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句话比较笼统,压根不能给谢宛多少建设性的意见。

谢宛翻了个身,干脆自己闷着头开始想着小姑子未来的生活了。

第二日一大早,谢宛就起床准备出门去城里了。她晚上想了一宿,发现古代能够正大光明的给如意找婆家的,还就是媒婆这号人物了。

要说这附近哪家的青年才俊,也只有媒婆知道的最清楚。

第六十六章

谢宛进城后,找了个摆摊小贩问了问行情,这摊贩老家是受过谢宛这晚稻的恩惠的,见她对这事情有兴趣,立马开始胡吹海聊。

“这青城县的王媒婆是一等一的铁齿铜牙。经过她这手上的姻缘可没有一处是不成的。方圆百里只怕要有办成的新媳妇都是她给说的媒了。”

“有这么厉害?”谢宛微微睁大了眼睛。

小贩赶紧着直点头。“那是,收的银子虽然比别处高点,但是做的事情却不含糊。”

谢宛见他这么驽定,心里也信了几分,心道只要如意能寻个好亲事,便是多花银钱又怎么样。

谢宛跟着他的指点找到王媒婆的时候,身上的鸡皮疙瘩就起来了。

这王媒婆生的胸大臀翘,一身红杉喜庆的不得了,当然,最喜庆的还得她右边脸颊上的一颗媒人痣。

那王媒婆一听介绍的人说谢宛是刚得了圣人赏赐的那王家娘子,脸上的笑容也越发的热络了。再听了她的来意,赶紧着拍胸脯,“王夫人你且放心,我这两嘴皮子一动,就没有说不成的媒,只是不知道夫人您这边可有合心意的,若是有,我便直接去说了,也好赶紧成事,若是没有,夫人若是信得过,我也好好合计,给小姐寻个好人家。”

谢宛摇头,“我对这青城的好人家也不甚了解,烦恼你老去好生留意了,若是真能寻个好人家,这红银方面,自然也不含糊。”

一说这钱的事情,王媒婆笑的更欢了。

这王家刚得了圣人赏赐,再加上本身家底也丰厚,她可不担心会少了银钱。只等着把这门亲事办好了,她也好从中赚个钵满盆。

谢宛一出门,王媒婆就开始琢磨着这事情了,她赶紧把家里的俊男册给翻了一遭,立马就在里面仔细的挑出了几个合适的人家了。

她担心人家这些时日里私下里定了亲,少不得又费了些心思去打点打听了。

只花了三天,王媒婆就把这些公子哥们的家世脾性都摸得通透了,又确定了名花无主之后,就赶紧着拿着这些人的生辰八字和家世册子去找谢宛。

“王夫人,这些人家可都是城中富户,这位赵公子家中是开当铺的,那珠宝首饰可不缺。这位李公子家中是开砖瓦房的,生意都做到了外城了。还有这位张公子,祖上可是当过官的,虽然现在没落了,可是家里也有些产业。还有…”

王媒婆把这些人一顿巴拉巴拉的说了个通透,谢宛也认认真真的听着。

只等着王媒婆说完了,谢宛才道:“这些人家境倒是可信,只是家中可有妻妾?”

王媒婆帕子一甩,甩出一阵刺鼻的香气。熏的谢宛差点打了喷嚏。

她敞亮的笑道:“没有,这些公子可都没有成亲呢,我都私下里打听过了,连亲事都没有说。”

“哦,”谢宛点点头,又道:“可有通房和侍妾?”

“这个?”王媒婆为难的看了她一眼,心道这可是第一次有人问这个的。只是一瞬间,她又笑嘻嘻道:“这通房和侍妾也不打紧,谁家没个一妻二妾的,小姐过去了就是正室夫人,当家主母,日后绫罗绸缎穿也穿不完,珠宝首饰任她挑,还有下人使唤呢。”她可是知道的,这王家是后起之家,乡下人嘛,听到这些哪有不心动的。

看着她这笑嘻嘻的模样,谢宛反而心里凉了半截。这话的意思就是,这些人都是有通房和侍妾的。岂不是让如意一过去就要勾心斗角?

