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寔走出院子,回头看了看月色下的木门,他没想到跟季泠说这件事如此不费事,本以为要多费点儿唇舌的,但她几乎立刻就接受了他的决定,尽管担忧,却坚定地支持了他。

跟这样的人相处无疑是极舒服的,她总是不多话的坚定的支持你。

让人心生好感的人分成两种,一种是有趣的,一种是舒服的,楚寔如今更偏爱后者。前者虽然有趣,可有趣的人性格多棱,相处起来未必舒服,而且对楚寔而言,这世上有趣的人多,但相处起来舒服的人却极少极少。

日子何况就晃到了三日后,楚寔即将启程,临行前回了趟内宅,对季泠道:“眼看着没多久就要入秋了,你的病也没个良方,回京后可以让老太太帮你打听打听,或者禀了父亲,让他想办法请了太医为你把脉,这件事我已在信中跟父亲说了,你到时候也不要因为脸皮薄就忍着不问。”

季泠是没想到百忙之中楚寔还在记挂她的病,心里一感动,眼睛就有些酸了。

楚寔又继续道:“母亲那个人,性子虽然傲了点儿,嘴巴也厉害了点儿,不过却不是不讲理之人。她有时候若做得过分了,你也不要一味忍让,该说的还得说,知道吗?”

季泠点点头。

虽然如此叮嘱了,但楚寔也知道以季泠的性子哪里敢反驳他母亲,他心里微微叹息,有时候人自己立不起来,你再怎么帮她也是枉然。

楚寔一行人刚走,苗兰香就带着苗冠玉上门求见了,她们这是才听到楚寔要走的消息,所以急急上门打探消息。虽然也知道如此有些厚颜,可苗兰香耐不住苗冠玉的请求,只得忍着脸红上门。

“少夫人可别再心软了。”芊眠道。

季泠笑道:“我在你心里就那么没脾气啊?去吧,就说我今日不舒服不想见人。”

苗氏姐妹心里虽然已经料到季泠不愿意见她们,可还是存有一丝侥幸的,这会儿当面被芊眠拒绝,也不好受。

苗冠玉上前甜甜地喊了声“芊眠姐姐”,“少夫人是什么病啊?可要紧么?求姐姐去跟少夫人说一声儿,就说以前的事儿都是我姐姐错了,冠玉在这里代姐姐赔个不是,还求少夫人大人有大量不要见怪。冠玉,冠玉……”说着说着苗冠玉就好似要哭了似的。

芊眠对个小孩子倒也没什么芥蒂,也从没觉得收买鹿鸣的事儿跟冠玉有关,是以对冠玉还算怜惜,见她红了眼圈,只道:“少夫人没怪罪苗夫人,这是真的病了呢,冠玉姑娘,你以后再来玩儿吧。”

苗冠玉看了看芊眠,却没想到是个如此难缠之人。

离开楚府后,苗兰香就忍不住道:“我都说季夫人肯定不会见我们的了。”

苗冠玉面无表情地道:“不试试,怎么知道不行?”只是季泠没有苗冠玉想象的那么心软愚蠢而已。

苗兰香又道:“你先才可打听到什么了?楚大人这一走,也不知是个什么章程。听说是去山东呢,那边儿义教正闹得厉害,也不知他能不能压住。”

苗冠玉道:“如果他都压不住,这世上就没人能压住了。姐姐放宽心吧,让姐夫也别多想其他的,攀住了楚大人才是正理。”

苗兰香点点头。

苗冠玉又道:“姐姐,咱们先别回华阳吧,在成都府的宅子里住一段日子,楚大人一走,季夫人肯定也要离开,若是有什么能帮得上忙的,咱们还得搭把手。”

苗兰香诧异地看向苗冠玉,“这,这不用吧,她对咱们心存芥蒂,恐怕……”苗兰香毕竟是官夫人做惯了,真要如此地伏低做小,她还是有些受不了,何况季泠本就不受楚寔爱重。

苗冠玉道:“姐姐,咱们上次得罪了季夫人,现在如果再不描补,她一走咱们可就没机会了。楚大人就算再不喜欢她,可她毕竟是楚夫人呢,等她回了京,如果再楚家说点儿咱们的事儿,就大不妙了。”

苗兰香实在想不通,有什么大不妙的。楚家的老太太和夫人就算再厉害,也没道理把手伸到楚寔的衙门里去,难道还能管他用人?

