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谋杀官员3:物理教师的时空诡计上一章:第 13 章
  • 谋杀官员3:物理教师的时空诡计下一章:第 15 章

高栋道:“把这个照片拍一下。”

张一昂不解:“老大,这和案子有关吗?”

“先拍下来再看吧。”高栋不想跟他多解释,因为他现在也无法确定这个与案子是否有关,之所以会关注到这个铁钩,不是因为悬崖边坡处突然冒出个铁钩,要知道农村山上钉个钩子之类的挂东西很常见,而是因为高栋注意到,这铁钩上锈迹很少,显然是新的。一个刚不久前订上去的钩子是否会和案件有关,他给不出结论。

随后高栋又让县局的当地干警抽空找周边渔民问问,看他们知不知道这钩子。他又看了一圈,再没发现其他可能有用的线索,只能悻悻不甘地走下山坡。

准备上车前,高栋又停下脚步,打量了海滩一圈,看向众人道:“邵小兵老婆这么多天还没出现,大家心里清楚,可能,嗯…也不在了。整个海滩有没有仔细找过?”

其中一人道:“我们和派出所的几十个人在这附近全找过了,带了几条警犬,这片沙滩包括后面的几座山,已经翻了好几遍,没找到任何有人翻动过的痕迹。警犬闻出邵局夫人坐上过车,可到底是那天坐过车,还是平时留下的气味,就不知道了。”他说翻动的意思,自然是说埋尸了。

事实上大半人也都是这么想的,邵小兵莫名其妙畏罪自杀,不是很靠谱,于是其他人自然而然加入了猜想的成分。邵小兵杀害王宝国后,他老婆知道了这件事,因为害怕所以打算告发,结果邵小兵把老婆也杀了,事后担心早晚暴露,所以自己也畏罪自杀了。

他老婆这么多天没出现,估计已死的可能八九不离十。唯一让他们纳闷的是这尸体就是找不着,警犬闻到车上有他老婆的味道,这也可能是平时坐车留下的。警犬在邵小兵车子到沙滩这一路段内找了很久,始终闻不出味道,可能是海边腥味重,盖过去了,但这么多警察人眼查看,也没发现地上有翻动痕迹。

当然,也有可能是抛尸海里,但这么多天过去,也没接警发现浮尸。况且根据海边的经验,浅水处抛尸几乎都会被冲上海滩。

他们就连沉尸入海的可能也想过了,可你要沉尸,总得选个水深的地方吧,没办法在沙滩上直接往海里一抛了事吧?附近几处靠海的悬崖下倒有深水处,可找了一下没有收获。当然了,再或者用船运到深水处沉下去,可这怎么查?别说局长夫人找不到,就算省长夫人找不到,部长夫人找不到,甚至谁谁谁的夫人找不到,你也没本事把宁县的海岸线翻个遍呀。

高栋越来越觉得这案子的侦查陷入彻底的僵局了,三个命案,一条实质性线索都抓不住,还能怎么办?

看来接下去只能等老陈的足迹鉴定和监控录像勘查的两块结论了。

第四十八章

中午,张一昂找到高栋:“老大,邵局单元楼的走访工作有一定进展。邵局楼下的住户星期天一早出差去了,昨天才回来。昨天晚上县局干警找过他了解情况,他说星期六全天他都在家,那天下午他记得听到单元楼里传来一声响声,声音挺响的,像爆炸声,只知道传自楼上,具体几层他不知道,他认为是别人家在装修。当天晚上他也听到上方传来盘子打翻的声音。这些情况是民警是问到他周六有没有听到楼上邵局房子里异常声响时,他回忆出来的。”

高栋眯上了眼,道:“隔壁住户也说当天晚上邵小兵家里传来盘子打翻声响。其他住户呢?”

“房子造好没几年,那小区房价高,大多是买去当投资的,住进去的没几户,其他人家楼层隔得远了,都说没注意。”

高栋手指点点桌子,道:“这是条重要线索,等等——,你刚才说下午也传来声响?”

