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七岁…”当初刘旭的那个女儿,如今也正是这个年纪了吧。

张英之前出入在这附近,必然不是巧合。他向来不是鲁莽之人,若不是有了可以效忠的人,他必然隐居山林之中了。

难道说,刘旭当然留下了血脉?

刚有了这个想法,他又立马打消了。不对,若是真的留下血脉,也不会这么巧合的出现在自己的面前。

青铜见状,赶紧道:“老爷是觉得那孩子有古怪?小人曾经见过这孩子,听说是王池买来的,家中还有一个儿子。”

“王池?”管铉整个人突然定住了。

是了,王池不就是当日斩了张英的人吗,若真是如此,一切倒是可以想通了。

“原来,原来是这样,哈哈哈哈哈…原来是这样…”管铉突然狂笑起来。

“大人,你怎么了?”青铜担忧道。

“没事,老夫好得很,再也没有更好了。走,去城门去,老夫要会会这个王池。”

此时城门已经是一片混乱了。

之前贤王的叛军往城内投石,守城的士兵和百姓度许多都遭了秧。

即便如此,大伙还是坚定的守在城门边上,百姓们甚至是自发的用麻布袋之装了石头和泥土去将城门堵住。

“看着这个趋势,这城门是守不住了。”何县令满脸苍白的看着旁边一个个倒下的人。

如今已经是晚上了,叛军的攻势小了许多,但是这样看来,只怕明天天一亮,就撑不住了。

“洪明,情况如何了?”管铉拖着藏苍老的身子终于上了城楼了。

“老师,你怎么来了?”何县令赶紧走了过去。满脸担忧的看着他。

“老夫没什么。”管铉转身看着城外,满脸担忧道:“这城门还能守得住几日?”

“明日…“何县令重重叹气,“王家娘子那边所说的火药还未能成功,明日只怕…”

管铉闻言,眼中一厉,“那火药还需几日?”

“学生也不知道。如今即便是能够弄出来,只怕也来不及了。”

“明日…”管铉喃喃自语。他转身看着何县令,“那王池为人如何?”

何县令一愣,显然不知道他问这话的意思。赶紧道:“此人忠义,且仁厚。”

“忠义仁厚,那便好,那便好。”管铉满意的笑了起来。

离着天亮还有一个时辰的时候,大伙都严正以待,连闭眼睛都不敢。

天一亮,只怕大军就要攻过来了。

“大人,不好了,我家老爷不见了。”几个穿着青衣的侍从突然跑了过来。何县令认得这几个人是管铉府上的人。

一听管铉不见了,何县令大惊,“如何不见了,有没有找过?”

“找过了,都没有看到我家老爷,只是从书房里找到了这封写给大人的信件。”

何县令闻言,赶紧接过了新风,从里面掏出了信纸来。待看完了信件后,他的脸色已经变得惨白了。

他突然转身对着叛军大营的方向跪了下来,“老师——”

贤王的大营中,管铉满脸苍老的看着自己的逆徒。

“为师这辈子不曾求过你,如今只愿用这条老命来求你,让青州城再多留一日便好,一日便好。”

“求我?”三贤王冷笑了起来,“你从来就只看得到高高在上的刘旭和那个狗皇帝,何曾看得到我这个资质平庸的徒弟?我曾经那么想得到你一丝一毫的夸赞,你怎么做的?从来对我都是猜忌和怀疑!”

他笑着从腰间拿出了一把镶着宝石的匕首,扔在了管铉的脚下,“既然求我,就拿出你的诚意来,我想杀你,但是不能日后让人授人以柄,说我欺师灭祖。如今你自己送上门来,别怪我狠心。你自己自裁,我若是高兴了,兴许让青州那个破城多留一日。”

管铉看着脚下的匕首,深深的闭上了眼睛。片刻,他才睁开一双浑浊的老眼,弯着腰从地上捡起了匕首。旭儿啊,当初为师保不住你,如今总算是为你的骨血留的一丝生机了。为师终于有面目来看你了

“罢了罢了,一切因果轮回而已。”

只听着闷哼一声,三贤王再回头时,管铉已经倒在了地上。他皱了皱眉头,冷声道:“竟然真的不怕死!”

