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泠却没想到楚寔是心疼自己, 不由道:“没关系的,我就喜欢进厨房, 若是柴夫人需要……”

楚寔打断季泠的话道:“阿泠, 为人做事要不卑不亢, 我并不需要靠妻子做吃食去讨好上司, 你也不要自贬。”为官之道, 羽翼是必须爱惜的, 楚寔有其大志, 当然不愿意传出靠夫人煮食媚上官的名声,只此端午一回倒还罢了。

季泠脸一红, 她也知道自己有这种毛病,经常会有低人一等的感觉,她不喜欢这样的自己,可却无法控制那种下意识的自卑。

季泠用过晚饭, 低着头转到园子里的鱼池边, 想找上回那条锦鲤,她看了一会儿, 那鱼儿仿佛真有灵性,果然浮出了水面,当然也可能只是凑巧而已。

季泠扔了点儿面团到池子里,又引来了好几只红鲤, 她遂在岸边的白石上坐下, 下巴搁在膝盖上,双手环抱住小腿, 低声道:“鱼儿啊,鱼儿,我好想回京城啊。”回到老太太身边,尽心尽力地伺候老太太和苏夫人,为楚寔敬孝,也省得留在楚寔身边拖他后腿,然后再说动老太太给楚寔娶一房妻子,若是平妻不行,她自请下堂也是甘愿的。

不远处有脚步声响起,季泠立即站了起来,先才的坐姿不符合楚夫人的身份,所以她有些慌乱,假作理了理裙子上的褶皱,然后走到旁边观鱼亭内站立,见是个仆人路过,也没往这边来,这才松了口气。

季泠端端正正地站在亭内,说是挺拔如松也不算夸张,只是脑子却混沌一团,自己知道都是见识太少了。

在季泠的认知里,对人好不外乎就是给他做吃食或者给他缝补新作衣裳等等,但却也可能是很吃力却讨不了好的法子,反而不如人有时候瞅准时机的一句话管用。她捶了捶自己的脑子,想着哪怕是季乐,也比她好上太多太多了。

说起季乐,还真是想什么什么就到。季泠离京之后和季乐也有书信往来,只是不常有而已,但晚上她回到屋子时,芊眠却捧上了季乐的信。

季泠拆开来看了看,整封信都是季乐在抱怨,她怀孕害喜的事情。季泠有些呆愣,怀孕了?

原来人和人真的不同,那个梦境里,季泠也曾嫁给过楚宿,可楚宿连正眼看她一眼也未曾有过,可换做季乐之后,却是另一番繁华景象。

芊眠见季泠闷闷,而且脸上的神情仿佛欲哭不哭的,实在是不忍心,不由劝道:“少夫人也别心急,大公子若是对你无心,也不会如此顾忌你的颜面。说不定将来就三年抱俩呢。”

季泠吸了口回过头,强扯出笑容道:“我不是在心急。”其实也不是妒忌季乐,但这话季泠不能说,说了反而像是妒忌了。

“乐姐姐有了身子,咱们也得送点儿贺礼,芊眠你帮我想想送些什么吧。”季泠不欲多言所以岔开了话题。

蜀锦自然是不可缺少的,还有些蜀地当地的特产,比如阆中的皮蛋,巴山的核桃,保宁的醋,安岳的竹席等等,虽然不值多少钱,却是很诚恳的心意,另外季泠还给那未出生的小侄儿或者侄女打了一对带小铃铛的镯子

楚寔回来的时候,季泠正和芊眠一起把东西装箱,而季泠的手指正轻轻敲在皮蛋上对芊眠道:“这枚不太好,别放进去了。”送人的东西若是品质不好反而得罪人。

芊眠点点头。

紧接着季泠又敲了十来枚,又挑出了一枚来。

楚寔看得有趣,让芊眠将季泠挑出来的皮蛋剥开来,倒是没坏,只是在那猪肉冻一样的皮上没出现松花花纹,的确算得上是劣品。

“你敲一下就能知道好坏?”楚寔问季泠。

季泠点点头。

“天生的?”楚寔又问。

季泠摇了摇头,“不是,在京城的时候,王婆婆为了让我练习手感,买过一千多枚皮蛋让我敲。”王厨娘培养徒弟还是很舍得花费的。

楚寔道:“那也不错,敲了一千多枚能有此手感,你的天赋也算是了得了。”