“对,挺大一声的。”

“什么声音?”

“对方说像放鞭炮,或者东西爆炸了。”

高栋顿时寒光一闪:“该不会用了抢吧!”

“可是邵局家里我们都仔细查过了,没发现异常,更没找到开枪的迹象啊?”

高栋抿抿嘴,思忖片刻,道:“家里是没发现枪击痕迹,可是,如果子弹直接进了人身体里,家里当然找不出枪击了!”

“邵局身上没有枪伤。”

高栋道:“他老婆不还没找到嘛。”

张一昂反应过来,结巴道:“您…您是说邵局老婆被枪杀?”

“有这个可能。”

张一昂道:“如果真是枪击案,那咱们得调查枪支来源了。我们市治安一向还好,以前也没出过什么枪击案,这要查也不太容易。”

高栋点点头,就算真是枪击案,要查出宁县范围内,谁有枪简直比登天还难。非法持有枪支,直接要刑拘的,就算藏枪的人,除了至亲的亲人,谁都不会知道。他脑中想起了叶援朝有枪,可二十四小时监视叶援朝的干警说他近来从未有异常举动,并且案发当天回家后没有出去过,叶援朝的嫌疑已经完全排除了,连跟踪的人也撤了回来。

那么案发当天下午的爆炸声是什么声音呢?和案件有关吗?

高栋拿不定主意。

到了下午,江伟找到高栋,告诉他一条让他大跌眼镜的消息:“老大,警械保管处的工作人员回收邵局警械时,发现少了把枪,还有五发子弹。”

“什么!”

“邵局原本是配了把枪的,一直放在单位保险箱里。两个星期前邵局跟警械保管处又申请了一把枪,是德国的PPK,但现在这把枪找不到了。”

高栋原地来回踱步,急声道:“PPK是自卫手枪,两个星期前,对,两个星期前刚出了胡海平案子,邵小兵是知道胡海平被谋杀内幕的,他一定是多领把枪,好增加自己的保险系数。原来的枪在单位,那…那这把PPK要么带身上,要么藏家里。家里没找到…他家那个保险箱看过了吗?”

“他儿子明天回来,这得等他来了打开保险箱才知道。”

高栋握着双拳,道:“赶紧,明天他儿子一回来,马上查保险箱,如果这把PPK找不到,恐怕要出大事!”

打发江伟走后,高栋急躁难安,如果真是枪击,并且邵小兵的PPK不见了,那么当天下午的爆炸声,可能就是那把PPK的。

邵小兵周六下午应该在单位,自己见过有印象。对,有可能是那把PPK放在家里了,凶手进去后,拿到PPK杀了他老婆,再控制住晚上回家的邵小兵。

可是枪就算放家里,也是极其隐蔽的地方,又不会放在茶几上,客人进来就看得到。假设凶手以各种理由进入他家,除非先制服了他老婆,才有时间慢慢找出那把枪,可既然已经把人制服,何必要开枪呢?

还是难道凶手本来就有枪?

或者爆炸声压根和案件无关?

总之,这其中一定另外发生了什么事了。

但现在邵小兵家里的一切看起来都完好无损,问题到底出在哪?自己的想法到底哪里不对?

第四十九章

晚上,陈法医带来了足迹的最后鉴定结果:“老大,根据脚印模型和土质、湿度综合分析,脚印所有人体重在一百四十五到一百六十五斤之间。再加上脚码大小和脚印间的距离判断,该人身高在171到175之间。这两项数值都和邵局长基本吻合。”

高栋坐在椅子里,眼睛注视着前方,身体保持不动,过了半晌,摸摸下巴上已经刺手的胡渣,道:“邵小兵体重不是有一百六十多斤吗,你们脚印的测量结果上限只有一百六十五斤?会不会有问题?”