旁边的副将道:“王爷,如何处理?”

“哼,到底是本王的老师,免得日后被人说道,找好的棺木葬了便是。”

“是,王爷。”副将顿了顿,又道:“那明日的攻城?”

“本王说话自然算数,反正这次也只是消遣而已,也不急着这一时,后日天明再攻城。”

“是,属下这就去传令。”

这一天天明,青州城未能等到预料之中的攻城。所有人松了一口气的同时,心也提到嗓子眼了。

毕竟多一天,也多了一天的恐惧。

“终于好了,终于好了。”县衙中传来一阵惊呼声。

谢宛看着研发好的铁蛋火药,激动的不得了。如今这可是全城唯一的希望了。

何县令得了消息很快就赶了过来,看着对方在一起的火药,疑惑道:“就这些真的有御敌的力量?”

“虽然威力不是十分强大,但是七八分还是有的。”对于剩下的,谢宛也没有法子了,毕竟她知道的也有限,如今时间又紧迫。

何县令却很是满足了,他拿着火药,满脸坚定道:“如今,不管是成还是败,我们青州城都无愧于天地。“

得了何县令的吩咐,一批将士们终于将这批火药小心翼翼的搬到了城门那边。谢宛和工人们由亲自去指导那些投放的人如何使用。毕竟这东西是个双刃剑,若是使用不当,给自身带来的伤害也是毁灭的。

第二日,叛军果然攻城了。

大批的叛军蜂拥而至,将城门外的空地上围着密密麻麻的。

等这些人到了射程之内,何县令赶紧指挥者大吼发动火药。

叛军们看着投下来的铁蛋,以为是普通的石头,并不以为然,等那些铁蛋落地发生巨响,并且伤到了一大波人之后,他们才认识到,这东西的破坏性有多大。

一时间,叛军们慌了神,纷纷使出逃窜。

三贤王在后方得了消息,突然站了起来,对着旁边的副将下着命令。“不许撤退,本王的雄兵猛将,岂能抵不过一个小小的青州城。传本王命令,撤退者斩立决斩!”

命令一下,一大批人又开始了第二轮的攻势。

看着前仆后继的叛军,谢宛心里担忧起来。

这些火药的数目根本撑不了多久,原本以为可以靠着这个吓退敌人的,没想到这些人竟然不怕死。若是一直这样进攻,只怕…

看来他们遇上的真的只是一个疯子,一个不怕死的疯子!

楼下的叛军越来越少,城楼上的炸药也已经见了底了。

看着还源源不断的出现的叛军,何县令他们终于决定做殊死一搏。

王池拉着谢宛的手,“宛娘,别怕。”

“我不怕。”已经尽力了,若是不能继续活着,能够死在一起,也算是不枉此生了。

突然,从远处传来奔腾的马蹄声,声音震动山地。

大伙朝着声音看过去,只见远处出现了黑压压的一片大军,那大军中的黄色旗帜迎风招展。

何县令见状,脸上突然露出了狂喜的表情。

“是京都来的大军,是大军来救我们青州了!”

谢宛高兴的回头看着王池,“二郎,我们…”突然眼前一黑,倒了下去。耳畔只传来王池惊恐的声音。

神策元年,叛贼三贤王于青州城外被京都大军剿灭,全军覆没,青州城得以保存。

皇帝下旨,对青州城守城之人多家封赏,加封青州县令何宵为中书侍郎。其余诸人皆有赏赐。

“宛娘,宛娘…”

谢宛醒来的时候,眼前一面朦朦胧胧的。待眼前清明之后,才看见床边上的一大两小三张脸。

“宛娘,你终于醒了。”王池满脸激动的伸手抱着她的肩膀,眼中满是疲惫和担忧。

“我怎么了?”谢宛借着他的力道坐了起来,脑子里还是迷迷糊糊的。

“娘,你还痛不痛?”福姐儿住着谢宛的手哭着问道。

“娘,娘,你不要康哥儿了,呜呜…”康哥儿小脸皱成一团的哭着。

谢宛这才意识过来,伸手握着康哥儿的小手,惊讶道:“康哥儿,你怎么回来了?”

