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阵剑堂讲义·其之二十一

八卦门武术的真正由来不详,但既以“八卦“为名,最初应该是像武当、华山、青城等派,出自道教山门,但后来广传于俗家,才成了名扬天下的“九大门派“之一八卦门。

八卦门奉大明开国初年人士容湛和为开宗立道的祖师爷,其事迹无多少可考,只知他生前教导出一批武功出色的弟子,在江、皖(今江苏与安徽省)一带,渐渐打出名堂,至第三代开始以徽州为根据地,立“八卦门“字号。据知最初容湛和所传,其实只有一套拳法“八卦拳“及一路刀法“八卦刀“,后来渐渐吸收更多民间武技,本门功法器械才日渐丰富。

八卦门武功最大特色在于步法,以灵活变化的行步走转,抢占敌人侧面或后方,以尽取最有利的角度方位进攻,同时也用身步的移动,催生劲力出招,连绵转向进逼,一刻不停。

“八卦步“最初确是用周易八八六十四卦象的名称,命名各种步法方位,但其实只是代号,并无特别意义,也跟易卦的生变原理毫无关系。到了后来为方便教学记忆(因武人大多只粗通文墨),八卦门索性放弃了卦象之名,改用简单的数字代替,至此更与遥远的道门渊源彻底分家。

“八卦拳“虽称拳,但其实多用开手掌法,或推印劈打,或推托擒拿,后来以刚柔风格不同,发展出“八卦沉雷掌“、“八卦游身掌“等武功。八卦门亦格外善用刀,最原始一套简朴的“八卦刀“,今称“老八刀“,并以此为基础,衍生出“夜战老八刀“、“八卦破身刀“等路数,特点同样是以脚步催动刀招,并多用顺势转身斩法,攻守一体。

第四章 阴流·阳极

“盈花馆“的屋顶之上。

一男一女两个长刀手,正在太阳底下对峙。

岛津虎玲兰将手上反射着金黄阳光的野太刀举得更高,从眉际升上了额头。

她同时腰身却更往下沉,双腿张得更开站立。

这是一个加强守御的架式。

为的,当然是迎接对面那头力量强大的“怪物“,即将而来的第二次进攻。

锡晓岩也一样,将长刀单手举起过头,刀背却几乎贴在后颈,好像用肩背担着刀一样,那主攻的架式,就像山野村夫砍树斩草那般简单粗疏。

那条拿着刀的三节怪臂,曲起来时姿势怪异到极点,令人更难捉摸出招的先兆。

虎玲兰无法确定,锡晓岩的攻击距离到底有多长。谨慎起见,她微退了半步,穿着草鞋打着绑腿的双足,在屋瓦上逐寸移动。她张开这马步,一双长腿露出裙衩之外,紧致光滑的麦色皮肤,令人目为之眩。

——虎玲兰虽改穿了汉人妇女服装,但终究不惯,那裙摆也不利打斗骑马,于是索性自行将裙子侧面割开衩来。

站在屋顶一边的秘宗门人,乍见这暴露眼前的美丽肉腿不禁哑然,一时竟忘了身处险境。就连江湖经验丰富的董三桥,也被两个刀手的对抗引得呆住了:一边是个举着夸张大刀,容貌身姿丰美的异族高大女人;另一边是个长有异形怪手、面容神情有如野兽的青年。这样奇异的对决,实在从未想像。

突然传来一记低沉的呻吟,秘宗门众人才如梦初醒,纷纷退往师叔韩天豹躺卧之处。

董三桥细看师叔,只见韩天豹神志不清,虽然仍本能地强忍着痛楚,但还是无法制止呻吟。他倒卧处只差半尺就是屋顶外了。

弟子们扒开韩天豹衣襟察看,那胸膛中拳处瘀黑得好像涂了墨,尚幸没有严重的断骨。毕竟韩天豹被打时已摆起拳架,虽然被锡晓岩怪招猝然击中,接触一刻还是及时吐气运劲抵受,才不致受更重的伤。

“趁现在,先撤下去。“董三桥回头瞥一瞥锡晓岩与虎玲兰,然后朝余下的三个师弟说。

“不…不要帮助她吗?“其中一个师弟急问。刚才要非虎玲兰及时挥刀相抗,他们不知又有哪个要被锡晓岩的狂刀轰出屋顶外了,这东瀛女子确是他们救命恩人——虽然不久之前他们才向她全力围攻。