陈法医道:“相差几斤在误差范围内,这是正常的。如果对方当时在考虑自杀,走路状态会和平时不同,步伐异常,测量结果有误差也在所难免。”

高栋默默无语,照这么看来,山坡上的脚印也和邵小兵吻合,似乎更有理由相信他是自杀的了。

他思忖良久,又给出了另一种假设:“有没有可能是一个人穿了邵小兵鞋子,先把邵小兵捆住放在石头滩上,然后爬上山坡,从山坡上扔一条绳子下去,再回到山坡下用绳子系住邵小兵,最后再次回到山坡上,把邵小兵拉起来,拉到顶时,解开绳子,让他掉下去?”

陈法医想了想,摇头道:“这不可能,把一个一百六十多斤重的人拉高二十多米,一个人办不到的,至少需要两个人,山坡上只发现了一个人的脚印。另外如果那样做,一个人加上邵局的体重,合起来都三百斤左右了,必然会有脚印特别深的,我们没找到这样的脚印。”

高栋吐了口气,躺进椅子里说不出话。

陈法医宽慰道:“老大,照我看法,邵局确确实实是自杀。”

高栋看他一眼,冷哼道:“他老婆不见了怎么解释?”

“应该是他杀害王宝国被他老婆知道了,准备告发,他杀了他老婆,然后觉得事情肯定藏不住,畏罪自杀了。”

高栋怒喝道:“这种事情就是你们无凭无据臆想出来的!”

陈法医尴尬地低下头:“他们…大家都是这么看的。”

高栋立马拿起电话,喊来了张一昂,厉声道:“你马上去查,邵小兵11月25号晚上在干嘛,只要排除他杀王宝国的嫌疑,咱们才能一个方向找凶手!”

张一昂一进门就看到高栋发火,不知所措地低声问:“老大,都一个多月了,现在怎么查?”

“你有没有脑子啊?他考勤记录干嘛用的?公安局门口监控看不到他几点下班?他家小区监控看不到他几点回家?”高栋顿了顿,收拾了下情绪,缓声道,“对不起,我有点过了,你就按我说的先去查一下吧,辛苦了。马上元旦了,这个假期估计大家都要加班。”

张一昂理解地点头退出,他们也都知道,这个案子压力最大的就是高栋。高栋极少发脾气,以往办案遇到再大的压力,他也总表现出一幅信心十足,游刃有余的样子,这一回案子实在闹得太大,破案又显得遥遥无期,高栋毕竟是个人,总有爆发的时候。

张一昂走后,高栋看着一脸紧张的陈法医,拍拍他的肩,苦笑道:“大概年纪大了最近也没睡好,脾气有点不好,不要往心里去。对了,老陈,你有没有注意到悬崖边上钉了一个二十多公分长的铁钩?”

“铁钩?”陈法医想了一下,小心地说,“哦…我知道了,那个…那个铁钩有什么问题吗?”

高栋拿出今天拍的铁钩照片,递过去:“你看,铁钩是新的,上面几乎没锈蚀,这又不是不锈钢,在海边风吹雨淋的,哪能不生锈呢?”

陈法医点点头:“说明这铁钩是最近钉上去的。”

“现在我们不知道这铁钩和案件是否有关,假设这铁钩和案子有关,那么你觉得这能做什么用?”

陈法医想了半天,还是没有结果,只能摇头道:“想不出来。”

高栋道:“还记得胡海平案子六楼墙角的那块铁皮吧?”

“记得。”

“那块铁皮,再加上这个铁钩,两起案子的案发现场,我们都发现了这类看似与案情无关的东西,有点巧吧?”

陈法医点头:“是有点巧。”

“之前胡海平案子,如果不是由于发现了五楼是伪造的案发现场,就不会去调查六楼,继而也不会发现那块石板是有人在星期天特意搬上去的,那么自然就当成一起意外处理了。这案子有异曲同工的地方,表面上看是自杀,一定有什么线索能否定自杀的,只是我们还没找出来,或者找出来了,但还没注意到。”

陈法医低头沉吟:“照这么看,恐怕胡海平和邵小兵两个案子可以并案。”

“对,感觉上是可以并案,”高栋摸摸额头,“只不过我没证据嘛。两个案子都伪造成非谋杀,手法有一定相似度,应该是同个凶手干的。”

“那王宝国呢?”