季泠没想到楚寔会赞自己,可旋即又想自己这天赋其实也没多大的实际作用,因此也没多激动,只淡淡地笑了笑。

“这是给二弟妹准备的贺礼?”楚寔又问,季乐有孕的事,老太太在家书里也提了,当然主要目的还是问季泠的状况,毕竟她如今年纪也不算小了,都十六了。

“是。”季泠应道,擦了擦手,然后从芊眠端来的仿汝窑瓷盆里将毛巾绞了递给楚寔擦脸和擦手,芊眠则蹲下来给楚寔换鞋。

楚寔看了眼芊眠,芊眠赶紧端了水盆退下。

楚寔这才看向季泠道:“是不是挺意外的?”

季泠愕然,不明白楚寔是个什么意思,他怎么会知道自己很意外?

楚寔小笑了笑,“二弟是个犟脾气,他不愿意的话按着他的头他也不会喝水。季乐能成功嫁给他,那只是个意外,如果我没料错的话,打那之后估计二弟是再不会沾一滴酒了。”

这话虽然只是推测,却引起了季泠心里的轩然大波。梦里的楚宿的确从那之后再没沾过酒,直到另娶周容后,才在洞房花烛那天的合卺酒上破戒。

不得不说楚寔看人极准。

季泠低声道:“嗯,如今二弟和乐姐姐,不是,和二弟妹能恩爱和睦,想必老太太也会很高兴的。”

楚寔端起茶不紧不慢地喝了一口,“你没听懂我的意思,你觉得季乐那么算计他,他能愿意?”楚宿可是真正的天之骄子,从小到大几乎没怎么受过挫折,而人生最大的事情却栽在了季乐手里,他能原谅季乐才怪。

季泠这才反应过来,楚寔没叫季乐为二弟妹而是直呼其名了,其间的不屑可是毫无掩饰。她嗫嚅道:“可是如今二弟妹已经有了身孕。”

“那并不表示就是二弟自己愿意的。”楚寔道。

季泠是真不解其意了,若是楚宿不愿意,难不成季乐还能强迫他?

楚寔放下茶盏,“行了,我跟你说这么多,只是怕你多想。这件事日后自会见分晓的。”

季泠有些呆愣地看着楚寔,她的确是想得比较多,可楚寔是怎么看出来的?他总不能知晓她做的梦,那他说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季泠自以为想明白后,赶紧道:“表哥,我没有心急。”

“嗯?”楚寔尾音上挑地看着季泠。

季泠雪白的肌肤上泛出了一层红晕,可她也说不出辩解的话来,只能再次低头喃喃,“我真的没有心急。”

呆木呆样的,起初的确无趣,可看久了之后,居然觉得木头另有一种沉静的美态了,雕琢一下似乎也能入眼。

“再加一对玉镯吧。”楚寔道。

“呃?”季泠先是一愣,然后才反应过来楚寔说的是给季乐的贺礼,她低声应道:“好。”

送人的玉镯自然不能差,尤其是季乐眼光也比较挑剔,送差了反而容易被她诟病。季泠脑子里已经开始飞快琢磨,去哪儿买一对玉镯了。

不过眼下她却还有另一个问题想问楚寔。季泠抬头有些怯生生地看着楚寔。

“有话就说吧,你我乃是夫妻,并不用那么生分。”楚寔道。

季泠这才开口道:“表哥,我就是一时没想明白为何要多加一对玉镯。”季泠能问出这样的问题,实则已经是很汗颜了,可她又不能不问,这毕竟是她学习的过程,将来人情往来的事儿可少不了,人可以不见,礼却不能不送,这里头的学问可大着呢。便是老太太有时候送礼都得斟酌好几日呢。

不懂能不装懂,也算是优点了。楚寔看了季泠一眼开口道:“你送的这些东西虽然是你精挑细选的,可价值却无几何,季乐眼皮子浅,你用的这些心她是看不见的,只会逮着你吝啬说话。”

季泠脸一红,说着无意,听者有心。她是真的吝啬,小时候苦日子过久了,钱财上就难免会管得紧一些,当然对余芳家那是另一种情分,又当别论。

不过楚寔的话季泠听明白了,季乐确实是那种性子,指不定会在老太太和苏夫人跟前说她什么呢。“表哥的意思我都明白了,这就让人去买镯子。”

楚寔“嗯”了一声,“你准备去哪里买?”