“她本来就不是同伴。“董三桥断然说:“她为什么要跟武当弟子打,我可不晓得,现在师叔的安危才最要紧。“

最后一句打动了三人,他们点点头,合四人之力抬起韩天豹,就在屋顶边缘悄悄爬下去了。

秘宗门人逃跑,当然没有走出锡晓岩的视线。他只是不在乎而已。

此刻他的眼里,只有面前美丽的虎玲兰。

锡晓岩也忍不住看看虎玲兰裸露的大腿。但最吸引他的,倒不是那结实修长的形状,或是紧致深色的皮肤,而是腿上有几道已愈合的刀剑伤疤。都是她上次成都之战后遗下的。那伤痕衬在这双健美的腿上,既给人痛惜的感觉,又有一种刚柔并济的美感。

虎玲兰也察觉锡晓岩的视线方向。她冷笑说:“你看哪儿?小心我的刀,会砍中你。“

“你很美。“锡晓岩回应说。

虎玲兰脸上微泛红霞,眉头因为嗔怒而皱得更紧。她不知道,锡晓岩这话并非轻佻调戏。自小在武当山长大沉浸武道的他,并无跟女子应对的经验,这句话只是很直率地将心里所想说出来。

说话时虎玲兰可没有半刻放松戒备。她并未忘记刚才接下锡晓岩一刀时那股震撼,正在想第二次要怎样应付。

锡晓岩的右手虽长了一截,但虎玲兰的野太刀也比他的刀长出一尺有余,双方的攻击距离算是扯平了。

但在力量上,虎玲兰微麻的双臂正在告诉她:有差距。

虎玲兰全神贯注地准备接刀同时,锡晓岩却没有多想。

他的刀法,根本不用想。迟迟未发,只是顾着打量虎玲兰而已。

锡晓岩从没想过,自己有天会跟女人交手的——那是对自己的侮辱。

可是刚才的交锋已经证明:她绝对配。

所以再次出刀,他没有半点怜香惜玉的犹疑——再欣赏的敌人,也还是敌人。

那怪臂自右上方往前挥出,动作简单得就如樵夫破柴。但世上没有动手这么快又这么强劲的樵夫。手臂和四尺长刀如化软鞭,瞬间变成模糊的影,朝虎玲兰头顶袭下!

虎玲兰早就戒备着,而且先前已经见识过这“阳极刀“的出刀法,锡晓岩出招虽只略显腰身抖转的先兆,还是被她察觉了。本已反举在头顶的野太刀运劲迎上,迎接这劈下来的猛刀!

第二次刃锋交击的鸣响——也就是唤醒了下面燕横的声音——在“盈花馆“四周街道回响。

虎玲兰埋头在刀背底下,刀身斜斜挡格住锡晓岩的“阳极刀“。野太刀以斜角迎接,半挡半卸,并非完全硬接锡晓岩那可怕的刀劲。虎玲兰紧接也借这挡架的反弹之力,将沉重的野太刀回转半圈到右侧,化为阴流太刀技“青岸“,水平横斩锡晓岩的腰身!

可是锡晓岩的劲力还是出于虎玲兰的计算。强烈挡格之下,反弹回来的野太刀,比想象中更难控制,加上手臂又是一阵酸麻,那反击的“青岸“斩得窒碍不畅,速度劲力比平时弱了最少三成!

锡晓岩哪会放过这机会,手中刀本被虎玲兰野太刀卸挡到一边,他腰胯再抖,长刀反方向朝上撩击,力量竟不逊于先前的下劈,以攻制攻,跟虎玲兰横斩过来的“青岸“对砍!

