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老爷几人正发愣的功夫,一群人便跑到他们跟前,瞬间的功夫又越过了他们。马四爷也加入了三爷和马忠的行列,但都不敢硬来,怕误伤了老公爷。

反应过来的二老爷也跟着一群人追了上去,并大声喊道,“分开跑,分开跑,大哥把爹吸引走。”

马公爷听了便对大夫人说,“你快向右跑。”

大夫人向右跑了,马公爷还停了一下,看到老公爷快追到自己了,才向左跑去。

老公爷顿了顿,却没有向左追马国公,而是向右继续追大夫人。因为大夫人穿的衣裳鲜艳,凡是意识不太清醒的人或是动物,都容易被鲜艳的东西所吸引。

大夫人一看老公爷向她追来了,偏身边没有别人,更是吓得魂飞魄散,已经顾不上什么仪态端方了,边跑边连声尖叫着,“救命啊,救命啊…”

马公爷一看老爹没有继续追他而是去追了他媳妇,又反过身快步倒回去,跑到老公爷的身旁大喊道,“爹,爹,儿子在这里,儿子在这里。”

老公爷先还不理他,继续追着那一片尖叫着的明黄色。可是这个二傻子一直跟着他叫不停,真是烦死了,他便抡着斧子向这个二傻子砍去。马国公一躲,又往左跑了,老爷子便追了上去。

这下所有的人都松了一口气,老公爷再如何体力也比不上儿子。只要马国公多跑几圈,把老爷子的力气耗光了,不需要别人动手,他自己就会放下斧子。

二老爷、三爷等一群人跟着两父子马拉松去了。

四爷便倒转回身去了大夫人那里。此时的大夫人头发零乱,衣衫不整,正坐在石头上用帕子捂着脸痛哭着。她的两个丫头不知所措地站在一边。

大夫人平时有多好面子,全家人都知道。

四爷蹲下拉着大夫人的衣裳说,“娘,这是突发的状况,无事的。”

大夫人不说话,只摇着头痛哭着。

太夫人在二夫人的搀扶下也来到大夫人身旁。太夫人叹了口气,自己对她的惩罚还没有说出来,她自己先在一家人面前失了颜面。这个大媳妇,知道自己模样不算甚好,端庄的架子一直端的足足的。几十年的功夫,可就在片刻间尽失了,她起码有一段日子不敢出来见人了。

便说道,“快回屋去吧,这三个月也不要出来了,手中的事务都交给大郎媳妇吧。”

二夫人看到狼狈的大夫人被四郎扶走了,觉得那个人真是个害人精。阻了她道的人,她害。帮着她的人,她更害。家里有这样一颗耗子屎,总是不踏实。现在大夫人不主持中馈了,或许有些事情更容易弄清楚。若的确是冤枉了那个人,就赶紧找户人家把她嫁出去。若那个人确实恩将仇报,害了马家人,那也就不客气了。

她边扶着太夫人往福庆院走,边悄声说道,“儿媳有件事一直想对您说,只是时日长了,有些证据不好找,怕冤枉了人家…”

当福庆院门口彻底沉寂下来,吓得有些脚软的马二爷才从一片树林里钻了出来。他只是想让老爷子吓唬吓唬父母,却没想到会把事情闹得这样大。L

ps:谢谢亲的香囊、平安符、礼物,谢谢亲的月票,谢谢亲的订阅及评论,非常感谢!

第118章 隔离

老爷子足足追着马国公绕着外院内院跑了两圈半,跑到月上柳梢头才停了下来。他在乡下被谢娴儿调养得非常好,时常吃被光珠照射了的食物,身体棒棒哒。若是再继续追下去,马国公估计会成为他的斧下鬼了。

文官出身的二老爷在跑了大半圈后,就开始坐着骡车追他们。

马忠终于把斧子夺了过来,二老爷和三爷架着瘫软的老爷子向福庆院走去。披头散发、气喘吁吁的马国公则是又累又气又羞惭,牙齿咬得咯吱咯吱响。那一对不省心的母子,一个蠢,一个二,还自认为聪明,看他以后怎么收拾他们。

而剑阁里,当谢娴儿听银霜讲了这个闹剧后,吃惊不已,这回端庄、优雅的大夫人可是丢脸丢到姥姥家去了。也让英俊的马国公大叔看看,他媳妇从里到外都算不上漂亮。谢娴儿不厚道地捂着嘴笑了起来。

银霜又说,“都在说老公爷的病是二爷惹出来的,看来二爷也会有麻烦了。”

谢娴儿突然想到马二爷出门前对她说的那些话,他说有办法把她留下来,不会就是让老公爷如此吧。

谢娴儿本来就全身无力,听了后更加无力。这马老二,还真是个二愣子!