“诶……”季泠真的不知道,“我打算让桂欢出去打听打听。”

“桂欢只是个小子,对女子的东西能有多熟?而且玉镯那样贵重的东西,他出去打听,也未必能打听到。”楚寔道。什么人混什么样的圈子,桂欢这只小卒还没到那个份儿。

季泠又何尝不知道有些为难桂欢,可她能用的就这么几个人。

楚寔道:“玉龙街上的凤翔记东西还不错,你可以带芊眠去看看。”玉那种东西不识货的人很容易被坑,所以交给桂欢去买只怕风险不小,相玉的眼光楚寔相信季泠还是有的,跟在老太太身边那么些年,总学过点儿东西。

因为楚寔替她解决了一个难题,季泠心里放松不由道:“表哥,你怎么知道得那么清楚啊?”

“繁缨说的,首饰那些东西,还是你们女人家自己最清楚,哪儿的东西好,哪儿的东西物廉价美,你们才是最懂的。繁缨知道这些,也是因为偶尔出门做客听见的。”季泠这个主母不出门,繁缨作为楚寔目前唯二的枕边人,总有人会上赶着奉承的。

楚寔接着道:“出门应酬也不光是累人的事,有时候听了一耳朵觉得没用的事情,但事后指不定就有用到的时候。”

季泠只觉得心里有花在绽放,她知道这是楚寔在点拨她。

☆、第九十一章

“你天性不喜欢应酬热闹, 出门时可以带上繁缨,她会帮你的。”楚寔道。

季泠点点头, 她原本就是这么打算的, 繁缨在人际往来方便可比她强多了。

“放心吧, 你这样的主母, 打着灯笼也难找, 繁缨是个聪明人, 只会想方设法帮你的。”楚寔这是给季泠吃定心丸, 怕她忌惮繁缨。

“我知道的,繁缨姐……繁缨一直都在帮我。”季泠道。

楚寔颔首, “不过她的身份究竟还是太低,这样吧,你做主让她做姨娘。”楚寔这是在把施恩于下的好事儿给季泠。

季泠连连点头。

只是繁缨本人却是不太情愿的。像魏姨娘那样做姨娘有什么意思,还不如做丫头见楚寔见得多, 可是既然季泠开了口, 繁缨也不能说什么,否则就是不识好歹了。只是她不明白自己究竟是哪里碍了季泠的眼, 让她要想出这招对付她。

季泠那么敏感的人,如何能不明白繁缨的不情愿,她继续道:“不过你伺候了表哥那么些年,他也不习惯再由别人伺候, 所以还得辛苦汤姨娘你继续伺候表哥的起居。”繁缨娘家姓汤, 因做了丫头,大家习惯称名, 反而没多少人记得她的姓了。

繁缨是没想到季泠会如此说,有些汗颜,倒是她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多谢少夫人。”

“恭喜汤姨娘了。”芊眠上前给繁缨行礼,繁缨赶紧让了一半。

晚上芊眠又带上小丫头各自出了份子钱在家里置办了一桌酒席,以为繁缨贺,这自然也有季泠的意思在,她出了二两银子,是以酒席办得很体面。

没过两日苗兰香便又带着苗冠玉上门了。

“这次是专门来跟夫人道谢的。”苗兰香笑道,“端午夫人送的粽子,真是闻所未闻,前所未见,咱们可都算是开了眼界了。”