难怪她刚刚一直觉得那里不对劲呢,原来是本应该出了青州的康哥儿竟然会出现在自己面前。

“叛军没了,谢安就带着娘和如意他们回来了。原来他们也没有走远,都躲在山洞里好几天呢。后来德叔出来探听了情况,他们才敢回来的。”

“真是太好了。”谢宛激动的眼睛红了,“我还一直担心,要是以后找不到他们了怎么办,原来他们都在我们身边。”

她伸手搂住了两个孩子,高兴道:“以后咱们一家人都要好好的,再也不分开了。”

“嗯嗯。”福姐儿红着眼睛搂着谢宛的胳膊。

康哥儿本来想伸手搂着谢宛的腰,却又赶紧收回了手。

谢宛纳闷道:“怎么了,是不是还怪娘之前没带着你一起?”没法子,康哥儿的心思向来敏感,比福姐儿要难哄多了。

不过康哥儿这次却乖乖的摇了摇头,脆生生道:“外婆说了,娘肚子里有小弟弟呢,让我不能撞到他们了。”

说完后,他睁着一双水汪汪的眼睛道:“娘,弟弟真的在娘的肚子里面吗,他什么时候能陪我玩?”

谢宛闻言,呆愣愣的看着他,“这是外婆说的?”她猛的看向了床边的王池,只见王池脸上也是一脸的喜意和温柔。

“二郎,这是真的,我?”

“嗯。”王池笑眯眯的点了点头,“是的,之前大夫的调理的那些药很有用。你昏迷的时候,大夫给你诊脉,说是已经两个月了。”

他满脸愧疚的搂着谢宛,“对不起,让你这么辛苦的跟着我吃苦。”

谢宛此时早已被这个消息冲击的有些不真实了,她紧紧的咬着唇,不敢置信道:“是真的有了孩子?”两辈子,第一个孩子啊。

看着王池点头的动作后,她终于忍不住流下了眼泪。

谢刘氏和如意他们听到了谢宛醒来的消息之后,免不了又来看望了几次,对着谢宛又是嘱咐,有事责备,最后还是免不了心痛。

“我的儿啊,你这要是真的有什么,我肯定也不会多说了。只要你以后别干这种事情就好了。要不然我以后怎么办啊,我可统共就你这么一个闺女啊,你让我怎么活啊?”她边说着,边擦着老泪。

“娘,我没事了。”谢宛赶紧安慰道。

谢刘氏抹了抹眼泪,点头道:“是啊,现在真是好了,你也有了,真是祖宗保佑啊。”

谢宛给谢刘氏擦了擦眼泪,笑道:“娘可不许哭了,要不然小安在外面听着可担心了。”

“他自己本来就担心你了,不过现在又不能进来看你。等你好了,你们姐弟两可得好好说话了。”

“嗯。”谢宛点了点头。

等谢刘氏和如意总算安抚好了回去后,谢宛忍不住问了王池关于自己晕倒了之后发生的一些情况。

王池叹了口气,“哎,只是可惜了管员外啊…”

原来那日管员外为青州拖延了一日的时间,在加上希望的火药阻挡了一阵子,终于等到京都的救援兵过来了。

后面叛贼一党全军覆没,青州城才得以保全。

“何县令要回京都去了,前几日你还晕着,所以只让我带了话。说是到时候会和新来的县令说好,你的流民村这边还是你管着。县衙会支持你的生意。”

“何县令一片丹心,确实不应该屈居在这个小地方。能回到京都去有更大的发展也是好事。”

王池点了点头,“是啊,可惜日后就不能经常见面了。”