☆、第九十七章

苗兰香却不知苗冠玉的心思, 于她而言,是绝对不能让老太太和苏夫人对她有任何不好的印象的, 不然季泠死后, 她如何能进楚家的门?

所以哪怕要讨好季泠会膈应死她, 苗冠玉还是决定得做。小女子本就是能屈能伸之辈。

实则季泠这边还真需要人帮手, 楚寔走得急, 她却不能慌, 回京要带各种土仪送人, 都要事前想好,理好, 否则很容易得罪人。

光是这采买的事儿就让人头疼了。毕竟季泠到成都府也没多久,也不常出门,对当地的风物知道的也多局限在跟吃食有关之上。

所以苗兰香上赶着要帮忙,便是芊眠都不好拒绝, 毕竟她可是推荐了不少有特色的好东西, 比如那叙永的糟蛋,还有何家的蜀绣, 若是她不说,便是季泠也不知道呢。

这蜀绣虽然名满天下,可如今做得最好的却是何家,但他们家为人低调, 等闲人也买不到他家绣品, 即便是知府夫人要买,也得排队, 毕竟前头还有布政使等人呢。

也不知苗兰香使了什么手段,居然让季泠插队买到了两方,一方手绢,和一方披肩,都是绝妙的精品。

如此一来,便是芊眠都不好说苗兰香的坏话了。

季泠看着那两方蜀绣,却没多少感动之色,只淡淡道:“苗氏所求只怕不小,芊眠你开箱子拿五十两银子送于苗夫人吧,至于往来还是算了。”

芊眠却是没想到季泠如此坚决,但转念一想,苗兰香明知道得罪了自家少夫人,如今还能厚着脸皮上门,所求恐怕还真不小,否则如何能忍。想到这儿,芊眠忍不住哆嗦了一下,觉得还是季泠看人看事都更透一些。

苗兰香看见那五十两银子,脸色立即转成了酱色,“芊眠姑娘,你这是做什么啊?不过一点儿小事,却拿银子来打发我,也太见外了。”

芊眠笑道:“苗夫人,上次蜀绣的事儿多亏你帮忙,这只是一点儿小心意,应当的,你还是收下吧。只是我家夫人身子的确不适,否则该当面谢你的。”

话说到这儿就很明白了,季泠并不领苗兰香的情。

芊眠走后,苗冠玉沉着脸道:“原以为是个心软的,想不到凉薄如此,倒是叫人看走了眼。”

却说大半月后,季泠总算是办置齐全了土仪,行李也收拾好了,这便启程回了京。

老太太那边是早就接了信儿,知道季泠要回来,早早就打发人到城外接了她。

季泠衣裳都没换便去了嘉乐堂,进门后给老太太扎扎实实地磕了三个头才起身,眼里也含着泪光,“阿泠不孝,这两年都没能在老太太跟前伺候……”眼里满是思念。

虽然楚寔待她很好很好,可他给与的安全感却不及老太太十分,唯有跟在老太太身边,季泠才觉得心能踏踏实实地放在心底。

老太太将季泠拉起来,细细地打量了许久才放开,不无感慨地道:“阿泠越发水灵了。”

女孩儿长大了,身段儿长开了,蜜桃似的胸脯,柳条似的腰,荷茎似的长腿,摇曳袅娜,风华已经绝代。那肌肤好似上了釉的名窑,薄、灵、透、亮,远看好似有光透体,近看则是釉彩生辉。

古之形容美人的溢美之词,加诸她一人身上似乎都不过分,反而还嫌不足。

“就是越发窈窕了。”老太太似是抱怨道。

季乐在一旁插嘴笑道:“哎,自打宫中的黄淑妃因学那飞燕掌中舞得宠后,如今天下人就都喜欢细腰了,泠妹妹可是深得其髓。”

季泠转而看向季乐,她的性子还真是一点儿没变,说话喜欢打压人,明知道老太太最不喜欢姑娘家为了穿裙子好看而不吃东西的。

不过大概是因为才回来,看见什么都亲切,季泠心里只有欢喜,“可惜我不会跳舞。”