她让银霜以最快的速度出去把马二爷找到,让他赶紧出府躲躲,起码两三天内不要回来。不论是马国公,还是老太太,都不会轻饶了他。这回可不是拍拍后脑勺那么简单的,八成会用棍子或是鞭子什么的,打得他三天下不来床都是好的。

大概小半个时辰后,银霜回来禀报。“找到二爷了,奴婢说了二奶奶的意思。二爷先还犯拧,说打死算了。奴婢就拿二奶奶和四少爷说事,说他若有事了,你们母子以后谁罩着?他听了后,就点头说先去何大人家避避。”

谢娴儿笑了起来,没想到银霜还是个机灵的。

没过多久。就有外院的婆子来说。国公爷有急事,让二爷赶紧去他那里一趟。听说二爷不在剑阁,又出去找人了。

睡觉的时候。太极被绿枝洗得香喷喷地抱上了床。众人都出去后,谢娴儿抱着太极亲了几下,说道“谢谢你。”

太极呵呵笑道,“你不在的时候。老太太鞭子耍得好帅哦,啪啪地脆响。我都没看够,也没听够。”

想到老太太,谢娴儿满满的都是感动和温暖。原来怕进家庙,怕当姑子。日思夜想都在怕。而且,那个庙门,离自己已经那么近了。被老太太几鞭子又把她抽了回来。

再想到老公爷,虽然是个傻的。却那么护着自己。拎着斧子大闹了一个多时辰,把马家折腾得人仰马翻。以后,马家不会有人敢欺负自己了吧?

还有那个帮了倒忙的马老二,二的那么可爱,方法不当,却赤诚可嘉。

他们就是自己这辈子真正的亲人了。以后,她会用自己的金手指让他们的身体更健康,再想办法把老公爷的病治好。至于那个不省心的马老二,也应该好好调教调教。

还有谢宗启夫妇,若是以后有需要她谢娴儿帮忙的地方,她也会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

谢娴儿把光珠拿了出来,开始给脚腕作物理治疗。大概照了两刻多钟,就觉得好些了,又开始照射她的小荷包蛋。

第二天,谢娴儿宣布自己的脚好了,彻底丢掉了拐杖。

她听从大厨房领早饭回来的银霜和绿枝说,多亏二爷躲了。据说昨天晚上,国公爷让人把马家翻了个遍地找二爷。看来,马国公已经气疯了,若是马老二被找到了,屁股非得被打开花不可。这样说来,马国公是不会轻易放过他的,很有可能让人堵在他的衙门把他抓回家。

谢娴儿又让银霜去把他的小厮小斧子或是小刀子找到,让他们去马二郎的衙门。跟他说,让他请几天假回玉溪庄去,最好晌午就走。

把真哥儿穿起来,看着他吃完早饭后,谢娴儿就想领着他去给太夫人问安。现在大夫人被禁足了,自己也可以出去放风了吧。

他们刚走到院门口,就碰到福庆院的丫头来说,府里出大事了,表姑娘的雨汀榭里发现了疑似“疫病”的粗使婆子,现在整个雨汀榭都被隔离起来了。连昨天去过雨汀的榭几个人,都一起被隔离了。

那个丫头还说,“昨天晚上表姑娘在正院里服侍大夫人,现在连正院都被隔离起来了。不许人进,也不许人出。老太太说,让大家都各在各院,不要轻易出去蹿门子。”

到了晚上,除了雨汀榭和正院,所有的警报都解除。据说,那两个院子要等到一个月以后,确定没有发现第二例“疫病”才能解除隔离。

小刀子来报,他们上午就找到了二爷。二爷这回很听劝,请了假,晌午就同小斧子一起去了玉溪庄。他又擦了把汗说,“多亏二爷提前走了,听说马松大哥下晌就去武库司衙门抓二爷。”

谢娴儿让人赏了小刀子一两银子,让他有事随时来报。

后来她才知道,出事的那天晚上,老太太就让安哥儿从正院搬进了福庆院,理由是大夫人身体欠安,不好照顾他。以后,只要安哥儿不上学,马国公在府里安哥儿就跟在他身边,马国公不在府里,安哥就跟在太夫人身边。