“王宝国案子手法完全不同,一个凶手的作案手法不应该有这么大的差别,极有可能另有其他凶手,杀害王宝国后,另一人再搭车设计杀害胡和邵。至于两个凶手间有没有联系,还是单纯搭车杀人,没办法判断。”

陈法医脸上皱纹都挤到了一起:“老大,若真是这样,咱们这案子可实在不好破呀,现在一个凶手都抓不到,更不用说抓两个凶手了。”

高栋摇摇头:“王宝国案子的凶手是次要的,重要的是后两个案子的凶手。”

“为什么?”

“我们现在当务之急,不光是破案,也要提防下一起案件发生。你觉得哪个凶手更难对付?各单位通知已经下发了,相信这些头头脑脑最近上下班出门一定会多加注意,并且全县二十四小时巡逻布防。王宝国案的凶手想再来一次背后割喉杀人,很困难了。唯独后面两个案子的凶手,让人防不胜防。你下班回家时,你能想到头上突然掉块石板把你砸死?邵小兵到底如何死的,我也压根没有主意。这个凶手才是最难对付的!”

陈法医点头表示认同,又问:“那我们接下来该怎么查?”

“重点两方面,一是查清犯罪经过;二是查出犯罪动机。急事须缓行,尤其邵小兵案的详细经过现在还根本没法还原,咱们要一步步调查过去,首先把他家查个水落石出。其次,公检法一把手死了,犯罪动机很明显,凶手必然是遭受了司法不公,咱们要把这几年所有的冤假错案全部翻出来,过一遍。这回顾不上哪些是他们县的敏感点,不能动,涉及任何级别岗位的案子,都要查!”

“恐怕…恐怕他们县不会配合。”

高栋点头:“我知道,现在江伟是代局长,他有这个权限。我也是只查案,不翻案,如果谁还有意见,江伟摆不平的,直接来找我。这动机只是一方面,旧案翻出来后,也是大海捞针,需要一个个嫌疑人排查过去,关键还是在你这边!只有犯罪经过清楚了,凶手的身份轮廓才能清晰,这时候再结合动机一起查,才能立竿见影!”

第五十章

顾远按照约定,隔三天来到快餐店,叶援朝若没事则不来,但今天叶援朝却来了,这让顾远有点不安。

“怎么样,他们还在调查你吗?”叶援朝在对角坐下后,顾远马上开口。

叶援朝摇摇头:“没有。”

顾远瞥了一眼他的表情,眉头不展,似有心事,低头轻声问:“是不是出了什么事?”

叶援朝犹豫了一下,道:“你把邵的枪也拿走了?”

“嗯。”顾远应了声。

“为什么这么做?”

顾远笑了笑,淡然道:“看到后,顺手拿了,以后也许有用。”

“你还要…”

“不,应该用不上,看情况,以防万一,我希望永远用不上。”

“已经三起命案了,如果再有,我…我倒没关系,就怕你…到时,恐怕动机就会很明显了。”

顾远点头道:“叶叔,我知道,你放心吧,不用担心。死了公检法的一把手,按正常逻辑,凶手遭遇过司法不公,或者心理仇视社会。现在最坐立难安的,应该是政法委,公检法上头就是政法委。当然,姓沈的也一定有所警觉,但只要姓沈的安然无恙,犯罪动机就不够怀疑到你这边。加上王案你没留下实质证据,胡案监控中的人与你体形不符,邵案你更有十足的不在场证明,他们更没道理怀疑你。只要沈家不出事,警方不会查过来。”

叶援朝眼神复杂地说:“那你呢,你有多少信心不会查到你呢?”