华阳县虽是成都府下辖县,可距离也不算近,骑马也得一个多时辰才能到,不过季泠因为和苗兰香还算交好,因此也差人送了过去。

“你们喜欢就好。”季泠道。

“冠玉可是喜欢得不得了呢,直催着我来跟府上的厨娘讨教呢。”苗兰香道。不过她这话半真半假啊,这一趟来楚府的确是苗冠玉催着她来的。

苗兰香的本意是不愿再亲近季泠,毕竟说也不愿跟心机深沉的人打交道。可苗冠玉却说,“楚夫人的心机越深,你就越不能半途而废,否则她定然会知道姐姐对她心中不满的,她略略说几句,就够姐夫吃一顿挂落的。”

苗兰香想想也是这个理儿,这才又上了门。

听的苗兰香如此说,旁边的繁缨开口道:“不是厨娘做的呢,是少夫人亲自下的厨。”

“呀。”苗兰香这是真的惊讶了。

苗冠玉却是没什么反应,她的眼睛一直盯着繁缨看。

季泠道:“这是汤姨娘。”以前季泠见苗兰香时,都没叫上繁缨,但如今繁缨成了姨娘,身份不一样了,季泠愿意带着她见客,那也说得过去了。

繁缨上前给苗兰香见了礼,又送了一只金镯给苗冠玉当见面礼。因为跟了楚寔这么久,繁缨手里也有不少好东西,这只金镯子是扬州那边的款,现在还没在蜀地时兴起来,做工十分精良。

苗冠玉道了谢,不过小脸上却没露出多少欢悦来。

因有了繁缨在场,就不用苗兰香一直费神找话题了,遇到冷场的时候,繁缨也会出来打圆场,如此下来苗兰香跟繁缨说了不少话,她以前打听楚寔的事儿,从季泠嘴里可一句话都听不到,然而繁缨却会透露几许。

用过午饭,苗冠玉在园子里玩儿时,不小心扭了脚,季泠忙地请了大夫来,虽说不严重,却是不能走路了。

季泠自然要留苗冠玉住下,苗兰香张嘴就想拒绝,哪有这样叨扰的道理,找个婆子背到马车上便是了。然而苗冠玉却在背后拉了拉她的丝绦,苗兰香也就没再说出反对的话来。

季泠便让繁缨去准备客房,领了苗氏姐妹下去暂歇。

等屋子里没人时,苗兰香不由感叹道:“楚大人的周围汤姨娘却是个好相处的,做事也细致,将咱们招待得真是无微不至。”

苗冠玉嗤了一声,“瞧着好相处,却未必真的好相处呢。姐姐莫要小瞧了这些个女人,心眼儿多着呢。楚大人身边的女人来来去去,最后就繁,就汤姨娘成了姨娘,姐姐就该知道不可小觑了。”

苗兰香道:“我可没敢小觑她。只是布政使柴夫人似乎不喜楚夫人,你说我是不是该慢慢疏远啊,否则惹闹了柴夫人可也不好。”

苗冠玉道:“姐姐的目光怎的这般短浅?柴大人势大不假,可姐夫能攀得上么?一个小小华阳县还没看在人眼里呢。如今好容易搭上了楚大人的线,他年少有为,你可仔细瞧着吧,对楚大人而言入阁是迟早的事儿,楚府一门只怕会出三位太傅呢。”

苗兰香道:“晓得了,我也就是随便说说罢了,对了,你刚才拉我做什么?便是要亲近楚夫人也用不着在人家里住下来吧,多不方便啊。”

苗冠玉低头道:“姐姐就当是我任性吧,咱们明儿再回行吗?”

苗兰香最是疼苗冠玉,听她这般道,也就没再问了。

因着季泠送了信去前院,说是今日苗氏姐妹要在府里暂住,楚寔避嫌也就没回内院用饭,连歇息也是去的书房。

晚上纳凉时,苗冠玉问季泠道:“夫人,楚大人晚上不回来么?”