不说她排斥人家三妻四妾的,就光说说如意的性子,她都不能放心把如意丢在满是姨娘侍妾的宅子里去。

“这些人都不好,若是还有好的,你便去在帮忙找找。”

“还不好啊?”王媒婆纠结的皱着额头,“这可是咱们青城如今未婚公子们里拔尖的了。

“家世不比这么富贵,只需要家有余产,家中的人肯上进就好了。最重要的是这男子必须要品行好。烦恼你再去看看。”

谢宛放宽了条件,王媒婆立马就有了斗志了,赶紧着拍了胸脯保证能找到合适的。

“那一切就看王妈妈的了。”谢宛给她拿了三十文钱做路费钱,又让德叔送她出门了。王媒婆见这事情没成,还能那点花头,乐呵呵的接过了钱又跑去打听了。

送走了王媒婆后,谢宛心里一直还是不大舒坦。她心里自然也是想给如意找个家世好,品貌出众的好人家的,可是这样的人家必定又是小妾丫头的一大堆,也不合心意。

下午趁着如意午睡去了,她又将这事和谢刘氏说了一通了。

谢刘氏闻言,心里一动,倒是有了些心思,但是一想到什么,她又没开口了,只是让谢宛要用心。

“王池统共就这一个嫡亲的妹子,又是个品貌好的,总不能让她受了委屈。你这也得多费心思才行,免得日后如意过着不好,你也被人说闲话。”

谢宛无奈道:“我倒是没什么,只担心如意这性子日后被婆家拿捏。我有心教导她,但是这也不是一日的功夫。”

“品性不好改,你总得教教她管家,日后也不会被人欺负了。”

谢宛闻言,深觉有道理,这家里的东西都拿捏在手上了,就是有侧室也翻不出什么风浪了。她觉得自己有必要去给如意传授几招宅斗功夫了。

等谢宛出门去找如意了,谢刘氏才长吁短叹。“好好的姑娘,也要嫁人了。”

小鱼儿正给谢刘氏端了热水来泡脚,听她这语气不大高兴,忙道:“老夫人心里可是有什么不痛快?”

谢刘氏刚刚憋住了,心里憋着慌,如今有人说话,也忍不住一吐为快。

“刚刚宛儿来给如意说亲事,我这想起来安儿也不小了,总得给他说个好人家姑娘才好。只是我腿脚不便,宛儿如今给如意说着亲事,也不好惊动她,这心里着急。”

“原来是这个。”小鱼儿笑嘻嘻道:“这事情可好办了。赶明儿就是十五了,我听说那城西郊外的云来寺香火繁盛,每到这日里都有好些人家去呢,老夫人若是不想让夫人知道,就拖了这个借口出去,到时候去城里寻个媒婆好好问道,只怕就成了。”

“这样倒是好。”谢刘氏闻言大喜,“这样一来,也没人知道了。你这丫头可真是机灵。”

“是老夫人教导着好。”小鱼儿适时的说着好听的话。惹得谢刘氏又是一阵高兴。

谢刘氏打定了主意,晚间吃饭的时候,就和谢宛说了。

谢宛惊讶道:“要去庙里?我和娘一起去吧。”谢刘氏腿脚不便,她还真是不放心她一个人去。

见她要去,谢刘氏急了,赶紧道:“我这就去一趟庙里,你去干什么。如意的事情你还得操心呢。我和谢安去就行了,再说了,福姐儿和康哥儿也少不了你照看。”

“那让小鱼儿跟着把,谢安也不方便。”

“行。”这样安排正合心意,谢刘氏赶紧着应了。

到了十五这日,谢刘氏也只让了谢安和小鱼儿跟着一起去了城里。谢安赶着马车一路向西,沿途到岔道口的时候,谢刘氏就赶紧喊住了。

“安儿,为娘的去城里有些事情要办,你先去把车子赶到城里。”

谢安闻言,勒住了马,往车里问道:“娘,不是说耽误了上香的时间吗?”