从第二天开始,世子夫人张氏吃完早饭便到福庆院报到,晚饭后才离开,一直跟着老太太学管家或者做人。看来,大夫人已经彻底夫去了老太太的心,老太太开始亲自培养第三代内院接班人和第四代国公府接班人了。

再联想到雨汀榭和正院的“疫病”,或许还有更深一层的原因,只是现在还瞒着众人罢了。

老太太是第三天才想起马二郎闯的祸,下晌就拎着马鞭在福庆院院子里等着,让人到外院去截下了衙的马二郎。被告之,马二爷请了假不知去了哪里,连国公爷都没找到他。

老太太这才叫鞭长莫及,打不着人,气得在院子里甩了半个时辰空鞭子。老太爷不知道花儿在生气,还在一旁鼓掌叫好,说花儿的武艺更进一步了。L

ps:谢谢亲的平安符和月票,谢谢亲的正版订阅和评论,非常感谢!

第119章 补偿

令谢娴儿没想到的是,出了事的第四天,朱氏竟然领着雪儿来了。

看到漂亮可爱的雪儿叫着“姑姑”向她跑来,谢娴儿都爱死了。怪不得老国公都傻了,还惦记着想生个女儿,这女儿就是比小子招人疼爱。特别是在马府,看多了健壮淘气的小马驹儿,冷不丁看到一个漂亮的小女孩,更是爱到心里去了。

谢娴儿笑着把雪儿抱起来,亲了亲她的小脸。

几人来到东侧屋坐下,朱氏拿出了一个锦匣给谢娴儿说,“这是公爹让我带给你的。他说让你不要记恨家里人,天下无不是的长辈。以后,他会补偿你的。公爹还说,明天三姑就要出阁了,请你回谢家吃喜宴。”

看到马家真正接纳自己了,谢家这是又想认下她这个女儿了?

谢娴儿没接,正色说道,“谢家我还敢回去吗?我回去添个妆,就差点当了姑子。若不是老太太厉害,我现在已经在家庙里了。谢侯爷真是有心了,在我能够好好活下去的时候,他要来补偿我。在我最柔弱无助、倍受欺凌的时候,他干什么去了?”说到这里,谢娴儿的眼泪又涌了上来,一说到过去,小原主的情绪总会不自觉地被带出来。她拿帕子擦了擦泪说,“大嫂,你和大哥对我的好我一辈都会记着,你们永远是我的大哥大嫂。你能带着孩子来看我,我非常高兴。但若是代表谢家人,不管来干什么,我都不欢迎。”

朱氏和雪儿走的时候,依然把那个匣子带了回去。谢娴儿不接,明天她也不回去。

朱氏回去后对谢侯爷说。“四姑的病还没大好,马老太君命她在家歇着,哪都不要去。”又把匣子放在几案上说,“四姑说她现在不缺首饰,公爹的好意她心领了。”

谢侯爷阴着脸说,“以后你多带着孩子去马府蹿门子,也多开导开导你四妹妹。谢家再有不是。也生了她养了她。”

之后的一段时日。谢娴儿的日子过得惬意而忙碌。没有人来添堵,这在后宅多么不容易,老太太的治家手段不是盖的。

知道老太太要忙着带学生。谢娴儿除了经常让人送些吃食过去,很少去打扰她。

游乐场还没建好,因为谢娴儿又新加了些娱乐设施,所以还在建设中。老公爷没地方玩。几乎天天来剑阁,连饭都在这里吃。晌觉也在这里歇,只晚上回福庆院。谢娴儿便让人把东跨院收拾出来给他住。