另一次交鸣。锡晓岩这斩击完全觑准了角度而来,虎玲兰的“青岸“刀势被破得彻底,五尺长的野太刀给撞得向上,反弹砸向虎玲兰自身。

那反弹之力极强,虎玲兰运足全力控住刀柄,却还是给刀背击中了右额,她登时吃痛娇叱飞退了一步,鬓角有鲜血溅出。

痛楚中虎玲兰还是将野太刀指在胸前,以防范锡晓岩乘机追击。看见她那丝毫未崩的架式,锡晓岩心里又是一阵意外,对虎玲兰欣赏更增。

只见虎玲兰右边额际鬓发湿了一片,一行鲜血流过眉际,沿着脸侧直流到下巴。若非虎玲兰本身臂力够强,将野太刀反弹扬起之力控住了大半,这一砸恐怕已令她昏迷。她紧咬下唇,明显正在忍痛,但战斗的眼神和表情半点未动摇。

她心里只是苦笑。

自从到了中土来,一再遇上的都是“物丹“的最精锐高手,个个一样的难缠,两次交手也都受伤了,真不知道交了什么霉运。

——大概是上船之前,没有去神社祈愿的缘故吧?…

虎玲兰长得比锡晓岩还要高,但毕竟是女儿之身,练到这种臂力,实在叫他敬佩。

“你叫什么名字?“锡晓岩忍不住问。

“岛津·虎玲兰。“她故意要捉弄他,不说汉译,而用原来日语的发音说,令锡晓岩听得一头雾水。他不谙世事,连她手上的野太刀是倭国兵器也看不出来。

“我是武当派,锡晓岩。“他自我介绍。跟这样的对手打,绝对该知道彼此的名字。

虎玲兰可没有这样的好感。她只知道,荆裂出身的南海虎尊派,正是被武当赶尽杀绝的。

荆裂的仇人,就是她的仇人。

她没有回答,只是将野太刀朝头顶举起来,刀尖斜斜指向后方的天空,成为全攻的“大上段“架式。

——这次该我了。

看见虎玲兰要对攻过来,锡晓岩更兴奋,右手又再摆出那个单手砍柴般的负刀架势,左掌五指张开伸向前方,仿佛要阻止她冲来。

——就像在说:你还是别出招好。出招,我必定破得了。

虎玲兰胸脯再张开一点,那刀身更向后略拉弓蓄劲,似在回答他:

——我就是要斩下来。看你破不破得了。

两人不用言语,却以姿势动作交谈着。

这时董三桥早已跟同门将韩天豹抬回地面。有两个受伤较轻、能自行走动的秘宗门人也都爬了下来,都是一脸败丧。韩天豹躺在街上不住轻咳呻吟,神智已比先前清醒了些。他那紧皱的脸,与其说是因为痛苦,不如说是因为一招栽在比自己年轻得多的对手上而憾恨。心意门戴魁看见,本也想看看韩前辈的伤势,但一来自己还在照料书荞,二来又关心屋顶上的对决,也就没有过去。

这时书荞张开苍白的嘴唇。

“我…在哪…“

“你没事的。“戴魁安慰她:“你吃了解药,再过一阵子就好了。“

书荞皱眉一会儿,眼睛还是没有张开,却又问:“公子…呢?…他…也没事…吧?“

戴魁想了一阵子才明白,书荞口中的“公子“就是姚莲舟。他一时答不出口,只得含糊地说:“你歇歇…“然后又抬头再看屋顶上那两个刀手。

——他自己也是练刀的,这样厉害的决斗无法不看得着迷。

虎玲兰双膝略屈沉。那是为了跃前斩击作准备。

先前两次交锋,她终于也估计得出锡晓岩的刀能斩多远。结合身高和刀长,她知道自己在距离上仍有少许优势。

——就用这刀技…

锡晓岩红丝满布的眼睛悍气逼人。那既似微笑又像愤怒的脸正在挑衅。

——来呀。

正在此时,却有身影从楼下“盈花馆“大门出现。

站得最近大门的戴魁看见,从大门出来的,正是先前攻入去那些东军各派豪杰,他们都是背着门外倒退而出,手上兵刃还是朝里面戒备,一个个神色慌张,似颇狼狈。

另一边的董三桥也看见了,神情败丧,默默无言。

戴魁还没有弄清楚发生了什么事。群豪仍在鱼贯而出,却有一把雄壮的声音在“盈花馆“里响起,那声音鼓足了气,屋子四周都听得清清楚楚:

“锡师弟,不用再打了!“

这声音一响,已出来的群豪一个个惭愧低头。

屋顶上的锡晓岩却丝毫未放松架式和神情,仍在全神迎对虎玲兰,对这呼唤充耳不闻。

他虽不知虎玲兰底细,但其实早就感觉出来,她的气概和气质,跟屋顶及下面其他人很不相同,恐怕根本就不是一伙;但同时他又察觉,她突然出刀插手,确是出于对武当派的恨意。原因何在则想不透了。