“如今去了,也是排不上前面了,不如先去办了事情,再去庙里,也免得回去的晚了你姐姐担心。”

“娘说的是,我这就赶车进城。”谢安抽了马鞭,调转马头就往城里去了。

谢刘氏跟着去寻的也是王媒婆。

那王媒婆如今正帮着谢宛想看青年才俊呢,正是焦头烂额,一听是想给家中公子说媒的,便赶紧让人请了进来。

王媒婆是个眼睛精明的,只一眼就知道这谢安还是个未开荤的。又见他生的清秀,便赶紧着和谢刘氏问他家世。

只说如今也在自己姐姐资助下寻了生意做,算是寒门起步,家中虽然不富裕,却也有些资产,不至于让女方跟着吃苦。

“这可真是顶好的条件了。”王媒婆看着谢安两眼放光。

此时谢安真是臊红了脸。他刚进了门就觉得不对劲,他娘什么时候认识什么媒婆了,等他娘一开口,他才算是弄清楚什么事情了,只觉得全身烧的厉害,特别是被那媒婆子盯着,更是觉得有些如坐针毡了。

王婆子可不管谢安心里怎么想,她只关心谢刘氏的想法。

“家中可安排了通房侍妾?”虽然知道这个公子还没怎么着了,可是也得确定这些日子不安排才好。

谢刘氏笑道:“家里这样的条件,哪里还安排这些,就是日后成亲了,也只和他媳妇好好过就好了。旁的人,我们是养不了了。”

“不养才好,找个知心的,可顶人家十七八个了。”王媒婆真是笑的花枝乱颤了。她一个激动,拉着谢刘氏道:“我这正好有个好姑娘,长的是如花似玉,家中只有兄嫂,也是大户出身。女红功夫又十分了得,若是您老寻思着好,可让我去说道说道。”

“这样好的高门,怕不是看不上我们把。”谢刘氏心里有些没底。她虽然觉得儿子是好的,可是家里的条件,她自己也清楚的很。如今儿子虽然在做生意,可是也是刚起步,大户人家只怕看不上。

“看得上看得上。”王媒婆赶紧着道:“人家说了,不挑那些,只管公子人品好就行。再加上您老刚刚说的,这日后公子也不纳妾的,可正合了心意了。虽说娶妻娶低,可是这要是能娶个好人家的,您老也不要往外推了。谁家不想自己家的儿子娶个好的啊?”

她这话一下子说到了谢刘氏的心坎里了。儿子谢安从小就吃苦,受了许多委屈。如今若是能娶个各方面都好的,她也是欢喜。

这么一想,她赶紧着道:“那若是真的成,可就麻烦你跑一趟了。”末了她又问道:“只是不知道是哪家的姑娘?”

王媒婆笑道:“麻烦倒是不麻烦,只不过这哪家的姑娘却是不能说。这日后亲事成了倒是好,若是不成,姑娘家的名声总得注意些呢。我得先去问了主人家意见,才能告诉您老了。”

谢刘氏一听还有这门道,也只好点头了。“那我们就等你这边的好消息了。”

作者有话要说:来场喜事热闹热闹吧,哈哈哈哈

第六十七章

谢刘氏回去的时候,王媒婆让留个找人的地方,一是省得有了消息了找不着人。二是也要对这公子的品性再多加查看一下。

因为是给谢安说亲,谢刘氏也不好留自己女儿女婿的宅子地址,就干脆留了个谢安在镇上的铺子的地址,只说要是有了消息,去那里找谢掌柜的就是的。

王媒婆见果然镇上有店子,高高兴兴的应下了。

等谢刘氏一周,王媒婆就赶紧着去让人打听这谢安的人品了。她如今找了这许多人家,可还没有找到一家给个肯定答复不纳妾的呢,如今碰上一个,她得抓紧了把这个亲事办成了。自己这辈子可没有做过不好的婚,要是成不了,银子飞了不说,这金字招牌可不保了。