老太太可是高兴坏了,哄老爷子一个时辰,比教导张氏一天都累。现在老爷子几乎一整天都赖在剑阁。她可是轻松自在多了。

平哥儿因为母亲张氏忙,他除了上午上半天学,下午也都在剑阁。剑阁的邻居秦氏和方哥儿也成了这里的常客。一天要来几次。

如今,剑阁的东跨院俨然成了儿童乐园。老儿童带着小儿童都快把房顶掀了。

这天早饭后,真哥儿跟着谢娴儿学了几个字,就坐在西侧屋的几案上练大字。他每天都必须练习半个时辰,这是谢娴儿的规定。

老国公又按时报到来了。他最讨厌他的将军不去上阵杀敌,而是像个酸儒一样坐着看书写字。

但孙媳妇不许他去捣乱,他再有意见也没办法。孙媳妇比花儿还厉害,一生气了就说不给他做好吃的糕糕,还威胁他若是不听话就断了将士们的粮草。

无耐,他只得先带着几个士兵在训练场训练。谢娴儿专门在下人中找了几个五、六岁的孩子给他当士兵。

等真哥儿学完习,隔壁的方哥儿也过来了,东跨院又开始热闹起来。

谢娴儿则多领着丫头们坐在香樟树下做针线,从这里能看到东跨院的情况。如今,马二爷的几套衣裳和几双鞋子都做好了,连饰物都搭配好了。熊大姐的三套大裙子也已经做好了,有些像前世的连衣裙,还有欧洲中世纪的帽子。现在,她正在给老太太和老爷子做衣裳,表表自己的孝心。

二十日上午,谢娴儿低头把脖子低酸了,她抬起头来边扭着脖子边看着东跨院。老爷子正在给真哥儿“包扎”胳膊,之前他们才艰难地打胜了一仗。

周嬷嬷小声提醒道,“二奶奶,不要在院子里扭脖子,不雅。实在难受,就去屋里。”

谢娴儿呵呵笑了两声没挪窝,还是继续扭着。

“娴姐姐。”一个似曾熟悉的声音从院门口传来。

谢娴儿回头一看,竟然是好久没见的何娇。她穿着妃色印花上衣,浅水红撒花百褶裙,灿烂的笑容跟秋阳一样明媚,任谁看到心情都会不由自主地好起来。况且,这还是谢娴儿来到这里的第一个朋友。

谢娴儿站起来,给了她一个大大的笑脸说,“娇娇,我好想你。”

“人家也想你嘛。”何娇说着就向谢娴儿小跑过来。

何娇拉着谢娴儿的手,先悄声说道,“马二哥昨天已经回来了,住在我家里。听爹爹说,这回他拿了几样好武器回来,似乎比前朝的宝刀还要利上几分。爹爹十分高兴,说若是我朝多些这样的兵器,打胜仗的几率会大得多。这次,爹爹专门来跟伯父帮着他求情呐。”

马二爷这回做的事还算靠谱嘛,知道先讨好上司兼老爹好友,再由他帮着求情。

何娇又说,“这么久了我才来看你,你不会生气吧?”

“怎么会生气?你来了我高兴都高兴不过来呐。”谢娴儿笑道。她猜也猜得到,开始何夫人肯定嫌弃谢娴儿名声不好,不许女儿同她交往。如今看到马家老太太已经认可了她,似乎她也不像传说中那么不堪,这才愿意让女儿同她做朋友。

做母亲的心,谢娴儿能理解。

今天何尚书夫妇都来了,何大人同马国公在外院书房,何夫人则在福庆院。

何大人是马二郎最大的大老板,况且这次还是为了帮马二郎上门,一定要把他们招待好了。便吩咐周嬷嬷去厨房和白欧做些点心,家里还有最后几个蕃茄,这回就都用了。她要亲自下厨,做几个别致的菜品。L

ps:谢谢亲的月票,谢谢亲的平安符和礼物,非常感谢!谢谢创世的读者,清泉看到你们投的月票和打赏,非常开心,感谢!

第120章 会错意

东跨院的人听说谢娴儿要做好吃的,都十分高兴。以老公爷带队的孩子们都跑过来问做什么。

何娇还是第一次看到老爷子如此老顽童的样子,吃惊不已。但还是很有礼貌地招呼道,“马爷爷,您老身子骨还好吧?”

老爷子没理何娇,揪着胡子嗔怪谢娴儿道,“大战一触即发,孙媳妇咋又让这小女娃来危险地带?”