季乐没想到季泠会如此说,倒是比以前会说话了,人也的确更美了。以前的那种美,好歹还能让人望其项背,如今可真真是叫人一点儿媲美之心都生不起来了。

季泠看季乐,却发现她脸色比以前蜡黄了不少,再看腹部却是平坦如故,哪里像是怀有几月身孕的人,想来必然是发生了变故。

季乐发现季泠的视线在她腹部停留了片刻后,眼里流出一丝悲痛来,又强压了下去,看季泠却是越发地不顺眼了。明明她处处比季泠强,可瞧着季泠过得却比她舒心一百倍,这两年想必楚寔待她极好,否则她也不会出落得如此明润,好似被人精心养护的玉一般。

人呐,最怕的就是比较。

老太太却没留意到季乐和季泠之间的视线交换,只顾着问季泠这两年可好,又问了许多楚寔的琐事儿,季泠一一答了,老太太这才心满意足,末了又道:“哎,大郎从小办事就稳妥,蜀地有难,他恰逢其会倒是推脱不了,如今山东出了大乱子,兰……”

老太太也知道直呼其名不好,于是改了口道:“出了大乱子就想起大郎了,他爹也真是的,自己儿子都护不住。”

季泠会握住老太太的手道:“老太太你别太担心了,表哥说他有把握的,让咱们不要忧心。他想建功立业,咱们要紧的是支持他,尤其是你老人家,健健康康的,才能让他安心在外头拼搏。”

老太太笑道:“好个泠丫头,这两年可没白出去,会说话多了。”

季泠这也是逼出来的,她想为楚寔改变,所以时时都在提醒自己。

见过老太太,季泠换过衣裳,这才去见了苏夫人。苏夫人待她可就没那么亲切了,但还是问了许多话,都是跟楚寔相关的,问完了才打发了季泠离开。

“真是的,也不知她怎么伺候大郎的,许多事儿都一问三不知,罢了,让人去将繁缨叫过来。”苏夫人对和碧道。

原本季泠是打算让繁缨跟着楚寔去山东的,也好有人伺候他,却被楚寔拒绝了。

苏夫人见着繁缨,首先打量的就是她的肚子,“怎么一点儿消息还没有啊?信里不是说避子汤已经停了么?难不成是季泠在里头动了手脚?”

苏夫人对正室拿捏妾室的手段可是门儿清,就算她么做过,但也早就听满了一耳朵,所以才不耽以最恶毒的想法揣度季泠。

但繁缨在这件事儿上可不敢撒谎,否则事后如果查出来她就吃不了兜着走了,于是只能自己背锅地道:“都是奴婢自己不争气。”

至于繁缨背的这锅却是楚寔的。虽说楚寔让季泠停了她们的避子汤,可从那以后他进内院的时间就大大减少,后来因为季泠生病沉睡,楚寔索性就搬入了主屋,从那以后繁缨几乎就没近身伺候过楚寔了,这如何能怀得上孩子?

可繁缨就是有再大的委屈也不敢在苏夫人跟前抱怨楚寔,那样苏夫人只会说她自己没本事,留不住男人。

苏夫人对繁缨不争气的事儿也没放在心上,庶子她也没那么瞧得上,因此又问道:“那大少夫人呢,她与大郎如何?”

繁缨低下头嗫嚅道:“大少夫人和大公子还没圆房。”

“什么?!”当时苏夫人就惊得站了起来,眼睛瞪得牛眼似的,然后气急败坏地去了嘉乐堂。

老太太也是这时候才晓得楚寔和季泠一直没圆房的,不怪季泠隐瞒,谁能才回来就当着那么多人的面跟老太太说房里的私事儿啊?

“怎么会?”老太太也是吃惊,连着说了两声“怎么会”。

且不管楚寔中意不中意季泠,当初亲事是他自己点的头,否则老太太便是对不住季泠,也不会逼迫楚寔。何况季泠生得那般非人的美貌,哪个男子能抵抗得了?所以他二人没圆房,才会让老太太如此震惊。

苏夫人气呼呼地道:“季泠本就配不上大郎,定然是大郎不愿意跟她圆房。”

“你别着急,我找阿泠问问。”老太□□慰苏夫人道。

苏夫人依然气不过,“我说怎么都两年多了肚子里怎么一点儿信儿没有。大郎不肯跟她圆房,她必定心存怒气,所以繁缨停了避子汤都一年多了也没信儿,当初听说大郎在蜀地还有另一个妾室,后来被送走了,怕也是她容不得人呢。母亲将她叫过来,是得好好问问。”

“你这样气呼呼地如何问得出真相来?我自会私下问阿泠的。”老太太道。

苏夫人正要反驳却听老太太继续道:“大郎是我最看重的孙子,你以为我不比你着急?”