季泠笑着道:“他今日歇在书房。”

苗冠玉失落的神情落在季泠眼里,她也没多想。毕竟苗氏姐妹为何一而再再而三的上门,季泠还是知晓原因的,她可没那么大本事。

苗冠玉叹息一声,“哎,还以为能见着楚大人呢,这样回去就能跟芳儿有个交代了。”

“芳儿是谁啊?”季泠逗着苗冠玉道。

“芳儿是王教谕的女儿。”苗冠玉道:“她听她爹说,楚大夫以前是知制诰,字写得可漂亮了,多少人都想求楚大人的墨宝呢。她爹爹生辰快到了,想送个生辰礼物给她爹爹,又听说我见过楚大人一次,就想着楚大人的墨宝了。”

苗冠玉期盼地看着季泠,季泠实在有些说不出口拒绝的话,但是楚寔的主她可做不了。这墨宝的事儿,季泠就更不敢自作主张了。她在楚府时,很多故事都是听过的,老太太也说过,但凡行诸文字的东西都要小心谨慎。

“这个可得楚大人点头才行,改日我替你问问好么?”季泠道。

苗冠玉点点头,道了谢。

不想次日午间,苗冠玉又旧事重提,“夫人,你能现在帮我去问问楚大人么?因为王教谕的生辰过几日就到了,我怕错过了,芳儿会伤心的。”

季泠有些为难,苗兰香拉了冠玉一把,“冠玉,你怎的这般不晓事,你再这样,下次我不带你来了。”苗兰香是真有些生气了,冠玉很少有如此不懂事的时候,季泠便是脾气再好,那也是知府夫人,若惹恼了她,可就够她们吃一壶的了。

苗冠玉悬泫然欲泣,低下头不再说话。

毕竟只是个八岁的小孩子,季泠有些于心不忍,不知怎么的看到苗冠玉就想起自己小时候,虽说苗冠玉父亲还在,可母亲已经离世,继母入门,苗兰香不放心才将苗冠玉接到自己家的。

而季泠自幼失怙,对丧父或者丧母的小姑娘总会多几分怜悯,于是她弯下腰用自己的手绢为苗冠玉擦了擦眼泪,“别哭了,冠玉,我这就差人去替你问可好?”

季泠紧守着自己的本分,若非万不得已是绝不会自己去前头衙门寻楚寔的,于是让芊眠去前头找桂欢传话。

繁缨是没想着季泠会答应苗冠玉的,她有心劝两句,可这般情形估计季泠也不会收回说过的话,她心里不由叹息,季泠的心肠太软,这般性情将来若是再进来几个人,只怕季泠的血肉都不够人吃的。

芊眠领了命正要去前头找桂欢,却听苗冠玉在旁边加了句,“芊眠姐姐,你可不可以跟楚大人说,是我,苗冠玉求他的。”

这话说得实在太突兀,众人听了心里都觉诧异,可又想着苗冠玉是个小孩子,也就没往深处想。

众人又歇了会儿,就等着芊眠的回话,季泠心里已经盘算着,楚寔拒绝后,她该送点儿什么逗苗冠玉开心,可不曾想芊眠再回来时,手里已经捧了一幅字。

“天道酬勤”。这四个字送给一县教谕倒也贴切。

只是在场众人看到这幅字时,却是心中各有滋味。

繁缨是很不是滋味地看着季泠,季泠和楚寔至今未曾圆房她是知道的,本以为楚寔对季泠也没多少心思,可如今他竟然只为季泠一句话就送出了一幅字,这实在太让繁缨吃惊了。

当初在扬州任上时,繁缨没少见人来求楚寔的墨宝,可他从没答应过。

季泠则是有些怔忪地望着窗外,她也是没料到楚寔会送出墨宝。然而她和繁缨两人自然都想不到冠玉身上去,因此季泠不能不想楚寔难道是为了她?为了不驳她的面子所以才答应的?

季泠心里有些酸涩,可又像是有什么东西贯通全身了一般。楚寔对她不求回报,却又处处回护,可她却困于自己的心境,竟从没帮过他什么,反而一直在拖后腿。而这一次,季泠想她一定会努力的,不管楚寔接受不接受,至少要让他知道她也不是那般无用的。

季泠的眼睛渐渐亮了起来,好似找到了主心骨似的,不再浑浑噩噩地甘于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第九十二章

而苗冠玉看到“天道酬勤”四字时, 眼泪就又滚了下来,将字抱在胸口, 愣愣地不说话, 看得苗兰香少不得担忧地低声问, “冠玉, 你这是怎么了?”