对于之前朝廷让他去京都的事情,他却一字未提。他本意就不准备去那种地方的。如今经历了这么多,更觉得这种安宁的日子才是弥足珍贵。

谢宛甜蜜的摸了摸自己的肚子,心里幻想着自己的孩子以后会长成什么样子。

她突然想到福姐儿和康哥儿的小模样了,伸手扯了扯王池的袖子,“以后就算是有孩子了,也不能薄待了福姐儿和康哥儿。”

王池抹着她的发髻,笑道:“我会一直视如己出的。以后等孩子出生了,咱们就有三个孩子了,到时候可就热闹了。”

光是想着那副场景,王池心里就忍不住一片的欣喜。

谢宛在床上躺了几天之后,终于能够下床了。谢刘氏每日里让人熬了汤给自己的闺女和儿媳妇好好的补身子。

“我这是几辈子修来的福气,才能过上今天这好日子啊。又要做祖母,还要做外婆了。”

之前一直担心女儿生不了,如今这有了身孕,她这大石头也落地了。

谢宛喝了汤之后,又去田地里走了一圈。之前因为战事,所以耽误了许多田间的工作。这几日流民村的人都在抓紧的干活,免得赶不上种植的日子。至于养殖场那边也开始忙活起来,现在没了战事,休整了几天的业务部又开始到处去谈生意去了,准备趁着年头把这生意做出去。

“东家,东家,衙门里来人啦。”

谢宛还在田地里查看,就听着小道上传来了一阵呼喊声。她抬起头看去,正见着德叔从那边飞快的跑来。

“东家,衙门里来人了,说是从京都那边又消息过来。”

来人是新上任的县令和一个京城来的官员。他们这次带来的是皇帝的赏赐。

虽然谢宛和王池没有去京都那边,可是他们此次退敌有功,再加上何县令的大力举荐,朝廷也下了许多的赏赐。特别是流民村的村民,已经正式的被封赏给谢宛他们了。

也就是说谢宛家的这一亩三分地如今就是她做主的了,县令这边都管不着。

谢宛算了算,几百号人呢,她这可真是比地主高级的存在了。毕竟人家地主都是花钱买人,她这是直接走马上阵。

对于这个安排,流民村的人也都十分的赞同。

之前朝廷对于他们的安排一直都是非常的马虎,还是跟着谢宛才有了好日子过,再加上这次守城中,王池和谢宛的仁义和果敢让他们十分的敬佩。跟着这样的人过日子,也觉得比以往更加有信心了。

如今贤王被废,天下太平。日子也越发的好过了。之前是松花蛋的生意因为战事而耽误了,如今有了这么多的条件。希望开始大力的发展养殖业和农产品加工的工作。

等到第一次大丰收的时候,谢宛终于迎来了她的第一个孩女儿。

王池抱着闺女不知道怎么动手,全身僵硬着不敢使劲儿,又不敢动。谢宛坐在床上看着他抱着孩子一动不动的样子,顿时乐了,“赶紧抱过来放着,瞧你那样,可别伤了孩子。”

王池闻言,如蒙大赦,赶紧把孩子抱了过去,放到了谢宛的床边上,手上的汗水都还没有干透。

他伸手拉着谢宛的手道:“宛娘,辛苦你了。”刚刚在外面的时候,他心里正是怕得要命,又是担心又是自责。

谢宛温柔的看了一眼王池,又低头看着自己的闺女,在她的小额头上面轻轻吻了一下,“看着她,什么辛苦都值得了。”

王池从未看过谢宛这个神情,一时间看痴了,等谢宛掐了他一下,方才清醒过来。他笑嘻嘻的摸着脑袋,“宛娘,孩子还没取名字呢,你说叫什么好?”

谢宛闻言看着小嘴儿弯弯的闺女,笑道:“她一出生就就没怎么哭,平睡着了都是一张笑脸,这么乐呵的性格,就叫乐儿吧。”我的小乐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