苏夫人听了这才没再说话的,不管如何老太太对楚寔的心,苏夫人还是得承认的。

晚上,用过晚饭,老太太才将季泠叫到了嘉乐堂,东次间内就她二人,连大丫头南蕙都不在,显见是有“贴心话”要说。

季泠吸了口气,有些紧张,主要是怕老太太怪她。

老太太见季泠紧张不由放缓了声音,“阿泠,你和大郎成亲都两年多了,可有消息了?”

季泠脸一红,心却没来由地松了口气,她有些害羞,若是主动跟老太太提及自己和楚寔的事情,总有点儿告状的意思,好像她很急切圆房似的。

然老太太问了出来,她自然得说实话,“我和表哥还没圆房。”

“为什么啊?”老太太问。

这个问题季泠真不知道答案,片刻后才低声道:“我觉得,表哥是真的将我当做妹妹在看待。”

这答案简直比问题还令人觉得匪夷所思。

“你和大郎之间究竟怎么回事儿,能告诉我吗?”老太太问。

☆、第九十八章

季泠自然是知无不言, 言无不尽的,将她和楚寔之间的林林总总全都说了出来。她其实也很想知道答案, 所以希望老太太听了之后能抽丝剥茧找出原因来。

然老太太也是越听越糊涂, 先开始她也和苏夫人一样, 以为楚寔是瞧不上季泠, 但她又觉得不可能, 若真是瞧不上的人, 楚寔当初怎肯点头迎娶季泠。

这会儿又听季泠说他给她建厨房, 请厨子教她蜀地菜式之类的事儿,又不像是不上心的样子。而且何止是上心, 完全就是很体贴季泠。若是楚寔在这儿,老太太肯定要问个清楚他是怎么想的,但如今楚寔在山东,跟山东的义教比起来, 圆房不圆房似乎就没那么要紧了, 因此也不好写信去问。

季泠最后咬了咬嘴唇道:“老太太,都是我的错, 总是拖表哥的后腿,也上不得台面,我……”

老太太摇摇头,对季泠的不满肯定是有的, 当她提及当初的布政使刘夫人和后来的柴夫人的事时, 老太太的确是恨其不争的。

季泠走上前在老太太跟前跪下,“老太太, 其实这件事在我心里已经想了很久了,我本就配不上表哥,还求您和母亲再为表哥择一门良配,我愿意落发做了姑子,日日为老太太祈福。”

当尼姑对季泠来说并不是什么艰难的事儿,老太太佞佛,她从小就跟着她也看佛经,所以从心性儿上就亲近佛,她本就是文静的人,哪怕长年青灯古佛也不怕。

老太太的眼神却由之转厉。

季泠赶紧道:“老太太,我不是在以退为进的逼你,只是,只是……”季泠对心底的那种无力感,实在不知该如何出口,只能呢喃道,“是我太笨了,对别人容易的事情,到我这儿就千难万难,内院的事情还要劳累表哥为我操心,我,我愧对老太太这么多年的抚养。”

老太太见季泠说得情真意切,也知道她的性子,不是那种拿捏人的,想必说的是真话。她叹口气道:“泠丫头,这不怪你,是我本就没怎么教你。”当初想着季泠的亲事简单,不用应酬许多人物,所以她懒于与人寒暄,老太太也没逼她,可谁曾想她会嫁给楚寔。

季泠赶紧摇头,却听老太太道:“不教而诛可不是咱家的行事,而且这样的话你也不要再说,咱们这样的人家,没有下堂妻。你若是不想别人说大郎的闲话,就不要再说什么做姑子的话。”说到最后老太太已经算是疾言厉色了。

季泠点了点头,她不是不知道里面的轻重,不过就是存着侥幸,希望老太太能应承而已。

见季泠乖乖听话,老太太这才缓和了语气道:“如今你回来了也好,我是年纪太大了,你跟着你母亲多看、多学,事在人为,没有人天生就那么能干。”

老太太又多说了几句话便打发了季泠,次日又寻机会将芊眠叫了过来,细细问了,主要还是怕季泠有所隐瞒。

芊眠的确说得更详细,许多季泠难以启齿的话,她都能说出来,不过全都和季泠说的是一个意思。听在老太太的耳朵里就成了楚寔极为重视季泠,处处为她着想,至于为何不圆房,芊眠却又说不出个所以然了。