顾远笑了一下:“只要没怀疑到你,更不会怀疑到我,叶叔,你放宽心好好生活吧。”

叶援朝心颤抖了一下,忍住眼泪道:“你…你为我做了太多,背负太多风险,我…我…有点我始终想不明白,你阿姨和叶晴以前这样对你,你为什么还…”

“那些我都已经忘记了,并且,我不是为她们报仇,而是为了叶叔你。”

叶援朝惊讶道:“你做的一切不是为了你阿姨和晴儿,都…都是为了我?”

顾远看了他一眼,又低下头吃了口饭,微笑道:“悲剧发生了,任何人都无力回天,对我来说,叶叔,你好好地过完下半辈子比什么都重要。如果仅仅是为了报仇,我为何要找胡和邵,直接找沈家不就行了?但那样做,动机太显著了,他们肯定直接把你带走调查,怎么办?没有办法,我只有先处理了胡,可是他们依然怀疑你,幸好他们跟踪你了,邵死那天,你有十足的不在场证明,这一回,他们彻底放弃你了。当然,胡和邵两个,跟王一样,也是间接凶手,也该死。这么做,一方面也是为了祭奠阿姨和叶晴的在天之灵。以后,你就把这一切都忘了吧。”

叶援朝深吸了口气,王宝国被杀后,顾远第一时间找到他,跟他交换了鞋子,又把电脑交给他使用,告诉了他所有以后应对的策略和细节。他那时很犹豫,不想让顾远牵涉进自己家的悲剧,可是顾远的态度前所未有的坚决,让他没办法拒绝。

那时,他只是勉强同意顾远帮他制造伪证,却从没想过顾远杀人。

当他知道顾远准备杀人时,他试图阻止,不想让顾远越陷越深。

是的,他过去曾经帮助过顾远,却从未想过回报,更没想过让顾远用这种方式回报,也许由于自己心中的仇恨,由于自己的自私,将会拖累这个年轻人原本已经开始走向光明的人生化为乌有。

他强烈反对顾远继续帮助他,帮助杀人。可是顾远却以他根本想不到的速度杀死了胡海平,他怎么也没想到,王宝国案发才两周,顾远就成功杀死了胡海平。

当顾远杀了第一个人,叶援朝也明白了,这场悲剧彻底将顾远这个无辜者拉入进来了,再多的努力也改变不了顾远杀人的事实了。

那么该怎么办呢?

叶援朝想过办法,唯一的办法就是自己亲自动手杀死沈家,然后自尽,警方什么都审不出来,自然会结案,从而保全了顾远。

可是现在,顾远告诉他,杀害胡海平和邵小兵,不单纯是为了报仇,更重要的原因是为了洗脱他的嫌疑,顾远还告诉他,监控显示胡海平案凶手不是他,邵小兵案又有十足不在场证明。现在即便自己去杀了沈家,然后自尽,警方也知道胡和邵案另有凶手,还会继续调查。

事到如今怎么做才能让顾远洗脱嫌疑呢?

没有办法了,即便自己送死,也没办法了,叶援朝感到空前的绝望。

唯一能做的,只有不暴露自己,才能让警方不会怀疑到顾远。

叶援朝深呼吸一口,劝道:“你把邵小兵的枪埋了吧,找个永远不会被人找到的地方埋了。”

顾远摇摇头:“不,留着以后会有用的。”

叶援朝惊慌道:“我真的不想报仇了,我想明白了,当初不是我一时头脑发热,找上王宝国,根本不会发生这么多事。我答应你,我已经彻底放开仇恨了,也不可能再去找沈家,这辈子都不会,你答应我,一切,都到此为止吧!”

顾远看着叶援朝的表情,放下筷子,抿抿嘴,沉吟半晌,道:“叶叔,你真的完全想清楚了吗?”

叶援朝肯定地点头:“对,我完全想清楚了。”

顾远摩挲了下腮帮,笑了:“叶叔,我答应你。你也要遵守你的诺言,好好地生活下去,比什么都重要,叶晴和阿姨也一定是这么想的,你说对吗?”