苗冠玉摇摇头, 用袖子擦了擦眼泪, “没什么, 我就是高兴。”楚寔为什么会同意松子给她,是因为他也记得她么?

虽然有些匪夷所思, 可苗冠玉觉得楚寔约莫和她也是一样的,记得以前的事情。不然苗冠玉实在想不通,堂堂一府知府为何肯因为自己一个小姑娘一句话就送出了墨宝。

然而苗冠玉抬起头时,就看到了繁缨看着季泠那不是滋味的眼神, 还有季泠眼睛里的亮光, 她又迟疑地想到,难道说楚寔是因为季泠才送出墨宝的?

苗冠玉赶紧甩了甩头, 想通过这样的方式将这种念头从脑子里甩出去,她不相信楚寔会看上季泠这样的女人,除了一张脸真是一无是处。说得好听点儿是心肠软,说难听点儿就是蠢, 被人耍得团团转也是活该, 娶她对楚寔简直是百害无一利。

回家的路上,苗兰香见苗冠玉还紧紧地抱着那幅字画, 不由打趣道:“你抱得这般紧,可还舍得送芳儿?”

苗冠玉愣了愣,这才笑道:“自然是要送给芳儿的,这幅字只有送给了芳儿,别人才能知道楚大人有多重视姐夫。”

苗兰香倒是没想那么多,此刻听苗冠玉一说,不由笑叹道:“哎呀,你啊你,我知道你是为了你姐夫好,可你今日也太鲁莽了,亏得季夫人脾气好,心肠软才答应了你,否则换个人指不定要恼的。”

苗冠玉撇了撇嘴,“换个人我也不会这般的。”

苗兰香奇道:“咦,你这话怎么说?”

苗冠玉道:“季泠的确是心太软又不懂拒绝人,所以若是有事只要多求她几次,她就会应承。”

苗兰香算是听明白了苗冠玉的意思,可却不懂她语气里的鄙夷是哪里来的,“冠玉……”

苗兰香的话还没开头就被苗冠玉打断,“姐姐可千万别学她,心肠软不是错,可什么事儿能应什么事儿不能应可是有分寸的,她呀就是太没分寸了。若是换做姐姐,或者我,能随便替今日的我去求楚大人吗?”

苗兰香自然摇头。

“这不就结了。”苗冠玉道。

“可是冠玉,季夫人这是帮了咱们,为何你对她……”连苗兰香都觉得苗冠玉有些白眼儿狼了。

苗冠玉愣了愣,嘴角扯出一丝苦笑,最后才低声嘀咕,“若是换了别人我自己感激,可是她……”

可见一个好人做了好事儿,还真不一定会被人感激,反而还会被认为是软弱得愚蠢,这是大部分功力人的想法,她们只尊重强者,至于人品有时候反而成了其次的东西。

苗兰香虽然觉得苗冠玉怪怪的,可这毕竟是自己妹妹,她也没多说,岔开话题道:“只是我没想到楚大人真会送你这幅字,想来季夫人还挺得宠的。”

“嘁。”苗冠玉嗤笑一声,“姐姐,你不会真以为楚大人是为了她才送我字画的吧?”

“不然呢?”苗兰香这下就更诧异了,“冠玉,究竟怎么回事儿啊?”

苗冠玉却不再好回答苗兰香的问题,只道:“姐姐,我有些累了呢。”

苗冠玉身上矛盾重重,不仅苗兰香生疑,楚寔也已经开始找人查她了。

“去查查看,祝长岗为什么会调任华阳县令,是谁的主意?”楚寔私下吩咐北原道。北原是他当初在楚府的小厮,后来楚寔外放为官后,北原就开始替他打点很多不欲为外人知道的事儿。

北原虽然不明白楚寔怎么突然关心起祝长岗了,但习惯性地多听少问,应声就出去了。

虽说官职乃是朝廷任命,可但凡有点儿能力的,多少能运作一下,同样都是当县令,不同的地方做起来可是大有不同。现如今的蜀地大乱刚过,正是休养生息的时候,捞银子不容易,出功绩也不容易,但出事儿可就太容易了。所以这当口还愿意来蜀地为官的可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