可是这些对他来说都不重要。甚至解救姚掌门的任务他都已抛在脑后。此刻锡晓岩心中所想唯有一件事:

——跟这个女人对打,很快乐。

他不知道之后会变成怎么样。也许今天就在这里一刀砍死她。但是此刻,这个从萨摩国远来的女剑士,正深深摇撼着他的心灵。她跟他太像了。简朴的刀招。长距离的较量。力的比拼。

这是一种奇异又矛盾的仰慕。

颜清桐这时也在众多镖师拱护之下,从大门出现了。他身后还有先前攻进去的八个心意门人。戴魁看见林鸿翼等三个师弟,都抱着血淋淋的右手,兵刃也全失去了。

“怎么回事?“戴魁远远向颜清桐喝问。他还发现,本来一名同门手上拿着的武当掌门佩剑,此刻亦已不见了。

董三桥同样瞧向颜清桐,眼神里充满疑问和不满。他们秘宗门枉自在屋顶折了许多弟子,但这几十个进了大厅的家伙却不战而退——对方援兵才不过三数人!

颜清桐也知道很难说得过去。但他早就想定了,怎样为撤退挽回面子。

“都是那姓燕的!“颜清桐故意咬牙切齿说:“要不是这内奸,早抓住那姚莲舟啦!“

他说得含含糊糊。心意门人和东军群豪也不能否定他的谎话。虽然未肯定燕横是不是奸细,但他没有下手杀伤姚莲舟,确是亲眼所见之事。即使颜清桐隐去了跟武当弟子的谈判不说,群豪自己面子也挂不住,自然没有拆穿。把事情推到一个小子身上,倒是方便的事。

这时颜清桐跟众人一起,站到离“盈花馆“远一点的街边,仰头观看屋顶上对峙的两人。

也许是因为所有人都心虚,他们眼中所见,正双手高举着倭国大刀、脸颊流着鲜血的虎玲兰,格外显得英姿飒飒。

她正在做着他们所有人都不敢做的事情:跟武当派的高手正面单打独斗。

而锡晓岩那条怪臂,也令他们惊讶不已:到底武当派还藏着多少如此惊人诡异的奥秘呀?…

太阳映照下,那金黄色的野太刀刃锋,突变模糊。

因为刀,起动了。

虎玲兰长长的右腿跨步踏出,脚下屋瓦裂开!

野太刀自她头顶右上方发动,夹带飓风般的声音,斜斜朝锡晓岩劈下去。

阴流剑技·“燕飞“。

没有任何花巧的最基本斩法。以速度、力量、距离和兵器,压倒一切。

锡晓岩在这极短的瞬间,真的凝止如岩石。那是因为他全身感官都完全扩张至尽,正在测量虎玲兰来刀的距离,准备作出最合时的迎击。

却在半途,虎玲兰的姿势变了。

左手,离开了刀柄。

“燕飞“的刀势仍然继续。但虎玲兰变成右臂单手握刀,同时肩膊和身体顺势略为侧转,“燕飞“的斩距就突然增长了半尺!

——半尺,在实力差距微细的战斗中,往往就是生死之判。

这“片手打“,是虎玲兰所学阴流“燕飞“的变招秘技,只有在必要关头才会使出——单手操控这么巨大沉重的野太刀,若一击不得手,将极难挽回体势。

锡晓岩本能察觉,对方那加长的刀招,突然已临自己头脸左侧。原来的估算错误了。

——这种意外的时刻,心会不会乱,就决定了你是不是真正的高手。真实的战斗,不是按照预定理想中的情况去进行,而是不断应对和突破无时无刻出现的错误与难关。

锡晓岩再次以那负背的姿势出刀。

但并不是向前斩出。

而是直接将长刀绕过背项和后脑,挥到头顶左侧,往劈下来的野太刀反斩迎上去!

——他这招近似一般单刀法的“裹脑刀“①,但因为他的手臂比常人多了一个关节,将刀绕过头身的动作轻易得多,而且可以用常人不能的角度向上撩斩。

『注①:单刀的贴身进击或防守基本刀法,有谓“缠头裹脑“,都是将刀绕遇头顶旋斩。“缠头“为正手,“裹脑“为反手。』

如此奇技,天下恐怕只有他一人能使。

锡晓岩不用大幅正面挥刀,而改用绕缠反斩,出招路线短得多,正好及时迎击那加快斩来的野太刀!