叶援朝叹气点点头:“对。”

“那么,就让日子,回归正轨吧。”

至此,顾远终于彻底放心了,叶援朝彻底想明白了,永远不会再去找沈家报仇了。当王宝国案子发生后,顾远帮他做伪证,并且劝他不要报仇了。叶援朝虽然答应了,但顾远知道,叶援朝那个时候的应允是假的,他过去生活的支撑和希望倾塌了,他宁愿自己死也要和沈家同归于尽。他早晚会去杀沈家的。

现在的叶叔,顾远相信他永远不会去报仇了,因为叶叔担心拖累自己,如果叶叔被抓,警方下一步的矛头一定会指向自己,所以,叶叔不会再杀人了。

对于顾远来说,报仇并不是最重要的,事实上,叶晴和阿姨生前对他不好,使他十几年没有踏进叶家半步,他只关心叶叔一个人。只要叶叔好好地过下去,他就放心了。

顾远先杀了胡海平,但警方还在怀疑叶叔,为了最大程度帮叶叔洗脱嫌疑,没办法,他只能再杀邵小兵。

总之,一切到此结束。

叶叔从此安稳地继续过日子,自己的未来也可以适当地憧憬一下了。

今天是这些天来顾远心中最开心的一天。可他并不知道,自来好梦易复醒。

第五十一章

“我爸怎么会自杀的!我妈去哪了!”高栋面前,坐着一个二十来岁,头发染成黄色的毛头小子,此刻,正瞪着高栋,目光咄咄逼人,口中也是一副质问的语气。

高栋坐在宽大办公桌后的沙发里,手指交叉着摆在身前,一脸平静地看着他:“对不起,这些问题还处于侦查阶段,不方便告诉你。”

“我是邵小兵儿子啊!我爸死了,怎么死你还不方便告诉我,你这算是办什么案子!”

高栋瞳孔微微眯了一下,隐然有些怒火,却没有发作,只是鼻子冷哼了一声:“江伟让你把你家保险柜打开看过了吧?里面有什么?”

年轻男子一脸不屑:“我家的东西,不需要你管,我就问你我爸——”

“啪”一声,还没等他把话说完,高栋一把拍在桌子上站起来,大步走到他面前,居高临下瞪着他:“我问你话你听见没有?”

男子被他气势顿时吓了一跳,但还是强装嘴硬道:“你…你想干什么?你专案组组长了不起吗?我爸死了啊!你怎么不去抓凶手,对我凶什么!”

高栋咬住牙关,走到一旁拿起电话就拨:“江伟,你马上过来把他带走!”

没几分钟,江伟带走了男子,又回到高栋办公室,问:“老大,怎么了?”

高栋怒道:“邵小兵教出什么杂种儿子!在我办公室里大呼小叫!”

江伟连忙尴尬地解释:“他…他可能年纪小,不懂事。”

“不懂事?二十几岁的人还不懂事?仗着他老子是公安局长,在外横惯了吧,还有他舅舅,听说是什么上市公司董事长?哼,这种货色自以为了不起,敢在这里摆谱。你,带他去审讯室。”

“去审讯室?这…这不太好吧?”

审讯室是审问犯人的地方,像带受害者家属做笔录,都是去专门的办公室,有烟和茶招待。

高栋道:“对,就是去审讯室,让张一昂来审,他不开口就揍他!”

江伟脸上一片阴晴不定,他是高栋教出来的,当然知道高栋审人的手段。可高栋自己嘴里从来不说该如何审人,都是让手下人去办,向来只说句“一定要想办法把话问清楚”,怎么问,随手下想各种办法,他不管。他更是不可能会亲口指示殴打犯人。何况,这次不是犯人,是被害人亲属。

江伟只能口头应允,退出去,找张一昂商量,再去给邵小兵儿子做思想工作。

半个小时后,张一昂来办公室报告:“老大,差不多问好了,邵聪说他家保险箱没少任何东西。”

“枪在吗?”

“不在。”

“有问过他爸通常把枪放在家里哪里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