时过去了,出租车走走停停,终于开到了体育场附近,然后就再也动不了了。这里人山人海,大街小巷都挤满了人。司机说今晚有一场球赛,是欧洲一个著名俱乐部来上海比赛,全市的球迷倾巢出动了,全国各地的球迷也蜂拥而至。

“只可惜天公不作美,好好一场球得踢成水球了。”司机叹道,“你在这儿下吧,走过去也不远了。”司机对她说。

她说:“我身边没带钱,要到了宾馆让我朋友付。”

司机不高兴了,“没带钱你坐什么车?”

“您就开进去吧,这么大的雨,我没有伞。”

“车进去了就出不来了,没看到这么多人吗?”

可她身无分文。她从手腕上摘下精工表递给司机,说:“没办法,只能给您这个了,我真的一分钱都没带。”

司机不情愿地把手表拿过去看。

她说:“别看了,这表两千多,就算是旧的,也值好几百吧?”

司机嘀咕:“谁知道是不是假的…”

她打开车门冲进雨里的时候,司机还在研究手表。没记错的话,这块精工表是李昂送她的第一份生日礼物。

豆大的雨点砸在她身上,隆隆的雨声和人群的叫嚷声几乎要将她淹没。她第一次亲眼看到如此壮观的人群。她被人群推搡着,缓慢地前进。她的鞋子被踩掉了好几次,很快灌满了水,衣服裤子也全都湿透了,紧紧地裹在身上,身体也重了一倍,每迈出一步都很困难。而她并不觉得累,也不觉得困难。远远地,她望见了体育场旁边的高楼。不远了,已经不远了,在这缓慢的挪动中,她在一步一步地接近他。她爱的男人,她这就要去见他。明天,他们就将天各一方。这漫天的风雨,是苍天为他们今夜所作的见证。

雨水迷住了她的眼睛。在这艰难徒步的最后时刻,她再次想起了那句话:“宇宙大爆炸的那一刻决定了一切原子的坐标和速度,?而那些坐标和速度又决定了下一刻直到今天现在宇宙所有原子的坐标和速度。一切的一切,在大爆炸的那一刻就已经决定了。”

她没有选择,她不过是在完成自己的使命。此刻,她正在穿过这漫无边际的人群和这滂沱的大雨,一步一步走向她爱的男人,走向早已为他们准备好的开始和结局。

苏扬在酒店前台问到了祉明的房间号码。

在电梯的镜子里,苏扬看到了自己:浑身湿透,脸色苍白,头发滴着水,目光透着略微的紧张与惶恐。这个疯狂爱着的女人是她吗?爱情让她如此冲动、鲁莽、不顾一切?

电梯叮的一下停在了二十楼。

她走出来,这里是上海最好的酒店之一,楼层里安静极了,任何细微的声响都会被厚厚的地毯吸收。整个走廊冷气十足,金碧辉煌,华美而孤傲。

她带着一副惶恐的表情敲响了祉明的房门。

门很快开了。她过来他并不意外,但他还是对她的样子感到吃惊,“苏扬,你…你怎么不打电

话让我去接你?”

“手机…没…电了。”她从牙缝里挤出这几个字。她浑身湿透,被冷气一吹便瑟瑟发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