虎玲兰未被这怪招动摇,“燕飞“的变招去势不变。

——他这样出招,力量绝对不及我向下劈!将他连人带刀都斩飞!

刃锋交击的刹那,虎玲兰握柄的右手却感觉,碰上了超过她想象的抗力。

——为什么——

原来在交锋前一刻,锡晓岩左手也没有闲着,以掌抵着长刀背,帮助加劲往上推斩!

第四次震人心魄的金属互击鸣音。

野太刀被反弹向上猛跳。这次虎玲兰只有右手握刀,而且“燕飞“已经毫无保留,刀一给猛力挡住,再难控制刀身,长长的刀柄脱离五指飞去!

对决中失刀。虎玲兰一生里的第一次。

也许亦是最后一次。

第五章 水中斩月

身后五步的少慈巷尽头,明明就是最开宽的活路。

但对桂丹雷来说,却是最后的关口。

面对尹英川飞身而下、贯注了十成劲力的“水中斩月“,他别无选择。

桂丹雷马步更沉下。全无退意。

对手愿意正面对抗。人在半空的尹英川感激异常。

桂丹雷伤痕斑驳的右掌,往那破风斩落的刀锋迎了上去。

即将决胜的时刻,桂丹雷与尹英川,两张平素威猛的脸容,此际却一样地平静。

桂丹雷把这只右手伸出去,自己也无法肯定结果——最擅长的武功,亦有不知道是否奏效的时候。

——可是身为武者,一生总有几次要踏过这条界线。

“空手入白刃“这种功夫,最困难的从来就不是技巧、准绳或是速度,而是胆气。

——只有一次。成功,或死。

尹英川眼中,则仿佛已经看见胜利的飞溅鲜血。

刀锋与肉掌交接的刹那。

桂丹雷的手掌,本来似乎是要单纯举向上抵挡八卦刀,但就在最后关头突然偏斜。

手掌从旁拍往刃面上。

巨刀劈下之势丝毫未变。

掌心贴在极高速下降的金属上。

——这种惊人的准绳,相当于骑在高速奔驰的马背上,抓住飘飞而下的花瓣。

刃锋已及桂丹雷头顶五寸。

“太极拳·云手“。

“引进落空“之技,在这生死间发之际,发动。

桂丹雷硕厚而满布伤痕厚茧的手掌,表面看来粗鲁笨拙,内蕴的“化劲“功力,却细柔如抚摸爱人的脸庞,分毫不差。

——正如先前桥梓口之战,武当“兵鸦道“弟子尚四郎以“太极刀“化去圆性和尚的正面劈棍,桂丹雷这式“云手“乃是原理完全一样的招术;但桂丹雷的“太极“功力,远在尚四郎之上,又是以触感更敏锐的肉掌施展,不可同日而语。

在尹英川后面的八卦门弟子只看见:他们眼中无匹无敌的“水中斩月“,被那手掌黏上的一刹那,就像遇上一股无形的流动力量,劈刀的路线开始斜斜偏歪。

尹英川咬牙。这极短的时刻,他想起之前荆裂指点圆性运用短劲,破解尚四郎的“太极“。

可是,尹英川早已把全身劲力,甚至自己四十年的武学人生,都押在这一刀“水中斩月“之上,再无变招的可能。

只能寄望,刀招,比“太极“的化劲更快。

八卦巨刀在桂丹雷“云手“带引下,斜落他身体左侧。

刀锋破空的锐音,掠过桂丹雷左耳旁。

鲜血激溅。

“水中斩月“的锐劲,桂丹雷未及完全化去。刀刃碰上左肩。

桂丹雷顺着招势,偏身,前进。

他如野兽嘶嚎。

宽刃从肩头外侧直削而下,在桂丹雷左肩和上臂外侧,削出一条灿烂的血路!

“水中斩月“却只差分毫,未有深深斩入桂丹雷的左臂和身体。刀锋继续被桂丹雷的右掌引导,直斩进巷子的黄色沙土地里!

左身溅满血红的桂丹雷,冲进仍未着地的尹英川怀内。

入身·破势。

桂丹雷铁球似的身躯鼓起,发出“太极十三势“里最沉猛的“靠劲“,右肩及右肘轰然撞入尹英川胸口中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