老太太将问出的话告诉了苏氏,苏氏却是不信,“只怕季泠早就收买了芊眠,这件事儿还得再问问繁缨,至少那魏姨娘的事儿,我就觉得有鬼。”楚寔做人做事可不是薄情之辈,既然纳了那魏氏,如何会随便就打发了。

繁缨听到问及魏姨娘的事情,又听苏夫人的口吻那是笃定季泠动了手脚,若换了其他主母,繁缨只怕就要落井下石,但对季泠却不能,还是那句话,对她而言,再没有比季泠更合适的主母了。待人和气,也不争宠吃醋,且本身就没有宠,若真是换个人来,繁缨的日子只怕就未必好过了。

所以繁缨只是实话实说,甚至还说了两句季泠的好话。

老太太道:“我就说泠丫头不是那等心机深沉的人。那魏姨娘是那土司强塞给大郎的,大郎虽然脾气好,却也不是没有傲气的,哪儿能被人那般拿捏,送走了倒好,一个土司小妾的妹妹,还不配进咱们家门儿。”

老太太做惯了主母的人,对妾室天生也是不喜。

这事儿问到这儿,季泠的事儿也算是问清楚了,虽然没什么大错,可小错却是一大堆。苏夫人道:“有时候心机深沉反而还好些,至少事情能理得顺,老太太,你看看泠丫头都做了些什么,连大郎上峰的夫人她都能怠慢,这不是害大郎吗?”

这件事上老太太也维护不了季泠,只叹道:“她毕竟年虽小,以前在家里时也没下心教过她,如今回来了,你将她带在身边,多指点指点吧。”

苏夫人还想说话,却听老太太道:“不然你觉得该怎么办?休妻吗?”

这话苏夫人却不敢说,好歹季泠也是老太太养大的,再说无故休妻,外头还不知道会怎么传呢,因此只能捏着鼻子忍了,哪怕看不惯季泠也得教她。

然而这样的大府里,处处都是漏风的墙,季泠和楚寔没圆房的事儿,很快季乐就知道了,她这两年的二少奶奶可不是白做的,有了身份,很多事儿就是顺理成章的,连银子都趁手了许多,良性循环下,身边拉拢的人自然就更多了。

“居然两年多了他们都还没圆房?”季乐说这话的时候,嘴角忍不住就翘了起来,她原以为季泠比她过得好了许多呢,还不用在府里伺候婆母,却没想到比自己都不如。

然而笑着笑着,季乐却又沉下了脸,只因想到她和季泠其实差不多算同病相怜,虽然都嫁了“极好的”夫婿,可惜成亲后的冷暖却只能自知。

早起,季乐的院子和季泠的院子几乎同一时间打开。因为老太太还在,所以大房和二房没分家,长辈都住在东路的院子里,而小一辈的则住在西路。

季泠和季乐这都是要去婆母跟前伺候,所以出门的时候都差不多这个点儿。

京城的仲秋已经颇为寒凉,早起天色未明,狭窄的通道边刚好是风口,吹得季泠的披风猎猎作响。她跟季乐打了声招呼,手里则紧紧捧着暖炉。

季乐虽然手里没捧着暖炉,但嘴唇也冻得发乌了,她跟季泠打了招呼道:“你这是去大伯母哪儿么?”

季泠点点头。

季乐心里又更加平衡了,可算是季泠也得伺候婆母大人了,苏夫人的难伺候可一点儿也不输楚宿的母亲章夫人的。

一路上季泠和季乐也没说上几句话,两年多不见有些生疏了,但更多却也是因为实在无话可说。

季泠进了苏夫人的院子,她刚打完一圈太极。这些贵夫人比寻常人更讲求养生之道,五禽戏那种苏夫人自然不屑去做,毕竟动作和姿势太不雅,耍猴似的,因此太极就成了她们的偏爱。