谢娴儿笑道,“马大帅,您可不要瞧不起她哦。她是押送粮草的军需官,跟您的花儿一样巾帼不让须眉。”

说完,就笑着拉着何娇去了后院。

何娇咯咯笑道,“怪不得娴姐姐能把马爷爷哄得这么好,感情你的思路能跟着他跑呀。”然后又啧啧两声,“真不容易,跟着他跑远了又能马上拉回来。”

谢娴儿呵呵笑起来,说道,“其实我爷爷现在并不是完全没有意识,他只是失忆了,思维有些像几岁的小孩子。先努力跟他做朋友,慢慢走进他的世界,摸清楚他的喜恶,把他当孩子一样哄着就行了。”

马家人一定要把他当长辈一样供着,当然不讨老爷子的喜欢了。

谢娴儿做的还是奶油水果蛋糕和加了蕃茄的菜。

奶油是白欧先就准备好的,现在几乎每天都用得上奶油,所以这东西天天都有预备。当看到谢娴儿在烤好的蛋糕上挤奶油造型的时候,何娇的眼睛瞪得溜圆。惊道,“娴姐姐,这东西好好看哦。可是,它能吃吗?”

“都是吃食做的。当然能吃了。”谢娴儿道。

看到没见过的红果子,何娇又道,“这是什么东西?也能吃?”

谢娴儿瞄了一眼瞬间变好奇宝宝的何娇,讲了讲洋蕃茄的妙用,顺便打了广告,明年玉溪庄会小面积种植。

今天依然做了她的保留菜——松鼠鱼和蕃茄炒蛋,只是多了一样牛肉蕃茄汤。这道汤本来就是剑阁今天晌午要吃的。

福庆院的丫头又来说。家里来了客人,老太太让家里的主子都去福庆院的西厢餐厅吃饭。

中途,谢娴儿不时会把做好的奶油小点给何娇尝尝。太极知道今天会有好吃的东西。所以即使在东跨院里玩,耳朵也随时注意着后院厨房。当它听到蛋糕做好了,便偷偷跑了过来,要了一块糕糕吃。弄得小脸糊满了奶油。偏绿枝不在,谢娴儿忙着跟何娇说话聊天。它就偷偷用爪子撩起白欧的裙子擦脸。

等白欧发现了,裙子已经被弄脏了。气得大叫道,“哎呀,你这个坏东西。擦嘴不知道去找帕子呀。”

太极吓得赶紧跑了,逗得众人大笑。何娇又有些零乱了,说道。“娴姐姐,你家的猫都比别人家的聪明。”

做好了菜。也到了晌午。让丫头们把吃食拎着,谢娴儿便领着一群老小去了福庆院。何娇走在这一群疯疯癫癫的人群里,小脸羞得通红,谢娴儿倒浑然不觉。

老爷子一进厅屋,何尚书夫妇及马国公、老二爷夫妇等人就都站了起来,十分恭敬地施礼问好。

老爷子一看这样,就觉得不好玩了。鸟都没鸟这一帮人,直接去榻上坐着望天。

谢娴儿又去给何尚书夫妇曲膝施礼,这是她第一次见到他们,何夫人还送了一根簪子给她做见面礼。

因为有了外客,两桌中间便隔了十二扇围屏。

谢娴儿做的几样吃食可以用惊艳来形容,何尚书夫妇赞不绝口。同时,谢娴儿也听到了,何大人对马二郎这次带回来的兵器十分喜欢,不时地夸赞着马二郎对兵器见解独到。

马国公心里也高兴,但嘴上还是谦虚道,“那小子,文不成,武不就,专爱摆弄匠人的物件,没出息。”

何大人不赞同地说道,“马大人此言差矣,兵器亦关乎朝庭命脉,令郎的见解颇有新意。这些武器若能多生产些,将是前方将士们的福音。且,令郎只要认准了的事物,就钻劲十足,杂念少,这样的人若引领好了,前途不会差了。”

马二爷的大长官对他有如此高的评价,当然让马家所有人都高兴了。何家人走的时候,谢娴儿又准备了两食盒的各种奶油小点心送给他们。

何夫人高兴地拉着谢娴儿的手对老太太说,“二郎媳妇人长得俊,做出来的吃食也俊。”

下晌,马二郎鬼鬼祟祟回了马府。他在玉铁让王石头帮他打了刀、剑各两把,送给何大人各一把,又拿着剩下的刀和剑去孝敬他老爹。这次他还算聪明,知道武将爱兵器,投其所好送了这东西。

已经过了这么些天,马国公的气也消了些,加上何大人的美言,再加上这礼物也确实送到他心坎上了,气就消得差不多了。

但是,让他这么轻易放过马老二,他的颜面何存?

所以,当他把刀和剑放好后,还是站起身冲着马老二的脑袋就是几巴掌。

边打还边骂,“打死你个二愣子,气死老子了。”

马老二赶紧护住脑袋说,“爹,别打脑袋,会越打越傻。”

马公爷一听也是,就抡起拳头照着他的前胸后背一顿乱捶。最后,抬起腿一脚把马二爷踢到门坎上,大吼一声,“滚!”