有了这些考虑,王媒婆可说是斗志十足。

谢安在城里做生意也长了,只不过这铺子新开的,大家伙对他的家里也不十分了解。平日里谢安也不想沾着自家姐姐的光来占便宜,所以做生意也没有提过谢宛的名字,只知道是跟家里人借了钱开了铺子,家中还有一个老母腿脚不便。

这些事情倒是和谢刘氏说的一分不差。王媒婆这下子心里安定了。她又问了些关于谢安人品的问题了。

“这个…说人*总是不好吧。”被问话的烧饼郎有些为难的样子。

“呸。”王媒婆笑着唾了他一口,从腰间摸出两个铜板来,“我这说个媒也没几文钱,就被你这几句话给花销了,还不赶紧说说那谢掌柜的人品。”

那烧饼郎得了钱财,高兴的两眼眯了起来,“这谢掌柜可真是打着灯笼没处找,平日里对我们这些街边的商户也十分照顾,刮风下雨的也让我们去店里躲着。见了面甭管是谁,都是笑容满面,这品性可难得了。”

“谁问你这些!”媒婆子眉头一竖,“我是说可曾有过什么不正经的女子找来,可曾去花天酒地?”

“哪有这些事情。谢掌柜干不出那样的事情。”

“真是这样,可不许唬我。我这是要给人家姑娘说亲的,要是弄错了,小心你的皮。”

烧饼郎嘻嘻笑道:“你若是不信,去问问别人。哪家的姑娘嫁了谢掌柜,可真是修了八辈子的福气。”

王媒婆子一听果然是个好人家,心里终于松了一口气,拿着帕子甩了甩。“去去去,一张嘴说的跟什么似的,赶明儿都能来和我抢饭碗了。”

王媒婆打听清楚了男方的底细之后,就彻底的放心的来找谢宛谈这桩亲事。、

谢宛一听她说果然有这么合适的人家,心里也是高兴,“可是亲口承诺了不纳妾?他家中也没有别的什么复杂的亲戚?”

“没有。”王媒婆甩着帕子,脸上笑的菊花开满脸,“王夫人。你就放心吧,我这事情可办妥帖了才敢惊动您这边的。我亲自去打听过了,家中也没有旁人,只有一个老母在堂,另外一个姐姐已经出阁了,嫁的也是好人家。这位公子虽然家世不显,但是人却上进,如今在西街开了铺子,日后小姐嫁过去,也是不吃苦的。”

谢宛听了这番话,心里顿时也跟着喜了起来。她本来还以为自己条件有些苛刻,没想到这得来全不费功夫。她笑道:“这好是好,只不过我总要见上一面才放心的,你若是能帮着安排一下,便是再好不过了。”

“这是自然的。”见谢宛松口了,王媒婆心里算是松了一口气了。同意见面,这事就算是成了一半了,后面的还不是靠她一张嘴的事儿。

“那就在城中的云来阁见吧,哪儿环境好,平日里好人家相看,都是去那里。再者,那边还有单独的隔间,能看着隔壁呢,到时候小姐也能自个看上一眼,也不算坏了规矩。”

虽说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是有些爱女如命的人家,可也要照顾家中姑娘的想法的。王媒婆对这种事情很懂得变通。

“这倒是不错。”谢宛满意的点头,心道这王媒婆果然是上道。

这事情既然定下来了,谢宛也单独和王池还有如意说了这件事情。

如意闻言,先是一愣,随即有些脸红起来。只不过她眼中闪过一丝不愿,却还是掩藏了过去。

谢宛见她这模样,只道是她不好意思了,便拉着她的手,安抚道:“这事也没什么不好意思的,如今我和你哥哥都听你的,只要你点头了,我们就帮你安排。”

“我…”如意闻言,下意识的咬了咬唇。继而又低着头道:“都听嫂子安排。”

“好,咱们先去看看人怎么样,成不成还得咱们都看过再说呢。”

一边的王池眼中露出不舍,可是还是点点头。如意的年纪也到了待嫁的了,若是再耽搁,他就对不起过世的爹了。

这边谢宛他们为了这相亲做准备,那边谢刘氏也很快就得到了王媒婆的好消息了。

谢安跟着谢刘氏说了这事情后,心里还是有些不大愿意。

看着谢刘氏高兴的样子,他劝道:“娘,这事情还是缓缓吧,我如今连个正经的屋子也没有,怎么过日子?”