和碧见苏夫人收功,赶紧将拧好的热帕子递了上去,苏夫人擦了擦手,这才看向跟她行礼的季泠,也没说话,转身进了屋子,季泠赶紧跟了上去,大气儿也不敢出。

苏夫人在妆奁边坐下,和碧身边的小丫头将打好的热水端了进来,和碧则取了一领白布围在苏夫人脖子边,伺候她开始正式洗脸。

季泠在旁边静静地看着,生怕错过一丝细节,她第一天来伺候,什么都不懂,所以也不敢上前,唯有看明白了,明日她才能接手。

和碧给苏夫人围好了脖子,这才从妆奁边的多宝阁上取下一个青瓷蔷薇花的细颈小瓶来,滴了三滴大食来的玫瑰露到洗脸瓷盆里。

玫瑰的气味很别致,季泠只闻一闻便知道了来历。

苏夫人洗过脸,就开始梳头。这回倒不是和碧了,而是有个专门的妇人进来伺候。她姓赵,年岁不大,二十五六的样子,家传的手艺,专门给人梳头。前些年苏夫人托了关系才聘得她入府的。

这年月,但凡有一门手艺,女子也能了不得的,譬如王厨娘,譬如赵梳头。

苏夫人今日梳的是简单的元宝髻,乃是不用出门的装扮,若要出门做客,发髻的模样可要费很多心思的。

梳过头之后才开始傅粉,到这儿原本一脸平静的苏夫人就皱了皱眉头。她年岁也不小了,四十好几的妇人,保养得再好,两颊也开始冒出淡淡的褐斑了。以前擦点儿粉还能这样,这两年越发地明显了起来,擦粉也遮不住了。每一次看到那褐斑,苏夫人就不高兴。

和碧每天最怕地也是这时候,苏夫人不高兴,首当其冲地就是她们这些近身伺候的。

“傻站在那儿干什么,跟个木头桩子似的。”今日苏夫人倒是没呵斥和碧,而是对着镜子斥责背后的季泠。

季泠只得轻轻上前,不是她想站桩似的,而是苏夫人屋子里一切都井井有条,人人各司其职,完全没她的事儿。亏得和碧见季泠尴尬,将手里的粉盒给了季泠,然后往后退了半步。

季泠接过了粉盒却依旧有些呆呆,她是真没怎么上过粉。天生丽质,皮肤细腻光滑得好似剥了壳的煮鸡蛋,哪里需要脂粉来污颜色。

苏夫人一看季泠的呆愣,心里就知道原因了,年轻女子的美貌永远都会让这些妇人心烦,昨晚大老爷楚祜就是歇在他年轻美貌的姨娘屋里的。虽说淑珍的姨娘杨氏没了,但苏夫人又给楚祜新纳了一位顾氏。因为即使她不肯,大老爷也会自己提出来的,四十几岁的儿子了,便是老太太也管不着了。

年轻时老太太还能拘着大老爷不让他多纳妾室,怕伤了身子,也怕他无心上进,如今就再没这说法了。

苏夫人极不客气地对季泠道:“老太太怎么就养出你这么个没眼力劲儿的?你平日里也是这么伺候大郎的?”

季泠这会儿可是说什么都不对了,只能默默。

苏夫人看她半天也是无奈,“下去吧,看见就烦。”

季泠屈膝行了一礼,将粉盒重新递给和碧,红着脸退了出去。苏夫人当着一众丫头的面这么下她这个大少夫人的脸,如何能不让季泠惭愧得红了脸。

季泠退出去之后,倒是没走,做媳妇的从来就不可能因为婆母发点儿火就跑了的,孝道大于天,她只能生受。

屋子里伺候的事儿不是季泠的强项,她便转身去了大厨房,阖府除了老太太的饭食不在这儿做之外,两房其他人的饭食都归她们置办。

管厨房的是钟威家的,她女儿雪茜就在苏夫人屋子里伺候。

季泠走进厨房时,一时里大家都没反应过来,好些个不认识她的,毕竟她离府两年多,这才刚回来。

最先反应过来的还是钟威家的,她以前就认识季泠,只是没想到会出落得如今这副仙女儿的模样来,叫人都不敢认了。

“大少夫人,什么风儿把你给吹来了?”钟威家的迎上去道。

季泠笑了笑,“钟妈妈,我来看看给母亲准备的早点。”府里别对人季泠可能不认识,但是管厨房的她一定知道,且来之前也打听过的。

钟威家的心里嘀咕,也不知道季泠要看什么,但总有点儿自己的领地被侵犯的感觉,毕竟以前可没人来过问这个。

心里如是想,脸上却不能显出来,钟威家的道:“大少夫人这是不放心么?每日里大夫人和二夫人房里的吃食,咱们可是一点儿也不敢懈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