马二爷赶紧爬起来一溜烟地跑了。谢娴儿刚迷迷糊糊睡完晌觉起身,就看见马二郎鼻青脸肿地回来了。

谢娴儿问道,“被你爹打的?”

马二郎点点头。

又问,“这就算完了?”

马二郎很是幸运地点点头。

谢娴儿万幸地说道,“还不错,闯了那么大的祸,还能让你走得了道。”

“是啊,”马二郎嘴里像含了个核桃说道,“爹的气算是发完了,不知奶奶会怎么收拾我。”

马二爷拿着换洗衣裳去沐浴了,谢娴儿就让人去煮个鸡蛋来。

等他洗完澡回来,谢娴儿对他说道,“二爷快去炕上躺着,我马上就来。”

马二爷的脸一下红了起来,瞄了眼她的小荷包蛋,低垂着眼睛吭吭哧哧道,“丫,丫头,虽然我愿意让你当我的媳妇,但你实在太小了些,能不能长长再说?况且,我现在浑身都疼,做不了的。”L

ps:谢谢亲的月票,谢谢亲的礼物,清泉好感动,感激不尽!清泉的老妈说,自从清泉开始写文,头发都多熬白了几根。写文真的很苦很累,不光指费时费力。特别是遇到瓶颈期,不知道该如何安排书中人物走向的时候,就仿佛清泉的前路失去了方向,茫然困惑,甚至整晚都睡不好觉。当经过反复思考、设定,文文又重新走向明朗后,清泉才能放松写文。一本书,要经历许多次这样的瓶颈期,也就是要经过许多次这样的困惑和艰难。看**的读者朋友,每一位作者的劳动都值得您尊重。求正版订阅!!!

第121章 贴心

谢娴儿羞得满脸通红,一旁服侍的银红和白鸽红着脸赶紧跑了出去。

这个马二呆子孔雀男,屁股上插的还不是普通的扫帚,而是又大双蓬松的芦苇扫帚。真是太气人了些。

谢娴儿也想一走了之,但想想这个二货还要教教才行。忍住了没走,嗔怪道,“二爷,你说什么呐!说什么呐!你自己想岔了,还好意思说出来。”

马二郎抬起眼皮,含混地说道,“你不是那个意思?”

“当然不是!”谢娴儿举起手里的鸡蛋说道,“人家是想用鸡蛋帮你消消脸上的肿,哪有你想的那么不堪。你知不知道你那话羞死人了!”

马二爷才知道是自己想多了,不好意思说道,“嘿嘿,那什么,刚刚是爷误会了。”见谢娴儿嘟着嘴生气不理他,又说,“你别生气了,爷明天给你买喜福全大酒楼里的酱香牛肉,好吃得很呐。”

又道,“鸡蛋还能消肿?爷还是第一次听说。”虽然这么说,还是主动地倚在炕边上去了。

谢娴儿走过去,坐在炕沿上边用鸡蛋在他脸上滚着,边说道,“二爷什么都好,善良、孝顺、有英雄气概,就是太急躁了些。事情还没搞清楚,就急着做决定。这样,容易影响判断力的。比如说这件事,再比如说爷爷那件事。虽然你本意是为了我好,我也很感激你。但是二爷知不知道,若真的爷爷出了什么事,或者公爹和婆婆出了事,不说我在马家彻底没有了立足之地,二爷以后如何自处?况且。你也没有搞清状况。明明只有婆婆一个人想让我离开马家,公爹什么都不知道,你冤枉他了…以后,二爷在做决定之前要先多想想,多看看…”

谢娴儿缓缓讲着,声音清脆好听,马二爷难得地没有溜号。还不时地“嗯”一声。表示自己在听。

帮他滚了一阵子,老爷子和真哥儿也午睡起来了,平哥儿和方哥儿及几个小孩子也来了剑阁。东跨院又重新热闹起来。

马二郎在谢娴儿的陪伴下,要去给老太太请罪。他先去东跨院给老爷子行施。老爷子看到他还表功地说道,“小子,我拎着斧子把你爹追了好几大圈。他们再也不敢撵你媳妇走了。”

来到福庆院,老太太一看到他。就喊青草道,“去,把那条马鞭给我拿过来。”