谢刘氏正想着届时带些什么礼物去,听着儿子这么说,她乐呵呵道:“你不要担心这些事情,平日里你姐姐给我的花销,还有你给我这边的银子,我都存着呢,好歹能在这里买块地盖个房子住着。等你那边铺子挣钱了,咱们再换大房子。”

“娘,那都是姐姐给你用的,你怎么能给我。”谢安有些无奈的皱着眉头。

“这有什么,你姐姐如今日子好了,我又只有你这么一个儿子,这私房钱自然是给你用了。你若是念着你姐姐的好,日后赚了银子了,也还给你姐姐就是了。现在是救急救穷,咱们正缺这钱呢,我平时少花点就是了。”

谢刘氏想着儿子如今要成亲了,心里高兴,一时间又有些酸楚。忍不住拿着帕子抹着眼泪,“当初咱们过着那样的日子都过过来了,如今你也有出息了,只要你娶妻了,咱们一家人总算是团圆了。”

见谢刘氏这抹泪伤感的样子,谢安哪里还敢说别的话,只好软言哄着,“娘,您放心,我都听你的,早日成家立业。”

谢刘氏哽咽着点了点头。这才算止住了泪。

谢安心里暗自叹了口气。

为了这次相见,谢刘氏也是早早的就准备了。她和谢安说好了之后,就和谢宛说要去城里玩几天,等过几日就回来。

谢宛闻言,忙道:“娘不是喜欢清静吗?要是觉着不热闹,我再找些人回来陪着您说说话吧。”

“不用了,小鱼儿就挺好的。”谢刘氏笑道:“我就是想着去城里转转呢。”见闺女还有几分探究的样子,她心里想了想,这事情也算是快成了,闺女知道了,也不会再担心了,忙道:“其实我是托人给安儿寻了个姑娘,正准备去相看呢。不过也不知道成不成,所以也只是顺道去的。”

“给小安寻了姑娘家?”谢宛先是一惊,随即又喜,忙拉着凳子坐在了谢刘氏的身边,“娘,可知道是哪里的人家,是干什么的?”

谢刘氏见闺女没怪自己之前瞒着,心里也放心了,笑道:“我哪里知道,就是让人看了,也只是顺道看看呢,等去了才知道。”

“这倒是好了。”谢宛高兴道:“我本来还想着如意这事情完了就给谢安去寻一个的,没想到娘您就办好了。”

“你整天事情忙,让你操心干什么。我也只是希望你弟弟这次娶个好媳妇进门,这日子就算是好了。”

谢宛道:“我们家小安这么好,自然也是找个最好的姑娘了。”

此时谢宛只觉得自己家中果然是双喜临门了。

既然自己娘是要给小安相看姑娘的,谢宛自然也是十二万分的支持了。让德叔去把马车套了,又给谢刘氏拿了五十两的银票。

谢刘氏忙推迟不要,“小安如今都挣银子了,还要你的做什么。”

谢宛哪里肯收回来,直接塞到了她的袖袋里。

“娘,他就是再厉害,那也是我亲兄弟。您老不是说他那姑娘是个好人家的吗,可不能让人看轻了去。到时候该买的,该花的,不要可着自己就是。”

“哎,我和安儿欠你太多了。”谢刘氏抹了抹有些湿润的眼角。

“好了,您老还是赶紧上车吧,等事情办好了,我亲自去城里接您回家。”

谢宛边说着,边推着谢刘氏上车了。

看着马车远去,谢宛心里默默祈求,可千万要给自家小弟找个好姑娘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